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物质的鉴别与推断 卷二(原卷版)_第1页
5.7 物质的鉴别与推断 卷二(原卷版)_第2页
5.7 物质的鉴别与推断 卷二(原卷版)_第3页
5.7 物质的鉴别与推断 卷二(原卷版)_第4页
5.7 物质的鉴别与推断 卷二(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科学教师题库--物质科学二(化学)5物质转化与材料应用5.7物质的鉴别与推断卷二一、单选题1.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不用外加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

FeCl3、NaOH、Na2SO4、KCl

B.

KNO3、HCl、NaOH、FeCl3

C.

NH4Cl、KOH、Na2SO4、BaCl2

D.

Na2CO3、HCl、CaCl2、HNO32.某固体可能含有Ca(NO3)2、Na2SO4、Na2CO3、FeCl3、KCl中一种或几种,现对其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固体完全溶解成无色透明溶液。②取少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③取②中所得溶液少量,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分析上述现象,对原固体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A.

肯定有Na2CO3,无FeCl3、KCl

B.

肯定有Na2CO3、Na2SO4,无FeCl3

C.

肯定有Na2CO3,无FeCl3、Ca(NO3)2

D.

肯定有Na2CO3、Na2SO4,无FeCl3、Ca(NO3)23.小徐做完氧气的制取和金属氧化物还原实验后,将完全反应后得到的固体全部倒入装有水的废液缸中,并对浊液成分进行分析。将浊液过滤,取无色滤液,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将滤渣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固体质量不变;再往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仍有固体残留且所得溶液为蓝色。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最后剩余固体是二氧化锰

B.

制取氧气所用的固体是氯酸钾‘

C.

白色沉淀中加入稀硝酸,沉淀质量不变

D.

滤渣中一定有铜,因此还原氧化铜的还原剂是CO4.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NO3、CaCO3、NaOH、CuCl2、NaCl和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蓝色溶液B中阳离子只有Cu2+

B.

无色溶液A中一定有NaOH

C.

原固体粉末一定有NaCl

D.

原固体粉末一定有CaCO3、NaOH、NaNO3、CuCl2和Ca(NO3)25.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设计了下列有关物质鉴别的方案:甲:利用CO2气体就能区分NaOH、Ca(OH)2和稀盐酸三种溶液;乙:若有BaCl2溶液,就有办法鉴别NaOH、Na2CO3、Na2SO4和硫酸四种溶液;丙:有酚酞和BaCl2溶液,就能鉴别盐酸、硫酸、Na₂CO3、NaOH和KNO3五种溶液;丁:不用其他任何试剂就能将HCl、BaCl2、Na₂CO3、NaCl四种溶液鉴别出来。下列有关这些方案的评价正确的是(

)A.

只有甲的可行

B.

只有乙和丁的可行

C.

只有乙的不可行

D.

都可行6.如图所示,已知甲是含两种或两种以上初中科学常见盐的黄色溶液,乙为NaNO3溶液。为探究甲的组成,同学们按如图所示进行了探究(每步加的试剂都是过量的)。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A.

①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B.

甲中溶质不一定是FeCl3和Na2SO4

C.

C可能是碳酸钡

D.

E一定是氯化银7.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中除了碳酸钠以外,还可能含有硝酸钡.硫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步骤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步骤②:接着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固体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无气泡冒出

B.

B→C段对应溶液pH逐渐变大

C.

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硝酸钡

D.

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8.某NaCl样品中可能混有CuCl2、MgCl2、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取该样品11.7g溶于适量水中,得到无色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得到30.7g白色沉淀,则该样品组成的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

一定有MgCl2,可能有CuCl2

B.

一定有MgCl2,没有BaCl2

C.

一定有MgCl2,可能有BaCl2

D.

一定有MgCl2、BaCl29.一包混有杂质的Na2CO3,其杂质可能是Ba(NO3)2、KCl、NaHCO3,今取10.6g样品,溶于水得澄清溶液,另取10.6克样品,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4.6gCO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样品中只含有NaHCO3

B.

样品中可能有NaHCO3,可能有KCl

C.

样品中一定有NaHCO3,一定没有Ba(NO3)2,可能有KCl

D.

样品中一定有KCl,可能有NaHCO310.有四瓶无色溶液,他们分别是AgNO3、BaCl2、K2CO3和Mg(NO3)2溶液,仅利用下面试剂就能将他们区别开的是(

)A.

HCl、Na2SO4

B.

NaCl、HNO3

C.

HNO3、Ba(NO3)2

D.

NaCl、NaOH11.某实验室的废液中,可能含有FeCl3、NaCl、Na2SO4、Na2CO3、Ba(NO3)2中的一种或多种。某同学发现该废液样品为无色溶液,为进一步确定废液的成分,取样进行如下实验: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可以得出原废液中(

)A.

可能存在Na2SO4

B.

可能存在NaCl

C.

可能存在FeCl3

D.

一定存在Ba(NO3)2二、填空题12.

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F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E组成元素相同,B、C、G常温下为气体,在实验室中常用A制取G.(1)F的化学式是

;物质A的一种用途是

;(2)D→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图中涉及B物质的反应中,未出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13.A~F均为初中所学的物质,其中属于碱的是B、C,属于盐的是D、E,其中D是钠盐;胃酸中含有F能帮助消化,A是食品包装袋中常用的干燥剂,其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试回答:(1)A的俗名是________

。(2)图中的相互关系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3)写出标号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14.有A~E五种稀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中的一种,请根据以下实验现象回答问题.Ⅰ.将适量A分别滴入少量的B、C、D、E中,均没有明显现象;Ⅱ.将适量B分别滴入少量的A、C、D、E中,C中有气泡出现,其余均没有明显现象;Ⅲ.将适量D分别滴入少量的A、B、C、E中,均没有明显现象.(1)根据实验现象能判断出的液体是

(填字母及对应物质的化学式)。(2)对还没有确定的液体,下列几种鉴别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A.

分别滴加稀盐酸

B.

分别通入CO2

C.

分别滴加少量水

D.

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3)从上述溶液中任选两种,将其混合后溶液质量减轻的所有组合是

(填字母)15.

A、B、C、D、E、F、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E、G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1)物质A的化学式是________

;写出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6.某同学为了制作“叶脉书签”,用A、B两种固体(一种是盐,另一种是碱)配制了浸泡树叶的混合溶液,A、B的溶液以及它们的混合溶液存在如图关系:(1)A溶液中存在的阴离子是

。(2)反应①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17.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1)由实验①可知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

(2)取实验①滤出的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3)为进一步探究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向无色溶液B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还含有________。18.

A~K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指向生成物).其中A为红色固体,B、C的元素组成相同,I是某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F、K两种物质常用于配置农药波尔多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I的化学式是

.(2)物质K的俗名是

(写一种即可).(3)反应⑥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19.如图,某固体氧化物X,经过如图①②两步反应后,得到红色固体单质C,溶液B只含一种溶质,且是盐,试回答:(1)固体氧化物X的化学式是________(2)第①步加的盐酸是否过量?________(填“是”或“否”)(3)图示过程中,总共发生了几个化学反应________20.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小明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步骤一:取少量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溶解,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步骤二: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往白色沉淀中滴加足量的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溶液中产生气泡,白色沉淀部分溶解。(1)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推理可知原来这包白色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有

。21.已知A、B、C、D、E、F为常见物质,其中A、B含有相同的元素,B、E为氧化物,C、D、F都为单质。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去)。(已知氢气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会发生反应,生成金属铜单质和水)(1)X在反应①中起________作用。(2)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C________(3)若F不溶于稀硫酸,写出F可能的化学式________,请写出和反应③基本反应类型相同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2.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硫酸钾、氢氧化钾、碳酸钙、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白色沉淀Ⅰ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白色沉淀Ⅱ的化学式

。(3)原白色固体中含有的物质

。23.固体混合物A是由Mg、CuO、Na2SO4、Na2CO3、BaCl2、BaSO4中的几种混合而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图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试推断:(1)气体B是________。(2)滤液D中一定有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3)固体A的组成可能有________种。24.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滤渣a的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2)若现象①“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则原样品中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25.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小科同学为探究步骤Ⅰ:取少量固体样品置于烧杯中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步骤Ⅱ: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BC段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2)C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3)根据以上信息可以确定白色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________

(填化学式)。26.已知A~I均为初中科学常见的物质,其中组成A、C两种气体的元素相同,且C是常见的温室气体,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D是单质,F是盐酸盐,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若反应②在植物体内进行,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________。27.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是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物质,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1)D的化学式为

.(2)A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反应基本类型属于

;B转化为H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分别写出物质F和H的一种用途

.28.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BaCl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实验小组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所加试剂均足量,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1)白色沉淀A稀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白色沉淀C的化学式为________。(3)这包白色固体是由________(填化学式)组成的。29.将某暗紫色的固体粉末A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另一种固体物质)。黑色固体C与白色固体G混合加热可制取B。另一种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1)黑色固体C与白色固体G混合加热所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2)如图所示是某些气体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则收集F气体的方法可以选择装置________。实验室制取该气体过程中小红发现反应有快慢,请你列举一种判断反应快慢的方法是什么?________。30.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CuSO4、CaCO3、BaCl2、Na2SO4、KOH中的一种或几种,为证明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1)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则白色沉淀可能是________,原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2)向实验(1)滤出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则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

。(3)将实验(1)中得到的滤液分成两份,将实验(2)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先通入其中的一份,无沉淀产生;将其导出后的气体再通入另一份滤液中,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再过滤。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实验(2)中产生的气体里含有________。(4)向实验(3)中过滤后所得的滤液里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又产生白色沉淀,根据此现象推断,原混合物中一定还含有________。31.小红与小明同学各设计了一个优化实验方案,小红验证某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硫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钠,小明验证某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含有碳酸钠、硫酸钠、氢氧化钠并提纯氯化钠。其实验流程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除虚线箭头部分外,其余步骤流程相同,所选甲、乙试剂不同。(1)小红同学的方案中,加入过量的试剂甲的化学式是________。(2)小明同学在步骤Ⅳ得到的滤液中除指示剂和NaCl外还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32.我们在做“物质的鉴别”实验时,曾对硫酸铜、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四种白色粉末进行鉴别。以下是某同学设计的鉴别方案,请你沿着该同学的思路回答相关问题。①________

②________33.

A、B、C、D是初中常见的化学物质,A是由核电荷数分别为6、8、11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是一种微溶性碱,C是一种可溶性盐酸盐,D是一种可溶性碱,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1)A的俗名叫

;(2)写出C的化学式

;(3)写出B的一种作用

;(4)写出B与A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4.已知A、B、C、D、E、F为常见物质,其中A、B含有相同的元素,B、E为氧化物,C、D、F都为单质。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去)。(已知氢气与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会发生反应,生成金属铜单质和水)(1)X在反应①中起________作用。(2)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

C________35.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硫酸铜、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检验其中的成分,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1)根据实验现象,白色粉末中一定有_________。(2)实验中不能用BaCl2溶液代替Ba(NO3)2溶液的理由是________。36.现有含NaCl、Na2SO4、NaNO3的混合溶渣,选择适当的试剂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沉淀或固体,从而实现Cl-、SO42-、NO3-的相互分离。相应的实验过程可用下列流程图表示:(1)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所用试剂、沉淀的化学式:试剂1:________沉淀C:________(2)写出溶液a中所含有的阳离子________;

,(3)恰当地控制试剂4的加入量的方法是________

。37.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钠、氯化钡、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白色沉淀C是________。(2)原固体粉末一定含________。38.自然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有三瓶无色溶液失去了标签,从实验老师初得知,它们分别是稀盐酸、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同学们认为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鉴别,通过实验设计并进行相应的实验,他们给这三瓶溶液重新贴上了标签。下面是他们设计和实施的两种方案,请你一起参与完成。实验内容观察到的现象A+B有气泡产生A+C有白色沉淀生成(1)方案一;不用其他试剂进行鉴别将三瓶无色溶液任意编号为A、B、C,各取少量进行实验,得到相关的实验记录(如表)。请你判断B是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方案二:选用其他试剂进行鉴别(请补充完整实验步骤②)①用三支试管分别取少量三种无色溶液;②滴加少量的________;③观察现象;④得出结论。39.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NaOH、Na2SO4、MgCl2、NaNO3、CuSO4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成,为了分析固体粉末的成分,取少量该固体粉末进行试验,试验方案如图:(1)白色沉淀I是________;(2)固体粉末中一定有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40.小红、小军、小明三人化学学习小组在实验中,用到了三个分别盛有KCl溶液、KOH溶液、K2SO4溶液的滴瓶.小军发现小红将三个滴瓶中的三只滴管混用,认为小红实验操作不规范,滴瓶中的试剂会因此受污染而无法再次使用,学习小组就盛有KCl溶液的滴瓶是否被另外两种试剂污染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该滴瓶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1)【提出猜想】通过分析,提出如下猜想:猜想Ⅰ溶质成分只有:KCl;

猜想Ⅱ溶质成分为:KCl和KOH;猜想Ⅲ溶质成分为:KCl、K2SO4;

猜想Ⅳ溶质成分为:KCl、KOH和K2SO4.

【实验探究】为证明猜想,小军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1)取该滴瓶内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适量BaCl2溶液________溶质中有K2SO4(2)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取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该试管中加入酚酞试液________证明猜想Ⅳ成立(2)【实验反思】小明认为该实验方案并未证明猜想Ⅱ、Ⅲ是否成立,应补充相应实验予以证明,你是否赞同?________(选填“是”或“否”).

41.有一固体粉末,可能含有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钙,进行如下图实验: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42.某实验小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于是,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猜想假设: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二:可能是CaCl2和HCl;猜想三:可能是

(填化学式);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进行实验:实验步骤1: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实验现象

。结论:猜想一不正确。实验步骤2: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实验过程中测得溶液的pH随滴入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实验中出现的现象是

。结论:猜想二正确。反思拓展:证明酸碱发生化学反应时常选用无色酚酞试液而不选紫色石蕊试液,其原因是

。43.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碳酸钠、硫酸钠、碳酸钙和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同学想确定其组成成分,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了如下实验(各步骤中加入的试剂均为足量):请回答:(1)固体粉末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白色沉淀部分溶解的原因________;(2)如何判断固体粉末中是否有“可能存在的物质”,简述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__。44.足球比赛中让意外昏迷的球员快速恢复意识会用到“嗅盐”。同学们对“嗅盐”产生了好奇,并对其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查阅资料)①嗅盐是一种盐类物质和香料(不参与下列探究中的任何反应)组成,能释放出氨味气体,对人体神经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但过量吸入会危害健康。②氯化钙稀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不发生反应。③氨气能与硫酸化合生成硫酸铵。(提出问题)嗅盐中盐类物质是什么?(实验探究)填写表中空格。实验小军的实验小英的实验方案嗅盐与________(填一种物质名称)混合研磨现象闻到较浓烈刺激性气味且试纸变蓝________________结论嗅盐中含有NH4+嗅盐中含有CO32-确认了小军的实验结论证明嗅盐中盐类物质是碳酸铵(质疑)小英认为小军的实验不严谨,小英通过补做一个实验(方案见上表),进而确认了小军的结论。45.某白色固体由CuSO4、MgCl2、CaCl2、NaOH、Na2CO3中的三种物质组成,为确定其成分,相关实验及现象如下(微溶性物质按可溶处理):综合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________;

(2)无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3)原白色固体中只有一种物质没有确定其是否存在,要确定其是否存在,还需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

46.某废液M可能含有硫酸钠、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实验。(1)反应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2)M中一定没有________。(3)为进一步确定M的成分,进行实验,步骤如下:Ⅰ重新取M样品,滴加过量的试剂X,静置;Ⅱ取Ⅰ中的上层清液,滴加酚酞;Ⅲ向Ⅱ中的溶液滴加过量的稀硝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