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汉语听力课教学中的_第1页
初级汉语听力课教学中的_第2页
初级汉语听力课教学中的_第3页
初级汉语听力课教学中的_第4页
初级汉语听力课教学中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级汉语听力课教学中的“输出”模式初探摘要:初级阶段汉语听力课教学一直是汉语初级阶段教学中的难点。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营造高质量、高效率的听力课堂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师努力的重点。本文从可理解性输出的角度提出对汉语初级阶段听力课堂的改良方法,旨在给广大的对外汉语教师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关键字:对外汉语听力教学输出模式一、“输出”理论的提出背景对外汉语听力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亦是难点。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是任何一种语言都具备的,是每一位语言学习者都要掌握的。“听”居于四项基本技能之首,一种语言只有听懂了才能说出来,可见“听”在一门语言中处于重要地位。可是“听”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却是最难的。“听”可以看成是对语言学习者所学习的语言要素的综合测试。音、字、词、句、语段、对话、故事、新闻、广播等等都可以是听的内容,这样多元的听力内容会激发语言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可往往在听了一段时间以后,语言学习者会陷入枯燥厌听的状态。对外汉语作为一门二语教学,在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中学习者也会遇到这样的“枯燥厌听”的状态,所以怎样让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充实生动,如何上好对外汉语听力课就成为了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的研究方向。在研究的过程中,学者们都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如何“听”上。如何输入信息被学者们提到了研究的中心位置,而听力中的可理解性输出却少有人研究。听力教学虽然本质是被动的输入教学,但听力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部分。语言教学是输出和输入的集合体,这两部分是不能分开来看的。听力教学若只看重输入的部分,没有输出的过程,难以保证输入的有效性,而且只有输入没有输出的语言教学是不完整的也是失败的。可见输出模式在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中也是处于重要地位的,合理运用输出模式不仅可以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还能解决现今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枯燥乏味的问题。在检验听的效果和质量的同时也加强了学习者对所听内容的记忆,实现了知识点的二次强化。(一)输出模式的提出输出模式是从二语习得理论中的输出假说中提出并建立起来的。输出假说是由swain提出的。听力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提供输出的机会,创造语言情境,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达。她说:“输出能激发学习者从语义为基础的认知处理转向以句法为基础的认知处理。前者是开放的、策略的、非规定性的,在理解中普遍存在,后者在语言的准确表达乃至最终的习得中十分重要,因此输出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输出能够引起学习者对语言形式特征的注意,在进行有意义的语言表达时,学习者有可能警觉地意识到自己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差异,通过语义协商迫使学习者在进行输出时对语言进行反思和分析,强化对语言的关注和理解,从而习得语言,提高语言能力。(二)听力教学中输出模式的特点在听力教学中大量的输入是不够的,因为学习者并不能自行输出,而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中需要一个桥梁,这个桥梁就是互动。听力教学中的输出一定要建立在互动的基础之上,通过师生之间的“你来我往”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教学计划,同时也可以通过互动检测学生的学习状况。听力教学中输出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大方面,一个是听与说结合,一个是听与写相辅,输出隐含在各种输入之中。听力教学除了是一门听力微技能的训练还是一门提高学生交际技能的课程。在课堂上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辨别分析能力、记忆储存能力、联想猜测能力、快速反应能力、边听边记能力、听后模仿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对听到的信息进行检索概括的能力。所以在听力教学中只有输入没有输出的教学是无法训练到学生的语言技能的。如能在听力教学中合理运用输出模式,则能使听力课堂教学效率更高,教学效果更好。二、听力课堂上输出训练的意义及目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出,语言习得就不会发生。在听力课堂上输入固然重要,但是输出会促使学生花更大的功夫和努力对语言进行更深层次地处理。因为,学习者想使他们的语言既准确又地道,使他们的输出变成理解性输出,那就必须在交流的时候注意自己对语言的加工和表达方式的运用,以便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即语言学习者不仅需要“可理解性输入”,还需要“可理解性输出”。(一)有效的语言输出可促进语言能力的全面提高在听力课堂上,学生们通过听和读的输入,积累了语言素材,知识面得到了拓展,而输出又是对输入最好的检测,能更好的促进输入,所以教师应利用输出引起学生注意自身中介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异,不断地运用目的语发现其语言运用上的不足,激起学生对目的语学习的兴趣,逐渐养成用汉语思维的习惯。使其由被动变主动,直到学生可以流利准确地运用目的语。因此,有效的语言表达和输出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检验和巩固语言知识,促进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的转变,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帮助学生尽快养成汉语思维的习惯。师生互动,有来有往,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传统意义上的听力课,不仅是学生听得枯燥,老师讲得无聊,而且机械的练习,孤立的语段很快会把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和新鲜感消耗殆尽,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听辨也会极大地打击学生对汉语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而如果教师可以把“输入——吸收——输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但可以把抽象流动的语音信息变为形象具体或者固定的文字信息,而且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整为零,让学生在和老师的互动输出中,努力搜索刚刚听到的点滴信息,及时肯定自己听懂的部分,明确还未捕捉到的遗漏信息,既让学生体会到了听懂的成就感,也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投入到下一轮的信息听辨中去。让学生的手、眼、耳、口都参与到学习中来,改变以往听力课堂上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充满成就感的快乐中逐渐提高听力水平,也让老师在欢乐和谐的课堂气氛中享受教学的快乐。帮助教师及时检验听力教学效果,了解学生信息输入偏差三、输出模式在听力课堂上的具体操作这一章将结合具体的听力教学内容对各种输出模式的操作步骤进行描述。本论文中选取的听力题型皆出自于《汉语听力教程(修订版)》第一册,第二册和第三册。(一)领读——跟读模式领读——跟读,即老师领读学生跟读模式。这个模式贯穿了初级阶段零基础听力教学的始末。由于这个阶段的学生都是零基础,反复的操练,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教学模式。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是声母、韵母和声调。这是汉语语音入门的必经之路,若想给学生打好汉语语音的基础,这个阶段的领读——跟读是必不可少的。领读——跟读的操作时间主要取决于听力的内容。在《汉语听力教程(修订版)》第一册的前五课,第一题都是听后跟读。听后跟读的内容都是综合课上学过的声、韵母,时间可以合理分配和控制。处理这个类型的题时可以先让学生听录音,听两遍录音后跟读,学生跟读的时候老师要细心分辨学生的读音是否正确。听力内容全部听完后,老师总结学生发音的问题,然后老师用夸张的方式发音领读,学生跟读。对于个别发音有问题的学生,老师还是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纠正学生的发音,帮助学生记住正确的发音。当学生进入汉字认读阶段时,领读——跟读模式同样可以发挥有益的作用。(二)渐进式输出模式随着汉语学习的日益深入,学生掌握的汉语词句越来越多。听力课的课堂输出就可以采取渐进式语段复述的形式进行。以《汉语听力教程》(上)第21课第一题为例。第一题是听后填空。录音内容包括:玛丽几点起床,几点坐车去学校,几点到学校等。填空的内容都是时间。处理这道题时,如果只是让学生写出听到的时间,就不能保证学生对语段中的其他内容也准确地掌握。所以在明确答案以后,老师可以边提问和短文有关的问题边将短文中的关键内容简要地写在黑板上,然后老师领读,学生跟读。领读两遍后,老师和学生齐读,齐读一句,老师擦掉一句。齐读完短文后,黑板上的关键词就被老师全部擦掉了。老师再带着学生复述,由于学生已经读了三遍,此时不看关键词学生也能准确流畅地将短文复述出来。这样的输出方式在课堂上操作占用的时间较其它输出方式略多,大概8分钟左右,但是训练学生听说的效果非常好。渐进式输出模式既保证了学生掌握所听内容,又能通过学生的复述检测学生对所听内容的理解程度。将这样的输出模式应用到初级阶段听力教学中,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联想预测模式学生在学习了一段时间汉语以后,会形成一些汉语的语感。这些语感在听力课上就可以发挥出很大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理解。联想预测模式的操作时间可以控制在五分钟左右。进入汉字阶段以后,会出现“听句子回答问题”的题型。一般这道题会有十个小题,每个小题有四个选项。例如:A银行。B学校。C邮局。D食堂。处理这样的习题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阅读选项。阅读选项的目的:一是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学过的词语,二是学生通过认读可以加深对学过内容的记忆。读过选项后,老师可以问:“银行、学校、邮局、食堂都是什么?”这些词都是地点名词,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词语。通过提问,学生会将这四个词语横向对比,最后得出“地方的名字”这个答案。老师这时可以再问:“这些都是地方的名字,那么问题可能是什么呢?”学生通过自己已经形成的汉语语境会回答:“这是哪儿?去哪儿?”在听之前,学生通过自己的总结,预测出了可能会听到的问题,这样在听的时候学生就可以有重点有目的地听,答案也可以很快地被选择出来。联想预测模式是输出模式中一个很重要的模式,它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形成对未知问题的预测,这样的训练不仅可以让学生沉浸在主动学习的氛围中,还可以通过预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听力课不再是枯燥被动的。(四)复述、概括模式在语言学习中去理解外语的“奇异”的表达固然很重要,但是在获得语言知识后怎样在实践活动中正确运用就更为困难。复述概括模式就是让学习者把刚刚听过的句子、对话或者短文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的思维教学法。学生在复述时既会用上刚刚听过的信息,又加进了自己的话语。因为都是刚刚听过的内容,学习者无需用母语帮助思维,又多少带一点儿创造性。既可以很好地检验学习者对所听材料的理解程度,又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所输入的信息在大脑中进行再次组织和加工。这种输出模式是帮助留学生逐步建立汉语思维的有效方式。此类模式较多地适用于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和词汇积累后,在听较长且故事性较强的对话或者短文时使用。既可以在听过一到两遍录音后,以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又可以在完成全部练习后,做为对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挑战,由单个学生独立完成。1.完成练习前复述概括以《汉语听力教程》第二册第八课第三题短文二《妈,我做早饭吧》为例。这个短文内容幽默有趣,似乎每个人在短文里都能或多或少地找到自己的影子,内容亲切熟悉,理解起来自然比较容易,所以教师可以在引入话题后,要求学生在听第一遍录音的过程中边听边记录重要的词汇和信息,听完一遍录音后,四人一小组,四个人互通有无,利用各自所记录的关键词,拼凑出这个故事。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来复述他们所听到的内容,看看哪组复述的内容最详细,表达最正确最流利。实践证明,三到四组的代表复述结束后,这个故事已经非常完整详尽地印在了每个人的脑海里,而且在聆听别组代表复述的同时,学生们由于对所听到的内容有了了解,因此大脑有了捕捉细节的空间和余地,对于别组提到而自己没有听出来的细节问题反应敏感,捕捉准确。复述结束后,教师要对大家的表达进行适当的评价和总结,此时已无需再听录音,直接进入习题的听辨,学生会觉得习题听起来十分容易,正确率非常高,而且成就感十足。2.完成全部练习后复述概括以《汉语听力教程》第三册第五课第三题《谢谢你的生日》为例。这是一个比较复杂也比较长的故事,如果让学生听后马上复述难度有些大,文本中的很多信息已经不再是第一册或者第二册那样所听即所选了,而是需要学生们在充分融会贯通全文意思的基础上来理解文中的信息,因此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要捕捉细节,慢慢消化理解所输入的信息是很有必要的。当大家完成并理解全部听力练习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用刚刚听到的信息和自己的语言进行再次加工,最后把这个相对复杂的故事清楚完整地表达出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从听得懂到说得出这一进步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当然,这对学生的信息再加工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建议教师在提问时注意选择学生的水平要相对好一些,让他们来挑战一下自己的语言输出能力,同时也要注意保护水平相对较低的同学,保证其对学习的热情和信心,不要让他们因表达不够完整或流利而有太多的挫败感。(五)信息提取模式留学生们普遍觉得听力课很难,追其原因就在于读写时有文字提示,字符长时间存在,可多次重读和检查,而声音转瞬即逝,要求逐词记忆和快速分析,尤其是在大量信息源源不断地输入学生的大脑时,更是让他们应接不暇,记了前边的错过了后边的,记了后边的,又忘了前边的,因此在海量的信息中捕捉并提取出有用的信息,是留学生提高汉语听力水平必不可少的一项微技能。汉语听力教师在平时的听力训练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帮助学生养成筛选有用信息,过滤干扰信息的习惯,为他们中高级阶段输入长篇大量信息打好基础。以《汉语听力教程》第三册第六课第三题《谈婚论嫁》为例。这个听力文本讲述了现在社会上的年轻人各种各样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婚姻的看法。文本中出现了六个人的姓名、工作、生活状态、对婚姻的看法等相关信息,对初级班的学生来说算得上是海量信息了,那么在洋洋洒洒近千字的信息中又有多少是需要快速捕捉和记忆的呢?这就需要学生有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和习惯。教师在导入谈婚论嫁这个话题以后,可以引导学生先猜一猜会听到哪些内容,在这些内容中,哪些信息是需要提取记住的,由于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大信息量的听力内容,所以允许并鼓励他们边听边记。教师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明确听辨方向。(附:表格如下)姓名工作现在的生活状态对婚姻的看法把几百字的信息浓缩到小小的表格中,就需要学生对输入信息的深刻理解,也需要高度概括的语言组织能力,同时帮助学生以最快速有效的方式抓住海量信息中的“骨架”,让他们的大脑在第二次的听辨中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获取“骨架”以外的细节。实践证明,学生在听第一遍录音后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有一定的困难。学生觉得要关注的信息太多,无从下手,但是听一遍录音完成上述表格还是比较轻松的。在对文本进行信息提取以后,再听第二遍录音,学生普遍觉得所听内容一下子变得简单了很多,此时对于听后练习的处理也从容了许多,可以一气呵成地完成第一和第二题。(六)问题细化模式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听力教材中,除了语音阶段和基础阶段是比较简单的所听即所问,所听即所答以外,其余大部分句子和对话都需要“拐一个弯”甚至“拐几个弯”才能找到答案,这给刚刚接触汉语几个月的留学生带来了不小的困难,教师要及时捕捉到学生在听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帮助他们化解困难,保护他们学习汉语的热情和兴趣,尽最大努力减少他们在听力理解过程中的挫败感和失落感。以《汉语听力教程》第三册小测验(一)第一题第19小题为例。问题是“最后的这个电话是谁想跟她聊天儿?”长长的一大段话听下来,面对最后的问题,学生常常路出困惑的表情,似乎没有听明白,他们那弥足珍贵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就又被打击了一点点,这时就需要老师一步一步地慢慢引导他们在他们的“信息库”中找到正确答案。其实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并不是没有听懂,只是需要有人帮助把已经听懂的信息梳理一下而已。教师可以把整段的信息打散,一个一个的让学生调出他刚刚听到的信息,比如:老师问:“我”在哪儿工作?“我”的工作是什么?“我”叫什么名字?今天的20多个电话都是什么人给“我”打的?最后一个电话是什么人打的?“我”说我是齐雨以后,这个男孩说什么了?最后这个电话是谁想和“我”聊天?是男孩还是他姐姐?所以应该选择哪个答案?在师生的一问一答间,问题自然化解,学生丝毫没有为自己听力水平低而感觉到沮丧,相反,教师把问题细化后,学生逐一地在自己已有的信息库中搜寻答案,他会发现原来他已经掌握了全部的信息,并且“对答如流”。因此,他们的“输出”不仅帮助教师检验了信息获取的情况,也帮助他们自己梳理了思路,找到了答案。(七)图像呈现模式虽然语言是一种抽象的体现,但是语言可以描绘各种各样形象的事物,在留学生学习语言的初级阶段,形象的东西往往比抽象的语言要好理解得多,因此,在内容合适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把听到的内容画出来,这不仅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练习听力的兴趣,更能非常有效地获取相关信息,要想画得出就必须听得懂,无论是表格还是地图,无论是照片还是平面图都用它们特有的形象的输出方式检验了“输入”的效果,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们带着任务去听,目的明确,兴趣盎然。以《汉语听力教程》第三册第二课泛听练习《他们的家》为例。第一段和第三段录音都出现了很多方位词,和不同的家人,如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