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青山下》笛曲的演奏技巧与艺术风格分析目录一、 竹笛简介 4(一) 竹笛起源与发展 4(二) 竹笛的派系 4二、 《大青山下》的创作背景 5(一) 作者简介 5(二) 内蒙古二人台音乐 5(三) 创作背景 6三、 《大青山下》的艺术风格分析 6(一) 大青山下曲式分析 6(二) 乐曲中的歌唱性节奏型 6四、 《大青山下》的演奏技巧分析 7(一) 吐音 7(二) 滑音 7(三) 左、右手飞指 7(四) 花舌 8(五) 装饰音与腹震音 8五、 《大青山下》演奏中气息的运用 8结束语 10参考文献 11摘要:我国的传统乐器曲目大多数来源于民族民间音乐,而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有着八千年历史的竹笛来说当然也不例外,《大青山下》这首风格浓郁的笛曲由李镇先生创作于1979年,是一首极具地方风格特色的作品,乐曲着重表现了大青山人民为了努力实现现代化而辛勤劳动建设家园,对美好生活热情期待的心情。笛曲《大青山下》取材与“二人台”民族音乐,运用了大量的演奏技法,比如二人台笛子吹奏技巧中独有的左、右手飞指技法,并结合新派笛风那闪烁华丽的装饰技法和动情的歌唱性表达,层层渲染,一气呵成。本文以草原笛派的代表作《大青山下》为研究对象,通过从笛曲《大青山下》的演奏技巧与艺术风格深入分析,从而提升自己对乐曲的情感表达与演奏水平。关键词:大青山下;演奏技巧;艺术风格;竹笛简介竹笛起源与发展竹笛的历史悠久,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也是目前为止国内发现最古老的吹管乐器。早年间出土的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骨笛与现在吹奏的竹笛十分相似,现存浙江博物馆中,距今约有七千年的历史。近年出土与河南舞阳的文物贾湖骨笛,有七个音孔,可以演奏音阶,距今大约九千年的历史,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原始时期的笛子主要是用动物骨头制成,直到殷商时期才开始用竹制笛,种种历史迹象向世人证明:笛子是人类史上最古老的吹奏乐器,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都为竹笛写下了许多名垂千古的作品,如唐代诗人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就写到“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描写的就是李白在客栈里偶然听到有人在吹奏竹笛,春风把悠扬的笛声带到了洛城的每个角落,从而引起思乡之情,由此可见,唐代时竹笛笛便成为了文人抒发情感的依托,。到了宋元时期,戏曲兴起,竹笛则开始被广泛的运用到曲艺、戏曲等文艺形式。我国的竹笛与国外的长笛主要区别除了制作材料与工艺,最大的区别则是“膜振”,竹笛是靠笛膜振动发声,而根据竹笛的长短与发出的音响效果,竹笛又主要分两类:分别是梆笛与曲笛。梆笛的特点是笛身较短较细,发出的音色高亢明亮,因为过去主要是给梆子戏伴奏,因此得名梆笛。而曲笛管身则是即粗又长,发出的声音深沉厚重,因主要是给昆剧等戏曲伴奏,所以称为曲笛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人民建设祖国的浪潮中,竹笛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又重新站上了音乐舞台。1953年,一位名叫冯子存(1904——1987)的民间艺人,他在参加一场音乐会演中,演奏了一首北派的代表性笛曲《喜相逢》,轰动了整个中国,这位艺人也因此获得一个绰号:“吹破天”,从此便开创了近代竹笛独奏这种演奏形式的先河,也为以后竹笛的发展奠定了优秀的根基。同一个时间段,南派的竹笛宗师陆春龄先生创作了《鹧鹄飞》、《欢乐歌》、《小放牛》等著名的南派竹笛代表曲目,还有一位南派宗师是赵松庭先生,他在竹笛演奏中加入了“循环换气”,从而更好地让曲目富有表现力,赵松庭先生开创了“浙派竹笛艺术“,他创作的《早晨》、《鹧鹄飞》等,至今还经常被许多竹笛爱好者练习吹奏。竹笛的派系解放以后,竹笛逐渐的划分为两个派系,分别是南派与北派,而曲笛与梆笛的划分,也为之后的派系发展提供了实践基础。明清以前,竹笛还是一门被用于伴奏、合奏的乐器,直到明清时期,竹笛才开始被用于独奏。二十世纪中叶,国内竹笛独奏这种演奏形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1953年,著名竹笛演奏家冯子存先生带着两首曲目参加了全国民间音乐汇演,引起了音乐界轰动,此后便进入中央歌舞团担任独奏员,从此,竹笛正式被确立为近代独奏乐器。同时也是竹笛流派出现的前提条件。二十世纪中期,随着竹笛爱好者越来越多,竹笛艺术一片欣欣向荣,竹笛派系也开始划分明显。“南派”和“北派”是最早形成的两大竹笛流派。接着又出现了汲取南北派特点,以孔建华先生为代表的“中原派”,赵松庭先生的“浙派”等。这四大流派将二十世纪后期的竹笛艺术推向了高潮。《欢乐歌》是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也是南派竹笛作品的代表性曲目,由南派竹笛大师陆春龄先生改编并演奏,这首乐曲旋律流畅,音色圆润浑厚,由慢渐快,表达了人民迎接节日时的欢乐情绪,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南派笛风格清雅幽丽,主要演奏技巧为叠、打、赠、颤等,北派则与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北派笛音色清脆明亮,主要用吐音、滑音、花舌等演奏技巧。《五梆子》是北派笛子的代表作之一,由北派笛子演奏家冯子存演奏,作品风格粗犷豪迈,具有鲜明的北派竹笛艺术风格。南北笛派受地域以及各地民族音乐的影响较深,因此南北两派的艺术风格对比格外强烈。二者风格迥异,各有千秋。北派笛主要流行在广大北方地区,如河北、山东、河南、山西等地。主要给梆子戏等戏曲伴奏,特点是高亢明亮、热情奔放,擅长模仿人声与自然声音。南派笛主要流行于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由于地域跨度大,南派又分为江南丝竹与昆曲,江南丝竹当中的“丝”指的是扬琴、二胡等丝弦乐器,竹则是指竹笛、萧等竹制的管乐器,江南丝竹是一种小型而又精致的丝竹乐队,主要演奏南方音乐、江南丝竹、民间小调等。昆曲流行于浙江等地,也是我们目前国内最古老的传统戏剧,昆曲由最少两人进行表演,曲调婉转优美,许多竹笛作品中都有它的身影,比如《幽兰逢春》、《姑苏行》等。除去地区差异外,南北派竹笛在音乐表现力上也是截然不同。曲笛可演奏的音域偏低,这就形成了乐曲沉稳深厚,流畅飘逸如小桥流水般的特点;而梆笛的音域较高,所以北派作品往往高亢明亮,热情奔放。南派的演奏飘逸,流畅优美,旋律错落有致,抑扬顿挫,节奏平和舒展。乐曲的情绪婉转深情,极其富有歌唱性。而北派的演奏特点则是苍劲有力,旋律起伏较大,节奏跳跃性强,乐曲情绪大气豪迈,富有戏剧性。从整体来分析,演奏南派乐曲是要平和流畅,演奏北派乐曲是则要活泼跳跃。在气息的运用方面,南派笛子对气息控制要求更高,要随着乐曲情绪,不断地调整气息控制力度,使得整首乐曲听起来强弱分明,同时吹出的音色也要保持统一,正如南派竹笛大师陆春龄先生说的那样:“气如箭击钢板,不燥不虚,讲究分寸”。而北派乐曲在运气上则是讲究势如破竹,爆发力强。北派竹笛大师冯子存先生收徒时,便要求学生先将笛膜吹破再谈其他,不难看出,演奏北派作品气息的爆发力是非常重要的。由此可见,中国南北派竹笛艺术在风格上是迥然不同的。在二十世纪,南北派都是各自发展,交集并不多,但南、北两派风格的形成对笛坛影响深远,再到后期涌现出许多新派作品,虽然风格不同于传统的两派,但这两大流派奠定了中国竹笛艺术的两种不同的风格——幽静婉转和粗狂热情,后人创作的许多优秀作品都受其影响。《大青山下》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李镇,生于1944年,山西河曲县人,我国著名的笛子演奏家、作曲家。李镇先生幼年跟随家人迁居内蒙古,12岁时开始学习竹笛,师承刘兴汉、黄尚元等,1965年毕业于蒙古艺术学校,因其演奏风格带有强烈的蒙古音乐特点,同时又吸收了新派竹笛的演奏风格,因此在笛坛独树一帜,有着蒙古笛王的美称。内蒙古二人台音乐二人台音乐是流行于我国北方的一种戏曲剧种,主要流传在内蒙古西部以及陕西、河北等地,它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唱腔与牌曲,唱腔多是用于民歌小曲,而牌曲则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加入了器乐,更方便于器乐的演奏,由于是由两个角色(旦角与丑角)在舞台演出,因此而得名二人台。因二人台主要流行与汉蒙交界地带,因此它的风格里既含有内蒙古的民间音乐素材,又汲取了汉族的传统音乐风格。创作背景这首具有浓郁“二人台”风味的笛子独奏曲《大青山下》是李镇先生于1979年创作的,乐曲赞颂了大青山人民热火朝天的劳动,对新生活的向往。此曲运用了大量的演奏技巧,如:飞指花舌、吐音、滑音等,以及“二人台”音乐风格里特有的具有歌唱性的切分节奏型,《大青山下》的艺术风格分析大青山下曲式分析《大青山下》作为一首全新的“二人台”风格乐曲,它区别于以往的“二人台”乐曲。在建国初期时,“二人台“的竹笛作品大多数为单调的一部曲式,曲式单一,比如”喜相逢“,从开头到结尾并没有转调。而在《大青山下》中则运用了转调,并且有明显的呈式部、发展部与再现部。下面将从乐曲的调式调性与结构方面作简要分析。此曲从调性方面来看,它开头的快板部分为征调式,中间的行板部分为羽调式,最后则是结束在宫音上,中间的转调部分则表现了现代“二人台“竹笛作品的音乐风格。从结构方面来看,乐曲采用了A-B-A的曲式结构,由快板、慢板以及再现部份组成,乐曲的第一部分为快板,情绪是热烈欢快。开头十小节热烈活泼的前奏,仿佛迅速的把我们拉入大青山的景色之中,开头部分李镇先生用了简单的旋律,勾勒出一幅幅大青山迷人的景色,使人流连忘返,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二十小节十六分音符的吐音,轻快的音符展现出大青山下一群儿童在嬉戏玩耍,富有活力。在乐曲的尾部,作者用了一个突慢的变法手法,仿佛带来一片绵绵不断的青山,壮丽宽广。乐曲的第二段为慢板,也是华彩段。演奏的指法由前面的筒音作2转为筒音作3,因此在本段中出现三个半孔指法:高音5、高音1与高音2,并与慢板丰富的歌唱性相结合,体现出了浓郁的“二人台“风格。本段的演奏技巧如:历音、花舌等,则是模仿了人声,仿佛是一位老者再向我们交谈诉说,讲述着大青山千年的历史风光,这也是”二人台“音乐的特点。慢板结束在尾部的高潮部分,给人一股向上的力量,之前的情绪渲染在尾部得到彻底迸发,也表达出了李镇先生对大青山最深的情感。第三段快板,也是乐曲的尾声,同时也是第一段的再现部份,因为有前段情感的铺垫,所以在尾声部分情绪更加欢快热烈,作者更是在最后加入了左右手飞指,这是“二人台“伴奏音乐中常为实用的技巧,并使乐曲达到高潮,在宫音上结束。乐曲中的歌唱性节奏型在《大青山下》这首笛曲中,作者用了大量的切分节奏型,即一长一短,或是两边短中间长,这种节奏型频繁出现在乐曲中,出现这种节奏的原因是:在蒙古西部的方言中,并不像我们普通话有四个声调,除此以外还多了一个入声调,发音急促,一般用在词语中,读出时往往紧跟着带出另一个字,这就形成了“二人台“音乐中的一种形态。《大青山下》的演奏技巧分析吐音吐音是竹笛中最为常用的技巧之一,是用嘴发出“tu“的声音,因此被称为吐音,吐音又分为单吐、双吐与三吐,吐音在北派竹笛作品中运用广泛,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演奏家,基本都会用吐音,但想吹好吐音,则需要我们花费大量时间去练习,才能吹出颗粒分明的好音色。在《大青山下》这首笛曲中,相比较其他北派乐曲而言,乐曲中并没有大量的连续吐音,只是在乐曲中烘托气氛与过渡,所以在我们吹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情感的表达,比如第一段快板部分的中间,就有十二个小节的十六分音符吐音(见图例1.1),它表达了大青山万里风光与山下玩耍的孩童,因此我们吹奏的时候第一点则是要把双吐吹的干净,并且给人一种连绵不断的感觉,,第二则是要轻快明亮,表达出一种活泼的气氛。图例1.1滑音滑音,顾名思义,是从一个音滑向另一个音,滑音又被区分为“上滑音”与“下滑音”,在乐曲的慢板部分出现了大量的滑音,慢板演奏的好坏,最直接的问题就是能否吹好滑音。以慢板的前两小节为例:我们可以看出在6、5等音上做了滑音装饰,做了拟人声话的处理,使得本段慢板更富有歌唱性,更加具有表现力。滑音要想吹的细腻,只有多加练习,多听多练,才能吹出我们想要的感觉。左右手飞指飞指是我们竹笛演奏中并不太常用的一个技巧,主要出现在“二人台”竹笛作品里,主要是用我们的左手或右手在开放的笛孔上来回移动,就像手指飞起来一样,奏出美妙的声音,因此被称为飞指。作右手飞指时,将左手的中指、无名指放在音孔上,并固定好笛子,然后利用臂力的带动作用,将右手中的食指、中指、无名指等在开放类型的音孔上进行左右方向的迅速移动。演奏左手飞指时,则需要将右手的无名指、中指放在音孔上,用左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在开放的音孔上来回移动。在乐曲结尾时有两个八拍的飞指,在演奏时要注意:首先持笛要保持平行,其次是口风不能抖动,手指要快且均匀,吹出的音色要不杂不噪,此处也可以加上花舌,使其更生动、更富有表现力。花舌花舌是北派笛曲中常用的技巧,民间俗称为“打嘟噜”原理是用舌头抵住上颚,用气流去冲击舌头,发出一种滚动的碎音效果。要想吹好花舌,演奏者应先训练舌头"打嘟噜",训练时嘴里发“si”的音,并保持力度、速度的统一和持久,练习花舌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仅要舌根用力并稍微向后缩,还要保持舌尖的放松,使得舌尖松弛并充满弹性,然后利用气压的原理,使得舌尖来回颤动,舌尖如果太过于僵硬,发出的音响效果必然是不好听的。装饰音与腹震音装饰音顾名思义是出现在音符上方,用来装饰音符,丰富乐曲的表现力。在《大青山下》的前段快板部分与尾声的快板再现部分,装饰音用的较多,如快板部分的第一小节,其中前两个音符上面的两个3,则分别为5与高音1的装饰音,乐曲要求我们演奏时不仅要快更要吹的清晰,不能拖泥带水,更不能吹的过长或与音符一样长。腹震音:主要是用腹部控制力量,吹出来的效果像波浪一样上下起伏,连绵不断,从而进一步增强乐曲表现力,更好的抒发想要表达的情感,在本曲中两小节的腹震音我们要吹七拍。《大青山下》演奏中气息的运用气息可以说是竹笛演奏中的根本,也是我们演奏一切技巧的支撑,在竹笛演奏中,有四项基本功,分别是唇、舌、气、指,从口风口型再到运指,少了哪一个环节都吹奏不出优秀的作品。在《大青山下》这首旋律线条粗狂、起伏较大的乐曲中,我们要区别开以往吹过的曲子,像南派的曲目要求我们吹的优美平稳,那北派的作品则要更加粗狂,要有张力与爆发力,对比度要尤为明显,这些北派的特点在《大青山下》这首乐曲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比如开头的第一小节的第一句,我们在吹奏是一定不要一股劲吹下来,这样只会又累又不好听,我们只要把气用在前三个音就可以,前三个音我们要吹的富有爆发力,把听者瞬间拉入到大青山美好景色的氛围之中,因此吹奏的时候一定要有气冲,那么后面吹奏高音15653时,我们则是要把气收一下,使乐曲向减弱的方向走,这样吹起来不仅听众觉得好听,而且演奏者也不会感到累。只有吹奏时有强有弱,有爆发有控制,才能吹出婉转动听的音乐。结束语这首大青山下是草原笛派开创者李镇先生的代表作品,草原笛派是竹笛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内笛坛中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浓厚草原色彩的流派。蒙古族是一个传统游牧民族,他们善马术、通音律,在艺术上有着显赫的地位。李镇先生的艺术风格打破南北派艺术风格的局限,形成了自己的草原笛派艺术风格。笛曲《大青山下》二人台风格浓郁,。此曲是ABA的单三部曲式形式,在曲中运用了很多切分节奏,切分型节奏是二人台音乐当中常用的节奏。切分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那曲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五中第八中学2025届高考英语必刷试卷含解析
- 电器社会实践报告
- 2025届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4年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项目提案报告
- 2024年夜视仪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板
- 2024年气动元件、系统及装置项目申请报告模稿
- 2024年排气系统管件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板
- 2024年氢能及燃料电池项目申请报告
- 公园绿化养护合同范例
- 兵地融合发展工作总结【3篇】
- GA/T 2133.2-2024便携式微型计算机移动警务终端第2部分:安全监控组件技术规范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国农业大学
-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三年规划(2024-2026)
- 网课智慧树知道《英汉口译(四川大学)》章节测试答案
-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 人工智能设计伦理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2024春期国开电大本科《经济学(本)》在线形考(形考任务1至6)试题及答案
- 四川省公需科目(数字经济与驱动发展)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中国eVTOL产业(低空经济)发展报告
- 智慧医疗信息化建设项目技术标准建设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