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化工总控四级理论复习题1.()是一个从业者的能力因素是否能胜任工作的基本条件,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条件。A.职业技能B.职业能力C.职业情感D.职业意识正确答案:A解析:暂无解析
2.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是()A.树立职业理想B.强化职业责任C.行为适度D.提高职业技能正确答案:D解析: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重要体现,它要求从业人员对待工作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根据职业道德的普遍要求,爱岗敬业的具体表现包括树立职业理想、强化职业责任以及提高职业技能。选项A“树立职业理想”是爱岗敬业的精神动力,选项B“强化职业责任”是爱岗敬业的必然要求,而选项D“提高职业技能”则是爱岗敬业的直接体现,即从业人员需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来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以更好地胜任工作。相比之下,选项C“行为适度”并非爱岗敬业的直接要求,而是更偏向于个人行为规范的普遍原则,与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不直接相关。因此,正确答案为D。
3.诚实守信的具体要求是什么()A.坚持真理B.忠诚所属企业C.维护企业信誉D.保守企业秘密正确答案:A解析:诚实守信在职业道德中有着具体的要求。针对题目中的选项,忠诚所属企业、维护企业信誉、保守企业秘密均是诚实守信在职场中的体现,它们侧重于描述员工对企业的责任和态度。然而,诚实守信的根本在于坚持真实、客观的原则,不歪曲事实,不隐瞒真相。选项A中的“坚持真理”正是对这一核心要求的直接表述,它涵盖了诚实守信的基本内涵,即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守真实和客观,这是诚实守信的最高准则。因此,A选项是正确答案。
4.化工生产人员应坚持做到的"三按"是指()A.按工艺、按质量、按标准生产B.按工艺、按规程、按标准生产C.按产量、按质量、按标准生产D.按质量、按产量、按时间正确答案:B解析: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三按”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它指的是化工生产人员应严格按照工艺、规程和标准进行生产。这一原则确保了生产过程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其中,“按工艺”指的是遵循既定的生产工艺流程,“按规程”则是指遵守操作规范和程序,“按标准”则是要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因此,选项B“按工艺、按规程、按标准生产”是正确的。
5.化工生产人员应坚持做到的"三检"是指()A.自检、互检、专检B.日检、常规检、质检C.自检、强制检、专检D.日检、自检、专检正确答案:A解析: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三检”制度是一种重要的质量控制手段,旨在确保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其中,“自检”是指生产人员对自己所完成的工作进行自我检查,确保符合质量标准;“互检”是指生产人员之间相互检查对方的工作,以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专检”则是由专业的质量检查人员对生产过程和产品进行专门的检查。因此,“三检”指的是自检、互检和专检,选项A正确。
6.(CH33CH22)33CH所含的伯、仲、叔碳原子的个数比是()A.3:3:1B.3:2:3C.6:4:1D.9:6:1正确答案:A解析: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伯、仲、叔碳原子的定义。在有机化合物中,与一个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氢原子称为伯氢原子,与两个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氢原子称为仲氢原子,与三个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氢原子称为叔氢原子。而伯、仲、叔碳原子则分别是连接有伯、仲、叔氢原子的碳原子。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对(CH33CH22)33CH的结构进行分析。该分子中存在3个伯碳原子(CH33CH22中的每个CH3中的碳原子)、3个仲碳原子(CH33CH22中的每个CH2中的碳原子)和1个叔碳原子(连接三个CH33CH22基团的碳原子)。因此,伯、仲、叔碳原子的个数比为3:3:1,答案选A。
7.“三苯”指的是()A.苯,甲苯,乙苯B.苯,甲苯,苯乙烯C.苯,苯乙烯,乙苯D.苯,甲苯,二甲苯正确答案:D解析:“三苯”在化学及工业领域中通常指的是苯、甲苯和二甲苯这三种化合物的组合。这一组合因其广泛的应用和在特定环境中的潜在危害性而被经常提及。
8.1LpH=6和1LpH=8的盐水溶液混合后其溶液的[H+]等于()A.10-7B.10-6C.10-8D.10-7.5正确答案:A解析:暂无解析
9.H22、N22、O22三种理想气体分别盛于三个容器中,当温度和密度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关系是()A.PH2H2=PN2N2=PO2O2B.PH2H2>PN2N2>PO2O2C.PH2H2<PN2N2<PO2O2D.不能判断大小正确答案:B解析:对于H₂、N₂、O₂三种理想气体,在温度和密度相同的条件下,其压强与气体的摩尔质量成反比。由于氢气的摩尔质量最小,氮气次之,氧气最大,因此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其中P为压强,V为体积,n为物质的量,R为气体常数,T为温度),在温度和密度(即单位体积内的质量,与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有关)相同时,压强与摩尔质量成反比,所以这三种气体的压强关系是P氢气>P氮气>P氧气,即PH₂>PN₂>PO₂。
10.pH=3和pH=5的两种HCl溶液,以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是()A.3.0B.3.3C.4.0D.8.0正确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溶液pH的计算。在化学中,酸溶液混合时pH不能简单相加。对于pH=3和pH=5的盐酸等体积混合,需要先计算氢离子浓度。pH=3时氢离子浓度为10^(-3)mol/L,pH=5时为10^(-5)mol/L,混合后氢离子浓度的平均值约为5×10^(-4)mol/L,所以混合溶液的pH约为3.3。
11.SO22和Cl22都具有漂白作用,若将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气体混合,在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则可观察到有色物质()A.立即褪色B.慢慢褪C.先褪色后恢复原色D.不褪色正确答案:D解析:当等物质的量的二氧化硫(SO₂)和氯气(Cl₂)混合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时,它们首先会发生化学反应:SO₂+Cl₂+2H₂O===H₂SO₄+2HCl。这个反应生成的产物是硫酸(H₂SO₄)和盐酸(HCl),这两种酸都不具有漂白性。因此,原本具有颜色的物质在接触到这些产物后,其颜色不会发生变化,即不会褪色。
12.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一样,可以作喷泉实验,这是由于()A.氨的密度比空气小B.氨水的密度比水小C.氨分子是极性分子,极易溶于水D.氨气很容易液化正确答案:C解析:喷泉实验的原理是利用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较大,形成压强差而产生喷泉现象。氨气之所以能进行喷泉实验,是因为氨分子是极性分子,与水分子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力,因此氨气极易溶于水。当氨气溶解于水后,瓶内压强迅速减小,与外界大气压形成压强差,从而产生喷泉。这一特性是氨气能进行喷泉实验的关键原因。
13.按酸碱质子理论,磷酸氢二钠是()A.中性物质B.酸性物质C.碱性物质D.两性物质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两性物质是指既可以给出质子又可以接受质子的物质。磷酸氢二钠既具有给出质子的能力(表现出酸性),又具有接受质子的能力(表现出碱性),因此它被归类为两性物质。
14.苯、液溴、铁粉放在烧瓶中发生的反应是()A.加成反应B.氧化反应C.水解反应D.取代反应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有机化学中的反应类型。苯、液溴、铁粉混合在烧瓶中,这是一个典型的苯的溴代反应,即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生成溴苯和溴化氢。根据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这种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因此,正确答案是D。
15.苯硝化时硝化剂应是()A.稀硝酸B.浓硝酸C.稀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液D.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苯硝化反应时硝化剂的选择。在苯的硝化反应中,需要使用强烈的硝化剂来确保反应进行。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是常用的硝化剂,因为浓硝酸提供硝基,而浓硫酸则作为催化剂和脱水剂,共同促进反应的进行。因此,正确答案是D。
16.不符合分子式:C44H88的物质是()A.丁烷B.丁烯C.环丁烷D.2-甲基丙烯正确答案:A解析:答案解析:先写出各个选项的结构简式:-丁烷:$CH_{3}CH_{2}CH_{2}CH_{3}$。-丁烯:$CH_{2}=CHCH_{2}CH_{3}$。-环丁烷:$-\bigcirc-CH_{2}-CH_{2}-CH_{2}-\bigcirc$。-2-甲基丙烯:$CH_{3}-C(CH_{3})=CH_{2}$。根据题干中给出的物质的化学式$C_{44}H_{88}$,可以知道该物质是由C和H两种元素组成的,并且C和H的原子个数比为$44:88=1:2$。再看各个选项,丁烷的C和H的原子个数比为$4:10=2:5$,不符合$1:2$;丁烯的C和H的原子个数比为$4:8=1:2$,符合$1:2$;环丁烷的C和H的原子个数比为$4:8=1:2$,符合$1:2$;2-甲基丙烯的C和H的原子个数比为$5:10=1:2$,符合$1:2$。因此,不符合分子式$C_{44}H_{88}$的物质是丁烷,答案选A。
17.不利于合成氨N22+3H222NH33+92.4kJ的条件是()A.加正催化剂B.升高温度C.增大压强D.不断地让氨气分离出来,并及时补充氮气和氢气正确答案:B解析: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即反应过程中会释放出热量。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当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对于放热反应来说,升高温度会使得反应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逆向进行,从而降低氨的产率。因此,升高温度是不利于合成氨的条件。
18.测得某合成氨反应中合成塔入口气体体积比为:N22:H22:NH33=6:18:1,出气口为:N22:H22:NH33=9:27:8,则氨的转化率为()A.20%B.25%C.50%D.75%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把握化学平衡三段法、转化率计算为解答的关键。
19.测定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用lcm比色皿时吸光度为A,若用2cm比色皿,吸光度为()A.2AB.A/2C.AD.4A正确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朗伯-比尔定律的应用。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吸光度A与溶液的浓度c和光程长(即比色皿的长度)l成正比。因此,当比色皿的长度从1cm增加到2cm时,吸光度也会相应地增加一倍,即变为2A。所以,正确答案是A。
20.成熟的水果在运输途中容易因挤压颠簸而破坏腐烂,为防止损失常将未成熟的果实放在密闭的箱子里使水果自身产生的()聚集起来,达到催熟目的。A.乙炔B.甲烷C.乙烯D.丙烯正确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植物生理学知识,特别是关于果实成熟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未成熟的果实会释放乙烯气体,这是一种植物激素,能促进果实的成熟。在密闭环境中,乙烯气体会聚集,加速果实的成熟过程。因此,为防止未成熟果实在运输中腐烂,常将其置于密闭箱子中,利用自身产生的乙烯进行催熟。
21.除去混在Na22CO33粉末中的少量NaHCO33最合理的方法是()A.加热B.加NaOH溶液C.加盐酸D.加CaCl22溶液正确答案:A解析:除去混在Na₂CO₃粉末中的少量NaHCO₃,最合理的方法是加热。因为NaHCO₃在加热条件下会分解生成Na₂CO₃、水和二氧化碳,这样既能除去杂质NaHCO₃,又不会引入新的杂质,且生成了需要的物质Na₂CO₃,符合除杂原则。其他选项如加NaOH溶液、加盐酸、加CaCl₂溶液,均可能引入新的杂质或改变原物质,不符合除杂要求。
22.从氨的结构可知,氨不具有的性质是()A.可发生中和反应B.可发生取代反应C.可发生氧化反应D.可发生加成反应正确答案:D解析:氨($NH_{3}$)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
23.从地下开采出未经炼制的石油叫原油,原油中()含量一般较少,它主要是在二次加工过程中产出的。A.烷烃B.环烷烃C.芳香烃D.不饱和烃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原油成分及其加工过程的理解。原油是从地下开采出的未经炼制的石油,它主要由各种烃类组成。在原油中,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的含量都相对较高,而不饱和烃的含量一般较少。不饱和烃主要是在原油的二次加工过程中,如裂化、重整等反应中产出的。因此,根据题目描述和原油成分的知识,可以确定答案是D,即不饱和烃。
24.单质A和单质B化合成AB(其中A显正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被氧化B.A是氧化剂C.A发生氧化反应D.B具有还原性正确答案:C解析:在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反映了其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由于单质A和单质B化合生成AB,且A显正价,说明A的化合价在反应中升高。化合价升高意味着A失去了电子,因此A被氧化,发生了氧化反应。所以选项C正确。同时,B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表现出氧化性,而非还原性,因此选项D错误。选项A错误地描述了B的状态,实际上B是被还原。选项B也错误,因为A的化合价升高,是被氧化的物质,即还原剂,而非氧化剂。
25.氮分子的结构很稳定的原因是()A.氮原子是双原子分子B.氮是分子晶体C.在常温常压下,氮分子是气体D.氮分子中有个三键,其键能大于一般的双原子分子正确答案:D解析:氮分子的结构稳定主要是因为氮分子中存在一个特殊的三键结构。这个三键结构具有较高的键能,使得氮分子内部的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强,从而使得整个分子结构非常稳定。这种三键结构也意味着氮分子内部的能量状态较为稳定,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化学变化。因此,正确答案是D,即氮分子中有个三键,其键能大于一般的双原子分子。
26.氮气的键焓是断开键后形成下列哪一种物质所需要的能量()A.氮分子B.氮原子C.氮离子D.氮蒸气正确答案:B解析:氮气的键能是将氮气分子拆分成氮原子时所需要的能量,根据“键焓=键能+原子焓”的概念,可以知道断开氮气分子的键所需要的能量是键焓减去拆分氮原子所需要的能量。拆分氮原子时需要克服氮原子之间的范德瓦尔斯力,因此拆分氮原子所需要的能量就是氮原子的焓,即氮气的键焓等于断开氮气分子中的键所需要的能量,为B。
27.当可逆反应:2C122()+2H22O4HCl()+O22()+Q达到平衡时,下面()的操作,能使平衡向右移动。A.增大容器体积B.减小容器体积C.加入氧气D.加入催化剂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对于该可逆反应,增大容器体积,各组分浓度均会降低。但由于反应物气体分子数(2+2=4)大于生成物气体分子数(4+1=5),所以增大体积后,反应物浓度降低的程度更大,相当于减小了压强。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会向气体分子数增多的方向移动,即向右移动。因此,选项A正确。
28.当系统发生下列变化时,哪一种变化的ΔG为零()A.理想气体向真空自由膨胀B.理想气体的绝热可逆膨胀C.理想气体的等温可逆膨胀D.水在正常沸点下变成蒸汽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对自由能变化(△G)的理解。在恒温恒压且非体积功为零的条件下,可逆相变过程的△G为零。水在正常沸点下变成蒸汽属于可逆相变。A选项自由膨胀是非可逆过程;B、C选项绝热和等温可逆膨胀并非相变。所以答案选D。
29.滴定分析中,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间的关系是()A.两者必须吻合B.两者互不相干C.两者愈接近,滴定误差愈小D.两者愈接近,滴定误差愈大正确答案:C解析:在滴定分析中,化学计量点是指反应物按反应方程式恰好完全反应的点,而滴定终点则是通过指示剂的颜色变化等确定的实验终点。这两者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即滴定误差。当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愈接近时,说明滴定过程中反应物的量与理论值愈接近,因此滴定误差愈小,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愈高。
30.电解食盐水,在阴、阳电极上产生的是()A.金属钠、氯气B.氢气、氯气C.氢氧化钠、氯气D.氢氧化钠、氧气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电解食盐水(氯化钠溶液)的化学反应原理。在电解过程中,带负电的氯离子(Cl-)会向正极(阳极)移动,并在那里被氧化成氯气(Cl2)。同时,水分子中的氢离子(H+)会向负极(阴极)移动,并在那里被还原成氢气(H2)。因此,阴极产生氢气,阳极产生氯气,正确答案是B。
31.丁苯橡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老化性,主要用于制造轮胎,是目前产量最大的合成橡胶,它是1,3-丁二烯与()发生聚合反应得到的。A.苯B.苯乙烯C.苯乙炔D.甲苯正确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丁苯橡胶制备原料的了解。丁苯橡胶是由1,3-丁二烯和苯乙烯通过聚合反应得到的,这是其化学制备的基本知识。根据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判断选项C“苯乙烯”是正确的。其他选项如苯、苯乙炔、甲苯,并不是丁苯橡胶的制备原料,因此可以排除。所以,正确答案是C。
32.N个CSTR进行串联,当N→∞时,整个串联组相当于()反应器A.平推流B.全混流C.间歇釜D.半间歇釜正确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CSTR)串联行为的理解。在化学反应工程中,当多个CSTR进行串联,并且数量趋于无穷大时,整个串联组的流动特性会趋近于平推流反应器。这是因为随着串联CSTR数量的增加,每个反应器的出口浓度会逐渐接近其入口浓度,从而模拟出平推流的行为。因此,正确答案是A,即平推流反应器。
33.从反应动力学角度考虑,增高反应温度使()A.反应速率常数值增大B.反应速率常数值减小C.反应速率常数值不变D.副反应速率常数值减小正确答案:A解析:在化学反应动力学中,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密切相关。根据阿伦尼乌斯方程,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是因为温度的升高增加了反应物分子的平均动能,使得更多的分子具有足够的能量去克服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增加了分子间的有效碰撞频率,导致反应速率加快。因此,增高反应温度会使反应速率常数值增大。
34.当流体通过固体颗粒床层时,随着气速由无到有、由小到大,床层经历的阶段依次为()①输送床②流化床③固定床A.①②③B.③①②C.①③②D.③②①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流体通过固体颗粒床层时的床层变化顺序。在化工或相关领域中,了解床层随气速变化的顺序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初始时,气速为零,颗粒保持固定状态,为固定床。随着气速增加,颗粒开始流化,形成流化床。最后,当气速足够大时,颗粒被输送,形成输送床。因此,正确的顺序是固定床、流化床、输送床,即③②①。
35.低温下常用的载热介质是()A.加压水B.导生液C.熔盐D.烟道气正确答案:A解析:在低温条件下,选择载热介质时需要考虑其热传递效率、稳定性以及经济性。加压水作为一种常见的载热介质,在低温下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和稳定性,因此被广泛使用。相比其他选项,导生液、烟道气和熔盐在低温下的应用并不普遍,或者不是最优选择。所以,低温下常用的载热介质是加压水。
36.对低黏度均相液体的混合,搅拌器的循环流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A.推进式、桨式、涡轮式B.涡轮式、推进式、桨式C.推进式、涡轮式、桨式D.桨式、涡轮式、推进式正确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搅拌器类型对低黏度均相液体混合时循环流量的影响。在混合低黏度均相液体时,不同类型的搅拌器会产生不同的循环流量。根据流体力学和搅拌技术的知识,推进式搅拌器通常能产生最大的循环流量,其次是涡轮式,最后是桨式。因此,搅拌器的循环流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推进式、涡轮式、桨式。
37.对于非均相液液分散过程,要求被分散的“微团”越小越好,釜式反应器应优先选择()搅拌器。A.桨式B.螺旋桨式C.涡轮式D.锚式正确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非均相液液分散过程中搅拌器选择的理解。在非均相液液分散过程中,为了得到更小的“微团”,需要选择能产生更高剪切力和更强搅拌效果的搅拌器。涡轮式搅拌器由于其特殊的设计,能够提供更强的剪切力和搅拌效果,因此是优先选择的搅拌器类型。
38.对于如下特征的G-S相催化反应,()应选用固定床反应器A.反应热效应大B.反应转化率要求不高C.反应对温度敏感D.反应使用贵金属催化剂正确答案:D解析:在G-S相催化反应中,选择固定床反应器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反应使用贵金属催化剂。贵金属催化剂通常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且其成本较高,因此需要在一种能有效利用催化剂且易于催化剂回收和再生的反应器中使用。固定床反应器能够满足这些要求,因为它允许催化剂以固定形态存在,便于催化剂与反应物的接触和分离,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利用率和反应效率。
39.多相催化反应过程中,不作为控制步骤的是()A.外扩散过程B.内扩散过程C.表面反应过程D.吸附过程正确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查多相催化反应的知识。在多相催化反应中,内扩散、表面反应和吸附过程通常对反应速率有较大影响。而外扩散过程相对来说不是控制反应速率的关键步骤。所以在这四个选项中,不作为控制步骤的是外扩散过程。
40.反应釜加强搅拌的目的是()A.强化传热与传质B.强化传热C.强化传质D.提高反应物料温度正确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化学反应工程中搅拌作用的理解。在反应釜中,加强搅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反应效率,这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实现:一是强化传热,即加快热量在反应体系中的传递,确保温度均匀;二是强化传质,即促进反应物之间的混合,增加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反应速率。因此,选项A“强化传热与传质”是正确答案。
41.反应釜中如进行易粘壁物料的反应,宜选用()搅拌器A.桨式B.锚式C.涡轮式D.螺轴式正确答案:B解析:在处理易粘壁物料的反应时,搅拌器的选择至关重要。锚式搅拌器由于其特殊的结构,能够有效地刮擦反应釜的内壁,防止物料粘附,确保反应均匀进行。因此,对于易粘壁物料的反应,锚式搅拌器是更为合适的选择。
42.反应速度仅是温度的函数,而与反应物浓度无关的反应是()A.0级反应B.1级反应C.2级反应D.3级反应正确答案:A解析:在化学反应中,0级反应的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只取决于反应的温度。而1级反应的速率与一种反应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2级反应的速率与两种反应物浓度的乘积成正比或与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平方成正比,3级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三次方成正比。所以,反应速度仅是温度的函数,而与反应物浓度无关的反应是0级反应,答案选A。
43.釜式反应器的换热方式有夹套式、蛇管式、回流冷凝式和()A.列管式B.间壁式C.外循环式D.直接式正确答案:C解析:釜式反应器是一种常见的化工设备,用于进行各种化学反应。其换热方式多种多样,以适应不同的反应条件和需求。夹套式、蛇管式和回流冷凝式是其中较为常见的换热方式。除此之外,外循环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换热方式,它通过将反应液体在反应器外部进行循环,以实现热量的交换和传递。因此,在题目所给的选项中,C选项“外循环式”是正确的。
44.釜式反应器可用于不少场合,除了()A.气-液B.液-液C.液-固D.气-固正确答案:D解析:釜式反应器是一种常见的化工设备,广泛应用于多种反应体系。首先,我们知道釜式反应器适用于液体-液体、液体-固体以及气体-液体的反应,因为这些体系在釜式反应器中能够得到良好的混合和反应效果。然而,对于气体-固体的反应体系,釜式反应器并不是理想的选择,因为气体和固体在反应器中的接触效率较低,不利于反应的进行。因此,根据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确定选项A“气-固”是釜式反应器不适用的场合。
45.工业反应器的设计评价指标有:①转化率;②选择性;③()A.效率B.产量C.收率D.操作性正确答案:C解析:在工业反应器设计中,转化率、选择性和收率是关键的评价指标。转化率反映了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程度;选择性则体现了反应中生成目标产物的比例;而收率则是转化率和选择性的综合体现,表示实际得到的目标产物量与理论最大可能量的比值。产量虽然重要,但它更多取决于反应器的规模和操作条件,而非设计本身的优劣。操作性是反应器运行的一个方面,但不是设计评价的直接指标。因此,选项C收率是工业反应器设计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
46.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热源与冷源是()。A.蒸汽与冷却水B.蒸汽与冷冻盐水C.电加热与冷却水D.导热油与冷冻盐水正确答案:A解析:在工业生产中,热源通常指的是能够提供热量的介质,而冷源则是指能够吸收或带走热量的介质。蒸汽作为一种常见的热源,具有热能高、易于控制和传输等优点,在加热、烘干、蒸煮等工艺过程中广泛应用。冷却水则作为冷源,通过循环流动来吸收和带走设备或产品中的热量,保持生产过程的温度稳定。因此,蒸汽与冷却水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热源与冷源组合。
47.某设备进、出口测压仪表中的读数分别为pll(表压)=1200mmHg(1mmHg=133.322Pa)A.Q增大,N增大B.Q增大,N先增大后减小C.Q增大,N减小D.Q增大,N先减小后增大正确答案:B解析:首先,根据题目信息,设备进口测压仪表的读数为表压1200mmHg,而当地大气压为750mmHg。由于表压是相对于大气压的压力值,因此设备进口处的绝对压强为大气压与表压之和,即1200mmHg+750mmHg=1950mmHg(转换为帕斯卡为1950mmHg×133.322Pa/mmHg)。然而,题目中并未直接给出出口处的绝对压强,但提到了出口处的真空度为700mmHg,真空度表示低于大气压的压力值,因此出口处的绝对压强为大气压减去真空度,即750mmHg-700mmHg=50mmHg(转换为帕斯卡为50mmHg×133.322Pa/mmHg)。
48.用“φ外径mm×壁厚mm”来表示规格的是()A.铸铁管B.钢管C.铅管D.水泥管正确答案:B解析:在管材的规格表示中,“Φ外径mm×壁厚mm”是专门用来表示无缝钢管的规格方式,其中“Φ”表示外径,后面的“mm”表示单位毫米,用来标注钢管的外径尺寸,“×壁厚mm”则表示钢管的壁厚。这种表示方法能够准确地描述无缝钢管的尺寸特性。而铸铁管、铅管和水泥管通常不采用这种规格表示方法。
49.密度为l000kg/m3的流体,在φ108×4的管内流动,流速为2m/s,流体的黏度为lCP(1CP=0.001Pa·s),其Re为()A.105B.2×107C.2×106D.2×105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雷诺数(Re)的计算。雷诺数用于判断流体的流动状态。根据公式Re=duρ/μ,其中d为管径,u为流速,ρ为流体密度,μ为流体黏度。管径d=0.1m,代入计算可得Re=2×105,故答案选D。
50.离心泵的轴功率N和流量Q的关系为()A.Q增大,N增大B.Q增大,N先增大后减小C.Q增大,N减小D.Q增大,N先减小后增大正确答案:A解析:离心泵的轴功率N与流量Q的关系主要取决于泵的运行特性和系统阻力。在一般情况下,当流量Q增大时,泵需要提供更多的能量来克服系统阻力,从而维持流体的流动。这意味着泵的轴功率N会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因此,选项A“Q增大,N增大”是正确的答案。
51.离心泵铭牌上标明的扬程是()A.功率最大时的扬程B.最大流量时的扬程C.泵的最大量程D.效率最高时的扬程正确答案:D解析:离心泵铭牌上标明的扬程是指该泵在最高效率时的扬程,这是衡量离心泵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在最高效率点,离心泵能够以最经济的能耗达到设计的扬程和流量,因此这一数据对于泵的选择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52.离心通风机铭牌上的标明风压是100mmH22O意思是()A.输任何条件的气体介质的全风压都达到l00mmH22OB.输送空气时不论流量的多少,全风压都可达到100mmH22OC.输送任何气体介质当效率最高时,全风压为l00mmH22OD.输送20℃,l01325PA.的空气,在效率最高时全风压为l00mmH22O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离心通风机铭牌上标明风压的理解。在通风机的铭牌上,标明的风压通常指的是在特定条件下的风压值,这个特定条件就是标准大气条件,即温度20℃,压力101325Pa。同时,这个风压值也是在通风机效率最高时测得的。所以,选项D“输送20℃,101325Pa的空气,在效率最高时全风压为100mmH22O”是正确的。
53.压强表上的读数表示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比大气压强高出的数值,称为()A.真空度B.表压强C.相对压强D.附加压强正确答案:B解析:在压强测量中,当压强表上的读数表示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与大气压强之间的差值时,这个差值被称为表压强。它反映了流体实际压强相对于大气压强的高出部分。
54.流体由l-1截面流入2-2截面的条件是()A.gzll+p11/ρ=gz22+p22/ρB.gzll+p11/ρ>gz22+p22/ρC.gzll+p11/ρ<gz22+p22/ρ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解析:根据伯努利定理,在流体力学中,当流体稳定流动时,其总能量(包括压力能、位能和动能)保持不变。从截面1-1到截面2-2,流体的能量变化可以表示为:$gz_1+\frac{p_1}{\rho}=gz_2+\frac{p_2}{\rho}+\frac{v_2^2-v_1^2}{2}$其中,$g$是重力加速度,$z$是高度,$p$是压力,$\rho$是流体密度,$v$是流速。如果流体要从截面1-1流入截面2-2,那么它必须克服这两个截面之间的压力差和高度差,同时还要有足够的动能来推动流体流动。因此,截面1-1的总能量必须大于截面2-2的总能量,即:$gz_1+\frac{p_1}{\rho}>gz_2+\frac{p_2}{\rho}$移项可得:$gz_1-gz_2>\frac{p_2}{\rho}-\frac{p_1}{\rho}$化简可得:$g(z_1-z_2)>\frac{p_2-p_1}{\rho}$因此,流体由1-1截面流入2-2截面的条件是选项B。选项A表示两个截面的总能量相等,流体不会流动;选项C表示截面1-1的总能量小于截面2-2的总能量,流体也不会流动;选项D则不符合条件。
55.保温材料一般都是结构疏松、导热系数()的固体材料A.较小B.较大C.无关D.不一定正确答案:A解析:保温材料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减少热量的传递,从而提高保温效果。结构疏松的材料通常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因为疏松的结构减少了热量通过固体材料直接传导的路径,而空气在材料中的存在也进一步降低了导热性。因此,保温材料一般都是结构疏松、导热系数较小的固体材料。
56.传热过程中当两侧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都较大时,影响传热过程的将是()A.管壁热阻;B.污垢热阻;C.管内对流传热热阻;D.管外对流传热热阻;正确答案:B解析:在传热过程中,当两侧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都较大时,流体与管壁之间的传热阻力变得相对较小。此时,管壁上的污垢或沉积物可能成为传热的主要障碍,因为它们会增加热阻,降低传热效率。因此,影响传热过程的主要因素将是污垢热阻。
57.当换热器中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一定时,()的说法是错误的。A.逆流时,Δtmm一定大于并流、错流或折流时的Δtmm;B.采用逆流操作时可以节约热流体(或冷流体)的用量;C.采用逆流操作可以减少所需的传热面积;D.温度差校正系数φΔt的大小反映了流体流向接近逆流的程度。正确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换热器中的流体流动与传热效果的关系。在换热器中,冷热流体的流动方式会影响传热效果。对于选项A,逆流时,冷热流体的温度差在整个换热过程中都保持较大,因此Δtmm(平均温差)一定大于并流、错流或折流时的Δtmm,这是正确的。对于选项B,虽然逆流操作可以提高传热效率,但并不能直接节约热流体或冷流体的用量,因为流体的用量是由工艺需求决定的,与流动方式无关,所以B选项是错误的。对于选项C,逆流操作由于提高了传热效率,确实可以减少所需的传热面积,这是正确的。对于选项D,温度差校正系数φΔt确实反映了流体流向接近逆流的程度,这也是正确的。综上所述,B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58.导热系数的单位为()。A.W/(m·℃)B.W/(m2·℃)C.W/(kg·℃)D.W/(S·℃)正确答案:A解析: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在1秒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其单位是瓦/(米·度),即W/(m·℃)。这是衡量材料导热性能的重要物理量。所以,选项A是正确的答案。
59.对间壁两侧流体一侧恒温、另一侧变温的传热过程,逆流和并流时△tm的大小为()A.△tm逆>△tm并B.△tm逆<△tm并C.△tm逆=△tm并D.不确定正确答案:C解析:在间壁传热过程中,当一侧流体恒温而另一侧流体变温时,无论是逆流还是并流,其传热温差△tm的计算结果是一致的。这是因为传热温差△tm主要取决于两侧流体的温度差,而在这种情况下,两侧流体的温度差是恒定的,不受流动方式(逆流或并流)的影响。因此,逆流和并流时的△tm大小相等。
60.对流传热膜系数的单位是()A.W/(m2·℃)B.J/(m2·℃)C.W/(m·℃)D.J/(S·m·℃)正确答案:A解析:对流传热膜系数,也称为对流换热系数,是描述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换热强度的物理量。其单位是由热量、面积和温度差的单位组合而成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热量的单位是瓦特(W),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m²),温度差的单位是摄氏度(℃)。因此,对流传热膜系数的单位是W/(m²·℃),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温度差为1℃时,每秒所能传递的热量。
61.对流传热时流体处于湍动状态,在滞流内层中,热量传递的主要方式是()A.传导B.对流C.辐射D.传导和对流同时正确答案:A解析:在对流传热过程中,当流体处于湍动状态时,在靠近壁面的滞流内层中,由于流体流动几乎停滞,热量主要通过分子间的直接相互作用进行传递,即热传导。因此,在滞流内层中,热量传递的主要方式是传导。
62.对流传热速率等于系数×推动力,其中推动力是()A.两流体的温度差B.流体温度和壁温度差C.同一流体的温度差D.两流体的速度差正确答案:B解析:在对流传热过程中,传热速率与推动力成正比,这一推动力具体指的是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之间的差值。这种温差是推动热量传递的动力,温差越大,传热速率越快。因此,选项A“流体温度和壁温度差”是正确的推动力表述。
63.固体颗粒直径增加,其沉降速度()。A.减小B.不变C.增加D.不能确定正确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固体颗粒沉降速度与颗粒直径的关系。在流体力学中,固体颗粒在流体中的沉降速度与其直径有关。一般来说,颗粒直径越大,其在流体中受到的阻力也越大,但同时,由于其质量也随直径增加而增加,且质量增加对沉降速度的正面影响会超过阻力增加的负面影响,因此沉降速度会增加。所以,固体颗粒直径增加时,其沉降速度会增加,选项C正确。
64.过滤操作中滤液流动遇到阻力是()A.过滤介质阻力B.滤饼阻力C.过滤介质和滤饼阻力之和D.无法确定正确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过滤操作中的基本原理。在过滤过程中,滤液流动遇到的阻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过滤介质的阻力,这是由过滤介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二是滤饼的阻力,滤饼是由被截留的固体颗粒在过滤介质上形成的。因此,滤液流动遇到的总阻力是这两者之和。所以,正确答案是A。
65.过滤常数K与()无关。A.滤液黏度B.过滤面积C.滤浆浓度D.滤饼的压缩性正确答案:B解析:过滤常数K是描述过滤过程中过滤速率与过滤阻力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滤液黏度、滤浆浓度和滤饼的压缩性。这些因素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过滤常数K的值。然而,过滤面积虽然对过滤速率有直接影响,但并不影响过滤常数K。因为过滤常数K是描述在特定条件下过滤速率与过滤阻力之间的比例关系,而这个比例关系与过滤面积的大小无关。
66.过滤速率与()成反比A.操作压差和滤液黏度B.滤液黏度和滤渣厚度C.滤渣厚度和颗粒直径D.颗粒直径和操作压差正确答案:B解析:在过滤过程中,滤液黏度和滤渣厚度是影响过滤速率的重要因素。滤液黏度越大,流体通过滤渣层的阻力就越大,过滤速率相应降低;滤渣厚度增加,同样会增加流体通过滤渣层的难度,导致过滤速率下降。因此,过滤速率与滤液黏度和滤渣厚度成反比关系。
67.深度制冷的温度范围在()。A.173K以内B.273K以下C.173K以下D.73K以下正确答案:C解析:深度制冷的温度范围是在低温工况下工作的制冷系统,也就是低于373K(即-273℃),而选项C就是深度制冷的温度范围在低于373K。所以,这个是正确的。
68.为了提高制冷系统的经济性,发挥较大的效益,工业上单级压缩循环压缩比()。A.不超过12B.不超过6~8C.不超过4D.不超过8~10正确答案:B解析:在工业制冷系统中,为了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和效益,单级压缩循环的压缩比是一个关键参数。压缩比过大会导致压缩机功耗增加、效率降低,甚至可能引发设备损坏。因此,通常将单级压缩循环的压缩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根据行业经验和技术要求,这个范围一般不超过6~8,以确保制冷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69.往复式压缩机压缩过程是()过程。A.绝热B.等热C.多变D.仅是体积减少压力增大正确答案:C解析:往复式压缩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气体的体积会减小,压力会增大,并且由于压缩过程中可能存在热量的交换,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其描述为仅是体积减少和压力增大。所以,选项C“多变”准确地描述了往复式压缩机的压缩过程。
70.()是根据在一定的干燥条件下物料中所含水分能否用干燥的方加以除去来划分的。A.结合水分和非结合水分B.结合水分和平衡水分C.平衡水分和自由水分D.自由水分和结合水分正确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物料中水分分类的理解。在干燥技术中,物料的水分通常根据其能否通过干燥方法去除来分类。平衡水分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物料与周围空气湿度达到平衡时所含的水分,这部分水分不易通过干燥去除。自由水分则是指物料中超出平衡水分的那部分,可以通过干燥方法去除。因此,根据题目描述,正确答案是A,即平衡水分和自由水分。
71.()越少,湿空气吸收水汽的能力越大A.湿度B.绝对湿度C.饱和湿度D.相对湿度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湿空气的性质及其与不同湿度概念的关系。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它反映了空气接近饱和的程度。相对湿度越小,意味着空气中的水汽含量相对于该温度下的饱和状态越少,因此空气还能吸收更多的水汽。绝对湿度是空气中水汽的绝对含量,与题目描述的“吸收水汽的能力”不直接相关。饱和湿度是空气在特定温度下所能持有的最大水汽量,是一个固定值,与吸收能力无关。而“湿度”是一个泛泛的术语,没有具体指明是绝对湿度还是相对湿度,因此不够精确。综上所述,相对湿度越小,湿空气吸收水汽的能力越大,故答案选A。
72.50kg湿物料中含水10kg,则干基含水量为()%。A.15B.20C.25D.40正确答案:C解析:干基含水量是指湿物料中水分的质量与干物质(即物料总质量减去水分质量)的质量之比。根据题目,湿物料总质量为50kg,其中含水10kg,则干物质质量为50kg-10kg=40kg。因此,干基含水量为10kg/40kg=0.25,即25%。
73.饱和空气在恒压下冷却,温度由t11降至t22,则():其相对湿度φ(),绝对湿度H(),露点tdd()。A.增加、减小、不变B.不变、减小、不变C.降低、不变、不变D.无法确定正确答案:B解析:饱和空气在恒压下冷却时,其相对湿度保持不变,这是因为相对湿度是空气中水蒸气分压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气压的比值,对于饱和空气而言,这个比值恒为100%,与温度无关。绝对湿度会减小,因为随着温度的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会减少,即使空气仍然保持饱和状态,但低温下的饱和水蒸气含量少于高温下的。露点保持不变,因为露点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决定的,而在恒压冷却过程中,饱和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虽然减少,但对应的饱和水蒸气含量也随温度降低而降低,因此露点温度并不改变。
74.不能用普通干燥方法除去的水分是()A.结合水分B.非结合水分C.自由水分D.平衡水分正确答案:D解析:平衡水分是指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物料与周围空气达到平衡状态时所含有的水分,这部分水分与物料紧密结合,难以通过普通的干燥方法去除。而自由水分(或非结合水分)则相对容易通过干燥方法去除。结合水分通常也指的是与物料有一定结合力,但并非平衡状态的水分,其去除难度介于自由水分和平衡水分之间。因此,不能用普通干燥方法除去的水分是平衡水分。
75.除了(),下列都是干燥过程中使用预热器的目的。A.提高空气露点B.提高空气干球温度C.降低空气的相对湿度D.增大空气的吸湿能力正确答案:A解析:在干燥过程中,使用预热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善空气的状态,以更高效地进行干燥。具体来说,提高空气干球温度可以增加空气携带水分的能力;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则意味着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减少,有利于物料的干燥;增大空气吸湿能力同样是为了提高干燥效率。而提高空气露点并不符合干燥过程的目标,因为露点提高意味着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可能增加,这不利于干燥。因此,选项A“提高空气露点”是不包括在使用预热器的目的中的。
76.当φ<100%时,物料的平衡水分一定是()。A.非结合水B.自由水份C.结合水分D.临界水分正确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物料水分状态的理解。在物料的湿度分析中,φ代表物料的相对湿度。当φ
77.当被干燥的粒状物料要求磨损不大,而产量较大时,可选用()较合适。A.气流式B.厢式C.转筒式正确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干燥设备选用原则的理解。在干燥粒状物料时,如果要求物料磨损小且产量大,那么需要选择一种既能有效干燥又能减少物料磨损的设备。转筒式干燥器通过转筒的旋转使物料与热空气充分接触,达到干燥效果,同时转筒的设计能有效减少物料的磨损,适合大产量生产。因此,A选项转筒式是合适的选择。
78.()是保证精馏过程连续稳定操作的必要条件之一。A.液相回流B.进料C.侧线抽出D.产品提纯正确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精馏过程操作条件的理解。在精馏过程中,为了保持连续稳定的操作,液相回流是关键因素之一。液相回流有助于维持塔内的温度和组成稳定,确保分离效率。选项A“液相回流”正是这一必要条件的准确描述。其他选项虽然都是精馏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不是保证连续稳定操作的必要条件。
79.()是指离开这种板的气液两相互相成平衡,而且塔板上的液相组成也可视为均匀的。A.浮阀板B.喷射板C.理论板D.分离板正确答案:C解析:在蒸馏过程中,理论板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理论板假设离开该板的气液两相达到平衡,并且塔板上的液相组成均匀分布。这是用于分析和计算蒸馏过程的重要概念。而浮阀板、喷射板和分离板都不具备离开时气液两相平衡且液相组成均匀的特点。所以,选项C是正确答案。
80.不影响理论塔板数的是进料的()。A.位置B.热状态C.组成D.进料量正确答案:D解析:在蒸馏过程中,理论塔板数反映了塔内分离效率的高低,与多种因素有关。进料的位置(A)会影响塔内气液两相的接触和传质效果;进料的热状态(B)会影响塔内温度分布和传质推动力;进料的组成(C)则直接影响塔内各组分的浓度分布和分离效果。而进料量(D)虽然会影响塔的处理能力和操作条件,但在理论塔板数的计算中,它并不直接影响塔内各塔板上的气液平衡和传质过程,因此不影响理论塔板数。所以正确答案是D。
81.操作中的精馏塔,保持进料量F、进料组成xFF、进料热状况参数q、塔釜加热量Q不变,减少塔顶馏出量D,则塔顶易挥发组分回收率η()。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确定正确答案:B解析:在精馏塔操作中,当保持进料量F、进料组成xF、进料热状况参数q、塔釜加热量Q不变,而减少塔顶馏出量D时,会导致塔顶易挥发组分的回收率变小。这是因为馏出量的减少意味着塔顶采出的易挥发组分减少,从而使得回收率降低。
82.操作中的精馏塔,若选用的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则()。A.不能操作B.xD.D.xWW均增加C.xD.D.xWW均不变D.xDD减少,xWW增加正确答案:D解析:在精馏过程中,回流比是一个关键参数,它影响着产品组分的分离效果。当选用的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时,意味着回流量不足,这将导致塔顶产品中的轻组分(以xD表示)的纯度降低,即xD减小。同时,由于回流量不足,塔底的重组分(以xW表示)的纯度会相应增加,即xW增加。因此,选项D“xDD减少,xWW增加”正确描述了这种情况下的组分变化。
83.从节能观点出发,适宜回流比R应取()倍最小回流比Rmin。A.1.1B.1.3C.1.7D.2正确答案:A解析:在蒸馏操作中,回流比的选择对于节能和成本控制非常重要。从节能观点出发,适宜的回流比通常选取为最小回流比的1.1倍左右。过小的回流比会导致分离效果不佳,过大的回流比则会增加能耗和操作成本。经过大量的实验和实践经验总结,1.1倍最小回流比能够在保证一定分离效果的同时,较好地实现节能的目标。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答案。
84.从温度一组成()图中的气液共存区内,当温度增加时,液相中易挥发组分的含量会()。A.增大B.增大及减少C.减少D.不变正确答案:C解析:在温度-组成(t-x-y)图中的气液共存区内,温度是影响气液平衡的重要因素。当温度增加时,由于易挥发组分更容易从液相进入气相,因此液相中易挥发组分的含量会相应减少。这是气液平衡原理的基本应用,也是蒸馏、精馏等化工分离过程的理论基础。所以,选项C“减少”是正确的。
85.当分离沸点较高,而且又是热敏性混合液时,精馏操作压力应采用()。A.加压B.减压C.常压D.不确定正确答案:B解析:对于沸点较高且为热敏性的混合液,采用减压精馏是合适的。减压能够降低混合液的沸点,从而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蒸馏,这有助于减少热敏性成分的热解或变质,保护这些成分不受破坏,并提高分离效果。
86.构成晶体的微观粒子(分子、原子或离子)按一定的几何规则排列,由此形成的最小单元称为()A.晶体B.晶系C.晶格D.晶习正确答案:C解析:在晶体结构中,构成晶体的微观粒子按照特定的几何规则排列。而这种排列所形成的最小单元被定义为晶格。晶体是指具有规则几何外形和固定熔点的固体物质;晶系是根据晶体的对称性进行的分类;晶习则是指晶体的习惯外形。所以,选项C是正确答案。
87.反映吸收过程进行的难易程度的因数为()。A.传质单元高度B.液气比数C.传质单元数D.脱吸因数正确答案:C解析:传质单元数是描述吸收过程难易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它综合考虑了吸收过程中的多种因素,如吸收剂的流量、浓度差、传质系数等,从而能够全面反映吸收过程进行的难易程度。
88.根据双膜理论,用水吸收空气中的氨的吸收过程是()。A.气膜控制B.液膜控制C.双膜控制D.不能确定正确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双膜理论的理解。双膜理论指出,在气液两相间的传质过程中,存在着一层气膜和一层液膜,它们分别控制着传质的速率。对于用水吸收空气中的氨这一过程,由于氨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吸收速率主要由气膜一侧的传质阻力决定,因此是气膜控制过程。所以答案是A。
89.根据双膜理论,在气液接触界面处()。A.气相组成大于液相组成B.气相组成小于液相组成C.气相组成等于液相组成D.气相组成与液相组成平衡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双膜理论的理解。双膜理论指出,在气液接触界面处,存在两层薄膜,一层是气膜,另一层是液膜。这两层薄膜之间会发生物质的传递,直至达到平衡状态。因此,在气液接触界面处,气相组成与液相组成是平衡的。所以,正确答案是D。
90.计算吸收塔的塔径时,适宜的空塔气速为液泛气速的()倍。A.0.6~0.8B.1.1~2.0C.0.3~0.5D.1.6~2.4正确答案:A解析:在计算吸收塔的塔径时,适宜的空塔气速为液泛气速的0.6到0.8倍。这是因为过小的空塔气速会导致湍流脉动加剧,使得液面波动较大,不利于传质。同时,吸收塔内流场的稳定性也会受到影响。
91.利用气体混合物各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的差异而使气体中不同组分分离的操作称为()。A.蒸馏B.萃取C.吸收D.解吸正确答案:C解析:在化学工程中,吸收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的差异,使气体中的某些组分被液体吸收,从而实现气体混合物分离的操作。这种操作方式正是题目中所描述的,因此选项C“吸收”是正确答案。
92.某吸收过程,已知气膜吸收系数kYY为4×10-4kmol/(m2•s),液膜吸收系数kXX为8kmol/(m2•s),由此可判断该过程为()。A.气膜控制B.液膜控制C.判断依据不足D.双膜控制正确答案:A解析:在吸收过程中,气膜吸收系数和液膜吸收系数的大小关系决定了吸收过程的控制类型。当气膜吸收系数远小于液膜吸收系数时,即kY
93.逆流操作的填料塔,当脱吸因数s>1时,且填料层为无限高时,气液两相平衡出现在()。A.塔顶B.塔底C.塔上部D.塔下部正确答案:B解析:在逆流操作的填料塔中,脱吸因数s是描述气液两相间传质过程的一个重要参数。当s>1时,意味着气相传质阻力大于液相传质阻力,气体更难以被液体吸收。在填料层为无限高的假设条件下,气液两相将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充分的接触和传质,直至达到平衡状态。由于气体是从塔底向上流动,而液体是从塔顶向下流动,因此,在这种逆流操作模式下,气液两相平衡最终会出现在塔底。
94.逆流填料塔的泛点气速与液体喷淋量的关系是()。A.喷淋量减小泛点气速减小B.无关C.喷淋量减小泛点气速增大D.喷淋量增大泛点气速增大正确答案:C解析:在逆流填料塔中,泛点气速与液体喷淋量的关系是由气液相传质过程的基本原理决定的。当液体喷淋量减小时,填料塔内的液体负荷降低,气体通过填料层的阻力减小,因此气体能够更容易地通过填料层,导致泛点气速增大。反之,如果液体喷淋量增大,液体负荷增加,气体通过填料层的阻力增大,泛点气速则会减小。所以,喷淋量减小泛点气速增大,选项C正确。
95.在蒸发装置中,加热设备和管道保温是降低()的一项重要措施。A.散热损失B.水消耗C.蒸汽消耗D.蒸发溶液消耗正确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查对蒸发装置中节能措施的理解。在蒸发过程中,加热设备和管道保温能有效减少热量散失。而热量散失的减少,直接降低的是蒸汽消耗。因为蒸汽是提供热量的主要来源,减少热量散失就降低了蒸汽的使用量。所以答案选C。
96.采用多效蒸发的目的是()。A.增加溶液的蒸发量B.提高设备的利用率C.为了节省加热蒸汽消耗量D.使工艺流程更简单正确答案:C解析:多效蒸发是一种利用多个蒸发器串联运行的蒸发技术。采用多效蒸发的目的是为了节省加热蒸汽的消耗量。通过将多个蒸发器串联,利用前一个蒸发器产生的二次蒸汽作为后一个蒸发器的加热源,从而提高热能的利用率,达到减少主要加热蒸汽消耗的目的。因此,正确答案是C。
97.单效蒸发的单位蒸汽消耗比多效蒸发()。A.小B.大C.一样D.无法确定正确答案:B解析:在蒸发过程中,单效蒸发是指只利用一次蒸汽进行加热的蒸发操作,而多效蒸发则是通过多次利用蒸汽,将前一效蒸发的二次蒸汽作为下一效蒸发的加热蒸汽,从而提高蒸汽的利用率。由于多效蒸发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蒸汽,因此其单位蒸汽消耗相对较小。相比之下,单效蒸发的单位蒸汽消耗则较大。所以,单效蒸发的单位蒸汽消耗比多效蒸发大。
98.单效蒸发器计算中D/W称为单位蒸汽消耗量,如原料液的沸点为393K,下列哪种情况D/W最大()。A.原料液在293K时加入蒸发器B.原料液在390K时加入蒸发器C.原料液在393K时加入蒸发器D.原料液在395K时加入蒸发器。正确答案:A解析:在单效蒸发器的计算中,D/W代表单位蒸汽消耗量,它反映了蒸发过程中蒸汽的利用效率。原料液的沸点为393K,意味着在393K时原料液开始沸腾并蒸发。当原料液的温度低于其沸点时,为了将其加热至沸点并蒸发,需要消耗更多的蒸汽。因此,原料液的温度越低,加热至沸点所需的蒸汽量就越大,即D/W值也就越大。
99.处理量较小的萃取设备是()。A.筛板塔B.转盘塔C.混合澄清器D.填料塔正确答案:D解析:在萃取设备的选择中,不同类型的设备适用于不同的处理量。筛板塔、转盘塔和混合澄清器通常用于处理量较大的场合,因为它们具有较高的传质效率和处理能力。而填料塔则因其结构特点,更适合于处理量较小的萃取操作。因此,对于处理量较小的萃取设备,应选择填料塔。
100.萃取操作包括若干步骤,除了()。A.原料预热B.原料与萃取剂混合C.澄清分离D.萃取剂回收正确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萃取操作步骤的理解。萃取操作通常包括原料与萃取剂混合、澄清分离以及萃取剂回收等关键步骤。在这些步骤中,原料与萃取剂混合是为了让目标化合物从原料转移到萃取剂中,澄清分离则是将混合后的溶液进行分层,以便回收含有目标化合物的萃取剂,最后进行萃取剂的回收。而原料预热并不是萃取操作的必要步骤,因此选项A是正确答案。
101.萃取操作的依据是()。A.溶解度不同B.沸点不同C.蒸汽压不同正确答案:A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萃取操作基本原理的理解。萃取是一种利用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的性质,来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法。因此,萃取操作的依据正是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选项A“溶解度不同”正是这一原理的准确描述。而选项B“蒸汽压不同”和选项C“沸点不同”则是蒸馏操作的依据,与萃取操作无关。
102.萃取操作温度一般选()。A.常温B.高温C.低温D.不限制正确答案:A解析:萃取操作是利用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不同,使溶质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的方法。这一过程中,温度的选择对于萃取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萃取操作温度选择常温,因为常温条件下,许多物质的溶解度和萃取效率都能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同时常温操作也更为简便、安全。高温或低温可能会改变溶剂的性质或溶质的溶解度,从而影响萃取效果。而“不限制”温度则显然不符合实际操作中的精确控制要求。因此,萃取操作温度一般选常温,即选项A正确。
103.按()分类,一般催化剂可分为过渡金属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硫化物催化剂、固体酸催化剂等。A.催化反应类型B.催化材料的成分C.催化剂的组成D.催化反应相态正确答案:B解析:催化剂的分类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根据题目所给的选项,催化剂可以按催化反应类型、催化材料的成分、催化剂的组成或催化反应相态进行分类。然而,题目中明确提到的分类结果是过渡金属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硫化物催化剂、固体酸催化剂等,这些分类是基于催化材料的成分来划分的。因此,正确答案是按催化材料的成分分类。
104.把暂时中毒的催化剂经过一定方法处理后,恢复到一定活性的过程称为催化剂的()。A.活化B.燃烧C.还原D.再生正确答案:D解析:在催化剂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因各种因素导致其中毒,即活性降低或丧失。为了恢复催化剂的活性,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这一过程被称为催化剂的再生。因此,把暂时中毒的催化剂经过一定方法处理后,恢复到一定活性的过程正确地被称为催化剂的再生。
105.把制备好的钝态催化剂经过一定方法处理后,变为活泼态的催化剂的过程称为催化剂的()。A.活化B.燃烧C.还原D.再生正确答案:A解析:催化剂的活化是指通过一定方法处理制备好的钝态催化剂,使其变为活泼态的过程。这一步骤是催化剂在使用前的重要准备,能够确保其在实际反应中发挥出最佳的催化效果。
106.工艺流程图包含()A.方案流程图B.物料流程图和首页图C.管道及仪表流程图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工艺流程图内容的理解。工艺流程图在工程设计和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通常包括多个部分来全面描述一个工艺过程。具体来说,它包含物料流程图,用于展示物料在过程中的流动;首页图,提供工艺流程的总体概述;以及管道及仪表流程图,详细展示管道布局和仪表配置。因此,所有这些内容都是工艺流程图的一部分,选项C“以上都是”是正确的。
107.工艺物料代号PA是()A.工艺气体B.工艺空气C.气液两相工艺物料D.气固两相工艺物料正确答案:B解析:在工艺领域中,物料代号通常用于标识不同类型的工艺介质。根据行业标准和惯例,工艺物料代号PA特指工艺空气。
108.管道标准为W1022-25×2.5B,其中10的含义是()A.物料代号B.主项代号C.管道顺序号D.管道等级正确答案:B解析:在管道标识标准W1022-25×2.5B中,各部分字母和数字组合具有特定的含义。其中,“W”通常代表管道系统的某种特定类型或标准前缀,而紧随其后的数字“10”在此标准中明确表示为主项代号,用于区分不同的管道系统或项目。因此,选项B“主项代号”是正确的解释。
109.管道的常用表示方法是()A.管径代号B.管径代号和外径C.管径代号、外径和壁厚D.管道外径正确答案:C解析:在管道工程中,为了准确描述和区分不同的管道,通常采用管径代号、外径和壁厚这三个参数来表示管道。管径代号用于表示管道的大小或流通能力,外径是管道外部的尺寸,而壁厚则反映了管道的强度和耐用性。这三个参数共同构成了管道的完整表示方法,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
110.测定某铁矿石中硫的含量,称取0.2952g,下列分析结果合理的是()A.32%B.32.4%C.32.42%D.32.420%正确答案:C解析:在测定铁矿石中硫的含量时,需要遵循有效数字的规则来进行结果的表达。有效数字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能够测量到的数字,包括最后一位不确定但是可以估计的数字。本题中,称取的铁矿石质量为0.2952g,这一数值具有四位有效数字。因此,分析结果也应保留到小数点后四位有效数字。选项A的32%只有一位有效数字,选项B的32.4%有三位有效数字,均不符合要求。选项D的32.420%虽然有五位数字,但根据有效数字的规则,末尾的0是无效数字,不增加有效数字的位数,所以也不符合。只有选项C的32.42%具有四位有效数字,与称取质量的有效数字位数一致,因此是合理的分析结果。
111.对某试样进行平行三次测定,得CaO平均含量为30.6%,而真实含量为30.3%,则30.6%-30.3%=0.3%为()A.相对误差B.绝对误差C.相对偏差D.绝对偏差正确答案:B解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或相对偏差)的定义。绝对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用数学表达式表示即为:绝对误差=测量值-真实值。相对误差(或相对偏差)则是绝对误差与真实值的比值,用数学表达式表示即为:相对误差(或相对偏差)=(测量值-真实值)/真实值×100%。根据题目描述,对某试样进行平行三次测定得到的CaO平均含量为30.6%,而真实含量为30.3%。题目中给出的“30.6%-30.3%=0.3%”正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即绝对误差。因此,根据绝对误差的定义,我们可以确定这个0.3%是绝对误差。所以,正确答案是B.绝对误差。
112.测定某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含量,得以下数据:79.58%、79.45%、79.47%、79.50%、79.62%、79.38%其平均值的标准偏差为()A.0.09%B.0.11%C.0.90%D.0.06%正确答案:A解析:标准偏差的计算步骤是先求出给定数据的平均值,然后计算每个数据与平均值的差的平方,接着求这些平方差的平均值,并最后取这个平均值的平方根。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通过这些计算步骤得出的标准偏差为0.09%,与选项D相符。
113.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A.愈小愈好B.等于0C.没有要求D.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正确答案:D解析:在定量分析工作中,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但并非要求误差越小越好或者必须等于零。实际上,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完全消除误差是不现实的。因此,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控制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这一要求既考虑了实际操作的可行性,也保证了分析结果的适用性。
114.用25mL移液管移出溶液的准确体积应记录为()A.25mLB.25.0mLC.25.00mLD.25.000mL正确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移液管使用及读数规则的理解。在化学实验中,使用移液管移取溶液时,为了确保精确度,需要记录到小数点后两位,这是标准的实验记录要求。因此,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准确记录为25.00mL。
115.下列四个数据中修改为四位有效数字后为0.5624的是()(1)0.56235(2)0.562349(3)0.56245(4)0.562451A.1,2B.3,4C.1,3D.2,4正确答案:C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有效数字的理解和应用。有效数字是指从左边第一个非零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对于选项(1)0.56235,修改为四位有效数字后为0.5624,符合题意。对于选项(2)0.562349,修改为四位有效数字后为0.5623,不符合题意。对于选项(3)0.56245,修改为四位有效数字后为0.5625,不符合题意。对于选项(4)0.562451,修改为四位有效数字后为0.5625,不符合题意。因此,正确答案是D,即选项(1)和选项(3)修改为四位有效数字后为0.5624。
116.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A.[H+]=0.0003mol/LB.pH=8.89C.c(HCl)=0.1001mol/LD.4000mg/L正确答案:C解析:有效数字是指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位数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对于选项A,[H+]=0.0003mol/L,有效数字位数为1位;对于选项B,pH=8.89,有效数字位数为2位,且pH值的有效数字是指小数点后的数字;对于选项C,c(HCl)=0.1001mol/L,有效数字位数为4位;对于选项D,4000mg/L,虽然数字有4位,但因为是整数,所以有效数字位数视为无限。因此,正确答案是C。
117.在某离子鉴定时,怀疑所用蒸馏水含有待检离子,此时应()A.另选鉴定方法B.进行对照试验C.改变溶液酸D.进行空白试验正确答案:D解析:在离子鉴定过程中,若怀疑蒸馏水中含有待检离子,进行空白试验是必要的步骤。空白试验是指在不加入待测样品的情况下,按照相同的分析步骤和条件进行的试验,用以检测分析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系统误差,如试剂纯度、仪器污染或蒸馏水中的杂质等。通过空白试验,可以确定蒸馏水中是否含有待检离子,从而排除其对鉴定结果的干扰,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118.齿轮泵和叶轮泵比较,齿轮泵的使用压力比叶轮泵的使用压力()A.高B.低C.相等D.不好比较正确答案:B解析:齿轮泵和叶轮泵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泵,它们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决定了其使用压力的差异。齿轮泵主要依靠齿轮的啮合来输送液体,其结构相对简单,密封性较好,但承受高压的能力有限。而叶轮泵则通过叶轮的旋转来产生离心力,使液体获得动能并增加压力,因此其承受压力的能力相对较强。所以,齿轮泵的使用压力通常比叶轮泵的使用压力低。
119.当介质的温度超过800℃时,为提高管材的抗蠕变性能和持久性能,必须选用()材料。A.不锈钢B.特殊的耐高温合金钢C.高锰钢D.铜正确答案:B解析:在介质温度超过800℃的条件下,普通材料如不锈钢、铜或高锰钢无法满足对管材抗蠕变性能和持久性能的高要求。此时,必须选用特殊的耐高温合金钢,这类材料能够在高温下保持稳定的力学性能,有效抵抗蠕变,确保管材的长期安全使用。
120.电动卷扬机应按规程做定期检查,每()至少一次A.周B.月C.季D.年正确答案:B解析:电动卷扬机作为一种重要的机械设备,为确保其安全运行和性能稳定,需要按照规程进行定期检查。根据相关规定和实践经验,这种检查应每月至少进行一次,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电动卷扬机的正常工作和延长使用寿命。
121.对压力容器用钢的基本要求是:良好的塑性、韧性,良好的焊接性,较高的()和耐腐蚀性A.强度B.抗冲击力C.耐压性D.承受温差变化能力正确答案:A解析:压力容器用钢需满足多项性能要求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中,良好的塑性和韧性保证了钢材在受力时不易断裂;良好的焊接性确保了压力容器在制造过程中的焊接质量;而较高的强度则是为了保证压力容器能够承受高压环境下的压力作用,防止因强度不足而发生破裂。耐腐蚀性则是为了确保压力容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能够抵抗介质的腐蚀,延长使用寿命。因此,选项A“强度”是正确答案。
122.对于低碳钢,可通过()降低塑性,以提高其可切削性A.退火或回火B.正火或调质C.淬火D.煅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直筒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 说明文课程设计
- 课程设计宿舍供电
- 课程设计压缩包
- 2025年度科技园区物业房屋租赁管理服务协议3篇
- 2025年小学班主任班级工作总结范文(2篇)
- 2025年事业单位年检工作年终总结模版(2篇)
-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实验
- 二零二五年度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响应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质量合同3篇
-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附答案
- DB32T 3292-2017 大跨径桥梁钢桥面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养护技术规程
- GB/T 44819-2024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及临界值确定方法
- 《MATLAB编程及应用》全套教学课件
- 喜欢新老师(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岭美版(2024)美术一年级上册
- 《销售技巧培训》课件
- 抖音本地生活培训
- 城市规划设计收费标准(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参照-202104020
- 2019年海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乙类)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及解答参考
- 热气球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