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转型下的一角-就业与效率_第1页
宏观:经济转型下的一角-就业与效率_第2页
宏观:经济转型下的一角-就业与效率_第3页
宏观:经济转型下的一角-就业与效率_第4页
宏观:经济转型下的一角-就业与效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宏观报告|宏观点评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宏观经济转型下的一角——就业与效率12月2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数据)。在2018年—2023年的5年间,中国经历了延绵3年的疫情、迎来了地产的下行周期、也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转型期。第五次普查数据给了我们一个回顾过去五年经济变迁的新视角。证券研究报告作者宋雪涛分析师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7090003songxuetao@孙永乐分析师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3010001sunyongle@相关报告1《宏观报告:宏观报告-2025年度展3《宏观报告:宏观-黄金是对未知的风险提示:关注统计口径的变化、关注后续产业转型、关注后续从业人数宏观报告|宏观点评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年的5年间,中国经历了延绵3年的疫情、迎来了地产的下行周期、也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转型期。第五次普查数据给了我们一个回顾过去五年经济变迁的新视角。从业人员的变化是产业变迁的结果,产业从第二产业持续转向第三产业,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带来了从业人员分布的变化。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力。2023年第三产业2法人单位+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4.1亿人,相比2018年增加了8126.9万人,占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5.6个百分点至67.6%;但是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相比于2018年反而减少了526.9万人至1.97亿人,占比下滑5.6个百分点至32.4%。67596表1:就业人员分布(从业人员:单位万人;单位数:单位万个)67596法人单位+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数(万人)法人单位+个体经营户单位数(万个)201820232023年占比过去5年变动201820232023年占比过去5年变动批发和零售业10452135501355022%338355499549946%1664制造业12109123181231820%2097759178%142建筑业6759 6079 10%-4106465%23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58944087%13867116%325325住宿和餐饮业2942 3435 6%493493802116310%3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60828555%2482486389118%23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250927815%2722721601521%-8教育236927545%385385991101%11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73721714%4344345978657%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23218123%5805801462%11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05616723%61132%140卫生和社会工作128015953%385901%5房地产业1441 1520 2%1571401%-18金融业183212482% 8314110%-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6007931%13120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36153817717718370%1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4825081%220320%12采矿业6054771%-970%-2资料来源:wind,统计局,天风证券研究所第二产业从业人口下行主要是受到了建筑业和采矿业的拖累,两大行业从业人数分别净流出了680.4、127.9万人(占比分别从2018年的1.1%、12.7%下滑至2023年的0.8%、10%)。其中,建筑业从业人员大幅回落与近几年地产逐渐进入下行周期相对应。采矿业则可能与采矿技术进步以及行业集中化程度提高有关。制造业从业人员小幅增多208.9万人(占比从22.7%下滑至20.2%)。但随着制造业产业升级,行业内部从业人员分化明显。在过去5年里,受技术进步与产能转移等因素影响,以纺织服装行业为代表,部分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的从业人员大幅减少。纺织服装和服饰业、纺织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分别减少133、87.2、67.7万人,三大行业占制造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合计下滑2.8个百分点至10.3%,在各行业中人数下滑最为明显。技术、资本密集型行业则吸纳了更多的新增从业人员,2023年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从业人员相比2018年分别增多114.8、85.5、81.5、79.2万人四大行业占制造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合计提高3.4个百分点至28.5%,是制造业中吸纳劳动力的主力。1/sj/zxfb/202412/t20241226_1957901.ht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3纺织服装、服饰业纺织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其他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家具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烟草制品业汽车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资料来源:wind,统计局,天风证券研究所个体经营户占比更高的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力。在过去5年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新增8126.9万人至4.1亿人,占比提升至67.6%。其中,提供岗位最多的是批发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餐饮业,2023年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分别为1.4、0.4、0.3亿人,占比为22.3%、7.2%、5.6%。岗位新增最快的是批发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023年相关行业分别新增从业人员3098、1819、617、580.2万人,累计吸纳了80.4%的新增就业人数。建筑业金融业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卫生和社会工作教育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资料来源:wind,统计局,天风证券研究所图3: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占比(单位:%)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4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金融业采矿业教育房地产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资料来源:wind,统计局,天风证券研究所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成为当前吸纳就业的主力意味着解决就业所需要的GDP增速在降低。从人均GDP视角上看,2023年制造业从业人员人均GDP增加值为26.8万元,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人均GDP增加值仅有9.1、10.1万元。反过来看,26.8万的增加值创造仅能够带来1个制造业岗位但是能够带来接近3个批发零售岗位。对于就业数据额外需要关注的一点是,因口径的问题,五普数据与统计局年度公布的就业人员数据存在一定出入,数据之间或并不可比。2023年统计局年度数据显示3,2023年中普查数据显示,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为1.9、4.2亿人,累计从业人员6.1亿人,超过了统计局数据3696万人。其中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普查数据显著高于统计局数据5952万人。数据的差异或是由于统计口径的差异。年度数据是基于人口普查和劳动力调查数据推算。相比较而言,普查数据对我国境内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个体经营户进行“地毯式”清查,在这样的情况下,一部分隐藏的从业人员(比如灵活就业人员)或也被纳入到普查范围之内,这会带来更高的从业人员数。从业人员流动的背后是产业变迁。但制造业的逻辑和服务业的逻辑并不一致。制造业主要以效率为导向,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在出清,更能体现生产效率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在持续扩张。这带来了工业部门生产效率的提高。从制造业资产结构上看,技术密集型行业在过去5年间持续扩张。2023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资产占比相比于201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传统高耗能行业的资产占比则分别回落1.1、0.6、0.6个百分点。行业营收也显示了同样的逻辑,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3/easyquery.htm?的离退休人员、(3)私营业主、(4)个体户主、(5)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员、(6)乡镇企业就业人员、(7)农村就业人员、(8)其他就宏观报告|宏观点评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造业营业收入在过去5年里增长了67%、38%;但是纺织服装行业营收反而下滑了19%。五普数据也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5.3万个,比2018年末增长57.4%;占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1.5%,比2018年末提高2.0个百分点5。同一个行业内部也在通过技术进步等方式来实现效率的提高。这一点在从业人数下滑的采矿业上表现的极为明显,虽然相关行业从业人数持续下滑,但是相关行业的营收、GDP却在持续上升。以人均营业收入为标准,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人均产出从2018年的77.3万元大幅上涨至2023年的133.5万元。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人均产出从2018年的91.7万元大幅上涨至2023年的165万元。制造业人均营收水平也从100.3万元上涨至125.1万元。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烟草制品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资料来源:wind,统计局,天风证券研究所服务业呈现出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同步扩张的格局,前者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体现,后者既能解决就业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今年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员最多的行业是批发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两个行业法人单位资产仅占服务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规模的23.6%,但是提供了服务业43.7%的就业岗位(法人单位+个体户在过去5年里吸纳了64.7%的新增就业人口。相比于制造业以及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业等,批发零售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以个体经营户为主(占比为81%6法人单位的平均规模也小(法人单位户均资产规模仅519.7万人,每1家法人单位平均拥有5.2名从业人员这意味着相关行业的进入门槛比较低。在第一产业、建筑业从业人员下滑时,受益于电商等互联网行业等的发展,批发零售业等门槛较低的行业也就成为了解决就业的最大去向。从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可以看到,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占比从2018年7的18.6%持续下滑至2023年的15.4%,而从事零售批发业的农民工占比从2018年的12.1%震荡上行至2023年8的13.2%。类似的如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也是农民工主要的去处行业。虽然这些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相对较低,比如批发零售业全要素生产率业仅5/sj/zxfb/202412/t20241226_1957891.html7/sj/zxfb/202302/t20230203_1900299.html8/sj/zxfb/202404/t20240430_1948783.html宏观报告|宏观点评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有2.5,但是也会高于农林牧渔行业、建筑业0.2、-2.4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关注的一个问题是,这些全要素生产率较低行业的平均工资收入并不高,2023年统计局数据显示城镇私营单位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平均工资仅6.4、5.2、6.7万元,在各行业中相对偏低。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天风证券研究所经济的另外一面是政策积极推进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2023年末,全国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6.5万个,占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5.7%9。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为代表,这两个行业在2018-2023年间占服务业总资产的比重从4.6%上行至5%,资产同比增速达到了76.4%。这两个行业也吸纳了大量的高技术人才,过去五年两大行业累计新增1196.8万人,占新增就业人数的15.7%。相比于劳动密集型服务业,这两大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更高,央行工作论文数据表明在2017-2019年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在13.6左右,大幅高于其他所有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达到了5.9,在各行业位居前列。同时,行业从业人员也能够拿到更高的工资水准,2023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城镇私营单位平均工资为12.9万元,在各行业中位居第一。总的来说,在过去五年间,中国一方面通过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来推动社会生产效率提高和经济转型,另一方面通过发展门槛较低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来吸纳由第一产业等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社会的整体效率稳步提高。9/sj/zxfb/202412/t20241226_1957891.html宏观报告|宏观点评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7分析师声明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在此声明:我们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或相当的专业胜任能力,所有观点均准确地反映了我们对标的证券和发行人的个人看法。我们所得报酬的任何部分不曾与,不与,也将不一般声明除非另有规定,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版权均属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内容。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识及标本报告是机密的,仅供我们的客户使用,天风证券不因收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天风证券的客户。本报告中我们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天风证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考,不构成所述证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