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震后安全隐患排查_第1页
开展震后安全隐患排查_第2页
开展震后安全隐患排查_第3页
开展震后安全隐患排查_第4页
开展震后安全隐患排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展震后安全隐患排查一、目的

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震后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有效的排查和治理,防止震后次生灾害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通过建立健全震后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和人员职责,规范隐患排查流程,提高隐患排查治理效率,降低震后安全风险。

二、适用范围

1.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地震发生后,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在震后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2.本制度适用于地震发生后,各类建筑、设施、设备、场地等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3.本制度适用于地震发生后,涉及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交通安全等领域的隐患排查治理。

三、职责

1.各级政府

(1)负责组织领导震后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定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负责建立健全震后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组织机构,明确工作分工,确保工作落实。

(3)负责制定震后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震后安全隐患的能力。

2.企事业单位

(1)负责对本单位震后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制定整改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负责建立健全震后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排查流程和责任主体。

(3)负责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整改,确保整改措施到位,隐患得到有效治理。

3.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

(1)负责协助政府开展震后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2)负责组织志愿者参与震后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提高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

4.个人

(1)负责关注自身所在区域的安全隐患,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2)负责配合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开展震后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3)负责加强自我防护意识,提高应对震后安全隐患的能力。

四、隐患排查范围

1.建筑结构安全

(1)居民住宅、商业建筑、办公建筑、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的结构安全。

(2)老旧房屋、临时建筑、违法建筑的结构安全。

(3)建筑附属设施如电梯、楼梯、阳台、屋顶等的安全状况。

2.基础设施安全

(1)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基础设施的运行状态和安全状况。

(2)道路、桥梁、隧道、涵洞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安全。

(3)排水系统、污水处理设施的安全运行。

3.生产设施设备安全

(1)工厂、矿山、仓储等生产企业的生产设施设备安全。

(2)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

(3)生产过程中的危化品存储、使用和运输安全。

4.公共场所安全

(1)车站、机场、港口、商场、电影院、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的安全。

(2)公共场所的消防设施、安全疏散通道的安全状况。

(3)公共场所的安全标识和安全管理制度。

5.环境保护安全

(1)震后可能引发的环境污染源,如泄露的油库、化工厂等。

(2)震后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破坏,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3)震后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措施和安全状况的检查。

6.交通安全

(1)道路交通事故频发路段的安全隐患排查。

(2)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隔离设施的安全状况。

(3)公共交通工具的安全性能和运行状态。

7.社区安全

(1)社区内的老旧小区、弱势群体居住区的安全隐患排查。

(2)社区内的公共设施如健身器材、绿化带等的安全状况。

(3)社区内的应急避难场所的设置和指示标识的检查。

8.应急管理

(1)应急物资储备的安全检查,包括救援设备、生活物资等。

(2)应急指挥系统的运行状态和通讯设备的检查。

(3)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情况的检查。

9.其他潜在隐患

(1)地震可能引发的其他潜在安全隐患,如水库、堤坝的安全状况。

(2)对地震次生灾害如火灾、爆炸、中毒等风险的排查。

(3)对地震影响区域的地质状况和地形变化的监测。

五、隐患排查的方法

(一)综合检查

1.组织专业人员对震后区域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包括建筑结构、基础设施、生产设施、公共场所等多个方面。

2.采用现场勘查、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多种手段,全面收集信息,确保检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定期组织跨部门联合检查,整合各方资源,提高隐患排查效率。

(二)专业检查

1.根据不同领域和行业的特性,组织相应的专业团队进行隐患排查。

2.对建筑结构安全、电气设备、特种设备等专业性强的事项,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负责检查。

3.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专业的整改意见和措施。

(三)季节性检查

1.根据季节变化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如雨季的洪水、滑坡,冬季的冰冻等,制定相应的季节性检查计划。

2.在季节交替时期,对易受季节影响的基础设施和设备进行重点检查。

3.针对季节性隐患,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

(四)节假日检查

1.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前后,对重点区域和关键部位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节假日期间的安全。

2.加强对旅游景点、商业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检查,预防节假日安全事故的发生。

3.对节假日期间可能出现的应急情况进行模拟演练,提高应对能力。

(五)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

1.开展日常巡检,对震后区域的建筑、设施等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检查。

2.根据设施设备的运行周期,制定定期检查计划,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3.对检查中发现的一般性问题,立即进行整改;对重大隐患,启动紧急预案,确保安全。

六、长假期间安全检查

(一)工业安全

1.工业企业安全巡查:在长假期间,安排专人对工业企业进行安全巡查,确保生产设备正常运行,无异常情况发生。

2.设备停机检查:对于长假期间需要停机的设备,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安全停机,并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确保长假后能够安全重启。

3.安全设施检查:对工业企业的安全防护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但不限于防护栏杆、安全警示标志、紧急停车装置等,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4.应急预案演练:在长假前组织应急演练,确保员工熟悉应急流程和操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危险品管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使用和运输环节的安全检查,确保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防止泄露、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6.环境监测:对工业企业的排放物进行监测,确保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防止长假期间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7.安全培训:在长假前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操作技能。

8.交接班制度:建立健全长假期间的交接班制度,确保信息传递准确无误,避免因信息不畅导致的安全事故。

9.值班安排:确保长假期间有足够的值班人员,并明确值班职责,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类安全隐患。

(二)交通安全

1.道路状况监测:长假期间,加强对道路状况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路面障碍、坑洞等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隐患。

2.交通流量管理:针对长假期间可能出现的交通高峰,合理调整交通流量,通过交通管制、疏导等措施,减少拥堵和事故风险。

3.公共交通检查:对公共交通工具如公交车、地铁、长途客车等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车辆状况良好,驾驶员资质合规。

4.驾驶员休息制度:加强对长途驾驶员的休息时间管理,确保驾驶员在连续驾驶后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防止疲劳驾驶。

5.酒驾和违法驾驶查处:加大酒驾和违法驾驶的查处力度,通过设置检查站、使用呼吸酒精测试仪等手段,严惩违法行为。

6.交通安全宣传:通过媒体、网络、户外广告等多种渠道,加强对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广大驾驶员和群众的安全意识。

7.应急救援准备:确保长假期间应急救援体系的正常运行,救援车辆、设备和物资随时待命,以便快速响应交通事故。

8.事故多发路段监控:对历史上事故频发的路段进行重点监控,增加警示标志,必要时安排专人值守,减少事故发生。

9.交通信号和标志检查:检查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路面标线的完整性和清晰度,确保交通指示准确无误。

10.旅游交通安全:针对旅游高峰,加强对旅游景区、旅游线路的交通安全检查,确保游客交通安全。

(三)环境保护安全

1.污染源监管: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农业污染源的环境监管,确保各类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2.应急污染处理:制定并落实长假期间的环境污染应急处理预案,对可能发生的污染事件进行快速响应和处理。

3.环境监测预警:加强环境监测,对空气质量、水质、噪声等环境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4.生态保护检查:对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生态脆弱区等敏感区域进行安全检查,防止人为破坏和环境污染。

5.建筑工地扬尘控制:对建筑工地进行巡查,确保采取有效的扬尘控制措施,减少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6.生活垃圾处理:加强对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环节的监管,确保垃圾处理设施正常运行,防止环境污染。

7.危险废物管理:严格监控危险废物的收集、存储、运输和处理过程,防止泄露和非法处置。

8.环保设施运维:对环保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发挥环保效益。

9.环保法律法规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环保法律法规,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

10.环保投诉处理:设立环保投诉热线,确保长假期间对公众的环保投诉能够及时响应和处理,维护公众环境权益。

七、隐患排查分级

1.隐患等级划分:根据隐患的严重程度、可能造成的影响和紧急程度,将隐患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其中一级为最严重。

-一级隐患: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需要立即处理的紧急隐患。

-二级隐患: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较大财产损失,需要及时处理的隐患。

-三级隐患:可能导致轻微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需要定期检查和处理的隐患。

2.隐患等级判定:由专业评估团队根据隐患的性质、历史数据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等级判定。

3.隐患等级动态调整:根据隐患治理情况和新的评估结果,及时对隐患等级进行动态调整。

八、隐患排查管理

1.隐患排查计划:制定详细的隐患排查计划,明确排查范围、内容、方法、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2.隐患排查实施:按照计划执行隐患排查工作,确保排查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3.隐患信息记录:对排查过程中发现的所有隐患进行记录,包括隐患的具体情况、发现时间、发现人等信息。

4.隐患治理跟踪: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跟踪管理,确保治理措施得到有效实施,并记录治理过程和结果。

5.隐患治理验收:对治理完成的隐患进行验收,确保隐患得到彻底解决。

6.隐患排查资料归档:将隐患排查和治理的相关资料进行归档,便于查询和追溯。

7.隐患排查培训: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隐患排查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隐患排查的能力和效率。

8.隐患排查激励机制:建立隐患排查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隐患排查,对发现和报告重大隐患的个人或团队给予奖励。

9.隐患排查监督考核:对隐患排查工作实施监督考核,确保排查工作落到实处,对未按要求开展排查工作的部门或个人进行问责。

九、事故隐患排查报告和隐患建档监控

1.隐患排查报告

-排查结果记录:每次隐患排查结束后,应及时记录排查结果,包括发现的安全隐患、评估等级、可能造成的后果等信息。

-报告格式规范:制定统一的隐患排查报告格式,确保报告内容全面、清晰、规范。

-报告提交流程:明确隐患排查报告的提交流程,包括报告的审核、批准和分发。

-紧急情况报告:对于一级隐患,应立即启动紧急报告机制,迅速上报至相关部门,以便及时处理。

2.隐患建档

-建档内容:对发现的每一个隐患建立档案,包括隐患的基本信息、排查记录、治理措施、治理进度和治理结果等。

-档案管理:指定专人负责隐患档案的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档案更新:随着隐患治理的进展,及时更新隐患档案,反映隐患的最新状态。

3.隐患监控

-监控措施:对重大隐患实施重点监控,采取技术手段和人工巡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隐患动态可控。

-监控频率:根据隐患的等级和性质,确定监控的频率和强度,确保及时发现隐患变化。

-监控记录:对监控过程进行记录,包括监控时间、监控方法、监控结果等,作为隐患治理的依据。

4.隐患预警

-预警系统:建立隐患预警系统,对可能引发事故的隐患进行预警,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预警响应:制定预警响应流程,确保预警信息能够迅速传达至相关责任人,并启动应急预案。

5.隐患整改跟踪

-整改计划执行:对隐患整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确保整改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整改效果评估:对整改后的隐患进行效果评估,验证整改措施的有效性,必要时进行调整优化。

6.隐患信息共享

-信息共享平台:建立隐患信息共享平台,使各部门能够及时获取和共享隐患信息,提高协同处理能力。

-信息共享机制:制定信息共享机制,明确信息共享的范围、方式和责任。

十、考核

1.考核目的:通过考核机制,评估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执行的效果,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考核对象:考核对象包括参与隐患排查治理的所有部门和个人,包括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工作人员。

3.考核内容

-隐患排查覆盖率:考核隐患排查工作的覆盖率,确保所有重点区域和关键部位均得到排查。

-隐患治理及时性:考核隐患治理的及时性,对发现的安全隐患是否能够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隐患整改效果:考核隐患整改措施的效果,评估整改后的安全状况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预案制定与演练:考核应急预案的制定是否完善,以及演练的频率和质量。

-信息记录与报告:考核隐患信息记录和报告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安全培训与意识:考核安全培训的开展情况及员工安全意识的形成情况。

4.考核标准:制定明确的考核标准和评分细则,确保考核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