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案_第1页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案_第2页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案_第3页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案_第4页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案课程教案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主讲教师职称系(部)名称经济与管理系2009年9月1日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管理信息系统 课程类型 公共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职业技能课()专业选修课() 授课班级及人数 08级经济信息管理,45人 总学时/学期学时 64/64 总学分/学期学分 3.5/3.5 学时分配 理论讲授学时:64实训(实验)学时:0 考核方式 考试(√)考查() 考核形式 闭卷(√)开卷()口试()上机()其它() 教材名称 管理信息系统实用教程陶华亭电子工业出版社 教学参考书 《信息系统开发与5>管理教程》左美云邝孔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7《管理信息系统》黄梯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 授课2>章节名称 第1章管理信息系统基础知识1.1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1.2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1.3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与组成 授课时间 课次:1周次:6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与组成。 教学重点、难点 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与组成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教材、7>课件 作业 授课内容1.1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本身——是渗透到企业及管理机构各个层次和各个环节的十分复杂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不是简单的购买软件和建立系统过程,它是管理思想与具体企业文化的结合,其中管理思想是实施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不同的企业、不同的管理者会提出不同的管理信息系统需求。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正是围绕着8>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思想和业务需求建立的。系统的实施——不只是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系统建设,人员以及制度是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关键。成功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实施是技术手段与管理方法的有机结合。下面从四个不同的侧面,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不同的视图。以便建立对管理信息系统的直观印象。初学者可以学到如何在Excel中生成公式。如果您是资深用户,则可以了解如何选择正确的函数以及如何解决一些常见问题。1.1.1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模型1.2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上面我们建立了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要深入理解管理信息系统,需要理解几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包括: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管理组织系统1.2.1信息信息是管理信息系统对数据加工后得到的主要结果,也是信息系统提供决策支持的有力武器。1.2.2系统1.系统的概念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郎菲于1937年第一次提出了系统的概念,他认为系统是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综合体。系统确切的定义依照学科不同,使用方法不同和解决的问题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认为系统是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许多要素构成的一个整体。1.3信息系统的作用与组成1.3.1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作用 授课章节名称 第1章管理信息系统基础知识1.4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1.5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1.6IT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 授课时间 课次:2周次:6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熟悉管理信息信息系统的结构,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 教学重点、难点 信息信息系统的结构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教材、课件 作业 p20:1-5授课内容1.4信息系统的结构1.4.1职能结构1.4.2信息集成结构1.5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1.5.1单项事务处理阶段在管理信息处理业务中,除计算工作外,文书编辑、档案管理、各种报表生成等业务也逐步计算机化了,这种计算机辅助管理的工作,称为电子数据处理(ElectronicDataProcessing,缩写为EDP)。1.5.2系统处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展形成了管理信息系统,它是计算机硬件、软件、通信设备、规章制度及有关人员的统一体,其主要目标是为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对管理信息进行系统的、综合的处理,辅助各级管理决策。1.5.3决策支持阶段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SupportSystems,DSS)是一种以计算机为主要手段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主要目标是支持管理中的半结构化决策。1.5.4综合集成阶段实际应用中,上述四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后一阶段的发展均以前一阶段为基础。1.6IT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1.6.1管理信息系统使命的提升IT时代,管理信息系统已由当初的单项数据处理演变为不单是用来支持组织的日常管理与业务活动的工具,而且在当今从工业化到信息化的大变革时代,管理信息系统是促进组织变革、进行制度创新与知识创新的战略手段。1.6.2信息战略的转变1.6.3信息管理集中化、信息系统集成化1.6.4现代信息系统具有跨越组织跨地域的特征1.6.5基于Web的系统成为管理信息系统的主流1.6.6管理信息系统智能化 授课章节名称 第2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2.1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软件2.2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2.3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活动 授课时间 课次:3周次:6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熟悉常见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划分,以及信息系统的开发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信息系统生命周期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教材、课件 作业 授课内容2.1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软件2.1.1软件开发是信息系统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软件是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按照企业系统的运作机理和管理需求构建的。系统的明确目标是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支持。管理信息系统中除了人、过程和设备以外,能够体现人的管理意志的部分就是软件。因此,构建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最复杂的活动就是分析企业用户的需求,以便开发出满足用户业务需求的软件。2.1.2信息系统开发遵循的软件工程规范1.系统应遵循的软件工程规范软件开发是信息系统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大约占去60%的工作量,因此,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主要以软件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软件工程规范体现了开发活动的工程化和系统化,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颁布了六个国家标准,根据这些规范,软件开发周期分为五个阶段:(1)可行性研究阶段;(2)需求分析阶段;(3)设计阶段;(4)实现阶段;(5)测试阶段;经过以上五个阶段之后,软件即可提交给用户进行使用,之后便进入了运行与维护阶段。运行与维护阶段是一个慢长的阶段,直到该软件报废或被新的软件取代。因此,上述五个阶段加上运行与维护阶段,就构成了软件的生命周期。每个阶段要产生相应的文档,规范中规定了14个文档:(1)可行性研究报告;(2)项目开发计划;(3)软件需求说明书;(4)数据要求说明书;(5)测试计划;(6)概要设计说明书;(7)详细设计说明书;(8)数据库设计说明书;(9)模块开发卷宗;(10)用户手册;(11)操作手册;(12)测试分析报告;(13)开发进度报告;(14)项目开发总结。这些文档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有选择的使用。2.1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软件2.1.1软件开发是信息系统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软件是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按照企业系统的运作机理和管理需求构建的。系统的明确目标是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支持。管理信息系统中除了人、过程和设备以外,能够体现人的管理意志的部分就是软件。因此,构建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最复杂的活动就是分析企业用户的需求,以便开发出满足用户业务需求的软件。2.1.2信息系统开发遵循的软件工程规范1.系统应遵循的软件工程规范软件开发是信息系统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大约占去60%的工作量,因此,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主要以软件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软件工程规范体现了开发活动的工程化和系统化,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颁布了六个国家标准,根据这些规范,软件开发周期分为五个阶段:(1)可行性研究阶段;(2)需求分析阶段;(3)设计阶段;(4)实现阶段;(5)测试阶段;经过以上五个阶段之后,软件即可提交给用户进行使用,之后便进入了运行与维护阶段。运行与维护阶段是一个慢长的阶段,直到该软件报废或被新的软件取代。因此,上述五个阶段加上运行与维护阶段,就构成了软件的生命周期。每个阶段要产生相应的文档,规范中规定了14个文档:(1)可行性研究报告;(2)项目开发计划;(3)软件需求说明书;(4)数据要求说明书;(5)测试计划;(6)概要设计说明书;(7)详细设计说明书;(8)数据库设计说明书;(9)模块开发卷宗;(10)用户手册;(11)操作手册;(12)测试分析报告;(13)开发进度报告;(14)项目开发总结。这些文档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有选择的使用。2.2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任何系统均有其产生、发展、成熟、消亡或更新换代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系统的生命周期(SystemLifeCycle)。系统生命周期的概念对于复杂系统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软件工程规范中对软件开发阶段的划分的理论依据,就是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理论。MIS的系统开发生命周期(SDLCTheSystemsDevelopmentLifeCycle)大致可以分为:规划、分析、设计、实现与维护五个阶段。 授课章节名称 第2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2.4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2.5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具 授课时间 课次:4周次:6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熟悉管理信系统常见的开发方法,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具。 教学重点、难点 管理信系统常见的开发方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教材、课件 作业 p35:2-3授课内容2.4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2.4.1早期开发方法2.4.2结构化方法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许多学者、实际工作者和与信息产生有关的一些企业组织相继提出了各种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这时结构化的方法被提出。“结构化”一词在系统建设中的含义是用一组规范的步骤、准则和工具来进行某项工作。基于系统生命周期概念的结构化方法则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规范的步骤、准则与工具,到六十年代,随着应用项目规模和应用范围的扩大,程序设计的可读性、可测试性和可扩充1.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原则结构化方法的主要原则,归纳起来有以下四条:(1)用户参与的原则(2)严格划分工作阶段,“先逻辑,后物理”的原则(3)“自顶向下”的原则(4)工作成果描述标准化原则2.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存在的问题2.4.3面向对象的方法2.5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具2.5.1结构化建模工具结构化方法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常用的一种较为成熟的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按功能划分来组织软件结构,具有结构清晰、易于掌握的特点。结构化分析的常用工具有系统流程图、IPO图、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以及处理逻辑分析与表达工具。结构化系统设计的常用工具有结构图、程序流程图等。2.5.2面向对象的建模工具相对而言,面向对象的方法在应对用户需求变更和提高软件复用方面比结构化方法有较明显的优势。在系统结构上,拟建系统的结构和用户现实系统的结构上基本相似,便于理解和映射,因此,目前面向对象的方法逐渐成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主流方法。UML是面向对象的方法在从事分析和设计过程中常用的建模工具。UML是一种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ModelingLanguage),它具有一套规则的符号体系与建模规则,它支持面向对象的分析建模和面向对象的设计建模,在本书面向对象部分有详细的介绍。2.5.3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 授课章节名称 第3章系统调查与可行性研究3.1项目环境分析3.2系统调查 授课时间 课次:5周次:7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熟悉项目环境的分析方法,并熟悉系统调查的内容、方法,以及步骤。 教学重点、难点 项目环境的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教材、课件 作业 授课内容3.1项目环境分析3.1.1环境分析的任务系统与其生存的环境之间存在着信息和物质的交换,表现为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输入和输出。通过输入和输出实现特定的功能,发挥应有的职能。环境是mis外部的约束条件,是影响系统的重要因素。MIS开发项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环境分析不到位,就可能导致整个项目的规划错误,因此,环境分析是要找出系统的外部约束,这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3.1.2环境分析的方法1.如何界定系统的环境?2.划分系统与环境的边界应注意什么?3.1.3对环境的调查分析要对系统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进行“目标分析”,对系统的外界环境进行调查分析,即把握系统的边界和总体目标;二是进行“方案分析”,对系统的内部调查分析,即对系统的内部业务逻辑和实现方案进行调查分析。3.2系统调查客观、真实地进行全面系统调查,是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础,调查工作的质量对于整个系统开发项目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3.2.1系统调查的原则系统调查原则是指在系统调查过程中应始终坚持的方法、做法或指导思想,对于确保调查工作客观、顺利地进行是至关重要的。这些原则主要包括: 1.要制定系统调查计划,并按排培训 2.正确把握调查顺序 3.如实记录调查情况 4.采用规范化的工作方法 5.全面铺开与重点调查结合 6.端正调查态度、讲究工作方式 7.调查应与分析整理相结合 8.了解业务应与收集数据同时进行3.2.2系统调查的内容1.摸清系统的界限和运行状况2.搞清现行系统的组织机构3.了解人员及构成4.理清系统的业务流程5.调查系统的信息流程6.了解系统的资源状况7.了解现行系统的约束条件8.了解现行系统的薄弱环节9.确认系统研制项目可利用的资源状况10.了解各个方面对现行系统和新系统研制的态度3.2.3系统调查的步骤系统调查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为了提高调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系统调查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一般有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确定调查目标、拟定调查项目 2.确定调查的对象和调查方法 3.制订调查计划 4.做好调查的组织准备工作 (1)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 (2)确定咨询项目或调查表。 (3)确定抽样设计。 (4)安排好各项具体工作, (5)实施调查。 (6)分析、整理资料。 (7)写出调查报告。3.2.4系统调查的方法1.个人访问法2.邮寄调查法3.电话调查法4.开调查会法5.直接参加业务实践6.混合调查法 授课章节名称 第3章系统调查与可行性研究3.3可行性研究3.4系统调查实例 授课时间 课次:6周次:7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可行性研究的内容、方法以及步骤,并学习掌握系统调查实例。 教学重点、难点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方法以及步骤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教材、课件 作业 p57:3-7授课内容3.3可行性研究3.3.1可行性研究的概念可行性研究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寻找一种方案,该方案可使得拟建系统达到最佳收益。可行性研究的任务,是在做出决策之前,全面论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的必要性、可能性、有效性和合理性。通过调查研究,全面分析与管理信息系统项目有关的因素,组合设计出多个可能的方案,并对各个方案的经济效果进行分析,最后评选最优方案,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可行性研究的作用,在于保证决策者为了达到所追求的目标,能够有效地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达到预期的效果。3.3.3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可概括为环境、技术和经济三个方面。环境的研究是可行性研究的前提;技术上的可行是可行性研究的基础;经济上的可行则是可行性研究评价和决策的主要依据。因此,凡是影响到费用和收益的因素,都是可行性研究的内容。3.3.4可行性研究的流程1.确定目标2.系统调查3.列出可能的技术方案4.技术先进性分析5.经济效益分析6.综合评价7.优选方案并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3.3.5评价原则1.效益性原则2.经济性原则3.可靠性原则上4.可比性原则3.3.6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格式要求3.4系统调查实例3.4.1学生成绩管理信息系统调查1.系统调查大纲(1)学校概况,学校组织机构,学生人数,学生班级数,教职工人数。(2)资源条件调查,包括计算机配备,网络环境等。(3)与成绩管理有关的教务处、学生处、各个系部等的概况和业务流程。(4)需要查询和统计学生成绩的用户类型(部门、单位和个人)。(5)学生成绩单及学生成绩统计表的格式,希望改进后的格式。(6)部门、单位、教师、学生对系统的要求和希望。2.调查方法(1)开调查会法。(2)个人访问法等方法。3.系统组织机构图3.4.2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调查1.系统调查大纲2.调查方法3.调查表的设计4.酒店的组织机构5.酒店的基本术语6.业务流程调查7.酒店实施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目标8.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授课章节名称 第4章系统分析4.1概述4.2系统分析方法 授课时间 课次:7周次:7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系统分析的概论,以及基本的系统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基本的系统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教材、课件 作业 授课内容4.1.1系统分析的目标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构成系统开发周期的三个主要阶段。系统分析是开发人员和用户共同参与的一项活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充分挖掘和理解用户对新系统的要求,并将其明确表述成一份书面资料。这份资料的主要内容就是新系统的逻辑模型,这就是系统分析说明书,又称用户需求说明书。需求分析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活动的起点,分析结果能否准确地反映用户的实际要求,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各阶段的开发活动,决定着最终开发出来的系统能否满足用户的需求。这一阶段是系统建设工作中任务最为繁重、耗费资源最多的一个时期。4.1.2系统分析的主要活动系统分析的核心任务是用户需求分析。用户需求指的是用户要求新系统必须满足的所有功能和约束条件,包括用户对功能、性能、可靠性、安全保密性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开发费用、开发周期和可使用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其中功能需求是最基本的。4.1.3需求分析的重要性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质量,对于项目的开发成本有绝对的影响。4.1.4系统分析面临的主要问题4.2系统分析方法结构化方法4.2.2面向对象的方法4.3数据流图4.3.1数据流图的基本组成及符号4.3.2绘制数据流图的方法4.4说明数据流图的绘制过程。(1)绘制关联图(2)绘制顶层图(3)数据流图的分解与细化(4)合理布局 授课章节名称 第4章系统分析4.3数据流图4.4数据词典 授课时间 课次:8周次:7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数据流图的概念以及数据流图的绘制方法,熟悉数据词典的作用,以及常见的数据词典的形式。 教学重点、难点 数据流图的绘制方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教材、课件 作业 授课内容4.3.3实例1——汽车配件销售系统某汽车配件公司销售业务流程如图4.5所示(图中符号说明见图4.2)。顾客发订单给销售部门,销售部门经过订单检查,把不合格的订单反馈给顾客。对合格订单,通过核对库存记录,缺货订单通过缺货统计,向采购部门发出缺货通知,并登记缺货记录。对于可供货订单,登记用户档案,开出备货单,通知仓库备货。同时保存订单数据,一段时间后进行销售统计。4.3.4绘制数据流图的要点(1)数据流图只反映数据流向、数据加工和逻辑意义上的数据存储,不反映任何数据处理的技术过程、处理方式和时间顺序,也不反映判断与控制条件等技术问题。(2)难以在数据流图上标识出数据流、数据存储、加工和外部项的详细内容,这些内容有待利用数据词典加以补充描述。(3)数据流图无法表述系统中人机交互过程以及信息的反馈与循环处理过程。(4)对逻辑模型的理解。用数据流图作为主要工具,首先获得表述系统边界的系统“关联图”,然后,进一步审查用户的真实需求和新系统必须完成的功能,逐步细化数据流图,直到把“数据流”、“加工”和“数据存储”分析分解到“足够具体”为止,最终得到的就是系统的基于功能的逻辑模型。4.3.5绘制数据流图的技巧4.3.6实例2——某高校学籍管理系统4.4说明数据流图的绘制过程。(1)绘制关联图:为了确定系统的边界,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绘出最高层的数据流图——又称“关联图”。这一步活动的目标,是明确所描述的系统与各外部实体的信息交互联系。(2)绘制顶层图:然后确定系统的几个主要的综合性的逻辑功能,绘制数据流图的顶层图,又称TOP图。TOP图主要反映系统的总的实现目标。(3)数据流图的分解与细化一般地,数据流图分解细化第三层,就可以清楚表达了数据流程关系,最底层的数据流图表示了所有“具体”的数据加工功能和输入输出关系。这里的“具体”是指无需再分解,就能直观、清楚地理解其逻辑功能。(4)合理布局数据流图各种符号要布局合理、分布均匀、整齐、清晰,使读者一目了然,一般输入的来源布署在图的左侧,而输出的去向布署在右侧。(5)绘制数据流图的主要步骤第一步,界定系统的边界,寻找系统的外部项,即系统的数据来源或去处。第二步,确定整个系统的输出数据流和输入数据流,把系统作为一个加工,画出关联图。第三步,确定系统的主要信息处理功能,按此将整个系统分解成几个子系统。确定每个子系统的输出与输入数据流以及相关的数据存储。将外部项、各代表子系统的加工、数据存储环节用数据流连接起来,命名、编号,这样就形成了新系统的数据流图的顶层图。第四步,分解细化数据流图。0>第五步,重复“第四步”直到逐层分解结束。第六步,对草图进行检查和合理布局,对错误与不合理之处进行修改。第七步,与用户进行交流,在用户完全理解数据图的内容的基础上征求用户的意见。系统分析人员根据与用户讨论的结果对数据流图的草图进行修改。第八步,用计算机或其他制图、编辑工具画出正规的数据流图。第九步,审核数据流图。将数据流图提交系统分析负责人复审4.4.1数据字典的作用和内容在结构化分析中,数据字典的作用是对数据流图上每个要素给以定义和说明。换句话说,数据流图上所有要素的定义和解释的集合就是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描述的主要内容有数据流、数据元素、数据存储、加工逻辑和外部项。对整个系统开发乃至将来系统运行与维护的必须的信息尽可能收入数据字典。4.4数据字典4.4.1数据字典的作用和内容4.4.2编写数据字典的基本要求(1)对数据流图上各种成分的定义要明确、易理解、保证无二义性。(2)命名、编号与数据流图一致。(3)符合一致性与完整性的要求,对数据流图上的成分定义与说明无遗漏项。4.4.3数据字典的编写方法(1)手工编写。(2)计算机辅助编写。在计算机辅助绘制数据流图的同时,随着数据流图的逐层分解,计算机系统生成数据字典的某些条目,人工进行修改与补充。4.4.4定义数据的方法人们习惯于用被定义事物的成分的某种组合表示这个事物,这些组成成分又由更低层的成分的组合来定义。由此可知,只有先把子成分定义过以后,父成分才好定义。一般认为,从数据的组成上看是自上而下的分解过程,一直分解到数据元素。因此,在对数据注释、说明和定义的时候,也采取自上而下的方法,这样更符合人们检索信息的习惯。当数据被分解到不需要进一步定义、每个与工程有关的人都清楚其含义时,我们就把它看做是数据元素,分解到此为止。由“数据元素”组成“数据”的方式只有三种基本类型:(1)顺序——以一定的顺序连接两个或多个元素。(2)选择——从两个或多个可能的元素中选取一个。(3)重复——把指定的元素重复零次或多次。(4)可选。 授课章节名称 第4章系统分析4.5加工逻辑分析的常用工具4.6CASE工具 授课时间 课次:9周次:8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加工逻辑的常用工具,以及使用方法,了解常用的CASE工具。 教学重点、难点 加工逻辑的常用工具,以及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教材、课件 作业 授课内容4.5加工逻辑分析的常用工具4.5.1结构化语言策略树与策略表,教材中顺序不理想,请按课件中的顺序讲述,即先讲策略树,再讲策略表4.5.2策略树策略树又称判定树,是一种较直观地表达判定策略的工具,一项策略用文字表述使用策略树可以非常直观的表达。例如,某数据流图中有一个“确定保险类别”的加工,指的是申请汽车驾驶保险时,要根据申请者的情况确定不同的保险类别。这段策略叙述使人不能较快地看懂该策略原理,也无法断定在上述叙述中,是否完全地涵盖了所有可能的情况。用策略树表述相对直观4.5.3策略表使用策略树可以直观的表述一项策略,但是,对于一项相对复杂的策略,如果不用“策略表”分析,将很难确定策略考虑的情况是否完整。从某种意义上讲,策略表是一种分析工作,策略树则是一种表述工具。下面就“投保策略”介绍使用“策略表”的分析过程。针对该分配策略的分析和构造判定表的过程4.5.4其他工具系统分析过程中,除了前面介绍的工具之外,一些传统的图形工具也常被采用,如系统业务流程图、组织结构图等。这些工具虽不及结构化工具规范,但也能使人一目了然。图4.24给出了系统业务流程图的常用符号,业务流程图的实例参见图4.5。图4.25是常用的目标功能图,又称目标树,常用以表述系统的功能目标及其分解。图4.24业务流程图中的符号图4.25某工厂目标树4.6CASE工具计算机辅助系统工程(Computer-AidedSystemEngineering,CASE),也称为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omputer-AidedSoftwareEngineering)。在计算机软件工程领域,这不是一个软件,而是对一类软件的统称。有专门的分析建模工具,也有专门的设计建模工具,有面向对象的相应工具,也有结构化的工具,所有这些软件工具都是CASE工具。目前,常见的CASE工具有:VisibleSystemCorporation公司提供的VisibleAnalyst;PopkinSoftware&Systems公司提供的SystemArchitect;SYBASE公司的PowerDesinger;Rational公司的RationalRose;ORACLE公司的CASE*METHOD;PLATIUM公司的Erwin/ERX;Asymetrix公司的InfoModeler等。国内常见的有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提供的“业务流程数字化设计工具”PlayCASE。除了传统的CASE工具外,系统开发人员经常使用特殊用途的图表工具,其中一个流行的工具是MicrosoftVisio。系统分析员可以使用Visio创建许多不同类型的图表,包括框图、创建计划、表格和图表、网络图和组织结构图等。 授课章节名称 第4章系统分析4.7系统分析实例4.8需求分析说明书编写提纲 授课时间 课次:10周次:8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系统分析实例的教学,让学生掌握需求分析说明书的的编写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需求分析说明书的的编写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教材、课件 作业 p87:4-5授课内容4.7系统分析实例4.7.1学生成绩管理信息系统学生成绩管理信息系统要求实现如下功能:学生成绩录入,学生成绩增删改,学生成绩查询,学生成绩统计分析。1.输出信息要求(1)学生成绩查询表(2)输出格式1(3)输出格式22.学生成绩管理信息系统业务流程图3.学生成绩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流程图4.7.2酒店管理信息系统1.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活动分析经调查得到以下的业务流程基本情况:(1)接待业务。①基本内容:客人进入→首次迎宾→到总台登记→选房→收押金/刷卡→开设账户→明确折扣和其他优惠措施→领手牌(明确主手牌)和房门IC卡→二次迎宾。②附加内容:换房、加房、立即退房、主手牌变更、修改登记、取消登记、预订、预订转(2)点单业务。(3)餐饮业务(允许单独收银)。(4)收银业务。(5)库存业务。库存商品流转业务流程如图4.29所示。(6)汇总报表。2.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要求经调查与分析,酒店管理信息系统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娱乐休闲型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人机交互系统,涉及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统计技术、条码/磁卡技术、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和旅游经济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它专门针对这类酒店系统的特殊流程和业务要求进行数据组织处理和信息调控,代替业务人员进行烦琐和重复性的工作。(2)系统通过加快处理速度、对各类信息的详细记录和大幅度降低运行差错率来提高运转效率和准确性,帮助酒店管理人员对其业务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从信息管理和数据挖掘角度上优化组织机构、减少资金占用,保证其经济效益的如期实现和不断提高。(3)完善的系统不仅能精确、实时地反映和处理酒店的各项业务活动,还能同时为各级管理人员服务,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信息和依据。(4)大型的管理信息系统要求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酒店内建设一个覆盖各部门的高效率的管理信息网,并根据业务量的增长和业务范围的扩大逐步建成具有一定规模、性能优异、功能强大、灵活可靠实用的网络体系。(5)网络系统的核心是建立高性能的主机及网络软、硬件平台。开发出适合于各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共享的网络系统应用软件,充分发挥分布式高效能网络的计算和存储能力,结合消费卡灵活准确的信息对接特性,为客人提供了最大程度的方便条件,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工作和管理的效率。 授课章节名称 第5章概要设计5.1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概述5.2总体布局设计 授课时间 课次:11周次:8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熟悉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内容、方法以及步骤,以及如何进行总体布局设计。 教学重点、难点 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内容、方法以及步骤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教材、课件 作业 授课内容5.1设计概述1.系统开发过程分析阶段的目标得到描述用户需求的逻辑模型设计阶段的目标得到实现用户需求的系统设计方案实现阶段的目标满足用户需求的新系统包括软件系统分析阶段的——目标分析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完整、准确地分析与表述用户对新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反应这一需求的主要文档就是系统的逻辑模型。显然,分析阶段的主要活动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即从用户功能需求的角度看,新系统应该“做什么?”。2.系统设计的任务系统设计的任务可以概括为,从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目标出发,根据系统分析阶段对系统功能的描述,并考虑到经济、技术和运行环境等方面的约束条件,确定系统的总体结构和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技术方案,合理选择计算机和通信的软、硬件设备,提出系统的实施计划。从建模过程来看,就是从分析模型导出系统的设计模型3.系统设计的过程及重要性5.1.2系统设计的依据系统设计主要依据包括系统分析阶段获得的逻辑模型、现行技术、现行的管理信息管理、信息技术的标准、规范、有关法律制度、用户的需求规约和系统运行环境。5.1.3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活动从软件开发过程看,系统设计分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完成。规划新系统的总体布局方案时,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系统类型、处理方式、数据存储5.2.1总体布局及软硬件配置。系统总体方案的选择原则是:满足功能需求、使用方便,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变更性好,安全性、可靠性高,经济实用。目前常见的管理信息系统总体布局方案有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5.2.3系统的处理方式信息处理主要分为批处理方式和联机处理方式。信息处理方式的选择主要由处理对象的信息特点决定,如售票系统,一般选择联机处理方式。统计类的信息系统则一般选择批处理方式。5.2.4计算模式选择常见的分布式系统的计算模式有资源共享方式、客户机/服务器方式(C/S)和浏览器/服务器(B/S)计算模式。集中式系统的计算模式有单机和多用户模式。 授课章节名称 第5章概要设计5.3系统结构设计5.4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5.5系统设计的其他工具 授课时间 课次:12周次:8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系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了解面向数据流设计方法,以及系统设计的其它工具。 教学重点、难点 系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教材、课件 作业 p109:5-1授课内容5.3.1系统结构设计的任务具体讲,系统结构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系统的总体目标和功能,将整个系统合理划分成若干个功能模块,正确地处理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和数据联系,定义各模块的内部结构等等。具体过程包括:(1)采用某种设计方法,将一个复杂的系统按功能划分成模块。(2)确定模块之间的层次调用关系。(3)考查模块的独立性,优化模块化结构。5.3.2系统功能结构图在结构化方法中,系统功能结构图是描述系统结构的主要工具。结构图反映程序中模块之间的层次调用关系和通讯关联,它以特定的符号表示模块、模块间的调用关系和模块间信息的传递。5.3.3系统结构设计的原则概要设计是实现由逻辑模型到信息系统框架结构的转变的一步,仍然是面向逻辑功能的设计,其设计目标是使得按照此框架结构组织的新系统可以完全实现逻辑模型所描述的功能;详细设计是面向物理实现的设计,设计目标是使得新系统能够借助于计算机系统实现数据存取、人机交互、系统交互,并且可以适应其运行的环境。5.4.1设计原理结构化系统设计方法是1974年由IBM公司提出的,与结构化分析方法一起构成完整的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信息系统设计方法之一。运用结构化设计方法进行系统结构设计时,以数据流图为基础,根据数据流图的特征,按某种策略映射出软件的功能结构图,这一过程被称为是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如图5.28所5.4.2举例当数据流图具有明显的变换中心特征时,可以使用变换中心策略映射出结构图。具体步骤如下所述。(1)步骤1:确定变换中心(2)步骤2:确定主控制模块,产生第一张结构图。(3)步骤3:分解与优化。5.5.1系统流程图传统的方法按过程性观点认识问题,关注的是系统的流程结构,用流程图作为表达系统结构的主要工具。这种方法是借鉴用程序流程图表达程序结构的做法,用系统流程图表达系统的结构。所不同的是,系统流程图与程序流程图考虑的要素和使用的符号不同,但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都是通过表述系统运行的流程表达系统结构的。图5.42展示了库存系统的流程图的画法。5.5.2HIPO图HIPO(HierarchyplusInput/Process/Output)技术,即用图形方法表达一个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以及模块的层次结构。HIPO技术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H图和IPO图(输入-处理-输出图)。 授课章节名称 第6章详细设计6.1代码设计6.2数据库设计 授课时间 课次:13周次:9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代码设计的基本内容及方法,熟悉数据库设计。 教学重点、难点 代码设计的基本内容及方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教材、课件 作业 授课内容6.1.1代码的概念为了适应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特点,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对大量的实体信息都要进行代码设计,以便于检索。如职工编号、物资编号、部门编号、产品编号、零部件及材料编号等,这一活动被称为代码设计。代码是一组可以包含事物的类别、属性、状态等信息的符号或记号,它可以是字符、数字、特殊符号或它们的组合。代码以简短的符号形式代替了具体的文字说明,具有简洁、形象、便于记忆、便于计算机识别和处理的特点。6.1.2代码设计的任务代码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把管理信息系统要处理的事物:用特定的字符、数字或其组合来描述,设计出一套供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运行中使用的代码系统,以便于计算机系统识别与处理,便于对信息实现索引、查询、分类、统计、汇总等操作。6.1.3代码的作用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对大量的实体数据进行分类、存储、检索、统计等处理操作,从中产生有价值的信息,以辅助管理过程控制与管理决策。管理信息系统能否开发成功,代码的设计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基础工作。6.1.4代码的设计原则代码的设计要考虑的因素包括:(1)代码的唯一性,即每个代码都仅代表唯一的实体或属性。(2)代码的通用性。代码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采用成熟的标准。这方面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可供参考。(3)代码的可扩充性,即编码空间和码距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当增加新的实体或属性时,可直接利用源代码扩充,而不需要变动代码系统。(4)使代码具有简洁性。如果代码太长会影响所占存储空间、输入/输出速度以及输入时的出错率,所以代码设计的应尽量简洁。(5)系统性。代码设计要有规律,逻辑性强,既便于计算机处理,也便于人识别、记忆和手工使用。6.1.5代码的种类代码的设计要适应管理业务的需要,又要符合被编码实体的特性。(1)顺序码。(2)分段码。(3)字母码(4)组合码(5)混合码(6)特征组合码6.1.6代码的校验6.2.1数据库设计的相关概念(1)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仅仅是一个概念,是对这种数据集合的统称。数据库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提供多用户共享。因此,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对这一类软件的统称,如SQLServer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类似的Foxpro、Mysql、Oracal等都分别是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2)数据模型。从数据库对数据管理的模式分类,数据库有层次型、网状型和关系型。较常见的是关系模型。(3)数据处理与数据管理。数据处理是指对各种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和传播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数据管理指的是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等,它是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6.2.2数据库设计的主要任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对于大量数据的存储与共享,一般都会用到数据库的支持,即录入的大量数据或信息需要以某种方式存储到数据库中,并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支持下,对数据进行各种加工处理,以实现查询、统计等功能。因此,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对于数据库的设计是一种重要的任务。如何将实体、信息转化为相应的数据,并以与数据库相适合的模式存到数据库中,以实现数据共享,这是数据库设计的中心任务。因此,数据库设计的主要任务包括实体的代码设计、实体概念模型到数据模型的转换以及对数据存储结构的规范化处理。6.2.3概念模型1.实体、信息和数据实体、信息和数据分别描述了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记录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三个不同范畴的概念。现实世界中形形色色的事物都以其固有的特征和行为客观地存在和运动着,这些内容反映到人的头脑中就形成了信息,要把这些信息记录下来,以便被加工和利用,就必须利用数据这一载体形式。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被管理的对象就是客观事物,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记录就分别表现为信息和数据的形式2.“实体-关系”模型概念模型,即“实体-关系”模型具有三种基本成分:实体、关系和属性。在系统分析与设计过程中,常用“E-R图”来表示6.2.4概念模型到数据模型的转换策略在E-R模型中有实体和关系两类元素,这些信息在数据库设计中将转变为数据库关系模型中的二维表来表示。关系又有多种类型,如“1对1”关系、“1对多”关系和“多对多”关系,如何将“实体”和不同的种类的“关系”转化为相应的二维表形式,需要掌握一些具体的转换策略。 授课章节名称 第6章详细设计6.3规范化理论6.4数据库设计实例 授课时间 课次:14周次:9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规范化理论的内容,通过实例教学,让学生熟悉数据设计的方法以及步骤。 教学重点、难点 规范化理论的内容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教材、课件 作业 授课内容6.3.1规范化的概念规范化理论以关系模型为背景,以关系理论为基础。一个规范化的数据结构可以表示成二维表,符合关系型数据库的存储关系要求。换句话说,一个数据关系只要符合二维表的特点,那么它就是规范化的。6.3.2非规范化形式所谓非规范化形式,就是不能满足二维表特点的数据关系形式,如表6.2所示。表6.2所列的数据关系不符合二维表的特点,所以该数据关系为非规范化的。比较明显的地方是,储备定额域存在层次表头,表格内容中存在一行对多行的情形,这样的数据关系不符合二维表的特点,无法存入关系型数据库。6.3.3第一范式6.3.4第二范式6.3.6实例6.3.5第三范式6.4数据库设计实例6.4.1数据库设计的步骤(1)数据需求分析。在系统分析阶段获得的数据流图和数据词典是数据库设计的重要依据,同时参照用户调查时获得的用户的非功能性需求,抽取分析的实体及其联系。可参照的用户非功能性需求包括用户对数据存取的一些要求(如用户希望使用哪种类型的数据库系统)、对存取模式的特殊要求等。(2)概念模型设计。用概念模型将用户的数据要求表达出来,绘制E-R图。(3)将概念模型转化为数据模型。将概念模型(E-R图)转换为与选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的逻辑数据模型,对关系型数据库就转为关系模型。(4)将关系型数据结构规范化。对初步获得的关系型结构进行数据结构规范化设计,同时做适应DBMS限制条件的修改和对性能、存储空间等的优化。(5)物理设计。物理设计是指对数据库在物理设备存储和存储方法上的设计。包括:①确定数据的存储结构。②存取路径的选择和调整。③确定数据的存放位置。④确定存储空间的分配。⑤确定数据的安全性。6.4.2实例下面给出一个数据库设计实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例。通过本实例说明:①用E-R图进行概念结构设计,并运用转换策略设计关系模式的过程;②数据需求描述;③概念设计;④逻辑设计。(1)数据需求描述。考虑一个机械制造企业内部的技术部门和供应部门。技术部门关心的是产品性能参数、产品由哪些零件组成、零件的材料和耗用量等;供应部门关心的是产品的价格、使用材料的价格和库存量等。(2)概念设计。概念设计的结果如图6.16、图6.17、图6.18、图6.19所示。图6.16技术部门的E-R图图6.17供应部门的E-R图图6.18集成的初始E-R图图6.19改进后的初始E-R图(3)逻辑设计。该例中,逻辑设计的结果如图6.20、图6.21所示。图6.20初始逻辑设计结果图6.21对初始逻辑设计结果的改进 授课章节名称 第6章详细设计6.5系统平台设计6.6对话设计 授课时间 课次:15周次:9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系统平台设计的基本方法,熟悉对话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系统平台设计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教材、课件 作业 授课内容6.5.1计算机处理方式计算机处理方式设计的主要活动,是根据新系统的功能特点、业务处理特点和性价比等因素,选择一种系统计算模式,可选择的计算模式有批处理、实时处理、联机处理和分布式处理等方式,也可以混合使用各种方式。6.5.2软硬件选择软硬件选择,是指为新系统购置必须的软件和硬件配置,主要根据系统需求和资源约束进行软、硬件的选择。硬件上,选择技术上成熟可靠的系列机型,选择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售后服务与技术服务好、操作方便、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一定先进性的计算机及配套的外部设备等,对处理速度、数据存储容量、兼容性、可扩充性方面要进行考查。软件方面,需要选择的有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语言、开发工具、应用软件包等。6.5.3网络设计网络设计主要包括中小型主机方案与微机网络方案的选取、网络拓扑结构、互连结构及通信介质的选型、网络操作系统及网络协议等的选择。网络计算模式原来一般采用用户机/服务器(C/S)模式,但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计算模式开始更多地采用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B/W/D)模式。6.5.4系统环境的配置系统环境配置的主要内容包括网络环境、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环境等。(1)确定网络环境,即进行网络设计,包括设计网络拓扑结构,选择传输介质、组网方式、网络设备、网络协议、网络操作系统等。(2)计算机硬件环境配置。针对选定的计算模式,如C/S、B/S服务器和工作站等,选择机型,确定性能指标、数量及外围设备。(3)软件环境配置,选择与安装系统软件和工具软件,如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数据库系统、开发平台与工具、中间件。6.6对话设计6.6.1对话设计的原则6.6.2对话设计的基本类型 授课章节名称 第6章详细设计6.7输入/输出设计6.8处理过程设计6.9编写系统设计说明书 授课时间 课次:16周次:9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熟悉输入/输出设计的原则及方法,了解过程设计的步骤及方法,掌握编写系统设计说明书。 教学重点、难点 过程设计的步骤及方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教材、课件 作业 p129:6-5授课内容6.7输入/输出设计输入/输出设计总体要求大约包括八个方面:(1)输入/输出设计要尽量符合标准;(2)应尽量减少汉字的输入;(3)屏幕显示应尽量直观、逼真;(4)输入数据时应尽量采用选择的方式;(5)有较强的检错和容错能力;(6)具有一定的数据恢复能力;(7)具有完善的帮助系统;(8)界面风格应当尽量向标准化靠近。6.7.1输出设计用户所需的信息、报表都要由系统输出完成,输出设计工作主要包括确定输出方式、确定输出的类型与内容、进行输出格式的设计。1.输出方式的选择2.输出的类型与内容3.输出格式设计的注意点1.输出方式的选择6.7.2输入设计输出信息的正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输入信息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因此,必须科学地进行输入设计,使之正确、及时、方便地收集信息、录入信息。6.8处理过程设计(1)选择或设计算法。(2)精确地表达算法6.8.1盒图(N-S图)6.8.2问题分析图(PAD图)6.9编写系统设计说明书系统设计说明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1)系统开发项目概述。(2)模块设计说明。(3)代码设计说明。(4)输入设计说明。(5)输出设计说明。(6)数据库设计说明。(7)网络环境的说明。(8)安全保密说明。(9)系统设计实施方案说明。 授课章节名称 第7章系统实施7.1系统实施阶段的目标与任务7.2前期准备工作 授课时间 课次:17周次:10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熟悉系统实施阶段的目标与任务,了解系统实施前期工作准备。 教学重点、难点 系统实施阶段的目标与任务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教材、课件 作业 授课内容7.1系统实施阶段的目标与任务7.1.1系统实施阶段的目标系统实施阶段的目标,是把前一个阶段设计的新系统物理模型加以实现,建成一个符合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要求的实际可运行的新系统,并完成对新系统的各种测试工作,最后交给用户使用。7.1.2系统实施阶段的具体任务系统实施阶段有许多具体的开发任务,可以大致归纳为六项主要的任务。(1)建立新系统的开发与运行环境;(2)建立数据库系统,录入数据;(3)用户方人员的培训;(4)编制与调试程序;(5)新系统的测试;(6)交工验收。7.2前期准备工作7.2.1建立开发与运行环境所谓开发环境,是指系统开发活动所需要的软件与硬件环境,虽然不是指新系统的运行环境,但建立开发环境要考虑与新系统运行环境的匹配问题。开发环境一般应是一个相对独立且固定的小局域网,其中硬件部分包括服务器、工作站及一些外设等;软件部分工具众多,常用的部分工具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间件服务器产品、编程工具等。7.2.2基础数据的整理与录入基础数据的准备工作在系统实施阶段是十分重要且不能滞后的。这项工作的工作量大而烦琐,要求广泛收集、规范整理、及时录入、认真检验,否则若只注重编程序、上设备,而忽略了数据的准备,轻则影响新系统的调试,延误工期,重则导致系统失败,故有“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的说法。数据的准备还包括测试数据的准备、为测试人员在测试阶段提供测试数据等。 授课章节名称 第7章系统实施7.3编程7.4系统测试7.5系统调试 授课时间 课次:18周次:10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熟悉编程的常用语言,以及进行系统测试和系统调试的方法与阶段。 教学重点、难点 进行系统测试的方法与阶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教材、课件 作业 授课内容7.3编程编程,俗称“写代码”,是系统实现阶段的重头戏,也可认为是系统设计的延续。信息系统开发中,软件开发是一项重要任务,软件的质量不仅取决于代码的质量,更重要的是程序设计的质量,因此,在保证源程序没有语法错误并能通过编译系统语法检查的基础上,程序设计还必须明确质量要求、设计方法、编程风格及编程工具的选择等。7.3.1质量要求管理信息系统的可靠性、软件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是系统开发的重要质量指标。质量控制是贯穿整个开发过程的一项任务,在每一个开发环节都必须保证可靠性、可读性和可维护性。7.3.2程序设计风格7.4系统测试系统测试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成功与否,在信息系统开发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7.4.1系统测试方法概述测试的基本方法有两种:暗盒测试和白盒测试。7.4.2单元测试7.4.3组装测试7.4.4确认测试7.5系统调试7.5.1系统调试的过程系统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尽可能多的错误,而对于所暴露的错误最终需要改正。系统调试的任务就是根据测试时所发现的错误,找出原因和具体的位置,并进行改正。而且花费的时间也不确定。7.5.2系统调试的方法无论哪种调试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对错误进行定位。目前,常用的调试方法有如下几种:(1)试探法。(2)回溯法(3)对分查找法(4)归纳法(5)演绎法 授课章节名称 第7章系统实施7.6人员培训7.7实例7.7.1学生成绩管理信息系统7.7.2酒店管理信息系统 授课时间 课次:19周次:11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让生明白人员培训的重要性,能及如何进行人员培训,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其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人员培训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教材、课件 作业 p146:7-4授课内容7.6人员培训7.6.1培训目的为保证新系统的顺利实现,必须使用户方有关人员尽快了解新系统的建设情况、功能及性能,尽早适应和掌握新系统的操作方法。在系统实现的同时,开展对用户方有关人员的岗位培训是非常及时且必要的。另外,通过培训,开发人员还可进一步密切同用户之间的关系,更清楚地了解用户的需求。7.6.2培训内容系统开发后期,要对新系统用户进行系统的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1)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2)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3)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4)现代管理学的基本思想。(5)本企业对信息系统的需求状况。(6)本企业对信息的收集、整理等处理方式。(7)新系统的操作方法。(8)新系统操作注意事项。(9)可能出现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7.6.3培训方法针对受训者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确定侧重点,采用理论联系实际、专题讲座、委托培养等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实践证明,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培训中和培训后应安排必要的考试、考核环节,结果应与受训者的工作业绩、上岗资格结合起来,与其切身利益挂钩。7.7实例7.7.1学生成绩管理信息系统7.7.2酒店管理信息系统 授课章节名称 第8章运行与维护8.1目标与作用8.2系统切换与系统运行 授课时间 课次:20周次:11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运行与维护的目标,以及常见方法,了解系统切换的基本阶段,以及系统运行的管理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统切换的基本阶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教材、课件 作业 授课内容8.1目标与作用8.1.1系统运行与维护的目标系统维护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系统正常、可靠地运行,并能使系统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以充分发挥作用。或者说,系统维护就是为了保证系统中的各个要素随着环境的变化始终处于最佳的和正确的工作状态。这系统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新系统是否有生命力取决于这一阶段的工作。因此,管理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的目标,可以归纳为:保证新系统的正常、可靠、安全地运行,并不断完善系统,以增强系统的生命力,延长系统的生命周期,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8.1.2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的作用系统开发工作量(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调试)仅占系统生命周期总工作量的20%~30%,而系统维护工作量要占到总工作量的70%~80%。由此可见在开发过程中,强调提高工作质量、追求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对运行与维护阶段的意义。8.2系统切换与系统运行经过调试与测试的软件可以投入运行。这时,需要由原有的老系统切换到新建立的管理信息系统。新系统替换老系统投入运行的过程,通常有三种切换方法。(1)直接切换。(2)并行切换。(3)分段切换。 授课章节名称 第8章运行与维护8.3系统维护8.4系统评价8.5实例 授课时间 课次:21周次:12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系统维护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的维护方法,掌握系统评价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系统评价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教材、课件 作业 p156:8-4授课内容8.3系统维护8.3.1系统维护的任务系统维护是为了应付管理信息系统的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各种变化,保证系统正常工作而进行的一切活动,它包括系统功能的改进和解决在系统运行期间发生的一切问题和错误。无论在新系统交付使用前还是在交付使用后,系统维护工作始终需要进行,这是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运行与维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做好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根据环境变化和用户需求不断修改、扩充,使新系统更加完善,保证新系统经常处于良好运行状态。8.3.2系统维护的要求与内容系统维护的要求主要包括:(1)来自上级的命令、要求;(2)管理方式、方法及策略的改变;(3)随着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了解,其需求也会不断提高;(4)先进技术的出现,如硬、软件产品的更新换代。8.3.3系统维护工作的类型四种类型:纠错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等。8.3.4软件维护8.3.5系统维护的管理8.4系统评价严格地讲,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整个过程中,每当完成了一个工作阶段或步骤,都应该进行评价。对新系统的全面评价是系统运行了一段时间之后进行的。8.4.1系统评价的目的新系统的建立花费了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系统性能究竟怎样?不仅对用户来说是重要的,也是系统开发人员所关心的,对新系统质量进行全面考核,才能回答这些问题。新系统不可能尽善尽美,通过评审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必要的修改与维护。8.4.2系统评价的指标企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信息化的一个较大的投资项目,所以在新系统完成之后,应该进行各种指标的全面评价,甚至在系统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还要根据不同重点进行部分指标的评价。系统评价的指标是进行系统评价、新旧系统对比分析的依据。对一个管理信息系统来说,有些性能是无法用经济效益来衡量的,评价指标可分为经济指标、性能指标和管理指标三个方面。8.4.3系统评价的内容(1)系统目标实现的情况(2)系统资源利用率(3)系统安全保密性(4)系统的可用性。(5)系统的可维护性(6)系统成本。(7)系统管理工作的完备性。8.5实例1.实例1:学生成绩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2.实例2: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授课章节名称 第9章面向对象的方法9.1从结构化到面向对象9.2回顾面向对象的范型 授课时间 课次:22周次:12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面向对象方法的概念,以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面向对象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教材、课件 作业 授课内容9.1从结构化到面向对象9.1.1结构化方法面临的挑战与结构化方法相比,面向对象的方法具有先天的优势,也正是具备了这种先天的优势,面向对象的方法才逐步发展为管理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一种主流方法。充分认识和了解结构化设计方法遇到的诸多挑战才能看到面向对象设计方法的优点,从而更好地理解面向对象的思想、机制和范型。9.1.2面向对象方法的优势20世纪80年代,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趋于成熟,作为一种新的程序设计模式,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模式逐渐被更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模式导致了软件开发的高效率、高质量和软件复用,这一成果促使研究者把一部分注意力转向更广、更深层次的研究。首先把面向对象的思想用于设计阶段,于是有了面向对象的设计,进一步又把面向对象的思想用于分析阶段,产生了面向对象的分析,因而在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面不断取得进展时,一种新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产生了,并逐渐成为了主流的开发方法。9.1.3两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比较9.1.4学会用三个视角看问题9.2回顾面向对象的范型9.2.1什么是对象面向对象的范型以对象概念为核心,焦点集中在对象上,在需求分析时寻找对象,在系统设计中构造对象,在编写代码时实现对象。9.2.2对象的接口因为对象具有责任,而且自己负责自己,所以必须有办法告诉对象要做什么。还记得吗?对象含有说明自己状态的数据,还有实现必要功能的方法。对象的很多方法都可以被其他对象调用。这些方法的集合就称为对象的公开接口(Interface)。其他对象就是通过这个公开的接口,告诉对象要做什么的。9.2.3围绕类组织对象9.2.4关于抽象类可以使用父类来统一定义子类必须实现的方法,子类在继承了父类共有的东西以后,还可以定义自己特有的东西。子类是使用抽象类的默认行为还是使用自己的特有行为,由子类自己决定,这与“对象自己负责自己”的要求是一致的。9.2.5类的可见性与接口因为对象都自己负责自己,所以有很多东西不需要暴露给其他对象。前面我们曾提到公开接口——是可以被其他对象访问的方法的概念。在面向对象系统中,可访问性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公开(public)——任何对象都能够看见;保护(protected)——只有这个类及其派生类的对象能够看见;私有(private)——只有这个类的对象能够看见。9.2.6封装与多态类的可见性与封装(Encapsulation)的概念相关。封装经常被简单地描述成“数据隐藏”。一般而言,对象不应该将内部数据成员暴露给外界,也就是说其可见性是protected或private。但不能把封装简单地理解为数据隐藏,封装一般意味着各种隐藏。 授课章节名称 第9章面向对象的方法9.3面向对象的重要方法9.4面向对象的术语及其关系 授课时间 课次:23周次:13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的重要方法,理解面向对象的基本术语。 教学重点、难点 面向对象的重要方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教材、课件 作业 p170:9-2授课内容9.3.1抽象抽象(Abstraction)的结果反映出事物的重要的本质和显著的特征,言外之意是忽略那些次要的、非本质的和分散注意力的特征。抽象的过程强调被抽象事物的重要共性,而忽略不重要的差异。在面向对象方法中,抽象活动主要抽取事物的结构特征和行为特征,两方面特征是有机的整体。9.3.2封装封装将对象特征的实现方式(包括相关的设计决定)隐藏在一个公共接口之后的黑盒之中。封装概念的关键点在于被封装对象的消息接口,所有与该对象进行的沟通都要通过响应消息的操作来完成。除了对象本身,其他任何对象都没有可能改变它的属性。封装在很多时候也被称做“信息隐藏”,信息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接口中操作的具体实施方法,另一方面是对象内部的状态信息。对于和某对象沟通的其他对象而言,只需了解它的消息接口,即可顺利地与该对象进行沟通。9.3.3层次层次(Hierarchy)的基本含义是不同级别的抽象组成一个树形的结构。层次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集合的层次、类属的层次、包含的层次、继承的层次、分区的层次、专业化的层次等等。9.4面向对象的术语及其关系 授课章节名称 第10章统一建模语言UML10.1模型的作用10.2统一建模语言UML 授课时间 课次:24周次:13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模型的作用,以及统一建模语言UML的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 统一建模语言UML的基本概念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教材、课件 作业 授课内容10.1模型的作用借助于模型实现对复杂系统的认识,是一种有效手段;实际的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我们要开发以计算机处理为基础的现代管理信息系统,首先就得认识、理解原有的系统或手工业务,经过反复讨论和修改以后,构造出新的管理信息系统方案。在这一过程中,模型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模型可以帮助我们以化简的形式捕捉现实系统中问题的本质;通过模型可以把被讨论的概念可视化,把你心目中的系统实现方案勾勒出来,把它变成大家能够看得见的东西,便于讨论和修改;模型有助于在由“问题”到“方案”的过渡过程中更好的认知、理解和沟通。结论:学习建模是学习软件开发(包括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一项基本技能。10.1.1什么是模型模型并不深奥。在你和别人讨论问题时,把你想表达的东西以简化的形式画到纸上,这就是模型,哪怕是随便勾画了几笔,只要有助于表达问题,它就是模型了。模型可以描述系统的静态结构,也可以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可以描述系统的宏观面貌,也可以描述系统内的微观交互场景。简单地讲,模型是对现实的简化、或者说,模型是简化的现实;10.1.2建模的价值建模(Modeling)是捕捉问题本质的过程。为了降低风险和获得高回报,建模活动普遍应用于各种行业,信息系统(软件)开发更不例外。10.2统一建模语言UML为了表达问题,你可以使用任何能够说明问题的图形符号、文字、表格、线条等,只要能说明问题,所有这些都可以作为建模的工具。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建模是必不可少的。在结构化的系统分析与设计过程中,我们学过的主要建模工具包括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结构图等;UML则是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中使用的主要建模工具之一。统一建模语言UML,全称是UnifiedModelingLanguage。掌握UML的建模技术,是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技能之一。 授课章节名称 第10章统一建模语言UML10.3UML模型10.4常见图的用法与内容 授课时间 课次:25周次:14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UML模型的结构以及常见的对象,掌握常见图的用法与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UML模型的结构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教材、课件 作业 P187:10-3授课内容10.3.1模型的基本内容概念上,UML用于描述模型的基本词汇有三类:要素、关系和图。“要素”是模型中的核心内容,可以形象地理解为“点”;“关系”在逻辑上将要素联系在一起,可以形象地理解为“线”;“图”将一组要素和关系展现出来,可以形象地理解为“面”。总体上看,由这些“点”、“线”、“面”组成了“立体”的模型。10.3.2UML的语义扩展作为一种语言,UML除了提供基本词汇,还给出了对自身描述能力的三种扩展机制,即构造型(Stereotype)、标注值(Taggedvalue)和约束(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