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创新与研发指南_第1页
农业科技创新与研发指南_第2页
农业科技创新与研发指南_第3页
农业科技创新与研发指南_第4页
农业科技创新与研发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科技创新与研发指南TOC\o"1-2"\h\u14507第一章农业科技创新概述 227361.1农业科技创新的内涵与意义 2270751.1.1内涵 250781.1.2意义 2111821.2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 377121.2.1生物技术创新 3256701.2.2数字技术创新 359061.2.3资源利用技术创新 356081.2.4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创新 379131.2.5农业产业融合创新 3209351.2.6农业政策与管理创新 429754第二章农业生物技术创新 4116932.1转基因技术 4269102.2生物育种技术 4247982.3生物农药与生物肥料 55909第三章农业信息技术创新 522993.1农业大数据分析 5283733.2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6243433.3农业智能装备技术 627536第四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创新 698204.1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6116464.2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7104854.3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87600第五章农业生产技术创新 8320145.1节水灌溉技术 834435.1.1滴灌技术 8233505.1.2喷灌技术 955785.1.3微灌技术 9226265.2节能减排技术 9245285.2.1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9105855.2.2农业生产过程节能 912705.2.3农业排放控制 96105.3精准农业技术 9282925.3.1农业物联网技术 9320945.3.2农业大数据技术 1055695.3.3农业智能装备技术 10438第六章农业产业链技术创新 10211606.1农业产业融合 10176136.1.1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1054106.1.2产业融合技术创新路径 10283616.2农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1012966.2.1农业物流现状及问题 1038336.2.2供应链管理技术创新 11101606.3农业品牌建设 1192556.3.1农业品牌建设现状 11238406.3.2品牌技术创新路径 1124710第七章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 11243377.1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11200107.1.1体系构成 11291537.1.2体系建设 12246177.2农业科技推广与转化 12173347.2.1推广体系 1276377.2.2转化机制 1244367.3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 12165597.3.1合作领域 1299257.3.2合作机制 138960第八章农业科技创新政策与法规 13169038.1农业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1331378.2农业科技创新法律法规 13205678.3农业科技创新政策评估与优化 144533第九章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激励 147419.1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需求 14135429.2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4240369.3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1530427第十章农业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151569810.1农业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建设 15365710.2农业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 162585110.3农业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16第一章农业科技创新概述1.1农业科技创新的内涵与意义1.1.1内涵农业科技创新是指在农业领域内,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对传统农业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一系列创新活动。它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多个方面,旨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1.1.2意义农业科技创新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改进农业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土地产出率,从而保障粮食安全。(2)促进农民增收:科技创新有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3)改善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可以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4)提升农业竞争力:通过科技创新,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增强农业的国际竞争力。(5)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有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村产业升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2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1.2.1生物技术创新生物技术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作物抗病性、抗逆性,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1.2.2数字技术创新数字技术逐渐渗透到农业领域,包括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提高农业管理水平。1.2.3资源利用技术创新资源利用技术创新主要关注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2.4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创新旨在减轻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农业废弃物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这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1.2.5农业产业融合创新农业产业融合创新是指将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互融合,形成新的产业形态。这种创新有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2.6农业政策与管理创新农业政策与管理创新涉及农业政策制定、农业产业规划、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等方面。这些创新有助于提高农业管理效率,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第二章农业生物技术创新2.1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目标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使其表现出新的性状或增强原有性状的一种技术。转基因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转基因抗虫棉、转基因抗病水稻等。转基因技术的核心环节包括基因的获取、载体的构建、转化和再生等方面。科研人员需要从生物体中分离出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然后将其与载体(如质粒、病毒等)结合,构建转基因载体。通过转化方法将转基因载体导入到目标生物体的细胞中,最后通过再生技术获得具有新性状的转基因植株或微生物。转基因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具有以下优势:(1)提高作物产量:通过导入抗病、抗虫、抗旱等优良基因,使作物在恶劣环境下具有较高的生存能力,从而提高产量。(2)降低农药使用量:转基因作物具有抗虫、抗病等性状,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3)改善农产品品质: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营养价值、口感等品质指标。2.2生物育种技术生物育种技术是指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对作物进行遗传改良,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生物育种技术主要包括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细胞工程育种等。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是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目标基因进行追踪和选择,从而提高育种的准确性和效率。基因工程育种则是通过基因操作技术,将优良基因导入到作物基因组中,培育出新品种。细胞工程育种则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作物细胞进行遗传改良。生物育种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具有以下优势:(1)提高育种效率:生物育种技术可以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2)拓宽遗传资源:通过生物育种技术,可以将不同物种的优良基因引入到作物中,拓宽遗传资源。(3)减少育种成本:生物育种技术可以减少田间试验次数,降低育种成本。2.3生物农药与生物肥料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一类农药。生物农药具有对环境友好、对人畜安全等优点。生物农药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昆虫病毒等。生物肥料是指含有活性微生物的肥料,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等。生物肥料主要包括根瘤菌、菌肥、生物有机肥等。生物农药与生物肥料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具有以下优势:(1)减少化学农药、化肥的使用: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可以替代部分化学农药和化肥,降低环境污染。(2)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能够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3)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第三章农业信息技术创新3.1农业大数据分析农业大数据分析作为农业信息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旨在通过对海量农业数据的整合、挖掘与分析,为农业生产、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农业大数据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来源:农业大数据来源于多个领域,如气象、土壤、作物、市场等。通过收集、整合各类数据,为农业大数据分析提供基础信息。(2)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农业数据进行预处理、清洗、整合等操作,提高数据质量,为后续分析提供准确、完整的数据基础。(3)数据分析方法:采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农业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挖掘其中的规律和关联性。(4)应用场景:农业大数据分析在农业生产、管理、市场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病虫害预测、产量估算、市场需求预测等。3.2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物联网技术是一种将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相结合的技术,通过感知、传输、处理和分析数据,实现物体与物体、人与物体之间的智能互联。在农业领域,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环境监测: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农田土壤、气象、作物生长状况等数据,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2)农业设备管理: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农业设备的工作状态,实现设备的远程控制、故障诊断和智能调度。(3)农业产业链追溯: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从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实现农产品信息的实时查询和追溯。(4)农业金融服务: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业保险、信贷等金融服务的智能化,降低农业生产风险。3.3农业智能装备技术农业智能装备技术是农业信息技术创新的另一个重要方向,主要包括农业、自动化农业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等。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的应用具有以下特点:(1)高效作业:农业智能装备能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2)精准农业: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确控制,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3)环境友好:农业智能装备在作业过程中,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4)智能化管理:农业智能装备能够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数据,为农业生产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农业信息技术创新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在农业大数据分析、物联网技术和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等方面,我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推动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第四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创新4.1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废弃物问题日益突出。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创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废弃物收集与预处理技术、废弃物资源化转化技术、废弃物资源化产品开发与应用技术等。废弃物收集与预处理技术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基础。该技术主要包括废弃物分类、收集、运输、储存等环节。通过优化废弃物收集与预处理技术,可以提高废弃物的利用效率,降低处理成本。废弃物资源化转化技术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核心。该技术主要包括生物转化、化学转化、物理转化等方法。生物转化技术包括厌氧消化、好氧堆肥等,可以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生物肥料、生物能源等。化学转化技术包括焚烧、气化、热解等,可以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燃气、油品等。物理转化技术包括破碎、压缩、干燥等,可以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成型燃料、有机肥料等。废弃物资源化产品开发与应用技术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关键。该技术主要包括废弃物资源化产品的研发、生产、推广等环节。通过开发高功能、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经济效益。4.2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是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重要问题。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创新是保障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主要包括:农业投入品减量技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等。农业投入品减量技术是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手段。该技术主要包括化肥、农药减量技术,如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通过优化农业投入品使用,减少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在前文中已有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重要环节。该技术主要包括:农田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水体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土壤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等。农田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包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田土壤改良、农田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等。水体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包括:湿地保护与恢复、水源地保护、水生态系统修复等。土壤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包括:土壤污染治理、土壤侵蚀防治、土壤质量提升等。4.3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是保障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创新主要包括: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农业生态修复技术、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主要包括:农田生态环境保护、水体生态环境保护、土壤生态环境保护等。农田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涉及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田土壤改良、农田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等方面。水体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涉及湿地保护与恢复、水源地保护、水生态系统修复等方面。土壤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涉及土壤污染治理、土壤侵蚀防治、土壤质量提升等方面。农业生态修复技术是针对农业生态环境受损问题,通过生物、化学、物理等手段,对受损生态环境进行修复与恢复。农业生态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土壤修复技术、水体修复技术、植被修复技术等。土壤修复技术涉及土壤污染治理、土壤侵蚀防治、土壤质量提升等方面。水体修复技术涉及湿地保护与恢复、水源地保护、水生态系统修复等方面。植被修复技术涉及植被恢复、植被保护、植被调控等方面。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是保障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重要手段。农业生态补偿机制主要包括:政策补偿、经济补偿、技术补偿等。政策补偿涉及法律法规、政策引导、行政监管等方面。经济补偿涉及财政补贴、市场交易、生态补偿基金等方面。技术补偿涉及技术研发、技术推广、技术培训等方面。通过建立健全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可以激发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的顺利实施。第五章农业生产技术创新5.1节水灌溉技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已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课题。节水灌溉技术作为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手段,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节水灌溉技术主要包括滴灌、喷灌、微灌等,这些技术具有明显的节水、节肥、减污效果,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5.1.1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将灌溉水通过管道输送到作物根部,以点滴方式直接浸润土壤的一种灌溉方法。滴灌具有水分利用效率高、土壤结构保持良好、施肥均匀等优点,适用于蔬菜、水果、花卉等高附加值作物。5.1.2喷灌技术喷灌技术是将灌溉水通过喷头喷洒到空中,形成细小水滴,降落到作物表面的灌溉方法。喷灌具有水分利用效率较高、灌溉均匀、降低土壤侵蚀等优点,适用于大田作物、草坪、园林等。5.1.3微灌技术微灌技术是利用微管道将灌溉水输送到作物根部的一种灌溉方法。微灌具有水分利用效率高、节能、环保等优点,适用于设施农业、果园、苗圃等。5.2节能减排技术农业节能减排技术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用节能、减排的技术和措施,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节能减排技术:5.2.1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是将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进行资源化处理和利用,降低环境污染。例如,将秸秆还田、制作生物质燃料等。5.2.2农业生产过程节能农业生产过程节能技术主要包括改进农业机械设备的能效、优化农业生产过程等方面。例如,推广节能型农业机械、优化作物种植模式、降低农业生产能耗等。5.2.3农业排放控制农业排放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等方面。例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5.3精准农业技术精准农业技术是一种基于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实时监测、精准管理,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优质、环保。以下是几种典型的精准农业技术:5.3.1农业物联网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实时监测、智能决策和远程控制。例如,利用传感器监测土壤水分、温度、养分等参数,实现自动灌溉、施肥等。5.3.2农业大数据技术农业大数据技术是对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和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例如,通过分析气象数据、土壤数据、作物生长数据等,优化作物种植结构和生产方式。5.3.3农业智能装备技术农业智能装备技术是将智能化技术应用于农业机械、设施农业等领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例如,研发智能无人驾驶拖拉机、植保无人机等。第六章农业产业链技术创新6.1农业产业融合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业产业融合日益成为农业产业链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农业产业融合是指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相互融合,形成产业链条,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6.1.1产业融合发展现状我国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体现在:一是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布局逐步优化;二是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三是农业产业融合政策体系逐步建立,政策扶持力度加大。6.1.2产业融合技术创新路径(1)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链布局。(3)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4)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6.2农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农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是农业产业链技术创新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6.2.1农业物流现状及问题当前,我国农业物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物流成本较高;二是物流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水平较低;三是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物流效率较低。6.2.2供应链管理技术创新(1)优化农业物流基础设施,降低物流成本。(2)建立健全农业物流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3)推进农业物流信息化建设,提高物流效率。(4)加强农业供应链管理,提高产业链整体竞争力。6.3农业品牌建设农业品牌建设是农业产业链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6.3.1农业品牌建设现状我国农业品牌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存在品牌数量较少、品牌影响力有限、品牌建设体系不完善等问题。6.3.2品牌技术创新路径(1)加强农业品牌策划与设计,提升品牌形象。(2)培育农业品牌核心竞争力,提高品牌价值。(3)完善农业品牌推广体系,扩大品牌影响力。(4)建立健全农业品牌保护机制,保障品牌权益。通过以上措施,推动农业产业链技术创新,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第七章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7.1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是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整合各类科技创新资源,为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全面服务的体系。7.1.1体系构成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包括农业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合作社等;(2)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包括农业科技创新园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3)农业科技创新政策:包括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政策;(4)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包括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技术咨询、人才培养等。7.1.2体系建设(1)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建设,培育多元化的科技创新主体;(2)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3)制定有针对性的农业科技创新政策,激发科技创新活力;(4)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服务,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7.2农业科技推广与转化农业科技推广与转化是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7.2.1推广体系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推广机构:包括推广机构、企业推广机构、农民合作社等;(2)推广人员:包括专业推广人员、农民技术员等;(3)推广手段:包括现场演示、技术培训、宣传资料等;(4)推广效果评价:包括科技成果应用面积、产量提升、农民收入增加等。7.2.2转化机制(1)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2)加强农业科技成果信息平台建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3)鼓励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政策支持,优化转化环境。7.3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7.3.1合作领域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主要领域包括:(1)农业技术研发与合作;(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3)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与交流;(4)农业科技政策研究与制定。7.3.2合作机制(1)建立双边或多边农业科技合作机制,推动国际农业科技合作;(2)加强国际农业科技组织合作,参与国际农业科技治理;(3)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引进国外先进农业科技成果;(4)推进农业科技“走出去”战略,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国际影响力。第八章农业科技创新政策与法规8.1农业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农业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是我国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该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目标: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推动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2)政策主体:包括部门、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3)政策工具:主要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金融支持、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4)政策层次:分为国家、省、市、县四级,形成上下联动、分级负责的政策体系。8.2农业科技创新法律法规农业科技创新法律法规是保障农业科技创新政策实施的重要手段。我国现行的农业科技创新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保障农业科技进步,发展农业生产力。(2)农业法:明确农业科技创新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规定国家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3)科技进步法: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保障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4)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保护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5)相关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具体政策措施进行规定。8.3农业科技创新政策评估与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政策评估与优化是保证政策效果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对农业科技创新政策评估与优化的几个方面:(1)政策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包括政策效果、政策效益、政策公平性等在内的评估指标体系,全面评价政策实施效果。(2)评估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3)评估周期:根据政策实施周期,定期进行评估,及时发觉问题,调整政策。(4)优化政策:针对评估结果,优化政策体系,完善政策工具,提高政策实施效果。(5)监测与预警:建立农业科技创新政策监测与预警机制,及时发觉潜在问题,预防政策风险。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政策评估与优化,不断调整和完善政策体系,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第九章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激励9.1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需求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作为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关键要素,其需求日益增长。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科研人才需求。农业科研人才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承担着农业科研任务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职责。在农业科研领域,需要具备丰富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科研人才。(2)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需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他们需要具备较强的科技成果推广能力、服务意识和实际操作技能。(3)农业企业家人才需求。农业企业家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者,他们需要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9.2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满足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需求,我国应采取以下几种培养模式:(1)加强农业高等教育。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创新意识等途径,提高农业高等教育质量,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农业科技人才。(2)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农业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效性。(3)实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训计划。针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4)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农业科技创新理念和技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9.3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为激发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创新活力,我国应建立以下激励机制:(1)完善薪酬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