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农业环境监测与控制策略_第1页
智能农业环境监测与控制策略_第2页
智能农业环境监测与控制策略_第3页
智能农业环境监测与控制策略_第4页
智能农业环境监测与控制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能农业环境监测与控制策略TOC\o"1-2"\h\u20620第一章绪论 239771.1研究背景与意义 266321.2国内外研究现状 3232831.3研究目的与内容 35321第二章智能农业环境监测技术 3225472.1环境监测传感器技术 4175972.2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 4902.3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46439第三章智能农业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5149803.1系统架构设计 5263863.2硬件系统设计 5296133.3软件系统设计 52681第四章温湿度监测与控制策略 6301894.1温湿度监测技术 6130524.1.1监测原理 642854.1.2传感器选型 6161584.1.3数据采集与传输 624974.2温湿度控制策略 6252064.2.1控制原理 7165544.2.2控制方法 7303414.2.3控制效果优化 718604.3实例分析 748684.3.1监测系统设计 7304564.3.2控制系统设计 7127834.3.3应用效果 85953第五章光照监测与控制策略 811755.1光照监测技术 812535.1.1光照强度监测 826795.1.2光照时长监测 820435.1.3光照质量监测 8163055.2光照控制策略 8140745.2.1光照强度控制 8103205.2.2光照时长控制 8305675.2.3光照质量控制 9263135.3实例分析 928897第六章土壤环境监测与控制策略 9162076.1土壤环境监测技术 9280566.1.1概述 9140656.1.2土壤环境监测技术分类 9152226.1.3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 10134816.2土壤环境控制策略 10316116.2.1概述 10316706.2.2土壤环境控制策略分类 10310086.2.3土壤环境控制策略的应用 11209896.3实例分析 1112740第七章水分监测与控制策略 11313047.1水分监测技术 11134107.1.1概述 11106457.1.2水分监测技术原理 1110647.1.3水分监测设备类型 1261077.2水分控制策略 12155337.2.1概述 1240737.2.2恒定水分控制策略 12278537.2.3变量水分控制策略 12162047.2.4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水分控制策略 1214017.3实例分析 1220068第八章气象环境监测与控制策略 13255998.1气象环境监测技术 13189528.2气象环境控制策略 13316368.3实例分析 1429547第九章智能农业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集成 14369.1系统集成设计 14287149.1.1设计原则 14175939.1.2系统架构 14255009.1.3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研究 15209789.2系统测试与验证 159959.2.1测试方法 1575249.2.2测试过程 1541799.3系统运行与维护 15207039.3.1运行管理 15317759.3.2维护策略 1518661第十章发展趋势与展望 163057910.1智能农业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发展趋势 162760910.2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6470910.3未来研究方向与建议 16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粮食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我国作为人口大国,保障粮食安全尤为重要。智能农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环境监测与控制是智能农业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实时监测和调控农业生产环境,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智能农业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的研究具有以下意义:(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2)优化农业生产环境,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品质;(3)减少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过量使用,减轻农业环境污染;(4)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1.2国内外研究现状智能农业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监测技术:如美国、加拿大、荷兰等国家在农业环境监测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开发了多种传感器和监测系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实时数据支持;(2)控制策略研究:如美国、以色列等国家在智能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3)数据处理与分析:如欧洲、美国等国家在农业大数据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国内研究现状方面,我国在智能农业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国外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我国在农业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技术体系。1.3研究目的与内容本研究旨在探讨智能农业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以期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国内外智能农业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研究农业环境监测技术,包括传感器选型、数据采集与传输等;(3)研究农业环境控制策略,包括智能灌溉、病虫害防治等;(4)探讨农业大数据在智能农业环境监测与控制中的应用;(5)以我国某地区为例,开展智能农业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的应用示范。第二章智能农业环境监测技术2.1环境监测传感器技术环境监测传感器技术是智能农业环境监测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传感器作为一种能够将环境参数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对于实时监测作物生长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应用于智能农业环境监测的传感器主要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土壤水分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等。温度传感器主要用于监测作物生长环境的温度变化,以保证作物生长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湿度传感器则用于监测空气湿度,为作物生长提供适宜的湿度条件。光照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光照强度,为作物光合作用提供保障。土壤水分传感器用于监测土壤水分含量,以指导灌溉决策。二氧化碳传感器则用于监测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为作物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碳源。2.2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是智能农业环境监测系统的另一关键技术。在环境监测过程中,传感器所采集到的数据需要实时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处理。目前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主要包括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两种方式。有线传输方式主要包括有线网络、串行通信等,具有传输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无线传输方式主要包括WiFi、蓝牙、LoRa、ZigBee等,具有部署灵活、扩展性强、功耗低等优点。2.3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在智能农业环境监测系统中起着的作用。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可以实现对作物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控和预测,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主要包括数据预处理、数据挖掘和模型建立等方面。数据预处理主要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整合和数据归一化等,目的是提高数据质量和可用性。数据挖掘技术主要包括关联规则挖掘、聚类分析、时序分析等,用于挖掘数据中的有用信息和规律。模型建立则是指根据监测数据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以实现对作物生长环境的预测和调控。在数据处理与分析过程中,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构建神经网络、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等模型,实现对监测数据的智能分析和预测。大数据技术在智能农业环境监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通过分析历史监测数据,为作物生长提供更加精准的环境调控策略。第三章智能农业环境监测系统设计3.1系统架构设计智能农业环境监测系统的架构设计是整个系统设计的核心部分。系统架构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数据传输层和应用层四个部分。数据采集层主要由各种传感器组成,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用于实时监测农业环境中的各项参数。数据处理层主要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等,以便为用户提供准确的环境信息。数据传输层主要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和数据处理结果传输至应用层,采用无线传输技术,如WiFi、蓝牙、LoRa等。应用层是整个系统的交互界面,用户可以通过应用层查看实时环境数据、历史数据和系统报警信息,并根据需要对环境参数进行调节。3.2硬件系统设计硬件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传感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电源模块四个部分。传感器模块:选用高功能、低功耗的传感器,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数据采集模块:采用微控制器作为核心处理单元,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数据传输模块:采用无线传输技术,实现数据的高速、稳定传输。电源模块:为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供应,保证系统正常运行。3.3软件系统设计软件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个部分。系统软件:负责管理硬件资源,包括驱动程序、操作系统等,为应用软件提供运行环境。应用软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实时环境数据和历史数据。(2)数据传输模块:将实时环境数据和历史数据传输至应用层,便于用户查看和分析。(3)环境监测模块:实时监测农业环境中的各项参数,并根据预设阈值进行报警。(4)环境控制模块:根据用户需求,对环境参数进行调节,实现智能农业环境控制。(5)用户界面模块:提供用户与系统的交互界面,展示实时环境数据、历史数据和报警信息。(6)系统设置模块:允许用户对系统参数进行设置,如传感器阈值、报警方式等。通过以上模块的设计,实现智能农业环境监测系统的功能,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持。第四章温湿度监测与控制策略4.1温湿度监测技术4.1.1监测原理温湿度监测技术是基于物理学原理,通过传感器对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实时监测。温度传感器通常采用热敏电阻、热电偶等元件,而湿度传感器则采用湿敏电容、湿敏电阻等元件。这些传感器将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变化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进行采集和处理。4.1.2传感器选型在选择温湿度传感器时,需考虑其测量范围、精度、响应速度、稳定性等因素。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传感器。例如,在农业环境中,可选择具有较宽测量范围、高精度和快速响应的传感器。4.1.3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采集系统负责将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进行存储和处理。常见的采集系统有单片机、PLC等。数据传输方式有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两种,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传输方式。4.2温湿度控制策略4.2.1控制原理温湿度控制策略是根据监测到的温湿度数据,通过调节环境中的加热、制冷、加湿、除湿等设备,使环境温湿度保持在设定的范围内。控制策略包括开环控制、闭环控制等。4.2.2控制方法(1)开环控制:根据环境温湿度变化规律,预设加热、制冷、加湿、除湿设备的开关状态,实现环境温湿度的调节。(2)闭环控制:根据监测到的温湿度数据,通过PID控制器对加热、制冷、加湿、除湿设备进行实时调节,使环境温湿度保持在设定的范围内。4.2.3控制效果优化为提高控制效果,可采取以下措施:(1)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2)合理设计控制系统参数,如PID参数整定。(3)引入预测控制,根据历史数据预测未来温湿度变化趋势,提前进行调节。4.3实例分析以下以某农业温室为例,分析温湿度监测与控制策略的应用。4.3.1监测系统设计(1)传感器选型:选择具有宽测量范围、高精度和快速响应的温湿度传感器。(2)数据采集系统:采用单片机作为数据采集和处理核心,实现温湿度数据的实时采集。(3)数据传输:采用无线传输方式,将数据实时传输至监控中心。4.3.2控制系统设计(1)控制策略:采用闭环控制,根据监测到的温湿度数据,实时调节加热、制冷、加湿、除湿设备。(2)控制系统参数整定:通过试验确定PID参数,实现温室温湿度的精确控制。(3)控制效果优化:引入预测控制,提前调节设备,减小温湿度波动。4.3.3应用效果通过采用温湿度监测与控制策略,该农业温室实现了温湿度的精确控制,提高了作物生长环境质量,促进了作物生长。同时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经济效益。第五章光照监测与控制策略5.1光照监测技术光照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对光照环境的实时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光照监测技术主要包括光照强度监测、光照时长监测和光照质量监测三个方面。5.1.1光照强度监测光照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光照能量,通常以勒克斯(lx)为单位。光照强度监测技术是通过光照传感器来实现的,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光照强度数据,并通过数据传输系统将数据传输至监测中心。5.1.2光照时长监测光照时长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光照时长监测技术是通过光照传感器和时钟系统实现的,可以准确记录每天的日照时长,为光照控制策略提供依据。5.1.3光照质量监测光照质量是指光照中不同波长光线的比例。不同波长的光线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不同的影响。光照质量监测技术是通过光谱分析仪来实现的,可以实时分析光照中各波长光线的比例。5.2光照控制策略根据光照监测数据,可以采取以下光照控制策略,以保证植物生长发育的光照需求。5.2.1光照强度控制当光照强度低于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光照阈值时,应开启补光灯,提高光照强度;当光照强度高于阈值时,应关闭补光灯,以节约能源。5.2.2光照时长控制根据植物的生长发育需求,设定适宜的光照时长。在光照时长不足的情况下,应开启补光灯,保证植物的光照需求;在光照时长过长的情况下,应关闭补光灯,避免植物过度光照。5.2.3光照质量控制根据植物对光照质量的需求,调整补光灯的发光波长比例,以提供适宜的光照质量。5.3实例分析以某智能温室为例,该温室采用光照监测与控制技术,实现了植物生长发育的光照需求。下面简要分析该实例的光照监测与控制策略。该温室采用光照传感器实时监测光照强度、光照时长和光照质量。根据监测数据,采用以下光照控制策略:(1)当光照强度低于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光照阈值时,自动开启补光灯,提高光照强度;(2)根据植物的生长发育阶段,设定适宜的光照时长,自动调整补光灯的开启和关闭;(3)根据植物对光照质量的需求,调整补光灯的发光波长比例。通过以上光照监测与控制策略,该温室实现了植物生长发育的光照需求,提高了植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第六章土壤环境监测与控制策略6.1土壤环境监测技术6.1.1概述土壤环境监测是智能农业环境监测与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监测土壤环境,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实现作物的高产、优质和环保。本节主要介绍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6.1.2土壤环境监测技术分类(1)土壤水分监测技术土壤水分监测技术主要包括土壤水分传感器、时域反射仪(TDR)和电容式水分传感器等。这些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土壤水分状况,为灌溉决策提供数据支持。(2)土壤温度监测技术土壤温度监测技术主要包括热电偶、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等。这些技术能够准确测量土壤温度,为作物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3)土壤养分监测技术土壤养分监测技术主要包括离子选择性电极、原子吸收光谱仪等。这些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土壤中的养分含量,为施肥决策提供依据。(4)土壤重金属监测技术土壤重金属监测技术主要包括原子荧光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这些技术能够高效地检测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为土壤污染治理提供数据支持。6.1.3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土壤环境监测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指导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通过实时监测土壤环境,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6.2土壤环境控制策略6.2.1概述土壤环境控制策略是指通过对土壤环境的调控,使其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环保。本节主要介绍土壤环境控制的基本原则、方法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6.2.2土壤环境控制策略分类(1)土壤水分控制策略土壤水分控制策略主要包括灌溉、排水等。合理灌溉可以保证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防止干旱;排水可以降低土壤湿度,防止作物受涝。(2)土壤温度控制策略土壤温度控制策略主要包括覆膜、深耕等。覆膜可以保持土壤温度,提高地温;深耕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温度。(3)土壤养分控制策略土壤养分控制策略主要包括施肥、土壤调理等。合理施肥可以补充土壤养分,提高土壤肥力;土壤调理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4)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策略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策略主要包括植物修复、化学修复等。植物修复利用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转化作用,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化学修复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改变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和活性,降低其对作物和环境的影响。6.2.3土壤环境控制策略的应用土壤环境控制策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如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保护生态环境等。通过实施土壤环境控制策略,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6.3实例分析以某地区为例,该地区土壤环境监测与控制策略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1)土壤环境监测技术在该地区的应用通过土壤水分、温度、养分和重金属等监测技术,实时掌握了土壤环境状况,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2)土壤环境控制策略在该地区的应用采取合理的灌溉、施肥、土壤调理等措施,有效改善了土壤环境,提高了作物产量和品质。(3)实施效果实施土壤环境监测与控制策略后,该地区作物产量提高了10%以上,农产品品质得到显著改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第七章水分监测与控制策略7.1水分监测技术7.1.1概述水分是影响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土壤水分的实时监测是实现智能农业环境监测与控制的基础。本章主要介绍水分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设备类型及其应用。7.1.2水分监测技术原理水分监测技术主要包括电容式、电阻式和超声波式等。以下分别介绍这三种技术的原理:(1)电容式水分监测技术:通过测量土壤介电常数的变化来计算土壤水分含量。当土壤含水量发生变化时,介电常数也会相应改变,从而实现水分含量的实时监测。(2)电阻式水分监测技术:通过测量土壤电阻值的变化来计算土壤水分含量。土壤电阻值与含水量呈负相关,当土壤含水量增加时,电阻值减小。(3)超声波式水分监测技术:利用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与介质水分含量的关系来实现水分监测。当土壤含水量发生变化时,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也会相应改变。7.1.3水分监测设备类型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水分监测设备有电容式水分仪、电阻式水分仪和超声波水分仪等。以下简要介绍这三种设备的特点:(1)电容式水分仪:具有测量速度快、精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各种土壤类型的监测。(2)电阻式水分仪:价格较低,但测量速度相对较慢,适用于对测量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3)超声波水分仪:测量速度快,但精度相对较低,适用于对测量速度要求较高的场合。7.2水分控制策略7.2.1概述水分控制策略是根据土壤水分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灌溉措施,使土壤水分保持在作物生长的最佳范围内。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水分控制策略。7.2.2恒定水分控制策略恒定水分控制策略是指根据作物需水量,保持土壤水分在一个恒定的水平。这种策略适用于灌溉条件较好的地区,但可能导致土壤水分波动较大,影响作物生长。7.2.3变量水分控制策略变量水分控制策略是根据土壤水分监测结果,实时调整灌溉量,使土壤水分保持在作物生长的最佳范围内。这种策略可以有效地节约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7.2.4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水分控制策略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水分控制策略是利用作物生长模型预测作物未来的需水量,然后根据土壤水分监测结果进行灌溉决策。这种策略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但需要对作物生长模型进行准确的参数设置。7.3实例分析以下以某农田为例,分析水分监测与控制策略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某农田采用电容式水分仪进行土壤水分监测,监测点分布均匀。根据土壤水分监测结果,采用变量水分控制策略进行灌溉。灌溉设备为滴灌系统,可以实时调整灌溉量。通过实施水分监测与控制策略,该农田的灌溉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作物生长状况良好。具体表现为:(1)土壤水分保持在作物生长的最佳范围内,作物生长速度加快;(2)灌溉用水量减少,节约了水资源;(3)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了作物品质。第八章气象环境监测与控制策略8.1气象环境监测技术气象环境监测技术是智能农业环境监测与控制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技术手段实现:遥感技术。遥感技术通过卫星、飞机等载体,对农田气象环境进行宏观监测,获取大范围、高精度的气象数据。遥感技术还可以对农田植被、土壤湿度等信息进行监测,为智能农业提供数据支持。地面气象观测技术。地面气象观测技术主要包括气象站观测、自动气象站观测等。这些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农田气象环境,如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参数,为智能农业提供基础数据。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将农田气象环境数据实时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实现数据的快速收集和分析。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实现对农田气象环境的远程控制。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通过对气象环境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可以找出农田气象环境变化规律,为智能农业环境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8.2气象环境控制策略气象环境控制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温度控制策略。根据作物生长需求,通过调整温室大棚内的通风、遮阳、加温等设备,实现温度的实时控制。湿度控制策略。通过监测土壤湿度、空气湿度等参数,合理调整灌溉、施肥等环节,保持农田湿度适宜。光照控制策略。根据作物对光照的需求,通过调整温室大棚的遮阳、补光等设备,实现光照的实时控制。风力控制策略。通过监测农田风力,合理调整农田防护林、防风网等设施,降低风力对农田的影响。8.3实例分析以下以我国某地区智能农业气象环境监测与控制项目为例进行分析。该项目采用遥感技术、地面气象观测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手段,对农田气象环境进行实时监测。监测数据包括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参数。通过数据挖掘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该地区气温波动较大,最高气温达到35℃,最低气温为5℃。通过调整温室大棚内的通风、遮阳、加温等设备,实现了温度的实时控制。(2)该地区湿度波动较大,土壤湿度在40%~80%之间波动。通过合理调整灌溉、施肥等环节,保持了农田湿度适宜。(3)该地区光照条件较好,但夏季光照过强,对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通过调整温室大棚的遮阳、补光等设备,实现了光照的实时控制。(4)该地区风力较大,对农田产生一定影响。通过监测风力,合理调整农田防护林、防风网等设施,降低了风力对农田的影响。通过以上实例分析,可以看出智能农业气象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第九章智能农业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集成9.1系统集成设计9.1.1设计原则在智能农业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的集成设计中,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性:将各个子系统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保证各部分协调工作。(2)模块化:将系统划分为多个模块,便于开发和维护。(3)可靠性:保证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稳定运行,降低故障率。(4)扩展性:考虑未来技术发展和业务需求,预留一定扩展空间。9.1.2系统架构智能农业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集成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感知层:负责实时采集农业环境信息,如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2)传输层:将感知层采集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3)数据处理层: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控制指令。(4)控制层:根据数据处理层的指令,实现对农业环境的自动控制。(5)用户界面层:为用户提供系统运行状态展示和操作界面。9.1.3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研究(1)数据融合技术:对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整合,提高数据利用效率。(2)边缘计算技术:在传输层和数据处理层之间进行数据处理,降低网络延迟。(3)云计算技术:对大量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为用户提供决策支持。9.2系统测试与验证9.2.1测试方法(1)功能测试:验证系统各功能是否正常运行。(2)功能测试:评估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功能表现。(3)稳定性测试:检查系统在长时间运行下的稳定性。(4)安全性测试:保证系统数据安全,防止恶意攻击。9.2.2测试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