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12月质检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论语》通篇看起来都在讲修齐治平的义理,但并不会让人觉得艰深晦涩。相反,它能让人常读常新,随时翻开的时候也总会发现一些细节的微妙之处。究其原因,在于其文本的一种文学性特质。因为这种文学性,杨绛先生曾经在《我是怎样读〈论语〉的?》一文中说:“‘四书’,最喜欢《论语》,因为最有趣。读《论语》,读的是一句一句话,看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作为言行录,《论语》中对于孔子在不同情境中的神态和表情的描写虽然简约,却十分生动可感。《阳货》篇记录了这样一段对话。孔门弟子子游做了武城的邑宰,实施庠序教化,学习礼乐的人很多,小城中弦歌不辍。孔子到了武城,对这个小地方化民成俗如此成功喜出望外,“莞尔而笑”说“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回答,以前听老师说过,君子学习了道,知了礼乐就会爱人;老百姓学习了道,知了礼乐就容易引导和管理。听到这段话,孔子马上正色道,子游的话是对的,刚才说的话不过是同他开玩笑罢了。这一段文字很有戏剧性,孔子从轻松诙谐到深沉肃穆,前后的转变,氛围感很强,反映出孔子的真实亲切,也体现了他对于治国安邦之事的在意和敬畏。《论语》的文学性,还体现在大量比喻手法的运用。如《子罕》篇中出现了两句以自然景物作比的句子,一句为“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另一句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前者是对于时间和生命流逝的哲思咏叹,后者则是对外境磨砺下的风骨彰显和生命韧性、君子人格的歌颂。正如钟嵘所说,“因物喻志,比也”。儒家的修身目标和原则,本质上紧紧关联如何在生命里创造永恒的意义和价值,超越作为人的有限性,达成卓然和不朽。总体而言,《论语》的文学性特征,是儒家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对两千年来中国人的国民性格具有塑造之功。每一位认真阅读《论语》的读者,在掩卷之时,脑海中总会呈现出一个个具体的人物形象,也常能体会到一种难以言传的氛围感。这些情形,恰恰是因为《论语》真正体现了以“文”化人的力量。(摘编自车风《〈论语〉中的以“文”化人》)材料二:读书其实从哪本书开始都可以。但是,要思。读书就是去思,读书是学习,思考。“学而不思则罔。”《论语》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孔子不是告诉你必须如何如何,孔子的语气永远是:我是这么做的,这么想的,你看着办吧。《论语》不辩论,不结论,不指示,不居高临下“比你较为神圣”地“启蒙”。《论语》是讨论、陈述,是对思的启发,对经验的唤醒。读《论语》要思,要体会。真理在思的过程中敞开,就像在黑暗的洞穴里挖矿,忽然,蹦出一颗宝石。正是那种谦卑低调的语感,经验之思,之谈,令《论语》成为一部伟大的指示,千百年颠扑不破,放之四海而皆准。我们这个时代有一种世俗化的后现代氛围,解构,调侃,怀疑一切,怎么都行,玩世不恭,“新就是好”,蔑视传统、经验已经成为常识。《论语》失位已经若干世纪,它本来是汉语的最高之书,现在随便就可以调侃、否定。孔老二、丧家犬,从一个教授的嘴里说出来,磕绊都不会打一下。《论语》在中华文明中,曾经有着崇高地位:“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种崇高地位也令《论语》成为令人窒息的教条。所以鲁迅激愤地说:“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华盖集·青年必读书》)一个世纪过去,在读书上,“拿来主义”已经相当媚俗,看看中国的书架就知道。窃以为,“温故知新”就像西方的文艺复兴回到希腊去找思想资源,越来越显得先锋起来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好处是,那种教条化的传统已经被怀疑主义、虚无主义、“一切复零,从头开始”“怎么都行”“唯我独尊”摧毁,斯文扫地,烟消云散。《论语》的经典地位早已被解构,去蔽。“礼失而求诸野”,《论语》回到了“野”,可以像它刚刚说出来的时代那样去倾听,去拜读了。完全可以想象自己就是颜渊、子路、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季路、子游、子夏……这个时代,可以读《论语》了。(摘编自于坚《可以读〈论语〉了》)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论语·阳货》篇记录了孔子与弟子子游的一场戏剧性对话,氛围由轻松到肃穆,塑造了真实亲切的孔子形象。B.《论语·子罕》篇以水流寄寓生命哲思,以松柏歌颂君子人格,借自然景物表达了儒家的修身目标和原则。C.《论语》不作结论性的“指示”,却成为塑造中国人文化心理及国民性格的“指示”,彰显了以“文”化人的魅力。D.《论语》“温故而知新”一说,与西方文艺复兴汲取古希腊文化养料有相似之处,二者均秉持“拿来主义”的原则。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中,以“氛围感”这一富有时代特征的网络流行语,生动简洁地表达了对《论语》深刻思想性的肯定。B.材料二中,针对《论语》这一经典被随意调侃、否定的现状,作者以口语化的文字形象地写出了自己的不满之意。C.材料二以随笔式的语言,论及《论语》成为经典、经历失位、回归生活语境的过程,看似零散琐碎,实则脉络清晰。D.两则材料都力图拉近《论语》与当代文化生活的距离,从不同角度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对传统经典进行创新性阅读。3.依据材料一,下列选项不能体现《论语》“文学性”一项的是(3分)A.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B.(曾晳)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C.子曰:“为政之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D.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阐述自己的观点,既要把观点表述清楚,又需要对观点作充分论证,下列选项对两则材料在论证方面的分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为证明《论语》是一部经典著作,作者从孔子在不同情境中的神态和表情的描写和大量运用比喻手法两方面论证。B.材料一在论证过程中,运用层进式论证结构,综合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C.材料二鲁迅和于坚在是否读《论语》等中国书的问题上看似矛盾,因为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但都主张阅读与生活、时代密切相关的书。D.材料二最后一段告诉人们,《论语》的经典地位早已被解构,去蔽,已是“礼失而求诸野”的时代,当下可以随意阅读《论语》。5.在传统经典作品研习活动中,你所在的小组需要完成《论语》导读资料的撰写任务,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为该导读列出阅读内容与阅读方法要点。(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辽西的春天谢子安①辽西的春天与别处不同。这里季线不清,春季从什么时候开始,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即使上天入地寻觅,犄角旮旯搜查,也得不到它的正根本源。春节似乎可以被视为春天的起点,但是,作为长江以南,差不太多;对于北方来说,则难免过于超前。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人到哪里去觅寻春的芳踪倩影呢?农谚说:七九河开,八九雁来。农谚又说: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几条都可以被看作农历春归大地的具体时间表。其实,农谚是对于黄河流域而言的,辽西地处中国北方居中的位置,纬度比黄河高一大截,几千里山阻水隔的路途,季节自然会晚来许多时日。这里的实际情况是:七九河开河不开,八九雁来雁不来。九九添一九,不见耕牛地中走。②人们思春心急,他们渴春、饥春,喜欢在寒天寒地之中,人为地制造一点春天的气氛。正月里耍花灯,即是迎接春天的仪式。花朵是春天的标志,真花真草离得还远,难得住冰冻的泥土大地,但难不倒人。人们往往用手工攒制一些纸花,为它们染上五颜六色的色彩,把它们戴在灯笼上,花枝乱颤,而灿烂绚丽的灯火是欲为北归的春天照明、引路,怕它们在黑夜之中寻不到往年住过的家门吧。灯会在庄稼院里扭一个场,春蹲绿一汪;灯会在山路上洒一串,春抖绿一遍;灯会舞过冰河,春涨绿一湾。北方的这种花灯会,是春天的使者,是春天的先行。唢呐笙管里,敲锣打鼓中,人们的心被照亮,希望和热情被点燃,一个季节,就活蹦乱跳地来到人们的襟怀之中。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更新的首先是人的精神,人心总是比自然界先到春天一步,且在那儿立稳脚,扎住根,宛如看戏观景,抢占最佳位置,然后回过身,掉转头,看春天跟上来没有,看春天是不是误入岔路。怎么来?骑马,还是坐轿?长翅膀飞,还是步行?③春天年年从村前的那条大路上来。风最先转过来,然后才是阳光。阳光每日把方透明的手帕贴在人脸上,风却不愿意引人注意,常常在人们的不知不觉之中,风就转变了,原来那么强硬凶悍如贼盗的一种风,忽然就绵软温情作女儿态,大约也就是一夜之间的事情,卷地白草折的北风,转而变成吹面不寒杨柳风。古人使我们知道,这时节的风,原来由杨树和柳树舞出来,柳梢淡淡返青。柳树是自然界的一个女儿家,她用纤纤柳丝舞啊舞,却弄成衍生万物的东风。此一种女儿风,由弱至强,还有相当漫长的路要走,千万莫要把它当作春天的美妙婀娜的身姿,它充其量只是一个春头,或者,干脆就是春头上的一缕春胎毛。再放许多属寒姓冬的日夜过去,风在杨柳枝头上积淀下的颜色,重了,太阳把它的阳光摊晾到地表,稠了,那才是天在地上把一个叫辽西的春天初步造成。春天有了,它也还是总赖在一个童年里,老长不大,春色总嫩,总薄,总浅,总淡。这个春天的性格过于内敛,孕在怀中,裹在包里,不显春。④首先,山不显春。辽西的山仍然是那种青苍的颜色,仿佛冬天的色彩太重太厚,把春天的色彩压住,使它缓不过气来,难以出头。草芽儿早就发了,可是埋在头顶着的一蓬枯草里,让人以为辽西的山草懒,也许那是一味隐草,不露相。有些早开的山花,像山菊花、山丁香、山杜鹃等等,零零散散,次第开放,因为花少朵稀,猛眼看,被山的本色吞了,给山色恍了,星星点点不出头,到跟前,撞在人的鼻尖上,才给人一朵惊喜。人大声对野外嚷嚷:春天这个家伙,你早来了吗?时令已经这个时候了吗?怎么一点儿都看不出来呢?山色不动,河野不动,而人心已动。一怀春水波光漾动,要溢出来了。有时花色也集合起力量,冲击一下,那是辽西最大喷儿的一种花,漫山遍野的山杏花开了。没有一星一芽叶,迎风独自开。可是,花在山怀中,同山相比,山还是多,花还是少,山厚,花薄。那种单调的粉白色的花,放在老色的山皮上,嫩色泅不透老色。有花不显花。⑤辽西黄土地,尤其不显春。人立春里,只管放眼,丘陵之上,漫漫黄色,遮盖住一眼望不到边的地表,这样一种泥土本色正是辽西春的基调。这些准备用作耕种的农田,只有空闲出来的田头地脑才被允许荒生野草,那种草片子回黄转绿,渐次新草如锥、茵茵如席,可是绿色太寡、太微,替黄脸的大地镶嵌一框绿边,远远框不住,很快被泥土如潮的黄色侵蚀淹没。远看,只有已经赢了春天几个回合的土色。⑥布谷催播,劳燕护耕,黄阡紫陌之上,农人成群结伙,赶黄牛扛犁杖地来了。他们驱动笨重并且原始的犁铧,把古老的土地犁开一条条垄沟,播撒下五谷的种子,开始正式种绿。但是,要那种庄稼苗绿上来,会非常迟慢。⑦苗儿破土而出,农人忙着铲苗间苗,肥也施完,放田等雨。雨陆陆续续来过几次,一场春雨之后,大地渐渐转绿,绿满,绿完。农人乐得什么似的,只顾埋头耕作,把得意与满足都写在脸上:可把一个春天,完完整整地耕种出来了!操多少心,费多少汗,追多少风!一直腰,一抬头,眨眨眼,青庄稼这么高了吗?屈指数数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二暑连。怎么就到夏天了?赶快低头去找,把个春天丢落在田里。丢金丢银该去找,丢个春天不心疼。他们憨厚地说,丢就丢吧。抹把汗,喘口气,一抬腿,迈过夏天的门槛,去那边找无边无际的青纱帐,还要拿锄头,铲肥农田里的七色彩虹。(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①段中,“春季从什么时候开始,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写出辽西的春天季线不清,为下文人们思春心切,人为地制造春天的气氛作铺垫。B.第②段中,文章把情感融入鲜活的描写中,如“一个季节,就活蹦乱跳地来到人们的襟怀之中”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来临时人们的喜悦之情。C.第③段中,“这时节的风,原来由杨树和柳树舞出来,柳梢淡淡返青。”“风在杨柳枝头淀下的颜色,重了。”将风和树结合,用树色的变化反映春风的力量。D.第⑥段中,农人们“成群结伙,赶黄牛扛犁杖”,犁铧是原始的,土地是古老的,文章这样写突出了辽西的传统田园风情。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阳光每日把方透明的手帕贴在人脸上”运用拟人,以人的动作“贴”形象地写出阳光给人的温煦、舒适之感。B.“或者,干脆就是春头上的一缕春胎毛”运用比喻,把春天来临时柳丝飘拂、婀娜多姿的柳树比作“胎毛”。C.“山还是多,花还是少,山厚,花薄”运用对比,把“山”与“花”进行对比,突出辽西山上花少而薄的特点。D.“可把一个春天,完完整整地耕种出来了”运用比拟,以“耕种”描写春天,形象生动,给读者丰富的想象。8.文章题目为“辽西的春天”,但文中用了较多文字写农人劳作的情形,请分析作者为什么这样写。(4分)9.文中画横线的三处都使用了问句,请结合全文整体分析它们的作用。(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昔者常怪李斯事荀卿,既而焚灭其书,大变古先圣王之法,于其师之道,不啻若寇仇。荀卿者,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子思、孟轲,世之所谓贤人君子也。荀卿独曰:“乱天下者,子思、孟轲也。”天下之人,如此其众也;仁人义士,如此其多也。荀卿独曰:“人性恶。桀、纣,性也。尧、舜,伪也。”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彼李斯者,又特甚者耳。今夫小人之为不善,犹必有所顾忌,是以夏、商之亡,桀、纣之残暴,而先王之法度、礼乐、刑政,犹未至于绝灭而不可考者,是桀、纣犹有所存而不敢尽废也。彼李斯者,独能奋而不顾,焚烧夫子之六经,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此亦必有所恃者矣。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以自是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而荀卿亦不知其祸之至于此也。其父杀人报仇,其子必且行劫。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其高谈异论有以激之也。(节选自苏轼《荀卿论》)材料二: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当秦之中叶,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始皇之时,一用商鞅成法而已。虽李斯助之,言其便利,益成秦乱,然使李斯不言其便,始皇固自为之而不厌。何也?秦之甘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其后世所习以为善者也。斯逆探始皇、二世之心,非是不足以中侈君张吾之宠[注]。是以尽舍其师荀卿之学,而为商鞅之学;扫去三代先王仁政,而一切取自恣肆以为治,焚《诗》《书》,禁学士,灭三代法而尚督责,斯非行其学也,趋时而已。设所遭值非始皇、二世,斯之术将不出于此,非为仁也,亦以趋时而已。且夫人有为善而受教于人者矣,未闻为恶而必受教于人者也。荀卿述先王而颂言儒效,虽间有得失,而大体得治世之要。而苏氏以李斯之害天下罪及于卿,不亦远乎?行其学而害秦者,商鞅也:舍其学而害秦者,李斯也。吾谓人臣善探其君之隐,一以委曲变化从世好者,其为人尤可畏哉!尤可畏哉!(节选自姚鼐《李斯论》)[注]中侈君:投合残暴放纵的君主。张吾之宠:扩大国君对自己的宠爱。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彼见其师历诋A天下之贤人B以自是C其愚D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E不知荀卿F特以快一时之论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怪,认为……奇怪,意动用法,与《师说》中“其可怪也欤”的“怪”用法相同。B.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中间,与《劝学》中“蚓无爪牙之利”的“之”用法不同。C.厌,满足,与《论语》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意义相同。D.值,遭逢,与《出师表》中“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的“值”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斯虽然师从荀卿,却视其如仇敌,所以事秦后不久便焚烧了儒家经典,完全改变了古代先贤先王的法令制度。B.苏轼认为夏商的桀纣两君虽然残暴,但对于上古贤明君主的法度、礼乐、刑政等还是有所保存而不敢全部废弃。C.苏轼通过对荀子的考查,认为荀卿图一时痛快而发高论对李斯有激发作用,故将李斯施政弊端归咎于师承影响。D.关于李斯乱天下的行为是否与荀子有关,苏姚二人持有不同观点,但关于李斯事秦后废仁政之举的过失,二人都不否认。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1)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3分)(2)吾谓人臣善探其君之隐,一以委曲变化从世好者,其为人尤可畏哉!(3分)(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马诗(其十)李贺催榜①渡乌江,神骓泣向风。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五)杜甫南使②宜天马,由来万匹强。浮云③连阵没,秋草遍山长。闻说真龙种,仍残老骕骦。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注]①榜:船桨。②南使:唐代掌管陇右养牧马匹工作的官职名,南使的辖区在秦州北部。③浮云、龙种、骕骦都是骏马名。14.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催”字暗含情势危急,李诗首联写项羽将乌骓送与他人后,骏马迎风哭泣之状。B.“泣向风”突出了乌骓对故主的眷恋之情,也写出了诗人对项羽英雄气概的赞美。C.杜诗首联写秦州之地适宜牧养良马且马的数量众多,与颔联的衰败形成强烈对比。D.杜诗的三、四两联写出了骏马的坚韧,这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意蕴相似。15.两首诗的结尾两句都写到了马,在写法上有何相似之处?诗人在其中寄寓的思想情感又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1)《荀子·劝学》中“
,
”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2)江滨公园中苏轼举酒对月祭奠的雕像,让人想起《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
,
”两句。(3)《赤壁赋》中,“
,
”,侧面烘托箫声悲凉。(4)《登泰山记》中,写山顶雪景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4小题,12分)17.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呦呦鹿鸣契阔谈䜩(yàn)
熊咆龙吟饮岩泉
訇(hōng)然中开B.青青子衿羽扇纶巾(guān)
暖暖远人村
惟觉(jué)时之枕席C.乌鹊南飞佛(bì)狸祠下
墙橹灰飞烟灭
委身为贾(jiǎ)人妇D.舞榭歌台乍暖还(huán)寒
依依墟里烟
始觉有迁谪(zhé)意18.下列对文学常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赋是一种讲究辞采、体物铺陈的文体,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句式上以四六句为主,追求骈偶;语言上要求声律谐协;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B.唐代以前的诗被称为古体诗,唐及以后的诗被称为近体诗。古体诗有“歌”、“行”、“吟”等体裁;近体诗可以分为律诗、绝句等。C.一般认为,豪放和婉约是词的两种典型风格。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李清照、柳永等,豪放派则以辛弃疾、苏轼为代表。D.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周而复始,循环记录。如“壬戌之秋”中的“壬戌”就属于干支纪年法。19.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举酒属客(劝请)
凭虚御风(驾)
横槊赋诗(船桨)B.自京师乘风雪(冒着)
由南麓登(山脚)
东方之既白(明亮)C.憔悴损(凋零损伤)
烽火扬州路(宋代行政区域)
绛皓驳色(杂)D.却坐促弦(催促)
曲罢悯然(忧郁的样子)
青冥浩荡(天空)20.下列句子中,全部具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3分)①白露横江,水光接天;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③苍山负雪,明烛天南;④肴核既尽,杯盘狼籍;⑤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⑦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⑧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⑨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A.①②④⑧⑨B.①②⑤⑥⑦
C.②④⑥⑧⑨
D.④⑤⑥⑦⑨(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我在上面讨论权力的性质时已提出三种方式,一是从社会冲突中所发生的横暴权力,二是从社会合作中所发生的同意权力,三是从社会继替中所发生的长老权力。现在我又想提出第四种权力,这种权力发生在激烈的社会变迁过程之中。社会继替是指人物在固定的社会结构中的流动,社会变迁却是指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动。
①
,而是同时存在的。社会变迁常是发生在旧有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环境的时候。新的环境发生了,一方面,
人们最初遭遇到的是旧方法不能获得有效的结果,生活上发生了困难;另一方面,
②
,必须有人发明,或是有人向别种文化去学习,输入,还得经过试验,才能被人接受,完成社会变迁的过程。这里就产生了“文化英雄”,他提得出办法,有能力组织新的试验,能获得别人的信任。这种人可以支配跟从他的群众,发生了一种新的权力。如何命名它呢?因为它是时势所造成的,姑且称之为时势权力。这种权力在初民社会中常可以看到。这种权力最不发达的是在安定的社会中。乡土社会是一个最容易安定的社会,因之它也是一个很少“领袖”和“英雄”的社会。2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线句中引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张秉贵在柜台里,眼、耳、口、手、脚、脑这6部“机器”同时开动。B.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C.“北京话”陷在姑娘们的包围圈里,不知所措地嘟囔着。D.许多同志的文章里常有两个名词:一个叫“残酷斗争”,一个叫“无情打击”。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家园可指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具体空间,亦可指人们情感和精神的寄托所在,是一个能够让人感受到归属和温暖的地方。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记叙文。要求: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字数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D(“二者均秉持‘拿来主义’的原则”错,二者的原则并非“拿来主义”,而是认为应回归传统文化。)2.A(“对《论语》深刻思想性的肯定”错,“氛围感”这一网络用语所表达的是对《论语》文学性的肯定。)3.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没有神态和表情的描写,也没有运用比喻,说明是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及学习方法,所以,不能体现“文学性”。)4.C(A.“《论语》是一部经典著作”错,材料一从两方面是为说明《论语》的文学性,经典著作过于宽泛。B.“层进式论证结构”错误,使用的是并列式论证,也没运用比喻论证。D.“……可以随意阅读《论语》”错误,强加因果,曲解文意,对《论语》的阅读还是要联系现实,有选择性的吸收,要继承更要发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5.①价值及特点简介:《论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具有文学性,如简约生动的人物塑造方法,运用比喻等。②阅读方法指导:读思结合,在思考中体味《论语》的真理哲思;与时代、个人经验相结合,打破教条主义,形成个性化思考。6.B(B项,“写出了春天来临时人们的喜悦之情”错误,此句描写的是人们盼春时的心理状态,而不是“春天来临时”。)7.B(“把春天来临时柳丝飘拂、婀娜多姿的柳树比作‘胎毛’”错误,根据原文可知,“胎毛”指春风。)8.①农人劳作是在辽西的春天进行的,是人们近距离感受辽西春天的方式。②从写自然景物上升到写人,提升了文章的高度,表达了人们对辽西春天的热爱,赞美了通过辛勤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人们,升华了文章主旨。(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源于文本且合理的其他答案也可给分)9.①三处问句,依次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渴盼、猛然发现春天来临时的惊喜、对春天太短暂的些许失落。②三处问句写了“盼春一春来一春去”的过程,把文章主要内容贯串了起来,使文章脉络清晰。③使用问句,增加互动感,表达亲切活泼。(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源于文本且合理的其他答案也可给分)10.(3分)BDE11.(3分)A12.(3分)A(原文中“既而焚灭其书,大变古先圣王之法”并非完全改变古代的法令制度)13.(12分)(1)由这方面看来,推想他的为人必定是刚愎自用,不知谦逊,而且过分赞扬自己。(意、刚愎不逊、自许各1分)(2)我认为作为臣子,善于探察他的国君的心思,一味地采取委屈顺从变化的手段来迎合世俗喜好的人,这些人的为人尤其可怕啊!(善探、隐、委曲变化各1分)(3)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渔樵翻译成动词1分,状语后置1分,侣、友意动1分,匏樽1分,相属1分。)参考译文:材料一:过去常常认为李斯师从荀卿奇怪,不久就焚烧了他老师的书籍,极大地改变了古代圣王先人的法度,对于他老师的学说,不止是像仇敌一样对待。荀卿这个人,喜欢标新立异而不谦让,敢于发高论而不顾及后果。子思、孟轲,是世人所说的贤人君子。荀卿却唯独说:“扰乱天下的人,是子思、孟轲。”天下的人,如此众多;仁人义士,如此之多。荀卿却唯独说:“人的本性是恶的。桀、纣,是本性如此。尧、舜,是人为的。”由此看来,推想他的为人一定是刚愎自用,不谦逊,而且过分自许。那李斯,又是其中特别过分的人。现在小人做不好的事,尚且一定有所顾忌,因此夏、商的灭亡,桀、纣的残暴,但先王的法度、礼乐、刑政,还没有到灭绝而无法考查的地步,这是因为桀、纣尚且有所保存而不敢全部废弃。那李斯,却能奋起而不顾及,焚烧了孔子的六经,烹灭了三代的诸侯,破坏了周公的井田制,这一定是有所依仗的。他看到自己的老师不断诋毁天下的贤人,以此来肯定自己的愚蠢见解,认为古代先王都不值得效法,却不知道荀卿只是为了图一时痛快而发高论,荀卿也不知道他的灾祸会到这种地步。父亲杀人报仇,儿子必定会去抢劫。荀卿阐明王道,讲述礼乐,而李斯却用他的学说扰乱天下,是他的高谈阔论有激发李斯的作用。材料二:苏子瞻认为李斯用荀卿的学说扰乱天下,这是不对的。秦朝扰乱天下的法度,不依赖于李斯。李斯也没有用他的学说来侍奉秦国。在秦国的中期,秦孝公即位,得到商鞅并任用他。秦始皇的时候,完全采用商鞅已有的成法罢了。即使李斯帮助他,说这样做有好处,更加造成了秦朝的混乱,但假如李斯不说这样做有好处,秦始皇本来也会自己去做而不满足。为什么呢?秦国长久以来就喜欢刻薄寡恩而以严刑峻法为便利,这是后代所习惯认为好的。李斯窥探秦始皇、秦二世的心思,不是这样做就不足以投合残暴放纵的君主而扩大国君对自己的宠爱。因此完全舍弃了他的老师荀卿的学说,而采用商鞅的学说;扫除三代先王的仁政,而一切采用放纵自己、肆意妄为的办法来治理国家,焚烧《诗》《书》,禁止儒生,毁灭三代的法度而崇尚督责之术,李斯这样做不是实行他的学说,只是趋炎附势罢了。假设他所遇到的不是秦始皇、秦二世,李斯的办法将不会是这样,这不是为了实行仁政,也只是为了趋炎附势罢了。况且人有做善事而接受别人教导的,没有听说做坏事而一定要接受别人教导的。荀卿阐述先王之道而歌颂儒家的功效,虽然偶尔有得失,但大体上掌握了治理乱世的关键。而苏氏把李斯危害天下的罪过归咎于荀卿,不也太过分了吗?实行自己的学说而危害秦国的,是商鞅;舍弃自己的学说而危害秦国的,是李斯。我认为作为臣子,善于窥探君主的心思,一切以委曲变化来迎合世俗喜好的人,他的为人尤其可怕啊!尤其可怕啊!14.B(“对项羽英雄气概的赞美”错。应该是对项羽英雄末路境遇的悲怜。)15(1)写法:两首诗都使用了象征(托物言志、以物喻人)的手法,诗人托物言志,借骏马抒发自身的志向。(2分)(2)思想情感:①李诗借项羽兵败,乌骓再难遇项羽那样的英雄,表达了诗人渴望得遇知音,得到重用的愿望,以及对项羽的敬仰、同情之情。(2分:分析1分,情感1分)②杜诗借垂垂老矣的骏马在苍茫天地间发出哀鸣,抒发了诗人对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渴望。(2分:分析1分,情感1分)16.(1)驽马十驾,功在不舍(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4)苍山负雪,明烛天南17.D(“熊咆龙吟饮岩泉”中的“饮”书写错误,应改为“殷”。B项,“惟觉(jué)时之枕席”中的“觉(jué)”读音错误,应该为“觉(jiào)”。“暧暧远人村”中“暧暧”书写错误;C项,“墙橹灰飞烟灭”中的“墙”书写错误,应该为“樯”;“委身为贾(jiǎ)人妇”中的“贾(jiǎ)”读音错误,应该为“贾(gǔ)”。)18.B(B项,“唐及以后的诗被称为近体诗”理解错误。唐及以后的诗有近体诗,也有古体诗。)19.B(A横槊赋诗:长矛;C憔悴损:程度深;D却坐促弦:紧、迫)20.B(①白露②黄泉⑤茫然⑥博学⑦小学)21.C(原文“文化英雄”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A项,表示特殊含义。B项,表示强调。C项,表示特定称谓。D项,表示引用。)22.①两者并不是冲突的②新的方法还没产生或新的方法却又不是现存的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家园可指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具体空间,亦可指人们情感和精神的寄托所在,是一个能够让人感受到归属和温暖的地方。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记叙文。要求: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字数不少于800字。审题立意分析:这道作文题目要求结合给定的材料写一篇记叙文,主题是“家园”。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家园”这一概念的多重含义。从字面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娱乐行业表演培训
- 办公场所卫生整治
- 艺术节活动方案【十三篇】
- 2024年企业间债务担保合作协议范本3篇
- 代理记账的合同范本
- 电路分析课程设计案例
- 春游方案八篇
- 2024年土方工程车队租赁合同及车队车辆保险理赔协议3篇
- 滑轮初中物理课程设计
- 2024年煤矿作业员工作合同
- 特种设备锅炉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主要项目及内容表
- 配电室运行维护投标方案(技术标)
- 快手申诉文本
- 小学体育随班就读学生个别辅导表
- 2023-2024学年成都市武侯区六上数学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
- 军事思想论文范文(通用6篇)
- 房屋维修方案三篇
-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2023-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英语期末测试试卷(剑桥版)(PDF版 含答案 含听力原文及音频)
-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专题活动记录
- 2022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 电子技术说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