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引调水工程信息模型设计标准》_第1页
《广东省引调水工程信息模型设计标准》_第2页
《广东省引调水工程信息模型设计标准》_第3页
《广东省引调水工程信息模型设计标准》_第4页
《广东省引调水工程信息模型设计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引调水工程信息模型

设计标准

DesignStandardforWaterDiversionProjectInformationModelingin

GuangdongProvince

(征求意见稿)

20XX-XX-XX发布20XX-XX-XX实施

发布

X/XXXXXX—XXXX

广东省引调水工程信息模型设计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引调水工程信息模型在勘测设计、施工管理、运行维护等阶段的统一性、完整性和

准确性要求,统一化和标准化设计成果。

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在建和新建引调水工程信息模型设计及设计过程中成果的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T/CWHIDA0005水利水电工程信息模型设计应用标准

T/CWHIDA0006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信息模型交付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0.1

引调水工程waterdiversionproject

将水资源较丰富流域的水调到水资源紧缺的流域,以达到地区间调剂水量盈亏,解决缺水地区水资

源需求的系统性措施。

3.0.2

引调水工程信息模型waterdiversionprojectinformationmodeling

在引调水工程设计、施工、运维全生命期内,对工程及设施物理和功能特性的可视化承载与数字

化表达,以下简称“工程信息模型”。

3.0.3

工程对象engineeringobject

构成工程的建筑物、设施、设备、零件等物理实体的集合。

3.0.4

建模软件modelingsoftware

用于三维数字化建模、非几何信息录入、多专业协同设计、二维图纸生成、工程量统计等的计算

机软件产品。

3.0.5

项目总装projectassembly

项目全部专业模型按照实际位置组装在一起的集合体。

3.0.6

几何信息geometricinformation

表示建筑物或构件的空间位置及自身形状(如长、宽、高等)的一组参数,通常还包含构件之间

空间相互约束关系,如相连、平行、垂直等。

3.0.7

1

X/XXXXXX—XXXX

属性信息attributeinformation

建筑物及构件除几何信息以外的其它信息,如材料信息、采购信息及各种专业参数信息等。

3.0.8

模型精细度levelofmodeldefinition

工程设计信息模型中所容纳的模型单元丰富程度的衡量指标。

3.0.9

几何表达精度levelofgeometricdetail

模型单元在视觉呈现时,几何表达真实性和精确性的衡量指标。

4基本规定

4.1建模准备

4.1.1建模软件版本应选择具有稳定功能的版本。

4.1.2建模软件应包含以下功能:

a)模型输入和输出;

b)模型浏览或漫游;

c)模型信息处理;

d)与专业要求相适应的功能;

e)应用成果处理和输出;

f)支持开放的数据交换标准。

4.1.3各阶段模型设计工作开展前,应规定各单位职责及权限,具体职责宜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各方职责

序号单位职责权限

模型设计任务分配;

督促模型设计;

1建设单位模型查看、使用

提供项目级标准;

审核模型

提供模型设计初始资料;

2设计单位提供设计各阶段模型;模型查看、使用、修改

设计阶段项目模型总装

督促模型设计;

3监理单位模型查看、使用

审核模型

设计本标段模型,提供模型源文件,输出模型轻量化格式;

4施工单位标段模型总装;模型查看、使用、修改

维护及更新本标段模型

设计安全监测模型;

5安全监测单位模型查看、使用

模型整合(根据实际安装位置调整模型至实际地理坐标位置)

6设备供应商提供设备模型无

7设备安装单位组装设备模型模型查看、使用

8其他信息化系统实施单位模型编码信息提取模型查看、使用

9运行维护单位模型信息提取及修改应用模型查看、编辑、使用

2

X/XXXXXX—XXXX

4.3建模范围

4.2.1工程信息模型设计全过程宜分为勘测设计、施工管理及运行维护三阶段。

4.2.2模型设计范围应根据工程建设各阶段实际情况确定:

a)勘测设计阶段,模型设计范围应与工程建设需求一致;

b)施工管理阶段,已施工工程区域所对应模型设计范围应与工程实体对象一致,未施工区域

应与工程设计内容一致;

c)运行维护阶段,模型设计范围应与工程实体对象一致。

4.2.3模型设计范围应包括工程相关的可建模的全部专业,具体设计范围详见附录A。

4.3模型组织

4.3.1模型应划分层级,以对引调水工程信息模型进行层级管理。信息模型层级划分原则见下表2。

表2引调水工程信息模型层级

模型层级引调水工程信息模型

项目级项目总装模型

按标段划分

功能级按功能分建筑物

建筑物分区

构件级构成模型至少应达到的层级(如墙、板等)

零件级从属于构件级模型

4.3.2模型层级应符合以下规则:

a)项目级引调水工程信息模型是项目的总装模型,应由功能级引调水工程信息模型组成;

b)功能级引调水工程信息模型按照不同标段、不同功能建筑物划分,应由构件级引调水工程

信息模型组成;

c)构件引调水工程信息模型是功能级引调水工程信息模型的最小功能单元;

d)零件级引调水工程信息模型是构件级引调水工程信息模型的最小组成单元。

4.3.3各阶段模型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则:

a)勘测设计阶段,根据实际需要模型至少达到构件级;

b)施工管理阶段,根据实际需要模型至少达到零件级;

c)运行维护阶段,根据实际需要模型至少达到零件级。

4.3.4模型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a)模型应划分系统,以区分不同专业、单体建筑物不同区域模型设计;

b)模型系统依附模型层级,不同层级的模型设计可划分不同系统,项目总装层级不宜划分系

统;

c)各系统划分应科学、合理,应使后续模型设计工作趋于简易和流畅,应利于模型组装整合。

4.3.5模型应按照模型层级和系统进行拆分,可拆分为:项目总装、标段总装、专业分装及模型文件

4个层级,可按图1执行。

3

X/XXXXXX—XXXX

图1模型拆分示例

4.3.6模型应按照层级进行组装整合。符合以下规则:

a)第一级:项目总装模型(总装,将单体总装文件参考或链接至总装模型);

b)第二级:标段总装模型(区域内,将专业分装文件参考或链接至区域总装);

c)第三级:专业分装模型(专业内,将各专业文件参考或链接至专业总分);

d)第四级:专业设计模型(模型文件)。

4.3.7总装文件时需根据不同软件设定对应的组装规则,包括分装文件的层级关系以及控制规则。

4.3.8分装文件在进行总装时层级关系需满足以下要求:

a)第一级别:项目名称-总装.xxx,为最高一级的文件,直接参考第二级别的区域总装文件,嵌

套参考设置为2级嵌套参考;

b)第二级别:项目名称-x标段-总装.xxx,为第二级文件,直接参考第三级别的专业总装文件,

嵌套参考设置为1级嵌套参考;

c)第三级别:项目名称x标段-专业-分装.xxx,为第三级文件,直接参考第四级别的设计文件,

嵌套参考设置为0,即不做嵌套参考;

d)第四级别:项目名称-x标段-专业-模型文件.xxx,为最底层设计文件,在此级别文件当中模

型设计人员可以做任意的相互参考。

4.4通用规定

4.4.1建模单位规定为公制单位,精度达到mm级;

4.4.2坐标系统:项目实施时,各参与专业统一应用设计约定的坐标系统。建筑、结构专业建模时可

使用相对标高,以±0.00点为Z轴原点,机电专业使用本专业相应的相对标高;

4.4.3建模基点设置即统一模型的定位基准,用于专业内的定位配合以及与其他专业之间的定位配合,

确保最终模型分装以及总装的统一性和准确性。定位基准应符合表3要求:

表3.建模基点设置要求

序号要求

1统一坐标点信息

2各专业参考同一总平面布置图或者同一个轴网

3单体构(建)筑物一般以1轴和A轴交点作为基点,单体非构(建)筑物以起始桩号与线路中心线的交点作为基点

4

X/XXXXXX—XXXX

4建立“正北”和“项目北”之间的关系

4.5模型命名

4.5.1引调水工程信息模型所包含的信息应符合实际工程项目的使用需求,其名称应简明且易于辨识,

方便项目使用管理。

4.5.2引调水工程信息模型命名宜符合下列规定:

a)全生命周期工程中,同一对象和参数的命名应保持一致;

b)引调水工程对象和各类参数的命名应符合国家相应标准;

c)引调水工程对象和参数命名首先宜采用设计阶段及设计特性进行命名,然后根据区域及专业

进行命名,最后根据空间特性、材质或标高等特性进行命名。特性参数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取;

d)模型命名应包括相关信息:项目信息、分区或系统、专业、楼层或标高、设计者、版本;

e)构件命名应包括:构件类型、材质、尺寸;

f)命名应采用简洁宜辨识,且符合工程习惯的命名;

g)宜使用汉字、英文字符、数字、半角下划线“_”和半角连字符“-”的组合。字段内部组合

宜使用半角连字符“-”,字段之间宜使用半角下划线“_”分隔。各字符之间、符号之间、字符与符号

之间均不宜留空格;

h)模型对象命名应具有规范性、合理性、简洁性及可扩展性。

4.5.3模型文件命名宜按图2进行。

图2引调水工程信息模型命名

a)项目代码:用于识别不同项目,宜用项目首字母或公司系统项目编码;

b)标段/分区/系统/子项:用于识别子模型文件与项目的关系;

c)专业:区分项目中各专业;

d)模型层级:用于区分模型层级,宜分为项目总装,分区总装,专业分装,模型文件;

e)位置:用于识别模型实体所在工程区域位置;

f)设计或更新者:用于识别设计模型的人员;

g)版本:用于区分因变更而产生的模型版本,宜用日期描述;

h)文件扩展名:常用工程信息模型建模软件生成的软件格式。

4.5.4各专业简称宜按表4进行。

表4专业简称表

专业(中文)专业(英文)专业代码(中文)专业代码(英文)

5

X/XXXXXX—XXXX

规划Planning规PL

水文Hydrology水文H

测绘SurveyingandMapping测SM

勘察Investigation勘V

地质Geology地G

土建CivilStructure土CS

水工结构HydraulicStructure水工HS

监测Monitoring监MO

金属结构MetalStructure金结MS

水力机械HydraulicMachinery水机HM

电气一次ElectricalPrimary一次EP

电气二次ElectricalSecondary二次ES

通信工程CommunicationEngineering通信CE

消防FireProtection消FP

建筑Architecture建A

结构StructureEngineering结S

给排水PlumbingEngineering水P

暖通工程Mechanical暖M

景观Landscape景L

交通Traffic交T

施工Construction施C

移民安置ResettlementArrangement移安RA

环境工程EnvironmentalEngineering环EE

水土保持工程WaterandSoilConservationEngineering水保WSC

生态工程EcologicalEngineering生ECE

经济Economics经EC

管理Management管MT

采购Procurement采PC

招投标Bidding招投标BI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模型BIM

其他专业OtherDisciplines其它X

4.5.5模型元素命名应遵从4.5.2的规定,满足简洁性、易编辑性,同时表达模型构件的主要信息,

如构件类型、材质及尺寸等。模型构件清单详见附录A。

4.6模型颜色

4.6.1模型配色及线型要求应符合以下原则:

a)模型各系统、各专业应着不同配色;

b)模型二维配色及线型应清晰鲜明;

c)具体实施根据项目要求而定,模型颜色应与工程建设常识保持一致。

4.6.2土建建筑结构专业可沿用系统自带材质默认色彩。

4.6.3机电专业可根据系统划分模型配色体系,配色应采用不同色系方便区分不同系统分类,详见附

6

X/XXXXXX—XXXX

录B。

4.7模型精细度

4.7.1模型设计时,应确定模型单元的设计层级。

4.7.2模型单元层级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模型单元层级划分

模型单元分级模型单元用途

项目级模型单元承载项目、子项目或局部工程信息

功能级模型单元承载完整功能的系统或空间信息

构件级模型单元承载单一的构配件信息

零件级模型单元承载从属于构配件的组成零件或安装零件信息

4.7.3模型单元实体的精细度应包含两方面,即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亦可表达为几何属性表达精

度和信息属性表达精度。

4.7.4几何属性表达精度可分为四个等级,详见表6。

表6工程信息模型几何表达精度等级划分

等级英文名代号几何表达精度要求

1级几何表达精度level1ofgeometricdetailG1具备基本外轮廓形状,粗略的尺寸和形状

近似几何尺寸,形状和方向,能够反映物体本身大致

2级几何表达精度level2ofgeometricdetailG2的几何特性。主要外观尺寸不得变更,细部尺寸可调

详细的模型实体,最终确定模型尺寸,能够根据该模

3级几何表达精度level3ofgeometricdetailG3

型进行构件的加工制造

竣工模型实体尺寸、材质、产品,满足高精度渲染展

4级几何表达精度level4ofgeometricdetailG4示、产品管理、制造加工准备等高精度识别需求的几

何表达精度

4.7.5信息属性表达精度可分为四个等级,详见表7。

表7工程信息模型几何表达精度等级划分

等级英文名代号几何表达精度要求

1级信息深度level1ofinformationdetailN1包括非几何数据,仅长度、面积、位置

2级信息深度level2ofinformationdetailN2构件宜包括粗略几何尺寸、材质、产品信息

构件除包括几何尺寸、材质、产品信息外,还应附加

3级信息深度level3ofinformationdetailN3

模型的施工信息,包括生产、运输、安装等方面

构件除包括几何尺寸、材质、产品信息外,还应附加

4级信息深度Level4ofinformationdetailN4

模型的资产信息和维护信息

7

X/XXXXXX—XXXX

4.7.6各级信息深度以及单元构件实体设计精细度具体信息详见《广东省引调水工程信息模型交付标

准》。

4.7.7勘测设计阶段模型宜包括土建、钢结构、机电等模型单元,支持深化设计、专业协调、预制加

工、施工交底等应用,几何属性表达精度应满足G3要求,信息属性表达精度至少满足N3要求。

4.7.8施工管理阶段模型宜包括支持施工模拟、施工交底、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资金管

理等应用的模型单元,几何属性表达精度应满足G3要求,信息属性表达精度满足N3及以上要求。

4.7.9运行维护阶段模型宜基于施工过程模型并按照工程变更进行更新,附加或关联相关验收资料及

信息,与工程项目交付实体一致,几何属性表达精度应至少满足G4要求,信息深度满足N3要求。

5模型设计

5.1一般规定

5.1.1工程建设各阶段模型宜按照需求分阶段设计,且模型在勘测设计阶段、施工管理阶段、运行维

护阶段传递。

5.1.2各阶段模型设计流程宜按图3执行:

图3模型设计流程

8

X/XXXXXX—XXXX

5.1.3地形环境模型设计可采用导入点云数据、等高线数据生成,也可采用实景建模提取地形面模型,

或使用其他方式。

5.1.4地质模型设计可采用勘探数据、地质测绘等资料建立,模型成果应能反应外业勘察成果,地层

界面应采用合理的算法拟合。

5.1.5地形地质模型设计,应依据工程类型确定模型边界范围。

5.1.6工程模型(土建、机电、监测)设计宜采用实体拉伸、单元引用或参数化手段进行设计。

5.1.7土建、机电、监测等专业构件定位宜参照当前层标高和轴网,应分层设计。

5.1.8异形模型体,应采用路径放样或其他方式进行设计,设计完成后应与常规建模手段特征一致。

5.1.9各阶段模型编码应符合《广东省引调水工程信息模型分类与编码标准》。

5.1.10模型设计完成,应根据项目工程总布置图将模型移至实际地理坐标位置。

5.2勘测设计阶段

5.2.1应在每个设计阶段开始时同步创建勘测设计模型。

5.2.2勘测设计模型设计范围应与工程设计内容一致。

5.2.4勘测设计模型可进行二维出图,三维模型浏览等操作。

5.3施工管理阶段

5.3.1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设计施工过程管理模型。

5.2.3施工管理模型宜在勘测设计模型上进行修改,并确保工程已建部分模型与实体工程一致。

5.2.4施工过程管理阶段模型宜进行安全、进度、质量、资金等应用,已建工程区域模型应符合安全、

进度、质量、资金最小信息颗粒度要求划分,确保对应关联。

5.2.5工程竣工后应提交竣工模型。

5.3运行维护阶段

5.3.1运行维护模型是在竣工模型的基础上增加运行维护阶段信息而成。

5.3.2竣工模型应满足能够导入运维平台的要求。

5.3.3竣工模型编码应根据运维需求,参考施工阶段已有编码数据形成,并整合录入运维平台,以此

为基础建立重要设备设施工程信息模型和其它相关信息的关联关系。

6模型整合

6.0.1模型整合过程涉及多专业的多款软件的数据交互,应保证模型及相关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6.0.2模型整合宜按模型层级,依据工程区域实际情况,从整体到局部,从系统到专业进行模型区分,

便于对模型进行整体分析和研究。

6.0.3模型整合过程中,建模软件的数据及模型交互应遵循通用的数据交换标准或其他轻量化规则,

以统一数据表达和传输标准。

6.0.4模型设计使用不同平台的多款软件时,模型整合时,各专业模型应绑定属性信息与模型信息,

以通用数据格式导出所有相关属性信息,并遵循相关标准。

6.0.5应用不同软件设计的工程信息模型,宜使用开放或兼容的数据格式进行数据传递,实现各阶段

的数据互用或集成。

9

X/XXXXXX—XXXX

7模型校审

7.0.1本章节内容仅适用引调水工程设计过程中产生的模型成果。

7.0.2模型成果应经过校审,调整优化后,则可作为模型成果交付的文件。

7.0.3各专业模型成果应由各专业内部校核及审查。

7.0.4专业内部校审流程宜按图4执行。

图4专业内部模型校审

7.0.5各专业模型进行总装后,应进行多专业会审,会审可采用模型浏览或碰撞检测。

7.0.6碰撞检测流程详见《广东省引调水工程信息模型应用标准》。

8模型成果输出

8.0.1模型设计形成的成果应包括模型和基于模型的应用成果,详见表8。

表8施工阶段模型成果

工程建设阶段应用

勘测设计阶段(可研、初设、施工

方案比选,各子阶段可视化模型、二三维出图、碰撞检测、工程量统计、仿真渲染

图阶段)

施工阶段(施工深化设计阶段、施各阶段各专业可视化模型、碰撞检测及三维管综、工程量统计报告、二维制图、施工场地规划、施工进

工过程管理阶段、竣工阶段)度模拟、多媒体成果

运行维护阶段AR/VR仿真培训教学、维护方案预演、设备跟踪维护等

8.1可视化模型

8.1.1模型设计完成后,直接输出的成果应为可视化模型,应满足可编辑、可轻量化、可应用要求。

8.1.2施工各阶段模型可视化成果应满足各阶段模型深度要求,直观、真实、准确表达各阶段工程面

貌。

8.1.3模型成果应总装,并满足可拆分,可单显等要求,满足不同查看需求。

10

X/XXXXXX—XXXX

8.2碰撞检测及三维管综

8.2.1模型整合后,应根据碰撞检测规则进行碰撞检测分析,编制碰撞检测报告。

8.2.2碰撞检测应包括机电专业碰撞,机电专业与土建专业碰撞和土建专业自碰撞。

8.2.3基于碰撞检测进行三维管线综合分析,优化管线排布,各专业应基于碰撞检测报告调整优化模

型成果。

8.2.4碰撞检测操作流程详见《广东省引调水工程信息模型应用标准》。

8.3工程量统计

8.3.1模型检查完成后,土建和机电专业应根据模型自动统计工程建设相关材料用量。

8.3.2工程特征表和工程量清单应符合水利水电工程的性质。

8.3.3工程量统计结果应分别与传统算量结果和实际用量结果进行比对。

8.4二维制图

8.4.1为应对复杂节点施工,应通过工程信息模型制作三维图册,三维图册应具备平面图、断面图,

以明确尺寸、坡度、标高等信息,并确保施工准确性,符合国家相关出图标准。同时增加相应三维轴

测图作为说明,每个区域应至少出三张三维轴测图。

8.4.2三维轴侧图宜包含项目区域,项目位置及说明信息。

8.5施工进度模拟

8.5.1为提前验证施工进度组织安排的合理性,应基于模型及应用软件,进行施工进度模拟。

8.5.2按照可表达进度的最小颗粒度对工程模型进行拆分,挂接计划进度信息,准确反映施工计划进

度。

8.5.3通过进度模拟成果,应适时优化调整施工进度组织计划。

8.6施工场地规划

8.6.1施工前,应基于施工场地模型,进行施工场地部署优化。

8.6.2场地规划包括生活区与工作区的布置规划、工作区机械布置、道路及材料堆放布置规划。

8.6.3基于三维模型的场地规划模拟结果,应对实际场地布置进行合理优化调整。

8.7多媒体成果

8.7.1模型设计完成后,宜采用专业化场景模拟、渲染、配色及制作软件,对工程进行多角度和全方

位模拟展示,进行相应仿真视频制作,形成项目多媒体成果。

8.7.2视频内容应包含工程主要概况介绍,内容时长应以充分说明表达内容为准。

8.7.3原始分辨率不宜小于1280x720,帧率不少于15帧/s。

8.7.4视频成果应配音、配字幕,以确保成果易于理解。

11

X/XXXXXX—XXXX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引调水工程信息模型设计范围

A.1勘测工程信息模型设计范围应符合表A.1的规定。

表A.1勘测模型设计范围

运行维护

专业工程对象元素勘测设计阶段施工管理阶段

阶段

栅格正摄影像√√

点云模型√√

测绘等高线模型√√

矢量及其他

地形面模型√√√

实景模型√√√

勘探线勘探线√√

钻孔√√√

平洞√√√

勘探探井√√√

探槽√√√

探坑√√√

基覆界面√√√

地层地层界面√√√

地层实体√√√

断层√√√

挤压带界面√√√

裂隙界面√√√

地质构造

层间错动带√√√

层内错动带√√√

地质

褶皱√√√

强风化界面√√√

强风化实体√√√

弱风化界面√√√

风化分区弱风化实体√√√

微风化界面√√√

微风化实体√√√

未风化岩石实体√√√

强卸荷界面√√√

强卸荷实体√√√

卸荷分区

弱卸荷界面√√√

弱卸荷实体√√√

地表水位面√√√

水文地质

地下水位面√√√

12

X/XXXXXX—XXXX

运行维护

专业工程对象元素勘测设计阶段施工管理阶段

阶段

正常蓄水位面√√√

相对隔水层界面√√√

相对隔水层实体√√√

滑坡体√√√

崩坡积体√√√

崩塌体√√√

倾倒体√√√

不良地质体

危岩体√√√

暗浜√√√

泥石流√√√

岩溶√√√

Ⅰ类围岩实体√√√

Ⅱ类围岩实体√√√

围岩质量分

Ⅲ类围岩实体√√√

Ⅳ类围岩实体√√√

Ⅴ类围岩实体√√√

A.2土建模型设计范围应符合表A.2的规定。

表A.2土建模型设计范围

运行维护阶

专业工程对象元素勘测设计阶段施工管理阶段

填筑土√√√

坝壳√√√

防渗体√√√

心墙基座√√√

反滤层√√√

过渡层√√√

坝体

马道√√√

护坡√√√

土工膜√√√

土建

土工布√√√

护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