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生长向度_第1页
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生长向度_第2页
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生长向度_第3页
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生长向度_第4页
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生长向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生长向度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处于学科理论体系的基础、核心位置,为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提供关键性的学理支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立40年来,学界同仁持续从实践中提炼总结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础性研究成果,推动基础理论研究逐步实现了从事实研究到理论研究的自觉跃迁,[1]并发展为对学科具有高度概括力、统摄性的理论体系。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发展势头渐缓,并逐渐暴露出理论创新性、知识自主性、现实指导性等方面的局限。因此,需要进一步思考基础理论研究的生长性问题。系统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范式特点与发展问题,深入探索基础理论研究的生长向度与发展空间,坚持基础性研究与新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使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一、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体系研究范式的总体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属于学科的立论性研究,要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何以是其所是、何以存在等本体论问题。总体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体系研究范式具有“形上性”、基础性、“形式化”等特征。1.自我确证诉求驱动下的“形上性”价值旨趣“形上性”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范式在信念与价值层面的特征。“形上性”,即“形而上学”性。“形而上学”一词源自古希腊语,意为“在物理学之后”。安德罗尼柯用“形而上学”命名其收集并编于《物理学》之后的亚里士多德遗稿。在《形而上学》这本著作中,亚里士多德将研究对象确定为“作为存在的存在”,他所要“寻求的是本原和最高的原因”,要把握的是最普遍意义的、不变的、与感性质料分离的关于世界的终极性原理。[2]由此可见,“形上性”在本质上是指“一种追本溯源式的意向性追求,一种理论思维的无穷无尽的指向性,一种指向无限性的终极关怀”。[3]囿于时代思维范式的限制,在这种思维意向下所形成的传统形而上学理论备受诟病,被批评为孤立、静止、片面地看待问题。但与此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在历史局限背后形而上学超越现存、追求真理、自我确证的理论旨趣与思想初衷。作为学科的立论性研究,基础理论内蕴学科自我确证的底层逻辑,奠定学科关于自身的根本认识。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学者在探讨本体本质、源流演进、内涵性质、矛盾规律等问题时,其理论追求与研究信念往往与“形上性”的思维旨趣不谋而合。在这个意义上,基础理论研究肩负着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确立安身立命之“本”的重要使命。因而,与一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不同,基础理论研究不关注表面化、经验性的现象,它所要探究追求的是超越表象的原理,以支撑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理论体系,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具有科学化实践效能的现代学科”。[4]在基础理论研究者看来,对思想政治教育本源性、根源性、规律性问题的追问过程就是使思想政治教育“是其所是”的过程,就是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立法”的过程,就是对其存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作出理论阐释和逻辑证明的过程。由此,“形上性”的信念与价值属性可以说是内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范式的根本特征。2.反思守正意识观照下的“基础性”研究视域从研究视域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较为关注具有高度阐释力、指导性、基础性的理论问题。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多关注现象领域,着重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某段具体活动过程或某一具体概念、表述、理论;而基础理论研究视域则锚定“关于理论的理论”,即能够作为一般理论的基础、前提、根源,具有一定“元”性质的理论。具体而言,2016年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围绕为什么要有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形成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源性、根源性的基础研究成果。”[5]也有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进行了明确的类型层次划分,可分为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方法论),其中“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原则方法—具体方法与实践”形成了由上自下层层指导的关系。[6]还有学者对基础理论成果范畴进行梳理,指出基础理论研究需要加强对学科范畴内一般规律的研究,形成系统认识。[7]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之所以如此关注基础性问题,就在于它在学科理论体系中的定位较为特殊,是处于“上位”的理论形态。要为其他学科理论奠定基础,要为学科实践提供指导。受其“形上性”价值旨趣的影响,基础理论研究自觉地蕴含着理论的反思与守正意识,要在全局性、长远性的意义上对学科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学理诠释,要对学科的理论进行整体性反思与指导;它关注的不是感性直观的存在,而是最一般、普遍、抽象的“作为存在的存在”。尽管学界目前尚未形成关于基础理论研究范畴的统一规定,但已形成了“基础性”问题的总体视域指向。随着专业建设与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学界“越来越多地从一般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础理论问题,尝试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做出更具普遍性的界定”。[8]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视域重在挖掘、探索能够把握学科理论内部联系、深层结构的“基础性”理论问题,以便能够在理论层面对学科的一般理论给予学理诠释与支撑导正,在实践层面维系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良性运行。3.理性思辨逻辑要求下的“形式化”研究方法从研究方法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多将具体的、感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抽象化处理,将内容与形式相“剥离”,运用概念分析等理性思辨的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运行发展的原理、逻辑进行阐释,具有一定“形式化”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形式化”特征是由其“形上性”的价值旨趣、基础性的研究视域所决定的,即在进行基础理论建构时,往往以“应该”、“价值”、“标准”等先在判断为出发点,由此影响了研究方法的选择与应用。“通常情况下,这些立场是隐含而不是显露的,然而不管是否承认,它们确实形塑着社会科学家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9]多年来,基础理论研究的研究范式积淀了一种理性思辨的价值逻辑,它要求使用一种超越感性直观的方法,来摆脱研究中的不确定性,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点之上。事实上,研究者们常采用抽象的、纯粹思辨的、形式逻辑的分析方法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获得相应的知识结论,以使其理论成果获得逻辑上的自洽性。正如亚里士多德指出的,只有思辨科学才能认识那些永恒的,剥离了内容质料的纯粹“真理”。[10]综观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领域,思辨研究已经成为最为主流的研究方式。有学者统计,截至2018年,在中国知网上发布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文中思辨方法的使用达到了82.8%。[11]尤其是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起源、本质等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中,绝大部分的研究都不可避免地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概念分析,以思辨研究的形式开展论证。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容、规律、矛盾、作用、环境等基本理论研究中,又多言必称“本质”,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观作为首要的、根本的认识前提。二、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生长之难在“形上性”的研究旨趣、“基础性”的研究视域、“形式化”的研究方式共同支撑作用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立起了以“本质论”等元理论为核心,具有稳定性、周延性、系统性的基础理论体系。然而,随着“两个大局”的同步交织、相互激荡构成当前最为宏阔的时代背景,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中国式现代化叙事需求的推动下发生了研究重心的转移,这让曾经发挥着推动基础理论走向体系化、学理化的研究范式逐渐暴露其局限性,基础理论研究的生长之难日渐凸显。1.体系化建构与创新性委顿间的内生困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立至今,基础理论研究领域经历了两次跨越式的发展,完成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全”的体系化进程。首先是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办,基础理论研究正式起步。1986年,陆庆壬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出版,标志着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域的形成。在学科初创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开始从一项意识形态工作发展为一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总结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长期实践的宝贵经验,将其提炼升华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构建起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研究对象、学科理论框架等基础理论体系的“四梁八柱”。20世纪9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点的设立,有力地促进了基础理论研究的蓬勃发展,使其向着深邃化、体系化的方向迈进。这两次跨越无疑为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能,极大地拓展了基础理论研究的学术增长点,也使基础理论研究在学科成立以来很长时间里处于学科体系与学术体系的核心位置,研究成果数量十分可观。然而,近年来基础理论研究“遇冷”现象凸显,研究的创新态势不尽如人意。有研究者指出:“由于基本理论在学科内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理论研究也相对困难,因而学界多年对基本原理的研究进展迟缓,基本命题的创新受限较多,所出版的原理类成果重复度较高。”[12]产生上述问题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就研究性质而言,基础理论研究属于立论性研究,传统主流观点已经奠定了学科领域的基本话语体系、理论体系,导致新提出的观点、理论往往很难在学界获得共识,从而使研究成果中较少有持续性的迭代、变革。就研究范围而言,基础理论研究探讨的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基础性问题,经历了40年的发展,基础研究范畴内的新论域已相对有限。就研究难度而言,基础理论研究属于前提性、总体性、原理性研究,对研究者的理论素养要求较高,且应用价值的正反馈效果不强,这也导致研究者更愿意从事更具现实意义的实践性课题研究。由此,基础理论研究在完成扩张式、体系化的发展进程后,未来如何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扩展生长空间,更好地发挥理论引领价值,成为当前必须正视的系统内生问题。2.移植式探索到自主性重塑的转型难题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许多具有独创性的理论认识。而在其成为独立学科后,为了更好地解决各类复杂问题,跨学科、多学科的研究也同步展开。在学科发展早期,基础理论研究吸收借鉴了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原理方法,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由其他学科“译介”而来。陈万柏,张耀灿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学要借助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去建立自身的学科体系,而且要借鉴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13]综观基础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其中关于范式的探讨由科技哲学领域引入,对于元问题的研究自元数学肇始,对本质的思索源起于哲学本体论的探寻。此外,在主客体关系、矛盾、规律、载体等研究中,都能够透视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建设对相关学科研究视域、方法、观点的移植式运用。总体而言,学科初创阶段需要对其他学科进行适当的知识借鉴,尽快从各方面汇集出学科的总体框架,实现自身的体系化建构。进入新时代,以中国特色的认知方式和思维范式打造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14]然而,当前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整体的自主性建构成效依然不够理想。有学者指出:“直到今天为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知识结构和学理逻辑上都带有其他学科的痕迹,有移植其他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影子。”[15]此外,在回应和解决时代课题方面,基础理论移植式的交叉研究也逐渐暴露出缺陷,包括“真”问题意识不强、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等。[16]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自主性重塑问题的主要矛盾在于: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自主性构建必须深度关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创造本学科特有的学术论域、学术话语、学术范式。另一方面,学界近年来热衷于研究“大思政”领域内的现实问题,对“小思政”视域下的基础性问题相对忽视。长此以往,学科理论难免会面临“失本、失言、失位”[17]的危机,增加基础理论自主性建构的难度。3.应然性研究与实然性诉求的供需失衡学界将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定位为应然性研究,即基础理论建构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性发展形态。它要在理论上具有前瞻性,给予时代问题、社会问题以回应与阐释。尤其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国内外形势急剧变革,都对新形势下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风险、巩固奋进新时代的主流舆论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为了更好地回应时代诉求,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守正创新,并加快构建、完善其知识体系。然而,应然性的基础理论探索与意识形态领域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供需差距。就研究主题而言,在诸如本质、规律、环境等部分经典问题研究中存在“书斋化”的理论倾向,迟迟未能与现实进行深度勾连,完成理论命题的时代化转型。学科成立初期,基础理论研究先建制后发展的模式导致部分研究囿于理想化的“终极性”追求,停留在抽象的理论构想层面,缺乏现实指导性,从而呈现出一定的“学院化”甚至“经院化”特征。从研究进展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体系的自主建构任务任重道远。有研究者认为,应当构建“‘产生于中国人中间’、表现为‘中国认识’的元理论”的观点,并提出了“自觉剥离”、“系统提升”、“逻辑建构”三重任务。[18]在学科成立40周年之际,又有多位知名学者发表系列论文,探讨“构建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相关问题,以期提升学科知识体系的解释力、创造力,解答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涌现的新课题。“中国认识”的目标与任务如今正以“构建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这一崭新的命题形式加以推进。三、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生长的向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伴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式现代化的豪迈征程交织成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也“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19]在这个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业已进入“后体系化”阶段,即不仅要关注“学科化”的问题,更应关注“时代化”的问题,推动基础理论研究范式转型、优化,从而进一步拓展基础理论研究的生长空间。这包括重塑研究的逻辑起点、丰富理论的阐释维度、提升研究的自主能力,使基础理论研究发挥其应有的支撑引领作用。1.重建基础理论研究范式的逻辑起点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而言,若要走出当前的生长困境,形成更有效的理论创新、产生更广泛的理论影响,首先应在观念中自觉超越传统建立在“形上性”价值旨趣之上的“合法性自证”定势。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体系建设于学科初创之时,肩负着为学科“立法”,奠定学科“是其所应是、成其所应成”的重大理论使命。因而,自其诞生之日起,便蕴含着“自我确证”的理论旨趣,这也构成了当前多数基础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即通过构建一种具有终极性的理论形态,以期长期稳定地指导实践,从而确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自身的科学性、严整性。正如哲学在诞生之时,也是由回答本体论问题发端,这是人的“形上性”本性使然,也是我们认识事物发展的思维方式使然。这一类的理论建构在早期是必要的,但必须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与人们认识的深入而转型,正如哲学经历了认识论转向,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点思维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在批评黑格尔哲学的弊端时深刻揭示了这种思维定势的缺陷,他指出,黑格尔为了确证其哲学的真理性、非教条性,将“绝对观念”设想为哲学体系的终点,同时又使其可以在思维和历史中返回自身,如此一来他在构建起“绝对真理”的同时,却又与其辩证法相矛盾,致使其哲学的“革命的方面就被过分茂密的保守方面所窒息”。[20]从黑格尔的例子可见,这种建基于“形上性”理论旨趣之上的“合法性自证”逻辑起点,也是导致部分基础理论研究“书斋化”的重要原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既要坚持对构成学科“四梁八柱”的经典问题进行不断深入的探索,同时要形成具有实践性的、时代化的“基础理论研究观”;既要关注“学科化”的理论问题,又不能只在“本体论”意义上观照学科,必须走出固有的思维定势,坚持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认识到使学科安身立命的现实之基、时代之维,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需求;既要关注现实问题,又不能停留在现象层面作分化的、感性的分析,而应当深刻地洞察矛盾、总结规律。真正科学有效的基础理论成果应当既来源于时代,又积极有为地指导、引领时代的发展。2.丰富基础理论研究的阐释维度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知识通常着眼于本体论层面,从一定先在的价值判断出发,并在“应当是”、“何以是”的层面进行严谨的逻辑论证,这也使基础理论研究的思辨性不断增强,而与具体实际的联系日渐疏离,形成了“形式化”的研究模式。同时,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性”定位使理论的抽象性、概括性、统率性特征日益凸显,而忽略了与现实之间本应当持有的合理张力。由此,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需要超越单纯解释“是什么”的扁平维度,实现思想向度与阐释模式从“解释世界”向“改变世界”的拓展。一方面,基础理论研究要拓展历史纵深感以彰显其基础性、学术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系统中,基础理论是最能体现其作为一门“学科”、最能体现其学理性的理论体系。而理论性不仅仅体现为思辨力,还应体现为学术的规范性、厚重性。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需要增加历史性研究,包括对学科重点命题、学科重要理论、学科知名人物的历史研究,使历史的经验智慧进一步焕发新的时代活力。“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植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史的发展脉络。经由回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史,尊重以往的研究成果,对之进行批判性考察,不断推陈出新,循着问题史的演化逻辑,将学科的理论问题不断引向深入。”[21]在这个过程中,还要继续规范、更新对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范畴的认识。目前,已有学者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学”、“诠释学”等新命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方式、阐释模式进行深入探讨,这正是基础理论研究走向纵深的重要表现。另一方面,需要强化基础理论的现实观照度,回应不断涌现的时代诉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22]这在为科技领域的基础研究指明方向的同时,对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同样具有启发性。以“基本矛盾”研究为例,传统的基础理论研究旨在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的内涵,而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尤其是互联网与社交媒体、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与认知方式,带来了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诸多风险。此外,人类知识生产方式、社会需求形式的变革均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带来了更多挑战,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矛盾的呈现方式更为多元。由此,可以在基本矛盾的研究中进一步发掘关于人类存在状态、意识形态需求模式等议题并予以深刻阐释,对人们的精神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体系、运行模式予以高度关注,开辟基础理论阐释维度的“第二增长曲线”。3.提升基础理论研究的自主能力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指出为了更好地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我们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并强调每个学科都要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23]我国有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长期的思想理论准备与广袤的实践土壤,世情、国情的变化与发展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构建以自主基础理论体系为核心的知识体系提供了契机。因而,提升自主性成为当前学科基础理论研究超越移植性探索,实现理论跃迁的重要生长方向。一是要关注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以提炼基础理论研究的自主性命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一门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服务于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学科,基础理论是关涉其中根本问题的部分。为此,要形成自主性命题,就必须关注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24]中华文明具有连续、创新、统一、和平、包容的特性,这奠定了我们民族性格的成熟性与统合感,让准确理解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追求与实践方式成为可能。伦理性原则、圆融性追求、“空而有”的人生表达、“乐感”的文化心理结构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传统解读。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提炼新命题,准确把握、深入阐释、科学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二是要关注日常生活问题,以拓展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新范畴。过去,基础理论需要体现对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