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 科学并不神秘 走进科学实验室(解析版)_第1页
1.1-1.2 科学并不神秘 走进科学实验室(解析版)_第2页
1.1-1.2 科学并不神秘 走进科学实验室(解析版)_第3页
1.1-1.2 科学并不神秘 走进科学实验室(解析版)_第4页
1.1-1.2 科学并不神秘 走进科学实验室(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2科学并不神秘走进科学实验室【知识网络】【知识掌握】科学并不神秘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各种事物、现象及其变化。2、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3、科学带给我们什么?①科学的发展改变人们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认识,人类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逐渐提高。工业化时代——电器时代——信息时代。②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③科学技术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④科学技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走进科学实验室科学实验室包括实验准备室(仪器室)和实验操作室(实验室)。常见的仪器的用途和操作方法:一、试管主要用途:①盛放少量固体或液体;②收集少量气体或验纯;③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④用作少量气体的发生容器。使用方法:①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先均匀加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②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③使用时试管应干燥,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要朝着别人或自己,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角;④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⑤使用试管夹夹持,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1/3处),加热后不能骤冷,也不能立即放回塑料试管架上。原因:①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破裂;②防止液体溢出;③防止液体喷出伤人,倾斜可增大受热面积,使受热均匀;④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⑤避免烫伤手,防止试管炸裂,塑料试管架熔化变形。二、试管夹主要用途:夹持试管。使用方法:①试管夹应从试管底部往上套,然后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1/3处);②手握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原因:①防止杂质带入试管,加热时烧焦试管夹。②防止试管脱落。三、烧杯主要用途:①用作常温或加热时较多量的液体物质的反应容器;②溶解物质或配制溶液。使用方法:①加热时要垫石棉网,液体体积不超过容积的2/3,加热前外壁应擦干,不能用于固体加热;②进行反应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容积的1/3;③配溶液时,要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原因:①避免受热不均引起破裂,加热沸腾使液体外溢;②便于加热、搅拌以免溅出;③以免损坏烧杯。四、玻璃棒主要用途:①用于搅拌;②转移液体时引流;③蘸取少量液体。使用方法:①搅拌时不可碰击容器壁,不可用棒端击碎固体;②用后要立即清洗。原因:①防止容器破裂;②防止污染所取药品。五、酒精灯主要用途:用于加热物质。(酒精灯的火焰:酒精灯的火焰由外向内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温度最低。)使用方法:①灯内酒精的量不可超过容积的2/3,不少于容积的1/4;②灯芯松紧适宜,不能烧焦且应剪平;③不准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④不准用嘴吹灭(用灯帽盖灭);⑤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⑥不用时必须盖上灯帽;⑦调节灯焰大小时应熄灭酒精灯;⑧应用外焰加热。原因:①酒精过多,在加热或转移时易溢出,太少时易引起爆炸;②保证更好地燃烧,火焰保持较高温度;③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④防止灯内酒精引燃失火;⑤防止引起火灾;⑥防止酒精挥发和灯芯吸水而不易点燃;⑦防止引燃酒精蒸气而失火;⑧外焰温度最高。六、量筒主要用途:量取液体体积(精确到0.1mL,无零刻度)使用方法:①不可加热、不可量取热溶液,不可用于配制溶液不可作反应容器;②应根据所取液体量选取量程合适的量筒。原因:①防止破裂;②以免增大误差。八、胶头滴管主要用途:①取用或滴加少量液体;②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使用方法:①取液时先将胶头中的空气挤出,再用滴管取液,不可反复挤压胶头;②滴加时应滴管悬空,位于容器口正上方,不可伸入容器内或接触容器壁;③不能吸液过多,用后不可平放或倒置;④取液之后立即清洗,不可一管多用;原因:①防止空气中的物质污染试剂;②防止玷污滴管,污染试剂;③防止腐蚀胶头;④防止试剂相互污染。九、蒸发皿主要用途:①蒸发和浓缩结晶液体;②用作较大量固体的加热。使用方法:①可直接加热;②均匀加热,切勿骤冷;③加热结束,用坩埚钳夹持移开;④加热后的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试验台上。原因:①薄瓷质器皿能加热;②防止炸裂;③以免烫伤自己;④防止烫坏试验台。十、放大镜1、使用方法:方法一:让放大镜靠近观察的物体,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然后移动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方法二:放大镜尽量靠近眼睛。放大镜不动,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实验室仪器和试剂的存放点必须符合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线与通风情况等)。实验室仪器和试剂被存放于实验仪器柜子内,并按不同的用途有序摆放,特殊的具有危险性的试剂或器材还必须按其规定要求存放于规定地点。小结:学校实验室的仪器中,用来加热的是酒精灯,取用少量固体粉末药品的是钥匙,滴加少量液体的是滴管,用作少量物体反应的容器的是试管,常用来搅拌的是玻璃棒。玻璃棒的用途: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蘸取。用于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和配制溶液是烧杯。借助各种仪器和工具可以扩大观察范围。【例题精析】例1.科学技术在改变我们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下列实例中属于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不利影响的是()A.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B.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C.利用超级计算机预测台风的移动路径D.核电站废水直接排人海洋【答案】D【解答】A.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有利影响。

B.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有利影响。

C.利用超级计算机预测台风的移动路径,有利影响。

D.核电站废水直接排人海洋,污染环境,不利影响。

故选D。例2.下列现象属于自然现象的是()A.“蛟龙号”潜水 B.“神舟十一号”飞天C.沙漠干旱少雨 D.夜晚闪烁的霓虹灯【答案】C【解答】ABD、蛟龙号潜水、神州十一号飞天、夜晚闪烁的霓虹灯都是人为制造物体产生的现象;故ABD错误;

C、沙漠干旱少雨是自然形成的沙漠性气候,属于自然现象;故C正确;

故答案为:C。例3.入冬之后,温州各处的银杏树叶逐渐变黄,吸引大量游客。肖明在欣赏美景时提出了很多问题,其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A.入冬之后银杏叶为什么会变黄B.入冬之后银杏为什么会落叶C.不同地点的银杏叶变黄的时间为何不同D.哪个季节的银杏叶更具有观赏价值【答案】D【解答】A:入冬之后银杏叶为什么会变黄。研究植物叶的变化,属于科学问题,A错误;

B:入冬之后银杏为什么会落叶。研究自然现象,属于科学问题,B错误;

C:不同地点的银杏叶变黄的时间为何不同。属于科学问题,C错误;

D:哪个季节的银杏叶更具有观赏价值。观赏价值没有一定的规律,不属于科学问题,D正确。

故选D例4.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描述从天圆地方到地球是个球体,而后证明地球是个椭球体,到近代人们对地球精确测量后发现地球是个“梨形体”。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A.科学是不断发展的B.科学可以改变人们的观念C.“梨形体”一定是人类对地球的最终认知D.人们对科学的认识是在不断提高的【答案】C【解答】ACD、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会不断的提高,随之带动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对已有知识的改变;故ACD正确;

B、科学的发现是不断进步,因此梨形体不会是人类对地球的最终认知;故B错误;

故答案为:C。例5.下列不符合实验实验室处理方法的是()A.实验完毕后应整理好仪器,用过的废水直接倒入水槽B.轻微烧伤或烫伤时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C.少量硫酸溅到手上,立即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洗D.燃烧的酒精灯侧翻时用湿抹布盖灭【答案】A【解答】A.实验完毕后应整理好仪器,用过的废水直接倒入水槽,很可能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故A错误符合题意;

B.轻微烧伤或烫伤时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从而降低伤处的温度,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少量硫酸溅到手上,立即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洗,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燃烧的酒精灯侧翻时用湿抹布盖灭,从而隔绝空气,降低温度,达到灭火的目的,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例6.现有下列仪器,根据要求用相应的序号填空:(1)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2)请写出工具E的名称。【答案】(1)AG(2)试管夹【解答】(1)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蒸发皿、试管故填AG。

(2)工具E的名称:试管夹例7.如图是小明进行“鸡蛋放在溶液里的实验”,按下列要求将仪器名称填在横线上:(1)用取用食盐;(2)实验中用盛放食盐溶液;(3)用于搅拌溶液的仪器是。【答案】(1)药匙(2)烧杯(3)玻璃棒【解答】(1)用药匙取用食盐;

(2)实验中用烧杯盛放食盐溶液;

(3)用于搅拌溶液的仪器是玻璃棒。例8.在下列仪器中,选择合适的仪器序号填写在空格上。①烧杯;②胶头滴管;③酒精灯;④玻璃棒;⑤药匙;⑥试管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是,量取一定量液体体积时会用到的仪器有。【答案】⑥;⑤;②【解答】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⑥试管;

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是⑤药匙;

量取一定量液体体积时会用到的仪器有②胶头滴管。【巩固提高】一、选择题1.小明对比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2001年版和2013版的世界地图,发现:原先作为独立国家的锡金被归入印度的一个邦和原来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8米,现改为8844米。由此他产生两个问题,一是我国政府为什么要承认锡金是印度的一个邦呢?二是为什么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下降了呢?通过学习,你认为《科学》科目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应该是()A.第一个问题 B.第二个问题C.两个问题都是 D.两个问题都不是【答案】B【解答】我国政府为什么要承认锡金是印度的一个邦呢?,是政治问题不是自然现象,不属于科学研究的对象;

为什么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下降了呢?是自然现象,是科学探究的对象;

故答案为:B。2.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好奇于水的沸腾顶起壶盖而发明了蒸汽机……在讨论这些事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时,4位同学分别讲了如下的看法。甲说: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乙说: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丙说:科学发现有赖于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实验。丁说:科学的发现都是从偶然的观察中得到的。根据你的观点,最不同意谁的看法()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D【解答】科学发现都是从疑问开始的,然后通过实验,并细心观察,得出相关的结论;故丁的说法是错误的,观察并不是偶然得到的;

故答案为:D。3.只要善于观察,就能发现生活中许多的自然现象,下列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A.青蛙冬眠 B.天宫二号卫星发射C.刮风下雨 D.火山爆发【答案】B【解答】青蛙冬眠、刮风下雨、火山爆发都属于自然现象,天宫二号卫星发射不是由于大自然运作规律自发形成的状况,它是受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并不属于自然现象。

故答案为:B4.有一本杂志名叫《科学世界》,推荐同学们在课余阅读,这个学期开设了《科学》课程,同学们都很喜欢,要进入科学的世界,下列做法和认识不正确的是()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C.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永远是正确的D.学习前人所积累的科学知识【答案】C【解答】善于观察,认真观察,探究问题从身边着手,先辈的经验是付出辛劳换来的成果因此值得学习与积累,但是书本上的知识不一定是正确的,因此要学会分辨,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5.奥斯特在整理器材时偶然发现电流使磁针发生偏转的现象,经过长期研究之后,最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A.科学无止境,我们要不断发现新问题B.科学就在身边,应该细心观察C.科学技术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D.科学技术使用不当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答案】A【解答】由“经过长期研究之后,最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可知,科学科学无止境,我们要不断发现新问题,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二、填空题6.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通过能使人们获得有关自然现象的信息,通过可使自然现象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再现。【答案】观察;实验;观察;实验【解答】探索自然的两种重要方法是观察和实验;通过观察可以获得自然现象的直观信息,然后在实验室中实验来人为的实现自然现象的再现;

故答案为:观察;实验;观察;实验。7.要准确量取45ml的液体需要用到的仪器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需用的仪器是,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填序号)①试管夹②滴管③酒精灯④量筒⑤蒸发皿⑥锥形瓶⑦燃烧匙【答案】②④;①③;⑤⑦【解答】准确量取45mL液体应使用量筒和胶头滴管,故填②④;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时需用的仪器是试管夹和酒精灯,故填①③;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蒸发皿、燃烧匙故填⑤⑦。8.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科技小组同学对酒精灯各层火焰温度的高低进行了如下探究:①点燃酒精灯,仔细观察酒精灯火焰的分层情况;②取出一根小木棒,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片刻后取出;③观察小木棒的变化(如图乙所示);④熄灭酒精灯,整理器材。(1)图甲所示是两位同学点燃与熄灭酒精灯的操作,其中错误的是;(2)第③步观察到小木棒外焰灼烧部分颜色最深,实验结论是的温度最高。【答案】(1)B(2)外焰【解答】(1)不能用正在燃烧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可能引起火灾,则错误的是B;

(2)③步观察到小木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