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历史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材料题):新中国成立(10题)_第1页
2025年高考历史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材料题):新中国成立(10题)_第2页
2025年高考历史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材料题):新中国成立(10题)_第3页
2025年高考历史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材料题):新中国成立(10题)_第4页
2025年高考历史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材料题):新中国成立(10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5年高考历史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材料题):新中国成立(10题)一.材料题(共10小题)1.(2023•海口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新中国成立后,针对农民的普遍贫困,1956年出台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规定:合作社要对遭到不幸事故、生活发生严重困难的社员酌量给以补助;对于老、弱、孤、寡和残疾社员,要在吃、穿、柴火、教育、死后安葬等方面提供保障……1978年后,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不仅解决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还为农村的扶贫开发奠定了基础。国家通过提高农产品收储价格、改革购销体制和农产品流通体制,使长期存在的工农“剪刀差”现象得到改善,通过恢复设立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2001年,国家制定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在原来“开发式扶贫”基本方针基础上,增加了“综合开发、全面发展”。至今为止,我国形成了系统的精准扶贫、脱贫顶层设计和科学减贫战略,有效解决了“假脱贫”“脱假贫”等形式主义问题。——摘编自孙照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贫困治理的历程、特点和趋向》(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贫困治理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贫困治理的意义。2.(2023•全国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51年起,德国铁路建设的投资占全部生产投资的1/5,成为工业化的先导部门。铁路建设推动了冶金和采矿工业的发展,技术变化和投资的增加带来了钢铁生产中卡特尔垄断组织的广泛出现,垄断组织实现了横向联合,保证了德国钢材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19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化学工业与电气工业迅速发展,在有机化学工业和合成材料方面确立优势甚至垄断地位,电气工业也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摘编自钱乘旦等《世界现代化进程》材料二:从1953年起,中国实施“一五”计划(1953﹣1957),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次提出包括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在内的“四个现代化”目标。1957年,我国建成了飞机和汽车制造业、新式机床制造业等新工业部门。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的历史任务,并确定了分“两步走”的战略构想。——摘编自王娟《脉络•蕴涵•意义:大历史观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等材料三: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和“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中国经济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明确了到20世纪末实现小康、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表。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细化了21世纪中国式现代化的路线图,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将小康社会的内涵深化拓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其目标是实现物质、政治、精神、社会与生态五大文明体系协调发展。——摘编自郭玉坤《守正与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之路》(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19世纪中后期德国和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特点,并指出当时两国现代化得以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从新中国初期至今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变化。(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出的历史意义。3.(2023•鼓楼区校级模拟)口述历史是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该类历史资料源自人的记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建国后工人的口述史口述内容口述人那个时候宣传我们是主人公……那个时候干活不是谋生,是一心为把鞍钢、把国家的企业、把国家的事办好。“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鞍钢工人班长可以当一日制的厂长,你对厂子有什么要求、合理化建议,你可以提,比如说生产上存在问题,技术上管理上存在什么问题。“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鞍钢工人基本上拖厂职工的孩子都要在拖厂,从哺育室、幼儿园、小学到高中,都比较齐全。“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一拖工人当时市里面来人给我们开动员大会,号召我们现在要备战备荒为人民。毛主席说三线建设去的是好人好马好设备。1964年启动的“三线建设”贵州工人——摘编自周晓虹主编《新中国工业建设口述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建国后初期工人的身份地位,并加以解读。(2)研究新中国工业建设时,你如何看待工人口述史的史料价值。4.(2023•西城区一模)“中国名片”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于1955年3月1日起开始发行,揭开了中国印钞造币崭新的一页。材料一纸币图案简表正面背面主币:1元:天安门;2元:延安宝塔山;3元:井冈山;5元:各民族大团结;10元:工农像都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汉、蒙、维、藏四种文字辅币:1角:拖拉机;2角:火车;5角:水电站1分:汽车;2分:飞机;5分:轮船材料二两位设计者的口述罗工柳:那还是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党中央考虑到第一套人民币大多是在解放区印制的,带有“战时货币色彩”,规格、质地不统一,票种较多,不能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提出要设计一套高水平的货币。周令钊:为了使新钞票彻底摒弃带有殖民色彩的图案装饰,我们与北京印钞厂的设计、雕刻人员到故宫、颐和园、云冈石窟去临摹古建筑、石雕、石刻、铜器以及长廊里的彩画中的花纹和图案……元券背面景框源自故宫的窗棂,3元券背面的边框取自敦煌壁画中飞天的飘带。(1)结合所学,简述第一套和第二套人民币发行的背景。(2)第二套人民币的票面设计反映了新中国的政治本色,体现了时代风貌、革命传统和历史文化。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求:运用信息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5.(2023•广陵区校级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在复杂的斗争环境中,苏区合作社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还是一个战斗组织。合作社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解决红军家属在生产生活上的困难从而保证“扩红“运动的顺利开展;二是生产和收集粮食、筹集物资以满足前线需要。合作社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为查处和清除混入合作社的阶级异己分子和腐败分子,维护贫困农民在合作社中的地位,保证合作社的纯洁性。——摘编自易棉阳《中央苏区合作运动与相关革命运动的关系研究》材料二1950年7月,中华全国合作社工作者第一届代表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社法(草案)》等重要文件,成立了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合作社。经过最初几年的发展,农村供销合作社已有社员1.5亿,供销社在全国形成了一个上下连接、纵横交错的全国性流通网络。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合作社快速推进,1951年成立互助组,1953年开始大规模推进初级合作社和高级合作社建设,1957年后,人民公社在广大农村逐步建立。——摘编自彭远国《中国供销合作社历史变迁与制度创新研究》材料三1984年,供销合作社在恢复“三性”(群众性、民主性、灵活性)的基础上,深入进行了以“全民”变“集体”,“官办”改“民办”为核心的改革,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多种经营方式,发展农村商业网点。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明确了供销合作社的性质、宗旨、地位和作用,并决定恢复成立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我国的供销合作社进入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摘编自张希深《中国供销社发展研究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央苏区农业合作社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合作社发展的特点,并谈谈你对新时期供销合作社发展的认识。6.(2023•乐清市校级模拟)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不断调整国家治理的政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如图分别是1951年、1961年中国对外贸易额占比统计示意图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我国粮食总产量自2015年以来,连续7年超过6.5亿吨,2021年粮食总产量更是创历史新高,达6.8285亿吨。其中,谷物总产量6.3亿吨,超过美国谷物产量约1.5亿吨,约是印度谷物总产量的2倍,标志着我国口粮绝对安全和谷物基本自给的强大基础已经形成。——摘编《光明日报》2022年5月10日第5版(1)依据材料一,指出1961年中国贸易伙伴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解决“三农”问题的两项措施名称,分析“我国口粮绝对安全和谷物基本自给的强大基础已经形成”的成功经验。7.(2023•沙市区校级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青年团不同时期的入团誓词(部分)时间入团誓词1953年12月我志愿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我一定努力学习,积极工作,锻炼身体,遵守团的纪律,执行团的决议,紧密联系群众,为保卫祖国和实现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1957年7月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忠实执行团的决议,严格遵守团的纪律。我一定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积极劳动,密切联系群众,吃苦在前,得利在后,为保卫祖国,为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1982年12月新团员必须在团旗下进行入团宣誓,誓词如下:“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议,履行团员义务,严守团的纪律,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团章中将入团宣誓单列一条,是共青团历史上的首创。——摘编自黄志坚等《中国共青团入团誓词的历史沿革、演进规律与时代价值》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年团入团誓词变化的理解。(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8.(2023•天津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27年11月,工农革命军第二次攻下茶陵县城。毛泽东立即指示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工农兵政府,保卫商店、邮局和学校。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后,立即号召广大群众建立工农武装,惩治土豪劣绅,土地革命在茶陵各地开展起来。1928年1月,遂川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成立,颁布实施了《遂川县工农兵政府临时政纲》。临时政纲明确规定和保护广大工农的政治权利、劳动权利和受教育权利。——摘编自戴雪梅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演进历程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进行政权建设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政权建设的历史意义。材料二:在当时的延安,中国共产党先后制定《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等宪法性文件。建立干部管理制度,实行了干部的培养制度、教育制度、考核制度、报告制度、任用制度、奖惩制度等,做到了严管干部。实行统一财经制度,由于金融领域存在诸多制度漏洞、导致金污现象比较严重,所以建立和完善了自收自支制度、预决算制度、会计制度、审计制度、税收制度、地方财政管理制度、财务人员训练等财经制度,从而统一了财经,堵塞了漏洞,使得财政经济收支基本达到平衡。——摘编自刘国成《延安时期从严治党的实践及现实启示》(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党在延安时期制度建设的主要特点,并指出其重大意义。材料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3)根据材料三归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有何重大创新?9.(2023•吕梁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45年8月14日,在美国支持下,蒋介石派代表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双方共同对日作战,互相支援,不得单独与日本停战媾和;对日作战终止后两国共同采取措施,以防止日本再事侵略。蒋介石则同意外蒙古独立;中国长春铁路由两国“共同所有,共同经营”;大连为自由港,港口主任由苏联人担任;旅顺口海军基地由两国共同使用。——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材料二:东北问题成为中苏同盟关系中最难处理的问题。中方要求,苏联放弃在大连和中长铁路的一切权利和利益,并将上述所有权利和义务归还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斯大林来讲,东北问题的退让,涉及苏联在远东核心利益的重大损失。经过反复研究和修改,……最后,斯大林还是决定作出让步。双方于1950年2月14日签定的条约,有效期30年……在经济方面,双方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摘编自唐传星《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始末》材料三:1979年4月3日中国政府照会苏联政府,明确表示不再续约,从法律上结束了不正常的中苏同盟关系,开始了中苏关系缓和并逐渐正常化。苏联解体后,中俄两国关系随着中俄边界问题的逐步解决而不断深化,成了“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目前两国关系已经达到历史最好时期。2019年6月5日,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共同签署了两份声明,宣布发展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关系堪称当今世界大国、邻国和谐共处的典范。——摘编自刘显忠《中俄建交70年的历史回顾及今后交往中应注意的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进行简评。(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不同之处。(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中国成立至今,中苏(俄)关系的变迁及启示。10.(2023•海南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王朝对边疆地区采用了既互相矛盾又相辅相成的两种治理模式,即“因俗而治”与边疆内地一体化,对中国古代边疆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因俗而治”主要是中央政府在边疆地区,政治上任用当地部落首领,经济上不改变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文化上顺应风俗习惯,边疆地区在与内地的交往中不断向先进的内地经济形态和文化学习并最终趋同一致的治理模式。边疆内地一体化是指地理上边疆地区在行政管理形式、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等方面与内地处在较为相近的发展水平上,形成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是在承认和尊重边疆地区的经济形态差异、民族风俗习惯差别的前提下的一体化。——摘编自陈跃《“因俗而治”与边疆内地一体化——中国古代王朝治边政策的双重变奏》材料二1949年的《共同纲领》确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此后党和人民政府通过友好协商和各种调解工作,使许多积怨甚深的民族纠纷,陆续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组成中央访问团,分赴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访问,宣传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了解他们的疾苦和要求,带去大批急需的药品、医疗手术器械及生活用品。各级人民政府还抽出必要的财力、物力帮助少数民族恢复和发展农牧业生产。1952年底至1953年上半年,在各级党组织和各级政府的广大干部及人民群众中开展了一次民族政策大检查,取得了较好成效。1951年建立了中央民族学院,在西北、西南、中南设立分院;放手使用和大胆提拔少数民族干部,普遍开办民族干部训练班和民族干部学校。1954年宪法将民族自治地方规范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县以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设民族乡。到1956年,全国共建立27个自治州、43个自治县。——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中观点的理解。(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党和政府民族政策的基本特点及影响。

2025年高考历史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材料题):新中国成立(10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材料题(共10小题)1.(2023•海口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新中国成立后,针对农民的普遍贫困,1956年出台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规定:合作社要对遭到不幸事故、生活发生严重困难的社员酌量给以补助;对于老、弱、孤、寡和残疾社员,要在吃、穿、柴火、教育、死后安葬等方面提供保障……1978年后,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不仅解决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还为农村的扶贫开发奠定了基础。国家通过提高农产品收储价格、改革购销体制和农产品流通体制,使长期存在的工农“剪刀差”现象得到改善,通过恢复设立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2001年,国家制定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在原来“开发式扶贫”基本方针基础上,增加了“综合开发、全面发展”。至今为止,我国形成了系统的精准扶贫、脱贫顶层设计和科学减贫战略,有效解决了“假脱贫”“脱假贫”等形式主义问题。——摘编自孙照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贫困治理的历程、特点和趋向》(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贫困治理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贫困治理的意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民主政治。第一小问要结合新中国社会治理的特征来分析;第二小问要结合我国扶贫政策的特点和影响来分析。【解答】(1)特点:根据材料“1956年出台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规定:合作社要对遭到不幸事故、生活发生严重困难的杜员酌量给以补助;对于老、弱、孤、寨和残疾社员,要在吨、穿、柴火、教育、死后安莽等方面提供保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视规章制度建设,具有规划性;根据材料“1978年后,并军突起的乡镇企业不仅解决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还为农村的扶贫开发奠定了基础。国家通过提高农产品收储价格、改革购销体制和农产品流通体制,使长期存在的工农‘剪刀差’现象得到改善,通过恢复设立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2001年,国家制定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贫困治理措施从单一救助走向综合性、多元性;根据材料“在原来‘开发式扶贫’基本方针基础上,增加了‘综合开发、全面发展’。至今为止,我国形成了系统的精准扶贫、脱贫顶层设计和科学减贫战略,有效解决了‘假脱贫’‘脱假贫’等形式主义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治理方式从直接救助走向开发式扶贫;治理对象逐渐走向精准化;贫困治理越来越系统、全面、科学、精准。(2)意义:在回答贫困治理的意义时,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利用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社会、思想等角度进行多角度分析即可得到答案,即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性质;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故答案为:(1)特点:重视规章制度建设,具有规划性;贫困治理措施从单一救助走向综合性、多元性;治理方式从直接救助走向开发式扶贫;治理对象逐渐走向精准化;贫困治理越来越系统、全面、科学、精准。(2)意义: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性质;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点评】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新中国扶贫政策的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整合所学知识综合理解材料的能力。2.(2023•全国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51年起,德国铁路建设的投资占全部生产投资的1/5,成为工业化的先导部门。铁路建设推动了冶金和采矿工业的发展,技术变化和投资的增加带来了钢铁生产中卡特尔垄断组织的广泛出现,垄断组织实现了横向联合,保证了德国钢材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19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化学工业与电气工业迅速发展,在有机化学工业和合成材料方面确立优势甚至垄断地位,电气工业也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摘编自钱乘旦等《世界现代化进程》材料二:从1953年起,中国实施“一五”计划(1953﹣1957),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次提出包括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在内的“四个现代化”目标。1957年,我国建成了飞机和汽车制造业、新式机床制造业等新工业部门。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的历史任务,并确定了分“两步走”的战略构想。——摘编自王娟《脉络•蕴涵•意义:大历史观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等材料三: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和“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中国经济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明确了到20世纪末实现小康、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表。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细化了21世纪中国式现代化的路线图,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将小康社会的内涵深化拓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其目标是实现物质、政治、精神、社会与生态五大文明体系协调发展。——摘编自郭玉坤《守正与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之路》(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19世纪中后期德国和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特点,并指出当时两国现代化得以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从新中国初期至今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变化。(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出的历史意义。【分析】(1)本题考查了19世纪中后期德国和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特点和时两国现代化得以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2)本题考查了从新中国初期至今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变化,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3)本题考查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出的历史意义,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1)特点:德国:依据材料“1851年起,德国铁路建设的投资占全部生产投资的1/5,成为工业化的先导部门”,得出以铁路建设为先导;依据材料“垄断组织实现了横向联合,保证了德国钢材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得出发挥垄断组织的生产优势;从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得出充分利用两次工业革命的新发明;从对工业的重视分析,得出重视重工业的发展。中国:依据材料“‘一五’计划(1953—1957)”,得出国家主导;从经济形式分析,得出以计划经济的形式推进;依据材料“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得出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援助与自主探索相结合;依据材料“两步走”,得出分步骤推进。原因:从文明的借鉴分析,得出借鉴工业化先行国的经验、技术;从两国的政局分析,得出两国基本实现了统一,政局稳定;从两国的国情分析,得出实施适应国情的现代化道路。(2)发展变化:依据材料“中国式现代化”,得出从效仿借鉴到自主探索;依据材料“实现物质、政治、精神、社会与生态五大文明体系协调发展。”,得出从注重生产,到生产与生活协调发展;从战略部署分析,得出战略部署更为成熟;依据材料“并将小康社会的内涵深化拓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得出内涵逐渐丰富、深化。(3)意义: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角度分析,得出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从对改革开放的影响分析,得出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新道路,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从对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分析,得出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从国家发展道路分析,得出开创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全新道路,为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故答案为:(1)特点:德国:以铁路建设为先导;发挥垄断组织的生产优势;充分利用两次工业革命的新发明;重视重工业的发展。中国:国家主导;以计划经济的形式推进;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援助与自主探索相结合;分步骤推进。原因:借鉴工业化先行国的经验、技术;两国基本实现了统一,政局稳定;实施适应国情的现代化道路。(2)发展变化:从效仿借鉴到自主探索;从注重生产,到生产与生活协调发展;战略部署更为成熟;内涵逐渐丰富、深化。(3)意义: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新道路,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开创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全新道路,为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点评】本题以德国和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2023•鼓楼区校级模拟)口述历史是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该类历史资料源自人的记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建国后工人的口述史口述内容口述人那个时候宣传我们是主人公……那个时候干活不是谋生,是一心为把鞍钢、把国家的企业、把国家的事办好。“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鞍钢工人班长可以当一日制的厂长,你对厂子有什么要求、合理化建议,你可以提,比如说生产上存在问题,技术上管理上存在什么问题。“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鞍钢工人基本上拖厂职工的孩子都要在拖厂,从哺育室、幼儿园、小学到高中,都比较齐全。“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一拖工人当时市里面来人给我们开动员大会,号召我们现在要备战备荒为人民。毛主席说三线建设去的是好人好马好设备。1964年启动的“三线建设”贵州工人——摘编自周晓虹主编《新中国工业建设口述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建国后初期工人的身份地位,并加以解读。(2)研究新中国工业建设时,你如何看待工人口述史的史料价值。【分析】本题考查了一五计划、史料的重要作用,第一问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第二问结合口述史的史料价值分析。【解答】(1)身份地位:根据材料“那个时候宣传我们是主人公……那个时候干活不是谋生,是一心为把鞍钢、把国家的企业、把国家的事办好”可概括出国家主人翁、工业建设者。解读:结合所学从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民主化、经济发展等角度进行作答,如新中国成立,新政权赋予了工人阶级领导者地位,工人成为国家主人翁。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过渡时期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基于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国家重点建设重工业,需要通过政治宣传及社会保障措施,建构工人工业建设者身份,提升了工人群体的认同感和满足感。工人建设者们以忘我的工作热情、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新中国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2)结合所学可知,口述内容是亲历者叙述的历史,是一手史料,可信度较高;口述史料主观性较强,还应多角度搜集运用史料,注意史料互证。故答案为:(1)身份地位:国家主人翁、工业建设者。解读:新中国成立,新政权赋予了工人阶级领导者地位,工人成为国家主人翁。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过渡时期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基于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国家重点建设重工业,需要通过政治宣传及社会保障措施,建构工人工业建设者身份,提升了工人群体的认同感和满足感。工人建设者们以忘我的工作热情、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新中国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2)口述内容是亲历者叙述的历史,是一手史料,可信度较高;口述史料主观性较强,还应多角度搜集运用史料,注意史料互证。【点评】本题考查了一五计划、史料的重要作用,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4.(2023•西城区一模)“中国名片”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于1955年3月1日起开始发行,揭开了中国印钞造币崭新的一页。材料一纸币图案简表正面背面主币:1元:天安门;2元:延安宝塔山;3元:井冈山;5元:各民族大团结;10元:工农像都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汉、蒙、维、藏四种文字辅币:1角:拖拉机;2角:火车;5角:水电站1分:汽车;2分:飞机;5分:轮船材料二两位设计者的口述罗工柳:那还是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党中央考虑到第一套人民币大多是在解放区印制的,带有“战时货币色彩”,规格、质地不统一,票种较多,不能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提出要设计一套高水平的货币。周令钊:为了使新钞票彻底摒弃带有殖民色彩的图案装饰,我们与北京印钞厂的设计、雕刻人员到故宫、颐和园、云冈石窟去临摹古建筑、石雕、石刻、铜器以及长廊里的彩画中的花纹和图案……元券背面景框源自故宫的窗棂,3元券背面的边框取自敦煌壁画中飞天的飘带。(1)结合所学,简述第一套和第二套人民币发行的背景。(2)第二套人民币的票面设计反映了新中国的政治本色,体现了时代风貌、革命传统和历史文化。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求:运用信息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货币制度。第一问结合人民币发行的背景来解答;第二问结合人民币发行的特征和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的特点来解答。【解答】(1)背景:根据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分析可知,1948年12月,第一套人民币发行时,正值解放战争后期,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形势发展急需统一货币,受战时条件所限,由各解放区发行;根据材料一中“第二套人民币于1955年3月1日起开始发行”,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分析可知,第二套人民币发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成立,新生政权得到了巩固,一届人大已召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建立,一五计划正在进行,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国家的财政经济实现了统一。(2)理解:首先明确需要解释的四个层面,然后综合两则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分别予以说明,如根据材料一中“5元:各民族大团结;10元:工农像”“(所有纸币背面)都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汉、蒙、维、藏四种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第二套人民币的票面设计体现的政治本色,即10元券体现工农联盟,5元券及全部面额背面文字设计,体现了各族人民大团结,国徽象征着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等,强调了新中国人民政权的性质,即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根据材料一中“1角:拖拉机;2角:火车;5角:水电站1分:汽车;2分:飞机;5分:轮船”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辅币上的汽车、火车、拖拉机等图案,展现了交通运输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突出了工业化主题,反映了我国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体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风貌;根据“1元:天安门;2元:延安宝塔山;3元:井冈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3元、2元、1元券整体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主要历程,包括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中国革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主要在延安指挥八路军和新四军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天安门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综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二套人民币票面的样式、图案、装饰等都,反映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风格,体现出我国在寻求货币设计具有中华民族特色方面进行的探索。解题过程中注意,充分运用信息,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故答案为:(1)第一套人民币发行的背景:解放战争后期,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形势发展急需统一货币;但受战时条件所限,由各解放区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发行的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生政权得到巩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建立;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国家的财政经济实现统一。(2)政治本色:10元券体现工农联盟;5元券及各面额背面文字设计体现了各族人民大团结;国徽也象征着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这些设计强调了新中国人民政权的性质,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时代风貌:辅币的汽车、火车、拖拉机等图案展现了交通运输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突出了工业化主题,反映了我国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体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风貌。革命传统:3元、2元、1元券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主要历程。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中国革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主要在延安指挥八路军和新四军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天安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历史文化:票面的样式、图案、装饰等都反映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风格,体现出我国在寻求货币设计具有中华民族特色方面进行的探索。【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货币制度,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5.(2023•广陵区校级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在复杂的斗争环境中,苏区合作社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还是一个战斗组织。合作社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解决红军家属在生产生活上的困难从而保证“扩红“运动的顺利开展;二是生产和收集粮食、筹集物资以满足前线需要。合作社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为查处和清除混入合作社的阶级异己分子和腐败分子,维护贫困农民在合作社中的地位,保证合作社的纯洁性。——摘编自易棉阳《中央苏区合作运动与相关革命运动的关系研究》材料二1950年7月,中华全国合作社工作者第一届代表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社法(草案)》等重要文件,成立了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合作社。经过最初几年的发展,农村供销合作社已有社员1.5亿,供销社在全国形成了一个上下连接、纵横交错的全国性流通网络。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合作社快速推进,1951年成立互助组,1953年开始大规模推进初级合作社和高级合作社建设,1957年后,人民公社在广大农村逐步建立。——摘编自彭远国《中国供销合作社历史变迁与制度创新研究》材料三1984年,供销合作社在恢复“三性”(群众性、民主性、灵活性)的基础上,深入进行了以“全民”变“集体”,“官办”改“民办”为核心的改革,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多种经营方式,发展农村商业网点。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明确了供销合作社的性质、宗旨、地位和作用,并决定恢复成立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我国的供销合作社进入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摘编自张希深《中国供销社发展研究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央苏区农业合作社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合作社发展的特点,并谈谈你对新时期供销合作社发展的认识。【分析】(1)本题侧重于考查苏区农业合作社建立的原因,解题关键信息是“在复杂的斗争环境中,苏区合作社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还是一个战斗组织”“‘扩红’运动的顺利开展”等。(2)本题侧重于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合作社的发展特点及认识,解题关键信息是“成立了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合作社”、“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社法(草案)》等重要文件”、“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合作社快速推进,1951年成立互助组,1953年开始大规模推进初级合作社和高级合作社建设,1957年后,人民公社在广大农村逐步建立”。【解答】(1)根据“在复杂的斗争环境中,苏区合作社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还是一个战斗组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对根据地进行围剿和封锁;根据地自然条件恶劣;根据地经济基础薄弱;根据“‘扩红’运动的顺利开展”等信息得出:材料中合作社的建立是巩固根据地的需要,是军事斗争的需要;同时也是中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探索。(2)特点:根据“成立了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合作社”得出:党的领导,政府主导;组织机构较为完备;根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社法(草案)》等重要文件”得出:有法可依;根据“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合作社快速推进,1951年成立互助组,1953年开始大规模推进初级合作社和高级合作社建设,1957年后,人民公社在广大农村逐步建立”得出:发展速度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带有革命运动色彩;属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一部分。认识: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学生可从一切从实际出发、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等角度进行分析。故答案为:(1)原因:国民党对根据地的围剿与封锁;根据地自然条件恶劣;根据地经济基础薄弱;巩固根据地的需要;军事斗争的需要;中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探索。(2)特点:党的领导,政府主导;组织机构较为完备;有法可依;侧重于农业生产和商品流通;发展速度快;带有革命运动色彩;属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一部分。认识:一切从实际出发,致力于发展农村经济,调动农民积极性,维护农民利益;要与时俱进,积极稳妥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要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组织领导作用。【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苏区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业合作化运动,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6.(2023•乐清市校级模拟)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不断调整国家治理的政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如图分别是1951年、1961年中国对外贸易额占比统计示意图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我国粮食总产量自2015年以来,连续7年超过6.5亿吨,2021年粮食总产量更是创历史新高,达6.8285亿吨。其中,谷物总产量6.3亿吨,超过美国谷物产量约1.5亿吨,约是印度谷物总产量的2倍,标志着我国口粮绝对安全和谷物基本自给的强大基础已经形成。——摘编《光明日报》2022年5月10日第5版(1)依据材料一,指出1961年中国贸易伙伴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解决“三农”问题的两项措施名称,分析“我国口粮绝对安全和谷物基本自给的强大基础已经形成”的成功经验。【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需要考生掌握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2)本题主要考查建国初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我国粮食安全问题,需要考生掌握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我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经验。【解答】(1)变化1:由示意图可知,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额比重由9%增加到28%,可得出1961年中国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额占比显著增加。原因:结合时间信息及所学知识,从内外因的角度分析得出中国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中国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亚非拉民族国家的独立和发展。变化2:由示意图可知,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额比重由7%增加到27%,可得出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关系也在恢复发展。原因:结合所学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可知,这与20世纪50年代中国逐步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先后与瑞典、丹麦、芬兰等国建交,与英国、荷兰建立代办级的半外交关系有关。(2)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初期解决“三农”问题的两项措施是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为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婴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经验:根据材料“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概括得出政府作出顶层设计;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1996年,中国发布了《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此后,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由于政策支持、制度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我国在保障粮食安全问题上取得巨大成就,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最大贡献。故答案为:(1)变化1:1961年中国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额占比显著增加。原因:中国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中国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亚非拉民族国家的独立和发展。变化2: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关系也在恢复发展。原因:20世纪50年代中国逐步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先后与瑞典、丹麦、芬兰等国建交,与英国、荷兰建立代办级的半外交关系。(2)措施: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经验:政府作出顶层设计;《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确立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政策支持(改革开放);制度创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和外交成就,侧重于考查考生阅读和提取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7.(2023•沙市区校级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青年团不同时期的入团誓词(部分)时间入团誓词1953年12月我志愿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我一定努力学习,积极工作,锻炼身体,遵守团的纪律,执行团的决议,紧密联系群众,为保卫祖国和实现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1957年7月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忠实执行团的决议,严格遵守团的纪律。我一定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积极劳动,密切联系群众,吃苦在前,得利在后,为保卫祖国,为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1982年12月新团员必须在团旗下进行入团宣誓,誓词如下:“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议,履行团员义务,严守团的纪律,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团章中将入团宣誓单列一条,是共青团历史上的首创。——摘编自黄志坚等《中国共青团入团誓词的历史沿革、演进规律与时代价值》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年团入团誓词变化的理解。(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现代民主政治建设,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本题为开放试题,设问为对青年团入团誓词变化的理解。基本的答题思路为,首先确立观点,此观点应该围绕青年团入团誓词的变化进行确定。例如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年团入团誓词的变化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其次了论证的过程中要按时间发展线索,梳理不同时期入团誓词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这一步骤需要全面的解读材料表格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读。最后进行总结升华,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年团入团誓词的变化是时代的产物。故答案为:观点: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年团入团誓词的变化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论述:1953年的入团誓词,强调保卫国家安全和为向社会主义过渡而奋斗。主要原因是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新中国经济恢复,政权巩固;党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誓词是社会主义革命成为时代潮流的反映。1957年的入团誓词,青年团进行了更名,强调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主要原因是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共八大召开,确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建设先进的工业国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誓词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不断前进的反映。1982年的入团誓词,将入团誓词明确写入团章;对团员提出了更全面和更严格的要求;团员应承担的政治责任;加强团员的理想信念教育。主要原因是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的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转移;中共十二大召开,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改革开放新局面出现;誓词是顺应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不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潮的反映。青年团入团誓词的变化体现了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对青年的殷切期望,调动了广大青年建设祖国的热情和积极性(或强化青年团员的使命担当)。【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现代民主政治建设,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8.(2023•天津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27年11月,工农革命军第二次攻下茶陵县城。毛泽东立即指示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工农兵政府,保卫商店、邮局和学校。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后,立即号召广大群众建立工农武装,惩治土豪劣绅,土地革命在茶陵各地开展起来。1928年1月,遂川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成立,颁布实施了《遂川县工农兵政府临时政纲》。临时政纲明确规定和保护广大工农的政治权利、劳动权利和受教育权利。——摘编自戴雪梅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演进历程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进行政权建设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政权建设的历史意义。材料二:在当时的延安,中国共产党先后制定《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等宪法性文件。建立干部管理制度,实行了干部的培养制度、教育制度、考核制度、报告制度、任用制度、奖惩制度等,做到了严管干部。实行统一财经制度,由于金融领域存在诸多制度漏洞、导致金污现象比较严重,所以建立和完善了自收自支制度、预决算制度、会计制度、审计制度、税收制度、地方财政管理制度、财务人员训练等财经制度,从而统一了财经,堵塞了漏洞,使得财政经济收支基本达到平衡。——摘编自刘国成《延安时期从严治党的实践及现实启示》(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党在延安时期制度建设的主要特点,并指出其重大意义。材料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3)根据材料三归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有何重大创新?【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共领导的民主革命斗争和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第一问结合中共探索革命道路的表现来解答;第二问结合延安时期制度建设的特点来解答;第三问结合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征来解答。【解答】(1)内容:根据材料一“毛泽东立即指示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工农兵政府”可推出创建苏维埃政权或者创建工农兵政府;根据材料一“土地革命在茶陵各地开展起来。”可推出进行土地革命;根据材料一“临时政纲明确规定和保护广大工农的政治权利、劳动权利和受教育权利。”可推出保障群众的权利。意义:根据材料一“立即号召广大群众建立工农武装,惩治土豪劣绅,土地革命在茶陵各地开展起来。”并结合所学可知,使中国革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获得群众支持,促进革命根据地发展。(2)特点:根据材料二“在当时的延安,中国共产党先后制定《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等宪法性文件。”可推出加强法律建设;根据材料二“建立干部管理制度,实行了干部的培养制度、教育制度、考核制度、报告制度、任用制度、奖惩制度等,做到了严管干部。”可推出干部管理制度;根据材料二“实行统一财经制度,由于金融领域存在诸多制度漏洞、导致金污现象比较严重,所以建立和完善了自收自支制度、预决算制度、会计制度、审计制度、税收制度、地方财政管理制度、财务人员训练等财经制度,从而统一了财经,堵塞了漏洞,使得财政经济收支基本达到平衡。”可推出实行财经制度管理。意义:根据制度建设的内容并结合所学,可从巩固政权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积累治国理政的经验等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有利于巩固边区政权,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利于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我党积累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3)特点:根据材料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可推出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根据材料三“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可推出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并举;根据材料三“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可推出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创新:结合所学可知,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有基层群众自治。故答案为:(1)内容:创建苏维埃政权;进行土地革命;保障群众的权利。意义:使中国革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获得群众支持,促进革命根据地发展。(2)特点:加强法律建设;干部管理制度;实行财经制度管理。意义:有利于巩固边区政权,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利于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我党积累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3)特点: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并举;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创新:基层群众自治。【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共领导的民主革命斗争和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2023•吕梁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45年8月14日,在美国支持下,蒋介石派代表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双方共同对日作战,互相支援,不得单独与日本停战媾和;对日作战终止后两国共同采取措施,以防止日本再事侵略。蒋介石则同意外蒙古独立;中国长春铁路由两国“共同所有,共同经营”;大连为自由港,港口主任由苏联人担任;旅顺口海军基地由两国共同使用。——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材料二:东北问题成为中苏同盟关系中最难处理的问题。中方要求,苏联放弃在大连和中长铁路的一切权利和利益,并将上述所有权利和义务归还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斯大林来讲,东北问题的退让,涉及苏联在远东核心利益的重大损失。经过反复研究和修改,……最后,斯大林还是决定作出让步。双方于1950年2月14日签定的条约,有效期30年……在经济方面,双方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摘编自唐传星《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始末》材料三:1979年4月3日中国政府照会苏联政府,明确表示不再续约,从法律上结束了不正常的中苏同盟关系,开始了中苏关系缓和并逐渐正常化。苏联解体后,中俄两国关系随着中俄边界问题的逐步解决而不断深化,成了“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目前两国关系已经达到历史最好时期。2019年6月5日,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共同签署了两份声明,宣布发展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关系堪称当今世界大国、邻国和谐共处的典范。——摘编自刘显忠《中俄建交70年的历史回顾及今后交往中应注意的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进行简评。(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不同之处。(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中国成立至今,中苏(俄)关系的变迁及启示。【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和苏联建交、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第一问要结合中国和苏联建交、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的特征来解答;第二问要结合中国和苏联建交、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的影响来解答。第三问要结合中国和苏联建交、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的特征来解答。【解答】(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45年8月14日(中国)。从材料一“缔约双方共同对日作战,互相支援,不得单独与日本停战媾和;对日作战终止后两国共同采取措施,以防止日本再事侵略”,可得出:《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对加速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起了重要作用;据材料一“在美国支持下,蒋介石派代表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可得出《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体现了美苏的意志,是大国强权政治的突出表现;从材料一中“蒋介石则同意外蒙古独立,中国长春铁路由两国‘共同所有,共同经营’大,连为自由港,港口主任由苏联人担任;旅顺口海军基地由两国共同使用”,可得出《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以牺牲中国领土、主权和尊严为代价的产物。(2)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45年8月14日、1950年2月14日(中国)。根据《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各自签署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美、苏、英雅尔塔会议的产物,《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一边倒”外交的成果;根据两个条约的文本和签署的过程,可得出中方的地位不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谈判和签署中方处于弱势地位,《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谈判和签署体现了中方地位的提升;根据条约性质可得出:《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仅具有军事同盟性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则是新型的具有军事和政治同盟性质的双边关系条约;根据条约结果可得出:《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助推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但有损中国的主权,《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收回了国家的主权,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发展了国民经济。(3)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据材料二“东北问题成为中苏同盟关系中最难处理的问题。中方要求,苏联放弃在大连和中长铁路的一切权利和利益,并将上述所有权利和义务归还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得出中苏对立冲突;据材料二“双方于1950年2月14日签定的条约,有效期30年……在经济方面,双方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可得出中苏友好结盟;据材料三“1979年4月3日中国政府照会苏联政府,明确表示不再续约,从法律上结束了不正常的中苏同盟关系,开始了中苏关系缓和并逐渐正常化”,可得出中苏关系缓和;据材料三苏联解体后,中俄两国关系随着中俄边界问题的逐步解决而不断深化,成了“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可得出中苏结成战略伙伴。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当今良好的中俄关系正是在吸取了历史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和则两利,斗则俱伤,结伴而不结盟,是国与国之间正确的相处之道;国与国交往中应把双方的共同战略利益放首位,同时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答案为:(1)《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对加速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起了重要作用。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以牺牲中国领土、主权和尊严为代价的产物;《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体现了美苏的意志,是大国强权政治的突出表现。(2)签约背景不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美、苏、英雅尔塔会议的产物,《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一边倒”外交的成果;中方的地位不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谈判和签署中方处于弱势地位,《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谈判和签署体现了中方地位的提升;性质不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仅具有军事同盟性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则是新型的具有军事和政治同盟性质的双边关系条约;结果不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助推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但有损中国的主权,《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收回了国家的主权,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发展了国民经济。(3)变迁:对立冲突——友好结盟——关系缓和——结成战略伙伴。启示:当今良好的中俄关系正是在吸取了历史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和则两利,斗则俱伤,结伴而不结盟,是国与国之间正确的相处之道;国与国交往中应把双方的共同战略利益放首位,同时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和苏联建交、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0.(2023•海南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王朝对边疆地区采用了既互相矛盾又相辅相成的两种治理模式,即“因俗而治”与边疆内地一体化,对中国古代边疆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因俗而治”主要是中央政府在边疆地区,政治上任用当地部落首领,经济上不改变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文化上顺应风俗习惯,边疆地区在与内地的交往中不断向先进的内地经济形态和文化学习并最终趋同一致的治理模式。边疆内地一体化是指地理上边疆地区在行政管理形式、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等方面与内地处在较为相近的发展水平上,形成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