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大气的运动规律
全国卷5年考情导向
考题
考点考情
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
全国卷
考点一
I•
大气的
全国卷T36(l)
受热状———
II-T1全
况与气
国卷
全国卷年考点考
C皿S5
II•T6
次统计
全国卷
考点二....
I・
大气运全国卷:l11I111
201642OI5<|2OI44t20l3^2«2#
——T4、T5—
动与降
II•T10命题预测
全国卷
水
(D大气运动的原
II-T7
理分析及影响;
考点三
全国卷全国卷
()天气系统的判
常见的2
—、—、—
11•T4I-T10读及影响;
天气系
T5Til
()气候要素特征
统3
的成因分析。
考点四
气候类全国卷
全国乙卷全国卷
型的成——
II-T10s
•T37(l)T37(l)
因与判TH
读
考点11大气的受热状况与气温
难度:中档题题型:选择题综合题五年3考
真题诊断
▼
1.(2015•全国卷II・门)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
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该地
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
A.大气湿度增高B.大气降水增多
C.近地面风速增大D.气温变率增大
I)[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转变为建设用地,使水面大大减少,水循环减弱,
因而大气湿度会降低,大气降水也不会增多,故A、B两项错误。珠三角城市化水平提高,
城市增多,众多建筑物的阻挡会降低近地面风速,故C错误。由于水面减少,水域对气温的
调节作用减弱,气温变率增大,故D正确。]
2.(2013•全国卷H-T6)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完成下题。
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台风B.海陆分布
C.地形D.大气环流
C[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判断,该地区是台湾岛。台湾山脉纵列中东部,从图
中可以看出,气温随着地势升高而降低。]
3.[2013•全国卷I・T36(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导学号:01252009]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
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C(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
“温暖之都”。图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ab
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囚。
解析:由图a、图b可知,攀枝花位于金沙江谷地中,地势较低,且经常受下沉气流增
温作用的影响;再加上攀枝花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寒冷的冬季风,故1月份气温较高。
答案: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
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高考/
1.高考考查特点
(1)以人类生产活动的变化为背景,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
(2)以区域图、等高线图为背景,考查影响我国气温的主要因素。
2.解题的2个提醒
(1)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地面辐射。因此人们可以通过改变地面状况来影响近
地面大气的温度及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
(2)冬季风是影响我国冬季气温的重要因素。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冬季风的迎风坡,冷
空气堆积,气温较同纬度地区偏低;冬季风的背风坡,受冷空气影响小,气温较同纬度地区
偏局O
知识补偿
1.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
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热量的传输过程,该传输过程可以划分成三大主要的环
节,如下图所示:
太阳
大气上界
丙:
直接利用自然转换
地瓜/火〃〃/〃〃〃/〃/〃〃〃/7〃/
乙:化石储藏
(1)图中()
A.晴朗天气,a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B.湖泊湿地,b能和缓地加热大气
C.二氧化碳增多,c较少补偿地面失热
D.冰雪地面,a-*b的转化率增加
(2)甲、乙、丙代表太阳辐射能在自然界常见的二种类型,则()
A.甲包括水能B.乙包括沼气
C.乙包括石油D.丙包括煤炭
(DB(2)C[第⑴题,a为太阳辐射,天气晴朗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弱,
大部分到达地面;b为地面辐射,湖泊湿地,地面温度变化和缓,因此b能和缓地加热大气;
c为大气逆辐射,二氧化碳增多,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补偿地面
热量增多;冰雪地面,地面反射作用增强,吸收太阳辐射量减少,a->b的转化率减少。第
(2)题,结合图示可知,甲主要是直接利用的生物能;乙包括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并
不包括沼气;丙包括水能、风能等自然转换的太阳能
g气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2.(2016•宜昌模拟)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会出现明显的温度差异。读某中纬度内陆
地区等值线图,回答⑴~(2)题。【导学号:01252010]
(1)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不可能的是()
A.甲、乙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B.丙、丁位于南半球的阴坡
C.甲地较丙地纬度低,气温较高
D.乙地较丙地海拔低,气温较高
(2)若b为26C等温线,则甲地气温的数值可能是()
A.21℃B.22℃
C.23℃D.24*C
(DB(2)0[第⑴题,读图可知,丙地与甲地位于同一海拔高度,但是甲地的温度高
于丙地,乙地气温高于同一海拔的丁地,也就是说同一海拔山北气温高于山南气温;根据等
高线分布可知,在甲乙和丙丁之间有一个山谷,所以丙..丁位于南半球的阳坡。第(2)题,
图示甲地较乙地海拔高度高500米,故气温低3C。,而。为26C。等温线,故甲处气温高于
23C°o]
规律方法
等温线走向(弯曲)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依据等温线走向判断影响因素:
①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一太阳辐射或纬度因素。
②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f海陆分布或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③等温线与山脉走向或高原盆地边缘平行一地形、地势。
(2)依据海陆等温线弯曲判断季节:
①陆地上等温线向南弯曲一1月份,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②陆地上等温线向北弯曲一7月份,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即“一陆南,七陆北”,海洋上与陆地相反,其影响因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3)依据海洋上等温线弯曲判断洋流:
①海洋上等温线向高值弯曲一是一低温区,该处为寒流。
②海洋上等温线向低值弯曲一是一高温区,该处为暖流。
海洋上只要发生等温线弯曲,一般是受洋流的影响,且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
向。
⑷依据陆地上等温线弯曲判断地形:
①陆地上等温线向高值弯曲一该处气温偏低,地貌类型是山地。
②陆地上等温线向低值弯曲f该处气温偏高,地貌类型是谷地(或冷空气影响的背风坡,
如冬季东北平原和四川盆地气温偏高)O
③陆地上等温线是闭合状态:线内温度高(无论冬夏季)一盆地(或城市热岛);线内温度
低一山地;闭合等温线内气温的高低依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判断。
而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
3.(2016•山东省部分重点中学模拟预测)下图为亚欧大陆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单
位:。C),读图回答(1)~⑵题。【导学号:01252011】
(1)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变化规律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年较差由南向北逐渐增大,其原因是受寒流的影响逐渐加大
B.大陆东侧气温年较差的变化梯度大于西侧,其原因是东侧距海远
C,从甲处到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从甲处到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小,其原因是地形较为平坦
(2)气温年敏差最大值出现在甲处附近的原因是()
A.地处内陆中心,四周距离海洋最远
B.地处高纬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最大
C.此处地表植被覆盖少,分布有大量沼泽
I).地处内陆高原、山地,受海洋影响小
(DC(2)D[第⑴题,气温年较差由南向北逐渐增大,其原因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复李时,纬度高的地区太阳高度角大,而且白大时间长,温度较高;冬李时,纬度高的地区
太阳高度角小,而且白天时间短,所以温度较低,使得年较差大,A错误。大陆东侧气温年
较差的变化梯度大于西侧,其原因是西侧受西风影响较大,B错误。从甲处到丙处气温年较
差等值线密集,变化梯度大,其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夏季时,受从海洋来的夏季风
影响大,温度较高,冬季时,受从大陆来的冬季风影响,温度较低,使得年较差较大,C正
确.第⑵题,甲地位于西伯利亚高原地区,地处内陆高原、山地,受海洋影响小,所以气
温年较差最大。]
规律方法
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的判断及原因分析
(1)陆地与海洋: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比同纬度海洋上大。原因是陆地热容量小,
白天和夏季增温快,夜晚和冬季降温快,海洋则相反。
(2)阴天与晴天:阴天气温日较差比晴天小。原因是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
作用强,气温较晴天低;夜晚多云,大气逆辐射强,气温较晴天高。
(3)低纬与中纬:中与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原因是中纬地区四季变化明显,低纬地区
终年高温。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地区出现在赤道附近的海洋上。
考点2|大气运动与降水难度:中档题题型:选择题五年3考
真题诊断
▼
1.(2014•全国卷11・T10)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
是因为()
①盛行西风②地形抬升③暖流增湿④反气旋活跃
A.B.®®
C.③④D.
A[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以判断出图示岛屿为新西兰的南岛,该岛地处西风带内,
岛屿的西南部为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故选A;由洋流的分布可知,该岛屿附近无暖流
分布,如果反气旋活跃则降水不会丰富,故③④说法错误。]
2.(2013•全国卷I・T4~5)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
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
读图,完成⑴~⑵题。【导学号:01252012】
(1)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大气环流B.地形
C.纬度位置I).洋流
(2)该区域位于()
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
B.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
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
D.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DB(2)1)[第⑴题,图示区域位于45°N附近,且分布着一条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
此外植被覆盖区在西部,东部是高原荒漠区。上述信息表明,该区域的西部常年受盛行西风
影响,且处在山脉的迎风波,降水丰富,故植被茂盛,而东部位于山脉的背风地带,降水稀
少,植被稀疏,分布着荒漠。可见,该区域降水西多东少的差异主要是地形(即山脉阻挡西
风)造成的,故选B。该区域同处西风带内,山脉东西两侧纬度位置相同,故排除A、C;图
中山峰距离海洋约180千米,由比例尺可知,该区域西部边缘距海洋也有100多千米,因而
降水差异受洋流影响很小,故排除Do第⑵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区域西部受来自海
洋的西风影响,故应位于大陆的西岸,据此可排除A、C两项;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45°N
附近无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分布,且无荒漠分布,故排除B;北美洲太平洋沿岸45°N附近
分布着南北走向的山脉,且山脉之间高原荒漠广布,与图示信息相吻合,故D正确。]
3.(2013•全国卷H・T7)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下图,完成下题。
【导学号:01252013]
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A.①地B.②地
C.③地1).④地
A台湾岛东部地处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西部多;西部的①④两地中,①地相对于
④地,受偏南风影响小,年降水量最低。
高考.TO]
1.高考考查特点
以区域图为载体设置情景,以小尺度地理要素(等高线、地形、植被等)变化为切入点,
对降水的成因、主导因素及区域的位置等进行设问。
2.解题常见的2个误区
(D遗漏文字信息是误答的原因之一。如第2题中,45°N附近,距海约180千米,说
明图示区域能受到来自海洋西风的影响;山峰海拔3424米,山脉较高,能阻挡西风.
(2)不能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是误答的主要原因。如第1题中,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42°S~46°S之间,即位于西风带;第2题中的比例尺较大,图示区域范围(东西距离)较
小,可排除大气环流的影响。若两地位置较近,且降水差异大,一般是地形因素(迎风坡、
背风坡)导致的。
知识补偿
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关键点2同一水平面上风总是
:从高乐区吹向低压区
二低压•/高压、低压):关键点3
,垂直方
下椁:即;膨*1二V冷百
1:向上总
:‘上1
升1下a
1:是低空
:气压高,
高压低乐干高压、、、、
:高空气
、、、
Z/^^/////////\//^////////////^///^./出低
;关键点1近地面冷的地方气压高,
:热的地方气压低;高空相反
2.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及对气候的影响
90°
极地高气压带干冷,冰原气候
极地东风带/
干冷,苓原气候
-副极地低气压带温湿,肥寒带针叶林气候
--暖湿,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300「副热带高气压带
:工.干热,热带沙漠气候
信风带
、、、、.热带草原气候
「赤道低气压带湿热,热带雨林气候
考向对练
热力环流及影响
1.(2016•潍坊模拟)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较大湖泊与陆地之
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图1示意洞庭湖与岳阳市之间一天中某时刻测得的
湖陆风垂直结构,图2示意洞庭湖东北部的岳阳市某日6~1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捱此完
成⑴~⑶题。
(1)图1所示时刻()
A.①处为陆风B.②处更易形成降水
c.③处风力小于①D.④处盛行上升气流
(2)图2所示日期陆风转湖风的时刻所在时段是()
A.6:00~7:00B.7:30~8:30
C.10:00~11:00I).13:00~14:00
(3)关于岳阳市与湖陪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岳阳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
B.岳阳市规模扩大使湖陆风增强
C.湖陆风使岳阳市昼夜温差减小
D.湖陆风使岳阳市降水减少
(1)D(2)C(3)C[第(D题,读图可知,近地面风由湖区吹向陆地,为湖风;②处盛
行下沉气流,不易形成降水;③处位于高空,摩擦力较小,风力大于①;④处盛行上升气流。
第⑵题,陆风转为湖风的时间,即是陆地气温升高,湖泊气温低于陆地,陆地湿度开始升
高的时间,读图可知,选项中10:00~11:00符合要求。第⑶题,岳阳市地面硬化,加剧
了城市热岛效应,使湖陆风增强,A错误;岳阳市规模扩大,夜晚城市降温慢,使陆风减弱,
B错误;湖风使湖泊湿润的气流进入城市,使城市湿度增加,降水几率增大,D错误;湖陆
风将城市的热量带出市区,从而减小岳阳市昼夜温差
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2.(2016•张家界模拟)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
(1)~(2)题。
(D上述“某月”是()
A.1月B.4月
C.7月I).10月
⑵该月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华北平原地区盛行西北风
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伏旱天气
C.罗马多阴雨天气
【).印度半岛受高压控制
(DC(2)B[读图可知,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偏北,因此“某月”应
属于北半球的夏季,因此第(1)题选C;7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伏
旱天气。]
规律方法
1.降水多少的成因分析
多雨少雨
气流上升气流下沉
低压中心,低气压带控制高压中心,高气压带控制
低压槽控制高压脊控制
锋面控制单一气团控制
地形迎风坡地形背风坡
迎岸风离岸风
暖流沿岸寒流沿岸
夏季风影响冬季风影响
2.根据两地距离判断降水差异影响因素的方法
高考中经常给出两地的降水统计图表、两地的降水具有差异等材料来命题。分析此类题
目时可根据两地距离分析降水差异。
(1)若两地位于位置较远的南、北方向,则一般从大气环流角度去分析,
(2)若两地位于位置较远的东、西方向,则一般从海陆位置角度去分析。
(3)若两地位于纬度大致相当的大陆两岸,则一般从洋流角度去分析。
(4)若两地位置较近,且降水差异较大,则一般从地形(迎、背风坡)角度去分析。
考点31常见天气系统难度:中档题题型:选择题五年2考
真题诊断
1.(2015•全国卷II・T4、5)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
怠该地当曰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2)题。
【导学号:01252014]
(D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A.16时~17时B.17时~18时
C.18时~19时D.19时~20时
(2)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大气逆辐射减弱
(DC(2)B[第(1)题,由图中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可知,本次强沙尘暴是因
冷锋过境形成的,18时~19时这个时间段,气温下降幅度和气压上升幅度都最大,说明正
是强沙尘暴伴随冷锋过境的时间段。故选Co第(2)题,强沙尘暴经过该地时,该地气温下
降幅度和气压上升幅度都很大,导致气温水平差异和水平气压梯度都增大,故A错误、B正
确。沙尘暴经过时,沙尘弥漫,大气能见度降低,削弱了太阳辐射,使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
随之减少,但增强了大气逆辐射,故C、D错误。]
2.(2013•全国卷I・T9〜11)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
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下图,完成(1)~(3)题。
(1)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
A.偏东风B.偏南风
c.东北风D.西北风
(2)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
A.14日14时B.14日19时
C.15日4时I).15日11时
(3)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
A.华北平原,3、4月份
B.四川盆地,1、2月份
C.黄土高原,10、11月份
D.东南丘陵,4、5月份
(DB(2)B(3)D[第(1)题,图中甲地东南侧气压高于西北侧,气流在气压梯度力作
用下由东南向西北流动,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成偏南风。第⑵题,在低压中心(气
旋中心)控制下,很可能会出现暴雨。甲地距低压中心(1)100多千米,低压中心向东移动接
近甲地需要12个小时多,所以暴雨开始时间约为14日19时。第⑶题,此月份该地区被低
压控制,气压较低。而华北平原3、4月份基本上受亚洲高压影响,气压较高,可排除A;
四川盆地1、2月份的等压线分布应受盆地地形影响呈闭合状,而此图中等压线大致东西延
伸非闭合状,可排除B;黄土高原10、11月份气温开始降低,秋高气爽,受高压影师,可
排除C;东南丘陵4、5月份受夏季风影响,气温高,气压低,降水较多,故选D。]
高考.
1.高考考查特点
(1)以沙尘暴、暴雨等人们关注的极端天气现象为切入点,以天气系统图、气温、气压
等气象要素的变化为背景,考查天气系统的判读、天气现象的变化特点及带来的影响。
(2)对天气系统随时间动态变化的考查是全国卷近年来最常见的命题方向。
2.解题的3个提醒
(1)高压、高压脊和单一气团控制下为晴朗天气;低压、低压槽、锋面控制下为阴雨天
气。
(2)锋面气旋不同部分控制下的天气与单独的低压、锋面天气是相同的。
(3)北方夏季的暴雨,春季的沙尘暴,寒潮天气一般为冷锋天气;台风是气旋系统;江
淮地区梅雨及贵阳冬季降水多为准静止锋影响;伏旱则是高压或高压脊的影响。
知识补偿
1.冷锋与天气:
过境前:气温高、
气压低、天气晴朗
过境时:阴天、雨雪、
大风、降温
过境后:气温降低、
气压升高、天气晴朗
2.暖锋与天气:
过境前:气温低、
气压高、天气晴朗
-过境时:多连续性
降水
过境后:气温升高、
气压降低、天气晴朗
3.准静止锋与天气:
〔一笨、昆明、天山准静止锋)-…一-连续性阴雨天气)
4.气旋(低压系统)、反气旋(高压系统)与天气:
G旋(低压系统Y中心气流上升丽雨天气)
便气旋(高压系统》4(中心气流下沉x多为此期天气)
考向对练
锋面系统与天气
1.下图为2015年5月1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1)~(2)
题。
80°E100°E1KTK140AE
1OTE120°E
(1)该日,下列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A.江苏大部分地区遭受冻害
B.重庆发生滑坡泥石流
C.青海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
D.浙江沿海受台风袭击
(2)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江苏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
(DB(2)B[第(1)题,图中显示,该日冷锋没有到达江苏,江苏还处于暖气团控制下,
不可能出现冻害,A错误;重庆处于冷锋雨区位置,降水多,加之重庆多山地地形,所以可
能发生滑坡泥石流,故B正确;青海此时位于高压控制下,不可能普降暴雨,C错误;台风
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属低压系统,据图示气压状况可知,浙江沿海主要受高气
压控制,附近海域无强烈发展的低压系统,因而浙江沿海不可能受台风袭击,D错误。第(2)
题,图中锋面系统为冷锋,冷锋过境前,江苏受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冷锋过境后,
江苏受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上述气温、气压变化特点与图B吻合。]
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2.(2016•潍坊模拟)下图中实线为一空气质点在均质海面上由M到N的流动轨迹示意
图,读图完成(1)~(2)题,
(1)若虚线是经线,可以确定()
A.M、N两地皆位于北半球
B.\1、N两地皆位于南半球
C.U地位于北半球,、地位于南半球
D.M地位于南半球,N地位于北半球
(2)若虚线是纬线,下列现象最可能的是()
A.M地比N地海面程高
B.①③两地比②气温高
C.①③两地比②风力大
D.”地比N地昼夜温差小
(DA(2)B[第⑴题,若虚线是经线,根据空气日M到N的流动轨迹,在M点时,绕
M点气流顺时针辐散,与北半球的反气旋气流方向一致;过②点后,绕、点气流逆时针辐合,
与北半球气旋的气流方向一致,因此可以判断MN两地都位于北半球。第(2)题,M是高压
中心,N是低压中心,同一纬线上,M处海面稍低,N处海面稍高,A错误;②位于MN之间,
风力较大,①@风力较小,C项错误;M地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昼夜温差大,N地受气
旋控制,多阴雨天气,昼夜温差小,I)项错误;图示虚线是纬线,①(3两地距大陆近,夏季
受大陆影响大,气温高,②地位于海洋内部,距陆地较远,夏季气温较低,所以最可能用③
两地比②气温高。]
锋面气旋与天气
3.下图a为“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图”,图b示意“沿甲乙线的气压变化”,图c示意
“沿丙丁线的气压变化”,据此回答(D~(2)题。
【导学号:01252015]
(1)关于图示区域可能出现的天气系统,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沿甲乙线出现冷锋
B.沿甲乙线出现暖锋
C.沿丙丁线出现冷锋
D.沿丙丁线出现暖铃
(2)未来几天,乙地将要经历的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
A.天气转晴,气压升高
B.连续阴雨,气温升高
C.风和日丽,湿度降低
I).狂风暴雨,气温降低
⑴D(2)B[第⑴题,结合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知,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为北半球低
压槽,槽线沿西北一东南向延伸,结合气流运动方向和气流性质知可形成暖锋。第(2)题,
结合上题分析,乙地位于暖锋前方,在暖锋过境时会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暖锋过后气温升
高、气压降低、天气转好,〕
规律方法
锋面气旋的判读
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它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更多见于
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其结构图(北半球)如图所示:
解读上述锋面气旋结构图,应主要抓住以下几点:
⑴锋面的位置: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重合,如图中U、N线。
⑵锋面类型:无论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东侧低压槽附近形成暖锋(如N锋),西侧
低压槽附近形成冷锋(如图中M锋)即东暖西冷。
(3)锋面附近风向:根据风向原理:图中①处为偏北风,②处为偏南风,③处为偏南风;
即风向在低压槽线附近发生改变,锋前与锋后风向几乎垂直。
(4)锋面气旋天气:暖锋N控制的前方多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连续性降水天气,如③
处附近;冷锋M控制的后方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如①处附近。即“暖前、
冷后”出现降水天气。
考点4|气候类型的成因与判读难度:中档题题型:选择题综合题五年3考
真题诊断
1.(2013•全国卷II・T10〜11)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
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
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1)~(2)题。
(D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
⑵夏季,S市主要受()
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
(DC(2)0[第(1)题,降水少、气温高和光照强都不利于雾的形成和持续。第⑵题,
图示地区位于北纬30°的大陆西岸,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被副热带高气压
控制。]
2.[2016•全国乙卷・T37(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导学号:01252016]
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
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
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蛙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
察加半岛的地形。
1600165°
60°
55。
、河流
-200—等6收/m
5yM4750火山、火山再程/m
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解析:观察堪察加半岛的地形特点,大致呈南北向的山脉贯穿半岛,地形以山地为主,
南北向的山脉阻挡来自海洋的夏季风,使半岛东侧多雨,西侧少雨。山地海拔高,相对高度
大,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
答案: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
直差异。
3.[2012•全国卷・T37(l)]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
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
的芦笋出口区。
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
解析:根据经纬度坐标及海陆轮廓可以判断图示地区是南美洲西部,位于热带,全年气
温高,蒸发旺盛,沿海地区受离岸风和秘鲁寒流影响,气候干燥。
答案:位于热带,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受东部山脉阻挡)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
坡,不利降水;(势力强大的)沿海寒流的减湿作用强。
1.高考考查特点
(1)以某区域图为切入点,考查某区域气候的差异及成因」
(2)以某种天气现象为切入点,考查某地气候的成因及特征。
2.解题的3个提醒
(1)描述气候特征抓S点核心:先指出气候特征,然后对气温和降水两要素分别进行描
述。
(2)描述气候分布抓住2个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如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
3(T~40“大陆西岸,亚热带李风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0~35”大陆东岸。
(3)描述气候成因主要从4方面入手: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
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
知识补偿
气候类型的形成与分布示意图
考向对练
....▼....
皿~气候类型的判读
1.(2016•长沙一中模拟)下图是某地气温、降水、潜水水位(潜水面海拔)年内变化图,
读图回答(1)~(2)题。
(注:潜水水位系民用井数据)
(1)图中表示的城市可能是()
A.北京B.贵阳
C.孟买D.横滨
(2)图中所示的这类气候条件容易诱发的地理现象是()
A.寒潮B.泥石流
C.凌汛D.沙尘暴
(1)D(2)B[第⑴题,以温定带,从图中可知最低温在0C。以上,15C。以下,应为亚
热带气候,可能是贵阳或横滨,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孟买是热带季风气候,故A、C错误;
读图可知,潜水水位在5米左右,贵阳在云贵高原上,潜水水位深,横滨在太平洋沿岸,潜
水水位浅说明是横滨,故D正确。第⑵题,据图分析图示气温最低在0C。以上不具备凌汛
条件,一般少受寒潮影响,故A、C错误;降水主要集中在6~7月份,降水比较充足见少受
沙尘影响,最容易诱发的是泥石流。]
规律方法
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
(1)定位法: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依据纬度位置判断温度带,依据海陆位置确
定具体气候类型。
(2)定性法: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如气候特征、典型植被和动物、水文、土壤等)和气候
成因来判定气候类型。例如,地中海气候区的典型植被是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气候区的典
型动物是斑马等。
(3)定量法: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从材料中提取气温和降水要素的信息
进行判断,以“温”定带(温度带),以“水”定型(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征
2.(2016•浙江省五校第二次联考)读世界某区域等压线图(左图)及该区域三地年内气
候资料图(右图),回答⑴~(2)题。【导学号:01252017】
⑴左图所示季节()
A.地中海沿岸风暴潮高发
B.华北玉米正值收获季节
C.南半球各地昼长不断变短
D.青海湖附近油菜花盛开
(2)甲乙丙三地的气候资料依次是右图中的()
A.②®©B.®®®
C.③©®D.
⑴D(2)B[第⑴题,读左图可知,该区域位于欧洲西部地中海沿岸,此时气压中心
为高压,而高压中心位于海洋上,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可知,夏季陆地增温快,气压低,
海洋相反,因此图示为夏季。冬季地中海沿岸受西风控制,风暴潮多发,A错误;华北地区
玉米收获为秋季,B错误:图示不能显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故不能判断南半球昼夜长短的
变化,C错误;青海湖海拔高,油菜花盛开时间为北半球夏季。第(2)题,读图可知,甲地
所处纬度较低,且位于西风的迎风地带,因此冬季气温高于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车推行充电协议书模板
- 电商培训服务合同协议
- 电焊机外壳采购合同协议
- 电商工厂供货合同协议
- 白墙改造租房合同协议
- 白酒公司销售合同协议
- 白酒购销合同协议书范本
- 疫情隔离宾馆合同协议
- 电子显示屏维护合同协议
- 环卫车租赁收购合同协议
- 年产16.6万吨工业涂料用树脂、2.8万吨装配式建筑用硅烷改性胶粘剂用树脂、2万吨高性能防水涂料用树脂项目(一期)公众参与说明
- 员工食堂就餐协议书
- 创伤紧急救护知识课件
- 医院单位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 湖北省第十届湖北省高三(4月)调研模拟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 五一劳动节前安全检查重点
- 2025年03月广东深圳市光明区科技创新局公开招聘专干5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实验小学2025届数学三下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高温急救知识培训
- 学前教育学 课件 第1、2章 绪论;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的方法
- 2025北京丰台高三一模物理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