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共49张)+素材_第1页
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共49张)+素材_第2页
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共49张)+素材_第3页
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共49张)+素材_第4页
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共49张)+素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共49张)+素材

第5课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01

新课导入

内容总览

02

整体感知

03

深入探究

04

课堂小结

05

拓展延伸

06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铭记历史,捍卫和平。

每年的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

我国政府坚持这样做的初衷是什么呢?

公祭,指政府或公共团体为向英灵、逝者表示致敬、缅怀、哀悼所举行的祭奠。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评论的文体特征,学习写作新闻评论。

2.把握本文的语言特点。

3.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增强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钟声"是“中国之声”的简称,暗中蕴含有“警世钟声"的寓意。它是人民日报国际评论,以“钟声”为笔名的国际评论自2008年11月推出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这是人民日报国际部继“国纪平"之后创立的又一新的署名评论,以正面阐述中国对一些国际问题和涉华问题的立场与主张为重点,在风格上以快速反应、尖锐鲜明见长,与“国纪平”的重大题材、深入评析形成互补。

整体感知——作者简介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入南京并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页。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到国家层面。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也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人民日报》发表此文,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中的无辜死难者,并警示世人铭记历史,勿忘伤痛,共同捍卫世界和平!

整体感知——背景链接

整体感知——背景链接

整体感知——背景链接

国家公祭鼎是为了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化学武器死难者、细菌战死难者、劳工死难者、慰安妇死难者、三光作战死难者、无差别轰炸死难者,于2014年12月13日在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设立。

由旅日华侨捐铸南京和平大钟委员会捐资,南京金陵古艺术青铜研究所设计、铸造。

钟体外形为仿明式青铜古钟,呈深古铜色,采用中国传统的、独特的泥范工艺浮雕,完全由民间艺人手工铸就。

钟体高3米,钟纽蒲牢0.66米,采用醒狮造型。下摆口径为1.937米,钟体总重量为6.6吨。

钟名由启功先生亲笔题写。

整体感知——背景链接

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简而言之,新闻评论是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它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和手段,主要特征为:

①导向正确;②就事论理;③新闻性强;④有的放矢;⑤科学合理;⑥便于传播。

新闻性是新闻评论区别于一般议论文或理论文章的重要特征

整体感知——文体知识

新闻评论与消息、新闻特写、通讯的区别:

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

时效性

主要内容

篇幅

表达方式

一般

较弱(有日益变强的趋势)

较强

报道新闻事件整体

突出呈现新闻事件的某一场景

详细记述新闻故事,具体表现特定人物

对新闻事件、社会现象、重要问题等发表评论

一般比较短

比较灵活

较长

一般比较短

以记叙为主

以记叙、描写为主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以记叙、议论为主

整体感知——文体知识

请同学们结合我们之前学习的《消息二则》《“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几篇文章,思考一下:新闻评论与消息、特写、通讯相比有何不同?新闻评论在主要内容、篇幅、时效性、表达方式等方面有什么特点?

篇目《消息二则》《“飞天”凌空》《一着惊海天》《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体裁消息特写通讯新闻评论

主要内容

篇幅

时效性

表达方式

整体感知——文体知识

篇目《消息二则》《“飞天"凌空》《一着惊海天》《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体裁消息特写通讯新闻评论

主要内容

篇幅

时效性

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报道新闻事件整体

突出新闻事件的某一片段、场景

对新闻事件发表评论

详细记叙新闻事件的全过程

灵活

较长

灵活

较短

一般

较弱

较强

记叙

议论为主

记叙、描写

整体感知——文体知识

宝鼎()国殇()初衷()

杀戮()篡改()呓语()

遁形()矢志()铭记()

缅怀()彰显()磅礴()

惨绝人寰()振聋发聩()

dǐnɡ

shānɡ

zhōnɡ

huán

cuàn

kuì

dùn

shǐ

mínɡ

miǎn

zhānɡ

pánɡbó

整体感知——重点字词

国殇:为国牺牲的人。这里泛指死难的军民。

缅怀:怀念;追想(以往的人或事,含崇敬意)。

杀戮:杀害(多指大量地)。

悼念:怀念死者,表示哀痛。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

抵赖:用谎言和狡辩否认所犯的过失或罪行。

彰显:鲜明地显示。

惨绝人寰:形容悲惨到了极点,世上少有。绝:到了尽头。人寰:世界,人世。

振聋发聩:响声很大,使聋人都能听见。喻指言论、文章有使人醒悟、启发愚蒙的作用。

整体感知——重点字词

这篇文章开篇用概括性的语言简述第四次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基本情况,阐明了国家公祭的必要性和意义,同时也表达了中国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并概括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2、通读全文,这篇新闻评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请找出原文并进行简要概括。

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我们要牢记历史,维护和平。

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3、标题《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有什么特点?

①点明了这则新闻评论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目的。

②标题简明、醒目,能够引起读者的关注。

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听课文朗读,划分文章层次,概括每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①)简要概括举行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仪式的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②-④)详细介绍当前举行国家公祭的背景和意义。

第三部分(⑤-⑥)介绍南京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的命运转变,传达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

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深入探究

深入探究

1、“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这几句话出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请简单说一说这几句话的意思,然后思考,文章以这几句话开头,有什么深意?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国家设立公祭日,又通过立法的形式表明我们的民族意志,铸成这口宝鼎,祭奠那些死难的英灵。用这几句话开头,不仅引出本文的论述,更显得大气磅礴,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

2、“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

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这一句

属于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插叙。补充说明报道的历史背景。

深入探究

3、第②、③段着重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用第②段正义之士四个不同的纪念活动与第③段右翼分子美化侵略战争、扭曲历史的两个反面事例做对比,揭露了日本右翼分子辱没真相和良知的滑稽、丑陋嘴脸。

深入探究

4、理解句意

但人们也看到,在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仍然顽固。在连锁酒店大肆摆放美化侵略战争的书籍,大规模篡改历史教材,阻止有良知的日本国民追寻事实真相;在美国旧金山市议会2017年9月一致通过设立“慰安妇日”的议案后,日本右翼的大阪市市长却表示,要解除大阪市与旧金山市的姐妹城市关系……

内容上举例说明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妄图辱没真相的表现,从而指出设立公祭日的必要性;结构上和上文形成鲜明的对比。

深入探究

5、读第⑥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介绍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内容:介绍了南京命运的变迁,以及中国具有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和磅礴的力量。

作用:表达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意义以及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深化中心,升华主题,也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

深入探究

6、试分析本文最后一句话的作用。

本句起到了画龙点睛、升华主旨的作用,强调了中国捍卫世界和平的决心。

深入探究

请同学朗读消息的最后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这些文段抒发了为祖国强盛而倍感欣慰、自豪之情。回顾历史,我们既要了解祖国的文明和曾经的富强,也要记住祖国深重的灾难和民族的奇耻大辱,明白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深入探究——体悟情感

作者是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的?阅读全文,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其思路。

引述新闻事件:国家公祭日

点出观点:牢记历史,维护和平

牢记历史

“牢记历史"与“维护和平”的关系

历史不可能被忘却

引述报道、权威人士言论

历史不应该被扭曲

中国将力促世界和平

呈现观点

阐述观点

强化观点

深入探究——论证思路

分析评论中运用事实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1.读课文第2、3段,说说下面的句子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南京大屠杀发生80年后,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仍在以不同方式纪念死难者。

但人们也看到,在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仍然顽固。

承上启下。引出新闻事实,支撑观点。

深入探究——论证方法

2.文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新闻事实来支撑观点,试着找出来。

正面事实

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通过有关“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动议

美国圣迭戈市的图书馆为民众讲述南京大屠杀史实

在加利福尼亚州,人们纪念罗伯特·威尔逊(东京审判时,南京大屠杀的第一位证人)

在日本,由高中和大学老师组成的研究会建议将“南京大屠杀”等词语列入教科书

日内瓦裁军会议取消日本和平演讲的资格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狠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要求其正视历史

深入探究——论证方法

正面事实

反面事实

《纽约时报》的报道

国际和平城市协会授予南京“国际和平城市"的称号,执行会长弗雷德·阿门特发表言论

日本右翼分子在连锁酒店大肆摆放美化侵略战争的书籍,大规模篡改历史教材,阻止有良知的日本国民追寻事实真相

旧金山市通过设立“慰安妇日”的议案后,大阪市市长表示要解除大阪市与旧金山市的姐妹城市关系

深入探究——论证方法

深入探究——语言赏析

“《别让南京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这是美国《波士顿环球邮报》近日发表的有关南京大屠杀长篇文章的标题。"这句话改为“美国《波士顿环球邮报》近日发表了一篇题为《别让南京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的长篇文章”可以不可以?为什么?

不能修改。课文原文把标题提前,具有强调作用,能够唤起读者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相关记忆。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本文报道了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次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的事件,主要讲述了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以不同的方式纪念死难者和日本右翼分子对历史的否认,态度鲜明地批判了日本右翼分子的态度,表明了中国人民将铭记历史,捍卫世界和平。

1.思想深刻,说理性强。文章围绕第四次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展开,阐明了国家公祭的意义和必要性,既有全世界正义之士的纪念,又有日本右翼势力的痴心妄想,摆事实,讲道理,站在维护世界和平的高度阐明观点,认识有高度,思想针对性强。

2.事实清楚,准确性强。这篇新闻评论中作者大量运用事实,特别是美国、加拿大以及日本等国的相关事实来阐明自己的认识,印证观点,并且引用原材料,大大增强了评论的真实性和说服力,使文章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课堂小结——写作特色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阐述现状

铭记历史

捍卫和平

正义力量——反击右翼势力

正义之士——纪念死难者

日本右翼——否认历史

表达信念

南京现状:和平之城

捍卫和平:中国有能力

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同学们,我们不渴望复仇,却永远不能遗忘过去,设立国家公祭日就是要在我们心中竖起一面历史的回音壁,构筑民族的记忆,捍卫和平,不让历史再重蹈覆辙。

身为学生的我们,要立志成才,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勿忘国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堂小结——总结全文

拓展延伸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更是最好的见证者。阅读本文后,你有怎样的体会?

铭记历史,才能继往开来。遗忘历史的民族不可能有凝聚力,也不可能真正从灾难中吸取教训,并开启崭新的时代。在黑暗的南京大屠杀中,我们有30万同胞惨遭杀戮,只有铭记这样血的历史和教训,我们才能有志气不让历史重演。

拓展延伸

和平才是人间正道。今天的繁荣不代表永久繁荣,今天的和平更不代表永久和平。面对日本右翼势力丑态百出的表演,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站在国家的高度,从灾难中吸取教训,积淀民族记忆,团结全世界维护和平的正义之士,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杀戮(lǜ)缅怀(miǎn)初衷(zhōng)气势磅礴(páng)

B.抵赖(dǐ)悼念(dào)篡改(cuàn)振聋发聩(kuì)

C.呓语(yì)捍卫(hàn)宝鼎(dǐng)惨绝人寰(y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