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省直辖行政单位(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专题练习((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1页
新疆省直辖行政单位(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专题练习((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2页
新疆省直辖行政单位(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专题练习((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3页
新疆省直辖行政单位(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专题练习((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4页
新疆省直辖行政单位(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专题练习((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疆省直辖行政单位(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专题练习((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姓名____班级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1、书写(每题5分共1题)1).读拼音写词语。

táo

zuì

cháoxùn

chéng

zhòurán

dàngyàng

评卷人得分2、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1).根据课内积累填空。

(1)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的民族气节令人敬佩;革命者们“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的英勇无畏令人感慨;王维的“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朋友间的友情又是那么令人感动。

(2)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就像《淮南子》所说的那样:“苟利于民,______;苟周于事,______。”2).积累展示:

(1)学文悟情:情,在王维对朋友的送别中:“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情,在韩愈对初春美景的描绘中:“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情,在李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中;“______,快走踏清秋”。

(2)学文明理:百善孝为先:______,子欲养而亲不待;勤俭持家是美德:常将有日思无日,______;文学家司马迁诠释生命的价值:“人固有一死,或______,或______。”

(3)学文识人。(引用诗句赞美下面的人物,诗句不重复)

课内学习中,我认识了许多革命先辈:______的李大钊,______的董存瑞……3).回忆所学填空。

(1)诗人于谦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自己洁身自好、坚贞不屈的心志;郑燮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不畏艰难、刚正不阿的品质。

(2)《十五夜望月》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借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由此我联想到了诗人_______在《_______》中借月表达思念之情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_______,文中“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一句,将心情融入_______中,表达了“我”_______的心情。

(4)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早在两千多年前,《淮南子》中就提出:“苟利于民,不必法古;_____________________。”4).整本书阅读。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我最喜欢的是《________》。这本书中有很多精彩的小故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中我最喜欢的一个人是________,因为他(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三个特点)。5).言之有理。

《两小儿辩日》中,一儿曰:“日初出____,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_____?”一儿曰:“日初出______,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_______?”由此可见,不同的观察角度,带来不同的观察结果。评卷人得分3、选择题(每题2分共3题)1).下面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A.写文章时可以直接抒情,也可以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景物中。B.写作品梗概时,要理清书本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C.和别人交流读书心得时,要迎合他人的想法。2).“厉”字在成语“再接再厉”中正确解释是()A.严格B.磨砺,引申为奋勉C.严肃D.严厉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旋转(zhuàn)

挪移(luó)

勉强(qiǎng)B.徘徊(huí)

哗笑(huá)

埋怨(mán)C.笼罩(lǒng)

蜜饯(jiàn)

剥削(xuē)D.单薄(bó)

眨眼(zhá)

桅杆(wéi)评卷人得分4、句子训练(每题10分共1题)1).仿写句子。

金钱能买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金钱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5、连线题(每题4分共2题)1).我能把搭配恰当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热烈的

态度

宣传

成立

热情的

欢呼

宣读

公告

热闹的

市场

宣告

好事2).反义词连线。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

恍然大悟

饱经风霜

紧张动人

匆匆忙忙

马马虎虎

模模糊糊

百思不解

养尊处优

枯燥无味

对号人座

慢慢腾腾

认认真真

清清楚楚

细嚼慢咽评卷人得分6、排序题(每题5分共2题)1).按一定顺序把下列词语重新排列。

微波粼粼

惊涛骇浪

水平如镜

波涛滚滚

重新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下面三句话,按正确的语序填入句子中的横线上。

我看到一只若虫正在蜕皮。_________________这时我要进行干预了。

①前翅一点点胀大、张开、伸出,还丝毫看不出哪片前翅要盖在另一片上。

②未来的前后翅像四个极小的皱薄片。

③慢慢地两片前翅的边缘碰到一起,过一会儿右边的就要盖到左前翅了。评卷人得分7、判断题(每题5分共1题)1).读文章的时候,仔细看看文章详写了什么,就能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评卷人得分8、诗词鉴赏(每题10分共1题)1).阅读诗歌,完成练习。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诗人采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描写了长征波澜壮阔的场面。诗人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度概括出红军不畏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再现长征宏大的场面,接着精心选择过五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翻岷山五个典型事例,表现红军翻越万水千山的艰难。

2.画线的诗句是围绕“_______”字来写的。读了这两句诗,我体会到了红军战士翻越岷山的喜悦心情,耳边仿佛听到了红军战士在欢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这首诗歌的朗读,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红军不怕远征难”要读出红军“不怕难”的气概,语气要坚决,充满信心;“万水千山只等闲”中“只等闲”要放缓慢,读出红军把长征中的困难当作平常事的平淡语气B.读第三、四句时要突出五岭山脉的绵延不绝和乌蒙山的气势磅礴,而“腾细浪”“走泥丸”则要读得平淡,表现出红军的“不怕难”C.第五句要读出红军的欢快心情,读第六句时语气要低沉一些,以表达出对牺牲战士的缅怀之情D.第七、八句应读出欢欣鼓舞的语气,因为红军历尽艰辛终于翻过了终年积雪的岷山,“更喜”二字既是红军当时喜悦心情的写照,也是红军对革命征途的展望,要重读评卷人得分9、书面表达(每题15分共1题)1).班级拟开展“说教养”主题演讲活动,请参考下列材料,结合自己的认识,写一篇不超过200字的演讲稿。材料一

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有教养的人必具有良好的外在行为和美好的道德品质。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材料二

待人要谦虚,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傅雷)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利哈乔夫)材料三

周总理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与身边服务人员一一握手道谢。李鸿章出使俄国,在公开场合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颜面尽失。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10、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1).为了加深对鲁迅生平的了解,奇奇找到了以下文段,请阅读后完成(1)~(4)题。①鲁迅一生不断qiān徙,在多座城市居住。②1912年5月,鲁迅因“公务”进京,对他来说,北京最大的问题是空气中的灰尘。“我于空气中的灰尘,已不习惯,大约就如鱼之在浑水里一般,此外并无什么不舒服。”此处的“灰尘”除了指现实中的灰尘外,还暗指北京文坛、学界的“灰尘”。③1926年9月,鲁迅带着逃离的心情离开北京,应好友林语堂邀请到厦门大学教书,但厦门亦非其栖身之所,“北京如大沟,厦门则小沟也,大沟污浊,小沟独干净乎哉?”④1927年1月,鲁迅离开厦门前往广州。随即,广州的腥风血雨袭击了鲁迅,鲁迅不但体验了营救学生无果的悲愤,也目睹了同样是青年,却划分出勇于革命和“投书告密”“助官捕人”两大阵营的悲哀。“我是在二七年被血吓得【甲】,离开广东的。”⑤1927年10月,鲁迅怀着愤懑和失望离开广州前往上海,但上海的“人文环境”也的确不能让鲁迅满意和放心,“上海也冷起来了,天常阴雨。文坛上是【乙】,与‘天气’相类。”然而,离开上海还能去哪里,鲁迅自己也不知道,所以他这个“暂居者”只能继续在这里生活下去。直到生命的最后几天,他仍然为何处可以安居而捉摸不定。⑥鲁迅终其一生都在寻mì,却终于没有找到一个让他的心灵放松、精神安稳的居住之所,唯其如此,这种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漂泊,才成就了他这样一位永远的“求索者”,一个永远停不下脚步的“过客”式的战士形象。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qiān(

)徙

悲愤(

)

寻mì(

)

(2)填入文中【甲】【乙】两处的成语正确的是(

)A.大惊小怪

尔虞我诈B.大惊小怪

乌烟瘴气C.目瞪口呆

乌烟瘴气D.目瞪口呆

尔虞我诈

(3)结合插图,对文段中加粗的“惯”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惯”的第六笔是“|”,它的形旁“贯”是象形字。B.“惯”的第六笔是“一”,它的形旁“贯”是会意字。C.“惯”的第六笔是“一”,它的声旁“贯”是象形字。D.“惯”的第六笔是“|”,它的声旁“贯”是会意字。

(4)请仿照示例,在下面的空格内填写恰当的词语或句子来概括鲁迅这段漂泊的生活。起始时间地点环境1912年5月A.空气遍布“灰尘”B.厦门C.1927年1月D.腥风血雨E.上海F.评卷人得分11、信息匹配(每题5分共2题)1).旋转生活万花筒。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正(zhēngzhèng)月十五,正(zhēngzhèng)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

(2)我刚帮他把笔捡起来,他以为我乱动他的东西,气冲(chōngchòng)冲地跑过来,冲(chōngchòng)我发了一顿脾气。我讲清缘由后,他诚恳地向我道歉,并表达谢意。

(3)在戏剧表演中,演员的行(xíngháng)当不同,行(xíngháng)头也各有讲究。2).选择破折号的不同用法(填序号)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语意转换、跳跃

C.表示声音断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