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网络信息化应用手册_第1页
三农网络信息化应用手册_第2页
三农网络信息化应用手册_第3页
三农网络信息化应用手册_第4页
三农网络信息化应用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网络信息化应用手册TOC\o"1-2"\h\u23715第一章:概述 2285961.1三农网络信息化应用的意义 246261.2三农网络信息化应用的发展现状 313939第二章:基础设施建设 331532.1农村宽带网络建设 3208372.2农村信息服务平台搭建 4161392.3农村物联网布局 419620第三章:农业信息资源整合 5145033.1农业数据采集与处理 5114943.2农业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 58393.3农业大数据应用 64859第四章:农业电子商务 6263104.1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 6287674.2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7234484.3农业供应链金融 732013第五章:农业教育与培训 8158035.1农村远程教育 8248895.2农业技术培训 820725.3农村人才引进与培养 922946第六章:农业科技创新 9256046.1农业信息化技术 950076.1.1物联网技术 10301526.1.2大数据技术 1096666.1.3人工智能技术 10220966.2农业信息技术应用 10301756.2.1农业生产管理 10275116.2.2农产品市场分析 1056516.2.3农业政策制定 1070476.3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10176706.3.1引导 11322306.3.2市场驱动 11190426.3.3产学研合作 11312426.3.4农民参与 1131851第七章:农业管理与决策 1138817.1农业信息化管理 11244477.1.1农业信息采集与处理 1146687.1.2农业信息发布与传播 1157547.1.3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11238887.2农业政策制定与实施 12213267.2.1农业政策制定 125777.2.2农业政策实施 12126287.3农业产业发展战略 12256717.3.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12284437.3.2加强农业产业链建设 12304707.3.3创新农业经营模式 12275887.3.4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125883第八章:农业社会化服务 13113108.1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13200978.1.1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成 1337028.1.2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 13132468.2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创新 13180798.2.1“互联网”农业社会化服务 13120908.2.2“订单式”农业社会化服务 13218598.2.3“共享型”农业社会化服务 13143178.3农业社会化服务案例分析 14292928.3.1某地区“互联网”农业社会化服务案例 14146028.3.2某地区“订单式”农业社会化服务案例 14280488.3.3某地区“共享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案例 1414032第九章:农业网络安全与监管 14263139.1农业网络安全保障 14130909.1.1安全防护措施 14314809.1.2网络安全技术应用 1460819.2农业信息化监管体系 15132399.2.1监管体系构建 15233769.2.2监管手段与措施 15150469.3农业信息安全风险防范 15326579.3.1风险识别 1555929.3.2风险防范措施 1514974第十章:发展趋势与展望 15557610.1三农网络信息化应用发展趋势 152691910.2农业现代化与网络信息化融合 161549010.3三农网络信息化应用前景展望 16第一章:概述1.1三农网络信息化应用的意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三农网络信息化应用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三农网络信息化应用,指的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提供信息支持和服务的过程。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农民可以及时获取各类农业技术、市场信息,调整生产结构,提高生产效益。(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信息化应用有助于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3)改善农民生活品质。信息化手段可以为农民提供便捷的教育、医疗、娱乐等服务,提高农民生活质量。(4)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信息化应用有助于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促进农村社会治理。(5)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信息化应用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支撑,有助于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1.2三农网络信息化应用的发展现状我国三农网络信息化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国家层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推动三农网络信息化应用的发展。(2)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宽带网络、物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进,为三农网络信息化应用提供了基础条件。(3)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各地纷纷建立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导、市场信息等服务。(4)农产品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电商平台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新的渠道,促进了农产品流通。(5)农民信息化素养逐步提高。信息化教育的普及,农民对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和应用能力不断提高。(6)农村社会治理水平提升。信息化手段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应用,提高了基层组织的管理和服务能力。我国三农网络信息化应用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信息化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尚需优化,农民信息化素养还需提高等。在未来,我国应继续加大对三农网络信息化应用的投入和支持,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第二章:基础设施建设2.1农村宽带网络建设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宽带网络建设已成为推动农村信息化进程的重要基石。农村宽带网络建设旨在提高农村地区的网络接入速度,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为农民提供便捷的网络服务。农村宽带网络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网络布局。根据农村地形、人口分布等因素,合理规划网络布局,保证网络覆盖范围广泛,满足农民日常需求。(2)提高网络接入速度。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农村宽带接入速度,提升网络使用体验。(3)降低网络资费。通过政策扶持、市场竞争等手段,降低农村宽带资费,减轻农民负担。(4)完善网络运维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宽带网络运维体系,保证网络稳定、安全、可靠运行。2.2农村信息服务平台搭建农村信息服务平台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农民提供政策宣传、市场信息、科技推广、教育培训等服务。以下是农村信息服务平台搭建的关键环节:(1)平台规划与设计。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合理规划信息服务平台的功能模块,保证平台具有实用性、易用性和可扩展性。(2)数据资源整合。整合各类农村信息资源,包括政策法规、市场行情、科技知识等,形成全面、权威的信息数据库。(3)平台开发与实施。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开发适应农村需求的信息服务平台,保证平台稳定运行。(4)平台推广与应用。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推广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农民的使用率和满意度。2.3农村物联网布局农村物联网是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等各个环节进行智能化连接,实现农村信息化的有效途径。以下是农村物联网布局的主要任务:(1)农业生产物联网。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农业生产环境,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2)农村生活物联网。利用物联网技术,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农村公共服务物联网。构建农村公共服务物联网体系,为农民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务,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4)农村安全物联网。利用物联网技术,加强农村安全监管,提高农村安全水平。农村物联网布局需要企业、农民等多方共同努力,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支持、市场驱动等手段,推动农村物联网发展,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第三章:农业信息资源整合3.1农业数据采集与处理农业数据采集与处理是农业信息资源整合的基础。我们需要对农业数据进行分类,包括农业生产数据、农业市场数据、农业政策数据等。在数据采集方面,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物联网技术:通过在农田、养殖场等农业生产环节部署传感器,实时采集农业生产数据。(2)遥感技术: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等技术,获取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数据。(3)问卷调查与实地调查:针对农业市场、政策等方面的数据,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采集完成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数据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清洗:去除重复、错误、不完整的数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2)数据整合:将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数据整合为统一格式的数据。(3)数据挖掘: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3.2农业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农业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是实现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手段。以下为农业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几个关键环节:(1)建立农业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对各类农业信息资源进行分类、编码,便于管理和查询。(2)构建农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利用现代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搭建农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3)制定农业信息资源整合政策:明确农业信息资源整合的目标、任务、责任主体等,为农业信息资源整合提供政策支持。(4)加强农业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监管:保证农业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合法性、安全性,提高农业信息资源利用效率。3.3农业大数据应用农业大数据应用是农业信息资源整合的高级阶段,具有以下特点:(1)数据量大:农业大数据涉及的数据量大,包括各类农业生产、市场、政策等方面的数据。(2)数据类型丰富:农业大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等多种类型。(3)价值密度高:农业大数据具有较高的价值密度,为农业生产、管理、决策等提供有力支持。以下为农业大数据应用的主要领域:(1)农业生产:通过分析农业大数据,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提高农业生产效益。(2)农业市场:分析农产品市场供需情况,指导农产品价格、销售策略等。(3)农业政策:为制定农业政策提供数据支持,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4)农业科研:利用农业大数据,开展农业科学研究,推动农业技术创新。(5)农业金融服务:基于农业大数据,为农业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降低农业风险。第四章:农业电子商务4.1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农产品网络营销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品牌建设:农产品品牌建设是网络营销的基础,要注重产品品质,挖掘地域特色,打造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品牌。(2)平台选择:选择合适的电商平台进行营销,如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同时结合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进行宣传。(3)产品包装:优化产品包装,提高产品外观质量,增加消费者购买欲望。(4)营销活动:举办各类营销活动,如限时折扣、满减优惠等,吸引消费者购买。(5)售后服务: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解决消费者购买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客户满意度。4.2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是连接农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的桥梁,其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功能完善:平台应具备产品展示、在线交易、物流跟踪、数据分析等功能,满足用户需求。(2)用户体验:优化平台界面设计,提高用户操作便捷性,提升用户体验。(3)安全可靠:加强平台安全防护,保证用户数据和交易安全。(4)数据分析: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用户行为,为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提供决策依据。(5)政策支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降低运营成本,促进平台发展。4.3农业供应链金融农业供应链金融是指以农业产业链为基础,为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业务。农业供应链金融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缓解融资难题:农业产业链中的中小企业往往面临融资难题,供应链金融可以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2)降低融资成本:通过供应链金融,企业可以享受到较低的融资利率,降低融资成本。(3)提高产业链效率:供应链金融可以优化农产品流通环节,提高产业链整体运营效率。(4)促进农业现代化:供应链金融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5)防范金融风险:通过供应链金融,金融机构可以更好地把控农业产业链风险,保障金融安全。在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农业供应链金融政策法规建设,为业务发展提供法律保障。(2)创新金融产品:开发适合农业产业链的金融产品,满足企业融资需求。(3)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防范金融风险。(4)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为农业供应链金融提供专业支持。(5)促进产业协同:加强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合作,推动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第五章:农业教育与培训5.1农村远程教育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农村远程教育逐渐成为农业教育与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远程教育利用互联网、卫星通信等技术手段,将优质教育资源传输到农村地区,为农村居民提供学习机会,提高农村整体素质。农村远程教育具有以下特点:(1)覆盖范围广:农村远程教育不受地域限制,可覆盖全国各地的农村地区。(2)教育资源共享:农村远程教育平台汇集了大量优质教育资源,包括课程、教材、课件等,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3)灵活便捷:农村远程教育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时间安排学习。(4)降低成本:农村远程教育减少了教师、校舍等硬件投入,降低了教育成本。(5)提高教育质量:农村远程教育将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农村,有助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5.2农业技术培训农业技术培训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促进农业发展的关键措施。农业技术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种植技术培训:包括农作物种植、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培训。(2)养殖技术培训:包括家禽、家畜、水产养殖等方面的技术培训。(3)农业机械化培训:包括农业机械操作、维修、保养等方面的技术培训。(4)农业信息技术培训:包括农业信息化技术、农村电子商务、农业大数据等方面的技术培训。(5)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培训:包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培训。农业技术培训具有以下特点:(1)实用性强:农业技术培训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注重实用性。(2)针对性明显: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产业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技术培训。(3)效果显著:农业技术培训有助于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促进农业增产增效。(4)覆盖面广:农业技术培训覆盖全国各地的农村地区,惠及广大农民。5.3农村人才引进与培养农村人才引进与培养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以下是一些建议:(1)引进人才: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地区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持。(2)培养本土人才:加大对农村本土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3)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农村人才激励机制,鼓励优秀人才在农村地区创业、创新。(4)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条件。(5)拓展人才交流渠道:加强农村与城市、国内与国际的人才交流,促进农村人才成长。通过农村人才引进与培养,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第六章:农业科技创新6.1农业信息化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管理、服务等环节进行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处理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6.1.1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智能农业设备、农业环境监测、农业资源管理等方面。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农业生产环境,实现对农田、温室、养殖场等农业生产场所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6.1.2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数据挖掘、农产品市场分析、农业政策制定等方面。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可以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持,推动农业产业升级。6.1.3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包括智能识别、智能决策、智能控制等方面。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6.2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旨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以下为农业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6.2.1农业生产管理利用农业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包括作物种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环节。通过对农业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为农民提供科学种植建议,提高农业生产效益。6.2.2农产品市场分析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产品市场分析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市场预测、价格监测、销售渠道拓展等方面。通过对市场数据的分析,帮助农民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6.2.3农业政策制定农业信息技术可以为农业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包括农业产业规划、农业补贴政策、农业科技创新政策等。通过对农业数据的分析,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6.3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农民等为主体,通过政策引导、市场驱动、产学研合作等途径,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有机整体。6.3.1引导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通过制定科技创新政策、提供科技创新资金支持、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等途径,引导农业科技创新方向。6.3.2市场驱动市场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农业科技创新,可以使科技创新更加贴近实际需求,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效率。6.3.3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产学研合作,可以促进科技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科技创新能力。6.3.4农民参与农民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之一。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鼓励农民参与科技创新,有助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第七章:农业管理与决策7.1农业信息化管理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农业信息化管理已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信息化管理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科学管理,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7.1.1农业信息采集与处理农业信息采集与处理是农业信息化管理的基础。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对农业生产环境、作物生长状况、市场行情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采集,为农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7.1.2农业信息发布与传播农业信息发布与传播是农业信息化管理的关键环节。通过建立农业信息发布平台,将农业生产、政策、市场等信息及时传递给农民、农业企业和部门,提高农业信息的透明度和共享度。7.1.3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是农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包括政策法规、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等方面,为农业信息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持。7.2农业政策制定与实施农业政策制定与实施是农业管理与决策的核心内容。科学合理的农业政策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7.2.1农业政策制定农业政策制定应充分考虑国家战略、农业发展需求、农民利益等因素。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农业信息化管理手段,对政策效果进行预测和评估,保证政策制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7.2.2农业政策实施农业政策实施需要各级部门、农业企业和农民共同参与。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政策宣传和解读,提高农民对政策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同时加强对政策实施效果的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政策内容,保证政策实施效果。7.3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农业产业发展战略是指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农业发展规律,制定的具体指导农业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措施。7.3.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政策引导、科技创新、市场调控等手段,促进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7.3.2加强农业产业链建设加强农业产业链建设,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从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入手,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农业产业链整体竞争力。7.3.3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7.3.4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培育农业科技人才,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第八章:农业社会化服务8.1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成为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率的关键环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旨在整合社会资源,为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提供全面、高效、便捷的服务。8.1.1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成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主导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包括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技术培训、市场开拓等。(2)市场主导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包括农业企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等提供的服务。(3)社会力量参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包括民间组织、志愿者等提供的服务。8.1.2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1)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明确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范围、标准和责任。(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覆盖面和水平。(3)培育多元化的服务主体,形成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4)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8.2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创新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以下几种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8.2.1“互联网”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与市场、政策、技术等信息进行整合,实现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8.2.2“订单式”农业社会化服务根据市场需求,以订单形式组织农业生产,提供从种苗、技术、资金到销售等全方位服务。8.2.3“共享型”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共享资源、共享技术、共享市场等方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8.3农业社会化服务案例分析以下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案例:8.3.1某地区“互联网”农业社会化服务案例某地区通过搭建“互联网”农业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导、市场信息等服务,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8.3.2某地区“订单式”农业社会化服务案例某地区采取订单式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组织农民进行生产,实现了农产品的优质优价。8.3.3某地区“共享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案例某地区通过共享农业资源、技术、市场等,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业效益,实现了农民增收。第九章:农业网络安全与监管9.1农业网络安全保障9.1.1安全防护措施农业网络安全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基石。为保证农业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应采取以下安全防护措施:(1)加强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提高农业网络设施的防护能力。(2)强化网络安全意识: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农民及农业从业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3)建立网络安全监测预警机制:实时监测农业网络运行状况,发觉安全风险及时预警。(4)制定网络安全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网络安全事件,制定应急预案,保证农业网络的稳定运行。9.1.2网络安全技术应用(1)防火墙技术:在农业网络边界设置防火墙,阻止非法访问和攻击。(2)入侵检测技术:实时检测网络中的异常行为,发觉并处理安全威胁。(3)加密技术:对农业网络中的敏感数据实施加密保护,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4)身份认证技术:对农业网络用户进行身份认证,防止非法用户入侵。9.2农业信息化监管体系9.2.1监管体系构建(1)制定农业信息化监管政策:明确农业信息化监管的目标、任务和措施。(2)建立农业信息化监管机构: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农业信息化的监管工作。(3)完善农业信息化监管法规: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农业信息化市场秩序。(4)加强农业信息化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监管人员素质,提升监管水平。9.2.2监管手段与措施(1)行政监管:对农业信息化项目实施审批、备案、检查等行政监管措施。(2)技术监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农业信息化项目进行实时监控、评估和预警。(3)社会监管:发挥行业协会、第三方评估机构等社会力量的监管作用。(4)法律监管:对违反农业信息化监管法规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9.3农业信息安全风险防范9.3.1风险识别(1)分析农业信息安全风险来源,包括自然灾害、人为破坏、技术漏洞等。(2)评估农业信息安全风险程度,确定风险等级。9.3.2风险防范措施(1)建立农业信息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发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