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金部件公司
风险管理手册
目录
一、效用期望值分析法...............................................2
二、损失期望值分析法...............................................5
三、纯粹风险管理...................................................8
四、人力资本损失度量...............................................9
五、财产损失度量..................................................14
六、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17
七、建立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18
八、风险自留......................................................19
九、合同融资型风险转移措施.......................................23
十、风险管理措施的分类...........................................23
十一、评价应对方案以及实施成本的评估.............................26
十二、产业环境分析................................................28
十三、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29
十四、必要性分析..................................................31
十五、公司基本情况................................................32
十六、人力资源配置分析...........................................34
劳动定员一览表....................................................34
十七、项目风险分析................................................35
十八、项目风险对策................................................38
一、效用期望值分析法
以损失期望值为标准选择风险管理的方案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仍
然存在着一些局限。比如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到同一损失对不同主体的
影响可能是不同的,如10万元的损失也许能导致一家小企业破产,但
对大公司而言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不同的风险主体对同一损失风
险将采取的态度可能截然不同,而这种主观反应的差异是难以用损失
期望值分析法衡量的。
潜在损失的严重性可以用效用期望值这种方法来衡量。
1、效用及效用理论
效用是经济学中最常用的概念之一。一般而言,效用是指对于消
费者通过消费或者享受闲暇等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的满足的一
个度量,可以解释为人们由于拥有或使用某物而产生的心理上的满意
或满足程度。例如,在现实生活中,一本中学课本对中学生的效用是
很大的,而对文盲和大学生的效用却很小。在经济社会中,同样数量
的损失将会给穷人带来的艰难和困窘远大于对富人的影响。从而,在
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必然与决策人的经济实力、风险反应产生不可割
裂的关系。效用理论为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提供了一种定量分析的工
具。
效用理论认为人们的经济行为的目的是为了从增加货币量中取得
最大的满足程度,而不仅仅是为了得到最大的货币数量。一般的做法
是,通过特别的方法,主要是询问调查法,了解决策者对不同金额货
币所具有的满足度(量化指标为效用度,为。〜100),然后计算不同
方案的效用期望值,以决定方案的取舍。
2、效用函数与效用曲线
效用函数原本是表示消费者在消费中所获得的效用与所消费的商
品组合之间数量关系的函数。它被用以衡量消费者从消费既定的商品
组合中所获得满足的程度。运用无差异曲线只能分析两种商品的组合,
而运用效用函数则能分析更多种商品的组合。
在运用效用函数进行风险决策的首要工作是确定决策主体对收益
或损失的量化反应,反应效用度与金额之间对应关系的函数为效用函
数,如用图像表示则为效用曲线。
从人们对损失的态度来看,理论上可以分成三种类型:漠视风险
型、趋险型、避险型。漠视风险者对损失风险没有特别的反应,他的
决策完全根据损失期望值的大小而确定。若要达到相同的效用度,不
同类型的投资者所要求的拥有的价值是不同的。漠视风险者的效用曲
线是通过(0,0)的一条直线、为了转移风险,漠视风险者不会付出
比期望损失更大的转移费用,显然他很难戌为商业保险的投保人。
避险型即风险厌恶,表明经济代理人对于风险的个人偏好状态,
其效用随货币收益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率递减。具体分析,无论人
们对风险承担者的概念做何种理解,我们都可以肯定地认为,获取随
机收益W比获取确定收益W=E[W]所承担的风险要大得多。如果某个市
场参加者总是宁愿获取归E[W]的收益,相应获得U(E[W])的效用,
然而,他不愿意承担风险获取风险收益肌相应获得的预期效用为E
(U:W1),那么,我们就称这个市场参加者为风险厌恶者。也就是说,
当面临多种同样货币预期值的投机方式时,风险厌恶考将选择具有较
大确定性而不是较小确定结果的投机方式。在信息经济学中,风险厌
恶者的效用函数一般被假设为凹性。效用随货币收益的增加,但增加
率递减。效用函数的二阶导数小于零。
趋险型的效用随货币收益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率递增。效用函
数的二阶导数大于零。当面临多种同样货币预期收益值的方式时,风
险爱好者将选择具有较小确定性而不是较大确定结果的投机方式。
漠视风险型的效用随货币收益的增加,但增加率不变,效用函数
的二阶导数等于零。
在面临不确定性时,行为人的选择就是追求财富的期望效用最大
化过程。不确定性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虽然结果是不确定的,但每
种结果本身和出现的客观概率(或密度函数)是已知的,此时行为人
对结果出现的主观概率预期当然和客观情况一致,期望效用最大化就
是在客观概率下的效用最大化:另一种情况则是不但结果是不确定的,
而且每种结果出现的客观概率(或密度函数)也是未知的,但此时行
为人对每种结果出现的概率会有一个主观预期,此时期望效用最大化
就是主观期望效用(SEU)最大化。
二、损失期望值分析法
损失期望值法,苣先要分析和估计项目风险概率和项目风险可能
带来的损失(或收益)大小,然后二者相乘求出项目风险的损失(或
收益)期望值,并使用项目损失期望值(或收益)去度量项目风险。
在使用项目风险损失期望值作为项目风险大小的度量时,需要确
定的项目风险概率和项目风险损失大小的具体描述如下:
1、项目风险概率
项目风险概率和概率分布是项目风险度量中最基本的内容,项目
风险度量的首要工作就是确定项目风险事件的概率分布。一般说来,
项目风险概率及其分布应该根据历史信息资料来确定。
当项目管理者没有足够历史信息和资料来确定项目风险概率及其
分布时,也可以利用理论概率分布确定项目风险概率。由于项目的一
次性和独特性,不同项目的风险彼此相差很远,所以在许多情况下人
们只能根据很少的历史数据样本对项目风险概率进行估计,甚至有时
完全是主观判断。
因此,项目管理者在很多情况下要运用自己的经验,要主观判断
项目风险概率及其概率分布,这样得到的项目风险概率被称为主观判
断概率。虽然主观判断概率是凭人们的经验和主观判断估算或预测出
来的,但它也不是纯粹主观随意性的东西,因为项目管理者的主观判
断是依照过去的经验做出的,所以它仍然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2、项目风险损失
项目风险造成的损失或后果大小需要从三方面来衡量:
(1)项目风险损失的性质。项目风险损失的性质是指项目风险可
能造成的损失是经济性的,还是技术性的,还是其他方面的。
(2)项目风险损失的大小与分布。项目风险损失的大小和分布包
括是指项目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严重程度和这些损失的变化幅度,它
们需要分别用损失的数学期望和方差表示。
(3)项目风险损失的时间与影响。项目风险损失的时间分布是指
项目风险是突发的,还是随时间的推移逐渐致损的,项目风险7员失是
在项目风险事件发生后马上就能感受到,还是需要随时间的推移而逐
渐显露出来以及这些风险损失可能发生的时间等,项目风险影响是指
项目风险会给哪些项目相关利益者造成损失,从而影响它们的利益。
3、项目风险损失期望值的计算
项目风险损失期望值的计算一般是将上述项目风险概率与项目风
险损失估计相乘得到,然后以此作为决策的依据,即选取损失期望值
最小的风险管理方案。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即使自留风险方案的损失期望值小于投保方
案,很多人仍宁愿选择购买保险作为风险管理决策方案。对这种行为
的一种解释就是由于不确定性存在的隐性戌本忧虑因素的影响。
不论选择哪一个风险管理方案,风险的不确定性都是客观存在的。
即风险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损失程度可能很大,也可能很
小。风险管理人员对于可能出现的最坏后果心存忧虑,这种忧虑无论
未来风险事件是否发生都将存在。在运用数量方法选择风险管理决策
的过程中,需要把忧虑因素的影响代之以某个货币价值,从而产生了
风险管理方案的忧虑成本。
忧虑成本的确定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忧虑成本是一个极为主观的
因素,然而仍然可以从分析影响忧虑成本的因素入手寻求估计忧虑成
本的可行途径。
首先,损失的概率分布,尤其是程度严重的损失和发生概率高的
损失对风险管理人员的心理反应有直接的影响。其次,风险管理人员
对未来损失的不确定性的把握程度也对忧虑心理的产生有直接影响。
由于忧虑成本的加入,各种风险管理方案的损失期望值增加。对
于投保方案而言,付出较净损失期望值更多的保险费后,将损失的不
确定性化为确定性支出,能够大大减少管理者的忧虑心理,一般此时
的忧虑成本为零,如果企业决定部分或全部自留风险,即使采取必要
的安全措施,也只能减轻而无法消除忧虑戌本。忧虑成本的确定可以
用调查问卷的办法,询问风险管理人员愿意付出多大的经济代价来消
除由于损失的不确定性而造成的忧虑心理。
三、纯粹风险管理
纯粹风险具有可保性,因而财产损失风险、责任风险和人力资本
风险这三大类纯粹风险主要是通过保险进行管理,保险的具体方法在
第6章详细介绍。
现代公司无一不是把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和
企业生存的宗旨。但是,大多数公司都在全力以赴地提高公司营业额,
和利润,忽略了努力降低企业风险也是扩大股东价值的重要一环。
商业决策和投资总是与冒险相伴而行,有些企业家因为敢于冒险、
抓住机遇;而企业管理则不然,保证稳健运营才是制胜的关铤。然而,
商业经营永远处于种种威胁之中:计算机故障、火灾、环境污染、财
务欺诈、决策失误、产品被迫招回等。风险的存在要求企业管理者必
须严肃对待企业风险。
怎样界定商业经营中哪些是最重要的危险、如何减少这些危险发
生的概率一一如果真的发生的话,又该如何把危险的影响控制在最低
限度之内?商业风险范围很广,这里只讨论纯粹风险。纯粹风险管理
的本质是将未来不确定的损失以最经济的方式转变为现实的成本,诺
基亚公司关于纯粹风险管理的案例将揭示这个如此简单的道理是如何
通过最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来实施的。
四、人力资本损失度量
人力资本损失风险的大小需要从损失频率和损失幅度两个方面来
考虑。
1、损失频率的估算
(1)死亡。死亡的频率即处在各年龄段的人的死亡频率,一般从
寿险业的生命表中可以得到各年龄段有关死亡概率的信息。
(2)健康状况恶化。健康状况恶化是一个非常笼统的说法,很难
用某一个指标来描述健康状况恶化,只能从某一个角度侧面来看,比
如致残率和同医疗保健机构的接触等。致残率可以反映比较严重的健
康状况恶化,集体来说,活动受限天数、病人卧床天数及误工天数
(耽误工作或耽误上学的天数)都不同程度地反映致残率。而同医疗
保健机构的接触主要是指看医生的频率,一般可以从历史平均数据得
到。
(3)年老和退休。年老和退休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这意味
着收入减少,而医疗费用、护理费用可能会增加,而且这个数量非常
不确定。有关平均剩余寿命的数据可以由中国经验生命表编制委员会
所制“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查到。
(4)失业。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但仍然
找不到工作的现象,指的是非自愿失业。它不是由健康状况恶化引起
的,也不是由死亡和年老引起的,而是由经济原因引起的。失业是另
一个威胁个人收入能力的重要因素。很多公司,都会通过政府强制的
失业保险为员工提供失业方面的保障;国外也有一些公司为员工提供
了间接的保险项目,常常是在员工离开公司时一次性支付失业补偿和
在员工的薪水中连续支付一定金额的补偿金。
失业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即每个人所经历的失业的本质不尽相同,
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种类型,可以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
期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指生产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由于转换职业等原因而
造成的短期、局部失业。这种失业的性质是过渡性的或短期性的。它
通常起源于劳动的供给一方,因此被看作是一种求职性失业,即一方
面存在职位空缺,另一方面存在着与此数量对应的寻找工作的失业者,
这是因为劳动力市场信息的不完备,厂商找到所需雇员和失业者找到
合适工作都需要花赛一定的时间,摩擦性失业在任何时期都存在,并
将随着经济结构变化而有增大的趋势,但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
看,这种失业存在是正常的。
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
点是既有失业,也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
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结构性失业在性质上是
长期的,而且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结构性失业是由经济变化
导致的,这些经济变化引起特定市场和区域中的特定类型劳动力的需
求相对低于其供给。
造成特定市场中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低可能由以下原因导致:一是
技术变化,原有劳动者不能适应新技术的要求,或者是技术进步使得
劳动力需求下降;二是消费者偏好的变化。消费者对产品和劳务的偏
好的改变,使得某些行业规模扩大而另一些行业规模缩小,处于规模
缩小行业的劳动力因此而失去工作岗位:三是劳动力的不流动性。流
动成本的存在制约着失业者从一个地方或一个行业流动到另一个地方
或另一个行业,从而使得结构性失业长期存在。
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社会总需求下降
而造成的失业,当经济发展处于一个周期中的衰退期时,社会总需求
不足,因而厂商的生产规模也缩小,从而导致较为普遍的失业现象,
周期性失业对于不同行业的影响是不同的,一般来说,需求的收入弹
性越大的行业,周期性失业的影响越严重。
风险管理者必须清楚地了解公司员工所面临的失业情况,因为每
种失业引起的问题都各不相同,降低这些失业概率的措施也各不相同。
2、损失幅度的估算
人力资源风险的损失主要来源于收入的减少和费用(主要是医疗
费用)的增多,但精确估计这种损失非常困难,因为我们无法准确预
计如果继续工作,我们的收入会是多少。所以人力资本风险的殒失幅
度都是一个近似的估计。
(1)生命价值法。生命价值法是从收入的角度来评价雇员的损失。
当雇员死亡或永久性残疾时,其损失主要是收入损失,并且是永久性
的,与时间长短呈正相关。这样就可以通过计算雇员在继续工作的情
况下所得到的收入来估计员工或其亲属所遭受的损失,即计算每年的
税后收入减去员工自身消费后所剩金额的现值总和,这就是生命价值
其具体计算步骤为:
第一步,预测雇员在退休前每年能得到的税后收入。
第二步,如果损失原因是死亡,就要减去用来支付雇员自身消费
的那部分收入。
第三步,把每年的收入贴现后相加。
生命价值是一个近似的估计值,之所以这样说,原因有几点:第
一,收入贴现和的估计是近似的。员工的年收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它受到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同时还受总体工资水平的影响,但
在计算生命价值时,必须事先预计出年收入,这个预计值和实际值之
间就可能存在差异。第二,消费的估计是近似的。员工自身的消费也
是近似的估计值实际中可能会发生变化。第三,利率的估计是近似的。
在贴现中所用的利率也是一个平均的估计值。第四,收入流与消费流
发生的时间是近似的。
(2)需求法,需求法是从支出的角度来评价损失,它是指雇员为
保持家属当前的生活水平所需支出的现值。
用需求法来估计损失,不需要考虑雇员的收入以及家属能使用的
部分所占的比例,只需考虑家属的正常支出,以及这种正常支出如何
受员工死亡的影响。需求法在计算时考虑到了家庭收入的补偿因素,
如社会保障计划中为死者家属提供的福利,其具体的计算步骤和生命
价值法类似。
两种方法相比较,从理论上说,生命价值法是一种更为正确的方
法,因为它主要考虑潜在的损失,而非不同家庭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偏
好。但在实际中,人们更喜欢用需求法,因为需求法更简洁明了,并
且能直接描述雇员家庭的经济福利。
五、财产损失度量
在风险度量中,对直接损失幅度的估算有时候并不是直接应用实
际直接损失金额,而是用财产的价值乘以损失率。因为损失率相对于
各项财产的损失金额来说,更容易有一个大致的标准,因此,在对公
司财产进行风险分析时,就要评估其财产的价值。财产价值的评估方
法有很多,常见的方法包括重置成本法、收益现值法和清算价格法等。
本章重点讲述重置成本法。
运用重置成本法评估资产的价值,就是用这项资产的现时特价完
全重置成本(简称重置全价)减去应扣损耗或贬值,即:资产评估价
值二资产重置成本一资产实体性贬值一资产功能性贬值一资产经济性贬
值
1、重置成本的估算
(1)重置核算法。它是指按资产成本的构成,把以现行市价计算
的全部购建支出按其计入成本的形式,将总成本区分为直接成本和间
接成本来估算重置成本的一种方法。
直接成本是指直接可以构成资产成本支出的部分,间接成本是指
为建造、购买资产而发生的管理费,总体设计制图等项支出。
(2)物价指数法。这种方法是在资产历史成本基础上,通过现时
物价指数确定其重置成本。
物价指数法估算的重置成本,仅考虑了价格变动因素,因而确定
的是复原重置成本;而重置核算法既考虑了价格因素,也考虑了生产
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因素,因而可以估算复原重置成本和更
新重置成本。同时,物价指数法建立在不同时期的某一种或某类甚至
全部资产的物价变动水平上:而重置核算法建立在现行价格水平与购
建成本费用核算的基础上,一项科学技术进步较快的资产采用物价指
数法估算的重置成本往往会偏高。物价指数法和重置核算法也有其相
同点,都是建立在利用历史资料的基础上。
(3)功能价值法,也称生产能力比例法。这种方法是寻找一个与
被评估资产相同或相似的资产为参照物,计算其每一单位生产能力价
格或参照物与被评估资产生产能力的比例,据以估算被评估资产的重
置成本。
前提条件和假设是资产的成本与其生产能力呈线性关系,生产能
力越大,成本越高,而且是呈正比例变化。
(4)规模经济效益指书法。由于规模经济效益作用的结果,资产
生产能力和成本之间只呈同方向变化,而不是等比例变化。
(5)统计分析法。在用成本法对企业整体资产及某一项同类型资
产进行评估时,为了简化评估业务,还可以采用统计分析法确定某类
资产重置成本。第一,在核实资产数量的基础上,把全部资产按照适
当标准化分为若干类别:第二,在各类资产中抽样选择适量具有代表
性的资产,估算其重置成本:第三,依据分类抽样估算资产的重置成
本额与账面历史成本,计算出分类资产的调整系数。根据调整系数估
算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
2、实体性贬值的估算
实体性贬值的估算,一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观察法。
(2)公式计算法。
3、功能性贬值的估算
功能性贬值是由于技术相对落后造成的贬值。功能性贬值的估算
可以按下列步骤进行:
(1)将被评估资产的年运营成本与功能相同但性能更好的新资产
的年运营成本进行比较。
(2)计算二者的差别,确定净超额运营成本。净超额运营成本是
超额运营成本扣除所得税以后的余额。
(3)估计被评估资产的剩余寿命。
(4)以适当的折现率将被评估资产在剩余寿命内每年的超额运营
成本折现,这些折现值之和就是被评估资产功能性损耗(贬值)。
4、经济性贬值的估算
经济性贬值是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引起资产闲置、收益下降等而造
成的资产价值损失。
六、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
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它不是一个点,也不是一个面,而是一条
线,由多个点串联而成。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随
着企业的发展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呈现动态特征。因此,企业在做内
部控制的时候需要明确一点的就是,从一个动态管理的角度对内部控
制进行全局性把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具体措施如下:
1、企业必须重视对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人员的选用
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得再完善,若没有称职的人员来执行,也不能
发挥作用。企业的用人政策决定了企业能否吸收有较高能力的人员来
执行内部控制制度。要杜绝账户设置不合理、记录不真实的情况,充
分发挥会计控制制度的职能作用,则必须重视对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人
员的选用和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定期进行考评,奖优罚劣。
2、企业必须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
内部审计机构是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基本措施,内部审计工
作的职责不仅包括审核会计账目,还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
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并向企业最高管理
部门提出报告,从而保证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严密。
3、应发挥国家审计机关、部门审计机构的权威性和监督作用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以杜绝企业管理
部门负责人滥用职权所造成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的情况。
七、建立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
公司内部控制的设计需要有一定的指导原则,保证内部控制内容
的逻辑性、条理性和有效性。同时,还需要建立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
的原则,这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1)要起到既有防错防弊,又有促进经营管理效果的作用。
(2)要起到事前预防和能在事中或事后及时发现工作漏洞的作用。
(3)要在认真总结、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设计手续安全度、业务
分工合理的制约方法,切忌过于烦琐。
(4)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和出现的问题(如电算化管理)对相应的
内部控制制度做出及时修正或建立新的内部控制制度。
八、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也称为风险承担,是指企业自己非理性或理性地主动承
担风险,即一个企业以其内部的资源来弥补损失。它和保险同为企业
在发生损失后主要的筹资方式,是重要的风险管理手段。
风险自留既可以是有计划的,也可以是无计划的。无计划的风险
自留产生于以下几种情况:
(1)风险部位没有被发现。
(2)不足额投保。
(3)保险公司或者第三方未能按照合同的约定来补偿损失,比如
偿付能力不足等原因。
(4)原本想以非保险的方式将风险转移至第三方,但发生的损失
却不包括在合同的条款中。
(5)由于某种危险发生的概率极小而被忽视。
在这些情况下,一旦损失发生,企业必须以其内部的资源(自有
资金或者借入资金)来加以补偿。如果该组织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
则只能停业。因此,准确地说,非计划的风险自留不能称为一种风险
管理的措施。
有计划的风险自留也可以称为自保。自保是一种重要的风险管理
手段。它是风险管理者察觉了风险的存在,估计到了该风险造成的期
望损失,决定以其内部的资源(自有资金或借入资金),来对质失加
以弥补的措施。在有计划的风险自留中,对损失的处理有许多种方法,
有的会立即将其从现金流量中扣除,有的则将损失在较长的一段时间
内进行分摊,以减轻对单个财务年度的冲击。
风险自留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将损失摊入经营成本,很多自留财产损失和责任损失的决定
都不包括任何正式的预备基金,损失发生后,组织只是简单地承受这
种损失,将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摊入经营戌本。
这种方法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细节,但是如果损失在不同年度
里波动很大,那么较大的损失会使企业陷入困境。企业可能被迫在不
利的情况下变卖资产,以便获得现金来补偿损失。此外,企业的损益
状况也有可能发生剧烈波动。显然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那些损失概率高
但是损失程度较小的风险,企业可以通过风险识别将这些风险质失直
接计入预算。
(2)建立意外损失基金。意外损失基金的建立可以采取一次性转
移一笔资金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定期注入资金长期积累的方式。企业
愿意提取意外损失基金的额度,取决于其现有的变现准备金的大小,
以及它的机会成本。企业每年能负担多少意外损失基金,则取决于其
年现金流的情况。
建立意外损失基金的方法能够积聚较多的资金储备,因而能自留
更多的风险。但是,它有一个不足之处:按照税务和财务法规,损失
费用不可预先扣除,除非损失实际已经发生,而向保险公司缴付保险
费却是税前列支,建立此项基金的财源一般是税后的净收入。这一缺
陷也说明了为什么许多大公司要设立自己的专业自保公司。
(3)借入资金。风险事故发生后,企业可以通过借款以弥补事故
损失造成的资金缺口。企业某部门受损,可以向企业或企业其他部门
求得内部借款,以解燃眉之急,这样会有一定困难。即使借贷成功,
由于需求的迫切,也将导致利率提高或其他苛刻的贷款条件。当意外
损失发生后,企业无法依靠内部资金度过财务危机时,企业可以向银
行寻求特别贷款或从其他渠道融资。由于风险事故的突发性和殒失的
不确定性,企业也可以在风险事故发生前,与银行达成一项应急贷款
协议,一旦风险事故发生,企业可以获得及时的贷款应急,并按协议
约定条件还款。
(4)专业自保公司。专业自保公司是企业(母公司)自己设立的
保险公司,旨在对本企业、附属企业以及其他企业的风险进行保险或
再保险安排。中国石化总公司试行的“安全生产保证基金”算是我国
大型企业第一个专业自保公司的雏形。
建立专业的自保公司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①保险成本降低,收益增加。专业自保公司由于可以不通过代理
人和经纪人展业,节约了大笔的佣金和管理费用,其保险费率与本公
司或行业内部的实际损失率比较接近,因而可以节省保险费开支。优
于其他自保方式的一个因素是,向专业自保公司缴付的保险费可从公
司应税收入中扣除。
②承保弹性增大,传统保险的保险责任范围不充分,保险公司仅
承保可保风险,其风险范围不能涵盖企业面临的所有风险,不能满足
被保险企业多样化的需要,而专业自保公司更易于了解客户面临的风
险类别和特性,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扩大保险责任范围、提高保险限
额,可根据自身情况采取更为灵活的经营方略,开发有利于投保人长
期利益的保险险种和保险项目。
③可使用再保险来分散风险。许多再保险公司只与保险公司做交
易。通过设立专业自保公司可以使企业直接进入再保险市场,以此分
散风险,扩大自己的承保能力,有剩余承保能力的还可以接受分保。
九、合同融资型风险转移措施
除了保险、套期保值这些比较常用的风险转移措施之外,还有一
些基于合同的融资型风险转移方式。
财务租赁合同就是一种合同融资型风险转移措施。在财产租赁合
同中,出租人和承租人经常会在出租物的质量责任、维修保养责任和
损坏责任等问题上产生纠纷。为了转移此类责任风险,出租人可以根
据承租人的租赁要求和选择,出资向供货商购买出租物,并租给承租
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并可在租赁期届满时,取得租赁物的所有
权、续租或者退租,这就是财务租赁合同。
在实践中,大多数融资租赁交易均把承租人留购租赁物作为交易
的条件。这是因为出租人购买租赁物的目的,并不是要取得租赁物的
所有权,而在于通过向承租人融通资金来获得利润。其之所以在租赁
期间要保留租赁物的所有权,主要是为担保能取得承租人支付的租金,
收回投资。租赁期满,出租人无保留租赁物的必要,而租赁物对承租
人仍有价值。而且,对承租人来说,虽然承担了风险,但可以从其他
渠道取得资金以保证正常经营。
十、风险管理措施的分类
风险管理措施可以归纳为3大类11种。
1、控制型风险管理措施
控制型风险管理措施是通过避免、消除和减少意外事故发生的机
会以及控制损失幅度来减少期望损失成本。控制型风险管理措施主要
包括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降低)和控制型风险转移(分担).
风险回避就是退出会产生风险的活动。风险回避可能包括退出一
条产品线、拒绝向一个新的地区市场拓展,或者卖掉一个分部等。损
失控制就是采取措施降低风险的可能性或影响,或者同时降低两者。
它几乎涉及各种日常的经营决策,控制型风险转移就是通过转移来降
低风险的可能性或影响,或者分担一部分风险,常见的技术包括购买
保险产品、从事避险交易或外包一项业务活动。
2、融资型风险管理措施
融资型风险管理措施的着眼点在于风险损失一旦发生后,获得用
于弥补损失的资金,其核心在于将消除和减少风险的成本分摊在一定
时期内,以避免因随机的巨大损失发生而引起财务上的波动。其中,
风险自留(承受)是指不采取任何措施去干预风险的可能性或影响,
将风险的影响在公司内部的财务上分摊。而保险、套期保值和其他合
约化风险转移手段更多的是将风险转移给他方。
3、内部风险抑制
控制型风险管理措施和融资型风险管理措施都是从降低期望损失
的角度来控制风险的,而内部风险抑制的作用在于降低未来结果的变
切程度,即降低方差,这使得风险管理者对未来的判断更有把握。
对于重大风险,公司通常要根据风险的类型和成因,从一系列应
对方案中选择适当的风险管理策略组合,来控制和防范对应的风险。
一般情况下,对战略、财务、运营和法律风险可采取风险承担、风险
规避、风险转移、风险控制等方法。对能够通过保险、期货、对冲等
金融手段进行管理的风险,可以采用风险转移、风险对冲、风险补偿
等方法。回避应对方案意味着所确定的应对方案都不能把风险的影响
和可能性降低到一个可接受的水平,降低和分担应对方案把剩余风险
降低到与期望的风险容限相协调的水平,而承受应对方案则表明固有
风险已经在风险容限之内。
在实践中,风险管理者通常将各种风险管理措施进行一定的优化
组合,使得在成本最小的情况下达到最佳的风险管理效果。对于许多
风险而言,适当的应对方案是很明显的和很好接受的。例如,对于不
能计算可利用性的风险,一个典型的应对方案就是实施一项业务持续
性计划。对于其他的风险,可采用的方案可能不那么明显,且需要调
查和分析,例如,对于降低竞争者在品牌价值方面活动的影响的应对
方案可能需要管理当局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
在确定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风险管理者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
问题:
(1)潜在应对方案措施对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的效果,以及哪个
应对方案与主体的风险容限相协调。
(2)潜在应对方案措施的成本与效益。
(3)除了应付具体的风险之外,实现主体目标可能的机会。
(4)对于重大风险,主体通常从一系列应对方案中考虑潜在的应
对方案,它使应对方案的选择更具深度,并且对现状提出了挑战。
十一、评价应对方案以及实施成本的评估
分析固有风险和评价应对方案的目的在于使剩余风险水平与主体
的风险容限相协调。通常,任何一个应对方案都将带来与风险容限相
一致的剩余风险,而有时应对方案的组合能带来最优效果。在分析应
对方案的过程中,管理者可以考虑过去的事项和趋势以及潜在的未来
情景。在评价备选的应对方案时,管理者通常要利用与衡量相关目标
相同的或适合的计量单位。
公司应根据不同业务特点统一确定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即公
司愿意承担哪些风险,明确风险的最低限度和不能超过的最高限度,
并据此确定风险的预警线及相应的对策。确定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
时,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风险与收益的平衡,防止和纠正忽视风险,片
面追求收益而不讲条件、范围,认为风险越大收益越高的观念和做法;
同时也要防止单纯为规避风险而放弃发展机遇的做法。这样,在确定
风险评价管理措施之后,公司管理者可以对单个风险和应对方案措施
以及他们的相应容限的一致性有一个合理的评价。
公司应定期总结和分析已制定的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并结合实际不断修订和完善。其中,公司应重点检查风险偏好、风险
承受度和风险控制预警线实施的结果是否有效,并提出定性和定量的
有效性标准。
资源总是有限的,因而主体必须考虑选备风险管理方案的相关实
施成本与效益。这些成本要对照它们所创造的收益来衡量,设计和实
施一个应对方案(过程、人和技术)的初始成本要考虑,维持应对方
案的成本也要考虑。
成本和相应的收益可以定量或定性地度量,使用的度量单位通常
与确定相关目标和风险容限所使用的一致。对实施风险管理所做的成
本与效益计量的精确度水平各不相同。一般来说,处理方程式的成本
计量比较容易,在很多情况下可以非常精确地予以量化。主体通常要
考虑与开展一项应对方案相关的所有直接戌本,以及可以实际计量的
间接成本。与使用资源相关的机会成本偶尔也会纳入考虑的范围。
主体在某些情况下很难量化风险管理的成本。量化的挑战来自估
计与一个特定应对方案相关的时间和效果,如获取有关客户偏好的变
化、竞争者的行动等市场信息或其他外部生成的信息就是这种情况。
效益通常涉及更多的主观评价。例如,有效培训计划的效益一般
很明显,但是难以量化。然而在许多情况下,一项风险管理的效益可
以在与实现相关目标有关的效益的背景下予以评价。
在考虑成本-效益关系时,把风险看作是相互关联的,有助于管理
者汇集和降低主体的风险,制度风险分担应对方案。举例来说,在通
过保险分担风险时,管理者把风险组合到一个险种之下可能是有利的,
因为把组合后的风险投保到一个财务协议之下通常可以降低定价。
十二、产业环境分析
当前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全面振兴老工业基
地的关键时期。面临的国内外发展环境更加错综复杂,经济社会发展
既要准确把握有利条件、顺势而为,又要直面风险挑战、趋利避害。
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
中曲折复苏,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人工智能与先进机器人、3D打印
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
影响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东北亚
地区等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多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
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从国内看,我国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发生深
刻变化。发展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特征明显,经济长期向
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o“大众创业、万众
创新”、《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等战略实施,将为
经济增长动力转换提供新引擎;“一带一路”建设、区域协同发展、
长江经济带发展等战略实施将为经济发展拓展新空间;全面深叱重点
领域改革将会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创造新的制度红利。同时,城乡
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
转,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收入差距较大,人口老龄化加快,全民
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法治建设有待加强。
十三、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
产业,提升汽车零部件制造水平是从汽车产销大国到汽车制造强国的
必由之路。为此,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对汽车行业的鼓励和扶持政
策,鼓励汽车零部件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以提高我国汽车
零件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2)汽车轻量化推动铝合金精密压铸件市场需求
环保和节能需求推动汽车轻量化快速发展,使得铝合金压铸件更
多应用到汽车零部件当中,将持续增加对铝合金压铸件的市场需求。
实验证明,汽车整车重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汽车整车
质量每减少100公斤,百公里油耗可降低0.3—0.6升,汽车轻量化也
是提高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重要手段。铝合金精密压铸件为应用最
广泛的轻量化金属材料,以铝代钢在汽车轻量化过程中已成为主要趋
势,将进一步推动铝合金精密压铸件市场需求。
(3)产业转移及全球化采购
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促成了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产业转移和全
球化采购现状。出于成本因素考虑,大型汽车零部件企业进行了产业
转移,向低成本国家和地区大规模转移生产制造环节,而且将转移范
围逐渐延伸到了研发、设计、采购、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同时在
全球范围内进行采购。国内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一方面可以借产业转
移的机会学习国外的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全球化
采购的机会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2、不利因素
(1)国内零部件供应商规模偏小,行业集中度低
我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数量众多,但规模较小,产业集中度较低,
整个行业内具有规模优势的企业相对较少。缺乏规模优势一方面将制
约企业产能和技术投入,导致企业较难形成规模效应,难以达到经济
效益的最优化,不利于竞争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导致零部件企业在与
下游整车或一级供应商的博弈中不占优势,议价能力较弱。
(2)融资渠道有限
压铸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行业绝大多数企业为民营企业,
资金实力较弱,普遍缺少权益性融资手段,资金来源主要为股东投入、
自身经营资金积累和银行间接融资。单一的融资渠道导致企业对生产
技术追求及产品研发方面的投入低,无法长期与上下游企业的发展保
持一致,后续发展潜力受到影响。
十四、必要性分析
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
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
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
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
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十五、公司基本情况
(一)公司简介
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从国际看,世界经济
深度调整、复苏乏力,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中小企业
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出口增长放缓。从国内看,发展阶段的转变使经
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
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增长动力
从物质要素投入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为主。新常态对经济发展带来新挑
战,企业遇到的困难而问题尤为突出。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新环境,
公司依然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资本、土地等要素成本持续维持高
位。公司发展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重大机遇。随着改革的深化,
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以及“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重大
战略举措的加速实施,企业发展基本面向好的势头更加巩固。公司将
把握国内外发展形势,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抓住发
展机遇,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依靠创业创新开辟发展新路
径,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发展新突破。
公司坚持提升企业素质,即“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力资
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员素质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意识和社会责任
意识进一步增强,诚信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培育一批具有工匠精
祠的高素质企业员工,企业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二)核心人员介绍
1、秦XX,1957年出生,大专学历。1994年5月至2002年6月就
职于xxx有限公司;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
事。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
2、付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8年出生,本科学
历,高级经济师职称。1994年6月至2002年6月任xxx有限公司董事
长;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16年
11月至今任xxx有限公司董事、经理;2019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
3、陆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59年出生,大专学
历,高级工程师职称。2003年2月至2004年7月在xxx股份有限公司
兼任技术顾问;2004年8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
师。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4、姜xx,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1971年出生,本科学
历,中级会计师职称。2002年6月至2011年4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
董事。2。03年11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任公司财务经理。
2017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
5、周xx,1974年出生,研究生学历。2002年6月至2006年8月
就职于XXX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8月至2011年3月,任xxx有限责
任公司销售部副经理。2011年3月至今历任公司监事、销售部副部长、
部长;2019年8月至今任公司监事会主席。
十六、人力资源配置分析
(一)人力资源配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要求,本期工程项目劳动定员
是以所需的基本生产工人为基数,按照生产岗位、劳动定额计算配备
相关人员;依照生产工艺、供应保障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在充分利用
企业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本期工程项目建戌投产后招聘人员实行全员
聘任合同制;生产车间管理工作人员按一班制配置,操作人员按照
“四班三运转”配置定员,每班8小时,根据xx有限责任公司规划,
达产年劳动定员320人。
劳动定员一览表
序号岗位名称劳动定员(人)备注
1生产操作岗位208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买卖合同的房产交易合同范本3篇
- 教育培训行业聘用合同模板3篇
- 教育培训机构市场专员合同3篇
- 工程工人的劳动合同范本3篇
- 房屋买卖合同翻译示例3篇
- 文化馆工程项目建议3篇
- 排队叫号系统招标文件详解与解析指南3篇
- 方式安全承诺书样本3篇
- 搅拌站施工合同维护与保修3篇
- 政务信息化公告3篇
- 读后续写Christmas-gift-课件-2023届高三英语二轮复习
- 危化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审查要点
- 刘燕园林花卉学2、3、4版课后答案
- 专升本英语写作专题讲解课件
- 干预策略患儿床头抬高影响
- 电力增容改造技术标模板
- 血培养采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 梁静茹《勇气》的歌词
- 国家开放大学02150-计算机网络(本)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 国开2023年春《理工英语3》机考网考期末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 员工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