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四川省甘孜自治州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专项训练卷(1)含答案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得分: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分20个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未经允许不得离开()。
A.犯罪嫌疑人的住处或居所B.犯罪嫌疑人居住的市C.公安机关指定的地区D.犯罪嫌疑人居住的镇
2.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进行传唤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将传唤的原因和处所通知()。
A.被传唤人所在单位或家属B.被传唤人家属C.被传唤人所在地的居(村)民委员会D.被传唤人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或家属
3.被处治安罚款的相对人对加收罚款有异议的,其正确的做法是()。
A.可以就加收罚款直接跟代收银行进行交涉
B.可以暂缓缴纳罚款和加收的罚款,并及时向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
C.应先缴纳罚款,再就加收罚款向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
D.应当先缴纳罚款和加收的罚款,再依法向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
4.机动车所有人查询本人的机动车档案的,车辆管理所应当审查机动车登记证书和()。
A.个人申请B.身份证明C.行驶证D.驾驶证
5.对于预备犯罪,可以比照(
)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A.犯罪终止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既遂
6.苏某欲抢劫贾某(便衣警察)的财物,将贾某推倒在地,并抽出尖刀对准贾某的脸划了一刀,逼迫其交出钱财。贾某迫不得已掏出手枪朝苏某开了一枪,但由于苏某躲闪及时而未受伤。贾某的行为是(
)。
A.紧急避险B.正当防卫C.防卫过当D.职务行为
7.根据《刑法》的规定,防卫过当应负刑事责任,但是(
)处罚。
A.可以酌情减轻或者免除B.可以酌情从轻或者减轻C.应当从轻或者减轻D.应当减轻或者免除
8.某国有公司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甲,在签订一份商业合同的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而上当被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这一案件,应由哪一个机关直接受理?()
A.应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B.应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C.应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D.若案件事实清楚,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否则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9.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_____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A.五日以上十日以下B.五日以上C.十日D.十日以上
10.关某因涉嫌盗窃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后来公安机关决定对关某取保候审,此时,关某应当()。
A.提出保证人B.交纳保证金C.提出保证人并交纳保证金D.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11.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
)。
A.犯罪中止B.犯罪终止C.犯罪未遂D.不构成犯罪
12.饮酒后驾驶机动车一次记几分?()
A.2分B.3分C.6分D.12分
13.划分地域管辖的最主要依据是()。
A.犯罪地B.被告人居住地C.最先受理地D.被害人居住地
14.《行政复议法》第八条规定,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可以()。
A.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B.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C.依法申请仲裁D.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5.朱某挪用公款40万元交给其弟弟做假酒生意,1个月后出于恐惧又将赃款悄悄退回单位。朱某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既遂
16.公安机关受理报案、控告、举报、投案后,认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
A.立案B.立即进行调查C.受案D.立即作出处罚
17.驾驶人连续驾驶不得超过多长时间?()
A.4小时B.6小时C.8小时D.10小时
18.当驾驶车辆行经两侧有行人且有积水的路面时,应怎样做?()
A.加速通过B.正常行驶C.减速慢行D.连续鸣喇叭
19.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情况复杂,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
A.8小时24小时B.8小时12小时C.12小时24小时D.6小时12小时
20.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而有逮捕必要的,应即依法逮捕。
A.震慑犯罪B.防止泄密C.严厉打击刑事犯罪D.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
二、多选题(本大题分20个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所有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21.下列()情形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A.从犯B.被胁迫参加犯罪的C.中止犯D.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22.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下列对该规定的理解,正确的是()。
A.行为人先后两次以上实施同种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如果行为是连续性行为,也应对其两次行为分别决定,然后合并执行
B.行为人实施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应分别处以15日行政拘留和10日行政拘留,则应合并执行25日行政拘留
C.如果行为人实施的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之间存在牵连或者吸收关系,则不能适用该条规定,而应择一行为处罚
D.行为人实施的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都应在追究期以内,否则不能对其行为并罚
2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
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B.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C.加强社会主义法治D.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4.患有突发传染病或者疑似突发传染病而(),过失造成传染病传播,情节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A.拒绝接受检疫B.拒绝接受强制隔离C.拒绝接受治疗D.隐瞒不报
25.犯罪嫌疑人在接受讯问时有以下哪些权利?()
A.为自己辩护B.申请律师到场C.请求自己书写供述D.保持沉默
26.对于重大、复杂的案件,上级公安机关可以()。
A.直接办理B.不能办理C.指定管辖D.可以指导监督,但不能直接办理
27.下列有关询问违法嫌疑人的做法正确的是()。
A.A县公安局将家住在邻县到A县出差的违法嫌疑人甲传唤到公安局询问
B.某县公安局将在B县的违法嫌疑人乙传唤到B县其居住的街道办事处询问
C.某县公安局未办传唤手续就到邻县的违法嫌疑人丙家中对丙询问
D.A县公安局到家住在邻县在A县工作的违法嫌疑人丁的单位询问丁
28.《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1条规定的“初次违反治安管理”,是指行为人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第一次被公安机关发现或者查处。但具有()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初次违反治安管理”。
A.曾违反治安管理,虽未被公安机关发现或者查处,但仍在法定追究时效内的
B.曾因不满16周岁违反治安管理,不执行行政拘留的
C.曾违反治安管理,经公安机关调解结案的
D.曾被收容教养、劳动教养的
29.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
A.对同一违法行为,其他行政机关已经给予了罚款行政处罚的,公安机关就不能再给予罚款行政处罚
B.违法行为构成犯罪时,还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罚款不能折抵相应的罚金
C.对同一违法行为,其他行政机关已经给予了罚款行政处罚的,公安机关可以给予罚款以外的其他种类的行政处罚
D.对同一违法行为,各执法机关可重复罚款
30.公安机关负责人、侦查人员有()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A.是本案的当事人的哥哥B.本人的妹妹和本案有利害关系C.是本案的证人D.接受过本案当事人的宴请,可能影响公正处理
31.以下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延长办案期限的做法不正确的有()。
A.某派出所办理案件时因案情重大,经所长批准延长办案期限30日
B.某派出所办理案件时因案情复杂,经所属的县公安局负责人批准延长办案期限30日
C.某县治安大队办理案件时因案情复杂,经所属县公安局负责人批准延长办案期限30日
D.某县治安大队办理案件时因一时人手紧,经县公安局的上级市公安局负责人批准延长办案期限30日
32.实践证明,坚持服务大局,政法工作就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A.使党委满意B.使政府满意C.使人民群众满意D.使政法工作自身不断发展创新
33.以下关于贪污、职务侵占犯罪案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行为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共同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以贪污罪共犯论处
B.行为人与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勾结,利用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人员的职务便利,共同将该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以职务侵占罪共犯论处
C.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分别利用各自的职务便利,共同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按照各自的犯罪性质定罪
D.公司、企业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分别利用各自的工作便利,共同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按照主犯的犯罪性质定罪
34.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A.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
B.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
C.已经赔偿被害人损失
D.如实供述自己全部犯罪事实
35.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应当责令其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可以予以()。
A.警告B.罚款C.行政拘留D.收容教养
36.公安机关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应当制作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决定书应当载明的内容包括()。
A.被处罚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件的名称和号码、住址
B.违法事实和证据
C.对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D.作出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的名称和作出决定的日期
37.犯罪嫌疑人李某涉嫌诈骗罪,M县公安局决定对其取保候审,责令李某提供保证人。下列不能作为保证人的有()。
A.李某的大哥,现为M县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
B.李某的二哥,现因涉嫌盗窃罪被监视居住
C.李某的弟弟,现为某小学一年级在校学生
D.李某的姐姐,现为M县某律师事务所律师
38.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B.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C.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撤回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9.犯罪嫌疑人谭某(16岁)因涉嫌抢劫罪被逮捕。谭某聘请的律师向公安局提出取保候审书面申请。公安机关经审查后,认为谭某属未成年人,应当慎用强制力较强的措施,即于收到申请后的第10日口头通知了该律师,并对谭某变更为取保候审,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对谭某取保候审符合规定,因为办理未成年人案件应当严格控制和尽量减少使用强制措施
B.公安局收到取保申请后的第10日口头通知律师错误,应当在7日内书面通知
C.谭某属暴力犯罪,不应当取保候审
D.谭某申请取保候审的,可以口头提出,其近亲属、律师申请取保候审的,应当书面提出
40.下列关于传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到公安机关接受调查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并使用传唤证
B.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在出示工作证件后,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C.如果行为人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可以强制传唤
D.公安机关对被传唤人的询问查证时间一般不应超过12小时,情况复杂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但不得超过24小时
三、判断题(本大题分10个小题,每题1分,共10分。)41.询问聋哑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有通晓手语的人提供帮助,并在笔录上注明。()
A.正确B.错误
42.询问不满18周岁违反治安管理的在校学生,应当通知其父母或其老师都到场。()
A.正确B.错误
43.公安派出所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可以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者停留,必要时可以决定实行交通管制。()
A.正确B.错误
44.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A.正确B.错误
45.李某扬言实施放火扰乱公共秩序,因其并未真正实施,故李某不应受到治安管理处罚。()
A.正确B.错误
46.公安机关受理报案、控告、举报、投案后,认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在24小时内决定是否进行调查。()
A.正确B.错误
47.民警小张在追捕持枪犯罪嫌疑人陈某时,发现其正处于群众聚集的菜市场,人员集中,易伤及无辜群众,此时,出现任何情况小张都不能使用武器。()
A.正确B.错误
48.精神病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一律不予处罚。()
A.正确B.错误
49.发布微信朋友圈属个人私事,可以发布和转发任何信息。()
A.正确B.错误
50.伪证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A.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