山东省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十八章环境问题与环境管理环境污染与防治单元质检卷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山东省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十八章环境问题与环境管理环境污染与防治单元质检卷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山东省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十八章环境问题与环境管理环境污染与防治单元质检卷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山东省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十八章环境问题与环境管理环境污染与防治单元质检卷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山东省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十八章环境问题与环境管理环境污染与防治单元质检卷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2第十七、十八章环境问题与环境管理、环境污染与防治(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图示意四种环境问题。读图,完成1~2题。1.依据环境问题的性质分类,属于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是()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2.图示③环境问题,对水循环的环节影响最小的是()A.下渗 B.地表径流C.水汽输送 D.降水答案1.D2.C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①为雾霾,使得能见度降低,属于大气污染,是环境污染问题。②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冰川溶化,海平面上升,属于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③是森林破坏,属于生态破坏问题,与环境污染无关。④为酸雨危害,是大气中硫氧化物增多导致的,属于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故选D项。第2题,③是森林破坏,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森林破坏会导致下渗削减,地表径流增加,蒸发量削减,进而导致降水削减,对水汽输送影响较小,故选C项。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3.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4.甲、乙、丙、丁四种图例中,代表土地要素的是()A.甲 B.乙C.丙 D.丁5.下列行为和相识符合环境文明时代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B.退耕还林,合理放牧C.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D.提倡高消费,刺激经济增长答案3.A4.B5.B解析第3题,原始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改造环境的实力微弱,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靠。第4题,农业文明时代,由于耕作和浇灌技术的发展,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这一时期土地所占比例最高。第5题,环境文明时代提倡人与环境和谐相处,退耕还林,合理放牧,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6~7题。6.维持这一“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的关键是()A.江河 B.森林 C.村寨 D.梯田7.哈尼族人的村寨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B.为了避开洪涝灾难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D.为了欣赏梯田美景答案6.B7.C解析第6题,该生态系统位于地势起伏较大的南方地区,森林在这一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假如森林遭到破坏,将会出现严峻的水土流失现象,此处的农田、村寨、河流等都会受到严峻影响。第7题,将村寨布局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避开水源受农业生产的污染。两名小学生针对大街小巷到处都分布有烧烤羊肉串摊点的现象,向社会公众发出紧急呼吁:“口下留情救绿荫!”据此完成8~10题。8.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A.进行国际合作 B.实施清洁生产C.选购绿色产品 D.公众相识与参加9.这一现象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是()①污染空气,使局部气候变坏②伐木烧炭,破坏林木资源③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④使鸟类失去家园,破坏生态平衡⑤增加经济收入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10.既保留这种被大众接受和欢迎的烧烤饮食文化,又能减轻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其正确的方法是()A.加强城市管理,分片集中设置摊点B.选用无污染的热源烧烤,如电烤C.逐步淘汰或限额烧烤D.坚决予以取缔答案8.D9.C10.B解析第8题,进行国际合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A项错误;实施清洁生产、选购绿色产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详细措施,B、C两项错误;公众相识与参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D项正确。第9题,烧烤过程中燃烧木炭会污染空气,使局部气候变坏,①正确;烧烤会破坏林木资源,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会使鸟类失去家园,破坏生态平衡,②③④正确;烧烤会增加经济收入,不符合题意,⑤错误。故C项正确。第10题,加强城市管理,分片集中设置摊点不能削减木炭的运用量,A项错误;选用无污染的热源烧烤,既可以保留烧烤饮食文化,又能减轻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B项正确;逐步淘汰或限额烧烤、坚决予以取缔会影响烧烤饮食文化,D项错误。故选B项。一般状况下,湖泊枯水季节的“露滩”和“晒滩”利于水生植物种子的萌发。我国甲湖流域历史上水旱灾难频发,且部分地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1962年湖口水闸建成后,湖中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下降。1980年以来,甲湖富养分化严峻,蓝藻水华频发。据此完成11~13题。11.甲湖西部蓝藻多于东部,形成此差异的主要缘由是()A.湖泊西部水量大B.湖泊西部河流和城市多C.湖泊西部水温高D.湖泊东部有出水口,水体更新快12.在农业社会时期,甲湖蓝藻易发生在()A.丰水年份夏季 B.枯水年份冬季C.丰水年份冬季 D.枯水年份夏季13.半个多世纪以来甲湖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度下降的主要缘由是()A.全球气候变暖 B.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C.水质恶化 D.湖口水闸建设答案11.B12.A13.D解析第11题,从图中可看出甲湖西部河流和城市多,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较多,富含养分物质的废水随地表径流入湖较多,易出现水体富养分化,B项正确;同一湖泊水量、水温柔水体更新速度差别不大。第12题,由材料“甲湖流域历史上水旱灾难频发”可知,该流域为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依据材料“部分地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可推想出,丰水年夏季降水多,地表径流侵蚀、搬运实力强,含磷地表出露地区的物质被大量侵蚀、搬运至湖中,湖泊四周耕地及村庄富含养分的污水被带入湖中,易出现水体富养分化,A项正确。第13题,修建湖口水闸后,甲湖水位季节改变减小,冬春季水位较高,“露滩”和“晒滩”时间缩短,水生植物种子难以萌发生长,导致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度下降,D项正确。2024年度全国海洋灾难预料会商预料2024年我国近海赤潮生成次数为42~54次,较多年平均值偏少,较2024年偏多。其中,赤潮影响较严峻的区域主要包括浙江沿海、福建中部至北部沿海以及粤中海疆。据此完成14~16题。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赤潮是水体富养分化的结果B.含磷洗涤剂广泛运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缘由之一C.在封闭的海湾更简单发生赤潮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15.在下列水域中,最简单发生赤潮的是()A.杭州湾 B.莱州湾C.辽东湾 D.珠江口16.下列关于赤潮发生缘由的叙述正确的是()A.赤潮的发生说明海洋生态系统失去了自动调整实力B.赤潮发生的根本缘由是含氟制冷剂大量运用导致臭氧层破坏C.工业废水、城市生活垃圾干脆排入大海,导致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是赤潮发生的干脆缘由D.空气中CO2浓度上升,导致海洋温度上升,引发了赤潮的发生答案14.D15.D16.C解析第14题,赤潮是水体富养分化的结果;其发生与含磷洗涤剂的广泛运用与排放有关;封闭的海湾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简单引发赤潮;赤潮的发生与人类活动有关。第15题,珠江口相对较封闭,海水净化速度慢,并且污水排放量大,海水富养分化程度高,是最简单发生赤潮的水域。第16题,赤潮的发生说明海洋生态系统的调整实力降低,但不会失去;赤潮发生的根本缘由是含磷物质的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会导致温室效应,使得海洋温度上升,但与赤潮的发生没有关系。下图为某段高速马路沿线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及风向频率示意图。据此完成17~18题。17.该段马路沿线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A.距离马路越近,含量越低B.距离马路越远,含量越低C.马路东侧含量低于西侧D.马路西侧呈现波状起伏18.该段马路沿线土壤重金属主要来自()A.汽车尾气排放 B.运输车辆泄露C.盛行风的吹拂 D.马路建筑材料答案17.B18.A解析第17题,读图分析可知,该段马路沿线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距离马路越近,含量越高,距离马路越远,含量越低,故B项正确,A项错误。马路东侧土壤重金属含量高于西侧,由高速马路向两侧均呈现递减状态,故C、D两项错误。第18题,高速马路车流量较大,马路沿线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为汽车尾气,受西风影响扩散范围较广,故A项正确。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多为粉尘微粒,运输粉尘类重金属的车辆应当是密封的,不会造成大量泄漏,故B项错误。盛行风的吹拂是马路西侧重金属含量低于东侧的缘由,不是重金属的来源,故C项错误。马路建材中的重金属含量不会偏离马路太远,故D项错误。PM2.5指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它是导致很多城市空气质量下降的主要污染物。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不断推动,空气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特殊是以京津冀为代表的区域大气重污染天气频发,严峻影响经济发展,危害人类身体健康。下图示意京津冀地区2024年PM2.5质量浓度不同季节日改变趋势。据此完成19~20题。19.四季中PM2.5的浓度都是在午后14时左右出现低谷,主要缘由是()A.午后多降水 B.大气对流强C.废气排放少 D.太阳辐射强20.京津冀地区冬季PM2.5浓度较高,主要是因为冬季()A.降雪多 B.燃煤多C.风力强 D.阴天多答案19.B20.B解析第19题,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此时大气对流作用最强,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所以四季中PM2.5的浓度都是在午后14时左右出现低谷,选B项。第20题,京津冀地区冬季燃煤取暖,PM2.5浓度较高,B项正确;降雪多和风力强有利于大气中的污染物扩散,PM2.5浓度较低,A、C两项错误;京津冀地区冬季阴天少,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12分)读印度洋及周边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分布简图,完成下列各题。(1)在我国南方、北方、青藏地区中,酸雨现象较严峻的地区是地区,缘由是什么?(5分)

(2)请你列举出印度洋中可能面临被沉没危急的低平岛屿国家,其主要的人为缘由是什么?(3分)(3)非洲北部沙漠化土地扩大的主要趋势是向(方向)发展。(1分)

(4)澳大利亚墨累河下游地区盐碱化严峻使得土壤退化,该现象最为严峻的季节及主要缘由分别是什么?(3分)答案(1)南方(1分)①南方有色冶金工业发达,排放大量酸性气体;②南方土壤为酸性,大气中尘埃为酸性;③南方大城市燃烧含硫量高的煤;④南方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风速小,酸性气体不易扩散;⑤南方阴雨天气多。(任答4点得4分)(2)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1分)。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破坏森林,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溶化,海平面上升(2分)。(3)南(1分)(4)夏季(1分)。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燥热干燥,降水少,蒸发旺盛;工农业需水量大(2分)。解析全球气候变暖、酸雨和土地荒漠化是当今世界突出的环境问题。第(1)题,我国南方地区酸雨严峻的缘由:①南方有色冶金工业发达,排放大量酸性气体;②南方土壤为酸性,大气中尘埃为酸性;③南方大城市燃烧含硫量高的煤;④南方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风速小,酸性气体不易扩散;⑤南方阴雨天气多。第(2)题,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溶化,海平面上升,致使印度洋中的一些低平岛屿国家面临被沉没的危急,如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第(3)题,撒哈拉沙漠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近年来遭到大面积开垦,再加上过度放牧,土地沙漠化明显加快。第(4)题,墨累河下游地区为地中海气候,从事混合农业生产,夏季气候燥热干燥,农业生产活动需水量大,须要引水浇灌,但是由于气温高,极易发生土地盐碱化。22.(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碳排放是指在生产、运输、运用及回收该产品时所产生的平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一词作为代表。下图为21世纪初某年世界部分国家碳排放状况分布示意图和2005年中国各部门二氧化碳排放量示意图。(1)归纳世界碳排放量的分布特点。(4分)(2)概括中国碳排放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3分)(3)有人说:“中国工业碳排放严峻超标,对世界气候已构成严峻威逼,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中国应负主要责任。”你怎样评价这种说法?说出你的理由。(5分)(4)请结合相关学问,为我国实现低碳减排提出建议。(4分)答案(1)世界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分布不匀称(1分)。从碳排放总量来看,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亚洲、北美洲、欧洲排放量大,南美洲、大洋洲较少(1分);美国、中国、欧盟、印度、俄罗斯、日本是世界上碳排放总量较多的国家和地区(1分)。从人均碳排放量来看,发达国家人均碳排放量较大,发展中国家人均碳排放量较小(1分)。(2)中国碳排放总量居于世界前列,但人均碳排量相对较低(1分)。缘由:中国经济规模大,发展速度快(1分);能源消费以矿物能源为主,中国人口总量大,人均排放量较低(1分)。(3)说法片面(1分)。理由: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须要通过国际合作来解决;中国人均碳排放量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目前的气候改变主要是发达国家过去在工业化期间碳排放积累的结果;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在经济发展中提高环境爱护实力。中国坚持“共同的但有区分的责任”,在追求发展中担当与实力相适应的责任。(任答4点得4分)(4)改进生产工艺,降低单位产值的能耗水平(1分);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开发清洁能源,降低矿物能源的比重(1分);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1分);提倡绿色消费、节能减排等消费观念(1分)。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从碳排放量总量、人均碳排放量两方面的地区差异来归纳。第(2)题,据图从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来概括我国碳排放的特点,结合所学学问从经济发展、能源结构、人口总量等角度来分析其缘由。第(3)题,先表明自己的观点,进而从发达国家的历史责任、我国的人均碳排放水平和所处的发展阶段等方面阐释理由。第(4)题,从降低单位产值能耗、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消费观念等方面提出我国实现低碳减排的建议。23.(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我再也想不起你的颜色/你是否真有过那些湖蓝、碧蓝、湛蓝/深蓝、孔雀蓝/”——于坚《哀滇池》。滇池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图1昆明人口与滇池水质随时间改变图图2(1)分析造成滇池水质改变的人为缘由。(6分)(2)简述滇池水质改变带来的危害。(6分)答案(1)城市扩大,人口增加(2分);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量剧增(2分);围湖造田造成湖泊库容减小,自净实力减弱(2分)。(2)危害人体健康;危害水生生物;影响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造成湿地自净实力下降;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任答3点得6分)解析第(1)题,从排污量分析,城市扩大,人口增加,排放的生活污水增多;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生产污水排放量剧增;从滇池的自净实力分析,图中显示,围湖造田造成湖泊库容减小,自净实力下降,易发生污染。第(2)题,从滇池水的用途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