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吉林省吉林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1.揭贴、口号等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揭贴、口号与事件搭配不符合史实的是()A.一概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甲午战争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辛亥革命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五四运动D.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相关重大事件,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一概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甲午战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义和团运动并不是甲午战争,因为该运动主张“扶清灭洋”,A项表述错误,符合题干要求;B项符合辛亥革命史实,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C项符合五四运动史实,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D项符合义和团运动史实,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故选A。2.维新派思想家严复以《法意》为书名,将西方启蒙思想家的著作《论法的精神》翻译出版,全面介绍三权分立的理论。这位启蒙思想家是()A.洛克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卢梭【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的理论”等信息分析可知,材料思想家是孟德斯鸠,C正确;ABD与史实不相符,排除;故答案为C本题侧重于考查启蒙运动,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考查基础知识,难度较低。3.孟子评述《春秋》云:“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这说明孔子著《春秋》旨在()A.匡正封建秩序 B.有闻必录C.道德教化 D.彰显儒学地位【答案】C【解析】材料“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说明孔子著《春秋》坚持恢复社会秩序,惩恶劝善,这说明孔子写《春秋》旨在道德教化,故C正确,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出匡正秩序和彰显儒学地位,故AD项排除。故答案为C。试题主要考查的是孔子的思想主张,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中文言文的准确理解与分析。4.秦朝三公九卿制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A.皇帝任命 B.贵族世袭 C.选举产生 D.地方推荐【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秦朝三公九卿制和郡县长官产生主要靠皇帝任免,A正确;BCD与史实不相符,排除;故答案为A本题侧重于考查秦朝的政治制度,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考查基础知识,难度较低。5.春秋时郑国的邓析“不受君命,而私造刑法,书之于竹,谓之《竹刑》”,同时聚众讲学,向人们传授法律知识和诉讼方法,结果“郑国大乱,民口喧哗”。这反映了()A.宗法制的日益瓦解 B.社会转型的发展趋势C.贵族垄断文化教育 D.法家思想被普遍接受【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不受君命,而私造刑法,书之于竹,谓之《竹刑》”等信息分析可知,材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传统礼乐制度的崩溃,社会出现转型的趋势,B正确;A错误,材料不涉及宗法制;C错误,孔子开私人讲学之风,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被打破;D错误,“普遍接受”从材料中无从体现;故答案为B本题侧重于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解题关键信息是“不受君命,而私造刑法,书之于竹,谓之《竹刑》”。6.诗歌是时代风貌的体现。下列诗句能够证明唐朝后期坊市制度开始被打破的是()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C.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D.市人日中集,于利尽锥刀【答案】C【解析】联系史实进行分析可知,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市坊分治;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主要描述农村集市,为体现出城市的特点;C.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符合要求;D.市人日中集,于利尽锥刀,说明政府对市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故此题应选C项。7.假如你是一位解放前的民族资本家,那么,你的经历可能有()①一战期间,发展势头强劲,利润丰厚②20世纪20年代中期,企业每况愈下③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企业重新获得了较快的发展④日本全面侵华时期,企业内迁⑤解放战争时期,因多种原因,企业最终倒闭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工业迎来了短暂的春天,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措施,民族工业重新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国民党统治后期,随着日本全面侵华和解放战争的爆发,官僚资本的膨胀等多种因素,民族工业陷入困境,因材料①②③④⑤都是可能经历的事件,C正确。故答案为C本题侧重于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本题侧重于考查基础知识,难度较低。8.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总结报告中说:“这次二中全会,按其性质来说就是一次党的代表会议。”这表明这次会议在党的历史上具有极为崇高的政治和历史地位。该会议A.第一次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B.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共召开的最后一次党的全体代表大会C.正确的分析和预见了人民内部矛盾将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D.是一次制定夺取全国胜利和胜利后的各项方针政策的重要会议【答案】D【解析】A项是在中国七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B项是指的1945年的中共七大;C项指的是中共八大;D项正确七届二中全会是一次制定夺取全国胜利和胜利后的各项方针政策的重要会议,为建国做了思想上的准备。在成立之后几次重要的会议要把握:二大确立了民主革命纲领;三大通过了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八大做出了我国主要矛盾的论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方针;十二大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认识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十四大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十五大依法治国思想;十六大三个代表作为我党指导思想;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党指导思想。9.“1947年年中似乎标志着战争形势的一个转折点。……军队的规模已稳步地扩大……在1947年下半年发起了全面进攻”。下列属于这一“转折点”中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行动是()A.挺进大别山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相关知识点。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强渡黄河,直接插入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地区,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是这一“转折点”中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行动,故选A选项。B、C、D选项都处于战略反攻后期,故排除。故答案为A。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1947年下半年发起了全面进攻是关键信息。10.《论语》中记载:“子曰:周监(借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表达此观点是基于周()A.是夏商王朝的正统继承者 B.完备的礼仪制度C.突出的文学成就 D.平等的教育制度【答案】B【解析】根据“子曰:周监(借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看出孔子推崇周礼,其认为周最好,因此B正确;A错误,材料不涉及周对夏商的继承;C错误,文学成就不是作者论述的重点,排除;D错误,周朝并未形成平等教育;故答案为B本题侧重于考查孔子的思想主张,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本题侧重于考查基础知识,难度较低。11.有史学家将春秋战国时期视作中国的“化成时代”,意为经此时期古代制度、文化等基本定型。下列史实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是()①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②分封制逐渐确定了中央对地方的分级管理模式③逐渐由贵族政治过渡为官僚政治④诸子百家构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及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缺,奴隶制逐渐瓦解,贵族政治逐渐向官僚政治转变,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百家构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③④正确;①错误,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是夏朝,与材料不相符;B错误,分封制在西周时期逐渐瓦解;故答案为B本题侧重于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解题关键信息是“春秋战国时期”“古代制度、文化”。12.辨析史料接近历史真相。研读以下资料得出的结论最为合理的是()考古工作者曾在新疆、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西汉纸的残片。《后汉书蔡伦传》载:(蔡)伦乃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A.造纸术诞生于西汉 B.纸是两汉时期唯一的书写用品C.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D.汉代是造纸术发明的重要阶段【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发现了西汉纸的残片”“(蔡)伦乃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等信息分析可知,汉代已经出现了纸,蔡伦还改进了造纸术,因此汉代是造纸术发明的重要阶段,D正确;A错误,材料只能看出造纸术的出现不晚于汉代,不能说明造纸术诞生于西汉;B错误,“唯一”说法过于绝对化;C错误,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故答案为D本题侧重于考查汉代的科技成就,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解题关键信息是“发现了西汉纸的残片”“(蔡)伦乃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13.我国西汉初期与元朝分别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B.分封制、郡县制C.郡县制、行省制 D.分封制、行省制【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西汉初期与元朝”及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元朝地方实行行省制,因此A正确;BCD与史实不相符;故答案为A本题侧重于考查元朝的行省制,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考查基础知识,难度较低。14.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这一转变的主要影响是()A.张择端创作了《清明上河图》B.产生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C.江浙成为“人物渊薮”之地D.扬州出现“夜市千灯照碧云”的景象【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及所学知识可知,其产生的主要影响是江浙“人物渊薮”,C正确;A错误,张择端创作了《清明上河图》是在北宋;B错误,“苏湖熟,天下足”是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不是影响;D错误,唐朝扬州出现“夜市千灯照碧云”的景象;故答案为C本题侧重于考查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解题关键信息是“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15.刘半农在《我之文学改良观》提出:“一人独唱,二人对唱,二人对打,多人乱打:中国文戏、武戏之编剧,不外此十六字”。这段话的本质是()A.否定中国戏剧 B.批判传统文化C.鼓励戏剧创新 D.反思传统文化【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刘半农”“一人独唱,二人对唱,二人对打,多人乱打:中国文戏、武戏之编剧,不外此十六字”等信息分析可知,材料强调中国戏剧较为单一刻板,本质上反映的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B正确,A错误是表象;C错误,材料不涉及戏剧创新;D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不是反思。故答案为B本题侧重于考查新文化运动,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解题关键信息是“刘半农”“一人独唱,二人对唱,二人对打,多人乱打:中国文戏、武戏之编剧,不外此十六字”。16.现代新儒家贺麟先生说:“新文化运动的最大贡献在于破坏和扫除儒家的僵化部分的躯壳和形式末节,及束缚个性的传统腐化部分。它并没有打倒孔孟的真精神、真意思、真学术,反而因其洗刷扫除的工夫,使得孔孟程朱的真面目更是呈露出来”。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有助于把握儒学的根本精神 B.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C.启发了多数国民的自觉意识 D.全面否定了落后的儒家思想【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新文化运动的最大贡献在于破坏和扫除儒家的僵化部分的躯壳和形式末节,及束缚个性的传统腐化部分。它并没有打倒孔孟的真精神、真意思、真学术,反而因其洗刷扫除的工夫,使得孔孟程朱的真面目更是呈露出来”等信息分析可知,材料强调新文化运动并没有彻底否定传统文化,而是使得传统文化的精神显露出来,A正确;B错误,与材料主旨不相符;C错误,材料不涉及国民的自觉意识;D错误,“全面否定”从材料无从体现;故答案为A本题侧重于考查新文化运动,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解题关键信息是“新文化运动的最大贡献在于破坏和扫除儒家的僵化部分的躯壳和形式末节,及束缚个性的传统腐化部分。它并没有打倒孔孟的真精神、真意思、真学术,反而因其洗刷扫除的工夫,使得孔孟程朱的真面目更是呈露出来”。17.秦始皇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还有人认为“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秦始皇得此评价的主要原因是()A.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B.实施分割相权的制度C.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D.创立皇帝制度和郡县制【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等信息分析可知,材料强调秦始皇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C正确;AD错误,不全面;B错误,秦始皇并未分割相权;故答案为C本题侧重于考查秦朝的统治,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解题关键信息是“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18.美国学者古德诺在《共和与君主论》中写道:“中国数千年以来,狃于君主独裁之政治,学校阙如,大多数之人民,知识不甚高尚,而政府之动作,彼辈绝不与闻,故无研究政治之能力。四年以前,由专制一变而为共和,此诚太骤之举动,难望有良好之结果者也。”上述观点在本质上()A.说明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B.认为君主专制有弊端C.认为国人毫无参政能力 D.认同尊孔复古的主张【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四年以前,由专制一变而为共和,此诚太骤之举动,难望有良好之结果者也”分析可知,材料强调专制制度变为共和制度,变化太急太快,因此本质上是认同尊孔复古的主张,D正确;A错误,与材料主旨相反;B错误,材料主旨并非强调君主专制的弊端;C错误,“毫无参政能力”过于绝对化;故答案为D本题侧重于考查新文化运动,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解题关键信息是“四年以前,由专制一变而为共和,此诚太骤之举动,难望有良好之结果者也”。19.秦帝国的一条道路是“北边道”,这是因长城防务的构筑而形成并得以完善的重要道路,整个北边防区因此而沟通。中原军队因此可以分路出击,形成对草原大漠的凌厉攻势,材料提到的北边道最有可能是()A.五尺道 B.直道 C.灵渠 D.长城【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北边道”等信息分析可知,材料最可能是直道,B正确;A错误,五尺道主要在西南;C错误,灵渠是水运,且在广西;D错误,长城不是道路;故答案为B本题侧重于考查秦朝的统一,答题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考查基础知识,难度较低。20.历史学家王敬川在《儒学的现代走向》一文中说,孔孟在处处“碰壁”后曾有如下的言论:(孔子)“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孟子)“如欲乎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反映了当时儒家()A.崇尚空谈的形象 B.具有担当的时代精神C.重构伦理道德的愿望 D.推动社会转型的努力【答案】B【解析】根据“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如欲乎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等信息分析可知,材料反映了儒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B正确;ABD与材料和史实不相符,排除;故答案为B本题侧重于考查孔孟的主张,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解题关键信息是“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如欲乎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21.秦“焚书坑儒”、汉“独尊儒术’’、康有为借儒学变革、袁世凯“尊孔复古”、吴虞“打倒孔家店”。对此,符合史学常识的解释是()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B.“历史都具有不确定性”C.“历史全凭个人的理解” D.“历史是过去的人和事”【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秦“焚书坑儒”、汉“独尊儒术’’、康有为借儒学变革、袁世凯“尊孔复古”、吴虞“打倒孔家店”等信息分析可知,材料反映了不同时期儒学的不同境遇,其出发点是现实需要,由此可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符合题意,A正确;BC观点不正确;D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当代历史,不是过去的人和事;故答案为A本题侧重于考查新文化运动,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解题关键信息是“焚书坑儒”、汉“独尊儒术’’、康有为借儒学变革、袁世凯“尊孔复古”、吴虞“打倒孔家店”。22.“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A.辩证法思想 B.唯物论思想C.无为而治思想 D.民本思想【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分析可知,材料反映了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辩证法思想,A正确;B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答案为A本题侧重于考查老子的思想主张,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解题关键信息是“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23.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逐步深入,由“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学制度、到追求民主共和、再到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下面一组图片分别针对了不同的社会现实,其中“维新变法学制度”这一层面针对是()A.B.C.D.【答案】B【解析】根据“维新变法学制度”等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针对的是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大大加深的时代背景,B正确;A错误,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后,有识之士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主张;C错误,反映的是实业救国思想,与材料不相符;D错误,反映的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暴行,与材料不相符;故答案为B本题侧重于考查戊戌变法,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本题属于漫画类选择题,需要把握时空观念。24.民国三十年年结婚证上证词:“喜今日嘉礼初成,良缘遂缔。诗咏关雎,雅歌麟趾。瑞叶五世其昌,祥开二南之化。同心同德,宜室宜家。相敬如宾,永谐鱼水之欢。互助精诚,共盟鸳鸯之誓。此证!”下列对这张西安政府机关刊印的结婚证评论正确的是()A.用语明显受白话文运动的影响 B.体现了中国婚姻制度的进步C.语言文雅遭到日军敌视和查禁 D.由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政厅颁发【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喜今日嘉礼初成,良缘遂缔。诗咏关雎,雅歌麟趾。瑞叶五世其昌,祥开二南之化。同心同德,宜室宜家。相敬如宾,永谐鱼水之欢。互助精诚,共盟鸳鸯之誓。此证”等信息分析可知,材料中“同心同德”,“相敬如宾”等信息反映了男女平等思想,是时代进步的体现,B正确;A错误,材料无关白话文,仍是文言文;CD错误,民国三十六年已经是1947年,抗日战争后了,排除;故答案为B本题侧重于考查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解题关键信息是“同心同德”,“相敬如宾”。25.《中国的内战:1945—1949年的政治斗争》一书中指出:日本的失败,使国民党突然面对一笔巨大的财富。胜利者的接收,成为贪官污吏的“劫收”。金子、房子、票子、车子、女子(汉奸的妻妾)是“接收大员”巧取豪夺的对象,被人戏称为“五子登科”。该材料意在强调()A.腐败是国民党内战失败的重要原因B.国民党是抗战胜利的主要获利者C.抗战胜利提高了国民党的社会地位D.抗战胜利使国民党队伍不断壮大【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日本的失败,使国民党突然面对一笔巨大的财富”“贪官污吏”等信息分析可知,材料反映了国民党腐败严重,这是其内战失败的原因,A正确;B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国民党腐败的影响,并不是强调国民党是抗战胜利的主要获利者;CD错误,说法与材料不相符;故答案为A本题侧重于考查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解题关键信息是“日本的失败,使国民党突然面对一笔巨大的财富”“贪官污吏”。26.下表是秦朝征发徭役情况表。据此可以推知,秦朝()秦朝人口每年征发徭役人数服役人数占总人口约2000万人300万人15%以上A.阶级矛盾尖锐 B.重视国家建设C.经济实力雄厚 D.集权统治强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服役人数占总人口”“15%以上”分析可知,材料可以看出秦朝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D正确;A错误,材料并未提及人民的反抗,不能说明阶级矛盾激化;B错误,材料并未强调国家建设;C错误,材料只涉及“服役人数”,并不能看出经济实力雄厚;故答案为D本题侧重于考查秦朝的统一,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属于数据型选择题,需要将数字语言转化为文字语言。27.宋代在城市的户籍制度中,把居住在镇、寨、城、市中的居民称为坊郭户,以是否拥有房产把坊郭户分为主户、客户,又按房产多少把坊郭主户分为十等,而有的地方则把主、客户混通分为十等,又大致按坊郭户贫富有上户、下户的区别。材料表明()A.财产多少影响市民的划分 B.贫富分化严重C.城市管理繁杂混乱 D.城市人口大增【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又按房产多少把坊郭主户分为十等,而有的地方则把主、客户混通分为十等,又大致按坊郭户贫富有上户、下户的区别”分析可知,材料可以看出财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民的划分,A正确;B错误,与材料主旨不相符,材料强调的是财富影响户籍划分,并非强调贫富分化严重;C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城市管理的变化,并非强调城市管理繁杂混乱;D错误,材料不能看出城市人口增加;故答案为A本题侧重于考查宋朝社会生活的变化,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解题关键信息是“又按房产多少把坊郭主户分为十等,而有的地方则把主、客户混通分为十等,又大致按坊郭户贫富有上户、下户的区别”。28.《论语·八佾》记载,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上述孔子言论中不能得出的信息是()A.孔子认为历史在继承中不断发展B.春秋末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C.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D.孔子推崇西周时期的社会政治制度。【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等信息分析可知,材料可以看出孔子十分推崇周礼,也可以看出春秋末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但是不能看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C符合题意,ABD从材料中可以体现出来,不符合题意,排除。故答案为C本题侧重于考查孔子的思想主张,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需要把握题干要求。29.据《左传》记载,孔子曾感叹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孔子所说的这一状况()A.导致天子失势诸侯争霸 B.有利于华夏认同观念的发展C.促进了百家争鸣的出现 D.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基础【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生活的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增多,有利于华夏认同观念的发展,B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天子失势、诸侯争霸”是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历史现象,并非其原因,A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现象与百家争鸣的出现没有直接关系,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基础的是秦朝的统一和制度建设,这与材料所示时间不符,D项错误。故答案为:B。本题主要考查华夏认同的表现及影响,解答本题需根据材料“孔子曾感叹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及华夏认同的表现进行分析。30.商鞅变法的措施中触动当时社会制度最深刻的措施是()A.废除井田制 B.奖励军功C.统一度量衡 D.“燔诗书明法令”【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商鞅变法”“触动当时社会制度最深刻的措施”等信息分析可知,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确立了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是触动当时社会制度最深刻的措施,A正确;BCD都是商鞅变法的措施,但是并未“触动当时社会制度”;故答案为A本题侧重于考查商鞅变法,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解题关键信息是“商鞅变法”“触动当时社会制度最深刻的措施”。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发端于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是东方文明的主体,中华文明以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为标志,率先以治理的“高端策略”摆脱了“低端策略”,即以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这是东方文明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第一次赶超西方世界,并最终在隋唐时期领先世界,并为人类文明发展留下了重要的制度创新遗产。——韩毓海《中华文明再次走向世界辉煌》材料二明清时期,从全球角度看,在思想革命、科学革命、政治革命与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国家已在从农耕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路径上高歌猛进。由于明清两朝统治者未能认清时代潮流,采取了逆大势而行的政策,社会转型因此难以启动。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在西方坚船利炮的逼迫下,中国才开始艰难地探索现代化的路径。——摘编自徐小宁《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社会转型》材料三……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才以主动和积极的姿态全力推动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转型,我把它叫做中国社会转型的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社会转型包括从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变、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民主)制度社会转变等。……——郑杭生《中国与西方社会转型的显著的不同点》(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从秦到隋唐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发展留下了哪些重要的制度创新遗产?(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中西方在近代化的道路上出现巨大差异的原因。这种差异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社会转型快速发展的表现。【答案】(1)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郡县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2)原因:政治上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日趋腐朽与衰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西方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经济上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西方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思想上中国厉行文化专制,压制人们思想;西方通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影响:导致中国在近代落后挨打;中国被迫开启近代化的进程。(3)从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建立起点线面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从崇尚权威和实行人治向民主宪政社会转变等,实行政治体制改革,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提出依法治国并写入宪法,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解析】(1)根据“以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得出:实行郡县制,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确立皇帝制度,施行三省六部制剂科举制等。(2)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对比中西方的社会发展状况进行阐述。政治上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日趋腐朽与衰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西方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经济上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西方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思想上中国厉行文化专制,压制人们思想;西方通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影响:根据“由于明清两朝统治者未能认清时代潮流,采取了逆大势而行的政策,社会转型因此难以启动。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在西方坚船利炮的逼迫下,中国才开始艰难地探索现代化的路径”可知,导致中国在近代落后挨打;中国被迫开启近代化的进程。(3)表现:根据“中国社会转型包括从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变、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民主)制度社会转变等”可从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民主法治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茬苒三十年》林伯渠材料二:“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河南程氏遗书》材料三: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象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象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的地方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材供应购销合同
- 食品材料采购合同书
- 酒驾者自律书
- 智能化湿地监控系统招标
- 花卉育苗合作方案
- 岩棉板采购合同示例
- 青春守护坚守底线抵制早恋
- 代理合同补充协议要点
- 简易分包合同劳务部分
- 催办房屋买卖合同办理事宜
-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课件
- 中国转型债券白皮书 2024
- 2023-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 高职劳动教育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城乡规划相关知识历年真题汇编(共388题)
- 2024年小区居民活动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 工地柴油供油三方合同范本
- (工作计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案
- 艺术概论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海南师范大学
- 中国蚕丝绸文化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2024年贵州事业单位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