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偏位桥墩纠偏技术指南_第1页
公路桥梁偏位桥墩纠偏技术指南_第2页
公路桥梁偏位桥墩纠偏技术指南_第3页
公路桥梁偏位桥墩纠偏技术指南_第4页
公路桥梁偏位桥墩纠偏技术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公路桥梁偏位桥墩纠偏技术指南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桥墩纠偏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检测评估、纠偏设计、纠偏施工、监测与工程验收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建设期和运营期内因桥墩周边弃土堆载偏压、软弱地质变形、主梁移位等原因造成桥墩倾斜的公路桥墩纠偏工程,其它市政工程桥墩纠偏处治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086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982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GB/T51256桥梁顶升移位改造技术规范JGJ270建筑物倾斜纠偏技术规程JGJ94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TG336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D6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H11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H30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T1037公路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JTG/T3650-01公路桥梁施工监控技术规程JTG/T5214在用公路桥梁现场检测技术规程JTG/TH21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J21JTG/TJ22JTG/TJ23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DB14/T2398公路桥墩动测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桥墩纠偏2采用有效技术措施将偏位桥墩恢复到合理状态,使其满足安全性、稳定性及使用功能要求。3.2倾斜角桥墩倾斜后轴线与原设计轴线的夹角。3.3竖直度桥墩轴线偏离重力线的程度。3.4振动测试通过对桥墩自振特性参数的测试和分析,对桥墩结构损伤状况进行评价。3.5顶推纠偏法对偏位桥墩施加顶推力,使桥墩恢复到合理位置的方法。3.6多点同步顶升采用多个千斤顶与梁体接触,将桥梁上部结构同步、稳定的升高或降低至设计位置。3.7抗推刚度结构产生单位水平位移所需要的水平力。3.8牵引回拉纠偏法对偏位桥墩施加牵引拉力,使桥墩恢复到合理位置的方法。3.9卸载纠偏法对偏位桥墩周边部分区域进行卸载,使桥墩恢复到合理位置的方法。3.10堆载反压纠偏法在墩柱偏移方向反侧进行堆载反压,使桥墩恢复到合理位置的方法。3.11信息化施工3基于施工全过程监测数据,动态调整和完善纠偏设计与施工方案,保证施工安全、高效和复位可控、协调。3.12复位速率纠偏过程中,桥墩恢复到合理位置的线速度。4基本规定4.1桥墩纠偏应按现场检测、评估、设计、施工的程序进行,恢复桥墩至合理状态,满足运营要求。4.2综合考虑处治成本、施工周期、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因素,确定偏位桥墩的处治措施。4.3桥墩技术状况评定标度为4类、5类或桥梁承载力、稳定性不足且无法安全运营时,应开展应急处治工作。4.4纠偏工程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单位承担。4.5工作流程与要求4.5.1桥墩纠偏工作宜按图4.5.2收集基础资料阶段宜将以下资料收集完整:a)施工技术文件;b)历次检测评估报告;c)加固维修记录等资料。4.5.3检测评估阶段符合下列规定:4a)现场检测方案应明确检测内容、方法和范围;b)现场检测与损伤评估结果应满足纠偏设计、施工等相关工作需要;c)评估结果应明确桥墩偏位原因。4.5.4纠偏设计宜根据纠偏难易程度、技术风险、处治周期和处治费用等因素,综合比选确定最佳纠偏设计方案。4.5.5纠偏施工宜综合考虑纠偏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水平要求、工程规模和进度工期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施工工艺、机械设备及数量等因素制订施工方案。4.5.6施工监测应与纠偏施工同步开展,监测结果应及时反馈指导施工。4.5.7纠偏施工质量验收应根据本文件及JTGF80/1等相关规范的要求执行。5检测评估5.1一般规定5.1.1现场检测内容应包含桥位周边地貌调查、偏位桥墩所在联跨及相邻联跨调查、桥梁变位检测、桥墩材质检测和桥墩损伤检测等。5.1.2损伤评估方法包括振动分析法和数值分析法。5.1.3损伤评估内容应包括偏位原因分析、损伤程度和影响范围判定及处置建议等。5.2现场检测5.2.1桥位及周边地貌调查内容应包括地表裂缝、沉陷和滑移等,调查记录表见附录A表A.1。5.2.2偏位桥墩所在联跨及相邻联跨调查内容应包括构件局部挤裂或压溃、主梁移位、伸缩装置顶死、支座滑脱和分联墩处防撞护栏错位等。5.2.3桥墩竖直度检测时,宜根据桥位地形、通视条件及桥墩几何构造等选取合适的检测方法与测点布设,可采用全站仪或激光垂准仪等设备,桥墩偏位数据统计表详见附录A表A.2。5.2.4桥墩材质状况与耐久性参数检测参照JTG/T5214进行,检测内容包括强度、钢筋锈蚀和碳化状况等检测。5.2.5桥墩损伤检测参照JTG/TJ21和DB14/T2398进行。5.2.6桥墩技术状况评定参照JTG/TH21进行。5.3损伤评估5.3.1振动分析法评估根据实测自振频率与理论计算频率的比值,按表1的规定确定自振频率评定标度,自振频率评价值按公式(1)计算:Kfi=(1)式中:Kfi——桥墩各阶自振频率的评价值;5fmi——桥墩各阶自振频率的实际测试结果的平均值;fdi——桥墩各阶自振频率的理论计算值。评价标度12345评价值Kfi≥1.2[0.95,1.00)[0.80,0.95)<0.8损伤评价完好轻微损伤明显损伤较大损伤严重损伤5.3.2数值分析法评估a)对正常设计施工且结构完好的新建桥梁建模时,材料参数应选取原设计值,其他桥梁宜选取实测值;b)综合考虑施工偏差、基础约束、主梁移位和桥墩周边土体堆积等关联因素,建立数值模型;c)根据桥墩和周边地形的数值模拟结果,明确桥下回填土高差引起的土体偏压对偏位桥墩的影响程度;d)根据一联/多联桥的数值模拟结果,明确支座病害(卡死、脱空、滑移)、温度荷载、桥墩初始缺陷、汽车制动力、桥墩刚度等因素对偏位桥墩的影响程度。6纠偏设计6.1一般规定6.1.1纠偏设计宜包括下列内容:桥梁概况、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检测与损伤评估结果、纠偏方案比选、纠偏目标控制值、复位速率阈值、结构加固设计等。6.1.2纠偏设计遵循下列原则:a)应综合考虑桥位周边地形、地质条件、施工风险程度、实施难易程度等因素进行设计;b)不宜改变结构原有受力体系,不宜损伤原桥受力结构;当需改变受力体系或对结构有所损伤时,应对相应结构或构件进行加固设计和验算;c)防止结构破坏、过量附加偏位和整体失稳;d)考虑纠偏施工对邻近桥墩、上部结构的影响;e)应根据监测数据动态调整相关设计参数。6.1.3纠偏设计方案应通过专家评审论证后实施。6.2顶推纠偏法设计6.2.1顶推纠偏技术适用于墩顶水平位移较小,墩身高度相对较高且承受较大荷载的桥墩。6.2.2顶推纠偏法设计宜符合下列规定:a)梁体顶升设计时,顶升千斤顶不应损坏桥墩顶部混凝土,墩顶局部受压面尺寸应满足JTG3362的要求;b)采用混凝土抱柱梁作为梁体顶升反力体系时,抗剪承载力应符合GB50010要求;c)梁体顶升和桥墩水平顶推的千斤顶数量及位置应满足桥梁结构安全要求;d)水平顶推力和复位速率计算时,应以桥墩部分弹性变形恢复且稳定后的偏移量作为计算依据。66.2.3顶推纠偏法设计内容a)顶推纠偏法设计宜按梁体顶升→桥墩水平顶推→梁体落位的顺序计算各阶段设计内容;b)梁体顶升设计时,宜根据主梁结构荷载和单个千斤顶额定承载力确定顶升千斤顶的数量,参照GB/T51256,按公式(2)计算:式中:nq——千斤顶数量;kq——安全系数,取值不小于1.5,水平承载时不小于1.25;Gk——梁体总荷载标准值(kNNq——单个千斤顶额定承载力(kNc)梁体顶升过程中不宜损坏桥墩,千斤顶与墩顶的接触面尺寸验算和墩顶抗劈裂验算参考附录B和附录C进行;d)梁体顶升后在墩顶和主梁之间设置滑动面,且滑动面应满足水平顶推桥墩的要求,滑动系数应符合JTGD62的相关规定;e)水平顶推设计时,顶推不宜损伤桥墩结构,且水平顶推力应大于桥墩和支座产生单位水平位移需要的水平力最小值,水平顶推力可按公式(3)确定取值范围,桥墩与支座的组合抗推刚度计算参考附录D进行;<FD≤fcdAc(3)式中:FD——水平顶推力(kNAc——千斤顶与桥墩的接触面积(m2fcd——桥墩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MPa);K——桥墩与支座的组合抗推刚度(kNmδd——桥墩与支座水平方向的单位位移(m)。6.3牵引回拉法设计6.3.1牵引回拉技术适用于墩顶水平位移显著,墩身相对较矮且尚未经历塑性破坏的桥墩。6.3.2牵引回拉法设计宜符合下列规定:a)梁体顶升设计符合本文件6.2.2的相关规定;b)梁体顶升后,桥墩部分弹性变形恢复且稳定后的偏移量宜作为牵引力和复位速率的计算依据;c)牵引回拉过程中,牵引力不应大于钢绞线抗拉承载力,且不损坏锚固系统。6.3.3牵引回拉法设计内容:a)梁体顶升计算内容参照本文件6.2.3;b)纠偏过程中桥墩受力平衡,见图(2考虑到桥墩回复力无法准确计算和测量,纠偏力应小于主梁与支垫之间的摩擦阻力与汽车制动力的和,纠偏力按公式(5)和公式(6)计算:F=F3+F4-F2FF3=μN式中:F1——纠偏力(kNF2——桥墩回复力(kNF3——主梁与支垫之间的摩擦阻力(kNF4——汽车制动力(kNμ——支座摩擦系数;N——主梁支反力(kNc)牵引力应小于锚索抗拔承载力,锚索抗拔承载力宜取钢绞线拉力值、锚索与锚固水泥浆间轴向拉力设计值、锚固体与土层间轴向拉力设计值的最小值,可按公式(8)、公式(9)、公式(10)和公式(11)计算:Fq<NdNd=min(Nd0,Nd1,Nd2)Nd0=mknskfstd8Nd1=mkfmsn’πdlaξNd2=mkfmgπDml式中:Nd——锚索抗拔承载力(kNNd0——钢绞线提供的拉力值(kNNd1——锚索与锚固水泥浆间的轴向拉力设计值(kNNd2——锚固体与土层间的轴向拉力设计值(kNmk——固结锚固孔道数量;ns——钢绞线数量;k——安全系数,通常取0.75;fst——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MPad——钢绞线直径(mmfms——锚索与锚固水泥浆之间的摩擦系数;n’——双束锚索取n’=2;la——锚固段长度(mξ——采用2根或2根以上钢筋或钢绞线时,界面粘结强度降低系数,取0.70~0.85;fmg——锚固体与土层之间的摩擦系数;Dm——锚固体直径(mΨ——锚固段长度对极限粘结强度的影响系数,参照GB50086取值;K——锚杆段注浆体与地层间的粘结抗拔安全系数,参照GB50086取值。6.4卸载纠偏法设计6.4.1卸载纠偏法适用于堆载产生的非均匀土侧压力对墩柱形成横向荷载,导致墩柱产生较大水平位移、转角以及挠曲变形偏位的情况,宜采用钻孔掏土、桩周开挖等方式进行纠偏。6.4.2卸载纠偏法设计宜符合下列规定:a)采用钻孔掏土法设计时,孔直径取0.1m~0.2m,每级钻孔深度取0.5m~1.5m,孔深不宜超过基础形心线;多孔掏土时孔间距取0.5m~1.0m,两孔之间夹角不宜小于15。;分层布孔时宜呈梅花状布置孔位;b)采用桩周开挖法设计时,钻孔取土后的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应满足原设计要求,并防止桥墩沉降突变等病害发生。6.4.3卸载纠偏法设计内容a)钻孔掏土法设计时,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参考附录E进行验算;桩周开挖法设计时,在桥墩及周边土体三维数值模型中确认各土层材料参数,建立开挖土体与墩顶水平位移关系,根据数值模拟结果明确开挖土体范围,各土层弹簧刚度参照附录F计算。6.5堆载反压法设计6.5.1堆载反压纠偏法设计适用于原桩周土体的侧向变形对邻近的桩基产生挤压,或桩身两侧的填筑路基不平衡土压力,导致桩身水平侧移的情况。6.5.2堆载反压纠偏法设计宜符合下列规定:a)遵循就地取材原则,计算堆载的范围和高度时应考虑堆载材料的材料属性等参数;b)堆载范围从基础外边线起,不宜超过基础形心线;c)应减少堆载对相邻未偏位桥墩的影响,不损坏相邻桥墩;d)承受堆载的结构承载力和变形应满足堆载要求。6.5.3堆载反压纠偏设计内容a)堆载反压设计时,堆载产生的单桩承受水平荷载不应大于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参考附录E进行;b)堆载对桩身的侧压应力应大于偏位方向地层对桩身的侧压应力,堆载对桩身的侧压应力按公式(13)、公式(14)和公式(15)计算:σd≥σt式中:σd,σt——堆载岩(土)和地层岩(土)对桩身侧压应力(kPayd,yt——堆载岩(土)和地层岩(土)的容重(kN/m3hd,ht——堆载层和地层至计算点的深度(mφd,φt——堆载岩(土)和地层岩(土)的内摩擦角(°);cd,ct——堆载岩(土)和地层岩(土)的粘聚力(kPa)。7纠偏施工7.1施工准备(13)(14)(15)a)收集和掌握桥梁原设计图、施工技术文件、工程竣工验收文件、桥位地质勘察报告、加固维修记录等技术文件及相关标准等;b)对可能产生影响的相邻桥墩、主梁结构等采取保护措施;c)标定各类仪器具,校验纠偏设备,标定和校验宜由经有关主管部门认定的计量机构进行;d)纠偏施工前进行施工技术交底。7.2施工组织设计7.2.1参照纠偏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要求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且编制和审批应符合JTG/T3650-01等标准和规范的相关规定。7.2.2桥墩纠偏施工组织设计宜包括下列内容:编制说明、桥墩概况(含技术状况评定结果)、施工准备及施工总体策划、施工组织机构、纠偏施工方案、资金计划、总进度计划及进度图、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职业健康等。7.2.3纠偏工程宜遵循安全、协调、平稳、可控、环保的原则。7.2.4纠偏工程宜采用信息化施工,根据监测结果动态调整施工方案。7.2.5根据桥墩复位情况及时调整复位速率,确保复位速率及纠偏进度始终处于可控状态。7.2.6施工过程中若出现意外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查明原因并处治后可继续纠偏工作。7.2.7施工过程中应结合偏位程度、地质条件、纠偏方案等,对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制订必要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审批应符合JTG/T3650-01等标准的相关规定。7.3施工安全7.3.1一般规定a)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b)及时掌握天气预报信息,浓雾、大雨等不良气候条件下暂停施工,宜制定相应的施工保障措施;c)应同步实施防止桥梁突沉的安全保障措施;d)施工范围内不得有障碍物,桥跨上不宜有临时设施和机械;e)施工安全除满足本文件外,应符合JTGH30等国家及行业现行标准、规范的相关规定。7.3.2桥梁纠偏施工宜减少对交通的影响,对于不中断交通桥梁的纠偏施工,应采取以下安全措施:a)施工前与公路及交通相关管理部门联系办理有关手续,按批准的时间、范围进行施工;b)严格按JTGH30设置施工标志、限制速度标志、反光锥形交通路标和其他安全设施;c)桥梁纠偏施工前,作业区路段各公路出人口及作业区前方适当位置应设置公告信息牌,并向社会发布相关公告信息;d)制订由于交通事故、车辆故障等引起的交通堵塞应急预案,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启动。7.4纠偏施工7.4.1顶推纠偏法施工符合下列规定:a)宜采用梁体顶升→桥墩顶推→梁体落位的顺序分级纠偏,或考虑支座剪切变形和摩阻力大小,采用水平纠偏→主梁顶升→支座复位交替进行的技术方案;b)顶推纠偏施工前统一调试顶推系统各子系统,梁体顶升和水平顶推作业均宜同步稳定进行;c)多点同步顶升系统配有千斤顶保压自锁功能,满足结构构件安全停留及微调的要求,且千斤顶工作荷载不宜超过设计荷载的80%;d)梁体顶升速度不宜大于3mm/min,采用分级、分次持续顶升上部结构至预定高程,顶升完成后,桥梁中线和高程满足设计要求;e)梁体顶升过程中宜加设临时支撑钢板,且临时支撑钢板应与梁底紧贴;f)顶升千斤顶与顶升构件接触部位、水平顶推千斤顶与桥墩之间布设垫块等防滑保护装置;g)单级顶推达到设计要求后应停止加载,且持荷一定时间后卸载;h)桥墩复位施工完成后按设计要求分次分级落梁复位,梁体落位应准确,且与支座贴合严密;i)梁体复位后宜不少于24h监测,检查支座、垫石等无异常情况且压紧密贴后,可拆除顶升设备。7.4.2牵引回拉纠偏法施工宜符合下列规定:a)宜采用梁体顶升→调整临时支座→梁体落位→牵引回拉桥墩→更换永久支座的顺序进行纠偏,单次纠偏无法使桥墩恢复至设计位置时,采用上述步骤交替进行的技术方案;b)梁体顶升施工应符合本文件7.4.1的相关规定;c)牵引力采用逐级加载,相邻级加载间隔时间宜根据桥墩复位速率确定,且不同钢绞线的张拉力差值不宜过大;d)每级牵引力达到设计之后应停止加载,待桥墩变形稳定后采集监测数据,且持荷一定时间后卸载。7.4.3卸载纠偏法施工宜符合下列规定:a)钻孔掏土法纠偏施工宜符合下列规定:1)钻孔位置、尺寸和角度满足设计要求并进行编号,孔位偏差不宜大于5cm,角度偏差不宜大于3。;2)每级施工完成后,间隔多次测量墩顶水平位移,待墩顶水平位移稳定后实施下一级施工;3)桥墩复位且稳定后,对墩侧掏土处及桥墩偏移方向产生的间隙进行回填,回填孔深度与掏土钻孔基本一致,可采用砂砾回填或进行注浆加固;4)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测桩基沉降和桥墩倾斜位移;b)桩周开挖法纠偏施工宜符合下列规定:1)桩周两侧对称卸载施工,并保留一定范围桩周土;2)参照JGJ270分级同步协调进行,每级卸载时桥墩复位速率不宜大于10mm/d,每级卸载之间设置一定时间间隔;3)根据上一级卸载监测数据,确定下一级卸载的开挖位置、范围、深度和时间;4)纠偏结束后及时恢复墩身摩擦力,且材料回填应密实。7.4.4堆载反压纠偏法施工宜符合下列规定:a)回填土负摩阻力引起的墩柱附加轴力与地基最大承载力的比值较大时,宜在土体与墩柱之间设置隔离体,隔离体可采用浆砌料石、混凝土块护筒和天然砂砾等材料;b)堆载材料宜选择重量较大且易搬运码放的材料;c)应逐级均匀堆载,使桥墩复位方向与设计一致;e)根据桥墩复位情况及时调整堆载时间和堆载量;f)同步监测相邻桥墩变形,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7.4.5纠偏后的病害处治宜符合下列规定:a)桥墩复位且稳定后,参照JTG/TJ22和JTG/TJ23对桥墩损伤部位进行加固;b)桥墩加固后根据支座病害情况采取不同的处治措施,轻微锈蚀支座宜进行防锈处理;严重锈蚀支座应更换,且保证新支座滑动面满足设计要求。8监测8.1一般规定8.1.1监测包括施工监控和纠偏工程验收后的长期监测。8.1.2根据桥墩的损伤评估结果、纠偏方法和监测应用需求等确定监测内容、监测设备、测点布设和监测周期等。8.1.3监测内容包括桥墩变位监测和裂缝扩展监测,主梁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等可选择性监测。8.1.4监测设备经鉴定合格或校准确认其精度符合监测要求后,由专人负责保管和使用。8.1.5测点布设应能全面反映桥墩纠偏过程中的变形特征,且测点布设和监测设备安装应在纠偏施工前完成。8.1.6监测周期宜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前确定监测初始值;2)监测内容的采样频率满足监测数据分析和应用要求,参照JT/T1037进行;3)分级加载时,每级监测宜不少于3次;4)纠偏施工完成后,桥墩变位监测不宜少于6个月,如果桥墩偏位程度仍然较大,应适当延长监测周期。8.1.7监测结果超过预警值或出现异常时,应立即停工,查明原因并及时处治。8.1.8纠偏监测除满足本文件外,应符合JT/T1037的相关规定。8.2桥墩变位监测8.2.1监测内容包含竖直度、墩顶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8.2.2测点宜布设在墩顶和墩脚,并安装明显标志。8.2.3根据桥梁特点、偏位程度和监测环境条件等比选确定监测方法,宜选择视准线法、激光准直法、测边角法等。8.2.4监测设备宜采用全站仪、经纬仪、光学水准仪、电子水准仪等设备,位移监测最大允许误差宜不大于0.5%。8.2.5监测报告内容宜包含测点分布图、变位监测记录表和结果分析。8.3裂缝监测8.3.1监测内容包含裂缝位置、裂缝长度、宽度和深度等。8.3.2测点布设时宜依据现场检测与技术状况评定结果确定测点位置和数量,并综合考虑纠偏方法和结构特征等因素适当加密。8.3.3监测方法宜采用自动监测、观测或相互结合的方式,且应符合GB50982的相关规定。8.3.4监测设备宜采用裂缝测宽仪、裂缝深度检测仪等设备。8.3.5裂缝监测报告包括裂缝位置分布图和裂缝统计表等,详见附录B表B.3。9工程验收9.1桥墩纠偏工程的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文件的相应要求外,应符合设计要求及GB50204、GB50300、JTGF80/1、JTGH11等相关规范的要求。9.2纠偏工程合格验收宜符合下列规定:a)纠偏工程的质量验收合格;b)质量控制资料完整;c)安全及功能检验结果符合有关规定。9.3纠偏工程验收宜提交下列文件和记录:a)桥梁检测评估报告;b)纠偏工程设计文件、图纸和评审记录;c)纠偏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d)纠偏监测报告;e)质量控制资料记录;f)验收报告;g)其他文件和记录。9.4评定项目9.4.1桥墩评定项目参照表3。序号检验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验方法和频率1桥墩垂直度或斜度(mm)0.3%H,且不大于20吊垂线或经纬仪,测量2点2桥墩或盖梁顶面高程(mm)水准仪:每墩纵(横)向测量3处9.4.2桥梁总体评定项目参照表4。序号检验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验方法和频率1梁体纵向移位(墩与墩之间)(mm)桥梁纵向测量2处2梁体横向移位(墩与墩之间)(mm)桥梁横向测量2处3桥面中线偏位(mm)全站仪或经纬仪:每10m检查1处4桥面横坡(%)水准仪:每跨检查5~7处5桥头高程衔接(mm)水准仪:在桥头搭板范围内顺延桥面纵坡,每米1点测量标高附录A(资料性)现场调查检测记录表XYXY附录B(资料性)局部承压验算(B.2)FLd——单个顶升千斤顶的最大顶升力,按设计总顶升力和千斤顶数量分配(kNfcd——桥墩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MPaηa——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及以下时,ηa=1;β——混凝土局部受压强度提高系数;AL——桥墩接触面混凝土局部受压面积,按千斤顶底座面积计算(m2ALn——桥墩接触面混凝土局部受压净面积,与AL计算方法相同,当受压面设有钢垫板时,局部受压面积应计入在垫板中按45°刚性再扩大的面积((资料性)墩顶抗劈裂验算0Tt,d≤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