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3节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第2课时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第4节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3节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第2课时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第4节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3节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第2课时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第4节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3节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第2课时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第4节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3节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第2课时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第4节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节第2课时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第4节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一、选择题知识点"一物种的概念1.下列关于物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同种群的生物可能属于同一个物种B.一个物种只含有一个生物C.同一物种具有相似的形态和生理特征D.自然状态下,能通过有性生殖繁殖后代,且后代也有繁殖能力答案B解析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D正确;一个物种含有多个生物,可能包括不同的种群,并且一般情况下,同一物种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表现相似,B错误,A、C正确。2.下列形成了新物种的是()A.二倍体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B.桦尺蠖体色的基因频率由S(灰色)95%变为s(黑色)95%C.马与驴交配产生了骡D.克隆羊多利答案A解析在遗传学和进化论的研究中,把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A项中四倍体西瓜自交能产生可育后代,说明四倍体西瓜是一个物种,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产生的三倍体西瓜高度不育,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则四倍体西瓜是一个新物种;B项中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但未突破种的界限,仍属于同一物种;C项中骡是不育的,不能称为一个物种;D项中克隆羊多利是经无性生殖产生的,其遗传组成基本不变,仍属于原来的物种。知识点"二隔离及其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3.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错误的是()A.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B.地理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C.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不同的种群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答案D解析不同物种间一定存在着生殖隔离,不同的种群可以为同一物种,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D错误。4.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几种地雀分别分布于不同的岛屿上,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正确的是()A.同一种地雀→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生殖隔离→不同种地雀B.同一种地雀→地理隔离→自然选择→不同种地雀C.同一种地雀→自然选择→地理隔离→生殖隔离→不同种地雀D.同一种地雀→地理隔离→生殖隔离→不同种地雀答案A解析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地雀祖先属于同一物种,从南美洲大陆迁来后,分布于不同的岛屿上,且被海洋隔开,这样不同种群间形成地理隔离,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在自然选择作用下,使不同种群地雀的基因频率的改变也不同,最终使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形成明显差异,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这标志着形成了不同物种的地雀,A正确。5.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协同进化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经过地理隔离答案C解析a表示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生物进化的标志是基因频率的改变,生殖隔离b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c,B错误;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条件,但有些生物没有经过地理隔离也会形成新的物种,如植物多倍体的形成,D错误。6.下列关于物种形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产生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是常见的物种形成方式C.生殖隔离是地理隔离的必然结果D.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差别答案C解析生殖隔离是长期地理隔离的结果,但不是必然结果,C错误。知识点"三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题型一协同进化]7.协同进化就是“生态的舞台,共同的表演”,下列关于协同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协同进化可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B.协同进化可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C.猎豹与斑马之间的“军备竞赛”实现了二者的协同进化D.研究协同进化无法预测某物种的存在答案D解析协同进化可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也可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A、B正确;猎豹与斑马为捕食关系,捕食过程中淘汰了二者中的老、弱、病、残等个体,实现了二者的协同进化,C正确;研究协同进化可预测某物种的存在,如达尔文根据某种兰花具有细长花矩而预测出为其传粉的某种昆虫应具有细长的吸管似的口器,D错误。8.下列关于协同进化的表述,正确的是()A.物种可以单独进化B.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无益C.生物协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D.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绝灭,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答案D解析物种生存在开放的环境中,受生存环境中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A错误;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有利于被捕食者种群的生存和发展,B错误;生物的协同进化是通过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实现的,C错误;不同的物种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种间关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一个物种一旦绝灭,会影响到与之有关的其他物种的生存和进化,D正确。9.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下列不属于协同进化实例的是()A.猎豹捕食斑马B.某种长有细长花矩的兰花和生有细长口器专门为它传粉的蛾C.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的数量剧增D.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而它们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答案C解析协同进化是不同物种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的数量剧增不属于协同进化,这种情况是由于鹿群缺乏捕食者的选择作用,C符合题意。[题型二生物多样性]10.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的层次有()①物种多样性②种群多样性③生态系统多样性④遗传多样性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11.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中物种种类保持不变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不同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C.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生物多样性形成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新物种形成的过程答案B解析在地球上的生物进化过程中,物种有灭绝和新增的情况,物种种类会发生变化,A错误;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协同进化的结果,B正确;捕食者的存在不会让某种生物占绝对优势,可为其他物种的生存腾出空间,利于生物多样性形成,C错误;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因此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不一定是新物种的形成,D错误。12.家住荷花池小区的卞大爷,栽种的一株21年的琼花开花,朵朵琼花花瓣均为双层,极为少见。运用生物多样性的原理对这种现象的正确解释是()A.遗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C.生态系统多样性 D.个体多样性答案A解析一株琼花开花,朵朵琼花花瓣均为双层的性状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体现了遗传多样性。13.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研究生物多样性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化石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都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D.有性生殖的出现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答案C解析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大多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但也会出现生物大爆发现象,C错误;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基因重组,能产生多样化的基因组合的子代,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因而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D正确。知识点"四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14.下列说法不属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C.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过程D.适应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答案D解析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拉马克提出的,不属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二、非选择题15.达尔文发现在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岛屿上生活着15种龟类(简称岛龟),它们形态各异,食性和栖息场所也各不相同,但它们都保留着南美大陆西海岸陆地龟类的痕迹(简称大陆龟),研究发现这15种岛龟就是由大陆龟进化而来的。如图所示,图甲是描述岛龟演化的模型,请分析回答:(1)大陆龟刚开始分布到甲、乙两岛时,岛屿之间辽阔的海洋导致________隔离;每个岛上的环境都不同,所以________的方向也不同,导致进化方向产生差异。(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经过长期进化,分布在不同海岛上的岛龟的基因库发生很大的差异,最终出现________隔离,标志着两个新物种岛龟1和岛龟2的形成。(3)岛龟脚趾的连趾(ww)和分趾(WW、Ww)是一对相对性状,若人为将岛龟1迁入乙岛,追踪调查50年间W和w的基因频率变化如图乙,则乙岛上的岛龟1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填“是”或“否”),说明上述性状中__________更适应乙岛的环境。答案(1)地理自然选择(2)种群生殖(3)是连趾解析(1)当同一物种由于地理上的障碍分开形成两个种群时,两者之间存在的是地理隔离。(3)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通过图乙中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可知,岛龟发生了进化;种群基因频率变大的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是适应环境的。16.程海是云南境内的内陆型大湖泊,并非真正的海。很久以前,湖水可通过某河流入金沙江,随着环境的变化,该河流逐渐断流,使金沙江与程海隔绝,程海渐渐成为封闭式陆湖。对生活在金沙江和程海中的鲤鱼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其形态特征出现显著差异,如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科学工作者近期对程海水系鱼类进行调查时发现,目前程海有鱼类20余种,如鲤鱼、鲢鱼、鲫鱼、裂腹鱼等,这一现象体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样性。(2)结合题干中的信息,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两个水系鲤鱼形态特征出现显著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人认为,“两个水系的鲤鱼形态特征差异显著,说明已经进化成两个鲤鱼物种”,你是否同意此结论?请依据进化理论说出你的判断与理由:_______________。答案(1)物种(2)由于两个水系的地理隔离,两个种群的基因交流中断,每个种群发生不同变异,因环境选择不同而向不同方向逐渐积累,生物的形态特征差异逐渐显著(3)不同意;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而非形态结构出现差异易错题型一、辨析物种与种群17.下列关于种群和物种的描述,正确的是()A.一个物种只包括一个种群B.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单位C.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之间存在生殖隔离D.由于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所以自然状态下不同物种之间基因不能交流答案D解析同一个物种可以有多个种群,A错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错误;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不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所以自然状态下不同物种之间基因不能交流,D正确。二、辨析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18.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描述,正确的是()A.是否形成新物种是生物进化的标志B.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C.发生进化一定有新物种的产生D.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同时出现的答案B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有新物种的产生,一定发生了进化,发生了进化,不一定有新物种的产生,B正确,C错误;物种形成过程中,一般是经过地理隔离然后产生生殖隔离,或者不经过地理隔离直接产生生殖隔离,D错误。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②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④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⑤隔离导致新物种形成⑥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A.②④⑤⑥ B.②③④⑥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答案C解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没有从根本上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从基因的角度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①④⑤正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单位,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②正确。2.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说明物种在进化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C.基因型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答案B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不能说明种群在进化,A错误;基因型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a基因的频率大小取决于自然选择,C错误;当X染色体上隐性致病基因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基因频率相等时,男患者数量也会多于女患者数量,原因是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只要携带致病基因就患病,而女性含有两条X染色体,只有当两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同时是隐性基因时才患病,D错误。3.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1,则A基因的频率和F1中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A.30%,21% B.30%,42%C.70%,21% D.70%,42%答案D解析基因型为AA的有条纹个体占55%,无条纹(aa)个体占15%,则基因型为Aa的有条纹个体占30%,因此A基因的频率=55%+1/2×30%=70%,a基因的频率=1-70%=30%,并且在自由交配的过程中种群基因频率不变,F1中Aa基因型的频率=2×70%×30%=42%。4.水稻非糯性(Y)对糯性(y)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用非糯性抗病和糯性不抗病的两纯种水稻杂交,让F1自交三代,在自然情况下,基因频率的变化是()A.Y逐渐增大,R逐渐增大B.Y逐渐减小,R逐渐减小C.Y基本不变,R基本不变D.Y基本不变,R逐渐增大答案D解析非糯性抗病和糯性不抗病的两纯种水稻的基因型分别为YYRR和yyrr,杂交得F1(YyRr)。F1自交三代,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后代中抗病个体增加,不抗病个体逐渐被淘汰,即R的基因频率逐渐增大;而非糯性与糯性性状基本不受环境影响,后代中Y的基因频率基本不变。5.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D.同一种群中的个体之间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个体答案D解析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在整个生物界是非常普遍的,它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对生物进化极其重要,A正确;不同基因型的个体若表型相同,则对环境的适应性相同,B正确;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由于自然选择作用,与该环境有关的性状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而与该环境无关的性状的基因频率可能不改变,C正确;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D错误。6.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故一定存在生殖隔离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可能存在生殖隔离C.若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一定是同一物种D.若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一定是不同物种答案B解析b和d存在地理隔离,但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由于a1和a2是两个种群,所以经过漫长的进化,d、c可能存在生殖隔离,B正确;若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但由于d、b存在地理隔离,经过漫长的进化,可能不是同一物种,C错误;若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但只要d、c不存在生殖隔离,它们就仍是同一物种,D错误。7.下列不属于协同进化的是()A.鲈鱼的成鱼经常以本种幼鱼为食B.蓝细菌的出现使得原始大气中氧含量增加,从而使有氧呼吸的生物得以发生C.某种兰花有专门为它传粉的蛾D.鹰通过利爪捕食兔子,同时兔会通过假死来躲避鹰的追捕答案A解析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鲈鱼的成鱼经常以本种的幼鱼为食,由于该现象发生在同一物种之间,所以不属于协同进化,A符合题意;蓝细菌的出现使得原始大气中氧含量增加,从而使有氧呼吸的生物得以发生,说明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属于协同进化,B不符合题意;某种兰花有专门为它传粉的蛾,鹰与兔子之间的捕食关系属于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C、D不符合题意。8.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的实质是保留种群的有利基因,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B.地理隔离不会导致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C.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D.基因突变的方向、自然选择的方向和生物进化的方向总是一致的答案A解析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自然选择的实质是对有利基因的保留,而新基因是通过基因突变形成的,A正确;地理隔离可能会导致种群基因库间出现差异,但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B错误;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型,C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D错误。9.生殖隔离的形成包括()①动物因求偶方式和繁殖期不同造成不能交配②植物因开花季节和形态不同而不能交配③动物胚胎发育早期死亡④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生育能力A.①②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生殖隔离是指生物之间不能相互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①②③④均符合生殖隔离的条件。10.下列关于生物变异、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新物种都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形成的B.饲养金鱼过程中的人工选择会发生定向改变C.野生物种灭绝后会使本物种的遗传多样性降低D.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基因交流,种群间基因库的差异可导致生殖隔离答案A解析一般情况下,新物种的形成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但多倍体的形成等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A错误。11.腕足类动物海豆芽,从4亿年前出现至今面貌基本没变,又没有绝灭,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自然选择对其不发生作用B.海豆芽在漫长的年代中基因频率发生了较大变化C.海豆芽很少变异,适应性强D.海豆芽的生活环境基本没有改变答案D解析自然选择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该生物的“面貌基本没变”,说明其生存环境基本没变,基因频率也基本没变,所以性状基本没变。12.下列关于多样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DNA分子的多样性取决于4种碱基配对方式的多样性B.蛋白质的结构的多样性决定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C.生物界的丰富多彩,起决定作用的是遗传多样性D.有性生殖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答案A解析DNA分子的多样性取决于碱基对的排列顺序,4种碱基的配对方式是固定的,A错误;结构决定功能,因此,蛋白质的结构的多样性决定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B正确;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C正确;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D正确。13.科学家曾成功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科学考察,在近万米的海底,科学家们惊奇地看到比目鱼和小红虾在游动。请回答:(1)马里亚纳海沟中所有的比目鱼组成了一个________。(2)几百万年前的海沟下与海沟上的比目鱼还是属于同一物种,但由于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群体长期与较浅海域的比目鱼缺乏基因交流,最终会产生________隔离,造成这种现象的两个外部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3)从变异的来源看,比目鱼的种类具有多样性的根本来源是________。(4)由于地质巨变,最终人类只抢救出一对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通过人工繁殖,最终产生一个新的比目鱼种群,则此种群的基因库中的基因种类与原种群相比要________。(5)下图表示某群岛物种演化的模型,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过程:A物种演变为B、C两个物种的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环节。由A物种演变为B、C两个物种,其内在因素是生物体的________发生了改变。答案(1)种群(2)生殖自然选择地理隔离(3)基因突变(4)少(5)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基因解析(1)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构成一个种群。(2)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比目鱼形成不同物种,即形成了生殖隔离,其外因是自然选择和地理隔离。(3)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因为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4)该种群由一对比目鱼经人工繁殖形成,较原种群,遗传多样性低。(5)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物种形成的内因是生物体的基因发生改变导致种群基因库出现差异。14.检测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程度时可采用如下方法:将含有一定浓度不同抗生素的滤纸片放置在已接种被检菌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抗生素可向周围扩散,如果抗生素抑制细菌生长,则在滤纸片周围出现抑菌圈(图中里面的圈),结果如图1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观察的指标是_________。(2)上述图中抑菌效果最明显的是培养皿________中的抗生素。(3)用上述抑菌效果最明显的抗生素对细菌进行处理,并测定细菌数量变化,如图2所示。①向培养基中加抗生素的时刻为________点。②细菌种群的进化是定向的,而变异是________,细菌的抗药性一般产生于环境变化之________(填“前”“中”或“后”),抗生素对细菌变异的作用不是“诱导”而是________。③尽管有抗药性基因存在,但使用抗生素仍能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原因在于细菌种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抑菌圈的大小(2)B(3)①b②不定向的前选择③有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个体占极少数解析(1)根据题干及题图信息可知,本实验观察的指标是抑菌圈的大小。(2)图1中B培养皿中的抑菌圈最大,所以其对应的抗生素抑菌效果最明显。(3)自b点开始,细菌数量下降,应该是添加了抗生素的缘故。变异是不定向的,且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