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课时提高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1页
8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课时提高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2页
8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课时提高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3页
8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课时提高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4页
8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课时提高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李大钊曾作诗叙说圆明园:“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为了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历史,语文老师组织大家进行以“圆明园的前世今生”为主题的博物馆一日游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练基础1.【溯源历史】初到博物馆,讲解员给大家讲解了圆明园的历史。请你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康熙末年和雍正年间,圆明园开始兴建,由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园最大,故统称圆明园。圆明园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1860年,英法侵略者纵火fén烧圆明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劫掠。后来,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dàng然无存。圆明园是清代皇家园林的重要代表,其遗址是近代中国被侵略、被殖民的历史见证,以断bì残垣告诫后人勿忘国耻、警钟长鸣。圆明园是中国知耻奋进的最好的爱国主义教材,它用残酷的现实告诉所有中国人:落后就要挨打,强大才能兴邦。(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fén烧()dàng然无存()断bì残垣()兴建()劫掠()遗址()(2)请提取语段中画横线句子的主干。2.【想象原貌】同学们开始参观时,班长小语搜集了一段介绍圆明园景物的文字,但由于慌张,把句子语序弄乱了。请你帮助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等。②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③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④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⑤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⑥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A.②③①⑥⑤④B.③④②⑤①⑥C.③⑤②⑥①④D.②⑤①⑥③④3.【讲解遗迹】同学们一边参观一边向讲解员提问,课代表小文作为记录员记录了一些重点并发在群里与大家共享。由于记录仓促,大家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了一处语病,请你找出有语病的一句是()A.圆明园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称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B.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在同时代的欧洲刮起了一股模仿中国园林艺术的旋风。C.通过遗迹承载的中华民族的世界史,使中国当代青少年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D.圆明园不但在清代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也有重要影响。4.【倡议护遗】本次活动结束后,很多同学决定回去后拟写一则倡议书,呼吁大家保护文化遗产,请你也提出两条自己的倡议。倡议书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是我们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想要保护和维护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就必须增强意识,从身边做起。为此我们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一、文明参观,文明游览,不可破坏文化遗产或做不利于保护文化遗产的事。二、。三、。九年级(1)班××年×月×日练能力战乱烽火加野蛮掠夺的劫难,致使百万计的圆明园金石字画等珍宝文物被洗劫一空,流散四方。这不仅是历史之殇,更是文明之恸。请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圆明园:东西文明交流没有躲过的劫难孙晨慧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站在圆明园的废墟前,总会感慨百余年前这座“万园之园”的盛景。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后改称万春园)组成,总称“圆明三园”。作为清朝繁盛时期的缩影,圆明园是接待外宾的主要场所之一。乾隆年间,英国派遣的马戛尔尼勋爵使团曾到访圆明园,惊叹于圆明园的盛景。乾隆十二年(1747年)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间,乾隆皇帝在长春园中引进了一组欧式园林建筑,称为“西洋楼”。当时,宫廷内活跃着大量西方传教士。乾隆遂命意大利人郎世宁、法国人蒋友仁等参与西洋水法工程的设计。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将圆明园烧毁。1900年,八国联军闯入圆明园西郊诸园,展开大肆拆抢。时任英国军队首领的额尔金下令焚烧圆明园,大火连烧三天三夜。这座被世人冠以“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东方凡尔赛宫”等诸多美名的文化宝库,在数日之内,风貌骤变。今天,肃寂的圆明园里,斑驳的黑迹留印在残柱的雕纹上,稀疏的枯草挤占在石柱的缝隙间,让人望之凄然。离长春园南北主轴线与西洋楼东西轴线交会处不远,建有法国作家雨果的半身雕像。旁边的书形石雕上镌刻着雨果《致巴特勒上尉的信》。1860年圆明园罹劫后,占地超过80%的中式园林建筑几乎荡然无存。西洋楼建筑因以石材结构为主体,相对不易被毁,成了整个圆明园建筑遗迹保留较多之处。因此,人们会误以为“西洋楼就是圆明园”。太多巧合让中西合璧的西洋楼遗址得以留存。这处让石头拥有生命的地方警示着人们对待文明应有的敬畏。文明的建立和留存异常艰难,但冲突和毁灭可在瞬间发生。圆明园遭受过火劫、金劫、石劫、木劫、土劫。圆明园被毁是人类历史的悲剧,它造成的经济价值乃至文化价值的损失都是不可估量的。冲突带来的结果不仅把中西园林合作的代表性建筑毁于一旦,更让不同世纪不同文化融合而成的人类宝库付诸东流。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它们的历史依靠建筑留存至今。建筑一旦被毁,那些文明也随之消失于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了。无论是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叙利亚的巴尔夏明神庙、朝鲜的永明寺、马耳他的瓦莱塔皇家歌剧院,还是英国的格瑞弗莱斯教堂,太多世界瑰宝毁于战乱,毁于冲突。在剥夺与侵略中,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沦为资本血腥积累里的灾难。以地理大发现为界,东西文明交流的方向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东方文明向西传播时,如“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典型案例均是以和平方式进行,而殖民时代,“西学东渐”则是伴着列强的坚船利炮和对殖民地生命、文化的血腥毁灭,这是东西方交流史上一场痛至今天仍无法抚平的劫难,也是北京圆明园遗址必须保护好的世界性意义。如今,伴随非西方国家登上世界舞台,300年来西方文明鳌头独占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和谐相处再次成为世界性议题。“移天缩地在君怀”的圆明园造园艺术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哲学思想,儒释道融会贯通,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搭建桥梁纽带。圆明园的存在也让人们看到,人类文明的交流除了暴力的碰撞方式,也可以拥有和平的交流方式。2020年,“圆明园罹劫160周年纪念”中法学者访谈活动举办。吴浩把纪念活动地点定在寓意“和平”“吉祥”的“万方安和”遗址。战乱摧毁了这座借鉴西方文化的艺术瑰宝,后人永远不能忘记。人类文明需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如今,西洋楼无形中成为很多人心目中的圆明园形象。一百六十多年后的今天,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立于西洋楼遗址区大水法前,摁下相机快门。在回望历史中,人们希望照见一个持久和平的未来,照见一个东西方文明共存共融的新时代。(选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题目提示全文主要论述的是勿忘圆明园被毁的历史。B.“移天缩地在君怀”的圆明园造园艺术蕴含丰富的中国哲学思想,也包含中西方文化的融合。C.太多世界瑰宝毁于战乱冲突。在剥夺与侵略中,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沦为资本血腥积累里的灾难。D.东方文明向西传播时,如“郑和下西洋”等典型案例均是以和平方式进行的。6.论证思路就是作者论证观点时的论证过程。请简要概括全文的论证思路。7.本文和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论述的问题和角度有什么不同?8.读了这篇文章,就“北京圆明园遗址要不要修复”的问题,同学们展开了探讨。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在班级发表你的看法,理由要充分。

参考答案练基础1.(1)焚荡壁xīnglüèyí(2)圆明园是教材。2.D解析通读各句可知,语段是介绍圆明园景物的,②句应为首句;⑤句与②句句式相同,内容并列,应排在第二句;①句介绍其景物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⑥句介绍其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这两句应排在一起,从“还有”可知⑥句应排在①句后;③④两句先写景物,再写游玩感受,应排在最后。3.C4.示例:二、大力宣传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感受文化魅力及文化传承的意义三、组织相关的展览和表演活动,让学生多多了解不同形式的文化遗产练能力5.A解析“主要论述的是勿忘圆明园被毁的历史”有误,文章借圆明园及其他文明建筑被毁,论述东西方文明交流和冲突的问题。6.①首先由圆明园建成、罹劫、被毁的事例引论题:人们对待文明应有敬畏。②然后列举毁于战乱的世界建筑瑰宝,论述“文明的建立和留存异常艰难,但冲突和毁灭可在瞬间发生”。③最后分析非西方国家登上世界舞台后,不同文明如何和谐相处,并得出结论:人类文明需要和谐相处、合作交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或“人类需要持久和平的未来,需要东西方文明共存共融的新时代”)。7.本文:从人类和平与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角度,指出圆明园被焚毁给人类带来的损失,论述人类文明需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交流要采取和平方式,避免暴力的碰撞。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站在世界和人类文明的角度,盛赞中华民族,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尊敬,强烈地谴责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强盗行径。8.示例一:不要修复。圆明园在历史、文化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