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汕头市2025届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①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发表议论,不论在传统的叙事文类中,还是在现代小说里,都是作者(故事讲述者)的天然权利。议论和叙事,两者相辅相成,是小说和故事重要的结缔组织。议论的作用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时,议论代表了作者或叙事代言人的声音,寻求与读者(听众)进行直接的交流;有时,发表议论的,是小说或故事中的人物——不同人物对事件的看法,在文本中构成复杂的对话关系;当然,议论的运用,有时候仅仅是为了改变或调节叙事节奏;诸如此类。不管怎么说,议论的使用,或许与小说或故事本身一样古老,同时,经过一系列改头换面的乔装打扮,一直延续至今。②列夫·托尔斯泰如果想在写作中发表议论的话,往往会随时中断引人入胜的故事,并将它遥遥无期地搁置起来。他似乎并不在乎读者对这种突兀的做法有什么看法。在《战争与和平》中,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巴尔扎克的做法也差不多。似乎伟大作家的标志之一,就是拥有随时发表议论的特权。就算你知道巴尔扎克在小说的某处要展开洋洋洒洒的议论了,就算你对作家的这种做法感到很不耐烦,在一般情况下,19世纪的读者还是会立刻被他博学、风趣、睿智的议论文字吸引住,不太舍得“跳读”。③不过,不知从何时开始,议论,甚至包括与议论直接相关的“讲述”和“概要叙事”,都成了小说写作的禁忌。作家们被告知,最好不要在作品中发表什么议论,而应该将议论所要呈现的内容通过人物的行为,自然而然地显示出来。伴随着对列夫·托尔斯泰以及巴尔扎克几乎众口一词的批评,议论最小化成了现代小说的某种“金科玉律”。比如说,在小说中做出“包法利夫人走向了壁炉”这样的暗示,要比直接交代“包法利夫人感觉有些冷”,显得更为“高级”。久而久之,当代小说形成了某种不成文的箴规:“场景叙事”总要比“概要叙事”好;“显示”总要比“讲述”好;通过人物行动来显示意义,总要比直接付诸议论和交代好。简单来说,若非不得已,作者最好不要在作品中发表什么议论。④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认为,议论在传统文类和古典小说中十分常见,这是因为在传统叙事中,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习惯于某种“专断的声音”。议论所代表的,通常都是无所不知的作者的声音——作者或故事的讲述者,总是喜欢直接评论事件,臧否人物,对读者进行指教和劝谕。而到了现代小说中,随着“作者声音”的逐步退出渐成风尚,议论的式微或消失,就成了文学叙事进化或进步的标志性事件。这种看法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但如果我们进而认为现代小说完全排斥议论,或者说,议论最小化是现代小说的普遍特征,则不符合文学史的基本常识,因而是根本错误的。⑤议论的使用,在现代小说中并未衰歇,甚至,通过一些或显或晦的修辞转换,议论的作用反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我认为,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⑥第一,包括观念、意见、价值立场、情绪化的内心悸动在内的一系列话语,已经构成了当今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些话语包裹在一切事物之上,渗透进了人的行为之中。文学如果要描述这些事物,表现人的行为,就必须首先处理这些附着在事物或人的行为之上的话语,对它们展开分析,并建立不同话语之间的对话关系。否则,作家们或许根本无法抵达“事物”。⑦第二,从18世纪席卷欧洲的浪漫主义运动以来,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分裂和对抗日益严重,使得个人向内心退缩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就造成了个人行动力的丧失以及自我意识的过剩。当代小说如果不去关注思想或意识问题,单纯通过个体的行为,已无法呈现他们的真实的生活状态。⑧如果说,在当今世界的文学类型中,真的存在着“议论最小化”的小说,我想那一定是消费性的、用一个又一个悬念来吸引读者注意力的悬疑或侦探小说。而那些具有更高抱负的小说,总是在困难、复杂的沉思和思想辩证中,面对历史、现实和未来,提出自己的问题。我们如果不想用“取消议论”这一教条来束缚自己的手脚,掩盖自己的思想上的怠惰,或许应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来思考议论的作用。(摘编自格非《现代小说中的议论》)材料二:①“议论”在西方长篇小说中的功能是多样化的。或升华人物与事件的意义,或概括整部作品的价值,或加入作者的哲学与美学思想,或直接评论作品本身,或表现作者的政治、教育观念,或抨击时弊,或间离读者的情绪,如萨克雷在他的小说《名利场》中不断提醒读者:书中的人物是他制造的傀儡。②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家是不爱在小说中发表议论的,甚至是摈弃小说中的“议论”成分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都没有“议论”,或者说绝对没有如西方长篇小说中的那种“议论”。如果说有,就是用诗,如《三国》借用前人的诗来评论书中历史人物。严格地说,只有《红楼梦》第一回出现了作者。中国古典长篇小说是排除“议论”的纯小说。③何以西方古典长篇小说多“议论”而中国的罕有呢?第一,与社会、文化发展有关。西方古典长篇小说到文艺复兴时多“议论”。这是因为社会发展了,文化进步了,作家的知识视野开阔了,作家的知识结构发生了变化,其小说也体现出这种变化。第二,受传统影响。西方有以“议论”入小说的传统,中国没有。中国小说严格与“经史子集”分家,不入“九流”,哲学家可以用“寓言”入著作,小说家绝不可以把哲学写入小说,这是由正统规定的。第三,也不妨说这种“分家”使中国古代小说家自觉地摈弃“议论”,中国古代小说家认识到它会削弱小说的可读性,而保持住“一气呵成”的纯小说的叙述气势。(摘编自李万钧《关于议论与纯小说》)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议论是小说和故事中重要的组成要素,其作用丰富多样;议论的使用由来已久,延续至今。B.列夫·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等伟大作家往往在小说叙事中插入议论,曾遭到人们批评。C.议论最小化是现代小说的普遍特征,这种偏见是十分荒谬的,它违背了文学史基本常识。D.西方古典长篇小说多“议论”而中国的则罕有,根本原因是中国没有文艺复兴这样的运动。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场景叙事”比“概要叙事”好,“显示”比“讲述”好,这类当代小说创作的箴规未必公允,须辩证分析。B.当代读者并不喜欢小说中无所不知、专断的“作者声音”;因此,现代小说中议论的衰微乃至消失是必然的。C.那些凭借重重悬念而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悬疑、侦探小说,是“议论最小化”的小说,其创作思想抱负较低。D.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属于排斥“议论”的纯小说,这是作家自身知识视野的偏狭与文化传统的桎梏决定的。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一第三段分论点的一项是(
)A.我职责是用生动的形象,而不是用议论来说明事物。(果戈理)B.福音书里的不要议论一语在艺术中是十分正确的:你叙述,描写,可不要议论。(列夫·托尔斯泰)C.不发表哲学议论的作家只不过是个工匠而已。(拉法格)D.小说之描写人物,当如镜中取影,妍媸好丑,令观者自知,最忌搀入作者论断。(黄人)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写作思路。5.《祝福》中有如下一段议论:“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这段议论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看山李锐远处,山峰连着山峰,它们向上托举着,升,升,升,不知费了多大的劲,也不知受了多大的委屈,还是挣扎不过,只是默然地矗立着。崇山峻岭之中蜿蜒出一条清澈的小河,温柔着,劝说着,也许只有河流的温润才能理解大山的沉默。太阳很好,草很好,牛们也很好。随着缓缓移动的脚步,和吃草时摆动的脖子,牛铃叮叮咚咚地响着,悠悠的,传得很远。牛群越放越大,可是放牛人越过越孤单:妈死了,老婆死了,后来,儿子半路上也死了,只留下一个女儿和自己厮守着。可是,再后来,女儿也出嫁了。嫁女儿的时候他有些不舍,不舍可到底也嫁了。女儿一嫁,他的日子就好像是凝冻了一般:所剩下的只是放牛,只是独自一人每天呆呆地看着这些个山。①猛地,有个东西白亮亮地刺进心里来:昨天晚上,队长来找他,说他老了,说放牛的活儿苦重,说村里只有牛信【注】挣的工分最多,说队里打算换一个牛信,问他愿意不愿意。“不愿意!想端我的饭碗子哩!”心里这么想,嘴里却没这么说,只是笑笑,只是说:“我还能行哩。”送走队长,他提着马灯进了牛圈,看着反刍的牛们,两行老泪流下来,他问:“你们愿意吗?你们说我老吗?”牛们不说话,只把湿漉漉的眼睛恋恋地看着他。放牛人靠着一棵歪脖子的橡树坐下来,掏出烟荷包用烟袋锅挖了一阵,自制烟末随着喷出来的青烟,发出一股臭味,可放牛人却有滋有味地享受着,透过眼前的青烟若有所思地看着山脚下那个熟悉的小山庄,他和牛们就是从那儿走出来的,村西头那三间石顶石墙的房子就是他的家,他一个人的家,只要他不回家,房顶上的那个烟筒就冷冷清清地永远不会冒出烟来。有一缕烟从嘴角挤到眼眶中来,泪水热辣辣地淹没了村子和家,揉揉眼,他把视线移向别处,可不觉中又恋恋地转了回来。②村子里,管成家的门口挂了一只面箩,箩上缚着一条尺把长的红布条,鲜亮亮地透着刚得了儿子的喜气。黑小家年前死了老人,过年时用白纸写的对子还在乌黑的门框上贴着,字辨不出,纸还是白生生的。保成媳妇正朝院墙上搭被子,娃娃们又尿炕了。下地的人们,三三两两扛着锄头走过村口的神树。鸡和狗的叫声像是隔了一层什么远远地传上来……一切都是熟悉的,一切都是看过无数遍的,可他觉得总没有把它们看透,自从女儿出了嫁,他就觉得这一切都和自己远远地隔了一层,倒是和牛们越来越亲近了。那头牤牛,就是儿子死的那一年出生的,不知怎么的,他总觉得这牤牛的眼神像自己的儿子。河曲曲折折地绕着,不知道要流淌到什么地方。牛群在山坡上散散漫漫地走着,长长的尾巴在周身上下不时地甩打,轰赶着围上来的虻蝇。长舌头在肥嫩的青草丛里卷来卷去,③吃到酣畅处白白的口涎就顺着嘴角长长地垂下来,在明媚的阳光中拉出一道闪闪发光的弧线。或许是猛然间回忆起什么遥远的往事,它们就会中断了香甜的咀嚼从青草中抬起头来,黑而大的眼睛久久地注视着群山。放牛人自信地在橡树下坐着,在山坡上,在身边的这一群当中,他已经享受惯了一种至高无上的尊严,他是它们的中心,它们是他的依靠,可是今天这自信中却夹进了一些惶恐:我真的就老得不中用了吗?工分多那是我雪里雨里挣下的,这也叫人眼红吗?嫌多,我宁愿减工分。可队长说话时的口气分明是冷冷的,是不容商量的。他只会笑笑,只能服从的,他想不出有什么办法可以不服从。不由得,他又想起撒手而去的老婆,半路而去的儿子,虽然舍不得但还是嫁出去的女儿来。山还是一如既往地沉默着,木然着,永远不会和昨天有什么不同,也永远不会和明天有什么不同,不同的只是人老了。放牛人细细地思量着:甩石头用的小锨已经磨得只剩下半个,若是换人,得叫队里到河底镇再去打一把新的来;下雨天上山穿的毛腿,已经防不住水了,若是换人,得叫队里再出羊毛,再纺线,重新织一副;水壶是自己预备的;再剩下的就是牛们了,跟人一样,各有各的脾气禀性,不在一块过日子谁也摸不清,心疼不心疼得看各人的良心……这么想着,那惜别的凄凉又涌了上来,好像是自己要咽气了,好像自己在给儿女们一件一件地安排后事。不懂事的牛们安闲地吃着草,它们不知道,队长昨晚上来过,也许明天,也许后天,带它们上山的人就不是原来的那个人了。到那时就会是另外一个人,站在山坡上看山脚下的村子,看这些石顶石墙的房子,看这些扛锄下地的人们。他心里昏昏沉沉的,④太阳很暖和,慢慢地,坐在橡树下的放牛人睡着了,一缕口水从嘴角上耷拉下来。恍惚之中,他看见自己回到了村西头那间冷清的石房里,石房里忽然热闹起来,牛们不离左右地簇拥着,口口声声叫他队长,他坐在炕头上颐指气使地分派着:牤牛你去泉上担水,黑眼窝给我烧汤做饭,长耳朵和独角去拉土垫圈。它们都是只会服从,只会笑,没有谁不听话的。他很满意,朗声问道:“我老吗?”“不老。不老。”牛们都说,都笑。可他还是老了。白胡子长了老长老长,想死,可又没有病,就走到半山这棵歪脖子橡树底下,拴上一根牵牛用的麻绳,往脖子上一套,两脚悬空,死了。牛们都围上来哭,牤牛哭得最凶,他睁开眼劝牛们:“不用哭,我想死。这石顶石墙的房子我一个人住够了。山根底下这个村子我天天看,看透了。”牤牛说:“我跟你一块走!”牛们都围上来:“我们也跟你一块走!”半山里大家哭作一团,哭得肝肠寸断。他被哭得心软了:“我不死了,咱们还是都活着吧……”哭着,说着,放牛人醒过来,伸手一摸,脸上湿湿的。黑眼窝下的那只牛犊子正凑在脸前头,伸着舌头舔他的脸。他不动,任那牛犊去舔。太阳很暖和。【注】牛信:放牛的人。一九八八年(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头部分通过描写矗立的大山和蜿蜒的河流,暗示着放牛人无人理解的孤独与痛苦,只能与牛群为伴。B.队长劝说放牛人放弃繁重的放牛工作,队里打算再换一个牛信,这使本来就饱经苦难的放牛人内心充满苦痛和忧伤。C.放牛人靠着橡树,望向山脚,看着村西头自己的那三间石顶石墙的房子,想起昨日队长的到访,此刻泪水热辣辣地流出来,恋恋不舍地注视着眼前的一切。D.放牛人像往日一样自信地在橡树下坐着,可是今天的自信夹进了一些惶恐,这种惶恐正是放牛人卑微服从性格的体现。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的“刺”字写出了“队长换牛信”这件事对放牛人影响很大,也暗示了他对队长的怨恨,因为放牛已然成为放牛人单调且孤独生活中的一抹亮色。B.句子②运用质朴自然的语言描绘出了富有生活气息的农村生活场景,这和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的意境与情感表述一致。C.句子③巧用比喻,将牛嘴角的口涎比喻成闪闪发光的弧线,形象生动地写出牛在草地上吃草时的悠闲惬意。D.句子④属于环境描写,太阳的“暖和”与“心里昏沉沉”相对,反衬出人物内心的痛苦,表现了人物命运的悲惨。8.文章结尾的梦境中,牛化成人围在放牛人身边,《促织》中成名之子魂化促织,二者的写法虽都荒诞离奇,但作者的写作意图却有所不同。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9.“《看山》中对人性的赞美隐藏于悲剧的人生底色之下,同时小说没有激烈的外在矛盾冲突,而是在平衡稳定的小说秩序中流露出作者的悲悯和反思。”请结合文本,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治国之道,所养有二:一曰养德,二曰养力。养德者,养名高之人,以示能敬贤;养力者,养气力之士,以明能用兵。此所谓文武张设,德力具足者也,事或可以德怀,或可以力摧。外以德自立,内以力自备,慕德者不战而服,犯德者畏兵而却。徐偃王修行仁义陆地朝者三十二国强楚闻之举兵而灭之。此有德守,无力备者也。夫德不可独任以治国,力不可直任以御敌也。韩子之术不养德,偃王之操不任力。二者偏驳,各有不足。偃王有无力之祸,知韩子必有无德之患。凡人禀性也,清浊贪廉,各有操行,犹草木异质,不可复变易也。狂谲、华士不仕于齐,犹段干木不仕于魏矣。性行清廉,不贪富贵,非时疾世,义不苟仕,虽不诛此人,此人行不可随也。太公诛之,韩子是之,是谓人无性行,草木无质也。太公诛二子,使齐有二子之类,必不为二子见诛之故,不清其身;使无二子之类,虽养之,终无其化。清廉之行,人所不能为也。夫人所不能为,养使为之,不能使劝;人所能为,诛以禁之,不能使止。然则太公诛二子,无益于化,空杀无辜之民。赏无功,杀无辜,韩子所非也。太公杀无辜,韩子是之,以韩子之术杀无辜也。(节选自《论衡·非韩篇》,有删改)材料二:昔徐偃王以仁义朝天下。王孙厉谓楚庄王曰:“王不伐徐,必反朝徐。”王曰:“偃王,有道之君也,好行仁义,不可伐。”王孙厉曰:“大之与小,强之与弱也,犹石之投卵,虎之啖豚,又何疑焉?且夫为文而不能达其德,为武而不能任其力,乱莫大焉。”楚王曰:“善。”乃举兵而伐徐,遂灭之。知仁义而不知世变者也。夫徐偃王为义而灭,燕子哙行仁而亡,哀公好儒而削,代君为墨而残。灭亡削残,暴乱之所致也,而四君独以仁义儒墨而亡者,遭时之务异也。非仁义儒墨不行,非其世而用之,则为之禽矣。(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有删改)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徐偃王修行A仁义B陆地C朝者D三十二国E强F楚闻之G举兵H而灭之。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外以德自立”与《六国论》中“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的“以”用法相同。B.操,意为“操持、拿着”,与《鸿门宴》“大王来何操?”中的“操”词义相同。C.“义不苟仕”中的“义”与《师说》“吾师道也”中的“师”用法相同。D.是,意为“认为正确”,与《答司马谏议书》“是而不见可悔故也”中的“是”词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认为治国要培养德操以示敬重贤人,要培植武力以表明能够用兵打仗,二者对国家治理都很重要。B.材料一认为清高廉洁是人的天性,姜太公诛杀二人对于教化百姓没有好处,白白杀死了无罪的人。C.材料二中王孙厉认为强国对付弱国就像虎之啖豚,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楚国现在不伐徐将来会反受其害。D.材料二中四位君主施行仁义儒墨最终却招致灭亡削残,原因就在于他们未安民心,致使百姓暴动。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太公诛二子,使齐有二子之类,必不为二子见诛之故,不清其身。(2)且夫为文而不能达其德,为武而不能任其力,乱莫大焉。14.两则材料都涉及徐偃王被讨伐之事,但以此论证观点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玉楼春·和吴见山韵吴文英阑干独倚天涯客,心影暗凋风叶寂。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霜花强弄春颜色,相吊年光浇大白。海烟沉处倒残霞,一杼鲛绡和泪织。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刻画了一位孤独惆怅、浪迹天涯的游子形象。B.“霜花”句兼含比喻和对比手法,凸显词人心中的孤寂痛苦。C.词末用典,与全词所写景、情、事紧密契合,并无生僻之感。D.从词的标题和内容来看,这首词既慨叹自身,亦思慕友人。16.在中国古代诗文中,“秋”乃常见题材,“雁”是频出意象。以此为切入点,分析“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句中的情景关系。(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面这段话中的空缺部分。(1)孔子在《论语》中鼓励弟子多读《诗经》,在他看来,《诗经》具有兴观群怨的作用,读者还能通过阅读《诗经》“_________”,来认识自然万物,开拓眼界。(2)中国是诗的国度,从《诗经》时代到现在,一首又一首诗歌融入民族的血脉,成为我们生长的养分。诗词以其独特力量,感化我们的内心,如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以鱼、鸟为比,“__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无数人追求恬淡生活的心声;如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以“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引发了后人对人类存在和时间起点的哲学思考。(3)诗词可谓中华文化之根,想要中华文化常青,我们就应如《谏太宗十思疏》所言,需“_________”。让我们一起读诗、背诗吧,诗词虽是当年明月,但总有一首诗歌在历史的长河中等待着现在的我们,照亮心灵的归路。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言谈间本该(A)的话,再三斟酌下还是铺垫了好几句。“不知道说的有没有道理”“绝没有别的意思”“退一万步讲”等一番限定与修饰下来,交流的畅快也急转直下。额外的限定语,事实上起到的是补充与解释的作用。“甲
”,往往隐含着“你说的可能有道理,但我们不妨再讨论一下”的意味;“乙
”,经常作为“接下来我要开始陈述观点了”的开场白;“丙
”,丁
。这些“限定语”或许都没有什么实际上的语义指向,但一般都能起到缓和与留有余地的交流效果,就像是一种语言的润滑剂,让聊的天不至于生硬尴尬,让说的话不至于“掉在地上”。如此(B
),图个啥?反复纠结的社交“套话”背后,一定有难言之隐。不少人心里直犯嘀咕:一句无心之语,会不会冒犯到身边的同事、朋友和家人?脱口而出的心里话、张口就来的口头禅,是不是暴露了自己的“粗鲁”?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怕被误解,怕惹是非,怕生嫌隙,自然也就会在铺垫和说明上多此一“句”。结果就是,交流变得索然无味,理解变得无比奢侈。难怪有人总结现在聊天的套路:打破尴尬,用“哈哈哈”;表达开心,用“哈哈哈”;不知如何回复,也用“哈哈哈”。其实,是不是真的想“哈哈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不太会让人出错”。言谈间限定语越来越多,①目的旨在彼此能够避免误会、获得认同。②纵观现代人的社交网络,③坚强与脆弱、独立与依赖构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④这些情感与思绪的交织,⑤许多人只好在言语中采取“试探”的策略,⑥为自己提前圈定了一个语言的“紧箍儿”,⑦不求“动人”,但求“不得罪人”。18.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多次使用引号,下列选项中引号的作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这些“限定语”或许都没有什么实际上的语义指向,但一般都能起到缓和与留有余地的交流效果。B.让聊的天不至于生硬尴尬,让说的话不至于“掉在地上”。C.反复纠结的社交“套话”背后,一定有难言之隐。D.脱口而出的心里话、张口就来的口头禅,是不是暴露了自己的“粗鲁”?20.文中第四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用‘哈哈哈’来打破尴尬、表达开心和应对不知如何回复时的窘境。”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22.第二段的举例论证不完整,请将第一段中加着重号的三个限定语填入甲、乙、丙三处,并在丁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丁处不超过18个字。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论及“文字下乡”时提到,“乡下孩子在教室里认字认不过教授们的孩子,教授们的孩子在田野里捉蚱蜢捉不过乡下孩子。教授们的孩子日常并不在田野里跑惯,要分别草和虫,须费一番眼力,蚱蜢的保护色因之易于生效。乡下孩子不像教授们的孩子到处看见书籍,到处接触着字,这不是他们日常所混熟的环境。”由此可知,环境既培养了人的能力,也限制了人的认知。以上材料对你有着怎样的思考与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及简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D解析:西方古典长篇小说多“议论”而中国罕有,根本原因是中国小说严格与“经史子集”分家,不入“九流”,小说家自觉摈弃“议论”,认为其会削弱小说可读性,保持“纯小说”叙述气势,而非中国没有文艺复兴运动,该项强加因果,故D错误。2.A解析:文中虽提到当代小说有“场景叙事”比“概要叙事”好等箴规,但作者认为这未必公允,应辩证看待,A项正确;文中未提及当代读者对“作者声音”的喜好,且现代小说中议论并未衰歇,B项错误;作者只是说悬疑、侦探小说可能是“议论最小化”的小说,未评价其创作思想抱负,C项错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排斥“议论”是受社会、文化发展和传统影响,并非作家知识视野偏狭,D项错误。3.C解析:材料一第三段论点是议论成了小说写作禁忌,作者应避免议论。A项果戈理认为应用形象说明事物而非议论,B项列夫・托尔斯泰反对在小说中议论,D项黄人认为小说描写人物忌搀入作者论断,均支持该论点;C项拉法格肯定作家发表哲学议论的作用,与第三段论点相悖,不能支持,故C正确。4.写作思路:提出问题(第一、二段):开篇指出议论是小说作者的天然权利,叙事与议论相辅相成,是小说重要结缔组织,列举托尔斯泰和巴尔扎克在小说中发表议论的例子加以论证,为后文议论在现当代小说中的变化做铺垫。分析问题(第三、四段):阐述议论在现当代小说中式微,成为写作禁忌,指出“议论最小化”是现代小说某种“金科玉律”,同时说明这种观点虽有一定道理,但认为现代小说完全排斥议论是错误的,引发对议论在现代小说中作用的进一步思考。深入分析(第五段至第七段):提出议论在现代小说中未衰歇且作用得到强化,从两个方面分析原因,一是当今社会生活中话语与事物紧密相连,文学描述事物需处理话语并建立对话关系;二是个人与外部世界的分裂对抗使个人行动力丧失、自我意识过剩,当代小说需关注思想意识问题,从而论证议论在现代小说中的重要性。总结问题(第八段):呼吁在新历史条件下重新思考议论的作用,避免被“取消议论”的教条束缚,倡导积极探索议论在小说创作中的价值,升华文章主旨。5.作用:突出人物命运:以“我”(故事叙述者)的视角对祥林嫂的悲剧命运进行评说,将其描述为被人厌弃的“玩物”,深刻揭示了祥林嫂在当时社会被践踏的零余者生存境遇,引发读者对其命运的同情与反思。激发读者思考:“我”对祥林嫂由同情怜悯到宽慰的心态转变,促使读者深入思考祥林嫂这一典型形象背后的社会意义,如封建礼教的毒害、人性的冷漠等,增强了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调节叙事节奏:“我”的议论起到了调节叙事结构的作用,在叙述节奏上形成停顿与缓冲,自然地引出下文对祥林嫂故事的倒叙,使文章叙事更加流畅自然,层次分明。(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6.C解析:“泪水热辣辣地淹没了村子和家”是放牛人看到村子和家时对自身孤独、生活“凝冻”状态的痛苦以及对过往生活怀念的情感流露,并非因想起队长到访,C项错误。7.D解析:A项“刺”字主要体现“队长换牛信”对放牛人冲击巨大,未暗示对队长的怨恨,A项错误;B项文中句子②虽描绘农村生活场景,但放牛人有隔阂感,与《归园田居》(其一)中陶渊明的悠然自得意境和情感不同,B项错误;C项“口涎”与“弧线”并非比喻,C项错误;D项太阳“暖和”与“心里昏沉沉”相对,以环境的“暖”反衬人物内心的“冷”,表现人物命运悲惨,D项正确。8.写作意图:《看山》:梦境中牛化成人围在放牛人身边,是放牛人对现实的理想化呈现,反映其内心对牛群的深厚感情和依赖,同时也体现他无法摆脱苦难现实的无奈。这一梦境推动了人物内心由凄凉向释怀的转变,更侧重于展现人物的心理变化,揭示其孤独的内心世界和对温暖、被需要的渴望。《促织》:成名之子魂化促织这一荒诞情节,深刻隐喻了文章主旨。在当时社会,人如草芥,蟋蟀却价值连城,此异化现象旨在批判黑暗社会对人的压迫,揭示封建社会中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和社会的不合理性,以奇幻的情节反映深刻的社会现实,引发读者对社会制度的反思。9.理解:人性赞美:放牛人尽管人生充满苦难,妻儿相继离世,生活孤独寂寞,但他依然操心着放牛之事,对牛群怀有深厚感情,展现出善良、坚韧的品质。如面对可能被替换的情况,他仍为牛群考虑,体现出人性中的善良;在困境中坚持生活,不抱怨命运,表现出坚韧的一面,这些都是人性的闪光点,作者在悲剧人生底色下对其进行赞美。情节淡化:小说情节相对平淡,没有激烈的外在矛盾冲突,主要通过对放牛人心理活动的细腻描写,如他对队长换牛信一事的内心感受,以及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结合对大山环境的描写,如远处的山峰、蜿蜒的河流、山下的村庄等,来推动故事发展,展现人物性格和命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使读者更能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情感波澜。内心冲突与平衡:放牛人内心存在着从“自信”到“惶恐”再到思考离开后的安排等一系列冲突,然而这些冲突并未引发激烈的外在行为表现,而是在自我的内心世界中逐渐消解和平衡。例如他虽对队长的决定感到惶恐,但也只是默默接受,在内心为牛群安排后事,最终又在牛群的抚慰下选择继续生活,这种内心冲突的自生自灭使小说秩序保持稳定,也更深刻地反映出人物的无奈与坚韧,以及大山中人们逆来顺受的文化心理。作者情感:透过这种平衡稳定的小说秩序,作者寄予了对世代扎根土地的农民生存困境的深切悲悯,他们在命运的重压下艰难生活,却依然坚守着善良与坚韧;同时也反思了大山中人们自我催眠、安于现状、逆来顺受的文化心理,这种文化心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对命运的抗争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引发读者对社会底层人物命运和文化现象的深入思考。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BEG解析:“修行仁义”动宾结构完整,应在“仁义”后断开,即B处;“陆地朝者三十二国”中“陆地”修饰“朝者”,“三十二国”是“朝者”的后置定语,应在“国”后断开,即E处;“强楚闻之”中“强”修饰“楚”,“闻之”是动宾结构,应在“之”后断开,即G处。11.B解析:A项“外以德自立”与“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的“以”均为“用、凭借”之意,用法相同,A项正确;B项“徐偃王修行仁义陆地朝者三十二国”中“操”意为“品行、德行”,“大王来何操”中“操”意为“拿、持”,词义不同,B项错误;C项“义不苟仕”中“义”为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吾师道也”中“师”为名词作动词,“学习”,用法相同,C项正确;D项“韩子是之”中“是”为“认为正确”,“是而不见可悔故也”中“是”为“认为正确”,词义相同,D项正确。12.D解析:材料二四位君主施行仁义儒墨最终灭亡削残,是因为“遭时之务异也”“非其世而用之”,即不知道世道变化,在不适用的世道施行仁义,而不是未安民心、致使百姓暴动,D项错误。13.(1)译文:姜太公杀了二人,假使齐国还有像他俩这样的人,肯定不会因为他俩被杀的缘故,就不保持自身的清高。解析:“类”,类似、像……这样的人;“见诛”,被杀,“见”表被动;“清”,使……清白,保持清白。(2)译文:况且奉行文治却不能实现德政,奉行武道却又不能使用自己的武力,祸乱没有比这更大的了。解析:“达”,实现、达到;“任”,使用、发挥;“焉”,于此,兼词。14.论证观点:材料一:为论证治国之道需德力兼备。文中指出徐偃王修行仁义却被楚国灭掉,是有德行而无武力准备的例子,说明仅有德行不能单独担负治国任务;同时提及韩非的术不养德,推测其必有“无德之患”,从而得出治国要德力具足的结论,强调德与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以此论证观点。材料二:为论证施行仁义要符合时势。以徐偃王等四位君主因施行仁义儒墨而在不适合的世道遭灭亡削残为例,指出他们“遭时之务异也”“非其世而用之”,说明仁义儒墨本身并非不好,但在不符合时势的情况下施行则会导致失败,以此论证施行仁义要顺应时势的观点。(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5.B解析:“霜花强弄春颜色”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霜花以人的行为“强弄”,通过霜花与春颜色的对比,凸显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哀伤,并不含比喻手法,B项错误。16.情景关系:景:诗句描绘了秋雨之中千山一片青翠,暮色里一只孤雁随着云朵快速飞去的画面。“千山秋入雨中青”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一雁暮随云去急”则增添了动态感和凄凉感,整体秋景萧索落寞。情:作者与友人相聚又离别,秋景烘托了这种感伤之情;孤雁形象象征着作者飘零天涯的身世之慨,表达了其孤独寂寞的心境。关系:情景交融,作者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到对秋景和孤雁的描写中,使情与景相互映衬,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让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惆怅与落寞,意蕴深长。(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1)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解析:孔子认为读《诗经》可“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即通过阅读《诗经》认识自然万物,开拓眼界。(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解析:陶渊明《归园田居》中以鱼、鸟为比,“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表达了对恬淡生活的向往;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引发了后人对人类存在和时间起点的哲学思考。(3)(必)固其根本解析:《谏太宗十思疏》中强调让中华文化常青需“(必)固其根本”,即重视根本,才能使文化繁荣发展。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18.A.不吐不快;B.小心翼翼解析:A处前文说“本该”,后文“再三斟酌”,此处应填“不吐不快”,表示有话直说的意思;B处根据前文说话者反复使用限定语,说话谨慎的状态,应填“小心翼翼”,形容言行慎重,不敢疏忽。19.B解析:A、C、D项引号均表强调,B项“掉在地上”引号表特殊含义,其含义并非字面意思,而是指说话不被回应、尴尬的情况,与其他三项作用不同,故选B。20.①修改:“目的旨在彼此能够避免误会、获得认同”句式杂糅,可改为“旨在彼此能够避免误会、获得认同”或“目的是彼此能够避免误会、获得认同”;⑤修改:“许多人只好在言语中采取‘试探’的策略”前缺少使令动词,导致句子中途易辙,可改为“使许多人只好在言语中采取‘试探’的策略”。21.表达效果:原句优势:原句使用短句,且“打破尴尬,用‘哈哈哈’;表达开心,用‘哈哈哈’;不知如何回复,也用‘哈哈哈’”构成排比句式,简洁明快,句式整齐,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读起来朗朗上口,更能突出“哈哈哈”在不同情境下的频繁使用,强调其在缓解尴尬方面的重要作用,符合原文语言风格和逻辑,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改句不足:改句“用‘哈哈哈’来打破尴尬、表达开心和应对不知如何回复时的窘境”比较普通,句子冗长,重点不突出,缺乏原句的节奏感和表现力,不能很好地体现“哈哈哈”在社交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性。22.甲:退一万步讲;乙:不知道说的有没有道理;丙:绝没有别的意思;丁:通常成了“你千万不要误会我”的代称解析:甲处“退一万步讲”有让步、假设的意味,与“你说的可能有道理,但我们不妨再讨论一下”相符;乙处“不知道说的有没有道理”体现说话者的谦虚态度,可作为陈述观点的开场白;丙处“绝没有别的意思”符合语境;丁处根据前文限定语的作用及句式,补充为“通常成了‘你千万不要误会我’的代称”,使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四、写作(60分)立意:环境对人的双重影响:环境既培养人的能力,也限制人的认知,如材料中乡下孩子和教授孩子在不同环境下各有所长和所短,可从阐述环境与能力、认知的关系入手,探讨如何利用环境优势提升能力,突破认知局限。适应与突破环境:论述人在环境中的选择,既要适应环境,从中汲取成长的养分,培养能力,又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意识到环境对认知的限制,努力突破环境束缚,拓宽认知边界,实现自我提升。辩证看待环境作用:深入分析环境在塑造人方面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强调不能片面地看待环境,应客观理性地认识到环境对人发展的复杂影响,从而在不同环境中找准方向,追求更好的发展。示例:《借环境之力,破认知之茧》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的论述,如同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环境与人类发展的紧密联系。乡下孩子与教授孩子在不同环境中展现出的能力差异,深刻地揭示了环境既为我们提供成长的沃土,培育独特的能力,又可能成为禁锢认知的樊篱。我们应明智地借环境之力,果敢地破认知之茧,方能在人生之路上稳健前行。环境是能力的摇篮。生于乡村,孩子们在广袤的田野间奔跑嬉戏,熟悉每一寸土地的纹理,了解每一种作物的习性,他们能敏锐地辨别草与虫,熟练地掌握农事技巧,这是乡村环境赋予的宝贵能力。而城市中的孩子,沉浸于书籍的海洋,穿梭于各类文化场所,在知识的滋养下培养出出色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不同的环境塑造了不同的能力优势,我们应珍视所处环境给予的独特馈赠,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将环境优势转化为个人竞争力。然而,环境亦可能成为认知的枷锁。长期处于单一环境中,人们容易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和认知局限。乡下孩子因接触书籍和文字的机会相对较少,在知识储备和视野拓展方面可能落后于城市孩子;而城市孩子在享受丰富教育资源的同时,可能因远离自然而对自然规律和生态知识知之甚少。若我们一味地安于熟悉的环境,不主动寻求突破,认知的边界将逐渐狭窄,如同作茧自缚,限制个人的全面发展。为了突破认知局限,我们需要勇敢地走出舒适区,主动接触多元的环境。正如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方面,我们要通过阅读、学习等方式,汲取不同领域的知识,拓宽思维的广度;另一方面,要亲身去体验不同的生活场景,与不同背景的人交流互动,丰富人生阅历,加深对世界的理解。例如,现代社会中许多年轻人选择参加支教、游学、志愿者等活动,深入偏远地区或异国他乡,在那里他们接触到全新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从而打破了原有的认知框架,对世界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我们也要善于在熟悉的环境中发现新的视角和机遇。即使身处看似单调的环境,只要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也能挖掘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汇编及答案集锦
- 扬州大学《农业装备机电系统》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水暖电安装合同范本
- 2025采掘业简易劳动合同范本下载
- 2025钢结构工程承包合同,钢结构工程承包合同书,钢结构工程承包协议书
- 2025房屋拆迁合同格式范本
- 2024原告代理人法律文书制作与证明合同3篇
- 2025超市服务员劳动合同
- 2024年离职员工离职补偿及离职后合作关系协议3篇
- 2025的代理经销合同
- 2024-2030年中国电子级四氟化硅行业风险评估及未来全景深度解析研究报告
- 《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石墨化技术规范》
- 四柱万能液压机液压系统 (1)讲解
- JTT 1501-2024 潜水作业现场安全监管要求(正式版)
- GB/T 19633.1-2024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第1部分:材料、无菌屏障系统和包装系统的要求
- 家乡土特产电商营销策划方案(2篇)
- DZ∕T 0342-2020 矿坑涌水量预测计算规程(正式版)
- 食品安全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工程勘察资质分级标准和工程设计资质分级标准》
- (正式版)JTT 1482-2023 道路运输安全监督检查规范
- MH-T 5061-2022运输机场专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