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同步课堂(中图版)3.3 聚落(分层练)(解析版)_第1页
2024年秋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同步课堂(中图版)3.3 聚落(分层练)(解析版)_第2页
2024年秋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同步课堂(中图版)3.3 聚落(分层练)(解析版)_第3页
2024年秋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同步课堂(中图版)3.3 聚落(分层练)(解析版)_第4页
2024年秋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同步课堂(中图版)3.3 聚落(分层练)(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2024)3.3聚落(分层练)填图一聚落的划分及演变过程图读下面三幅图,回答问题。(1)图①反映了聚落的特点,图②反映了聚落的特点。(2)图③中A、B、C三处聚落都属于聚落,三个聚落的选址从交通因素分析,其共同点是。(3)A、B、C三处聚落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处,理由是。(4)根据以上分析来看,先有(城市/乡村)聚落。(5)C处聚落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如果在C处建造纸厂是否合理,为什么?。【答案】(1)乡村城市(2)乡村位于河流附近的平原地区,交通便利(3)BB处位于两河交口处,交通便利,有利于人和货物的集散(4)乡村(5)不合理,因为C处位于河流的上游,造纸厂会造成水污染,影响下游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安全。【解析】本题以聚落景观图和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涉及聚落的形态、聚落与自然环境、等高线的判读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1)图①建筑物矮小、稀疏,反映了乡村聚落的特点,图②建筑物高大密集,反映了城市聚落的特点。(2)图③中A,B,C三处聚落都属于乡村聚落,三个聚落的选址从交通因素分析,其共同特点是位于河流附近的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3)A,B,C三处聚落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B处,因为这里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有利于人和货物的集散。(4)根据以上分析来看,先有乡村聚落,再有城市聚落。城市是由乡村逐渐演化而来。(5)由图可知,C处聚落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如果在C处建造纸厂是不合理的,因C位于河流的上游,下游有聚落B,造纸厂会造成水污染,影响下游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安全。填图二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图1.读“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图”,完成下列各题。(1)最早影响该聚落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2)聚落后来发展高楼林立,有许多企业、商店、学校、医院……道路纵横,车辆很多。该类聚落叫。该聚落的人们从事的主要工作是。一般说来先有聚落,后有聚落。(3)后来发展的聚落呈条带状分布,影响其形态的主要因素是。(4)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在地形;水源;土壤;自然资源;交通等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答案】1.(1)河流(2)城市工业、服务业乡村城市(3)交通(4)平坦充足肥沃丰富便利【解析】1.本题考查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从图中看出,该聚落最初形成的主要因素是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交通便利.(2)聚落是人类聚居的场所,乡村和城市是聚落的两种基本类型,“高楼林立,有许多企业、商店、学校、医院…道路纵横,车辆很多”,这种聚落属于城市,该聚落的人们从事的主要工作是工业和服务业,一般说来先有乡村聚落后又城市聚落.(3)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于耕作、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结合图示得知:影响该聚落条带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交通便利.(4)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于耕作、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甲图所示为聚落,乙图所示为聚落。(2)据丙图中信息分析,A、B、C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地形因素是。(3)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理由是。(4)从上题分析来看,先有城市聚落还是先有乡村聚落?。【答案】2.(1)城市,乡村(2)地形平坦,海拔在100米以下。(3)B,B处位于河流交汇处的平坦开阔地区,发展空间大,且有丰富的水源,水运便利。(4)先有乡村聚落。【解析】2.(1)由图可知,甲图所示为高大、密集的建筑群,是城市聚落,乙图反映的是稀疏、矮小建筑,是乡村聚落。(2)据丙图中信息分析,A、B、C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地形因素是地势平坦,海拔在100米以下的平原。(3)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B地,这里位于河流交汇处的平坦开阔地区,发展空间大,且有丰富的水源,水运便利。(4)从上题分析来看,是先有乡村聚落再有城市聚落。一、单选题聚落是人们为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集聚定居的场所,图为某地聚落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照片中的聚落类型及其判断理由(

)A.山村,植被茂密 B.山村,地表起伏C.渔村,水面开阔游船多 D.渔村,以渔业生产为主2.该聚落地处(

)A.盆地边缘 B.高原 C.山麓地带 D.海湾【答案】1.C2.D【解析】1.聚落的主要形式是城市和乡村。由图可知,图中聚落依山傍水,水面开阔游船多,居民主要从事渔业生产工作和经营旅游业,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2.由图可知,该聚落水面广阔,远处也有船只,应为海湾,故D正确;盆地边缘是一圈山地,高原边缘陡峭,山麓地带水面不宽阔,故ABC错误。故选D。结合聚落甲骨文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3.结合“聚”和“落”的甲骨文解释,聚落(

)①早期多临近水源②内部只能生活,不能生产③动植物丰富利于早期聚落的形成④聚落的形成与发展与交通密切相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图中甲、乙两地是聚落的两种形式。与甲地相比,乙地(

)A.建筑密度小 B.自然景观保护程度更高C.交通线密集 D.服务设施数量少且简易【答案】3.C4.C【解析】3.读图分析,结合“聚”和“落”的甲骨文解释,可知聚落早期多临近水源,①正确;内部即能生活,也能生产,②错误;动植物丰富利于早期聚落的形成,③正确;聚落的形成与发展与交通密切相关,④正确;C①③④正确,②错误,排除ABD。故选C。4.读图可知,甲地是乡村聚落、乙地是城市聚落。甲地相比,乙地建筑密度大,A错误;自然景观保护程度更低,B错误;交通线密集,C正确;服务设施数量多且复杂,D错误。故选C。【点睛】把人类聚居的场所称为聚落,聚落有乡村和城市两种基本类型。乡村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城市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水槛遗心二首·其一》中有一句“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描写了城市与乡村不同的场景。下图为古代城市与乡村的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5.有关诗中“此地”的聚落类型与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乡村房屋矮,发展农业 B.城市房屋矮,经济发达C.城市房屋高,且密集 D.乡村房屋高,人口较少6.若该地聚落由“此地两三家”演变为“城中十万户”,其聚落景观与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可能是(

)A.商户林立 B.农田增加 C.鱼塘遍布 D.鸡鸣犬吠【答案】5.A6.A【解析】5.读图并结合题干可知,“此地,两三家”,规模小,为乡村聚落,主要发展农业,房屋矮且较为稀疏,A正确,BCD错误。故选A。6.乡村转变为城市后,道路变宽,农田减少,学堂变多,房屋变高,商户林立,街道车水马龙,人口增加,A正确;农田增加、鱼塘遍布、鸡鸣犬吠主要是乡村景象,不是城市的景象,乡村变为城市不会出现这种变化,BCD错误。故选A。读聚落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7.甲、乙、丙、丁聚落中,高楼林立,有许多商店、学校、医院……道路纵横,车辆很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8.乙聚落是(

)A.农村 B.牧村 C.渔村 D.林场【答案】7.C8.B【解析】7.聚落是人类聚居的场所,乡村和城市是聚落的两种基本类型,“高楼林立,有许多企业、商店、学校、医院...道路纵横,车辆很多”,这种聚落属于丙所示的城市聚落。甲、乙、丁均属于乡村聚落,排除ABD,故选C。8.由图可知,乙聚落是在草原地区,零零散散分布着几个蒙古包,说明该聚落属于牧村,当地居民主要从事畜牧业,是游牧生产活动,故B正确。排除ACD,故选B。下图为乡村和城市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景观图中可以看出乡村聚落比城市聚落(

)A.房屋密度小 B.人口密度大 C.商业较繁荣 D.交通较便利10.造成城市和乡村差别的根本原因是(

)A.地形条件 B.气候条件 C.生产方式 D.资源不同【答案】9.A10.C【解析】9.读图可知,乡村聚落比城市聚落房屋密度小,人口密度小,商业较落后、交通较落后,A正确,BCD错误。故选A。10.城市和乡村的本质区别是乡村的生产活动主要是农业,城市的生产活动主要是非农业,如工业和商业,服务业等;生活方式也有区别,城市生活节奏快等。造成城市和乡村差别的根本原因是生产方式的不同,C正确,ABD错误。故选C。下面两图分别为乡村和城市聚落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根据职能分类,图中乡村聚落属于(

)A.林场 B.牧村 C.渔村 D.农村12.导致图示两聚落的景观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方式的不同 B.运输方式不同 C.房屋密度不同 D.水域面积不同13.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相比,其主要特点是(

)A.文化娱乐设施多 B.人口密度大C.交通条件优越 D.自然景观改变小【答案】11.D12.A13.D【解析】11.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乡村又可以分为:农村、渔村、牧村,生产和生活各不相同。图中乡村聚落,地形平坦,主要用来从事种植业,属于农村,故D正确,排除ABC,故选D。12.聚落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场所,根据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可以将聚落划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13.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相比,乡村聚落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居民点分散、交通条件差、自然景观改变小、环境状况要好、人口密度要小、文化娱乐设施少;城市聚落以工商业为主,居民点集中,交通条件优越、工业发达、自然景观改变大、环境污染严重、人口密度大,文化娱乐设施多,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读“由乡村演变为城市的示意图”,完成下列题。14.由乡村演变为城市的一般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①④ D.④③②①15.演变至第④阶段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A.犯罪率下降 B.就业困难 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答案】14.C15.A【解析】14.聚落是人们长期居住并进行生产生活的场所,根据生产方式的不同将聚落划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往往是先有乡村聚落再有城市聚落,图中所示的四个阶段中,聚落先是房屋分散稀少,慢慢越来越密集,房屋越建越高,交通越来越便利,一般顺序是②③①④,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15.当聚落演变至第④阶段时,是乡村聚落发展到了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可能会出现就业困难、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犯罪率上升等城市问题,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二、解答题16.读图左为“世界人口分布局部示意图”,图右为“聚落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左中B、C、、(填字母)等地,是世界上人口较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纬度。聚落指人类的聚居地,图右甲是聚落,乙是聚落。(2)试从地形、气候、交通等方面。分析B地人口中稠密的原因、(两点即可)(3)图左中B地区居民主要为人种,其通用语,该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G地区人们多信仰教,该宗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4)图左中A地区人口分布较,原因是。【答案】16.(1)EG中低城市乡村(2)地形平坦气候适宜、交通便利(3)黄色汉基督(4)稀疏气候寒冷【解析】16.本题以世界人口分布图和聚落景观图为材料,考查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聚落的差异及宗教、人种特点,考查学生对世界居民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1)图中B亚洲东部、C亚洲南部、G北美洲东部、E欧洲西部都是世界上人口较稠密的地区,它们都地处中低纬度地带,气候温和,多分布于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聚落是人类的聚居地,图右甲建筑物高大密集,是城市聚落,乙处建筑物稀疏矮小,是乡村聚落。(2)B位于亚洲东部,这里地形平坦、气候适宜、属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农业发达;交通又便利,适合人类生存与发展。(3)亚洲东部居民主要为黄色人种,居民通用汉语,G北美洲东部人们多信仰基督教,该宗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4)A位于西伯利亚地区,该地区由于纬度高、气候寒冷,人口分布较稀疏。1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人们的聚居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图中甲是聚落,乙聚落人们的劳动生产方式以(工业或农业)为主。(2)图中A、B、C、D表示乡村聚落。A、B、C聚落的分布特点是沿分布。(3)A、B、C三个聚落中,有可能最先发展为城市的是,其优势在于。D村落后来也发展为城市,影响该区域聚落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是。【答案】17.(1)城市农业(2)河流(3)B位于河流与公路干线的交汇处交通便利【解析】17.本题以聚落的形态和分布为载体,设置三道小题,主要考查聚落的不同形态,影响聚落分布和发展的因素等内容;重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1)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从图中看出甲图高楼林立,分布密集,属于城市聚落;乙图房屋低矮,散落分布,属于乡村聚落,人们的劳动生产方式以农业为主。(2)读图可知,A、B、C聚落的分布特点是沿河流分布,因为这里地形较为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聚落沿河流分布,其形态一般呈条带状分布。(3)读图可知,A、B、C三个聚落中,B聚落位于河流与公路干线的交汇处,交通最为便利,有可能最先发展为城市。D村落地处两条公路干线交汇处,交通便利,也利于其发展为城市。一、单选题(2023·云南·中考真题)歌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中唱道“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啰,傣族人民在这里生长啰,密密的寨子紧紧相连,那弯弯的江水呀,碧波荡漾……荒田栽满了绿苗啰,草地变成了牧场啰……”。根据歌词完成下面小题。1.歌词描述的地方最可能在(

)A.西藏 B.广西 C.云南 D.宁夏2.歌词描述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A.乡村,这里有河流 B.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C.城市,这里房屋密集 D.城市,这里以旅游业为主【答案】1.C2.B【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C正确,西藏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区,广西是壮族的主要聚居区,宁夏是回族的主要聚居区,ABD错误。故选C。2.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材料中:“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啰,傣族人民在这里生长啰,密密的寨子紧紧相连,那弯弯的江水呀,碧波荡漾……荒田栽满了绿苗啰,草地变成了牧场啰……”,描述的是乡村聚落的特点,有农田、牧场,以农业生产为主。故选B。(2022·山东济宁·中考真题)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城被称为“中国最窄县城”,最窄处不足30米,最宽处仅300米。读盐津县城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3.影响盐津县城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河流 C.地形 D.交通4.威胁盐津县城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A.洪涝、泥石流 B.干旱、山火 C.寒潮、冰雹 D.火山、地震【答案】3.C4.A【解析】3.盐津县位于山区,受地形制约,道路和建筑物等都沿山谷分布,C正确;河流只是基本影响因素,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气候与交通相对影响较小,ABD错误。故选C。4.盐津县位于河谷地区,由于受河流两岸狭窄斜坡地带的影响,再加上降水较多,此外,还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附近,易受到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威胁,A正确;该区域主要为亚热带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B错误;该区域纬度低,气温高,C错误;该区域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附近,多地震,没有火山,D错误。故选A。(2021·海南·中考真题)我国某地景观图,可见阶梯状稻田、大面积的竹林和古朴的民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景观的聚落形式及主要的生产方式是(

)①城市

②乡村

③从事农业生产

④从事非农业生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该聚落可能位于我国(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7.东北一年一季(熟)的水稻,经试种,在海南琼海一年可种四季。这主要得益于海南(

)A.纬度低,热量丰富 B.平原广,土壤肥沃C.温差大,冬冷夏热 D.水源足,灌溉便利【答案】5.C6.A7.A【解析】5.聚落根据生产方式不同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图中所示聚落房屋少且分散、交通不便,是乡村聚落,人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故选C。6.图中所示的地区群山环抱、耕地类型是水田,可能是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南方地区,故选A。7.东北地区一年一熟的水稻在海南岛可一年四季,这是由于海南岛全部位于热带,终年如夏、热量丰富,故选A。(2020·北京·中考真题)为了解浙江省安吉县昔日污染严重的余村,转变为绿水青山美丽乡村的过程,某校师生开展了研学考察。下图为余村及周边等高线地形图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图中(

)A.①地海拔约300米 B.②地比③地海拔低、坡度更缓C.③地位于山脊、坡度陡 D.④地位于山谷,可见余村全貌9.余村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过程中,合理的做法是(

)A.村北山区开辟采石场 B.村东南兴建水泥厂C.村西北发展生态旅游 D.鼓励村民外出务工10.与杭州相比,余村(

)A.规模较大,高楼林立 B.公路纵横,车流不息C.港口众多,商贸发达 D.农田片片,竹林满山【答案】8.B9.C10.D【解析】8.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四50米,所以①地海拔在200-250米,故A不正确;②地海拔在150-200米之间,③地海拔在200-250米之间,②地的等高线稀疏,②地比③地海拔低、坡度更缓,故B正确;③地位于山谷、坡度陡,故C不正确,④地位于山谷,但是隔着山顶,见不到余村全貌。故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B。9.读图可知,余村宝贝面试陡坡,北山区开辟采石场容易引发滑坡和泥石流,故A不正确;村东地势低平,适合发展种植业,南兴建水泥厂会造成污染,距离原料地也较远,故D不正确;村西北是缓坡,适合发展林果,可发展生态旅游,故C正确;鼓励村民外出务工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故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C。10.读图可知,余村是乡村,杭州是城市,与杭州相比,余村规模小,房屋较矮,公路少,车辆少,商贸不发达。农田片片竹林满山是余村的景象。故选D。(2020·陕西·中考真题)古老村落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古村落被发掘并加以保护,其中位于陕西省西安郊的半坡村落遗址是距今6800-6200年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在河谷阶地上营建的居住场所。读“世界古文明发源地及半坡原始村落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1.古文明时期的村落在最初选址时,人们一般不考虑的条件是(

)A.地形平坦 B.土壤肥沃C.水源充足 D.矿产丰富12.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半坡原始村落属于乡村聚落 B.半坡原始村落属于城市聚落C.半坡村落遗址有多种研究价值 D.半坡村落遗址应开发与保护并重【答案】11.D12.B【解析】11.原始社会的生产方式主要以农业为主,没有工业,因此他们在聚落选址时不会考虑矿产是否丰富。故答案选择D。12.半坡原始村落是原始社会的乡村聚落,当时还没有出现城市,因此不属于城市聚落,故B错误,故答案选择B。(2019·北京·中考真题)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岡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下图为某区域景观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3.该区域A.河流是内流河 B.有高原和平原 C.森林多在平原 D.桥梁跨越河流14.图中A.农田主要分布在山区 B.聚落主要集中在平原C.山区修路取最短路线 D.城市建设要靠近湖泊15.“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中,人类应在A.陡坡开荒,扩大耕地增加粮食产量 B.河流上游拦水,减少山区灌溉面积C.山区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河流下游填湖,建设大规模的城市【答案】13.D14.B15.C【解析】13.由图可知,河流流入海洋,是外流河,主要地形类型为山地和平原,没有高原,森林多分布在山地,桥梁跨越河流,故选D。14.由图可知,农田主要分布在平原,聚落主要集中在平原,山区修路选择最平缓的路线,城市建设靠近河流,农田靠近湖泊,故选B。15.陡坡开荒,扩大耕地增加粮食产量,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引发水土流失;河流上游拦水,减少山区灌溉面积,不利于农田的发展;山区植树造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河流下游填湖,建设大规模的城市,导致湖泊调蓄能力下降,故选C。二、解答题16.(2019·浙江·中考真题)美丽红村,绿水青山,出产的茶叶因品质好而闻名。读下图,回答问题。(1)观察左图,描述图示区域中聚落的分布特点。(2)结合左图、中图、右图,简析红村茶叶品质好的自然原因。(3)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为红村的经济发展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说明依托的有利条件。【答案】16.(1)沿河分布(2)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海拔较高,夏季气温相对较低,冬季温和,茶树生长期长,茶叶品质好(3)建议一:发展以茶叶为主的特色茶叶,有利条件:茶叶品质好,交通便利;建议二:发展旅游业,有利条件:山水风光优美,茶园风光独特【解析】16.本题以等高线地形图和气候图为材料,共设3个小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聚落的分布特点、茶叶品质好的自然原因等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1)由左图信息可知,图示区域中聚落的分布特点是沿河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地方。(2)结合左图、中图、右图信息可知,红村茶叶品质好的自然原因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茶树生长;海拔较高,夏季气温相对较低,冬季温和,茶树生长期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