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姿势评估操作指南》_第1页
《脊柱姿势评估操作指南》_第2页
《脊柱姿势评估操作指南》_第3页
《脊柱姿势评估操作指南》_第4页
《脊柱姿势评估操作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SRMAX-2023

ICSXXXXXX

XXX

T/SRMAx—2023

脊柱姿势评估操作指南

OperationalGuidelineforSpinalpostureassessment(SPA)

(征求意见稿)

2023-xx-xx发布2023-xx-xx实施

T/SRMAX-2023

脊柱姿势评估指南

1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脊柱姿势评估操作时涉及的评估要点、操作规范及不良姿势风险等方面

的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的骨科医师、康复科医师、全科医师、康复治疗师以及其他健

康专业的从业人员正确实施脊柱姿势评估的操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

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

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9706.1-2007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标准姿势StandardPosture

在直立的姿势下,身体所承受的压力都能平均地分散于每个关节面,即各个关节面所受

到的压力均相等的站立姿势即为标准姿势。

3.2铅垂线ThePlumbLine

为身体重心于身体基底支撑面和头颅正中所拉出的垂直线,人体的重心一般在身体正中

面上第三骶椎上缘前方7厘米处。

3.3肘关节外偏角ElbowCarryingAngle

外偏角是站立时,双掌心朝向前的时候,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由肱骨的长轴线和前

臂长轴线构成的夹角。男性正常的外偏角大约5°左右;女性的正常外偏角度约为10-15°。

3.4Q角QuadricepsAngle

是髌骨中点和髂前上棘的连线与髌骨中点和胫骨粗隆的连线所形成的夹角。正常的角度

是15-20°。

4总体原则

本文件适用于规范和指导各级医疗机构开展脊柱姿势评估操作,使医疗机构的姿势评估

的应用操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减少由于使用者操作不当导致的评估误差,提高姿势评估

的准确性。使用设备需满足GB9706.1-2007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

T/SRMAX-2023

5脊柱姿势评估操作流程需要考虑的问题

5.1脊柱姿势评估临床应用包括:

5.1.1脊柱姿势状态的评估:部分亚健康人群需要时常评估其脊柱姿势状态来纠正其日常行

为姿势,保障脊柱的健康发展。

5.1.2骨科手术后的预后评估:骨科手术后,通过脊柱姿势评估对比手术前后的姿势改变状

况,从而更好的衡量手术的干预效果及有无不良事件的发生。

5.1.3医疗措施干预前评估和随访评估:某种医疗措施干预前需要进行脊柱姿势的评估来确

认该干预是否可以正常实施。干预后的随访有时也需要进行脊柱姿势的评估来衡量预后状况

的好坏以方便及时调整后续的方案。

5.2适应人群包括:

a)慢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

b)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c)慢性术后或创伤后疼痛;

d)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e)姿势存在异常,如驼背、圆肩、侧弯等症状;

f)骨科手术后需要进行姿势评估验证疗效;

g)医疗措施干预前以及评估干预疗效。

5.3禁忌证包括:

a)急性疼痛;

b)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

c)慢性继发性内脏痛;

d)慢性原发性疼痛;

e)因为疼痛或者疾病而无法站立;

f)无法稳定地由坐到站或由站到坐;

g)无法理解评估目的,或不同意进行评估;

h)接受其他形式的治疗更能获得益处;

i)久站会产生眩晕的人群(需就近准备一把椅子,若存在不舒服则立即停止评估)。

5.4辅助设备包括:

a)温暖而隐秘的房间

b)辅助姿势评估的全身镜

T/SRMAX-2023

c)如果被评估者愿意可以准备一些彩笔以及清洁用湿巾

d)姿势评估量表

e)身体模型骨架

5.5姿势评估注意事项包括:

a)被评估者明确姿势评估的目的

b)被评估者身着最少的衣物,充分暴露身体骨性标志

c)被评估者按平时的习惯站立

d)要与被评估者建立起彼此信任的联系,使评估者放松,暴露其姿势中存在的问题

5.6标准姿势评估要点:

5.6.1标准姿势要点(前方)

a)头部姿势评估要点:治疗师观察脸部皮肤色泽是否正常,表情是否痛苦;头部与鼻子、

胸骨柄、剑突是否处于同一垂直线上。

b)上肢姿势评估要点:治疗师评估左右双侧肩膀高度是否相等,是否存在内旋或圆肩现象;

上肢肌肉体积是否相似,有无肌肉张力突出或者肌肉张力下降萎缩的情况;借由设备

评估肘关节外偏角是否在5-15°之间;双侧腕关节是否等高,手部是否存在水肿或者

变色等问题。

c)躯干姿势评估要点:治疗师观察左右侧锁骨是否对称,曲线是否平顺;肚脐是否与胸骨

和耻骨联合处于同一垂直线上;骨盆是否存在侧向的位移或其他各个方向的旋转。

d)下肢姿势评估的要点:观察双下肢站立时,身体是否直立,双脚相距是否较宽;双侧肌

肉体积和张力是否相等对称;膝关节是否有内外翻现象;髌骨是否位于胫骨粗隆的延

伸线上,是否朝向正前方;借由设备评估Q角是否在15-20°之间;双侧胫骨粗隆是

否存在外转,胫骨是否呈弓形;双侧内外踝是否等高,是否存在内外翻情况,是否有

肿胀变色的情况;双脚朝外打开的角度是否相等,双侧是否存在足弓较高或较低的情

况。

e)治疗师观察整体是否存在伤疤或斑点等。

5.6.2标准姿势要点(后方)

a)头部姿势评估要点:观察双侧耳朵是否等高;头部和颈部是否倾斜、有旋转;颈椎排列

是否位于同一垂直线上。

T/SRMAX-2023

b)上肢姿势评估要点:观察双侧肩膀是否等高且距铅垂线距离相等;两上肢自然下垂后与

身体两侧形成的空间是否相同;两侧手肘是否等高且无内旋现象;从后方能看到多大

的手掌范围,范围越大提示肱骨内旋的程度越大。

c)躯干姿势评估要点:观察肩胛骨是否有内收、外展、旋转的情况;肩胛下角高度是否相

等,是否有上抬或下压的情况,是否形成翼状肩胛骨;胸椎是否排列整齐,位于同一

垂直线上;胸廓与骨盆和头的相对位置是否一致,有无旋转或偏移到一侧;对比双侧

皮肤,是否存在不一致的皮肤褶皱;腰椎是否笔直且无侧弯;骨盆两侧是否等高,是

否有倾斜或旋转;双侧髂后上棘是否等高;双侧臀线是否等高。

d)下肢姿势评估的要点:观察双侧大腿、小腿肌肉体积是否相似且对称,距离铅垂线等距;

膝关节是否存在内外翻的情况;借由设备评估由膝关节直至跟腱的小腿中线是否存在

偏移;跟腱与跟骨连线是否垂直地面;两侧内外踝是否等高,两双脚是否由铅垂线等

距的向外转。

e)治疗师观察整体是否存在伤疤或斑点等。

5.6.3标准姿势要点(侧方)

a)头部姿势评估要点:观察头部是否与胸部处于同一垂直线上,下巴有无前凸或后缩;颈

椎是否有正常的前凸曲线,是否存在前凸过大或过小的情况;借由设备评估颈7和胸1

连接处是否正常,有无驼背或老化的现象。

b)上肢姿势评估要点:观察肩部与耳朵是否处于同一垂直线上,是否有内旋的情况。

c)躯干姿势评估要点:观察胸椎弧度是否过大;腹部是否平坦;腰椎前凸角度是否正常;

骨盆位置是否正常,有无倾斜的状况。

d)下肢姿势评估的要点:观察下肢肌肉体积是否相似且对称;膝关节是否存在屈曲或过度

伸直的情况;踝关节背屈角度是否过大或过小;足弓是否正常,有无扁平足的现象。

e)治疗师观察整体是否存在伤疤或斑点等。

5.7姿势评估量表(参见附录A、B、C、D)

5.8常见不良姿势

5.8.1脊柱前凸姿势:该姿势主要表现为腰椎前凸增加,骨盆前倾。通常骨盆角大约为30°,

在脊柱前凸时会增大,可能会达到约40°,并伴随脊柱移动及骨盆向前倾斜。

5.8.2懒人姿势:此姿势也称之为凹背姿势,该姿势通常会出现整个骨盆前移,导致髋关节

伸直,以及胸椎向后移动导致上腰椎产生屈曲。就整体而言,造成下腰部前凸、下胸部后凸

的增加,并伴随颈部的前移。

T/SRMAX-2023

5.8.3平背姿势:该姿势主要表现为腰椎前凸减少,髋关节伸直,骨盆后倾,骨盆角大约为

20°,并伴随腰椎不稳。

T/SRMAX-2023

附录A

姿势评估量表(前方)

(资料性附录)

A1姿势评估量表(前方)见表A1

表A1姿势评估量表(前方)

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

功能诊断日期治疗师签名:

姿势评估量表(前方)

左侧上半身右侧

步骤1

脸部

脸部皮肤色泽是否正

常,表情是否痛苦

步骤2

头部姿势

头部与鼻子、胸骨柄、

剑突是否处于同一垂

直线上

步骤3

肌肉张力

有无肌肉张力突出或

者肌肉张力下降萎缩

的情况

步骤4

锁骨

左右侧锁骨是否对称,

曲线是否平顺

步骤5

肩膀高度

左右双侧肩膀高度是

否相等,三角肌轮廓是

否相似

T/SRMAX-2023

步骤6

圆肩

双侧肩膀是否存在内

旋现象,是否有圆肩

步骤7

胸部

双侧肩膀是否存在内

旋现象,是否有圆肩

步骤8

肘关节外偏角

肱骨长轴和前臂长轴

所成夹角度数是否在

5-15°之间

步骤9

手臂

双侧手臂和手部的肌

肉体积是否相似

步骤10

手部及手腕

双侧腕关节是否等高,

手部是否存在水肿或

者变色等问题

步骤11

腹部

肚脐是否与胸骨和耻

骨联合处于同一垂直

线上

T/SRMAX-2023

步骤12

骨盆侧向位移

骨盆是否存在侧向的

位移

步骤13

骨盆旋转

骨盆是否存在各个方

向的旋转

步骤14

站立

双下肢站立时承重是

否相等,双脚相距是否

较宽

步骤15

肌肉体积

双侧肌肉体积和张力

是否相等,是否对称

步骤16

膝外翻及膝内翻

膝关节是否有内外翻

现象

步骤17

髌骨位置

髌骨是否位于胫骨粗

隆的延伸线上,是否存

在位移

T/SRMAX-2023

步骤18

膝盖旋转

髌骨是否朝向正前方,

若不在,提示膝关节可

能有内外旋

步骤19

Q角

髌骨中点与髂前上棘

连线和髌骨中点与胫

骨粗隆的连线所形成

的夹角是否正常

步骤20

胫骨

双侧胫骨粗隆是否存

在外转,胫骨是否呈弓

步骤21

脚踝

双侧内外踝是否等高,

是否存在内外翻情况,

是否有肿胀变色的情

步骤22

足部姿势

双脚朝外打开的角度

是否相等

步骤23

扁平足

高足弓

是否存在足弓较高或

较低的情况

T/SRMAX-2023

步骤24

其他观察

观察整体是否存在伤

疤或斑点等

T/SRMAX-2023

附录B

姿势评估量表(后方)

(资料性附录)

B1姿势评估量表(后方)见表B1

表B1姿势评估量表(后方)

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

功能诊断日期治疗师签名:

姿势评估量表(后方)

左侧上半身右侧

步骤1

耳朵高度

双侧耳朵是否等高

步骤2

头部和颈部

头部和颈部是否倾斜

步骤3

颈部旋转

颈部是否有旋转

步骤4

颈椎排列

颈椎排列是否在同一垂

直方向

步骤5

肩膀高度

双侧肩膀是否等高且距

铅垂线距离相等

T/SRMAX-2023

步骤6

肌肉体积和张力

上半身肌肉体积和形状

是否相近,有无肌肉张力

较高或较低的情况

步骤7

肩胛骨内收和外展

肩胛骨是否有内收或外

步骤8

肩胛下角

肩胛下角高度是否相等,

是否有上抬或下压等情

步骤9

肩胛骨旋转

肩胛骨是否存在旋转的

情况

步骤10

翼状肩胛骨

肩胛骨是否存在旋转的

情况肩胛下角是否存在

上抬形成翼状肩胛骨的

情况

步骤11

胸椎

胸椎是否排列整齐,位于

同一垂直线上

T/SRMAX-2023

步骤12

胸廓

胸廓与骨盆和头的相对

位置是否一致,有无旋转

或偏移到一侧

步骤13

皮肤褶皱

对比双侧皮肤,是否存在

不一致的皮肤褶皱

步骤14

上肢姿势

两上肢自然下垂后与身

体两侧形成的空间是否

相同

步骤15

手肘姿势

两侧手肘是否等高且无

内旋现象

步骤16

手部姿势

后方能看到多大的手掌

范围,范围越大提示肱骨

内旋的程度越大

步骤17

腰椎

腰椎是否笔直且无侧弯

T/SRMAX-2023

步骤18

骨盆区域

骨盆两侧是否等高,是否

有倾斜

步骤19

髂后上棘

双侧髂后上棘是否等高

步骤20

骨盆旋转

骨盆是否存在顺时针或

逆时针的旋转

步骤21

臀线

双侧臀线是否等高

步骤21

大腿肌肉体积

大腿肌肉体积是否相似

且对称

步骤22

膝内翻或膝外翻

膝关节是否存在内外翻

的情况

步骤23

小腿肌肉体积

小腿肌肉体积是否相似

且对称

T/SRMAX-2023

步骤24

小腿中线

由膝关节直至跟腱的小

腿中线是否存在偏移

步骤25

跟腱

跟腱与跟骨连线是否垂

直地面

步骤26

踝关节

两侧内外踝是否等高

步骤27

足部姿势

两双脚是否由铅垂线等

距的向外转

步骤28

其他观察

观察整体是否存在伤疤

或斑点等

T/SRMAX-2023

附录C

姿势评估量表(侧方)

(资料性附录)

C1姿势评估量表(后方)见表C1

表C1姿势评估量表(侧方)

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

功能诊断日期治疗师签名:

姿势评估量表(侧方)

右侧上半身左侧

步骤1

头部姿势

头部是否与胸部处于同

一垂直线上,下巴有无

前凸或后缩

步骤2

颈椎

颈椎是否有正常的前凸

曲线,是否存在前凸过

大或过小的情况

步骤3

颈胸椎连接

颈7和胸1连接处是否

正常,有无驼背或老化

的现象

步骤4

肩膀姿势

肩部与耳朵是否处于同

一垂直线上,是否有内

旋的情况

T/SRMAX-2023

步骤5

胸部

胸椎弧度是否过大

步骤6

腹部

腹部是否平坦

步骤7

腰椎

腰椎前凸角度是否正常

步骤8

其他观察

观察整体是否存在伤疤

或斑点等

步骤9

骨盆

骨盆位置是否正常,有无

倾斜的状况

步骤10

肌肉体积

下肢肌肉体积是否相似

且对称

T/SRMAX-2023

步骤11

膝盖

膝关节是否存在屈曲或

过度伸直的情况

步骤12

脚踝

踝关节背屈角度是否过

大或过小

步骤12

足部

足弓是否正常,有无扁平

足的现象

步骤13

其他观察

观察整体是否存在伤疤

或斑点等

T/SRMAX-2023

附录D

姿势评估量表(汇总)

(资料性附录)

D1姿势评估量表(汇总)见表D1

表D1姿势评估量表(汇总)

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

功能诊断日期治疗师签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