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融风险管理顾问服务指南TOC\o"1-2"\h\u11387第1章金融风险管理概述 4237391.1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4226451.2金融风险的类型与特征 4208771.3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与目标 511363第2章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5268062.1风险管理框架设计 5122022.1.1风险分类 5326912.1.2风险识别 558512.1.3风险评估 666042.1.4风险应对策略 6238492.1.5风险监测与报告 6323062.2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6109212.2.1风险管理委员会 6173432.2.2风险管理部门 6300762.2.3业务部门 681862.2.4内部审计部门 6320792.3风险管理政策与流程 7151272.3.1风险管理政策 7317022.3.2风险管理流程 764032.3.3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7312792.3.4风险管理培训与文化建设 726556第3章市场风险管理与控制 7313153.1市场风险识别与评估 7177993.1.1市场风险类型 7237953.1.2市场风险识别 7260523.1.3市场风险评估 8285443.2市场风险监测与报告 8290393.2.1市场风险监测 8110523.2.2市场风险报告 8103783.3市场风险控制策略 8135983.3.1对冲策略 8133233.3.2分散投资策略 9289853.3.3风险限额策略 9215043.3.4紧急应对策略 917443第4章信用风险管理与控制 9133174.1信用风险识别与评估 9180274.1.1信用风险的类型 9164544.1.2信用风险评估方法 9312344.1.3信用风险评估流程 10265204.2信用风险监测与报告 10236554.2.1监测机制 10234194.2.2报告体系 10171964.2.3风险限额管理 1094694.3信用风险控制策略 1076274.3.1风险分散 10240194.3.2风险转移 10201834.3.3风险规避与缓释 115926第5章操作风险管理与控制 1182125.1操作风险识别与评估 1110015.1.1操作风险识别 11122865.1.2操作风险评估 11273115.2操作风险监测与报告 12278395.2.1操作风险监测 12172395.2.2操作风险报告 1240095.3操作风险控制策略 12181945.3.1预防性控制 12260305.3.2检测性控制 12116535.3.3应急响应与恢复 13216145.3.4风险转移与缓释 1326650第6章流动性风险管理与控制 13186386.1流动性风险识别与评估 13298866.1.1流动性风险定义 13254006.1.2流动性风险来源 13275466.1.3流动性风险评估方法 1358796.1.4流动性风险识别 13183136.2流动性风险监测与报告 14238796.2.1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 14100786.2.2流动性风险报告 14251076.3流动性风险控制策略 14302626.3.1资产负债管理策略 14326326.3.2融资管理策略 1470106.3.3应急预案 14180516.3.4内部控制与审计 145815第7章集团风险管理与控制 1517357.1集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15215707.1.1风险管理框架 1550547.1.2风险治理结构 1568337.1.3风险政策与程序 15158907.1.4风险识别与评估 15209787.1.5风险应对措施 15266837.2集团风险监测与报告 1530277.2.1风险监测 1564327.2.2风险报告 15180957.2.3风险预警 15175547.3集团风险控制策略 16251917.3.1风险控制目标 162257.3.2风险控制手段 16169497.3.3风险控制措施 16230067.3.4风险控制效果评估 1610790第8章风险评估与度量方法 16135598.1风险评估方法 1674758.1.1定性风险评估 1659898.1.2定量风险评估 16269618.1.3混合风险评估 16262308.2风险度量模型 16145888.2.1市场风险度量模型 16152278.2.2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17322538.2.3操作风险度量模型 17286488.2.4集成风险度量模型 17264958.3风险评估与度量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17275558.3.1风险识别 17260318.3.2风险评估 17201178.3.3风险控制 1739618.3.4风险监测与报告 1761368.3.5风险管理与决策支持 179000第9章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 17166419.1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17248099.1.1保证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18117239.1.2提升风险管理决策的质量 18139549.1.3促进风险管理文化的形成 18119579.1.4满足监管要求 18117179.2风险管理内部审计方法 18239509.2.1风险评估 18234209.2.2审计计划 18156829.2.3审计程序 18150839.2.4沟通与协调 18307049.2.5持续改进 185319.3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实践 19139569.3.1制定内部审计章程 1975149.3.2建立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制度 1998029.3.3培训和专业发展 19136509.3.4定期开展内部审计 1992529.3.5及时报告审计结果 19306269.3.6跟踪审计改进 195709.3.7持续优化风险管理内部审计 1925706第10章风险管理顾问服务规范 191750410.1风险管理顾问服务内容与流程 191116110.1.1服务内容 192062110.1.2服务流程 201690110.2风险管理顾问服务质量控制 201537510.2.1质量控制原则 202158410.2.2质量控制措施 202544310.3风险管理顾问服务发展趋势与展望 201173610.3.1发展趋势 201071910.3.2展望 21第1章金融风险管理概述1.1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风险是指在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可能发生的偏离。风险管理则是指对企业或个人在追求经营目标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的一系列过程。其目的在于降低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保障企业或个人实现既定目标。1.2金融风险的类型与特征金融风险是指在金融活动过程中,由于市场、信用、操作、法律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导致金融资产价值受损或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金融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市场风险:指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导致的损失风险,如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等。(2)信用风险:指因借款人或对手方违约、无法履行合同等原因,导致金融资产损失的风险。(3)操作风险:指因内部管理、人为错误、系统故障、外部事件等原因,导致金融损失的风险。(4)流动性风险:指在规定时间内,金融资产不能以合理价格转化为现金的风险。(5)法律风险:指因法律法规、合同条款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金融损失的风险。金融风险具有以下特征:(1)不确定性:金融风险的大小和发生时间难以预测。(2)传染性:金融风险可能在一个领域迅速蔓延至其他领域,引发系统性风险。(3)复杂性:金融风险涉及多个因素,相互关联,难以简单划分。(4)可控性: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法,可以降低金融风险的不利影响。1.3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与目标金融风险管理对企业和个人具有重要的意义:(1)保障金融安全:有效管理金融风险,降低损失,保障企业和个人金融安全。(2)提高经济效益:合理分配金融资源,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投资收益。(3)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4)维护金融稳定:金融风险管理有助于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金融风险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1)识别风险:全面、准确地识别金融活动中存在的风险。(2)评估风险: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量化评估,确定风险程度。(3)控制风险: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风险的不利影响。(4)监测风险:持续关注风险变化,及时调整风险管理策略。第2章风险管理体系构建2.1风险管理框架设计风险管理框架是金融企业实现有效风险管理的基础,涵盖了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控制的全方位过程。本节将重点阐述如何设计一套科学、完善的风险管理框架。2.1.1风险分类根据金融业务特点,将风险分为以下几类: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合规风险和声誉风险。2.1.2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框架设计的首要环节。企业应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风险识别:(1)收集和分析内外部信息,包括宏观经济、行业、企业运营等方面;(2)梳理业务流程,分析各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点;(3)运用风险识别工具,如风险矩阵、风险地图等。2.1.3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已识别风险的量化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风险概率和影响程度的评估;(2)风险优先级排序;(3)风险阈值设定。2.1.4风险应对策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包括以下方面:(1)风险规避;(2)风险分散;(3)风险转移;(4)风险承担。2.1.5风险监测与报告建立风险监测机制,对风险进行持续监控,保证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同时制定风险报告制度,及时向管理层和相关部门报告风险情况。2.2风险管理组织架构2.2.1风险管理委员会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和重大风险事项的决策。2.2.2风险管理部门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日常风险管理工作,包括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控制等。2.2.3业务部门业务部门是风险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应负责本部门的风险管理工作,包括风险防范和报告。2.2.4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对风险管理体系的独立评价,保证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和有效运行。2.3风险管理政策与流程2.3.1风险管理政策制定风险管理政策,明确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原则和基本要求,为风险管理提供指导。2.3.2风险管理流程建立以下风险管理流程:(1)风险识别与评估流程;(2)风险应对策略制定流程;(3)风险监测与报告流程;(4)风险控制与改进流程。2.3.3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风险的实时监测、分析、预警和报告,提高风险管理效率。2.3.4风险管理培训与文化建设加强风险管理培训,提高员工风险意识,培养风险管理文化,保证风险管理理念深入人心。。第3章市场风险管理与控制3.1市场风险识别与评估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波动导致的金融损失风险。本节主要阐述市场风险的识别与评估方法。3.1.1市场风险类型市场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权益风险:由于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导致的损失风险。(2)利率风险:由于市场利率变动导致的金融产品价值波动风险。(3)汇率风险:由于外汇汇率波动导致的金融损失风险。(4)商品风险:由于商品价格波动导致的损失风险。3.1.2市场风险识别市场风险识别是指通过分析金融产品及业务活动,找出可能引发市场风险的因素。具体方法如下:(1)风险因素分析法:通过分析可能影响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的因素,识别市场风险。(2)情景分析法:构建不同市场情景,分析金融产品在不同情景下的风险。3.1.3市场风险评估市场风险评估是对已识别的市场风险进行量化分析,评估其对金融资产价值的影响程度。具体方法如下:(1)方差协方差法:通过计算金融资产收益率的方差和协方差,评估市场风险。(2)历史模拟法:利用历史数据,模拟金融资产在特定市场情景下的风险。(3)蒙特卡洛模拟法:通过模拟金融资产价格路径,评估市场风险。3.2市场风险监测与报告市场风险监测与报告是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实时掌握市场风险状况,为风险控制提供依据。3.2.1市场风险监测市场风险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风险指标监测:设置风险指标,实时跟踪市场风险变化。(2)风险限额管理:设定风险限额,对市场风险进行控制。(3)风险预警机制:建立预警机制,对潜在风险进行提示。3.2.2市场风险报告市场风险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市场风险总体情况:描述市场风险的类型、程度和分布。(2)重大风险事件:报告期内发生的重大市场风险事件。(3)风险控制措施: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及实施效果。3.3市场风险控制策略市场风险控制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3.3.1对冲策略对冲策略是指通过购买或出售金融衍生品,抵消市场风险的影响。具体方法如下:(1)期权对冲:利用期权合约对冲市场风险。(2)期货对冲:利用期货合约对冲市场风险。(3)互换对冲:利用利率互换、货币互换等衍生品对冲市场风险。3.3.2分散投资策略分散投资策略是指通过投资多种金融资产,降低单一资产价格波动对整体投资组合的影响。3.3.3风险限额策略风险限额策略是指设定市场风险限额,对投资组合的市场风险进行控制。3.3.4紧急应对策略紧急应对策略是指在市场风险事件发生时,采取的一系列应急措施,以降低风险损失。具体措施如下:(1)风险资产处置:出售风险资产,降低风险敞口。(2)风险资产重组:通过债务重组、资产重组等方式,化解市场风险。(3)增加资本缓冲: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风险承受能力。口语以下是按照您的要求撰写的第4章“信用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内容:第4章信用风险管理与控制4.1信用风险识别与评估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中的主要风险之一,有效的识别和评估是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本节主要介绍如何识别和评估信用风险。4.1.1信用风险的类型客户违约风险交易对手风险担保品价值下降风险法律和合规风险4.1.2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历史数据分析信用评分模型风险敞口分析�压力测试4.1.3信用风险评估流程收集和分析客户的财务信息评估客户的经营状况和行业地位运用评估方法确定信用等级定期复审信用等级4.2信用风险监测与报告对信用风险的持续监测和定期的风险报告是保证风险处于控制之下的关键。4.2.1监测机制定期审查客户的信用状况实时监控系统跨部门信息共享4.2.2报告体系定期的风险报告异常事件及时报告报告内容和格式标准化4.2.3风险限额管理设定风险敞口限额监控限额遵守情况超限额管理措施4.3信用风险控制策略为了降低信用风险,金融机构需采取一系列控制策略。4.3.1风险分散客户和行业的多样化分散地域风险交叉违约条款4.3.2风险转移信用衍生品工具保险和担保第三方信用支持4.3.3风险规避与缓释严格的信用审批流程监控高风险交易增加担保和抵押要求通过上述措施,金融机构可以在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信用风险方面建立坚实的基础,从而更好地保护自身免受潜在的信用损失。第5章操作风险管理与控制5.1操作风险识别与评估操作风险的识别与评估是操作风险管理的基础。本节主要介绍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对金融机构内部的操作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和评估。5.1.1操作风险识别操作风险识别是指通过梳理和审视金融机构的各项业务流程、内部控制制度、信息系统和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找出可能引发操作风险的环节和因素。操作风险识别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1)内部流程:审查金融机构内部流程是否存在设计缺陷、执行漏洞、职责不清等问题。(2)人员因素:关注员工的职业道德、技能水平、工作压力等方面的风险。(3)系统缺陷:评估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兼容性等方面的风险。(4)外部事件:识别自然灾害、恐怖袭击、法律法规变动等可能对金融机构造成影响的外部事件。5.1.2操作风险评估操作风险评估是在识别操作风险的基础上,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量化分析。操作风险评估方法包括:(1)定性评估:通过专家访谈、头脑风暴等方式,对操作风险进行定性分析。(2)定量评估:运用统计方法、风险度量模型等对操作风险进行量化评估。(3)风险矩阵:构建风险矩阵,将操作风险分为不同等级,以便于制定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5.2操作风险监测与报告操作风险监测与报告是保证操作风险管理有效性的关键环节。本节主要介绍如何建立操作风险监测机制和报告体系,以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5.2.1操作风险监测操作风险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建立健全操作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包括风险指标、控制指标和预警指标等。(2)定期收集、整理和分析操作风险相关数据,以便于及时发觉风险隐患。(3)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操作风险监测的实时性和准确性。5.2.2操作风险报告操作风险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操作风险总体情况:对金融机构整体操作风险的状况进行概述。(2)重大操作风险事件:详细报告期内发生的重大操作风险事件,包括事件原因、影响程度及应对措施等。(3)操作风险管理情况:分析操作风险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评价风险控制效果。(4)改进措施:针对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5.3操作风险控制策略操作风险控制策略是金融机构为降低操作风险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几种操作风险控制策略:5.3.1预防性控制预防性控制是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加强内部控制、提高员工素质等手段,降低操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具体措施包括:(1)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技能水平。(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各项业务流程的合规性。(3)加强信息系统安全防护,防止外部攻击和内部泄露。5.3.2检测性控制检测性控制是通过对业务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和审计,及时发觉操作风险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具体措施包括:(1)建立定期检查和审计制度,对业务流程、内部控制和信息系统等进行全面检查。(2)运用数据分析、风险监测等手段,识别潜在的操作风险。(3)建立举报制度,鼓励员工主动报告风险事件。5.3.3应急响应与恢复应急响应与恢复是在操作风险事件发生后,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风险损失并尽快恢复正常业务。具体措施包括:(1)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和职责分工。(2)建立应急响应团队,保证在风险事件发生时迅速采取行动。(3)加强业务连续性管理,保证关键业务在风险事件发生后能够迅速恢复。5.3.4风险转移与缓释风险转移与缓释是通过购买保险、签订合同等方式,将操作风险部分或全部转移给第三方。具体措施包括:(1)合理选择保险产品,将操作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2)与业务合作伙伴签订风险分担协议,共同承担操作风险。(3)运用金融衍生品等工具,对操作风险进行对冲。第6章流动性风险管理与控制6.1流动性风险识别与评估6.1.1流动性风险定义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面临资金需求时,无法及时以合理成本获取足够资金,以满足其正常经营和偿债需求的风险。6.1.2流动性风险来源流动性风险来源于资产和负债的期限错配、市场环境变化、信用风险迁移等因素。6.1.3流动性风险评估方法(1)静态评估:通过分析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评估其流动性状况。(2)动态评估:结合市场环境变化,预测金融机构在未来一定期限内的流动性状况。6.1.4流动性风险识别(1)内部识别:通过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对流动性风险进行定期审查和评估。(2)外部识别:关注宏观经济政策、市场流动性状况、同行业流动性风险等因素。6.2流动性风险监测与报告6.2.1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1)流动性比率:衡量金融机构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2)融资集中度:反映金融机构融资来源的分散程度,如最大单一客户融资比例等。(3)市场流动性指标:衡量市场流动性状况的指标,如债券市场的成交量和成交价等。6.2.2流动性风险报告(1)定期报告:按照监管要求,定期提交流动性风险报告。(2)临时报告:在流动性风险发生重大变化时,及时向管理层和监管部门报告。6.3流动性风险控制策略6.3.1资产负债管理策略(1)期限匹配策略: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的期限,降低期限错配风险。(2)流动性缓冲策略:保持一定比例的高流动性资产,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流动性风险。6.3.2融资管理策略(1)多元化融资渠道:建立多个融资渠道,降低融资集中度风险。(2)融资成本控制:合理控制融资成本,提高金融机构的融资效率。6.3.3应急预案制定流动性风险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措施、责任人和流程,保证在流动性风险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6.3.4内部控制与审计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审计,保证流动性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第7章集团风险管理与控制7.1集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7.1.1风险管理框架本节主要阐述集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首先从风险管理框架入手。集团应制定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包括风险治理结构、风险政策与程序、风险识别与评估、风险应对措施等。7.1.2风险治理结构建立完善的风险治理结构,明确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及各部门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与权限。保证风险管理组织独立、权威、高效。7.1.3风险政策与程序制定集团风险政策与程序,包括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限额等,以保证集团在面临风险时能够做出合理决策。7.1.4风险识别与评估开展全面的风险识别与评估,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识别集团面临的各种风险,并进行分类、排序和评估。7.1.5风险应对措施针对识别出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包括风险规避、风险分散、风险转移、风险对冲等。7.2集团风险监测与报告7.2.1风险监测建立有效的风险监测机制,对集团各类风险进行持续、动态的监控,保证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7.2.2风险报告制定风险报告制度,明确报告频率、报告内容、报告流程等,保证各级管理层及时了解风险状况。7.2.3风险预警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可能引发重大风险的事件进行预警,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7.3集团风险控制策略7.3.1风险控制目标明确集团风险控制目标,包括保证业务稳健运行、保护集团资产安全、维护集团声誉等。7.3.2风险控制手段运用风险限额、风险对冲、风险分散等手段,降低集团面临的风险。7.3.3风险控制措施制定具体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业务流程优化、内部控制完善、信息系统建设等。7.3.4风险控制效果评估定期对集团风险控制效果进行评估,以保证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性。通过以上内容,本章对集团风险管理与控制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为金融风险管理顾问提供参考和指导。第8章风险评估与度量方法8.1风险评估方法8.1.1定性风险评估定性风险评估主要依赖于专家经验、直觉和主观判断,通过对风险事件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定性描述,以识别和评估潜在风险。常见的方法包括:风险清单、风险矩阵、专家访谈等。8.1.2定量风险评估定量风险评估通过数值化方法对风险进行量化分析,以便更精确地评估风险的大小。主要方法包括: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决策树分析、蒙特卡洛模拟等。8.1.3混合风险评估混合风险评估结合了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的优点,首先通过定性方法识别和筛选风险,然后运用定量方法对关键风险进行深入分析。这种方法可以提高风险评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8.2风险度量模型8.2.1市场风险度量模型市场风险度量模型主要包括:方差协方差法、历史模拟法、蒙特卡洛模拟法等。这些方法用于衡量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对投资组合价值的影响。8.2.2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主要包括:死亡率模型、转移概率模型、结构化模型等。这些方法用于评估债务人违约概率及违约损失程度。8.2.3操作风险度量模型操作风险度量模型主要包括:损失分布法、内部衡量法、基准分析法等。这些方法用于衡量金融机构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操作风险。8.2.4集成风险度量模型集成风险度量模型将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综合考虑,以实现全面的风险度量。常见的模型有:风险价值(VaR)、条件风险价值(CVaR)、预期损失(ES)等。8.3风险评估与度量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8.3.1风险识别通过风险评估与度量,金融机构可以更准确地识别潜在风险,为风险防范和应对提供依据。8.3.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与度量帮助金融机构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风险的大小和性质。8.3.3风险控制基于风险评估与度量结果,金融机构可以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如风险分散、风险对冲、风险转移等。8.3.4风险监测与报告风险评估与度量方法在风险监测与报告环节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金融机构及时了解风险状况,为决策提供支持。8.3.5风险管理与决策支持风险评估与度量在风险管理决策中起到关键作用,有助于金融机构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做出权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第9章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9.1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内部审计作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责在于独立、客观地评价和监督风险管理活动的有效性。本节将阐述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关键作用。9.1.1保证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内部审计通过持续评估风险管理政策、程序和实务,保证其与机构的目标和风险容忍度保持一致,从而提高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9.1.2提升风险管理决策的质量内部审计为管理层提供关于风险状况的独立意见,有助于管理层做出更加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决策。9.1.3促进风险管理文化的形成内部审计通过宣传风险管理理念,强化员工风险意识,推动机构内部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9.1.4满足监管要求内部审计有助于金融机构满足监管机构对风险管理的要求,降低合规风险。9.2风险管理内部审计方法内部审计在开展风险管理审计时,应采用以下方法:9.2.1风险评估内部审计应识别和评估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为确定审计重点和审计策略提供依据。9.2.2审计计划内部审计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审计计划,保证审计资源的有效配置。9.2.3审计程序内部审计应设计并实施一系列审计程序,包括询问、观察、检查和验证,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9.2.4沟通与协调内部审计应与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相关部门保持良好沟通,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9.2.5持续改进内部审计应跟踪审计发觉和改进建议的落实情况,推动风险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9.3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实践以下为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具体实践:9.3.1制定内部审计章程明确内部审计的职责、权限和独立性,为风险管理内部审计提供组织保障。9.3.2建立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制度制定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工作流程、方法和标准,保证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9.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安置房买卖合同书协议书:农村土地征收安置补偿协议3篇
- 2025年度金融科技项目债权债务转移及风险控制协议
- 2025年酒及饮料加工机械合作协议书
- 2024年股权质押借款合同文本
- 2024年离婚协议书起草及婚姻解除后续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度企业员工创新创业合作协议3篇
- 2024年网络监控工程合同
- 2024年砂石子质量检验标准与违约责任合同条款
- 2024年软件开发合同模板
- 2024年研发合作协议的研发项目与分工详情
- 气体检测系统中英文对照外文翻译文献
-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
- 新一代大学英语发展篇综合教程2答案
- 公务员调任(转任)审批表 - 阳春人才网
-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规程
- 大班音乐《欢乐颂》课件
- 《钢结构》期末考试/试题库(含答案)要点-2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 思政教师培训心得体会2021
- 零基础的住宅和城市设计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同济大学
-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23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