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收非法债务罪的司法适用问题研究_第1页
催收非法债务罪的司法适用问题研究_第2页
催收非法债务罪的司法适用问题研究_第3页
催收非法债务罪的司法适用问题研究_第4页
催收非法债务罪的司法适用问题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了催收非法债务罪,并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催收非法债务罪的入刑是对社会现实的回应,然而,催收非法债务罪的界定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可能存在对同一案件的裁定、判决不同的情况,违背了罪刑相适应原则。本文以刑法为基础,结合催收非法债务罪的现状展开写作,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是对催收非法债务罪的概述,阐明该罪的理论特点,即催收非法债务罪具有多元性和特定性;第二是立足社会背景,分析该罪入刑的必要性;第三是结合现状,分析催收非法债务罪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分析关于非法债务的界定不清,其次是探讨情节严重的认定模糊,最后是分析催收非法债务罪与其他相关罪名之间的联系;第四是结合立足现有法律之规定,联系现实之所需,对催收非法债务罪提出明确损害认定的完善建议。关键词:催收非法债务罪;构成要件;关联罪名;想象竞合;法条竞合引言近年来,高利贷、套路贷等现象层出叠见,为了打击这一公害,国家加重了对放贷行为的规制。催收非法债务罪是《刑法修正案(十一)》中新增设的罪名,目的在于打击那些采取暴力、软暴力等非法手段催收高利贷等非法债务的行为。催收非法债务罪自2021年3月1日起实施,根据《刑法》第293条规定,对于情节严重的行为,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催收非法债务的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债务人与其家人,以及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同时也对催收方的声誉和法律风险产生负面影响。这类行为包括但不限于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恐吓、跟踪、骚扰他人等,这些都是对公民个人安全和财产权的侵犯。催收非法债务罪的立法目的是严密刑事立法,规范罪行适用,打击金融犯罪刘艳红:《催收非法债务罪“催收”行为的法教义学展开》,载《比较法研究》,2023年第2期,第107-121页。刘艳红:《催收非法债务罪“催收”行为的法教义学展开》,载《比较法研究》,2023年第2期,第107-121页。一、催收非法债务罪的概述(一)催收非法债务罪的基本内涵目前,公民之间互相借贷已是民间互帮互助的行为之一。随着融资难的问题,民间借贷的出现有其合理之处。但实践表明,私人贷款从互助行为逐渐成为一种获利的手段,甚至成为黑恶势力的温床,对我们的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产生巨大的隐患。因此,增设催收非法债务罪有利于完善民间借贷秩序。《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对催收非法债务罪的罪状进行了详细描述。本罪的认定标准在于通过一定的“催收”手段,从而取得“非法债务”。1.非法债务的认定根据《刑罚修正案(十一)》的规定,催收非法债务罪是以催收高利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为主要打击对象。“非法债务”不仅有债的本质,还具有非法性,说明合法债务并不在本罪的规制范围内。对于不受法律保护的债务是否属于本罪的非法债务。在刑法中,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所颁布的《关于对为索取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拘禁他人行为如何定罪问题的解释》中有详细说明,主要表明赌债和高利贷两种债务。而在民法中,不予以保护债务分为自然债务和非法债务。自然债务是指实际存在但无法通过法律程序解决的债务。例如,不受法律保护的债务;赌债等非法债务;法律纠纷中超过诉讼时效期限的债务等。债权人向法院提出上诉时,法院不予支持。如果债务人不承认这一点,法院就无法强制执行他的还款,因此自然债务既不合法也不违法。李开阳:催收非法债务罪司法认定问题研究,内蒙古大学2022年硕士学位论文,第7页。综上所述,在刑法方面,不予保护的债务属于非法债务;在民法方面,得对其进行区分,只有非法债务才适用。2.催收行为的认定刑法第293条规定的催收行为有以下三类:刘艳红在《催收非法债务罪“催收”行为的法教义学展开》一文中,对催收行为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解释和分析,并将“催收”行为分为以下三类刘艳红:《催收非法债务罪“催收”行为的法教义学展开》,载《比较法研究》,2023年第2期,第107-121页。刘艳红:《催收非法债务罪“催收”行为的法教义学展开》,载《比较法研究》,2023年第2期,第107-121页。第一类,暴力胁迫型暴力主要是指对受害者使用武力,对肉体进行施压;胁迫是以暴力或其他手段威胁受害者的行为,对受害者施加精神胁迫,迫使其偿还非法债务。这种收集行为具有强制性和暴力性,是三种收集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第二类,侵犯自由型侵犯自由型催收行为可分为两类:限制他人人身自由和侵入他人住宅。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是指将被害人限制在一定的空间内,从而剥夺其人身自由。通常通过非法拘禁进行,这类催收类型往往带来的是精神上的折磨与行动自由的限制。侵入他人住宅,是指在他人住所实施非法入室盗窃,收取非法债务的行为。这种行为的违法性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催收人合法进入他人住宅,非法收取非法债务;(2)催收人合法进入,但在催收过程中应受害人要求拒绝离开;(3)催债人非法进入受害者居住地,以收取非法债务。第三类,软暴力型软暴力型主要是通过“恐吓、跟踪、骚扰”等严重干扰他人日常生活的行为,在受害者心中施加焦虑和心理压力,从而顺利实现债务催收的目的。(二)催收非法债务罪的主要特征1.犯罪主体多元性催收非法债务罪的犯罪主体属于一般主体,既包括直接执行讨债法律不予保护债务的人,也包括雇佣或者指使他人实施上述行为的人。该罪的犯罪主体主要分为两类:(1)出借方,如最常见的高利放贷者。在非法债务的情况下,出借方首先根据高利率原则借出资产。此外,由于其非正规性质,非法债务原则上不能通过各种合法渠道追回,贷款人只能通过非法手段实现其获得高额利息的目的。例如出借方通常会给催收机构或召集未使用的社会工作者向债务人催收债务。(2)参与非法追偿的第三方。非法贷款人授权专门从事非法追回的第三方组织以牺牲部分利润为代价进行非法追回业务。这种类型的第三方可能偶尔被其他人雇佣,或被用来赚取佣金。在利益的影响下,个别非法债权人可能通过非法放贷组织寻求高息贷款和其他非法债务,从而接近非法放贷组织。与此同时,对非法讨债的高需求导致了非法讨债,助长了黑恶势力,成为第三方牵头机构。2.犯罪目的特定性催收非法债务的目的是区别于其他相关罪名指控的方法之一。行为人所构成的罪名一般是由犯罪目的决定,催收非法债务罪要求犯罪人以非法手段达到收取非法债务的目的。也就是说,行为人是为了追回“债务”而采取的强制追偿行为,无论这种要求是否出于保护利益,至少要求有客观事实。否则,犯罪目的将不是满足非法要求,而是非法占有,这与催收非法债务罪的要求相悖。如果犯罪分子的行为指向非法占有,其行为将构成抢劫、勒索、诈骗等财产性犯罪。非法债权的执行与非法占有的区别在于双方之间是否存在客观事实存在的债务。在与追回非法债务有关的案件中,罪犯追回了高息贷款产生的非法债务,借款人和高息借款人约定了非法利息。如果借款人处于借款人能力之外的困难境地,他们只能通过抢劫机会接受高息贷款人提供的高利率。然而,此类高息合同是在各方知情并共同同意的情况下签订的,不存在借款人通过欺诈手段被迫接受高息的情况。同样,如果借款人欺骗借款人挪用公款并收取款项,具体的行为方法应确定借款人有其他罪行。二、催收非法债务罪的立法意义(一)实务意义在涉嫌犯罪的暴力讨债活动案件中,法院通常会对犯罪嫌疑人的定罪和定罪适用挑衅性武力,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暴力讨债和非法讨债犯罪产生威慑作用。催收非法债务罪的实务意义在于,它填补了法律空白,为打击暴力催收非法债务犯罪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在催收非法债务罪被列入刑法之前,在涉嫌犯罪的暴力讨债活动案件中,法院通常会以寻衅滋事罪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定罪,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暴力讨债和非法讨债犯罪产生威慑作用,但这种做法存在对犯罪打击不够精准、不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等问题。因为寻衅滋事罪打击的对象主要是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行为,而暴力催收非法债务虽然也破坏了社会秩序,但其特殊性使其不能完全等同于寻衅滋事。催收非法债务罪的设立,使得对这类犯罪的打击更加精准,同时也解决了罪名适用上的法律障碍。这体现了罪刑法定原则,有助于维护法律的公正和稳定,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此外,这还具有法治警示的样本意义,提醒人们遵守法律,不从事非法债务催收等违法行为。总的来说,催收非法债务罪的实践意义在于更精准地打击暴力催收非法债务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律公正,为社会稳定和谐提供法律保障。(二)理论意义催收非法债务罪作为刑事司法系统中的一项重要罪名,不仅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还具有理论意义。催收非法债务罪的立法目的是加强刑法,协调罪行的适用,打击金融犯罪刘艳红:《催收非法债务罪“催收”行为的法教义学展开》,载《比较法研究》,2023年第2期,第107-121页。。它旨在解决因使用挑衅性犯罪进行非法催债而造成的犯罪和惩罚之间的不平衡,以及因无法为其他犯罪辩护而导致的犯罪和处罚漏洞,这是一个打击金融犯罪的严格犯罪网络。增设催收非法债务罪可以规范公民有关借贷的行为,进一步减少了犯罪人员的出现,调整保护了社会关系,有利于保护涉及贷款领域的正常发展,有一定的震慑能力。刘艳红:《催收非法债务罪“催收”行为的法教义学展开》,载《比较法研究》,2023年第2期,第107-121页。催收非法债务罪的增设,填补了公众对非法催收非法债务领域的知识空白,对于学术界及相关领域的知识体系产生了一定的支撑作用。它可以激发更多的学术研究,探索新的研究方向,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并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该罪为解决实际问题、改进决策和指导实践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并能更好地为相关机构和公民所理解。三、催收非法债务罪司法实践的现状与困境(一)催收非法债务罪的现状为了更直观地说明《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催收非法债务罪后司法实践的现状和目前在催收非法债务罪调查中存在的问题。以“催收非法债务罪”为主题在裁判文书网进行检索,总共找到134篇相关文书,将其进行统计和整理,内容如下:1.地域分布对不同省份与非法催收相关的定罪数量进行了整理,其中经济发达省份的非法催收案件相对较多。经济发达省份的城市现金流大,融资需求大,这导致了贷款金额高,并引发了广泛的催收行为。2.年份分布通过对2019年至2024年涉及非法催收行为判决书数量的对比和分析,可知在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即在增设催收非法债务罪之后,非法催收犯罪人员大量服法,非法催收行为受到严厉打击,这也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大成果。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方式随着消费群体的扩大而发生了变化。随着消费信贷的快速增长、贷款规模的扩大和不良贷款的上升,例如为初创企业筹款,暴力筹款很常见。2021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生效后,非法借款仅作为一种特定罪行受到惩罚。在煽动性暴力指控和其他犯罪的早期阶段,很难准确打击犯罪,但司法部门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导致在实践中判决和判刑随意。在适用这一罪行后,它解决了适用于不符合责任和惩罚原则的其他罪行的司法实践问题,并加强了司法机构,在更高的级别上准确地消除了这些罪行,从而为依法严格打击非法催债罪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催收非法债务罪的困境1.非法债务的认定范围不统一在多份认定为催收非法债务罪的判决书中,非法债务主要分为高利贷,赌债以及套路贷。自增加催收非法债务罪以来,由于缺乏具体的法律陈述和解释,出现了性质矛盾的类似案件,也出现了不同法院作出不同判决的类似案件。在陈某追缴违法债务的案件中参见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人民法院(2021)皖1102刑初139号判决书。,被害人王某因赌资不足,向陈某借了高息贷款,陈某在滁州赌场借了高利贷款。后王无力偿还借款,借款本息共计11万元。陈把王留在滁州市的澡堂里,要求他借钱还债,但不允许他超过24小时。山东省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陈在本案中发放的高息贷款属于催收非法债务罪的“非法债务”范畴。陈利用限制王人身自由的方法追缴高息贷款产生的债务,属于催收非法债务罪。谭某寻衅滋事一案中参见山东省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鲁10刑终1号判决书。,谭王在扣除50万元利息后,于2010年借款20万元。同年5月,谭旺扣除利息2万元后,再次借款13万元。侯旺因不还款外出躲避债务,谭用电话威胁。一审法院认定,谭的行为构成寻衅滋事罪。《刑法修正案(十一)》公布实施,增加了催收非法债务罪,催收非法债务罪被认定为寻衅滋事罪的轻微犯罪。谭的辩护人认为,谭的行为不属于该罪,而属于催收非法债务罪,处罚较轻。二审法院认为,本案无证据表明存在非法债务,其行为构成寻衅滋事罪,未改判。在这两起案件中,谭和陈在发放贷款时利率较高,根据中国相关法律,贷款利息不能提前扣除。因此,陈高息贷款和谭高息贷款的行为明显违法,但两地法院在认定催收非法债务罪为“非法债务”时使用了不同的标准。在非法催债调查中,“非法催债”是区分非法催债与不予法律保护债务的基本条件。然而,由于缺乏法律和条例,司法局在确定非法收集罪方面有过多的自由裁量权,由于非法债务的计算标准不同,在同一案件中有无数次不同判决的审判。最高人民法院将“非法债务”解释为基于非法或非法行为的债务,而债务本身并不完全非法参见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人民法院(2021)皖1102刑初139号判决书。参见山东省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鲁10刑终1号判决书。许永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解读》,中国法制出版社2021年版。2.情节严重的立案标准不明晰各种刑事诉讼中关于“情节严重”的规定不可能完全相同。作为将这一罪行定为刑事犯罪的一项措施,确立“情节严重”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司法局在认定情节严重时,陷入了形式优先于实质的误解。根据刑法第293条,犯罪人的行为符合催收非法债务罪的条件。然而,没有明确的措施来确定局势的严重性、表达形式和局势的严重程度。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往往根据法律情况自由设定“情节严重”的标准。为了避免将“情节严重”的认定形式化,有必要澄清对“情节严重”的法律解释。通过分析催收非法债务的规定,包括强迫侵入他人住所限制人身自由迫害、骚扰和恐吓是现有的犯罪手段而非新的犯罪手段。故意伤害和抢劫等犯罪包括“暴力和胁迫”。非法侵入住宅包括侵入他人住宅;在非法拘禁方面,“人身自由行为受到限制”;在寻衅滋事罪中,存在追踪、骚扰和恐吓等行为。在司法实践中,为催收非法债务罪而确定犯罪的“情节严重”的矛盾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犯罪者是否实施暴力、胁迫、限制人身自由、侵入他人住所、迫害、骚扰和恐吓,可以被视为该犯罪的“情节严重”。第二,如何界定该罪法律所列行为是否符合追缴违法债务“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情节严重”是本罪成立的门槛,确定这一罪行严重程度的尺度非常重要。3.本罪催收方式与他罪犯罪行为相混淆根据裁判文书网中的案例分析,在检察院指控的催收非法债务的被告人中,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他们是否构成本罪,在这个过程中法院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在一些案件中,几名被告同时因催收非法债务而被检察官起诉,并非所有被告都因催收非法债务而被定罪。从催收非法债务罪的角度来看,该罪的追债行为容易引发相关犯罪。首先,非法催收和侵犯人身财产权之间的关系。如果在《刑法修正案(十一)》通知和实施之前,犯罪者通过胁迫、暴力和其他非法手段收取非法债务,则只能通过其他指控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可以确定犯罪者旨在利用构成抢劫或勒索必要条件的机会侵占非法财产。如果犯罪人在本罪增设后,使用武力、胁迫等方法追缴利息贷款产生的债务,但其行为不符合证明其他犯罪成立的标准,则构成催收非法债务罪。如果行为人收取的债务明显超过了“适当”的资本和高息贷款的利率,即行为人借机非法侵占财产,其行为应以抢劫罪或勒索罪受到处罚,但如何界定“合理”才是关键。因此,这种犯罪与其他财产犯罪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同时,还必须调查催收非法债务罪与他罪之间的联系。在通知和执行《刑法修正案(十一)》以及将该罪行添加到《刑法》之前,非法逮捕或限制他人追讨债务的人身自由是设立非法拘禁的必要条件。非法集资添加后如何应对犯罪对因追讨债务而被非法拘禁的处罚在政治和立法上引发了广泛的争论,并导致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有专家认为,如果行为人利用非法拘禁、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等行为催收非法债务,拘禁行为是确立非法拘禁罪的条件时,应当严格依法惩处,以非法拘禁论处。一些专家还认为,如果犯罪者以催收非法债务为目的,利用非法拘禁来追讨债务,这应被视为“严重”,并被判处催收非法债务罪。其次,催收非法债务罪与扰乱公共秩序罪的关系。在司法局宣布并实施《刑法修正案(十一)》之前,他们认为行为人采取了迫害和骚扰等措施手段追缴非法债务,构成寻衅滋事罪的认定要件,依法判处寻衅滋事罪。在增加了催收非法债务罪之后,一些法院仍然将这种行为归类为寻衅滋事,判处更重的刑罚。四、催收非法债务罪司法适用的完善路径(一)明确非法债务的范畴在司法裁决的情况下,非法债务的认定是确定催收非法债务罪的重要标准。对债务形式的认定是催收非法债务罪成立的基本条件。1.明确高利贷的认定标准明确高息贷款的利率标准是决定高息贷款利率的一个关键因素。学界对高息贷款的定义有不同的看法:首先,人们认为高利率应该以银行同期的利率水平为基础来确定。其次,假设它应该超过相关规范性法律文书中规定的正常利率。有专家认为使用36%的年利率作为认定超过相关规范性法律文书规定的正常利率的高刑法贷款的标准更有意义。这一标准避免了非法追债犯罪定罪标准的困难,而这一标准将在贷款基础利率(LPR)修改后发生变化。此外,还有一些高息贷款人聪明地将高利率打包成合法合规的债券,从而对其进行法律保护,以避免高息贷款不受法律保护的风险。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妥善处理民事案件的决定的法律规定《关于个人贷款的通知》指出,在一些涉及私人贷款处理法律适用的案件中,必须严格遵守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的利息红线。同时,在民事信用纠纷过程中,还需要准确评估和约束行为,通过隐瞒来打破法律上的利益红线,并在现实中依法创新,如高息贷款。尽管一些私人借贷活动不是高息贷款,但它们为发放高息贷款提供不同的费用。2.明确“等”字的内涵由于从有息贷款中催收非法债务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澄清“等”一词的含义有助于理解本罪中“非法债务”的概念。就本罪而言,法律中的“等”一词是指“非法债务”,包括但不限于高息贷款产生的非法债务。不同的研究人员对“等”一词在非法追偿罪中的理解和执行有不同的看法。张明楷将“非法债务”解释为因实施非法或违法行为而产生的债务张明楷:《催收非法债务罪的另类解释》,载《政法论坛》,2022年第2期。,而本罪的“非法债务”不包括因违法行为而导致的“非法负债”,这是违规行为。张明楷:《催收非法债务罪的另类解释》,载《政法论坛》,2022年第2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需要对中国法律进行定性评估。买卖毒品和枪支是中国刑法明文禁止的一种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活动,即买卖毒品和武器不会产生“非法债务”。因此,限制他人的人身自由以获取“非法债务”和主观表达非法占有的目的不属于追回非法债务罪。《刑法》第64条规定,犯罪分子通过非法行为获得的资产应移交给财政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法律对非法利润作了负面评估,非法利润不会引起索赔。《民法典》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决定》,对利息增加引起的非法债务的定义作出了适当规定。根据规定,市场报价利率超过一年的贷款可以被归类为“高息贷款”,盈余是非法的,没有法律效力,不受法律保护。上述规定可以在催收非法债务罪的背景下界定“非法债务”的定义范围:首先,高息贷款的法定份额。由于贷款基础利率(LPR)的四倍波动,刘露认为,在这种犯罪中,高息贷款占年利率的36%以上可以被认定为“非法犯罪”刘露刘露:《催收非法债务罪的司法认定研究》,云南财经大学2023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1页。(二)细化情节严重的立案标准对刑事犯罪要素的解释具有指导作用,涉及相对轻微侵犯法律利益的非法催收行为不应被视为刑事犯罪。为了避免对这一罪行的处罚激增,为了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有必要设定将这一罪行定为刑事犯罪的门槛。如果犯罪者有非法催收行为,但没有严重侵犯债务人的私生活和法益,则不应视为“严重情节”。换言之,使用“暴力或者软暴力”“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闯入他人家中”或“恐吓、迫害和骚扰”来催收非法债务,在某种程度上是严重侵犯债务人的生活和平的必要条件刘仁文:《催收非法债务罪的法益厘清与规范展开》,载《法学杂志》,2023年第1期,第158-172+2页。刘仁文:《催收非法债务罪的法益厘清与规范展开》,载《法学杂志》,2023年第1期,第158-172+2页。1.暴力、胁迫型催收非法债务的入罪门槛刑法中的暴力可以根据程度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对于使用暴力手段对债务人造成轻微损害是否被视为尚未达到轻微伤害程度的具体行为,以及这种暴力行为是否已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刘仁文:《催收非法债务罪的法益厘清与规范展开》,载《法学杂志》,2023年第1期,第158-172+2页。,存在相当大的分歧,而且这种犯罪中的暴力程度比抢劫案中的暴力水平要广泛得多。刘仁文:《催收非法债务罪的法益厘清与规范展开》,载《法学杂志》,2023年第1期,第158-172+2页。债务犯罪中的“暴力”通常表现为轻度暴力,而犯罪者的暴力行为没有达到使受害者无法或不想抵抗的程度。当然,此类犯罪中的“暴力”行为需要明显的违法行为,即严重扰乱债务人的私生活与安宁。因此,有必要全面了解暴力方法的使用,包括对个人和物体的暴力。当然,在催收非法债务的过程中,因双方纠纷引发的相互攻击不应被视为本罪中的“暴力”行为。刑法对胁迫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例如,在抢劫罪和强奸罪的情况下,强制措施必须达到他们不敢或抗拒的程度,而有些罪行只需要发展恐惧,例如敲诈勒索罪。对强制执行非法债务的刑事定罪标准的定义应特别考虑到胁迫行为对债务人的恐惧是否足以严重损害债务人的私生活和合法利益。2.限制人身自由型催收非法债务的入罪门槛与非法拘禁罪中非法剥夺自由的定义不同,该罪中的“限制他人人身自由”并不要求剥夺他人人身权利的程度,而且有几种方式可以限制他人的人身自由,例如控制他人的手腕,例如在某些地方拉拽或临时拘禁。根据该条规定,应主要从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维度来审查犯罪的“严重情节”的程度,以确定是否严重侵犯了私人休息的合法利益。3.侵入他人住宅型催收非法债务的入罪门槛生活是公民居住的私人空间的一部分。非法闯入公寓,即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进入他人的住所,并拒绝应要求离开,这影响了他人住所的安宁。催收非法债务而进入他人住所的门槛应根据入侵的方式和持续时间来确定,如果罪犯侵入债务人的住所严重侵犯了债务人的住所,则这是侵入他人住所的“严重情节”。常见的法律情况包括使用武力、威胁和其他手段侵入他人住所等。4.恐吓、跟踪、骚扰型催收非法债务的入罪门槛恐吓、迫害和骚扰行为是否构成严重侵犯他人生活安宁的行为,应根据上述行为的频率、持续时间和其他具体情况进行评估,以确定这些行为是否已达到公众感到足够不适的程度。如果犯罪者反复或持续恐吓、迫害或骚扰受害者,则可视为“情节严重”。法院裁定,如果违法者利用另一家公司的场所收取有息信用债务,破坏另一家企业的场所,并严重破坏另一公司的活动,则强制执行非法债务属于刑事犯罪。参见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21)沪02刑终参见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21)沪02刑终315号刑事判决书。参见江苏省泰兴市人民法院(2021)苏1283刑初180号刑事判决书。(三)厘清催收非法债务罪与他罪的关系根据《刑法》第293条,催收非法债务罪主要以暴力、胁迫、限制他人人身自由、侵扰为主;其他七种行为,包括住房、恐吓、迫害和骚扰。这几种行为本身可能构成其他刑事犯罪。在特殊情况下,可能参与抢劫和勒索,造成严重或轻微人身伤害,构成故意伤害罪;限制或剥夺他人的个人身份自由可能构成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和非法拘禁罪;跟踪、骚扰、恐吓情节严重也可构成寻衅滋事罪梁健:《催收非法债务罪相关问题探讨》,载《法律适用》,2023年第10期,第17-26页。。在司法实践中要求准确界定行为的性质和情节,并澄清该罪行与其他罪行之间的界限,有助于维持公正、合理的司法制度。梁健:《催收非法债务罪相关问题探讨》,载《法律适用》,2023年第10期,第17-26页。1.暴力胁迫型本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关系在催收非法债务罪中,暴力手段既可以针对人,也可以针对物。对个人的暴力行为被定义为犯罪者对受害者的“袭击”,包括“袭击”“踢肚子”“武装袭击”等。对物体的暴力行为是指一个人破坏财产的行为,包括“扔杯子”、压碎和损坏设备。当然,施暴者的暴力手段不仅限于此,还可以通过打断受害人的生产经营方式,扰乱受害人稳定的生活秩序。上述暴力行为并非基于实际损害结果,这是一个重要因素。《刑法》第234条规定了对故意侵权的指控和对故意侵权行为的处罚。此外,故意侵权在客观上表现为以暴力手段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不可否认,债务催收犯罪中的暴力行为与违约犯罪中的故意伤害行为非常相似。在司法实践中,催收非法债务罪和故意伤害罪往往混淆不清。因此,有必要适当区分这两种罪行之间的关系。首先,犯罪人的暴力追偿不能达到故意伤害罪的门槛。犯罪人催收非法债务不构成故意伤害,即使暴力追回非法债务会对受害者造成伤害,但前提是侵权程度未达到轻伤的程度,催收非法债务是犯罪行为。由于使用暴力手段催收非法债务不符合故意侵权的门槛,因此不属于认定故意伤害的必要条件。其次,犯罪者使用暴力手段来催收对他人造成很少或更多损害的非法债务。催收非法债务的目的是获得非法债务,无意伤害他人。尽管当罪犯承认暴力催债的后果并对受害者造成轻微或更大的损害时,催债是罪犯意图的主观表示,但它符合故意伤害的要求。因此,暴力催收行为是对非法追债和故意伤害犯罪的执行,是一种行为应违反多项指控并作为严重犯罪受到惩罚的情况的一部分。第三,如果犯罪者使用几种法律规定的催收方法来讨取非法债务,并侵犯了几种合法利益,则犯罪者的行为将受到多项罪名的惩罚。2.侵入住宅型本罪与非法侵入住宅罪的关系侵犯他人居住地,是指犯罪人未经居住权人同意,以武力、软暴力等手段强行进入他人居住地的行为,或者在他人居住地到达后,居住权人拒绝提出申请的行为。最常见的非法收集行为是毁坏家具和损坏受害者的财产。侵犯他人住宅扰乱了受害者的正常生活,也破坏了稳定的社会秩序。侵入住宅型本罪和非法侵入住宅罪之间有根本区别。在收取非法债务时,犯罪者打算侵入他人的住所,通过侵扰给债务人带来的心理压力会导致债务人的恐惧,从而获取非法债务。非法侵入住宅罪的主观目的包括但不限于催收债务。3.限制人身自由型本罪与非法拘禁罪的关系刑法第238条对与非法拘禁有关的罪行的起诉和量刑作出了明确规定。非法拘禁罪在客观上限制了人身自由,与限制人身自由型本罪有相似之处,导致催收非法债务罪和非法拘禁罪的法律适用混乱。在该罪中,“限制人身自由”的程度与非法拘禁罪中的“剥夺他人自由”程度并不对应。根据法院的解释,所有因素都与非法拘禁罪的认定有关,如果非法拘禁的次数超过三次,每次超过四个小时或者累计时间超过12个小时,或非法拘禁的人数超过三人,则所有因素都是非法拘禁罪认定的要素,应依法惩处。只有在犯罪所限制的人身自由的数额和期限不符合非法拘禁罪的情况下,才有理由认定为催收非法债务罪。“限制自由”和“剥夺自由”都是限制人身自由的主要表现形式,两者之间存在排他性关系。非法拘禁罪中的“剥夺自由”表明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受到侵犯,该罪中的“限制自由”反映了手段的非法性,其严重程度远低于非法拘禁罪中的“剥夺自由的程度”。二是犯罪人以限制被害人人身自由的方式实施非法追债,并情节严重。同时,犯罪者实施了与催收非法债务和非法拘禁有关的行为。如果罪犯是想象中的普通犯罪,他应该作为严重犯罪受到惩罚。第三,如果罪犯多次从事非法催债活动并使用不同的催收方法,其多项行为同时侵犯了催收非法债务罪和非法拘禁罪,则应数罪并罚。4.恐吓、跟踪、骚扰型本罪与寻衅滋事罪的关系“跟踪和骚扰”是日常词汇的一部分,其行为模式模糊不清,难以定义。骚扰本质上是对稳定生活秩序的破坏。跟踪严重限制了受害者的自由流动。恐吓、跟踪和骚扰都是软暴力的形式,客观地说,跟踪、骚扰是压制受害人人身自由和安全,给受害人造成心理困扰的行为。侵犯债务人住所是债务催收集团最常见、最有效的犯罪方式,主要涉及随后的几项行动,如破坏住房家具、暴力破坏财产、言语恐吓等。据统计,入室盗窃有多种类型,其中入室盗窃多数以他人催收和暴力催收债务的方式发生的。此外,催收集团和债务人同一屋檐下吃住,虽然不能直接危及债务人的安全,但是会给债务人带来强烈的心理压力。这种软暴力行为在司法实践中被广泛使用。结语催收非法债务罪的增加是基于对非法催债有明确的法律定义,符合广泛关注的社会现实。将其定为刑事犯罪合理地符合人民利益,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对非法催收债务的态度。因此,为了正确理解催收非法债务罪的定义和催收非法债务罪的司法适用,有必要明确催收非法债务罪的合法权益——规范“情节严重”的定义标准,深入理解“非法债务”“催收行为”“高利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