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学情调研考试(一)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1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学情调研考试(一)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2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学情调研考试(一)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3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学情调研考试(一)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4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学情调研考试(一)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江苏省如皋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学情调研考试(一)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024.9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朝,方国“时叛时服”,商王也没有大规模分官设职和构建国家制度。西周“封建亲戚”“立七十一国”,制定巡狩、贡纳、朝聘等制度,用宗法关系笼络诸侯国,周王室终成“天下之宗室”。这一变化说明西周()A.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B.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C.王权影响力扩大 D.原始民主传统依然存在【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题干中对商朝和西周政治结构的描述指出,商朝时,方国之间的关系松散,因此商王无法对所有方国进行有效控制。而在西周,通过“封建亲戚”“立国”等制度,加之巡狩、贡纳、朝聘等制度的设立,形成了以宗法关系为核心的诸侯国体系,使得周王室的权力和影响力扩大,加强了对诸侯的控制,C项正确;华夏认同指的是周边少数民族对华夏族的认同,材料没有涉及,排除A项;商朝和西周时期是奴隶社会,此时期封建政治制度尚未产生,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王权对地方的影响扩大,没有涉及原始民主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2.秦汉时,朝廷颁布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并根据户口的增减而反复拆并里和聚邑,“一里过百而可隔垣益为门者,分以为二里”,乡里呈现出“多姓均势杂居”的形态。据此可知,当时()A.基层自我管理能力增强 B.政府重视改造传统社会秩序C.赋役制度出现重大变革 D.地方宗族势力获得迅速发展【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分异令》及拆并里和聚邑的政策说明政府有意规范和改造地方社会结构,提高对乡里基层的控制力,防止大家族和宗族势力对地方社会的统治,因此可以看出政府重视改造传统的社会秩序,B项正确;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加强了对乡里基层的控制力,而非基层自我管理能力增强,排除A项;材料主要涉及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没有涉及赋役制度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中政策的结果是形成“多姓均势杂居”的形态,这反而抑制了地方宗族势力的迅速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3.据《魏书·礼志四》记载:北魏宣武帝和孝明帝时期,裨将军乙龙虎因触犯《违制律》,“居三年之丧而冒哀求仕”,“依律结刑五岁”。而此条律令,当为孝文帝改革后所定。这一记载反映出()A.统治者推行崇文抑武政策 B.官员监察注重品德才能C.孝文帝整顿吏治效果明显 D.儒家思想逐步融入法典【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可知,乙龙虎因触犯《违制律》而受到刑罚,且该律令是孝文帝改革后所定,孝文帝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汉化政策,其中包括引入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强调孝道和礼仪,乙龙虎“居三年之丧而冒哀求仕”正是违反了儒家孝道的精神,因此被依律处罚。这表明儒家思想已经逐步融入到北魏的法律体系中,影响了法律的实施和具体内容,D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统治者推行崇文抑武政策的内容,乙龙虎触犯的是《违制律》,与崇文抑武政策无关,排除A项。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法律对官员行为的规范,并未涉及官员监察注重品德才能的具体内容,排除B项。因触犯《违制律》而被处罚,并不能反映出孝文帝整顿吏治的效果明显,整顿吏治效果需要更广泛的证据支持,排除C项。故选D项。4.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设立燕然都护府管理归附的铁勒诸部,任命扬州都督府司马李素立担任都护,“统瀚海等六都督府”。李素立以恩信安抚铁勒,“夷落怀之,共率马牛为献”;素立“唯受其酒一杯,余悉还之”。这表明,唐代()A.正式实现对西藏行政管辖 B.实现边疆与内地管理一体化C.重视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 D.不断健全边疆地区基层组织【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题干中提到李素立通过恩信安抚铁勒,并且在受到马牛献礼时,仅接受了一杯酒而将余下礼物还给对方,这种行为显示了唐代重视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和谐关系,注重恩信怀柔政策,以友好的方式处理与边疆民族的关系,C项正确;唐朝时期,尚未对西藏地区实行行政管辖,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边疆地区与内地管理呈现出一体化趋势,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采取怀柔的方式管理少数民族地区,没有涉及边疆地区基层组织的健全,排除D项。故选C项。5.北宋前期,贫富之间往往“自相假贷”,部分救灾物资通过赊借、典质等方式发放给灾民。为此,宋廷与地方官府往往要对民间相关赈贷行为进行干预,如置籍登记,维护依乡例收息,官为理索等。这反映出,北宋前期()A.引导和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救济 B.宗族内部救助活动逐渐兴起C.儒学思想开始向基层社会渗透 D.官府动用行政权力强制劝赈【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根据本题的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中国)。根据材料概括可知:题目中提到的“自相假贷”以及通过赊借、典质等方式发放救灾物资反映了民间(社会力量)对贫苦和灾民的自发救助行为。宋廷与地方官府对这些行为进行干预,如进行登记和管理,说明政府并不是简单地依靠行政命令进行干预,而是通过制度化的管理方式引导和规范这种民间救助行为,实际上是引导和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救济,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政府的救济举措,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政府救济的具体措施和管理而非儒家思想对基层社会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政府采用强制手段进行了劝赈,排除D项。故选A项。6.1529年,明朝嘉靖帝下诏,要求“每州县村落为会,每月朔日,社首社正率一会之人,捧读圣祖《教民榜文》,申致警戒,有抗拒者重则告官,轻则罚米入义仓,以备赈济”。这反映了明代()A.儒学士人投身于基层教化 B.乡村教化具有浓厚国家色彩C.礼法结合的中华法系确立 D.百姓生活受到国家严密监控【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29年(中国)。据题干“明朝嘉靖帝下诏,要求……捧读圣祖《教民榜文》,申致警戒,有抗拒者重则告官”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重视乡村教化体系,乡村的教化内容为圣祖皇帝的《教民榜文》,体现了乡村教化中浓厚国家色彩,B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儒家知识分子投身到基层教化中,排除A项;《唐律疏议》标志着礼法结合的中华法系确立,排除C项;材料中未涉及到对百姓生活的具体规定,受到国家严密监控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7.晚清,海关出现了“常洋并立”的局面。外籍税务司控制下的海关称为“洋关”,主要征收中外商人的进出口贸易税、船钞、洋药税等,而原有清政府海关监督领导下的海关,只保留了对民船贸易征税,被称为“常关”。这种“常洋并立”的局面表明()A.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 B.清王朝中央权力的不断下移C.税收机构重叠行政效率低下 D.清政府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材料中提到外籍税务司控制下的“洋关”主要征收中外商人的进出口贸易税等,而原有清政府海关监督领导下的“常关”只保留了对民船贸易征税,这表明清政府在关税征收方面已经失去了自主权,实际的控制权在外籍税务司手中,反映了清政府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D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海关管理权的变化,并未直接体现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清王朝中央权力的下移问题,清王朝中央权力的下移主要体现在地方督抚权力的扩大等方面,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材料提到“常洋并立”的局面,但并未直接说明税收机构重叠导致行政效率低下,虽然可能存在机构重叠的问题,但材料并未明确指出这一点,排除C项。故选D项。8.如表为陕甘宁边区部分机构的党派关系统计。该表反映出边区()届次党派参议会常驻会委员政府委员员党外人士员党外人士第二届3人6人6人12人第三届4人8人6人12人A.社会各界建立联合政府 B.落实了“三三制”原则C.抗日民主根据地逐步扩大 D.贯彻执行精兵简政政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7-1949年(中国)。据题干,在陕甘宁边区部分机构的党派关系统计中,员大致占三分之一,党外人士占三分之二,这符合了在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中实行的“三三制”原则,即在政权机关的组成人员中,员、非党员的左派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故选B项;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边区等抗日根据地建立了团结一切抗日阶层的民主政权,但题干表格仅涉及党派关系的统计没有涉及到联合政府的建立,排除A项;题干表格信息无法推断抗日根据地在不断发展,排除C项;精兵简政政策是指精减人员,缩减机构,提高行政效率的政策,表格信息仅关注政权机关的党派构成,排除D项。故选B项。9.下图为1963年,哈琼文创作宣传画《做一颗红色的种子》。该画意在()A.号召群众投身于巩固政权的斗争 B.动员知识青年参加社会主义建设C.响应“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 D.说明妇女成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3年(中国)。1963年前后,中国正开始提出并着手实施“四个现代化”(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的目标。宣传画中的“红色种子”可以象征为这一伟大目标而努力的热情和决心,C项正确;号召群众投身于巩固政权的斗争这个选项与宣传画的主题不太相符,因为1963年时,新中国政权已经稳固,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排除A项;动员知识青年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虽然与社会主义建设相关,但宣传画中并未明确体现知识青年的元素,排除B项;说明妇女成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宣传画中并未明确突出妇女的角色,因此这个选项与画面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0.山东档案馆的一份文件,非常详细地记述了一个时期中国对外体育政策的大政方针。部分内容如下。该对外体育政策应该存在于()国家的体育活动、交流主要应该与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交流;至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我们应该与我们已经进行交流的国家保持关系,但我们也应该考虑启动新的关系;至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我们不应该强行寻求交流活动,而应该进行必要和可能的交流。A.1927—1949年 B.1949—1966年C.1966—1976年 D.1978—2012年【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主要应该与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交流”“应该与我们已经进行交流的国家保持关系,但我们也应该考虑启动新的关系”“至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我们不应该强行寻求交流活动”,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参加体育活动主要与社会主义国家交流,属于建国初期的外交,因此为1949-1966年,B项正确。1927—1949年属于旧中国,中国对外体育政策具有半殖民地化特征,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1966-1976年我国已经突破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交流,如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排除C项;1978-2012年为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开展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排除D项。故选B项。11.在伯里克利时期的雅典,政府兴建了大量的公共工程,使大量手工业者、水手和船主得以有足够的生活来源。政府把主要位于阿提卡半岛境界以外地方的份地发给贫苦农民。对参加民众大会工作的人和参加陪审法庭的人以及五百人会议的成员发给少量的报酬金。伯里克利的意图是()A.保障各个阶层的权利 B.强化基层自治能力C.培养公民的参政意识 D.巩固民主政治制度【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正向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雅典时期。根据材料概括可知:伯里克利时期的雅典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例如兴建公共工程、为参政者提供经济补贴等,都是为了提高所有公民尤其是贫困阶层参与政治的能力,减少他们因经济原因不能参与政治生活的障碍。这一切的根本意图是在于巩固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使得更多的公民能够参与决策,这是对民主制度的一种保障和强化,D项正确;保障各个阶层的权利叙述过于绝对,民主政治只保障公民权利而非各个阶层,排除A项;雅典民主政治本身就是直接民主政治,且未涉及基层的自治能力的变化,不能得出强化基层自治能力,排除B项;培养公民的参政意识也是为例巩固民主政治的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12.14世纪初,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否认了教皇权威优先,宣示国王在其“王国之地域内规定或实施的东西,不受其他统治”,反击教廷对其税收政策的干涉。据此可知,当时()A.法国进入议会君主制阶段 B.宗教改革运动在法国展开C.国王意在扩大自己的权力 D.宗教的社会教化功能式微【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4世纪初(法国)。据材料可知,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否认了教皇权威优先,反击教廷对其税收政策的干涉,其目的是加强王权,扩大国王的权力,C项正确;法国进入议会君主制阶段,与材料描述信息不符,排除A项;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描述社会教化的功能,排除D项。故选C项。13.15世纪下半叶至16世纪欧洲大陆出现以本民族语言编纂和研习本民族习惯法的热潮。在法国,作为习惯法成文化的成果层出不穷;在西班牙,皇家编纂的习惯法于1484年问世;在荷兰,地方法的书面选编工作在国王授命下进行。这类现象可用于研究()A.英美法系形成过程 B.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C.国际法的使用范围 D.近代欧洲民族国家的产生【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世纪下半叶至16世纪的欧洲大陆。根据材料“欧洲大陆出现以本民族语言编纂和研习本民族习惯法的热潮。在法国,作为习惯法成文化的成果层出不穷;在西班牙,皇家编纂的习惯法于1484年问世;在荷兰,地方法的书面选编工作在国王授命下进行。”可知,这一时期,欧洲民族语言、民族习惯法等发展,这有利于近代欧洲民族国家产生,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大陆法系,并非英美法系,排除A项;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材料没有反映,排除B项;17世纪国家法逐渐发展起来,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4.19世纪之前,英国外交一直由贵族和社会精英主导,外交官录用和晋升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地位或家庭关系决定的。到19世纪中叶,英国政府建立准入制度,通过竞争性考试,来录用和招募外交官。这一转变()A.有利于国家治理水平提高 B.标志着近代外交制度建立C.适应了英国王权强化的需要 D.说明文官的阶级差异消失【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中叶(英国)。据题干“19世纪中叶,英国政府建立准入制度,通过竞争性考试,来录用和招募外交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制度的建立有助于选拔优秀人才从事外交工作,从而推动国家治理水平提高,故选A项;17世纪,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与本题时空不符,排除B项;此时,英国已经建立并逐步完善责任内阁制,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排除C项;虽然通过竞争性考试选拔人才有助于打破原有的阶级壁垒,但并不能说明文官的阶级差异完全消失,排除D项。故选A项。15.下表是21世纪初,美国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情况统计表。由此可知美国()类型主要职能数量非营利组织社区建设争取各类经费支持150多万个社区企业提供融资、培训、业务支持约2000家志愿者为所在社区组织,或公益服务的机构提供无偿志愿服务6000多万人A.福利国家规模不断扩大 B.社会矛盾得到有效缓和C.力求降低基层治理成本 D.社区开始参与基层自治【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1世纪初(美国)。据题干“美国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情况统计表”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府利用一些非营利组织和社区企业以及志愿者来协助社区治理,就节省了政府的基层治理成本,C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到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无法凸显福利国家规模不断扩大,排除A项;材料中知识涉及多方面力量参与社区管理,并未涉及到社区治理的效果,无法得出社会矛盾得到有效缓和,排除B项;社区开始参与基层自治,开始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题,满分55分,16题16分,17题13分、18题13分、19题13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7世纪西欧市场上的主要流通货币是银币,但银币作为金属货币存在诸如较易磨损,重量不断减轻,不能长期保值等很多问题。为此,英国皇家造币厂厂长牛顿主张放弃白银,将黄金价格定位每盎司黄金为3英镑17先令10便士,英镑直接与黄金挂钩。不久,法律又规定银币不能作为法币支付超过25英镑的款项,银币开始逐渐非货币化。1816年,英国通过法案,在法律上允许将黄金作为本位货币来发行纸币,以法律形式确立了金本位制度。1819年,英国规定恢复货币兑换金块、金条,并取消对金币金条的出口限制。至此,英镑成为英国的标准货币单位。——摘编自杨玲《英镑国际化的历程与历史经验》材料二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推进,适时提出各解放区货币的统一要求。最初,以华北解放区内部货币统一为主线,摸索经验,渐次推向山东、西北等其他解放区。1948年9月,华北、华东、西北三大解放区依次协商,拟定各区间货币固定比价,实现了相互流通。1948年12月,华北人民政府宣布成立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人民币。1949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有序回收旧币。1951年底,全国已基本实现了人民币的统一流通。货币统一后,货币发行权集中由中央管理,这为全国解放后的财经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摘编自何家伟、刘荣琴《统一货币:新中国金融根基的奠定》(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货币改革的创新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货币改革的背景。(7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1949年前后人民政府统一货币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49年前后人民政府统一货币的意义。【答案】(1)创新:推行金本位制(黄金与英镑挂钩);白银非货币化;英镑自由兑换和自由输入输出。背景:英国对外殖民扩张和争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扩大;白银货币存在诸多弊端;英国工业革命的推进。(2)过程:以华北解放区内部货币统一为起点;实现华北、西北、山东三区货币相互流通;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回收旧币,人民币向全国流通。意义:促进解放区经济发展;是新中国集中、统一的金融体系建立的开端(为全国解放后的财经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解放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政权。【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7-19世纪(英国)。创新:根据材料一“英国皇家造币厂厂长牛顿主张放弃白银,将黄金价格定位每盎司黄金为3英镑17先令10便士,英镑直接与黄金挂钩”得出,推行金本位制(黄金与英镑挂钩);根据材料一“法律又规定银币不能作为法币支付超过25英镑的款项,银币开始逐渐非货币化”得出,白银非货币化;根据材料一“英国规定恢复货币兑换金块、金条,并取消对金币金条的出口限制。至此,英镑成为英国的标准货币单位”得出,英镑自由兑换和自由输入输出。背景: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时间信息得出,英国当时对外殖民扩张和争夺不断加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扩大;英国工业革命的推进;根据材料一“17世纪西欧市场上的主要流通货币是银币,但银币作为金属货币存在诸如较易磨损,重量不断减轻,不能长期保值等很多问题”得出,白银货币存在诸多弊端。【小问2】本题是的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49年前后(中国)。过程:根据材料二“最初,以华北解放区内部货币统一为主线,摸索经验”得出,以华北解放区内部货币统一为起点;根据材料一“1948年9月,华北、华东、西北三大解放区依次协商,拟定各区间货币固定比价,实现了相互流通。”得出,实现华北、西北、山东三区货币相互流通;根据材料一“1948年12月,华北人民政府宣布成立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人民币”得出,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根据材料一“1949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有序回收旧币。1951年底,全国已基本实现了人民币的统一流通。”得出,回收旧币,人民币向全国流通。意义:根据材料二“货币统一后,货币发行权集中由中央管理,这为全国解放后的财经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促进解放区经济发展;是新中国集中、统一的金融体系建立的开端(为全国解放后的财经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解放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政权等方面回答。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大一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基本特点。秦汉以后,实现国家大一统的治理方式,成为历代统治者追求的治理目标。大一统的政治基础是“要在中央”的中央集权。实现中央集权的国家治理必须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妥善划分地方行政层级,有效分配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并对地方官员实施监督;第二、处理好郡县与分封的关系;第三、维护中央权威,保证政令通畅。这是大一统国家治理的必备条件。——摘编自卜宪群《我国历史上“大一统”思想与国家治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古代某个王朝国家治理为例,就“大一统的政治基础是‘要在中央’的中央集权”这一观点进行阐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答案】观点:专制以中央集权制度推动大一统的实现。秦灭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文字等,加强了各地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了国家的融合和统一。秦朝建立了一套以皇帝制度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通过三公九卿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各司其职,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地方上的重要事务也需上报中央,由中央决策。郡县体制: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县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免。这一制度打破了血缘关系的束缚,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综上所述,秦代在国家统一、“要在中央”、郡县体制等方面的实践,为大一统国家治理模式奠定了基础。【解析】本题为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古代中国。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首先,确定观点,根据材料“秦汉以后,实现国家大一统的治理方式,成为历代统治者追求的治理目标。”“实现中央集权的国家治理必须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妥善划分地方行政层级,有效分配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并对地方官员实施监督;第二、处理好郡县与分封的关系;第三、维护中央权威,保证政令通畅。这是大一统国家治理的必备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提炼观点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推动大一统的实现。其次,围绕提炼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从秦朝统一,秦朝政治制度、郡县制等角度进行说明,如:秦灭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文字等,加强了各地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了国家的融合和统一。秦朝建立了一套以皇帝制度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通过三公九卿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各司其职,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地方上的重要事务也需上报中央,由中央决策。郡县体制: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县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免。这一制度打破了血缘关系的束缚,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最后,总结升华,再次说明观点的准确性,如:综上所述,秦代在国家统一、“要在中央”、郡县体制等方面的实践,为大一统国家治理模式奠定了基础。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01年,清廷颁布谕令,承认科举考试“行之二百年,流弊日深”,“急宜讲求时学,挽回积习”,并通饬全国遍设学堂。为鼓励新式人才脱颖而出,清政府规定:凡由学堂考试合格之毕业生,均给贡生、举人、进士出身奖励,但“奖给出身,须按程度,别学业之等差”。对学堂毕业学生的考核,并不仅限于学生的学业考核,还须严格考核学堂毕业学生的平日品行。“新政”时期,学堂选官的地位正式确立,这对于实现传统选官方式向现代文官制度的转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倘仅对1909年专门、高等、实业、师范学堂在堂学生予以奖励,则数年后,仍须有上万人授官。——摘编自刘为勇《清代文官制度变革研究》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学堂选官制度确立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学堂选官制度的特点,并分析晚清学堂选官制度的影响。【答案】(1)历史背景: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的加深;清政府实行“新政”,进行官制改革;科举制的弊端;新式学堂的设立;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特点:育人、取材合于学校;品行考核与学业考核并重;出身奖励按学堂等差有别。影响:加速科举制的彻底废除;推动传统选官方式向现代文官制度的过渡;可能导致官员群体的异常膨胀。【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据材料“1901年”及所学知识可知,晚清学堂选官制度属于清末新政内容,此时期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的加深,清政府进行官制改革;据材料“清廷颁布谕令,承认科举考试‘行之二百年,流弊日深’”可知科举制的弊端;据材料“并通饬全国遍设学堂”可知,新式学堂的设立;据材料“急宜讲求时学,挽回积习”及所学知识可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培养实用性人才。【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特点:据材料“凡由学堂考试合格之毕业生,均给贡生、举人、进士出身奖励”可知,育人、取材合于学校;据材料“对学堂毕业学生的考核,并不仅限于学生的学业考核,还须严格考核学堂毕业学生的平日品行”可知,品行考核与学业考核并重;据材料“奖给出身,须按程度,别学业之等差”可知,出身奖励按学堂等差有别。影响:据材料“清廷颁布谕令,承认科举考试‘行之二百年,流弊日深’”可知,加速科举制的彻底废除;据材料“学堂选官的地位正式确立,这对于实现传统选官方式向现代文官制度的转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知,推动传统选官方式向现代文官制度的过渡;据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