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质量、规范、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_第1页
公司质量、规范、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_第2页
公司质量、规范、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_第3页
公司质量、规范、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_第4页
公司质量、规范、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质量/规范/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根据GB/T19001-2016、GB/T50430-2017、

GB/T24001-2016和GB/T28001-2011编制)

程序文件汇编

【文件版次:D版/0次】

集团有限公司

XXXX年一月

质量/规范/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根据GB/T19001-2016、GB/T50430-2017、

GB/T24001-2016和GB/T28001-2011编制)

程序文件汇编

【文件版次:D版/0次】

批准

审核

编写建设管理中心组织

莹事会办公室/战咚发展部总经理工作部

党委工作部

人力资源部

(机关党委、工会办公室)

监察部(纪委办公室、监事

财务管理部

会办公室)

资金管理部审计部

会审

风险管控中心/法律事务部投资开发中心

建设管理中心经营管理部

科技部

安全环保部

(技术中心)

运营管理部国际部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ZDJLQ—QUSE—CX

分发号

发布日期2023-01-17

实施日期2023-01-17

文件修改记录

序号修订内容提要修订日修订页修改方法修订人批准人

ZDJLQ—QHSE—CXQHSE程序文件汇编版次:D/0

目录

1.公司经营环境与战略管理程序....................................1

2.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管理程序......................................6

3.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9

4.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17

5.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确定程序......................24

6.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控制程序..................................31

7.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控制程序..................................34

8.人力资源管理程序............................................38

9.施工机具管理程序............................................43

10.监视与测量设备控制程序.......................................46

11.知识管理程序................................................49

12.信息交流/协商与沟通控制程序.................................52

13.文件控制程序................................................57

14.记录控制程序................................................63

15.投标及合同管理程序..........................................67

16.工程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72

17.采购控制程序................................................80

18.专业、劳务分包管理程序.......................................86

19.施工过程控制程序............................................90

20.施工质量检查和验收管理程序..................................98

21.工程质量问题控制程序........................................103

22.事件调查处理程序............................................108

23.运行控制程序................................................112

24.资源、能源管理程序.........................................116

25.对相关方施加影响控制程序....................................119

26.健康防护与职业病防治控制程序................................122

27.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126

28.服务和顾客满意度监视程序....................................133

29.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测控制程序..........................136

30.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140

31.数据分析控制程序...........................................144

32.内部审核控制程序...........................................149

33.管理评审控制程序...........................................154

34.不符合、纠正与改进措施控制程序.............................158

公司经营环境与战略管理程序

1目的

为加强和规范本公司经营环境与战略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战略引领,

落实战略管控,组织战略实施,结合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程序。

2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公司经营环境与战略管理工作的机构与职责、管理活动

的内容与方法等,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分公司的战略管理工作。

3职责

公司战略规划机构由战略决策机构、管理机构、实施机构三部分组成。

3.1战略规划决策机构

3.1.1制定公司战略方针,审定总体战略规划编制工作大纲。

3.L2审议通过公司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

3.2战略规划管理机构(董事会办公室/战略发展部)

3.2.1负责公司战略管理的归口管理。

3.2.2组织编制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和五年发展规划、三年滚动规划等总体

规划草案。

3.2.3组织对下属单位的年度重大战略任务进行管理评价。

3.2.4负责战略宣贯培训、对外工作联系等日常战略管理工作。

3.3战略规划实施机构

战略规划实施机构是公司具体执行战略规划的战略实施主体,包括公

司总部各部门、下属各单位。

3.3.1贯彻、执行和落实公司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

3.3.2根据工作职责,负责编制并根据批复组织实施本战略单元相关战略规

划。

3.3.3总部相关部门根据工作职责履行战略管控、下属单位战略规划审批、

战略实施控制等战略管理工作。

3.3.4根据战略决策机构的决定和战略管理机构的组织,参与公司战略研究,

战略规划制订、审查,战略规划实施、控制、评估、调整,重大战略任务

评价考核等战略管理工作。

4工作程序

4.1战略管理的原则

4.1.1适应环境原则:重视企业与所处的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其目的是使

企业能够适应、利用甚至影响环境的变化。

4.1.2全过程管理原则:要将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和评价等形成一

个完整的过程来加以管理,提高战略管理的有效性。

4.1.3整体优化原则:要将企业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加以管理,目的

是提高企业的整体优化程度。

4.1.4全员参与原则:企业战略的实施取决于企业中下层管理人员和全体员

工的理解、支持和投入。

4.1.5反馈修正原则: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地反馈、修正战略,以确保战

略的适应性。

4.2组织措施

成立战略规划决策机构、管理机构和实施机构(即战略实施单元),严

格履行战略职责,团结一心,协调一致,密切沟通,共同推进战略实施落

地,以保证公司战略目标的有效实现。

4.3公司战略分析

4.3.1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a)国际、国内、地区或当地的政治和法律环境;

b)国家、地区经济政策及社会经济状况;

c)社会结构、社会风俗和习惯、信仰和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

式、文化传统、人口规模与地理分布等;

d)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水平、技术政策、新产品开发能力以及技术发展

动向等;

e)公司产业环境分析(竞争状况分析):

1)新进入者的威胁;

2)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3)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4)替代品的威胁;

5)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

4.3.2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a)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b)企业文化;

c)企业核心竞争力(技术能力、创新能力、经济能力);

d)绩效;

e)人力资源。

2

4.3.3SWOT分析:

机会(0)

1i

增长型战略扭转型战略

优势(S)◄------------------------------------►劣势⑺

多元型战略防御型战略

威胁(T)

a)优势:是组织机构的内部因素,具体包括:有利的竞争态势;充足

的财政来源;良好的企业形象;技术力量;规模经济;产品质量;市场份

额;成本优势等;

b)劣势:也是组织机构的内部因素,具体包括:管理混乱;缺少关键

技术;研究开发落后;资金短缺;经营不善;竞争力差等:

c)机会:是组织机构的外部因素,具体包括:新产品;新市场;新需

求;国家政策放宽;外国市场壁垒解除;竞争对手失误等;

d)威胁:也是组织机构的外部因素,具体包括:新的竞争对手;替代

产品增多;市场紧缩;行业政策变化;经济衰退;客户偏好改变;突发事

件等。

4.4公司战略制定与选择

4.4.1战略制定的原则:

a)全局性原则;

b)长远性原则;

c)明确性原则;

d)一致性原则;

e)抗衡性原则和可调整性原则。

4.4.2战略制定的过程:

a)识别和鉴定企业现行的战略;

b)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

c)测定和评估企业的自身素质;

d)备战略方案;

e)评价和比较战略方案;

3

f)确定战略方案;

g)编制行动计划。

4.4.3战略制定的方法

战略制定的方法包括:自上而下的方法、自下而上的方法、上下结合

的方法、战略小组的方法。

4.5公司战略实施与控制

4.5.1战略实施的基本模式包括:

a)指挥型模式;

b)变革型模式;

c)合作型模式;

d)文化型模式;

e)增长型模式。

4.5.2战略实施过程

a)企业战略目标的确认;

b)资源配置;

c)将结构与战略配;

d)改组和流程重组;

e)将业绩与报酬挂钩;

f)培育支持企业战略的文化;

g)发挥领导的作用,提高实施战略的水平。

4.5.3战略控制的内容

a)设定绩效标准;

b)绩效监控与偏差评估设计并采取纠正偏差的措施,以顺应变化的条

件,保证企业战略的圆满实施;

c)监控外部环境的关键因素;

d)激励战略控制的执行主体,以调动其自控制与自评价的积极性,以

保证企业战略实施办法切实有效。

4.5.4战略控制的基本特征:

a)保证适宜性;

b)保证可行性;

c)保证可接受性;

d)调节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不一致性;

e)适应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4

f)保持弹性和伸缩性。

4.6发展战略调整和规划调整

公司每年对内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再分析和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调整

公司的战略,包括对公司发展内容的调整和对公司战略实施计划的调整两

个方面,在调整方案报战略规划决策机构审批确认后,战略规划管理机构

要指导各业务职能部门把调整的结果细化到公司的年度工作计划乃至季度

和月度工作计划当中,开始公司新的一个战略年度计划的实施。

5相关文件

《记录控制程序》

6相关记录

公司内外部环境识别和评价

5

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管理程序

1目的

为保证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策划能实现预期的

结果,用于指导、识别、监视并评审与公司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期望或

要求;根据相关方期望或要求,结合本公司已有的优势和劣势,识别出风

险和机会;针对识别的风险和机会,策划应对措施。

2范围

本标准规定公司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管理的职责与权限、管理活动的内

容与方法、报告与记录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管理体系相关方需求和

期望的管理。

3职责

3.1总经理

批准相关方需求和期望识别与评审的结果。

3.2总工程师

审核相关方需求和期望识别与评审的结果。

3.3建设管理中心

3.3.1牵头组织各部门进行内外部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的识别、评审和确定

工作。

3.3.2将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管理形成的资料进行备案。

3.4相关职能部门

3.4.1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对与本部门业务有关的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的识别

与评审,拟定应对措施。

3.4.2指导二级单位和项目部与本部门业务有关的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的

识别、评价和应对措施的制定。

3.5二级单位

6

3.5.1是本标准的协助部门。

3.5.2根据项目部以及分公司(子公司、项目公司)相关职能部门提供的

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3.5.3完成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的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进行上报。

3.6项目部

3.6.1是本标准的协助部门。

3.6.2完成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的评价,并拟定应对措施进行上报。

4工作程序

4.1对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管理的目的

为了保证公司管理体系的策划能实现预期的结果,用于指导、识别、

监视并评审与公司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需求和期望;根据相关方需求和

期望,结合公司巳有的优势和劣势,识别出风险和机会;针对识别的风险

和机会,策划应对措施。

4.2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的识别

4.2.1相关方需求和期望识别与评估,在每年的管理评审前,由相关部门

奂责人进行识别并评估其适用性。

4.2.2各部门将识别与评审情况登记在《相关方需求和期望识别与评审情

况统计表》上,提交建设管理中心进行汇总整理。

4.3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的管理

4.3.1每个需求和期望应尽量有明确的分析资料。

4.3.2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监视与更新

4.3.2.1相关方需求和期望每年进行一次再评价,建设管理中心每年最迟

在内审前,组织一次全面的相关方需求和期望识别与评审,会后建设管理

中心负责将《相关方需求和期望识别与评审情况统计表》上报公司总工程

师,由公司总工程师对《相关方需求和期望识别与评审情况统计表》进行

审核,公司总经理进行批准。

7

4.3,2.2相关部门在获得内外环境因素信息变化时,应及时告知建设管理

中心,由建设管理中心对相关方需求和期望进行识别与评审。并及时告知

公司总工程师,由公司总工程师对《相关方需求和期望识别与评审表》的

修订进行审核,公司总经理进行批准。

4.3.3对识别的风险和机会的管理按照《风险和机会管理程序》执行全面风

险管理手册。

5相关文件

5.1《风险和机会管理程序》

6相关记录

6.1相关方需求和期望识别与评审表

8

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

1目的

通过良好的风险和机会管理,有助于降低决策错误的机率、避免损失

之可能、相对提高企业本身的机会和附加价值。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产品和服务实现过程的风险和机会管理。

3职责

3.1总经理负责领导风险和机会管理工作。

3.2风险管控中心(法律事务部)负责风险和机会的归口管理。

3.3建设管理中心负责质量风险和机会的管理;安全环保部负责环境和职

业健康安全风险和机会的管理。

3.4各职能部门、分公司、项目部负责本单位职能业务范围内的风险和机

会管理。

4工作程序

4.1风险管理的目标

风险管理目标由两个部分组成:损失发生前的风险管理目标和损失发

生后的风险管理目标,前者的目标是避免或减少风险事故形成的机会,包

名提高对产品的功能和产品风险的临界性、节约经营成本、减少忧虑心理;

后者的目标是控制产品流程保证以减轻风险,努力使损失恢复到损失前的

状态,包括维持企业的继续生存、生产服务的持续、稳定的收入、生产的

持续增长、社会责任。二者有效结合,构成完整而系统的风险管理目标。

4.2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

4.2.1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风险控制

和风险管理效果评价等环节。

4.2.2风险和机会管理并不是一个严格的顺次过程,一个构成要素并不是

9

仅仅影响接下来的那个构成要素。它是一个多方向的、反复的过程,在这

个过程中几乎每一个构成要素都能够、也的确会影响其他构成要素。

4.3风险管理过程

4.3.1风险识别

风险的识别是对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整理,并对

风险的性质进行鉴定的过程。风险识别过程的活动是将不确定性转变为明

确的风险陈述。包括下面几项,他们在执行时可能是重复,也可能是同时

进行的:

a)进行风险评估。在项目的初期,以及主要的转折点或重要的项目变

更发生时进行。这些变更通常指性能、特性、成本、进度、范围或人员等

方面的变更,通过考虑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来对其加以分析,并以此作为

决定如何进行管理的依据。风险评估应立足于固有风险和剩余风险;

b)系统地识别风险。采用下列三种简单的方恰识别风险:风险检查表,

定期会议(公司生产例会上),日常输入;

c)将已知风险编写为文档。通过编写风险陈述和详细说明相关的风险

背景来记录已知风险,相应的风险背景包括风险问题的何事、何时、何地、

如何及原因;

d)交流已知风险。同时以口头和书面方式交流已知风险。在大家都参

加的会议上交流已知风险,同时将识别出来的风险详细记录到文档中,以

便他人查阅。

4.3.2风险分析

4.3.2.1风险的严重程度评价准则

风险严重程度用于评价潜在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根据对潜在风

险的评估量化,若潜在风险发生后,其会导致的各方面的影响以及危害程

度,以下包括但不限于风险产生后会导致的危害:

a)法律法规、产品及客户要求;

10

b)风险发生时导致的人身伤害;

c)财产损失的多少;

d)是否会导致停工/停产;

e)对企业形象的损害程度。

注:在对风险进行严重程度判定时,推荐扩大分析风险所带来的危害

层面,以便于更有效的对潜在的风险采取措施,以达到减少或部分消除风

险乃至完全消除的目的。

为便于识别风险所带来的危害程度,对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区分,风

险严重度分为以下五类:

a)非常严重;

b)严重;

c)较严重;

d)一般;

e)轻微。

下表为依据定义的风险影响和影响程度的多少进行量化,在对风险的

严重程度进行评价时,下表作为评价风险严重度的准则:

严重度判定过程中,当多个因素的判定其严重程度不一致时,应遵循

从严原则进行判定,即当多个因素中仅其中一个或部分因素其严重度级别

更高时,依据严重级别高的因素作为风险严重度进行判定。根据上表内容

确定风险的严重度后,将严重等级数字填入《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中。

严描述

严重

度法律法规、产财产损失停工/

人身伤害环境企业形象等级

品及其他要求(万元)停产

死亡、截

违反法律法

肢、骨折、不全球性、

非常规、国际/国家财产损失重大国际、

听力丧复国家范围5

严重标准、客户标210国内影响

失、慢性严重影响

病等

11

受伤需要

需较长

停工疗

省内标准、行iov财产时间调区域性省内、行业

严重养,且停4

业标准损失25整后才影响影响

工时间2

可恢复

3个月

受伤需要

停工疗5V财产

较严间歇性社区性严地区性影

地区标准养,且停损失23

重恢复重影响响

工时间V0.5

3个月

轻微受

财产损失可短时社区性企业及周

一般企业标准伤,包扎2

<0.5恢复影响边范围

即可

没场界影响

轻微不违反无伤亡无损失停不影响1

(或无)

4.3.2.3风险的可接受准则

风险可接受准则是通过计算得出的风险系数来判定风险是否可接受,

通过对风险的严重度和风险的发生频率评价后,通过计算风险系数确定是

否对风险采取措施。风险系数的计算如下公式:

风险系数二风险严重度等级X本风险频度等级

风险系数的大小决定是否对风险应采取的措施,如下表要求:

风险频

极少发生很少发生偶尔发生有时发生经常发生

非常严重510152025

严重48121620

较严重3691215

一般246810

轻微12345

使用风险系数作为参考值,下表为风险风险系数的范围及当风险系数

12

达到一定值时应对风险采取的措施:

风险风险等级及应采取的措施

系数风险等级风险措施

15-25高风险应立即采取措施规避或降低风险

5-15中风险需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风险较低,当采取措施消除风险引起的成本比风险本身引

1-5低风险

起的损失较大时,接受风险

风险的应对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筛选,当潜在的风险可有效的采

取规避措施进行规避风险时,应制定风险规避方案,确认风险规避措施井

予以执行,直至部分消除或完全消除风险。当尚无可行方案进行规避风险

时,应采取有效的风险降低措施,降低潜在风险所带来的影响。

在进行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过程中,应保持风险措施的方案和实施结

果的跟进记录,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措施的详细内容应记录在《风险和机

遇评价与应对措施表》中,便于后续的查阅和跟进。

4.3.3风险管理方法

风险管理方法分为控制法和财务法两大类,前者的目的是降低损失频

率和损失程度,重点在于改变引起风险事故和扩大损失的各种条件;后者

是事先做好吸纳风险成本的财务安排。

4.3.3.1风险计划

风险计划过程的活动是将按优先级排列的风险列表转变为风险应对计

划。包括以下内容:

a)设定目标,识别影响目标实现的潜在事项。公司风险管理确保采取

适当的程序去设定目标,确保所选定的目标支持和切合该主体的使命,并

且与它的风险容量相符;

b)制定风险应对策略。风险应对策略有接受、避免、保护、减少、研

究、储备和转移几种方式;

c)制定风险行动步骤。制定风险行动计划,风险行动步骤详细说明所

选择的风险应对途径,详细描述处理风险的步骤。

13

4.3.3.2处理风险的方法

风险和机会管理的一条基本原则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保障。

对风险的处理有回避风险、预防风险、自留风险和转移风险等几种方法:

a)回避风险

回避风险是指通过决定不开展或停止产生风险的活动,主动避开损失

发生的可能性。虽然回避风险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但这种方法明显具有

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风险都可以回避或应该进行回避。

b)预防风险

预防风险是指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小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及损失程度。

预防风险涉及一个现时成本与潜在损失比较的问题:若潜在损失远大于采

取预防措施所支出的成本,就应采用预防风险手段。

c)自留风险

自留风险是指自己非理性或理性地主动承担风险。"非理性”自留风险

是指对损失发生存在侥幸心理或对潜在的损失程度估计不足从而暴露于风

险中;“理性”自留风险是指经正确分析,通过有事实依据的决策,认为潜

在损失在承受范围之内,而且自己承担全部或部分风险比购买保险要经济

合算。自留风险一般适用于对付发生概率小,且损失程度低的风险。

d)分担风险

分担风险是指与另一方或多方共担风险(包括合约和风险融资)。

e)转移风险

转移风险是指通过某种安排,把自己面临的风险全部或部分转移给另

一方。通过转移风险而得到保障,是应用范围最广、最有效的风险管理手

段,保险就是其中之一。

4.3.3.3风险跟踪

风险跟踪过程的活动包括监视风险状态以及发出通知启动风险应对行

动。包括以下内容:

14

a)比较阈值和状态。通过项目控制面板来获取。如果指标的值在可接

受标准之外,则表明出现了不可接受的情况;

b)对启动风险进行及时通告。对要启动的风险,通过会议或者其他方

式通报给员工,并安排负责人进行处理;

c)相关的信息予以识别、获取和沟通。有效沟通的信息在主体中的向

下、平行和向上流动。定期通报风险的情况。在定期的会议上通告相关人

员目前的主要风险以及他们的状态。

4.3.3.4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过程的活动是执行风险行动计划,管理部门选择风险应对一

一回避、承受、降低或者分担风险一一采取一系列行动,以求将风险降至

可接受程度。包括以下内容:

a)对触发事件的通知作出反应。得到授权的个人必须对触发事件作出

反应。适当的反应包括回顾当前现实以及更新行动时间框架,并分派风险

行动计划;

b)执行风险行动计划。应对风险应该按照书面的风险行动计划进行;

c)对照计划,报告进展。确定和交流对照原计划所取得的进展。定期

报告风险状态,加强内部交流,且必须定期回顾风险状态;

d)校正偏离计划的情况。有时结果不能令人满意,就必须换用其他途

径,将校正的相关内容记录下来;

e)对可能发生的紧急事件按公司应急管理程序执行,当紧急事件发生

Q,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4.3.3.5目前公司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应对风险的控制措施包括:

a)针对一般风险的控制措施:采用现有的程序文件、管理制度中的具

体条款实施控制;现有设备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作业计划书、岗位职

责实施控制;使用风险控制的7种工具(工作安全分析、安全经验分享、

作业许可、安全观察与沟通、变更管理、个人安全行动计划、作业前安全

15

会)实施控制。但仍需对一般风险持续监控,当公司发生重大变更或引进

“四新”(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后,需重新开展风险管理工

作,落实新的控制措施。

b)对风险和机会管理进行全面监控,必要时加以修正。监控可以通过

持续的管理活动、个别评价或者两者结合来完成。针对重大风险的控制措

施:公司制定年度《管理方案》来监控、消除风险或降低其危害程度。存

在重大风险的各部室或基层单位要制定具体的风险管理方案并安排专人负

责重大风险的监控。

4.4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风险管理效果评价是分析、比较已实施的风险管理方法的结果与预期

目标的契合程度,以此来评判管理方案的科学性、适应性和收益性。

5相关文件

5.1《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5.2《文件控制程序》

5.3《记录控制程序》

6相关记录

按公司标准中的规定

16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

识别公司在施工生产、产品、活动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施加影响的

环境因素,并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以确保重要环境因素得到有效地控制,

满足员工、发包方及其他相关方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施工生产、产品、活动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

3职责

3.1公司安全环保部负责本程序的归口管理,建设管理中心、总经理工作

部协办。

3.2公司安全环保部组织和指导、监督公司各部门及项目部对施工生产、产

品、活动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辨识评价,审核重要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的

合理性。

3.3公司总经理工作部负责对公司总部机关办公区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3.4分公司(子公司、项目公司)负责对其相关办公及施工区域环境因素的

识别与评价。

3.5项目部负责本工程建设期间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更新,确定环境因

素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并监督、检查承包方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更新

和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

3.6公司管理者代表批准公司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工作程序

4.1环境因素的识别

4.1.1识别方法

本公司采用过程分析法、座谈和现场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环境因素

识别。

a)过程分析法:对工作流程的环节进行分析,从中找出环境因素;

b)现场观察法:到现场采取看、查、问等方法发现环境因素。

17

4.1.2项目部环境因素应覆盖工程项目建设前期、建设期、建设后期。

4.1.3识别范围

a)公司、分公司(子公司、项目公司)和项目部的施工生产、产品、

活动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包括所有相关部门及所有场所以及常规和非常

规的活动);

b)相关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可识别的环境因素;

c)所有接近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分包方和参观者)的活动;

d)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是本公司的还是其他组织提供的)。

4.1.4识别原则

4.1.4.1环境因素应存在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

a)过去时态: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或过去曾发生的环境事故。

b)现在时态:现有的、现存的环境问题。

c)将来时态:可能对将来产生的环境影响。

4.1.4.2环境因素应包括壬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a)正常状态:在日常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b)异常状态:在设备、设施正常运行或停运、环保设施停机检修等

可以预见的情况下,产生的与正常状态有较大不同的环境问题。

c)紧急状态:如火灾、洪水、爆炸、设施设备故障、大规模泄漏、

台风、地震等突发情况。

4.1.5识别内容

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进行预见性分析,确保环境因素全面、系统。环境

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考虑以下几种类型的环境影响:

a)大气排放(如扬尘及施工设备废气排放等);

b)水体排放(如施工污水和生活污水等);

c)土地污染(如生活、管理过程的固体废弃物及建筑垃圾等);

d)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主要材料或水、煤炭等资源使用);

e)能源使用(如电等);

18

f)释放的能量(如热、辐射、振动等);

g)废物和副产品(如噪声、放射性污染等);

h)物理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外观等);

D其他地区环境和社会问题(当地政府及社区的要求等);

j)相关方问题。

4.1.6环境因素识别过程中应遵循法律、法规和当地环境的特殊要求。

4.2环境因素的评价

4.2.1环境因素评价流程

识别和评价环境因素按下列步骤进行,以填写《环境因素评价表》的

形式完成。

a)选择活动、产品和服务;

b)识别与所选择的活动、产品服务有关的环境因素;

c)确定识别出的环境因素的环境影响;

d)按规定的评价原则对识别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价,确定重大环境因素。

4.2.2环境因素评价原则

a)影响全球范围、社区强烈关注、不符合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

行业规定的,都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b)在其他情况下确定重要环境因素时,应考虑下列情况:

环境影响的规模和范围;

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

环境影响发生的频率;

法律法规符合性;

可节约程度。

4.2.3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方法

本公司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采用多因子综合打分法。

对环境的影响大小,以M和Ml表示

M=A+B+C+D+E+F,M1=G+H

当M、Ml值越大,对环境影响程度越大,表示急需解决问题。各因子

19

的评价如下:

——环境影响的范围:即判断企业在进行活动、产品/服务中造成环境

影响的广度,以A表示。

环境影响的小范围作业面附近区域性影响施工影响

范围轻微破坏影响破坏区域外范围大

评判值A12345

——环境影响的程度:即判断企业在进行活动、产品/服务中造成环境

影响严重程度,以B表示。

影响

影响程度影响轻微影响小影响一般影响大

严重

评判值B12345

一一发生频次:即判断企业在进行活动、产品/服务中造成的环境影响

的频率和次数,以C表示。

很少发生较少发生偶尔发生经常发生

连续发生

发生频次(几次或几(几次或几(几次或几(几次或几

(24小时)

小时/年)小时/月)小时/周)小时/天)

评判值C12345

可恢复能力:环境自然或施加人为措施后的可恢复能力,以D表

不O

受到影响后受到影响后

受到影响后受到3影响受到影响后

会自然恢永远尢法恢

迅速自然恢后很快自然不会自然恢

可恢复复,但复原复,但复原

复,不需任恢复,可借复,必须借

能力很慢,可借很慢,任何

何人为措施助人为措施助人为措施

助人为措施人为措施均

改善加速恢复加以恢复

加速恢复无法改善

评判值D12345

——法规符合性:根据对排放的污染物进行检测,按照达标、接近超

标、超标几种情况确定分值,用E表示。

主要指标偶

主要指标主要指标

法规符合程度全面达标然超标,但不严重超标

达标超标

汴重

20

评判值E12345

-相关方关注程度:受企业在进行活动、产品/服务中造成环境影响

的个人或团体的关注程度,以F表示。

相关方关注不甚地区性地区性区域性社会极

程度关注一般关注极度关注极度关注度关注

评判值F12345

——资源消耗量:按照年消耗量进行评判,按照消耗量大、较大、一

股、较小、极少进行评判,用G表示。

消耗量极少较小一般较大大

评判值G12345

资源可节约度:企业在日常管理中的节约程度,用H表示。

法规符合程度较为节约履行工艺可明显见效加强管理可明显见效标

评判值H235

4.2.4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

4.2.4.1.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重要环境因素的鉴别和评价是公司制订环境目标的基础。可以从以下

两个方面来确定重大环境因素:

4.2.4.1.1凡具备以下条件的均可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违反国家或地方环境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的环境因素(如超标排

放污染物等);

——国家法规或地方政府明令禁止使用或限制使用或限期替代使用的

物质(如氟里昂、石棉和多氯联苯、使用淘汰的工艺、设备等);

一一属于国家规定的有毒有害废物(如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共47类,医

疗废物的排放等);

一一异常或紧急状态下可能造成严重环境影响(如化学品意外泄露、火

灾、环保设备故障或人为事故的排放);

——环保主管部门或组织的上级机构关注或要求控制的环境因素;

一一造成国家或地方级保护动物伤害、植物破坏的(如伤害保护动物一

只以上,或毁残植物一棵以上)(适用于旅游景区的环境因素评价);

21

——开发活动造成水土流失而在半年内得不到控制恢复的(景区开发、

开发区开发等);

一一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对环境的特别要求规定的,也要确定为重要

环境因素;

一一相关方的合理抱怨或投诉。

4.2.4.1.2用多因子评分法来判定重要环境因素:

M>15,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Ml>7,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4.3环境因素的评价管理

4.3.1公司、分公司(子公司、项目公司)和项目部必须按照公司的要求

和规定开展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工作。

4.3.2公司安全环保部协助分公司(子公司、项目公司)、项目部开展环境

因素的识别、评价工作。

4.3.3分公司(子公司、项目公司)、项目部要定期对重要环境因素进行识

别,对环境管理工作现状进行评价,及时建立、调整、上报“重要环境因

素清单”;

公司安全环保部收集各单位“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汇总报公司管理者

代表审批、发布。

4.4环境因素的更新

4.4.1定期更新

项目部每年应进行一次环境因素的识别或更新工作,并重新评价确认

重要环境因素。项目部应将重新识别的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上报分公司(子

公司、项目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分公司(子公司、项目公司)安全管理

部门上报公司安全环保部。

4.4.2不定期更新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分公司(子公司、项目公司)、项目部在一周内应

按程序要求进行环境因素的更新,并更新《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和《重

要环境因素控制清单》。

22

——国家或地方的环境法律、法规改动时;

——当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从而出现新的环境因素时;

----活动内容或场所变化时;

——遇到紧急状态或特殊情况时;

一一相关方合理抱怨时;

——管理评审认为有必要时。

4.4.3当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应根据更新后的《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清单》

及时制定或补充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方案。

4.4.4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方案应定期进行评审,评审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方

案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控制方案应根据评审结果及时更新。

4.5分公司(项目公司、子公司)、直管项目部应及时将《重要环境因素控

制清单》和《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方案》上报公司安全环保部。

5相关文件

5.1《记录控制程序》

6相关记录

6.1环境因素评价表

6.2环境因素清单

6.3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23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确定程序

1目的

建立并保持本程序,以确保公司的各项活动、工程产品或服务中危险

源和重大风险得到控制,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其危害程度,

判定重大危险风险,对其加以控制和改善,以消除或减少事故的发生,为

制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公路工程设计,公路、桥梁、隧道工程建设,市

政工程及铁路工程建设、过程和管理、服务中能够控制和能够施加影响的

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及确定控制措施。

3职责

3.1总经理负责批准《重大风险因素控制措施计划清单》。

3.2管理者代表负责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控制措施确定的组织领导工

作,并负责审核《重大风险因素控制措施计划清单》。

3.3安全环保部是该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各项目部具体负责危险源辨识

与风险评价、控制措施确定工作。

3.4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措施确定工作。

4工作程序

4.1工作流程:

4.1.1组织人员培训一危险源辨识一风险评价一判定重大风险一形成重大

风险因素清单f确定控制措施计划f制定控制措施

4.1.2项目开工前

项目部识别一项目部对危险源评价一形成重大风险因素清单一编写施

工组织设计确定安全专项控制方案

4.1.3识别人员的培训

参加辨识的人员应经过培训,了解、熟悉、掌握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范围和评价方法。

24

4.2危险源辨识的时机

4.2.1公司各部门应按规定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并将评价结果

表安全环保部汇总。

4.2.2项目开工前,项目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包括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4.2.3项目部安全环保部门可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组织各部门重新辨识

危险源。

4.2.4当法律法规有变化时,有关部门应对已辨识的危险源进行确认,并进

行补充辨识,结果提交安全环保部汇总。

4.2.5参加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的主要人员应接受过专业的培训。

4.3危险源辨识的范围

4.3.1公司工程施工及加工、管理常规的活动,包括:

a)根据公司公路、桥梁、隧道工程建设,市政工程及铁路工程建设的

特点,重点识别国家强制性要求;

b)施工及加工工艺与安全技术管理;

c)有毒有害原材料储存与使用;

d)办公的管理活动及办公场所。

4.3.2工程施工及加工、管理非常规的活动,如:设备检修、临时停工、

设施和仪器故障、雷击等突发情况等。

4.3.3所有进入公司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

a)员工;

b)合同方人员:供方、承包方等相关方;

c)访问者。

4.3.4由本组织或外界所提供的工作场所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

4.3.5人的行为、能力和其他人为因素。

4.3.6已识别的源于工作场所外,能够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下的人员的健

康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危险源。

4.3.7在工作场所附近,由组织控制下的工作相关活动所产生的危险源。

注:按环境因素对此类危险源进行评价可能更为合适。

25

4.3.8组织及其活动、材料的变更,或计划的变更。

4.3.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更改包括临时性变更等,及其对运行、过程

和活动的影响。

4.3.10任何与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控制措施相关的适用法律义务。

4.3.11对工作区域、过程、装置、机器和(或)设备、操作程序和工作组

织的设计,包括其对人的能力的适应性。

4.3.12重点识别可能导致人员伤亡事故的风险,如:

a)高处坠落坠物、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车辆伤害、坍塌、触电、灼

烫、火灾、爆炸、中毒;

b)其他伤害一如摔、扭、挫、割、刺伤;

c)职业病一如粉尘、毒物、噪声与震动、高温、高源、低温、辐射等

方面因素所致。

4.4辨识时态和状态

应考虑危险源的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

a)三个时态:

过去一以往遗留的0HS问题和过去发生的0HS事故等;

现在一现在产生的0HS问题;

将来将来产生的OIIS问题。

b)三种状态:

常规一在日常的生产条件下可能产生的0HS同题;

非常规一在开/关机、停机、检修等可以预见到的情况下产生的与正常

状态有较大不同的问题;

紧急一如火灾、爆炸、泄漏、设施和仪器故障、台风、洪水等突发情

况。

c)六种类型: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生理、行为、其他。

4.5辨识方法

26

a)询问与交谈;

b)现场观察;

c)查询有关记录;

d)获取外部信息;

e)危险源辨识评价表等。

4.6确定重大风险(不可接受风险)

4.6.1风险性的评价

1)“是非判断法”、“经验法”一一根据下列晴况直接确定为重大(不

可接受)风险:

a)违反法规强制性规定,预计可能会导致重伤以上事故发生的危险源;

b)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强烈要求的;

c)曾经有过的事故或虚惊;

d)过去有过的紧急情况,目前尚无有效控制措施的;

e)最高管理者或技术负责人关注的危险源;

f)加以控制或改进后有利于提升公司形象的风险。

2)LEC法: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即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

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大小。

D二LEC式中:D—危险源带来的风险值;L一发生事件的可能性大小;E-

人员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

果。

L一发生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完全可以预料

6相当可能

3可能,但不经常

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0.2极不可能

0.1实际上不可能

27

E一人员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分数值频繁程度

10连续暴露

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2每月一次暴露

1每年几次暴露

0.5非常罕见地暴露

C一发生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

分数值频繁程度

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40灾难,数人死亡

15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7严重,重伤

3重大,致残

1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健康安全要求

根据风险值D进行危险等级的划分

D值风险级别

2320一等

160WDV320二等

70WDV160三等

20WDV70四等

DV20五等

各部门对辨识出的危险源按LEC法进行打分进行评价或用是非法、经

验法进行评价,确定重大风险因素,形成各部门的《重大风险因素控制措

施计划清单》上报安全环保部。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