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成语故事讲解TOC\o"1-2"\h\u29271第一章成语起源与发展 238571.1成语的由来 2106391.1.1神话传说 2190131.1.2历史事件 243551.1.3文学作品 355911.1.4民间传说 3166771.1.5先秦时期 37781.1.6汉代 3241551.1.7唐宋时期 3256261.1.8明清时期 3234761.1.9现代 310899第二章常用成语分类解析 4277421.1.10狐假虎威 4280201.1.11狼狈为奸 4250251.1.12杯水车薪 4320951.1.13黔驴技穷 4254441.1.14瓜熟蒂落 4244261.1.15根深叶茂 458961.1.16独木不成林 428901.1.17草船借箭 5170591.1.18海阔天空 5286471.1.19山高水长 5325411.1.20风起云涌 565671.1.21地覆天翻 525521.1.22和衷共济 5286501.1.23同舟共济 5300351.1.24离心离德 6275341.1.25亲密无间 612517第三章成语中的智慧 6303311.1.26防微杜渐 6317091.1.27因材施教 6257191.1.28滥竽充数 637981.1.29悬梁刺股 6143071.1.30凿壁借光 615871.1.31废寝忘食 7146001.1.32百折不挠 763121.1.33锲而不舍 7238361.1.34卧薪尝胆 717080第四章成语中的历史故事 787481.1.35滥竽充数 759951.1.36负荆请罪 7285511.1.37孟母三迁 8101371.1.38韦编三绝 8180211.1.39草木皆兵 8154631.1.40破釜沉舟 811485第五章成语中的情感表达 818168第六章成语中的趣味 10198111.1.41画蛇添足 10139181.1.42井底之蛙 10223761.1.43猜灯谜 10118501.1.44字谜成语 10209491.1.45俗语成语 11112811.1.46农事成语 1122131第七章成语中的道德观念 1121757第八章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295991.1.47成语在日常对话中的运用 12163891.1.48成语在口语表达中的修辞作用 12151031.1.49成语在口语中的幽默效果 13241581.1.50成语在文章标题中的应用 1370531.1.51成语在文章开头和结尾的应用 133911.1.52成语在文章正文中的应用 13319271.1.53成语在寒暄中的应用 13129871.1.54成语在赞美他人中的应用 13197511.1.55成语在劝诫他人中的应用 13283981.1.56成语在化解尴尬场面中的应用 14目录第一章成语起源与发展1.1成语的由来成语,作为中华民族语言宝库中的瑰宝,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成语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神话、历史事件、文学作品以及民间传说。1.1.1神话传说在古代神话传说中,许多成语便已初露端倪。例如,“精卫填海”源自《山海经》中的故事,讲述精卫鸟为了填海报仇,坚持不懈地搬运小石子投入大海,最终化作大海中的珊瑚。此类成语通过神话故事,传达了勤奋、坚韧的品质。1.1.2历史事件成语的产生,与历史事件密切相关。如“草木皆兵”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描述晋国军队在战争中的紧张状态,将草木都当作敌人。这些成语生动地反映了历史事件中的紧张氛围和人物心态。1.1.3文学作品古代文学作品是成语的重要来源。如《诗经》、《楚辞》等古籍中,就有许多成语的雏形。例如,“亡羊补牢”出自《战国策·楚策四》,意指出了问题后及时采取措施,以防再次发生。这些成语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运用。1.1.4民间传说民间传说也是成语的重要来源之一。如“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五蠹》,讲述一个农夫偶然得到一只撞树而死的兔子,便放弃耕作,每天守在树旁等待兔子撞死。这类成语通过民间故事,传达了懒惰、不思进取的教训。第二节成语的发展历程成语的发展历程,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紧密相连。从先秦时期到现代,成语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发展:1.1.5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是成语的初创阶段。这一时期的成语主要来源于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和民间故事。这些成语以四字为主,简洁明了,富有哲理。1.1.6汉代汉代是成语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成语在先秦的基础上逐渐丰富,许多成语开始出现在文献中。如《史记》、《汉书》等史书中,都有大量成语的运用。1.1.7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是成语的成熟阶段。这一时期的成语在数量和种类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如唐代的《白氏六帖》和宋代的《太平广记》等文献,收录了大量成语。1.1.8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成语的传承与创新阶段。这一时期的成语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许多成语被收录进各类字典和成语词典。同时新的成语也在不断产生。1.1.9现代现代是成语的广泛应用阶段。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成语已经成为汉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各类文学作品、日常交流以及教育教学中,成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目录第二章常用成语分类解析第一节动物成语成语是汉语中富有表现力的短语,其中动物成语以其生动形象、寓意深刻而广受欢迎。下面将对一些常用的动物成语进行解析。1.1.10狐假虎威【释义】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出处】《战国策·楚策四》:“狐假虎威,以壮声势。”1.1.11狼狈为奸【释义】比喻互相勾结,共同做坏事。【出处】《左传·宣公十一年》:“狼狈为奸,其势不孤。”1.1.12杯水车薪【释义】比喻力量小,解决不了问题。【出处】《孟子·告子下》:“杯水车薪,无补于事。”1.1.13黔驴技穷【释义】比喻本领有限,无法施展。【出处】《庄子·秋水》:“黔驴技穷,始知止也。”第二节植物成语植物成语以其自然之美和寓意丰富,成为人们表达情感、阐述道理的重要手段。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植物成语。1.1.14瓜熟蒂落【释义】比喻事情到了成熟的时候,自然会成功。【出处】《战国策·齐策四》:“瓜熟蒂落,水到渠成。”1.1.15根深叶茂【释义】比喻基础牢固,事业发达。【出处】《左传·昭公七年》:“根深则叶茂,源远流长。”1.1.16独木不成林【释义】比喻单靠一个人的力量难以成大事。【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独木不成林,单弦不成音。”1.1.17草船借箭【释义】比喻利用敌人的力量来攻击敌人。【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草船借箭,火烧连营。”第三节地理成语地理成语以地理现象和地理名称为素材,形象地表达了某些道理。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地理成语。1.1.18海阔天空【释义】比喻心胸开阔,无拘无束。【出处】《庄子·逍遥游》:“海阔天空,任鸟飞。”1.1.19山高水长【释义】比喻恩德深厚,流传久远。【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山高水长,恩德难忘。”1.1.20风起云涌【释义】比喻事物发展迅速,声势浩大。【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风起云涌,星夜兼程。”1.1.21地覆天翻【释义】比喻变化巨大,影响深远。【出处】《左传·昭公十七年》:“地覆天翻,民不聊生。”第四节人际关系成语人际关系成语以人际关系为背景,生动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规律。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人际关系成语。1.1.22和衷共济【释义】比喻同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和衷共济,克勤克俭。”1.1.23同舟共济【释义】比喻在困难或危险的情况下,共同合作,互相支持。【出处】《左传·昭公十七年》:“同舟共济,患难与共。”1.1.24离心离德【释义】比喻人心涣散,丧失团结。【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离心离德,不足以成事。”1.1.25亲密无间【释义】比喻关系非常亲密,没有任何隔阂。【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亲密无间,如同一体。”第三章成语中的智慧第一节哲理成语成语作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智慧。这些哲理成语,往往以简短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道理,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把握人生。1.1.26防微杜渐防微杜渐,意为在错误或坏事刚刚萌芽的时候,就加以防止和杜绝,以免其逐渐发展壮大,造成严重后果。这一成语告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细节,及时发觉并改正错误,防患于未然。1.1.27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指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这一成语强调了教育的个体化,提倡因人而异,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1.1.28滥竽充数滥竽充数,形容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这一成语提醒人们,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丧失自我,要有真才实学,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第二节勤奋成语勤奋成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刻苦的精神风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追求卓越、不断进步。1.1.29悬梁刺股悬梁刺股,形容勤奋好学,刻苦自励。这一成语来源于古代学者苏秦的故事,他为了求学,晚上用绳子悬在屋梁上,白天则刺自己的大腿,以警醒自己不要懈怠。1.1.30凿壁借光凿壁借光,形容刻苦攻读,不怕困难。这一成语来源于古代学者匡衡的故事,他为了读书,晚上凿穿墙壁借邻居家的光线。这一成语强调了在困境中寻求知识的重要性。1.1.31废寝忘食废寝忘食,形容专心致志,勤奋努力。这一成语意味着为了追求目标,可以不顾一切地付出努力,甚至牺牲休息和饮食。第三节自强不息成语自强不息成语传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向前的精神,激励着人们勇往直前,不断追求进步。1.1.32百折不挠百折不挠,形容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屈服,意志坚定。这一成语告诫人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不怕失败,才能最终成功。1.1.33锲而不舍锲而不舍,形容有恒心,有毅力。这一成语来源于古代学者荀子的论述,他强调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1.1.34卧薪尝胆卧薪尝胆,形容在屈辱和困境中发愤图强,立志雪耻。这一成语来源于越王勾践的故事,他为了报仇雪恨,卧薪尝胆,最终实现了复国大业。这一成语鼓励人们要有坚定的信念,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第四章成语中的历史故事第一节历史成语成语是汉语语言的瑰宝,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故事。这些历史成语往往源自古代文献、民间传说或历史事件,生动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民情、哲理智慧。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历史成语及其故事:1.1.35滥竽充数滥竽充数的故事出自《韩非子·难一》。战国时期,齐宣王喜欢听竽乐,他要求乐师们必须一起演奏。南郭先生本不会吹竽,但为了混饭吃,他硬着头皮参加了乐队。齐宣王去世后,新王即位,要求乐师们轮流吹奏。南郭先生无法继续蒙混过关,只好逃跑。这个成语寓意着不懂装懂、混日子的行为。1.1.36负荆请罪负荆请罪的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和上卿蔺相如因误会而发生争执。蔺相如为了避免内斗,主动让步。廉颇得知真相后,深感愧疚,于是背负荆条,赤裸上身,前往蔺相如家请罪。这个成语表达了勇于承认错误、诚心道歉的精神。第二节历史人物成语历史人物成语是指以历史人物的名字或事迹为成语来源的成语。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历史人物成语及其故事:1.1.37孟母三迁孟母三迁的故事出自《孟子·公孙丑章句》。孟子母亲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三次搬家。这个成语寓意着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环境,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条件。1.1.38韦编三绝韦编三绝的故事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年研究《易经》,因为反复翻阅,竟把编联竹简的皮绳磨断三次。这个成语形容勤奋好学,专心致志。第三节历史事件成语历史事件成语是指以历史事件为成语来源的成语。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历史事件成语及其故事:1.1.39草木皆兵草木皆兵的故事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战国时期,晋国和楚国交战,晋军士气低落,楚军趁机进攻。晋军惊慌失措,误以为四周都是敌人。这个成语形容极度恐慌,疑神疑鬼。1.1.40破釜沉舟破釜沉舟的故事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秦朝末年,项羽渡过乌江,与秦军决战。为了坚定军心,项羽下令破釜沉舟,表示不胜则死。这个成语寓意着下定决心,全力以赴。第五章成语中的情感表达第一节情感成语成语,作为汉语语言的精华,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也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色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的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让他们理解和感受到各种情感的表达。本节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情感成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喜出望外”,形容因意外的喜事而高兴。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描述的是韩信得知自己被任命为上将时的喜悦心情。学生在学习这个成语时,可以深刻理解到人们在遭遇意外喜事时的情感表现。“悲痛欲绝”,形容非常伤心,到了极点。这个成语出自《红楼梦》,描述的是贾宝玉得知林黛玉去世的消息后的悲痛心情。通过学习这个成语,学生可以感受到人们在失去亲人或遭遇重大打击时的情感流露。“欣喜若狂”,形容非常高兴,到了狂喜的地步。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描述的是晋文公得知楚军大败后的喜悦心情。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个成语,理解人们在成功或胜利时的情感表达。第二节爱国主义成语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成语中,有许多表达爱国主义的成语,它们传达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精忠报国”,形容对国家极其忠诚,愿意为国家献出一切。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描述的是吴起对国家的忠诚和献身精神。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个成语,理解到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和崇高。“宁死不屈”,形容在敌人面前坚强不屈,宁愿死也不屈服。这个成语出自《史记·田单列传》,描述的是田单在敌军面前坚强不屈的精神。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个成语,感受到爱国主义者在国家危难时刻的坚定信念。“为国捐躯”,形容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献出生命。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描述的是韩信在战争中选择牺牲自己以保国家的安全。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个成语,理解到爱国主义者对国家的无私奉献。第三节友谊成语友谊是人类社会中一种珍贵的情感,成语中也有许多表达友谊的成语,它们传达了人们对友情的珍视和赞美。“情同手足”,形容朋友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厚,就像亲兄弟一样。这个成语来源于《诗经·小雅·车舝》,描述的是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个成语,理解到友谊的宝贵和珍贵。“莫逆之交”,形容彼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范式传》,描述的是范式与张劭之间的深厚友谊。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个成语,感受到友谊的真诚和持久。“刎颈之交”,形容朋友之间的友谊非常深厚,即使面临生死关头也不会动摇。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描述的是韩信与张耳之间的深厚友谊。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个成语,理解到友谊的坚定和忠诚。目录第六章成语中的趣味第一节趣味成语成语,作为汉语的瑰宝,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更在许多成语中散发着独特的趣味性。以下是一些趣味成语的介绍。1.1.41画蛇添足“画蛇添足”形容做事过分,结果反而不好。这个成语来源于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人比赛画蛇,规定先画好的人可以得到一壶酒。一人先画好了蛇,却觉得不够完美,便给蛇添上了脚。结果,另一人趁机完成了画作,赢得了酒。这个故事以幽默的方式告诫人们,不要过度追求完美。1.1.42井底之蛙“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短浅的人。这个成语的趣味性体现在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井底的青蛙,它只能看到井口的一小块天空,无法了解外面的广阔世界。这个成语寓意深刻,同时也让人会心一笑。第二节谜语成语谜语成语是一种将成语与谜语相结合的特殊形式,既有趣味性,又考验智慧。1.1.43猜灯谜“猜灯谜”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活动,人们在灯笼上写上谜语,供人猜测。如“一口井,井里水,猜一成语。”答案是“井井有条”。这种谜语成语既锻炼了人们的思维,又增添了节日的乐趣。1.1.44字谜成语“字谜成语”则是以成语中的字为谜底,如“一口井,猜一成语。”答案是“井井有条”。这类成语谜语既考验了人们的文字功底,又提高了成语的学习兴趣。第三节谚语成语谚语成语是民间流传的一种简短、朴实的成语,它往往以口头形式传播,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1.1.45俗语成语“俗语成语”通常来源于民间口头禅,如“人多力量大”、“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等。这些成语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1.1.46农事成语“农事成语”则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如“春暖花开”、“秋收冬藏”等。这类成语反映了我国农民的智慧和对自然规律的认知。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成语中的趣味性不仅体现在内容上,还体现在形式上,它们为我们的语言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目录第七章成语中的道德观念第一节道德成语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的行为准则,是衡量是非善恶的标准。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道德观念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成语作为中华民族的语言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以下是一些典型的道德成语:(1)仁爱:仁者爱人,倡导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和谐。(2)礼貌:礼貌待人,尊重他人,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体现了文明礼貌的道德观念。(3)正直:坚守正义,不偏不倚,敢于面对困难和压力,维护公平正义。(4)勤奋: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努力进取,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5)谦逊: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重他人,体现了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第二节善行成语善行,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的善良行为。善行成语传达了人们对于善良行为的赞美和推崇,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善行成语:(1)雪中送炭:在别人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温暖。(2)知恩图报:感激他人的恩惠,用实际行动回报别人的帮助,彰显了感恩之心。(3)救死扶伤:关爱生命,拯救他人的生命,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4)爱心满满:关心他人,关爱弱者,传递正能量,体现了善良的心地。(5)慈善为怀: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关爱弱势群体,展现了人类的善良品质。第三节忠诚成语忠诚,是指对国家、民族、事业、朋友等坚定不移的信仰和忠诚。忠诚成语传达了人们对于忠诚品质的赞美和推崇,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忠诚成语:(1)忠心耿耿:形容对国家、民族、事业等忠诚不渝,始终坚守信仰。(2)赤胆忠心:形容忠诚勇敢,敢于为国家、民族、事业献身。(3)忠诚可靠:形容为人忠诚,值得信赖,是人们交往中的重要品质。(4)忠贞不渝:形容对爱情、友谊等忠诚专一,永不改变。(5)忠言逆耳:形容忠诚正直的人敢于说真话,即使有时听起来不舒服,也是出于关爱和忠诚。通过以上成语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道德观念在成语中的体现,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优良品质。第八章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第一节成语在口语中的应用成语是汉语中的瑰宝,以其简洁、形象、寓意深刻而广受欢迎。在口语中,恰当运用成语,不仅能丰富语言表达,还能增强语言的魅力。1.1.47成语在日常对话中的运用在日常对话中,成语的使用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例如,当描述一个人非常聪明时,可以说:“他真是聪明绝顶。”这里的“聪明绝顶”就是一个典型的成语,既形象又传神。1.1.48成语在口语表达中的修辞作用成语在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河北省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
- 2025湖南省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南京审计大学《数学学科与教学指导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海南医学院《数字时代品牌传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城市职业学院《会计电算化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做账实操-保险行业的账务处理示例
- 2025青海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主任工作技能》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精神分析理论与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三维建模与贴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工作室成员成长档案模板(内部版)课件
-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
- 弱电系统巡查记录表(办公楼)
- 预防接种人员岗位培训习题(Ⅰ类培训练习题库共385题)
- 现场经济签证单范本
- 《网店运营与管理》课件(完整版)
- 《跨境电商B2B操作实务》教学大纲
- 河口区自然资源
- 精益改善项目管理制度
- 2012数据结构英文试卷A及答案
- 机翼结构(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