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仙湖一米红外太阳望远镜-Hα窄带滤光器扫描轮廓的检测与修正_第1页
抚仙湖一米红外太阳望远镜-Hα窄带滤光器扫描轮廓的检测与修正_第2页
抚仙湖一米红外太阳望远镜-Hα窄带滤光器扫描轮廓的检测与修正_第3页
抚仙湖一米红外太阳望远镜-Hα窄带滤光器扫描轮廓的检测与修正_第4页
抚仙湖一米红外太阳望远镜-Hα窄带滤光器扫描轮廓的检测与修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抚仙湖一米红外太阳望远镜Hα窄带滤光器扫描轮廓的检测与修正徐稚;杨磊;向永源;郑艳芳;毛伟军;金振宇【摘要】The1mNewVacuumSolarTelescope(NVST)attheFuxian-LakeSolarObservationStationoftheYNAOisanew-generationground-basedsolarresearchfacilityofChina.OneinstrumentontheNVSTisamulti-channelhigh-resolutionimagingsystem,whichhasbeeninoperationsinceOctober2010.TheobservationwavelengthrangeofthesystemincludestheHα,TiOband,Gband,CaII854.2nm,andHeI1083nm.AlthoughonlythechannelsoftheHα,TiOband,andGbandhavebeenused,theobservationsimpressivelydemonstratethehigh-resolutioncapabilityoftheNVST.ThechannelsfortheTiObandandGbandbothusebroad-bandfilterswithfullwidthsof1nm.Incontrast,theHαchannelusesanarrow-bandfilterwithafullwidthof0.025nm(correspondingtoaspectralFWHMof~11km/s).Thewavelengthcenterofthechannelcanbeadjustedwithintherange656.281±0.4nm.Sinceprofilesobservedwithnarrow-bandfiltersareseverelyblurredbyDopplerbroadening,somespectral-lineinformationisneededtoextractusefulphysicalresultsfromthese.Profilesfromwavelengthscanningcanprovidetheneededlineinformation,whichmakesitimportanttoachieveaccuratewavelengthscanning.AnewHαLyotfilterwasinstalledontheNVSTinApril2013.Inthispaper,weinvestigatetheperformancesofthisfiltersystembyexaminingspectral-lineprofilesfromthewavelength-scanningwithit.Weusetheobservationsofthecentralpartsofthesolardiskwiththemulti-channelimagingsystemtoderiveHαlineprofiles.Ourinvestigationfocusesonthefollowingaspects:deviationsbetweenthefiltercentralbandandthecenters(e.g.absorptionpeaks)ofthelineprofilesfromthescanning,thesymmetriesoftheprofilesfromthescanning,influencesofafrontbroadb-andfilter,andthestabilityofthetemperatureofthesystem.Wehavefoundthefollowingresults.(1)Thecenterofalineprofilefromthescanningis0.013nmawayfromthefiltercentralband(“0nm”).Thedeviationcanbecorrectedthroughincreasingtheworkingtemperatureofthesystembyabout0.3℃.(2)Afterthecorrection,thedeviationisreducedtolessthan0.004nmbykeepingtheasymmetryofaprofilebelow10%.(3)Theprofileintensitiesat“0nm”arehigherthantheexpectedvaluesby6%to8%.(4)Thefrontbroad-bandfilterhasappreciableinfluencesontheshapesoftheprofilesfromthescanningonlyinthewavelengthrange656.281-0.15nmto656.281-0.4nm.(5)Theworkingtemperatureofthefiltersystemisstable,withthemonthlystandarddeviationatabout0.0017℃.%抚仙湖1m红外太阳望远镜的重要终端之一是多通道高分辨成像系统,主要由两路宽带和一路窄带成像系统组成。目前窄带成像系统的工作谱线为Hα。主要介绍了窄带成像系统扫描轮廓的检测和修正。主要检测内容包括扫描轮廓的中心波长位置、扫描轮廓对称性、前置滤光片对扫描轮廓的影响、滤光器工作温度稳定性等问题。检测结果显示:扫描轮廓在656.281-0.15nm到656.281+0.4nm的范围内与理论轮廓较好地吻合,而在656.281-0.15nm到656.281-0.4nm的范围内明显衰减。同时轮廓中心波长位置(即强度最低点的波长位置)相对于滤光器显示的“0nm”偏带点蓝移了0.013nm。针对上述检测结果,将滤光器的工作温度提高了约0.3℃。在温度调整之后,扫描轮廓的整体特征不变,轮廓中心波长位置与“0nm”偏带点偏差小于0.004nm,同时红蓝翼对称偏带点的强度差异小于10%(对应1.8km/s的多普勒速度测量误差)。目前可以明确,扫描轮廓的蓝翼衰减是由前置滤光片造成,对于常用工作范围(656.281±0.1nm),可以忽略前置滤光片的影响。滤光器工作温度比较稳定,1个月内温度变化幅度的标准方差约0.0017℃。目前,该滤光器仍存在的问题是扫描轮廓在“0nm”偏带点略有突起,幅度在6%~8%。建议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定量地对滤光器的扫描轮廓以及前置滤光片的透过率曲线进行检测。【期刊名称】《天文研究与技术-国家天文台台刊》【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8页(P239-246)【关键词】Hα观测;窄带滤光成像;利奥滤光器扫描轮廓【作者】徐稚;杨磊;向永源;郑艳芳;毛伟军;金振宇【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抚仙湖观测站,云南昆明650011;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抚仙湖观测站,云南昆明650011;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抚仙湖观测站,云南昆明650011;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抚仙湖观测站,云南昆明650011;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抚仙湖观测站,云南昆明65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111CN53-1189/PISSN1672-7673

抚仙湖1m红外太阳望远镜(NewVacummSolarTelescope,NVST)是我国新一代地面大型太阳观测设备之一[1]。主要的终端设备包括“多通道高分辨率成像系统”[2]和“垂直光谱仪系统”[3]。高分辨成像系统最终要实现5个波段的同步成像观测,表1给出了该系统不同通道的工作波长、观测目标及主要性能参数。目前系统主要工作于TiO-band、G-band和Hα3个波段,观测结果充分展示了NVST高空间分辨率的观测能力。其中TiO和G-band为宽带成像系统,带宽1nm。Hα为窄带成像系统,带宽仅为0.025nm,透过带的中心波长可在656.281±0.4nm的范围内变动。

对于窄带成像来说,单一波长点的观测结果通常难以给予正确的物理解释。诸如,活动区内的某些增亮现象有时并非意味着局地的温度增加,也有可能是此处的低温物质存在一定的视向速度,并使其在原有波段中已经无法再被观测为“吸收”现象,和周围对比后造成了“增亮的”假象。所以为了能较为清晰地理解观测结果,需要利用窄带成像观测来获得一些谱线观测所能提供的有效物理信息。通常的做法是利用滤光器透过带中心波长可调这一特点,在多个波长点依次进行窄带成像观测。这样在图像的每一个空间点上,都能获得一条“波长扫描轮廓”,本文简称“扫描轮廓”。通过分析扫描轮廓的某些特性,例如轮廓宽度、整体位移等,能较为准确地分析和理解观测现象。而该工作的重要前提是保证扫描轮廓的准确性,所谓准确性主要包括:扫描轮廓的宽度、中心位置、对称性等等。

就Hα观测来说,国际上普遍采用的采集方式是在谱线线心和2或3对红蓝翼对称波长点上进行顺序观测,即总共由5或7个波长点来构成扫描轮廓[4],扫描范围通常介于656.281±0.1nm。获取扫描轮廓的过程势必会降低单一波长点上的采集频率,例如考虑目前NVST所配备的探测器的采集速率以及后期数据处理对采集幅数的要求,如果仅在-0.03、0.00、0.03nm3个波长点上进行顺序采集,那么单一波长点的时间分辨率约42s。

2013年4月,由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制的新Hα利奥滤光器安装于NVST高分辨窄带成像系统中。在其他参数不变的前提下(表1),透过率较之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在该滤光器投入使用后,首要任务是对成像系统的扫描轮廓进行检测。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并没有使用光谱仪,而是利用了滤光器的实测数据。主要检测内容包括:扫描轮廓的中心位置、对称性、前置滤光片的影响以及滤光器工作温度的稳定性。

本文首先描述了上述问题的检测方法、过程和结果,之后给出目前所采用的调整方法,以及调整之后扫描轮廓的修正效果。

1.1扫描轮廓中心位置的检测

检测扫描轮廓中心位置是指检测滤光器显示的“0nm”偏带点是否对应扫描轮廓强度的最低点,并求出两者的偏移量。

这里主要采用了两种方法获取扫描轮廓:(1)自动扫描,即利用滤光器的波长转换功能,在整个波长范围内(656.281±0.4nm)进行自动波长扫描。自动扫描轮廓采样点较多,轮廓比较光滑,易于和理论轮廓进行比较,能反映滤光器波长转换速度是否稳定、轮廓整体是否对称等问题。(2)主动扫描,即在已知的某些固定波长点上进行波长扫描,人为决定扫描步幅或采集点,范围集中在656.281±0.1nm之内。主动扫描轮廓易于判断扫描轮廓强度最低点的波长位置。两种方法都需要在无云情况时进行数据采集,观测目标为日面中心,远离活动区的随机位置。下面分别阐述两种方法的检测过程和结果。

自动扫描轮廓的获取方法为:首先将观测波长点定于656.281+0.4nm,此时滤光器显示“+0.4nm”偏带波长点,然后进行图像采集。在保持采集状态下,将观测波长点改为“-0.4nm”偏带点,这时滤光器自行开始波长转换,我们正是将这一转化过程全部记录下来而获得扫描轮廓。采集波长点(或采集步幅)是由滤光器的波长转换速度和探测器的图像采集速度决定。采集的时间顺序(或采集的幅数)与波长息息相关。假设滤光器的波长转换速度和探测器的图像采集速度比较稳定,那么两者则有很好的等价关系。

这里的波长扫描顺序是不能改变的。该滤光器从“+”偏带波长方向到“-”偏带波长方向转换时,扫描方向是单一的。但从“-”到“+”转换时,则会在“0nm”偏带点反复扫描,破坏了时间顺序和波长的单一关系。图1展示了在波长扫描过程中的部分图像。

为了进一步降低日面上某些吸收或发射现象对扫描轮廓的影响,只考虑每一幅图像的空间平均值。图2是获得的656.281±0.4nm范围内的自动扫描轮廓(黑色十字符号),横轴是采集图像的时间序列。利用某些特征吸收线,将扫描轮廓与标准FTS轮廓(细实线)进行了比较(FTS:FourierTransformSpectrometerattheMcMath/PierceSolarTelescope)。

通过比较发现:(1)扫描轮廓在约656.281-0.15nm到656.281+0.4nm的范围内(右侧方块所示区域)与标准轮廓较好地吻合,但在656.281-0.4nm到656.281-0.15nm的范围内有明显的衰减(衰减的原因将在第3章定量讨论)。但该衰减并不影响判断整体轮廓(特别是在656.281±0.1nm的范围内)比较光滑,这反映出滤光器的波长转换速度非常稳定。由此,根据采集的总幅数(950幅)和波长的总间隔(0.8nm)可以大致推算相邻两幅图像之间的波长间距约0.00084nm。(2)扫描轮廓的波长范围相对标准轮廓范围有明显的偏移(箭头所指区域)。换言之,当利用某些吸收的位置把扫描轮廓和标准轮廓对齐之后,线翼的截止波长出现明显偏移。根据前面的估算,箭头所示的区域(约15幅)大致对应0.0126nm。(3)由于系统存在杂散光,扫描轮廓在Hα线心部分的强度要高于标准轮廓值。

主动扫描轮廓的获取方法为:人为设定若干采集波长点进行图像采集,由滤光器的参数显示获得采集点的波长信息。图3是利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在656.281±0.1nm范围内的主动扫描轮廓,波长采样点间隔0.0125nm(共17个采样点)。同时对轮廓的采样点进行了内插以提高轮廓的平滑性。

从主动扫描轮廓可以看出:(1)扫描轮廓在“0nm”偏带点的强度略有突出(“0nm”偏带点位置由黑色短线所示)。根据估算,该点的强度需降低约6%才能提高轮廓在此点的平滑性(如绿线所示)。(2)即便提高了轮廓的光滑性,“0nm”偏带点仍没有对应轮廓强度最低点。垂直红线显示此时轮廓强度最低点的波长位置约在“-0.013nm”处。

这里需要补充的一点是,上述特征和结论与采样点密度无关。分别采用了21个采样点(波长间隔0.01nm)、17个采样点(波长间隔0.0125nm)和9个采样点(波长间隔0.025nm)的观测模式,均获得较为一致的结论。

综上所述,自动和主动扫描轮廓都反应一个相同的问题:“0nm”偏带点位置有所偏移。它与扫描轮廓强度最低点所对应的波长位置(即轮廓的中心位置)的相对偏移量约为0.013nm。

1.2温度调整与扫描轮廓中心位置的移动

针对1.1中的检测结果,对滤光器的工作温度进行了调整。滤光器工作温度与轮廓强度最低点的波长位置移动的关系是:工作温度提高1℃,则强度最低点波长红移0.04nm。因此将滤光器的工作温度提高约0.3℃,大致由原来的41.95℃调整为42.22℃。温度调整之后,再次进行了自动和主动扫描轮廓的采集和检测,步骤同上。

图4和图5分别为温度调节后的自动扫描轮廓和主动扫描轮廓。比较图2和图4以及图3和图5发现:(1)自动扫描轮廓显示,温度升高之后,轮廓基本特性不变,但原有的线翼截止波长差异问题基本消除。(2)主动扫描轮廓显示,“0nm”偏带波长点的强度仍略有突出。若该点强度略微降低6%~8%,不仅可提高轮廓的平滑性,而且此点几乎是整个轮廓的强度最低点。

温度调节后,对扫描轮廓的对称性进行了检测,目的是检测红蓝翼对称波长点的强度差异,即(Ib-Ir)/Ib。这里“r”代表红翼波长点,“b”代表蓝翼波长点,两者与线心的波长差距一致。在图5的主动扫描轮廓中,相同的颜色表示红蓝翼对称波长点的强度值。而在图6中则将该强度差异定量地显示出来(如“

”所示)。在图6中,同时也给出了利用FTS标准谱线进行的相应计算(如实线所示)。首先,由标准轮廓计算得到,±0.07nm处的强度差异最大(约8%)。这个差异是由+0.07nm处的大气水线吸收造成。同时,强度差异随波长的变化没有整体规律性(换言之,红翼强度并不整体大于蓝翼强度)。其次,由扫描轮廓得到的不同波长点的强度差异也没有整体规律。这说明,该差异不是由“0nm”偏带点偏移所造成,即“0nm”偏带点已经非常接近扫描轮廓的中心位置。

此外,扫描轮廓强度在±0.02nm处的差异最大(约10%左右)。根据标准轮廓计算得出,这个差异量相当于“0nm”偏带点偏移轮廓中心位置0.004nm(或者说,标准轮廓整体漂移0.004nm)。综合考虑其他波长点处的强度差异,可以粗略估计,此时滤光器的“0nm”偏带点的偏移量应小于0.004nm(约是透过带带宽的16%)。根据多普勒效应计算,0.004nm的偏移量约造成的视向速度测量误差为1.8km/s。

在Hα窄带滤光器之前配置了一款3腔结构的干涉滤光片作为前置滤光片,其透过率曲线如图7。具体来说,透过率在波长656.41nm达到极大(61.7%),在655.90至656.90nm的1nm范围内,透过率均高于50%。透过率高于10%的带宽可达1.4nm,高于1%的有2nm。前置滤光片的透过率曲线并不以656.281nm(如蓝线所示)为中心呈对称分布,相对红翼来说,蓝翼的透过率随波长减小而明显下降。所以,我们怀疑这是导致系统扫描轮廓蓝翼衰减的主要原因。为了证明这一点,利用前置滤光片的透过率曲线对扫描轮廓进行了修正,并与标准轮廓进行了比对,如图8。

图8集中展示了介于656nm至656.5nm范围内“扫描轮廓”(红短线)、“前置滤光片透过率曲线”(蓝线)、“FTS标准轮廓”(黑线)以及“修正扫描轮廓”(紫色菱形线)。结果显示,如果考虑前置滤光片透过率曲线的影响,修正后的扫描轮廓能较好地吻合标准轮廓,这证明了扫描轮廓的蓝翼衰减是前置滤光片所致,与窄带利奥滤光器无关。图中也用绿线显示了滤光器的常用工作范围(656.281±0.1nm)。在该范围内,几乎可以不考虑前置滤光片对扫描轮廓的影响。

在上文提到,滤光器工作温度是否稳定决定了其扫描轮廓中心位置是否会漂移,所以滤光器投入使用后一直关注其工作温度的变化情况。

根据设计要求,滤光器工作温度的敏感度为0.001℃,精度0.01℃(对应波长0.0004nm漂移)。图9显示了在滤光器温度调制到42.22℃之后的一个月内的变化情况(2013年9月至10月),每天早上开启观测和下午结束观测时各采集一次,计算得出该月内温度变化幅度的标准方差σ=0.0017℃。在10月之后,对滤光器的工作温度进行随机抽查,变化幅度约为1σ。

本文主要对1m红外太阳望远镜Hα窄带成像系统的扫描轮廓进行了检测,并通过提高温度修正了扫描轮廓的中心位置。目前扫描轮廓的中心位置与滤光器显示的“0nm”偏带点的偏移量小于0.004nm。对称偏带波长点的强度差异小于10%,这意味着视向速度测量误差约1.8km/s。对于太阳色球层来说,视向速度的典型背景扰动约1~3km/s。因此,目前滤光器的状态能够较好地符合对色球的观测要求。

系统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有:

(1)前置滤光片对扫描轮廓的蓝翼部分有明显衰减,影响范围约在656.281-0.15nm到656.281-0.4nm之间。若波长扫描范围在656.281±0.1nm内,那么可以忽略前置滤光片的影响。但如果波长扫描范围超出656.281±0.15nm,则需要精确知道前置滤光片的透过率曲线,从而对其进行修正。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干涉滤光片来说,当入射角增大时,透过率峰值对应的波长位置必然向蓝翼移动,所以可考虑略微倾斜放置前置滤光片,从而改善其在蓝翼的影响。这里暂时没有倾斜放置后的检测结果。

(2)扫描轮廓在Hα线心位置略有突起。这可能是由于利奥滤光器各级之间的透过率峰值不在同一线心位置所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用摄谱仪检测滤光器的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