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17.180
CCSN05
TGVS
团体标准
T/GVSXXX—2024
红外测温滤光片
Infraredthermometryfilter
2024-XX-XX发布2024-XX-XX实施
广东省真空学会发布
T/GVSXXX—2024
红外测温滤光片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红外测温滤光片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
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红外测温滤光片(以下简称“测温滤光片”)的生产、检验和销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185—2006光学零件表面疵病
GB/T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9—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12085.4光学和光子学环境试验方法第4部分:盐雾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26332.4—2015光学和光子学光学薄膜第4部分:规定的试验方法
YY/T0331脱脂棉纱布、脱脂棉粘胶混纺纱布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通带波长passbandwavelength
光谱范围内具有光谱高透射比的波段。
通带透射率passbandtransmittance
通带波长范围内光谱透射率。
截止带波长cut-offbandwavelength
光谱范围内具有光谱低透射比的波段。
截止带透射率cut-offbandtransmittance
截止带波长范围内光谱透射率。
4分类
根据红外测温系统的不同,测温滤光片可分为两种类型:
——A型测温滤光片,适用于对信噪比要求不高的红外测温系统;
——B型测温滤光片,适用于有高信噪比要求的红外测温系统。
5技术要求
光学性能
光学性能指标应符合采购文件的规定,若采购文件无明确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
1
T/GVSXXX—2024
表1光学性能指标
指标要求
序号项目
A型B型
1通带波长,μm5.5~145.5~14
2通带透射率(平均值),%>80>85
3截止带波长,μm2~50.4~5
4截止带透射率(平均值),%<1<1
注:T=5%@5.5±0.4μm
表面缺陷
测温滤光片镀膜层疵病公差应符合产品图样或采购文件的规定。无明确规定时,按GB/T1185—2006
中规定,镀膜层疵病公差应符合C1×0.4要求,长擦痕公差应符合L1×0.4要求。
环境适应性
5.3.1划格
划格试验后,应符合GB/T26332.4—2015中规定的0级测试标准。
5.3.2摩擦
试验后膜层表面应无损伤。
5.3.3溶解性
试验后测温滤光片不应存在以下不可恢复的外观改变:
a)镀层出现气泡、脱落、分层、针孔等不良问题;
b)有麻点、发白、变色、氧化等不良问题。
5.3.4湿热
温度60℃±2℃,相对湿度95%±2%,保持48h。试验后测温滤光片表面应无氧化、脱落、变色、起
泡和腐蚀等迹象,划格试验和摩擦试验合格。
5.3.5温度渐变
低温-30℃±1℃、高温70℃±2℃,各保持1h,温度转换1h,共进行24h(即8个循环)。试验后测
温滤光片表面应无氧化、脱落、变色、起泡和腐蚀等迹象,划格试验和摩擦试验合格。
5.3.6人汗
使用浸泡pH值4.7的人工汗液的无尘布,包裹样品,置于温度60℃±2℃,相对湿度95%±2%的环境
中,保持48h。试验后测温滤光片表面应无氧化、脱落、变色、起泡和腐蚀等迹象,划格试验和摩擦试
验合格。
5.3.7盐雾
温度35℃±2℃,环境相对湿度85%,用氯化钠含量为5%±1%的盐溶液,pH=6.7~7.2,连续喷雾24h,
试验后测温滤光片表面应无氧化、脱落、变色、起泡等迹象。
5.3.8耐碱
在pH值12~13的碱性溶液中浸泡10min,试验后测温滤光片应无肉眼可见的膜层颜色变化,测试光
谱应无明显变化。
6试验方法
2
T/GVSXXX—2024
光学性能
6.1.1检验仪器
使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和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仪,应符合以下要求:
a)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
——波长精度:≤0.5nm;
——波长准确度:≤0.2nm;
——可测波长范围应包含:400nm~2500nm。
b)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仪
——波长精度:≤5nm;
——波长准确度:≤2nm;
——可测波长范围应包含:2μm~14μm。
6.1.2检验方法
6.1.2.1A型测温滤光片检验
采用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仪检验,入射角0°,起始波长2μm,结束波长14μm以上,测试结果应符合
5.1规定。
6.1.2.2B型测温滤光片检验
采用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和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组合测试,入射角为0°。采用可见-近红外
分光光度计,起始波长0.4μm,结束波长2μm;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仪起始波长2μm,结束波长14μm以上,
测试结果应符合5.1规定。
表面缺陷
6.2.1基本要求
按GB/T1185—2006规定进行,在无特殊要求情况下,通常采用GB/T1185—2006中6.1.3规定的常
规比对法进行表面疵病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本文件5.2规定。
6.2.2检验条件
6.2.2.1肉眼观测
宜按市场条件下进行观察,以小角度的散射光从侧后方照明。被检零件的照明约为(2000±500)
lx,环境照度不大于160lx。按零件要求选用适宜的透射或者反射观察方式,以明视距离(250±50)mm
观察。观察时允许超任意方向转动零件。检验员应根据与比较标板对比进行判断。必要时,可采用方法
6.2.2规定的显微镜进行测量确定。
6.2.2.2显微镜测量
必要时采用显微镜测量。采用带测量分划的放大镜或低倍显微镜进行试验。检测结果应符合5.2规
定。
环境适应性
6.3.1划格
采用单刃百格刀,在测温滤光片表面划(10×10)个3mm×3mm的小网格,采用符合GB/T26332.4规
定的附着力测试胶带,粘住被测试的网格,并用橡皮擦用力擦拭胶带,加大胶带与被测区域的接触面积;
用手抓住胶带一端,在垂直90°方向以约25mm/s的速度迅速扯下胶带,同一位置重复拉3次,观察结果。
6.3.2摩擦
6.3.2.1试验用品
3
T/GVSXXX—2024
按GB/T26332.4—2015中附录A规定进行。脱脂棉纱布应符合YY/T0331规定。橡皮由优质橡皮加浮
石料组成,硬度为(70±5)IRHD,橡皮重量为填料重量的45%~55%。
6.3.2.2试验步骤
将清洁干燥的脱脂棉纱布叠为6层,包裹在橡皮摩擦头上进行摩擦试验,摩擦头与膜层接触区域应
为直径约10mm的圆,在1000g压力下,顺着同一轨迹进行摩擦,往返20次后,观察膜层表面。
6.3.3溶解性
6.3.3.1试验溶液
试验溶液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在23℃±2℃温度下,电阻率应该不小于0.05MΩ▪cm。
6.3.3.2试验步骤
加热试验溶液达到设定80℃±2℃时,将测温滤光片试样完全浸入溶液中,保持恒温24h后,取出试
样,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冲洗5min,晃动或使用气流干燥去掉水滴,在空气中静置2h,观察试样表面。
6.3.4湿热
6.3.4.1试验箱准备
试验箱准备应符合以下要求:
a)试验箱内应该有监测温度和湿度条件的传感器;
b)加湿用的水为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在23℃时其电阻率不小于0.05MΩ▪cm;
c)应确保试验箱内壁和顶部的凝结水不滴落到试验样品上,箱内的冷凝水未经过净化时不应再
用;
d)试验箱中所有部件均应保持清洁;
e)有喷雾系统的试验箱,试样应远离喷射口,且湿气不可直接喷到试样上;
f)试样不应受到来自试验箱发热元件的直接热辐射。
6.3.4.2试验步骤
将试样放入标准大气条件的试验箱内,调节试验箱使之达到温度60℃±2℃、相对湿度95%±2%,保
持5min后开始计时。试验后,样品从试验箱直接取出进行恢复处理,先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冲洗5min,
然后晃动或使用气流干燥去掉水滴,检查试样表面后,按6.3.2和6.3.3进行试验。
6.3.5温度渐变
6.3.5.1试验箱要求
试验箱准备应符合以下要求:
a)试验箱能达到并保持试验所需的温度(低温-30℃±1℃、高温70℃±2℃);
b)试验箱中应装有检测温度的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位置与试样的距离应确保其受热扩散的影
响可忽略不计,应注意避免热辐射影响测量;
c)试验箱可用强迫空气循环来保持温度均匀性。
6.3.5.2试验步骤
将试样放入标准大气条件的试验箱。首先进行降温,直至试验箱温度降至规定低温(-30℃±1℃),
保持5min后开始计时,保持1h后,开始升温,升温速率控制在2℃/min以内,温度转换时间约1h,直至
试验箱温度升至规定高温(70℃±2℃),然后保持5min后开始计时,保持1h后,降温至规定低温(-30℃
±1℃),转换时间约1h。按上述进行8个高低温循环。循环试验完成后,使试样在试验箱内自然降温至
室温,不应直接从试验箱中取出在大气中降温。检查试样表面后,按6.3.2和6.3.3进行试验。
6.3.6人汗
4
T/GVSXXX—2024
6.3.6.1试验用品
应包括以下试验用品:
a)人工汗液,pH值为4.7;
b)无尘布,由100%聚酯纤维双编制而成,表面柔软,摩擦时不脱纤维,有良好的吸水性及清洁
效率;
c)密封良好的塑料袋;
d)恒温恒湿箱。
6.3.6.2试验步骤
用人工汗液浸泡过的无尘布包裹在试样表面并用塑料袋密封好,将整体放入恒温恒湿箱内,设定温
度60℃±2℃、湿度95%±2%,保持48h后降温至室温。试验完成后,取出样品,先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冲洗5min,然后晃动或使用气流干燥去掉水滴。检查试样表面后,按6.3.2和6.3.3进行试验。
6.3.7盐雾
6.3.7.1试验设备
应包括以下试验设备:
a)试验箱。具备足够大的容积,能够提供稳定的、均一条件(不受湍流的影响);盐雾不能直接
喷到样品上;箱顶、箱壁或其它部位聚集的冷凝液不能滴落到样品上;试验箱内排气良好防止
压力升高,确保盐雾分布均匀;排气孔末端应进行防风防护,以免引起箱内产生较强气流;
b)喷雾装置。设计和组成应能够产生细小、湿润、浓密的雾,并能保证所有暴露区域都维持在盐
雾条件下。用面积为80cm2的器皿在暴露区的任何一点连续收集至少16h的雾化沉积溶液,平
均每小时收集量应在1.0mL~2.0mL之间。具体按GB/T12085.4规定;
c)样品架。能使样品排列在有效的暴露空间内并互不接触;样品应安放在暴露区边缘,并使其镀
膜表面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75°;样品的支架要由下列材料之一制作:玻璃、聚丙乙烯、
非塑化聚氯乙烯(聚乙烯氯化物)、PA66(聚己二酰己二胺)、PA6(聚酰胺6)等;支撑装置
不能损坏膜层或基片表面;
d)供气供给。进雾装置的压缩空气不应含有任何杂质,如油、灰尘等;应采取措施使压缩空气的
湿度和温度达到运行条件的要求,空气压力应当适于产生细小、潮湿、密集的雾;为防止盐沉
积堵塞喷雾装置,推荐喷嘴处的空气相对湿度至少85%。
6.3.7.2盐溶液
盐溶液浓度为氯化钠含量5%±1%(质量比),pH值在6.7~7.2之间,应使用稀释的分析纯盐酸或分
析纯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pH值使用玻璃电极的电子测量方法进行测量,或使用溴百里酚蓝做指示剂
进行颜色试验。雾化后的溶液不能再次使用。
6.3.7.3试验步骤
试样暴露在温度35℃±2℃、相对湿度85%的盐雾环境下,连续喷雾24h。试验完成后,将试样从试
验箱中直接取出进行恢复处理,先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冲洗5min,然后晃动或使用气流干燥去掉水滴。
检查试样表面后。
6.3.8耐碱
6.3.8.1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应符合以下要求:
a)试验容器为不与碱溶液发生反应的玻璃容器或陶瓷容器,容积应能将试验部分完全浸没;
b)使用固定装置将试样固定在试验容器中,固定装置应由不与溶液发生反应的材料(如聚四氟乙
烯或缩醛聚合体)制成;
5
T/GVSXXX—2024
c)用于试验的水应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在23℃±2℃温度下,电阻率应不小于0.2MΩ▪cm;
d)碱性溶液的制备,在室温下用分析纯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溶解于水中,调节pH值到12~13。
6.3.8.2试验步骤
将试样置于pH值12~13的碱性溶液中,浸泡10min后取出样品,先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冲洗5min,
然后晃动或使用气流干燥去掉水滴。按5.3.8检查试样并进行判定。
7检验规则
检验分类
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及检验顺序按表2规定执行。
表2检验项目及检验顺序
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出厂检验型式检验
1光学性能5.16.1■■
2表面缺陷5.26.2■■
3划格5.3.16.3.1■■
4摩擦5.3.26.3.2■■
5溶解性5.3.36.3.3■■
6湿热5.3.46.3.4■■
环境适应性
7温度渐变5.3.56.3.5■■
8人汗5.3.66.3.6■■
9盐雾5.3.76.3.7■■
10耐碱5.3.86.3.8■■
出厂检验
7.3.1判定规则
出厂检验可选用抽样检验,任意一项不满足规定既判定该产品为不符合产品,当抽样检验不合格时,
应采用逐件检验方式重新检验。
7.3.2抽样方案
抽样检验时,按GB/T2828.1—2012规定的一次抽样方案,采用一般检验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隔音耳罩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门磁感应器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铁路材料行业市场深度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针灸针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1(感应台灯)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科技制作
- 2025-2030中国运动裤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越野摩托车装备套件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货物网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试验车道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薄绝缘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1688运营培训课件
- DB65-T 4850-2024 工贸行业企业重大安全风险认定
- 交管12123驾驶证学法减分练习题库(1000题版)
-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科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培训讲座
- uni-app移动应用开发课件 1-初识uni-app
- DB11-T 1764.24-2022 用水定额 第24部分:印刷品
-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 年处理12万吨焦油焦油车间蒸馏工段初步设计
- 包装饮用水行业研究报告
- 2025年码头安全生产管理制度(5篇)
- 《汽车用改性聚丙烯车门外板编制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