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大气概况
大气成分
.1影响天气气候变化的主要大气成分
题干:影响天气及气候变化的主要大气成分包括:
A.二氧化碳、臭氧和惰性气体
B,氮气、二氧化碳和惰性气体
C.二氧化碳、臭氧和水汽
I).氧气、臭氧和惰性气体
参考答案:C
题干:大气中能够透过太阳短波辐射、强烈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的主要气体成分为:
A.臭氧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参考答案:D
感干:在大气成分中,主要吸收太阳紫外线的气体成分为:
A.臭氧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参考答案:A
题干:在自然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哪种大气成份能在气态、液态和固态三者之间互相转化(即发生
相变的唯一大气成份)?
A.氮气
B.氧气
C.水汽
D,二氧化碳
参考答案:C
题干:在以下大气成分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大气成分是:
A.氧气
B.水汽
C.臭氧
D,二氧化碳
参考答案:I)
题干:对大气温度有较大影响的大气成分:I.氮气;n.臭氧;in.二氧化碳;N.氧气;v.水汽:
VI.氢气。
A.I、II、川、IV、V、VI
B.I、II、IV、V、VI
C.II、III、V
I).H、IV、V
参考答案:C
题干:以下哪些大气成分能够强烈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对地面和大气的温度有较大的影响?I.氧气;
H.氮气:in.臭氧;iv.二氧化碳;v.氢气;vi.水汽。
A.I、III、IV、VI
B.IV、VI
c.n、in、v、vi
D.II>MV
参考答案:B
题干:天气是指某一特定区域,。
A.在较短时间内各种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
B.在较长时间内各种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
C.气象要素的多年平均特征〔其中包括极值)
D.气象要素的一年平均特征[其中包括极值)
参考答案:A
题干:气候是指某一特定区域,。
A.在较短时间内各种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
B.气象要素的多年平均特征(其中包括极值)
C.气象要素的一年平均特征(其中包括极值)
D.天气形势
参考答案:B
.2大气杂质和大气污染的概念
题干:在水汽相变过程中,大气固体杂质可以充当:
A.凝结核,不利于相变过程发生
B.催化剂,不利于水汽凝结
C.凝结核,有利于相变过程发生
D.催化剂,有利于水汽凝结
参考答案:C
题干:目前城市大气质量监测报告中通常提到的污染物种类有:
A.总悬浮粒子
B,二氧化碳
C.水汽
D.臭氧
参考答案:A
题干:一些大气污染成分在大气中发生化学变化形成有害物质,最常见的有:
A,酸雨和粉尘
B.氮氧化合物和粉尘
C,氮氧化合物和光化学烟雾
I).酸雨和光化学烟雾
参考答案:D
题干:城市大气污染监测的主要成分通常为:
A.氮气
B.氮氧化合物
C.二氧化碳
D.臭氧
参考答案:B
题干:目前城市大气质量监测报告中通常提到的污染物种类有: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氮气
D.臭氧
参考答案:A
大气垂直结构
.1大气的密度和垂直范围
题干:从地面向上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密度:
A.缓慢递减
B,迅速递减
C,缓慢递增
I).迅速递增
参考答案:B
题干:在气压相同的情况下,密度较小的空气是:
A.暖湿空气
B,冷湿空气
C.干热空气
D.干冷空气
参考答案;A
题干:在气压相同的情况下,密度较大的空气是:
A.暖湿空气
B,冷湿空气
C.干热空气
D.干冷空气
参考答案:D
题干:在气压不变的情况下,以下哪些条件可使空气密度变小?I.气温高;II.湿度大;1H.气温低;
IV.湿度小。
A.IlkIV
B.I、II
C.IlkIV
D.i、n
参考答案:I)
1.1.2.2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对流层的特征题干:大气的垂直分层自下而.上依次为:
A,对流层、等温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
B.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
C,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散逸层、热层
D.散逸层、热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
参考答案:B
题干:地球大气最低层称为对流层,其平均厚度约为:
A.1〜2km
B.10〜12km
C.6〜8km
I).17〜18km
参考答案:B
题干:对流层的高度随纬度有较大的变化,最高出现在:
A.赤道低纬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高纬度地区
D.极地地区
参考答案:A
感干:对流层的高度随纬度有较大的变化,最低出现在:
A,赤道低纬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高纬度地区
D.极地地区
参考答案:D
题干:对流层的厚度随季节变化,最厚出现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参考答案:B
题干:对流层的厚度随季节变化,最薄出现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参考答案:D
题干:对流层具有的特点之一是:
A,空气不易产生对流运动
B.气象要索水平分布均匀
C.气温随高度增加
D.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参考答案:D
题干:在对流层中,气温垂直递减率约为:
A.le/100米
B.L25C/100米
C.0.5C/100米
D.0.65C/100米
参考答案:I)
题干:大气中主要的天气现象发生在:
A.热层
B.平流层
C.对流层
D.中间层
参考答案:C
题干:云、雾、雨、雪等大气中的主要天气现象都发生在:
A.对流层
B.平流层
C.热层
D.中间层
参考答案:A
题干:在对流层中通常气温随着高度的升高而:
A.降低
B.升高
C.先升后降
I).先降后升
参考答案:A
题干:自由大气的起始高度大约为;
A.7〜8km
B.5〜6km
C.3〜4km
I).1~1.5km
参考答案:D
题干:根据对流层中—的不同特征,可将其分为摩擦层和自由大气两个层次。
A.气温
B.气压
C,湿度
I).大气运动
参考答案:D
题干:对流层可分为摩擦层和自由大气两层,摩擦层的平均厚度为:
A.7〜8km
B.1〜1.5km
C.3〜4km
I).5〜6km
参考答案:B
题干:对流层的主要特征是:I.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H.具有强烈的对流和乱流运动;in.没
有明显的平流运动;N.气象要素在水平方向分布不均匀;v.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VI.水汽含量
很少。
A.I、II、IV
B.I、II、IV、V、VI
C.II>IILIV
I).I、IV、V、VI
参考答案:A
题干:表征大气状态的物理量用物理现象的气象术语称为:
A.天气
B.气候
C.气象要素
D.天气系统
参考答案:C
感干:以下哪组属于气象要素?
A.风、云、雾、霜、沙尘暴
B.气压、高气压、台风
C.风、云、雨、冷锋、暖锋
D.气温、气压、冷锋、暖锋
参考答案:A
题干:以下哪个等压面最能代表对流层大气的一般运动状况?
A.850hPa
B.300hPa
C.500hPa
D.700hPa
参考答案:C
题干:对流层厚度随着以下哪些因素变化:I.经度;II.纬度;HI.温度;IV.季节;V.气压。
A.I.II.V
B.I、MV
C.H、III、IV
D.n、in、iv、v
参考答案:C
1.2气温
气温温标、空气增热和冷却方式
.1气温的定义和温标
题干:绝对温标和华氏温标的沸点温度分别为:
A.273K、212°F
B.373K、212°F
C.273K、32°F
D.373K、100℃
参考答案:B
题干:5c换算成华氏温度和绝对温度分别为:
A.41°F、278K
B.37℃>273K
C.41°F、273K
D.37°F、278K
参考答案:A
题干:华氏温度77度换算成摄氏温度和绝对温度分别为:
A.28℃、302K
B.25℃>298K
C.25℃、248K
D.30℃、303K
参考答案:B
题干:通过不同温标关系换算11°F、10C分别为:
A.10℃、283K
B.-10℃、283K
C.-10℃、-263K
D.10℃、263K
参考答案:B
.2太阳、地面和大气辐射
题干:太阳、地面和大气辐射的强弱主要取决于:
A.组成成份
B.热力性质
C.物理结构
D.温度上下
参考答案:D
题干:以下正确的概念是:
A,太阳辐射又称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又称为长波辐射
B,太阳辐射又称为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又称为短波辐射
C,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都称为短波辐射
D,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都称为长波辐射
参考答案:A
题干:以下正确的概念是:
A,太阳辐射又称为长波辐射,大气辐射又称为短波辐射
B,太阳辐射又称为短波辐射,大气辐射又称为长波辐射
C,太阳辐射和大气辐射都称为用波辐射
D,太阳辐射和大气辐射都称为长波辐射
参考答案:B
题干:驱动大气运动的初始能源是:
A,太阳长波辐射
B.地面长波辐射
C.太阳短波辐射
D.大气长波辐射
参考答案:C
题干:大气受热最主要的直接热源来自:
A.太阳短波辐射
B.下垫面辐射
C,太阳长波辐射
D.大气辐射
参考答案:B
.3空气增热和冷却的方式
题干:暖空气北上、冷空气南下的热量交换方式称为:
A.湍流
B.平流
C.辐射
I).对流
参考答案:B
题干:暖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的热量交换方式称为:
A.湍流
B.平流
C.辐射
D,对流
参考答案:D
题干:湍流是大气受热和冷却的方式之一,但主要作用在:
A.大气上层
B.大气中层
C.摩擦层
D.自由大气层
参考答案:C
题干:“南风送暖,北风送寒”的热量交换方式称为:
A.湍流
B.平流
C.辐射
D.对流
参考答案:B
题干:蒸发、凝结等过程的热量交换方式属于:
A.湍流
B.水相变化
C.辐射
D.对流
参考答案:B
题干:形成露或霜的主要冷却过程是:
A,绝热上升
B.辐射冷却
C.平流冷却
D.接触冷却
参考答案:B
题干:形成海雾的主要冷却过程是:
A,绝热上升
B.辐射冷却
C.平流冷却
D.接触冷却
参考答案:C
题干:形成较厚云层的主要冷却过程是:
A.平流冷却
B,辐射冷却
C,乱流冷却
D.绝热上升
参考答案:D
题干:下垫面与空气之间的垂直热量交换途径主要有:I.热传导;n.辐射:in.水相变化:IV.对
流;V.乱流;VI.平流。
A.I、II、in、N、v
B.I、n、IILIV、V、VI
c.n、UKV、VI
D.n、iikVI
参考答案:A
题干:空气增热和冷却的主要方式有:I.热传导;H.辐射;III.水相变化;IV.对流;V.平流;
VI.乱流。
A.i、II、in、IV、V、VI
B.I、n、V、VI
C.n、iikV、VI
D.II、V、VI
参考答案:A
气温的日年变化
.1气温日变化
题干:当只考虑纬度对气温日变化的影响时,气温日较差较大的地区是:
A.极地附近
B.热带地区
C,温带地区
D,副极地地区
参考答案:B
题干:当只考虑地表性质对气温日变化的影响时,最小的气温日较差出现在:
A.沙漠
B,草地
C.海洋
D.裸地
参考答案:C
题干:气温的FI变化与天气状况有密切关系,在不同天气状况下,日较差:
A.晴天大于阴天
B.阴天大于晴天
C.阴天等于晴天
D.多云大于晴天
参考答案:A
题干:当只考虑纬度对气温日变化的影响时,气温日较差较小的地区是:
A,极地附近
B,副极地地区
C.温带地区
D.热带地区
参考答案:A
题干:中纬度地区气温口较差最大的季节为: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I).冬季
参考答案:B
题干:中纬度地区气温口较差最小的季节为: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I).冬季
参考答案:D
题干:阴天时,通常夜间的最低气温与晴夜时比拟要:
A.低些
B.高些
C.相同
D.忽高忽低
参考答案:B
感干:天空状况对气温日较差的影响为:
A.晴天最大
B.少云最大
C.多云最大
D阴天最大
参考答案:A
题干:当纬度相同时气温日较差最大的地方为:
A.大洋
B.沿岸
C.内陆
D.沙漠
参考答案:D
题干:气温日较差的大小取决于:I.经度;II.纬度;HI.海拔高度;IV.季节;V.地表性质;VI.天
气状况。
A.I、II、III、IV、V、VI
B.I、II、IV、V、VI
C.II、III、V、VI
D.II>IILIV、V、VI
参考答案:D
题干:气温的日较差具有:I.低纬大于高纬:II.海洋大于珏•地;III.低海拔大于高海拔;IV.阴天
大于晴天;V.草原大于沙漠;VI.陆地大于海洋。
A.I、II、in、iv、v
B.I、IV、VI
c.I、in、vi
D.n、iv、v
参考答案:c
题干:日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通常:
A.在洋面上为清晨日出前,在陆面上为半夜前后
B,在洋面上为半夜前后,在陆面上为清晨日出前
C,在洋面和陆面上都为清晨日出前
D.在洋面和陆面匕都为半夜前后
参考答案:C
1.2.2.2气温年变化
题干:气温的年变化幅度称为年较差。它是指一年中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A,日平均气温
B.月平均气温
C.季平均气温
D.年平均气温
参考答案:B
题干:气温年较差的大小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A,地表性质和季节
B.纬度和天气状况
C.纬度和季节
I).地表性质和纬度
参考答案:D
题干:气温年较差与纬度有关,最小年较差出现在:
A,赤道地区
B.中纬地区
C.高纬地区
I).极地地区
参考答案:A
题干:气温的年较差很小,但一年中出现两个高值和两个低值的地区在:
A.极地地区
B.中纬地区
C.IWJ纬地区
D,赤道地区
参考答案:D
康干:在我国沿海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地区是: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参考答案:D
题干:在我国沿海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地区是:
A.渤海
氏黄海
C.东海
D,南海
参考答案:A
题干:北半球气温最高的月份在大陆和海洋上分别为:
A.1月、2月
B.7月、1月
C.7月、8月
D.1月、7月
参考答案:C
题干:北半球气温最低的月份在大陆和海洋上分别为:
A.7月、8月
B.1月、2月
C.7月、1月
D.1月、7月
参考答案:B
题干:南半球气温最高的月份在大陆和海洋上分别为:
A.1月,2月
B.7月,8月
C.7月,1月
D.1月,7月
参考答案:A
题干:南半球气温最低的月份在大陆和海洋上分别为:
A.1月,2月
B.7月,8月
C.7月,1月
D.1月,7月
参考答案:B
题干:气温年较差的大小与什么有关?I.纬度;II.经度;HL下垫面性质;IV.季节;V.海拔高
度;天气状况。
A.I、II、III、IV、V、VI
B.I、II、IV、V、VI
C.I、III、V
I).H、V、VI
参考答案:C
气温的水平分布
.1海陆热力差异对气温变化的影响
题干:相同的太阳辐射对海面和陆面的温度变化是:
A.海面温度比陆面温度变化快
B.海面温度比陆面温度变化慢
C.海面温度和陆面温度变化相同
I).与海、陆面无关
参考答案:B
题干:海陆热力差异之一是:
A.海水热容量比土壤大
B.海水热容量比土壤小
C.海水热容晟•与土壤相同
I).海陆热力差异与热容量无关
参考答案:A
题干:海面和陆面是两种热属性很不相同的下垫面,如果吸收同样的热量,那么温度的变化为:
A.海洋上大于内陆
B.海洋上大于近岸
C.海洋上小于内陆
I).海陆相同
参考答案:C
题干:海面和陆面是两种热属性很不相同的下垫面,如果夜间散失同样的热量,那么温度的变化为:
A.海洋上大于内陆
B.海洋上大于近岸
C.海洋上小于内陆
D,海陆相同
参考答案:C
题干:在通常情况下:
A,洋面上气温的日变化比水温的小
B.陆面上气温的日变化比水温的大
C,洋面上气温的日变化比陆面的大
D.陆面上气温的日变化比水温的小
参考答案:B
题干:太阳辐射对海面和陆面温度的敏感程度是:
A.海面、陆面均不敏感
B.海面、陆面均敏感
C.海面不敏感、陆面敏感
D.海面敏感、陆面不敏感
参考答案:C
题干:当纬度相同时,气温的日较差:
A.海洋上大于内陆
B.海洋上小于内陆
C.海洋上大于近岸
D.海陆相同
参考答案:B
题干:当纬度相同时,气温的年较差:
A.海洋上小于内陆
B.海洋上大于近岸
C.海洋上大于内陆
D,海陆相同
参考答案:A
1.2.3.2冬、夏季海平面平均气温的分布特征
题干:海平面平均气温分布的特点是:I.等温线大致与纬圈平行;H.冬季北半球大洋西部等温线向
北突出;川.冬半球的等温线稀疏,夏半球的那么较密集;1v.夏半球的等温线稀疏,冬半球的那么较
密集;V.冬季北半球大洋东部等温线向北突出:VI.等温线不与纬圈平行。
A.I、n、in
B.I、II、IV
C.IsIlkV
D.IV、V、VI
参考答案:B
题干:在全球海平面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冬季北大西洋的等温线向北突出,主要是受哪支海流的影响?
A.东格陵兰海流
B.黑潮
C,墨西哥湾流
D.拉布拉多海流
参考答案:C
题干:热赤道的平均位置在:
A.0。〜5°N
B.10不附近
C.0。〜5K
I).20喷附近
参考答案:B
题干:南半球海洋上的等温线大致:
A.与纬圈平行
B.凸向赤道
C,凸向极地
D.凹向极地
参考答案:A
感干:北半球1月海平面气温等温线向北方明显凸出的地区位于:
A.亚欧大陆、北美大陆
B,北太平洋、北大西洋
C,北大西洋、亚欧大陆
D.北太平洋、北美大陆
参考答案:B
题干:以下正确说法的是:
A.冬季北半球的冷极位于北极附近
B.冬季南半球的冷极位于南极附近
C.冬季南半球的冷极位于澳大利亚
D.冬季北半球的冷极位于冰岛和阿留申群岛
参考答案:B
题干:以下正确说法的是:
A.冬季北半球的冷极位于西伯利亚和格陵兰
B.冬季南半球的冷极位于澳大利亚
C.冬季北半球的冷极位于北极附近
D.冬季南半球的冷极位于咆哮西风带上
参考答案:A
题干:夏季,北半球的冷极位于:
A.西伯利亚,格陵兰
B.冰岛、阿留申群岛
C,盛行西风带
D,北极附近
参考答案:D
1.3气压
牝压概述
.1气压的定义、单位及换算
题干:气压是大气压强的简称,它与天气的关系是:
A,高气压一般对应阴雨天气
B.低气压一般对应阴雨天气
C.高气压中心对应大风天气
D.低气压对应晴好天气
参考答案:B
题干:在纬度45°的海平面上,温度为0℃时的大气压称为标准大气压,其数值为:
A.1000hPa、750mmHg
B.1013.25hPa、760mmHg
C.1000hPa>760mmHg
D.1013.25hPa、750nunllg
参考答案:B
题干:利用不同气压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780mmHg、1000hPa分别为:
A.1040hPa、750mmHg
B.1020hPa、760mmHg
C.1040hPa、760mmHg
D.1020hPa、750mmHg
参考答案:A
题干:气压的单位hPa与mb两者的关系为:
A.lhPa=lmb
B.IhPaalmb
C.lhPa=3/4mb
I).lhPa=4/3mb
参考答案:A
题干:气压的单位hPa与mmHg两者的关系为
A.lhPa=lmmllg
B.IhPa«lmmHg
C.lhPa=3/4mmHg
I).lhPa=4/3mmHg
参考答案:C
.2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
题干:以下正确的说法是:
A,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地面最大,在大气上界等于零
B.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地面最小,在大气上界最大
C.气压在下垫面和大气上界最小,中空最大
D.气压在下垫面和大气上界最大,中空最小
参考答案:A
题干:850hPa等压面的平均海拨高度约为:
A.3000米
B.5500米
C.4500米
D.1500米
参考答案:I)
题干:700hPa等压面的平均海拨高度约为:
A.3000米
B.5500米
C.5000米
D.1500米
参考答案:A
题干:500Pa等压面的平均海拨高度约为:
A.5000米
B.5500米
C.6000米
D.6500米
参考答案:B
题干:在同一大气层中,每升高100米,气压变化量的大小为:
A.高温处小于低温处
B.高温处大于低温处
C.高温处等于低温处
I).变化与温度无关
参考答案:A
题干:在高空与地面大气中,每升高100米的气压变化量相比拟:
A.高空大于近地面
B.高空小于近地面
C,高空等于近地面
I).变化与高度无关
参考答案:B
.3单位气压高度差及船用压高公式
题干:在地面和高空大气中,气压每变化IhPa其高度差为:
A.高空大于地面
B.高空小于地面
C,高空等于地面
D.高度差与气压无关
参考答案:A
题干:在同一大气层中,假设气压变化IhPa,那么其高度差为:
A.高温处等于低温处
B.高温处小于低温处
C.高温处大于低温处
D.高度差与气温无关
参考答案:C
题干:在近地面大气层中,船用单位气压高度差的订正公式为:
A,每升高8米增加IhPa
B,每升高8米降低IhPa
C,每升高10米增加IhPa
D,每升高10米降低IhPa
参考答案:B
题干: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在近地面大气层中每上升12m,气压下降约:
A.1.3hPa
B.1.5hPa
C.l.OhPa
D.1.2hPa
参考答案:B
题干:某轮放置空盒气压表的驾驶台距离海平面高度为20米,测得本站气压为1002.5hPa,高度订正后,
那么海平面气压:
A.lOOOhPa
B.1007.5hPa
C.1004.5hPa
D.1005hPa
参考答案:D
题干:在通常情况下单位气压高度差的大小只取决于:
A.相对湿度
B.水平气压梯度
C.大气稳定度
D.空气密度
参考答案:D
题干:单位气压高度差主要取决于:I.气压的变化;II.风的变化;HI.温度的变化;IV.高度的变
化;V.地表状况;VI.空气密度的变化。
A.I、II、III、IV、V、VI
B.III、IV、VI
c.n、in、iv、v、vi
D.IV、V、VI
参考答案:B
.4气压梯度
题干:水平气压梯度是个矢量,在平直等压线分布的气压场中其方向为:
A.垂直等压线由低压指向高压
B,斜穿等低压线由高压指向低
C,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I).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参考答案:D
题干:在弯曲等压线分布的气压场中,水平气压梯度的方向为:
A.平行于弯曲等压线的切线
B,垂直于弯曲等压线的法线
C.垂直于弯曲等压线的切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D.垂直于弯曲等压线的切线,由低压指向高压
参考答案:C
题干:在天气图上,等压线密集的地方说明:
A.水平气压梯度小
B,垂直气压梯度大
C.水平气压梯度大
D.垂直气压梯度小
参考答案:C
题干:以下哪些区域水平气压梯度相对较大?I.反气旋边缘处;n.等压线弯曲较大处;in.反气旋
中心处:N.热带气旋涡旋区;V.等压线较平直处;VI.气旋中心处。
A.I、III、IV、V、VI
B.I、IV、V、VI
C.IlkIV、V、VI
D.H、IV、VI
参考答案:B
题干:在地面图上,水平气压梯度与等压线疏密程度的关系是:
A.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小
B,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大
C,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小
D.水平气压梯度与等压线疏密程度无关
参考答案:A
题干:在气压场中,气压梯度几乎等于零的地区为:
A.高压中心区
B.低压中心区
C.平直气流区
I).鞍型区
参考答案:D
题干:在地面图上,水平气压梯度越大的地方,等压线:
A.越密集
B.越稀疏
C.有的地方密集,有的地方稀疏
1).疏密与梯度无关
参考答案:A
题干:在地面图上,水平气压梯度越小的地方,等压线:
A.越密集
B,越稀疏
C.有的地方密集,有的地方稀疏
D.疏密与梯度无关
参考答案:B
1.3.2海平面气压场根本型式
题干:低气压的空间等压面形状类似于:
A.盆地
B.高山
C.山沟
D.山脊
参考答案:A
题干:高气压的空间等压面形状类似于:
A.盆地
B.高山
C,山沟
D.山脊
参考答案:B
题干:低压槽的空间等压面形状类似于:
A.盆地
B.高山
C,山沟
1).山脊
参考答案:C
题干:高压脊的空间等压面形状类似于;
A.盆地
B.高山
C,山沟
I).山脊
参考答案:D
题干:通常将两个低压之间狭长的区域称为:
A.低压带
B.低压槽
C.高压带
D.高压脊
参考答案:C
题干:通常将两个高压之间狭长的区域称为:
A.低压带
B.低压槽
C,高压带
I).高压脊
参考答案;A
题干:通常将由低压向外延伸的狭长区域称为:
A.低压带
B.高压带
C.低压槽
D.高压脊
参考答案:C
题干:通常将由高压向外延伸的狭长区域称为:
A.低压带
B,高压带
C,低压槽
D.高压脊
参考答案:D
题干:右图中给出了地面气压场分布,高压出现在: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A
题干:右图中给出了地面气压场分布,低压出现在: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B
题干:右图中给出了地面气压场分布,高压脊区出现在: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C
题干:右图中给出了地面气压场分布,鞍型场出现在: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D
题干:右图中给出了地面气压场分布,高压出现在:
A.A、N、H区
B.B、C、H区
C.A、C、H区
D.B、C、P区
参考答案:C
题干:右图中给出了地面气压场分布,低压出现在:
A.A、N、H区
B.B、C、H区
C.A、H区
I).B、P区
参考答案:D
题干:图中给出了地面气压场分布,高压脊线为:
A.F、M
B.G、N
C.A、C
D.B、C
参考答案:B
感干:右图中给出了地面气压场分布,低压槽线为:
A.F、M
B.G、N
C.A、C
D.B、C
参考答案:A
题干:右图中给出了地面气压场分布,鞍型场出现在:
A.G、N区
B.D、E区
C.F、M区
D.B、C区
参考答案:B
题干:通常将相对并相邻的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组成的中间区域称为:
A.低压带
B,高压带
C,低压槽
D.鞍型区
参考答案:D
气压的日年变化
.1气压的日变化规律
题干:气压的日变化有两个极大值和两个极小值,它们分别出现在:
A10时最高、16时最低和22时次高、04时次低
B.10时最高、22时最低和16时次高、04时次低
C.22时最高、16时最低和10忖次高、04时次低
I).04时最高、16时最低和22时次高、10时次低
参考答案:A
题干:在气压日变化中,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
A.16时和10时
B.10时和04时
C.22时和04时
D.10时和16时
参考答案:D
题干:地面气压日变化两次谷值出现的时刻大约为:
A.02h,14h
B.04h,16h
C.08h,20h
D.lOh,22h
参考答案:B
题干:气压日较差随纬度的增加而: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与纬度无关
参考答案:C
题干:气压的日较差最大的地区出现在: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高纬地区
D.极地地区
参考答案:A
题干:以下气压日较差最大的海域是: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参考答案:I)
题干:以下气压日较差最小的海域是: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参考答案:A
题干:以下气压日较差最大的海域是:
A.日本海
B.黄海
C.东海
I).南海
参考答案:D
题干:以下气压日较差最小的海域是:
A.日本海
B.黄海
C.东海
I).南海
参考答案:A
1.3.3.2气压的年变化规律
题干:在气压的年变化中,在北半球大陆和海洋.上最低气压分别出现在:
A.2月份和8月份
B.10月份和4月份
C.7月份和2月份
D.1月份和8月份
参考答案:C
题干:在气压的年变化中,在北半球大陆和海洋上最高气压分别出现在:
A.4月份和10月份
B.8月份和1月份
C.7月份和2月份
D.1月份和8月份
参考答案:D
题干:气压的年变化大小与季节和下垫面有关,最高气压出现在:
A.夏季海洋,冬季大陆
B.夏季海洋和大陆
C.冬季海洋,夏季大陆
D.冬季海洋和大陆
参考答案:A
题干:气压的年变化大小与季节和下垫面有关,最低气压出现在:
A.夏季海洋,冬季大陆
B.夏季海洋和大陆
C.冬季海洋,夏季大陆
D.冬季海洋和大陆
参考答案:C
题干:在北半球陆地上,最低气压出现在:
A.夏季平原,冬季高原
B.夏季高原和平原
C.冬季平原,夏季高原
D.冬季高原和平原
参考答案:A
题干:在北半球陆地上,最高气压出现在:
A.夏季平原,冬季高原
B.夏季高原和平原
C.冬季平原,夏季高原
D.冬季高原和平原
参考答案:C
题干:南半球气压最高的月份在大陆和海洋上分别为:
A.1月、2月
B.7月、8月
C.7月、1月
D.1月、7月
参考答案:C
题干:在南半球大陆和海洋上气压最低的月份分别为:
A.1月、2月
B.7月、8月
C.7月、1月
D.1月、7月
参考答案:D
题干:气压具有明显的年变化,一年中的最高气压出现在:I.冬季大陆上;H.冬季海洋上;HI.秋
季海洋上;IV.夏季大陆上;V.夏季海洋上;VI.春季大陆上。
A.I、III、V、VI
B.0、V、VI
C.I、V
D.II、IV、V、VI
参考答案;C
1.3.4气压系统随高度的变化
题干:气压系统随高度而变化,冷高压随高度升高其强度:
A,越来越强
B.越来越弱
C.趋于稳定
D.保持不变
参考答案:B
题干:根据单位气压高度差分析,暖低压随高度的升高,其强度:
A,减弱
B.增强
C.少变
D.不变
参考答案:A
题干:以下哪个系统属于深厚系统?
A.热低压
B.副热带高压
C,冷高压
I).大陆移动性反气旋
参考答案:B
题干:冬季蒙古高压属于:
A.浅薄系统,冷中心
B,浅薄系统,暖中心
C.深厚系统,冷中心
I).深厚系统,暖中心
参考答案:A
题干:冬季常位于西伯利亚及蒙古一带的气压系统为:
A.冷低压
B,冷高压
C.暖高压
D,热低压
参考答案:B
康干:在中高纬地区,温压场不对称的低压系统总是:
A,东西均暖
B,东冷西暖
C.东暖西冷
D.东西均冷
参考答案:C
题干:在中高纬地区,温压场不对称的高压系统总是:
A.东西均冷
B,东冷西暖
C.东暖西冷
D,东西均暖
参考答案:B
题干: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温压场不对称的高、低压系统中心轴线随高度向西倾斜,其中:
A.高、低压均向西南倾斜
B.高压向西北倾斜、低压向西南倾斜
C,高、低压均向西北倾斜
D.高压向西南倾斜、低压向西二匕倾斜
参考答案:D
题干: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通常温压场不对称的高压系统中心轴线随高度总是向:
A.西南倾斜
B.东南倾斜
C.西北倾斜
D.东北倾斜
参考答案:A
题干: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通常温压场不对称的低压系统中心轴线随高度总是向:
A.西南倾斜
B.东南倾斜
C.西北倾斜
D.东北倾斜
参考答案:C
题干:以下哪些系统属于深厚系统?I.北美高压;H.蒙古高压:in.太平洋副高:N.大西洋副高:
V.热低压;VI.极地高压。
A.IlhIV
B.I、in、11、iv、vi
c.n、in、Mv、vi
D.H、IV、V
参考答案:A
题干:以下哪些系统属于浅薄系统?I.西伯利亚高压;n.亚速尔高压;n【.阻塞高压;iv.北美高
H;V.印度低压;VI.热低压。
A.IxIKIII.IV、V、VI
B.I、II、IV、V、VI
C.IKIlkIV.V、VI
D.I、IV、V、VI
参考答案:D
题干:以下图中给出了四种温压场对称系统随高度的变化,暖高压为: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参考答案:A
6JO,
800一r8DC
000—!-
题干:以下图中给出了四种温压场对称系统随高度的变化,冷高压为:
A.A图
B.B图
C图
D图
参考答案:B
630、
■
"1C'OO
题干:以下图中给出了四种温压场对称系统随高度的变化,暖低压为: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参考答案:C
A.A图
B.B图
C.C图
【).D图
参考答案:D
1*_一,「L’.…”一[[,।
,i100、卜一__I>8
「山口二^一63
1
r^dOCklL8G0---------------------------一8兜一^一"
'-1OOO^JL]o吁工---。叫-icoo_
ABCD
B.B处
C.C处
DD处
参考答案:A
题干:右图中给出了中高纬常见的温压场不对称系统随高度的变化,其轴线向西倾斜,低压的冷区出现
在: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参考答案:C
题干:右图中给出了中高纬常见的温压场不对称系统随高度的变化,其轴线向西倾斜,低压的暖区出现
在: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参考答案:D
题干:夏季常位于南亚及卬度一带的气压系统为:
A.冷低压
B.冷高压
C.暖高压
D.热低压
参考答案;D
1.3.5等高面与等压面
题干:等压面上等高线的高值中心在邻近等高面上等压线对应着:
A.高压中心,且两线走向一致
B.低压中心,且两线走向相反
C.低压中心,且两线走向一致
D.高压中心,且两线走向相反
参考答案:A
题干:等压面上等高线的低值中心在邻近等高面上等压线对应着:
A.高压中心,且两线走向一致
B.低压中心,且两线走向相反
C.低压中心,且两线走向一致
D.高压中心,且两线走向相反
参考答案:C
题干:等压面.上高度单位为位势米,位势米与几何米相比拟:
A.数值完全相等、意义不同
B.数值近似相等、意义不同
C,数值不等、意义相同
I).数值近似相等、意义相同
参考答案:B
题干:通常,在等压面图上分析:
A.等压线、等温线
B.等高线、等温线
C,等高线、等压线
I).等压线、锋线
参考答案:B
题干:通常,在等高面图上分析:
A.等压线、等温线
B,等高线、等温线
C,等高线、等压线
D,等压线、锋线
参考答案:D
康干:当下垫面在水平方向上温度分布不均匀时,
A.在高温处空气密度小,单位气压高度差大,因此上空各等压面之间距离增大
B.在高温处空气密度大,单位气压高度差小,因此上空各等压面之间距离缩小
C.在高温处空气密度大,单位气压高度差小,因此上空各等压面之间距离增大
D.在低温处空气密度大,单位气压高度差小,因此上空各等压面之间距离•增大
参考答案:A
题干:当下垫面在水平方向上温度分布不均匀时:
A.在高温处空气密度小,单位气压高度差小,因此上空各等压面之间距离缩小
B.在低温处空气密度大,单位气压高度差大,因此上空各等压面之间距离增大
C.在高温处空气密度小,单位气压高度差大,因此上空各等压面之间距离缩小
D.在低温处空气密度大,单位气压高度差小,因此上空各等压面之间距离•缩小
参考答案:D
1.4大气湿度
湿度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题干:直接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多少的物理显,除绝对湿度外,还有:
A.水汽压和温露差
B.水汽压和露点
C,相对湿度和露点
I).水汽压和饱和水汽压
参考答案:B
题干:在大气层中,通常绝对湿度随高度的增加而:
A.迅速减小
B.不变
C,迅速增加
I).缓慢增加
参考答案:A
题干:在对流层内,湿度:
A.水平方向分布均匀
B.水平方向分布不均匀
C.垂直方向分布均匀
D.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参考答案:B
题干:通常描述大气湿度的物理量有:I.绝对湿度;II.蒸汽压;IH.饱和水汽压;IV.相对湿度;
V.露点温度;VI.水汽压。
A.I、III、IV、V、VI
B.I、IV、V、VI
c.I、口、in、[V、v、vi
D.I、IV、V、VI
参考答案:A
题干: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时,降低温度使其空气到达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它说明:
A.露点越低,水汽含量越少
B.露点上下不能反映水汽含量的多少
C,露点越低,水汽含量越多
D.露点温度越高,水汽越不容易凝结
参考答案:A
题干:饱和水汽压表示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其能力的大小取决于:
A.气压上下
B.温度上下
C.风速大小
I).云量多少
参考答案:B
题干:以下哪个湿度的物理量表示空气距离饱和的程度?
A.绝对湿度
B.水汽压
C,相对湿度
D.露点
参考答案:C
题干:当空气到达饱和时,气温(T)与露点(Td)的近似关系是:
A.Td<T
B.T-Td=l
C.Td>T
1).Td=T
参考答案:D
题干: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假设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不变,那么:
A,相对湿度减小
氏饱和水汽压增大
C.绝对湿度增大
D.相对湿度增大
参考答案:D
题干:一块饱和水汽压为20hPa的空气团,其相对湿度75%,向实际水汽压是多少?
A.12hPa
B.15hPa
C.lOhPa
D.20hPa
参考答案:B
题干:露点温度是用来表示空气中什么气象要素的物理量?
A.温度
B.密度
C.气压
D,湿度
参考答案:D
题干:在同一气块中,相对湿度与气温露点差的关系是:
A.前者大,后者也大
B.两者等量变化
C.前者大,后者那么小
D.两者并不相关
参考答案:C
题干:一块水汽压为12hPa的空气团,其相对湿度60%,间饱和水汽压是多少?
A.12hPa
B.20hPa
C.lOhPa
D.15hPa
参考答案:B
题干:通常,绝对湿度的水平分布与纬度有关,其中绝对湿度最大的地区出现在:
A,中纬度地区
B,赤道地区
C.高纬度地区
D.极地区
参考答案:B
题干:在晴朗无风的夜晚,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不变,那么:
A.露点温度升高
B.露点温度降低
C,温露差减小
D.温露差增大
参考答案:C
题干:相对湿度的大小说明;
A.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
B.空气距离饱和状态的程度
C,气温的上下
D.空气所容纳水汽的能力
参考答案:B
题干:饱和水汽压的大小说明:
A.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
B,气压的上下
C.空气所容纳水汽的能力
I).空气距离饱和状态的程度
参考答案:C
题干:在大气中,假设水汽含量和气压不变时,气温上升时空气湿度将怎样变化?
A.相对湿度下降
B,相对湿度上升
C.绝对湿度上升
I).露点温度下降
参考答案:A
题干:表示空气距离饱和程度的湿度因子有:
A.绝对湿度a、水汽压e
B,相对湿度f、温露差T-Td
C.水汽压e、相对湿度f
D.绝对湿度a、温露差T-Td
参考答案;B
题干:直接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多少的物理量有:I.绝对湿度;H.相对湿度;III.水汽压;IV.饱
和水汽压;V.露点:VI.温度露点差。
A.H、III、IV、V
B.I、II、IV、V、VI
C.I、III、V
D.I、III、V、VI
参考答案:C
题干:表示空气距离饱和程度的物理量有:I.绝对湿度;n.相对湿度;ni.水汽压;iv.饱和水汽
压;V.露点;VI.温度露点差。
A.I、II、III、IV、VI
B.I、V、VI
C.II、III、V、VI
I).H、VI
参考答案:D
题干:假设有两块等质量同气压的空气,均含有100克水汽,假设温度分别为20℃和10C,那么两块
空气的:I.绝对湿度相等;H.水汽压相等;IH.饱和水汽压相等;IV.相对湿度相等;V.露点相
等;温露差相等。
A.I、II、III、IV、V
B.I、II、V
C.II、III、V、VI
D.II、IV、V
参考答案:B
题F:假设干球温度为18C,湿球温度为8℃,那么可断定相对湿度:
A.f=0%
B.f<100%
C.f=100%
D.f>100%
参考答案:B
题干:以下哪个关系式表示空气未饱和?
A.e/E<l
B.e/E=l
C.e/E>l
D.e/E=O
参考答案:A
题干:在海面上当相对湿度到达80%左右时常能观测到海雾出现,这是因为:
A.相对湿度的测算存在•定误差
B.空气过于潮湿
C.空气含有大量的盐分
D.低层大气有较强逆温
参考答案;C
题干:饱和水汽压是温度的函数,当温度相等时,水面与冰面的饱和水汽压关系为:
A.水面与冰面相等
B.水面大于冰面
C.水面小于冰面
D.与水面、冰面无关系
参考答案:B
题干:以下正确的说法是:
A.露点越低,说明空气的水汽含量越多
B.露点越低,说明空气越容易凝结
C.露点越高,说明空气的水汽含量越多
D.露点本身的上下不能说明空气水汽含量的多少
参考答案:C
1.4.2湿度的日年变化
题干:通常在沿海地区绝对湿度a和相对湿度f的日变化规律是:
A.a和f白天大,夜间小
B.a和f白天小,夜间大
C.白天a大f小,夜间a小f大
D.白天a小f大,夜间a大f小
参考答案:C
题干:通常在沿海地区绝对湿度日、年变化规律与:
A.气温日、年变化规律相反
B.气温口、年变化规律一致
C.气压日、年变化规律一致
D.气压日、年变化规律相反
参考答案:B
题干:通常在季风气候地区绝对湿度a和相对湿度f的年变化规律是:
A.夏季a大f小,冬季a小f大
B.a和f夏季大、冬季小
C.a和f夏季小、冬季大
D.夏季a小f大,冬季a大f小
参考答案:B
题干:通常在内陆较枯燥的地区,相对湿度的日、年变化规律与:
A.气温日、年变化规律相反
B.气温日、年变化规律一致
C.气压日、年变化规律一致
D.气压日、年变化规律相反
参考答案:A
题干:通常在内陆较枯燥且全年e变化不大的地区,绝对湿度a和相对湿度f的年变化规律是:
A.a和f夏季大、冬季小
B.夏季a小f大,冬季a大f小
C.a和f夏季小、冬季大
D.夏季a大f小,冬季a小f大
参考答案:D
题干:通常情况下,绝对湿度数值最大的季节出现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参考答案:B
题干:通常情况下,绝对湿度数值最小的季节出现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参考答案:D
题干:在北半球季风盛行地区,绝对湿度a和相对湿度「的年变化规律是:
A.a和f夏季大、冬季小
B.夏季a小f大,冬季a大f•小
C.a和f夏季小、冬季大
D.夏季a大f小,冬季a小f大
参考答案:A
题干:一般而言,只要舱内温度(T)与外界空气的露点(Td)是什么关系时,那么可以实施通风?
A.T<Td
B.T二Td
C.T>Td
D.TWTd
参考答案:C
1.4.3大气中水汽的凝结
题干:一般而言,大气中的水汽分布规律为:
A.低空多于高空
B.低纬地区少于高纬地区
C.夜间多于白天
D.冬季多于夏季
参考答案:A
题干:一般而言,大气中的水汽分布规律为:
A.低纬地区少于高纬地区
B.白天多于夜间
C.高空多于低空
D.冬季多于夏季
参考答案;B
题干:空气中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雨滴、雪花的蒸发
B.云、雾的蒸发
C.下垫面的蒸发
D.冰雪融化
参考答案:C
题干:通常水汽含量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为:
A.赤道V中低纬〉高纬
B.赤道〉中低纬,高纬
C.赤道〉中低纬(高纬
D.赤道V中低纬V高纬
参考答案:B
题干:通常水汽含量与季节的关系为:
A.冬季V春、秋季〉夏季
B.冬季,春、秋季,夏季
C.冬季〉春、秋季〈夏季
D.冬季V春、秋季〈夏季
参考答案:D
题干:海面蒸发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A.海面上空气的饱和差和海面上风速的大小
B.表层海温的上下
C.空气的上升运动
I).纬度的上下
参考答案:A
题干:使未饱和空气到达饱和凝结的途径是:
A.风速增大
B.升高温度
C.增加水汽
1).风速减小
参考答案:C
题干:使未饱和空气到达饱和凝结的途径是:
A.风速减小
B.降低温度
C.气压升高
D.气压下降
参考答案:B
题干:大气中水汽饱和凝结的主要条件之一是: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升高气压
1).降低气压
参考答案:B
题干:大气中水汽饱和凝结的主要条件之一是:
A.绝热上升
B.绝热下沉
C.层结稳定
1).逆温
参考答案:A
题干:大气中水汽饱和凝结的条件之一是冷却,空气的冷却方式主要有:
A.绝热冷却、辐射冷却、传导冷却
B.辐射冷却、传导冷却、平流冷却
C.绝热冷却、辐射冷却、平流冷却
1).绝热冷却、传导冷却、平流冷却
参考答案:C
题干:大气中水汽凝结的途径为:I.增加湿度;ii.降低温度;in.增加温度;N.绝热上升;V.绝
热下沉;VI.增加凝结核。
A.I、II、III、IV、VI
B.I、II、IV、VI
C.II、IV、V、VI
D.I、II、MV、VI
参考答案:B
题干:当未饱和空气中水汽含量一定时,使其到达饱和的方式是:
A.绝热冷却
B.绝热增热
C.下沉运动
D.增加水汽
参考答案:A
题干:饱和空气绝热上升时,将发生的变化是:
A.露点温度变大
B.水汽凝结
C.变成未饱和空气
1).绝对湿度变大
参考答案:B
题干:下述哪种空气随高度的上升,气温下降值最小?
A.干空气
B.未饱和湿空气
C.饱和湿空气
1).三种空气下降值相等
参考答案:C
题干;温度相同的四块空气分班为干空气、未饱和空气、饱和空气和含水滴的饱和空气,绝热上升100
米后,温度分别为tl、t2、t3、14,以下何种关系成立?
A.tl=t2=t3=t4
B.tl^t2=t3>t4
C.tl<t2>t3=t4
D.tlWt2〈t3二t4
参考答案:D
1.5空气的水平运动
风的定义,风向、风速、风力的定义及单位
题干:风的日变化规律表现:
A.白天大,夜间小
B.白天小,夜间大
C.白天和夜间一样大
1).风的大小与湿度有关
参考答案:A
题干:风的日变化规律表现为:
A.陆地比海洋明显
B.海洋比陆地明显
C.陆地和海上一样明显
D.时而陆地明显,时而海上明显
参考答案:A
题干:测得真风向为203°,用16个方位法表示的风向为:
A.WSW
B.SW
C.SSW
D.SWS
参考答案:C
题干:测得真风向为23°,用16个方位法表示的风向为:
A.ENE
B.NNE
C.NE
D.NEN
参考答案:B
题干:风的脉动性在摩擦层中最明显,一日内最大的脉动性出现在:
A.清晨
B.黄昏
C.午后
D.深夜
参考答案:C
题干:通常在近地层风速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
A.白天大、夜间小
B.白天小、夜间大
C.昼夜均小
D.昼夜均大
参考答案:A
题干:通常在近地层风速具有明显的R变化特征,日变化幅度表现为:I.陆地大于海洋;n.白天大
于夜间;HI.白天小于夜间;W.晴天大于阴天;V.夏天大于冬天;W.夏天小于冬天。
A.I、III、IV、V
B.I、II、IV、V、VI
C.I、II、IV、V
I).II、IV、VI
参考答案:C
题干:两种常用风速单位之间的关系是:
A.lkn^2m/s
B.lm/s^2kn
C.Ikn^l.852m/s
1).lm/s^l.852kn
参考答案;B
题干:在天气图上风向的表示方法通常采用:
A.8方位
B.16方位
C.360度周天法
D.32方位
参考答案:B
1.5.2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摩擦力的概念
题干:风产生的直接原动力是:
A.气压在水平方向上分布不均匀
B.气压在垂直方向分布不均匀
C.惯性离心力
D.地转偏向力
参考答案:A
题干:以下哪个力是空气产生运动的原动力?
A.地转偏向力
B.惯性离心力
C.水平摩擦力
D.水平气压梯度力
参考答案:D
题干:水平气压梯力的大小与水平气压梯成正比,与空气密度成反比,其方向为:
A.平行等压线并与风向一致
B.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C.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D.垂直等压线由低压指向高压
参考答案:B
题干: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与:
A.水平气压梯度成正比,与空气密度成反比
B.水平气压梯度成反比,与空气密度成正比
C.水平气压梯度成正比,与空气密度成正比
D.水平气压梯度成反比,与空气密度成反比
参考答案:A
题干:在摩擦层中,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
A.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B.垂直等压线由低压指向高压
C.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D,斜穿等压线由低压指向高压
参考答案:A
题干:在水平气压梯度不变的情况下,低层和高层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为:
A.低层大于高层
B.低层小于高层
C.低层等于高层
D.与高度无关
参考答案:B
题干:在地面天气图中,等压线稀疏的地方,那么说明:
A.地转偏向力小
B.惯性离心力小
C.摩擦力小
D.水平气压梯度力小
参考答案:D
题干:水平地转偏向力的大小与:
A.风速成正比,与纬度的正弦成正比
B.风速成正比,与纬度的正弦成反比
C.风速成反比,与纬度的正弦成正比
D.风速成反比,与纬度的正弦成反比
参考答案:A
题干: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影响运动物体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其方向为:
A.北半球指向运动物体左侧90),南半球右侧90。
B.南、北半球均指向运动物体右侧9()。
C.北半球指向运动物体右侧90>,南半球左侧90。
D.南、北半球均指向运动物体左侧90。
参考答案:C
题干:关于水平地转偏向力以下正确说法是:
A.风速越大,纬度越高,水平地转偏向力就越大
B.风速越大,纬度越低,水平地转偏向力就越小
C.风速越小,纬度越高,水平地转偏向力就越小
D.风速越小,纬度越低,水平地转偏向力就越大
参考答案:A
题干:当风速一定时,水平地转偏向力的大小为:
A.低纬大于高纬
B.低纬小于高纬
C.低纬等于高纬
D.与纬度无关
参考答案:B
题干:水平地转偏向力对运动空气的作用是:
A.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B.只改变风速,不改变风向
C.既改变风向亦改变风速
D.纬度越低,作用力越大
参考答案:A
题干;水平地转偏向力有如下性质;I.空气静止时,不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II.偏向力的大小与所
在纬度的正弦成正比;in.偏向力的大小与风速成正比;iv.在南半球,它使气流向左偏转;v.在北
半球,它使气流向右偏转;VI.只改变空气运动的方向,不改变空气运动的速度。
A.I、II、III、MV、VI
B.I、II、IV、V、VI
C.II、III、IV、V、VI
I).II、IV、V、VI
参考答案:A
题干:以下哪些力只改变空气运动的方向,不改变空气运动的速度?I.气压梯度力;II.地转偏向力;
1IL惯性离心力;IV.摩擦力;V.重力;VI.粘性力。
A.I、II、III、IV、VI
B.I、H、MV
C.II、III
D.II、HI、IV
参考答案:C
L5.3地转风
.1地转风的定义及形成
题干:地转风是哪些力到达平衡时,空气的水平运动?
A.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
B.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地转偏向力
C.水平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
D.水平气压梯度力,惯性离心力
参考答案:B
题干:在500百帕等压面上,沿平直等高线所吹的风接近于:
A.梯度风
B.摩擦风
C.地转风
D.热成风
参考答案:C
题干:右图为自由大气层中地转风关系示意图,试指出图中矢量0A为:
A.气压梯度力
B
B.南半球地转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项目管理考试复习方法试题及答案
- 医院清污施工方案
- 2023年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毕业生136人(三)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提升信心的证券从业资格证试题及答案
-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路径考核试卷
- 证券从业资格证学习经历分享试题及答案
- 笔记本电脑散热系统清洗考核试卷
- 电信企业财务分析与成本控制考核试卷
- 水果种植园智能化技术应用考核试卷
- 2024年项目管理进度管理要点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语文二模作文题目解析及5篇范文:机器成为思想的引擎必将给芦苇带来深刻的变化
- 江苏省镇江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 检测站登录员试题及答案
- 委托选矿加工合同协议
- 食堂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 CISP-PTE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新高考历史预测模拟试卷黑吉辽蒙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医院文化节活动策划
- 部队防雷电暴雨安全知识
- 2025年消防文员类面试题及答案
- 重庆市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