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百师联考(含滨州市惠民县)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山东省百师联考(含滨州市惠民县)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山东省百师联考(含滨州市惠民县)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山东省百师联考(含滨州市惠民县)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山东省百师联考(含滨州市惠民县)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山东省百师联考(含滨州市惠民县)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黑龙江省宁安县莺歌岭遗址下层(距今约3000年前)的出土物有罐、碗、杯等陶器,还有石斧、石锄等石器,多为打制,磨制的很少。由此可知,莺歌岭遗址()A.社会出现贫富分化 B.原始农业已经出现C.仍处于旧石器时代 D.早期国家已经形成【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原始社会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概括可知:在莺歌岭遗址下层发现了“石斧、石锄等石器”,可见当时的人们已懂得农作物的种植,即原始农业已经存在,B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财富的比较,不能得出社会出现贫富分化,排除A项;虽然被发现的石斧、石锄等工具多为打制,但仍有少量磨制石器,再结合题目中所给出的“距今约3000年前”这个时间信息,可判断该遗址已经进入新石器时代,排除C项;材料信息不能说明该遗址具备早期国家形态,排除D项。故选B项。2.秦汉时期设立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A.有效地避免了决策的失误 B.表明皇权与相权分权制衡C.规范了中央内部监察机制 D.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类。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朝议制度下,君臣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便于皇帝在决策时集思广益,D项正确;避免决策失误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皇权专制下无法实现皇权与相权分权制衡,排除B项;材料中的现象不属于监察机制范畴,排除C项。故选D项。3.东晋刘宋易代之际,王氏与谢氏子弟仍为刘宋的显贵;萧梁破灭,王(褒)、庾(信)两族迁到北朝后继续做大官。而褚渊本是东晋旧族,之后成为刘宋政权的顾命大臣,却将刘宋的印玺授予萧梁统治者并进行劝进,“宾客贺者满座”。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A.政权更迭政治动荡 B.传统儒家忠君观念受到了冲击C.世族势力逐渐壮大 D.门阀成为专制统治的阶级基础【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据材料“东晋刘宋易代之际,王氏与谢氏子弟仍为刘宋的显贵;萧梁破灭,王(褒)、庾(信)两族迁到北朝后继续做大官。而褚渊本是东晋旧族,之后成为刘宋政权的顾命大臣,却将刘宋的印玺授予萧梁统治者并进行劝进”可知,刘宋取代东晋政权后,王、谢两大世家在刘宋政权中仍为显贵,东晋旧族褚渊在权力交替中表现出对新政权的顺应与支持,这些现象反映出儒家传统忠君观念受到了冲击,B项正确;材料并未讲述政权更迭的过程,排除A项;材料未强调世家大族势力逐渐壮大,排除C项;地主阶级是专制统治的基础,且材料的主旨信息并非强调门阀对于专制统治的作用,而是门阀拥护支持不同政权,反映出传统忠君观念被冲击,排除D项。故选B项。4.唐德宗时期,重臣陆贽对某制度评价如下:“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此制“其取法远,其敛财均,其域人固”“天下法制均壹,虽转徙莫容其奸,故人无摇心”。据此可推知,当时该制度()A.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B.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C.推动经济秩序持续稳定 D.征税标准以财产为主【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从材料可知,根据材料“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家则有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要是对租庸调制的描述,而租庸调制是以均田制为基础的,B项正确;“租庸调制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说法不符合史实,从唐玄宗后期起,租庸调制已经趋于瓦解,排除A项;“推动经济秩序持续稳定”的说法不符合唐后期政治动荡的史实,排除C项;租庸调制的征税标准主要以人口为主,排除D项。故选B项。5.《神童诗》是北宋孩童的启蒙教材,传为宋人汪洙所撰,尤其如其中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等等,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传诵不息。这反映出北宋()A.重学的社会风气 B.科举提高官员文化素质C.政府较重视教育 D.理学日渐成为主流思潮【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可知,北宋政府重文轻武,大兴科举,形成了社会上的重学风气和观念,A项正确;材料反映重学观念“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科举虽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但并非材料主旨,排除B项;宋人汪洙不能代表政府,不能反映政府对教育的态度,排除C项;北宋处于理学形成期,南宋后期起受到官方尊崇,且材料只反映了社会的向学风气,没有体现理学的社会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6.下图为中国古代京杭大运河变迁示意图,这反映了()A.漕运与海运联系紧密 B.关中地区经济逐渐趋向衰退C.南方的经济地位上升 D.税收成为国家收入主要来源【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从图片可看出,左图是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右图是元朝大运河示意图,根据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隋代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表明政治经济中心在中原地区,而元代大运河主要是负责把南方粮食等物资运到北方,反映出南方的经济地位上升,C项正确;“海运”与题干材料中“京杭大运河”无关,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看出关中地区经济逐渐衰退,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税收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7.明清江南的小农场主和小作坊主每天都不可避免地要卷入商业活动,例如购买生产资料、出售产品、计算成本与利润、订立合同与契约、换算货币(钱、银),以及进行雇工、借贷、典当、交租、纳税乃至商务诉讼等活动。而进行这些活动,都需要起码的读、写、算能力。材料意在说明明清时期()A.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B.新式教育适应时代发展C.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D.经济发展推动实用教育【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中国)。据材料“明清江南的小农场主和小作坊主每天都不可避免地要卷入商业活动,例如购买生产资料、出售产品、计算成本与利润、订立合同与契约、换算货币(钱银),以及进行雇工,借贷、典当、交租、纳税乃至商务诉讼等活动。而进行这些活动,都需要起码的读、写、算能力”可知,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小农场主和小作坊主每天都要进行商业活动而这些活动都需要起码的读、写、算能力,这说明经济活动影响实用教育,即经济活动中需要读、写、算能力,说明当时经济活动需要实用教育,D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经济活动影响实用教育,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不能概括材料全部内容,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新式教育的内容,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排除B项;明清商业经营方式只是片面反映材料内容,不能全面指出材料主旨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8.戊戌变法中维新派要求精简机构,多名地方巡抚大员遭到裁汰,于是“流言纷纭”,“京朝震动,外省悚惊”。同时维新派还要求设立中央制度局,先是总署迟迟不呈递,在光绪催促下,军机大臣曰:“开制度局,是废我军机也,我宁忤旨而已,必不可开。”由此可推知()A.晚清近代化转型的艰难 B.机构改革损害顽固派的根基C.清政府统治已濒临崩溃 D.维新变法具备一定的妥协性【答案】A【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维新派在变法过程中,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反对,变法措施实施艰难,这体现了晚清近代化转型的艰难,A项正确;维新派的机构改革主张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但不能直接说损害了他们的根基,这种表述程度过重,排除B项;辛亥革命后,各省纷纷独立,清政府统治已濒临崩溃,排除C项;材料强调维新派在变法过程中,遭到顽固派强烈反对,变法措施实施艰难,未体现维新派的妥协,排除D项。故选A项。9.下图为1927年上海《申报》刊登的五洲固本肥皂广告。这可用于说明()A.报刊广告折射时代缩影 B.民族工业管理方式先进C.传统手工技术领先世界 D.实业救国成为社会共识【答案】A【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7年(中国)。结合材料广告中出现了“万众一心”“完全国货”等字样,结合所学,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加紧侵略中国,这种时局背景影响了商业经营,企业往往通过广告来展示其爱国立场,以赢得消费者的认同和支持。因此,这则广告折射了当时的时代缩影,A项正确;材料中显示的是为五洲固本肥皂打的广告,无法得出民族工业管理方式的先进结论,排除B项;材料中未说明五洲固本皂的制造技术是传统手工技术,且未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无法得出传统手工技术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只显示五洲固本肥皂制造商的广告内容,无法看出社会民众的态度,排除D项。故选A项。10.1937年3月,毛泽东任何阶级政党的合作方向,而不是无产阶级做资产阶级的尾巴。如果这样,我们便要失去信仰。这表明()A.中共决定国共和谈解决西安事变B.抗日民主政府应遵循“三三制”的原则C.中共强调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D.联合政府建立以的领导为前提【答案】C【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7年(中国)。根据材料“谈判的方针,无疑是无产阶级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的合作的方向,而不是无产阶级做资产阶级的尾巴。”可见,毛泽东主张无产阶级在与资产阶级合作时,应保持独立性,即保持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的地位,C项正确;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抗日战争时期,在根据地政权建设中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在抗日民主政权的工作人员中,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1/3名额,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材料主要涉及第二次国共合作,未涉及民主联合政府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11.读下表,导致国家计委计划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国家计委制定的1962年安徽工业产量计划表计划制定时间煤炭产量发电量1960年5月3200万吨(含地方企业700万吨)48亿千瓦时1961年10月1556万吨(含地方企业26万吨)14.2亿千瓦时A.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 B.安徽陷入了经济困难局面C.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D.“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据题干“国家计委制定的1962年安徽工业产量计划表”信息可知,国家计委1961年下达的1962年安徽工业产量计划,与1960年相比大幅下调,这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及自然灾害等因素引发的安徽经济严重困难密切相关,B项正确;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排除A项;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就已经完成,排除C项;建设“四个现代化”目标是1964年提出的,排除D项。故选B项。12.在古王国时期,埃及人就一直被灌输法老具有神性的理念,但其生死取决于他能否维护秩序,任何失序现象都会被视为法老已丧失众神支持的征兆。这表明,古埃及()A.法老注重来世的生活 B.神权与王权关系密切C.金字塔凝聚国民认同 D.法老注重道德强化【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根据材料“埃及人就一直被灌输法老具有神性的理念”“任何失序现象都会被视为法老已丧失众神支持的征兆”可知,古埃及神权与王权关系密切,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古埃及的神王观念,法老是神的代理人,具有神的力量和权威,他被认为是与神明联系最密切的人类,没有体现法老注重来世的生活,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古埃及的神王观念,没有涉及金字塔凝聚力的问题,排除C项;材料强调法老对秩序的维护,没有体现对道德的强化,排除D项。故选B项。13.对下图解释合理的是()A.新航路开辟推动了欧洲海外扩张 B.欧洲列强的兴衰更替极为频繁C.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漫长而曲折 D.世界帝国主义处于不断发展中【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从1500年到1750年,殖民地不断增加,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纷纷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世界上的殖民地数量不断上升,A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世界殖民地的扩大,没有表现欧洲列强的兴衰,排除B项;材料主要反映世界各地殖民地数量的增加,也侧面表现出世界市场的形成,但是没有体现出其曲折性,排除C项;材料主要表现世界殖民体系的发展,帝国主义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D项。故选A项。14.某位美国总统在国会的年度咨文中,阐明他的对外政策,提出四个基本论点:(1)美国将不干涉欧洲列强的内部事务或它们之间的战争;(2)美国承认并且不干涉西半球现存的殖民地和保护国;(3)不得再在西半球开拓殖民地;(4)欧洲列强压迫或控制西半球任何国家的任何企图都将被视为是对美国的敌对行为。美国的这项政策造成的影响是()A.拉美面临被殖民瓜分风险 B.加深了美国对美洲事务干涉程度C.造成美国孤立主义的终结 D.推动了拉美民族民主革命的完成【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美国)。材料表达的内容是“门罗主义”,门罗主义有两个要点:一是西半球不是欧洲国家殖民的对象,欧洲国家干预美洲事务将被美国视为不友善的行为;二是美国不干涉欧洲的事务。19世纪末期,美国跻身向外扩张的列强之列。美国一向视美洲大陆为其势力范围,不容他国插足,并一直重申门罗主义,B项正确;此时拉美大部分地区已经独立,殖民瓜分的说法不妥,排除A项;门罗主义属于孤立主义政策,排除C项;美国在拉美地区推行的门罗主义,是对拉美的经济政治的干涉与侵略,拉美人民面临着继续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排除D项。故选B项。15.19世纪中后期,欧美国家雇佣大农场使用的机器,需要多人协同操作。20世纪初,农业机器的使用变得个人化、小型化,家庭农场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缩小了与雇佣大农场的差距,后者日趋衰落。这一系列变化缘于()A.经济危机冲击西方经济 B.工厂制助推农业变革C.蒸汽机的使用范围扩展 D.内燃机获得广泛应用【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中后期(欧美)。根据材料可得出,20世纪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内燃机的使用,使农业的机械化的逐步实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及组织形式发生变化,D项正确;材料中农场的变化,主要是与内燃机密切相关,与经济危机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与工厂制度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内燃机的影响,蒸汽机主要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使用,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经济重心南移是古代中国经济格局的巨大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南朝)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材料二宋代以降,北方气候日趋寒冷,导致北方农作物大受影响,气候变冷使生长期缩短,北方复种指数处于较低水平,即便有品种、技术的改进,仍只能维持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自唐以来双季稻轮作及稻麦复种发展的趋势未受到气候变冷的太大阻遏。在气温降低、雨量减少的双重作用下,北方单位面积产量明显下降。南方气温变幅小,雨量仍充足,加上其他有利条件,亩产反而有所提高。间接影响了手工业发展,进而波及商业;南方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所受波及较小。这一气候变化进程加快了经济重心南移的步伐。——摘编自郑学檬、陈衍德《略论唐宋时期自然环境的变化对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秦汉时期相比,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面貌的变化。(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经济重心南移”提炼一个观点,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观点,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答案】(1)变化:由人口稀少变为人丁兴旺;由生产方式原始落后、物资贫乏变为农业发达、物资富足甚至可对外供应;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江南地区逐渐得到开发。(任答3点)(2)观点:南宋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阐述:魏晋时期,江南地区就已得到开发,且南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较为优越。两宋之交,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为江南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增加了大量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南方统治者为发展实力,重视发展经济,鼓励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促进了南方农业的发展。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有些地方还可以一年三熟,提高了粮食产量。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江南商品经济的繁荣。气候的变冷导致北方农业生产受到严重损失,加速我国经济中心的南移的完成。综上所述,正是由于上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解析】【小问1】本题为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变化:根据材料“地广人稀”“饭稻羹鱼”“火耕而水耨”“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可概括出由人口稀少、生产方式原始落后、物资贫乏变为人丁兴旺、农业发达、物资富足甚至可对外供应;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江南地区逐渐得到开发。【小问2】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中国。首先,由材料“宋代以降,北方气候日趋寒冷,导致北方农作物大受影响,气候变冷使生长期缩短,北方复种指数处于较低水平”“南方自唐以来双季稻轮作及稻麦复种发展的趋势未受到气候变冷的太大阻遏。”“南方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所受波及较小”及所学可得出观点:南宋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其次,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分别从江南地区的社会环境;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气候因素的影响等方面分析说明。最后,总结升华,明确主旨,正是由于上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注意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和戎”,实际上就是维和——维持和局,这就是近代封建统治者推行的外交战略。……从奕䜣、李鸿章、郭嵩焘到左宗棠、王韬等人差不多都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新特点,即他们不以夺取中国土地为目标,也无意推翻清王朝政权,……由于这个战略是在正确地分析了中外关系新特点之后提出的,为西方列强所能接受,也为中国统治阶级中的主流人物所能容纳,故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得以推行。——摘编自陈显泗《儒家思想在中国近代外交战略实施中的成与败》材料二19世纪后半叶由李鸿章、曾国藩等倡导的学习西方的改革,打破了儒学在知识和精神领域统一的局面。而20世纪初清政府兴新学、废科举,逼使孔子和儒学在知识领域退居次要地位。而辛亥革命皇权政治的瓦解,使孔子儒学失去政治上强有力的保护。这以后,即使没有新文化运动,孔子和儒学在精神领域的沦落也只是时间问题了。而其基本原因,就是儒学中没有产生有效的抵御列强侵略和强国的有效办法。——摘编自迟云飞《近代中国孔子和儒学地位衰落的进程及其必然性》(1)根据材料一,指出晚清封疆大吏的“和戎”外交主张能为最高统治者接受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以来儒家思想的地位逐渐衰落的原因。【答案】(1)列强不以夺取中国土地为目标,也无意推翻现政权;这一外交政策能为列强所接受;在主流人物中通过没有阻力;一定程度上维护封建统治。(任答3点,言之有理即可)(2)洋务运动的冲击;清末“新政”,学习西方改革的冲击;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的冲击;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宣传民主与科学的冲击;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而儒家陈腐的纲常礼教不能适应近代社会变革发展的需要。(任答3点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题。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从奕䜣、李鸿章、郭嵩焘到左宗棠、王韬等人差不多都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新特点,即他们不以夺取中国土地为目标,也无意推翻清王朝政权,……为西方列强所能接受,也为中国统治阶级中的主流人物所能容纳,……”结合所学得出列强不以夺取中国土地为目标,也无意推翻现政权;这一外交政策能为列强所接受;在主流人物中通过没有阻力;一定程度上维护封建统治。【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题。时空是近代以来中国。依据材料“19世纪后半叶由李鸿章、曾国藩等倡导的学习西方的改革,打破了儒学在知识和精神领域统一的局面”可得出洋务运动的冲击;根据“而20世纪初清政府兴新学、废科举,逼使孔子和儒学在知识领域退居次要地位。”可得出清末新政的冲击;根据“而辛亥革命皇权政治的瓦解,使孔子儒学失去政治上强有力的保护。”可得出辛亥革命的影响;根据“即使没有新文化运动,孔子和儒学在精神领域的沦落也只是时间问题了。”可得出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同时可从近代民族危机严重和儒家思想的局限性分析。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领导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而形成的成果,其演进的历史进程如下:(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最初探索。(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的拓展与调适。(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明确走“中国式的现代化”。(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定不移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摘编自周方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三维探析》从材料中任选一个阶段,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内容,自拟论题,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答案】示例论题: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人致力于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阐述: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带领中国人民继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既总结了我国建设经验,又吸取了苏联经验与教训,是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956年9月,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1957年春,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个论述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克服困难,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央以“八字方针”为指导,推进国民经济调整工作,推动国民经济稳步增长。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这一时期,“三线建设”全面启动。我国成功爆炸原子弹、氢弹,国防力量得到增强。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逐步形成,医疗卫生建设蓬勃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总之,这一时期,在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取得一定成效,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解析】本题是材料题之评论解说题,时空是现代中国。首先,分析材料内容,材料描述了人对现代化的探索的四个历史阶段,结合史实,提取材料中的信息,从材料中任选一个阶段,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相关知识予以简要阐述,论题要具体、明确。根据材料“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的拓展与调适。”可得论题: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人致力于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其次,结合三大改造、《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八字方针”、“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三线建设”、原子弹爆炸、教育卫生等相关史实,对论题进行论证,重点答出这些事件的意义。如三大改造的意义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带领中国人民继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论十大关系》的意义是总结了我国建设经验,又吸取了苏联经验与教训,是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共八大的意义是正确分析了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重要思想的意义是,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克服困难,“八字方针”的意义是,推进国民经济调整工作,推动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四个现代化”伟大目标提出的意义是极大激发了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三线建设”以及我国成功爆炸原子弹、氢弹的意义是国防力量得到增强。教育卫生等方面建设的意义是,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逐步形成,医疗卫生建设蓬勃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最后,对所论述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这一时期,在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取得一定成效,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表述成文,叙述完整。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世纪商业的兴起,是城市能够在封建庄园制度的环境中复苏的关键,使得商人的力量日益壮大起来,正是他们领导斗争,城市才从封建领主那里争取到了自治权。古典城市文明的传统主要体现在中世纪城市的政治与社会制度之中,在意大利的城市中反映的最为明显,由选举产生的市政长官被称为“执政官”,这个称号本来是罗马国家最高行政长官的名称。11世纪后期起,意大利城市普遍开始设置执政官,它不仅是一个官职,而且还是完全意义上的自我统治的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