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数量的变化(第二课时)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种群数量的变化(第二课时)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种群数量的变化(第二课时)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种群数量的变化(第二课时)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种群数量的变化(第二课时)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种群及其动态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第2课时)情景导入在自然界,有的种群能够在一段时期内维持数量的相对稳定。例如,某地野牛、狮的种群数量往往比较稳定。

但对于大多数生物种群来说,种群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K值不变的情况下,种群的数量总是围绕着K值上下波动。季节性波动年间波动周期性波动任何波动只要在两个相邻波峰之间相隔的时间基本相等就可称之为周期性波动。四、种群数量的波动非周期性波动该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在1913—1961年一直处于不规则的波动状态处在波动状态的种群,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能出现种群爆发。如蝗灾、鼠灾、赤潮等。四、种群数量的波动

当种群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种群数量会出现持续性的或急剧的下降。如遭遇人类乱捕滥杀和栖息地破坏。

种群的延续需要有一定的个体数量为基础。当一个种群的数量过少,种群可能会由于近亲繁殖等原因而衰退、消亡。

▲对于那些已经低于种群延续所需要的最小种群数量的物种,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四、种群数量的波动四、种群数量的波动东亚飞蝗在我国的大爆发没有周期性规律,干旱是大爆发的主要原因。在黄河三角洲上的湿地草地,若遇到连年干旱,土壤中的蝗卵成活率就会提高,这是造成蝗虫大爆发的主要原因。在淮河流域,前一年大涝,第二年飞蝗大发生的概率最大。故河北蝗区常出现“先涝后旱,蚂蚱成片”,“大水之后,必闹蝗灾”的情况。拓展:种群数量的爆发四、种群数量的波动(1)有利于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

(2)对有害动物的防治。(3)有利于对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4)为人工养殖及种植业中合理控制种群数量、适时捕捞、采伐等提供理论指导。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对生态危机的解决之道,我们唯一能仰赖的,只有人类自身的觉醒、即刻的行动和不懈的努力。探究·实践: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酵母菌是典型的真核生物,是兼性厌氧生物。酿酒和做面包都需要酵母菌,这些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培养液)来培养。培养液1.实验材料2.探究思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交流讨论(1)提出问题: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2)作出假设:时间呈“J”形增长开始延长呈“S”形增长(3)设计实验①自变量:____________________②因变量:____________________③无关变量:__________________时间酵母菌数量每天取样的时间等说一说你的实验思路?探究·实践: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问题:怎样对酵母菌进行计数?酵母菌的计算工具:血细胞计数板方法:抽样检测法一种专门用于细胞计数的一种仪器血细胞计数板(又名“血球计数板”)探究·实践: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探究·实践: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导流凹槽两个计数区血细胞计数板用优质厚玻璃制成,由H形凹槽分为2个同样的计数区,两侧各有一个支持柱,将特制的专用盖玻片覆盖其上,形成深0.1mm的计数区。探究·实践: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计数室方格网上刻有9个大方格,其中只有中间的一个大方格为计数室,供微生物计数用。1mm1mm计数室(中间大方格)的边长为1mm,盖上盖玻片后,深度为0.1mm,其体积为

mm3,合

_______mL。0.11×10-41mL=1cm3探究·实践: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大方格中方格小方格25(中格)×16(小格)不管计数室是哪一种,每一大方格都是由16×25=25×16=400个小方格组成。16(中格)×25(小格)取四角的四个中方格(100个小方格)计数取四个角和中央的五个中方格(80个小方格)的细胞数。

计数室16(中格)×25(小格)型中方格小方格25(中格)×16(小格)型1mL样品中酵母菌数(种群密度):四个顶角及中央5个中格四个顶角中格取样方法:规格二(25×16):=中方格中酵母菌数量的平均值×25×104×稀释倍数规格一(16×25):=中方格中酵母菌数量的平均值×16×104×稀释倍数探究·实践: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中方格16(中格)×25(小格)型小方格25(中格)×16(小格)型1mL样品中酵母菌数(种群密度):四个顶角及中央5个中格四个顶角中格取样方法:规格二(25×16):=5个中方格内酵母菌数量/80×400×104×稀释倍数规格一(16×25):=4个中方格内酵母菌数量/100×400×104×稀释倍数计数室内总菌数如果计数前有稀释换算成1ml培养液探究·实践: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用血球计数板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若计数室为1mm×1mm×0.1mm方格,由400个小方格组成。若多次重复计数后,算得每个小方格

中平均有5个酵母菌,则10mL该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有

个。2×108

解析:根据公式:5×400×10000×10=2×108

2.若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每个计数室分为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分为16个小方格,将样液稀释100倍后计数,发现计数室四个角及中央共5个中方格内的酵母菌总数为20个,则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密度为

个/mL。1×108解析:根据公式:(20÷5)×25×10000×100=1×108习题巩固探究·实践: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设计实验试管放在28℃的恒温箱中培养7天。培养将酵母菌接种到试管中,混合均匀。接种连续7天取样计数并记录这7天的数值。计数将10ml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加入试管中。准备⑤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①先将盖玻片放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②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③多余的培养液用滤纸吸去。④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操作过程探究·实践: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探究·实践: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进行实验探究·实践: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建议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为什么?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以保证估算的准确性,减少误差。思考2.为什么不能先加培养液再盖盖玻片?②直接滴加培养液时,在计数室内会产生气泡,导致计数室相对体积减少而

造成误差。①盖玻片可能由于已加入液滴的表面张力而不能严密地盖到计数板表面,使

计数室内液体增多,导致结果偏高。4.为什么要待酵母细胞全部沉到底部后再计数?如果酵母菌未能沉降到计数室底部,通过显微镜观察时就可能出现以下现象:①能看清楚酵母菌但看不清方格线;

②能看清楚方格线但看不清酵母菌。5.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采取什么措施?稀释一定倍数后,再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用无菌水稀释至每小格细胞数目为5~10个稀释100倍探究·实践: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思考3.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怎么计数?取相邻两边及顶角计数。一般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探究·实践: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7.需要做重复实验吗?思考需要重复实验,以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对每个样品可计数三次,再取平均值。第0天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第1组第2组第3组------第n组平均值8.怎样记录结果?记录表怎样设计?6.本探究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吗?如果需要,请讨论对照组应怎样设计和操作;如果不需要,请说明理由。不需要。酵母菌在不同时间内的数量可以形成自身前后对照,故不需另设对照实验。以时间为横坐标,菌体数量为纵坐标,将所得数值用曲线图表示出来。分析实验结果是否支持你的假设。增长曲线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先增加,后减少酵母菌数量为何会下降?①营养物质消耗殆尽②有害代谢产物积累③pH改变得出结论: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前期呈“S”形增长,后期数量下降。探究·实践: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结果及结论④空间有限探究·实践: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第1天第4天第6天第7天思考:怎么分辨死亡细胞和有活性的细胞?死亡细胞多集结成团;可以借助台盼蓝染色(死亡细胞呈蓝色)。根据你对影响酵母菌种群增长的因素作出的推测,设计实验验证。不同温度条件(或通02量、通CO2量等)下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是怎样的?不同培养基(如加糖或不加糖)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是怎样的?思考:不同的培养条件对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大家能否提出一些可以探究的问题?探究·实践: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注意事项:取样时间需一致,且应做到随机取样(每天同一时间取样,或者每隔相同一段时间取样)。计数时应不时调节焦距,才能观察到不同深度的菌体。按公式计算每1ml(或10mL)菌液中所含的酵母菌个数。活酵母有出芽生殖现象,若芽体达到母细胞大小的一半时,即可作为两个菌体计数,若芽体小于母细胞一半时为1个酵母细胞。探究·实践: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②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培养液③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④用滤纸吸除血细胞计数板边缘多余的培养液⑤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其中操作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④⑤D习题巩固2.某生物实验小组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mL培养液的试管中,通气培养并定时取样计数,然后绘制增长曲线。图甲是小组成员用血细胞计数板观察到的培养结果(样液稀释10倍;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经台盼蓝染色后,图甲双边线内有4个细胞为蓝色),图乙曲线a、b是两批次酵母菌培养的结果。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每个中方格酵母菌平均数如图甲所示,此时试管中酵母菌数量约为5×108个B.图乙中t2时两批次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的剩余量a>bC.血细胞计数板有两个计数室,一块盖玻片只能覆盖一个计数室D.视野中酵母菌存在“抱团”现象,可能与取样前没有充分振荡、摇匀有关

C习题巩固课堂小结种群数量的变化“S”形增长“J”形增长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条件: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无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特点: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倍数增长(λ>1,且为定值)条件:食物和空间有限特点: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为0K值:一定环境条件下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验证种群数量增长模型)长期处于不利条件→持续性的或急剧的下降,甚至衰退和消亡规则或不规则波动。(K值是种群数量波动的平均值,波动中的生物,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能出现种群爆发)种群增长模型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练习与应用一、概念检测1.

在自然界,种群数量的增长既是有规律的,又是复杂多样的。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1)将一种生物引入一个新环境中,在一定时期内,这个生物种群就会出现“J”形增长。(

)(2)种群的“S”形增长只适用于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

)(3)由于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种群增长到一定数量就会保持稳定。(

)×××练习与应用2.

对一个生物种群来说,环境容纳量取决于环境条件。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对甲乙两地的蝮蛇种群来说,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

B.

对生活在冻原的旅鼠来说,不同年份的环境容纳量是不同的

C.

当种群数量接近环境容纳量时,死亡率会升高,出生率不变

D.

对生活在同一个湖泊中的鲢鱼和鲤鱼来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