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社会的繁盛与潜伏的危机(同步练习)-《中国历史》同步课堂(高教版·全一册)(解析版)_第1页
第12课 社会的繁盛与潜伏的危机(同步练习)-《中国历史》同步课堂(高教版·全一册)(解析版)_第2页
第12课 社会的繁盛与潜伏的危机(同步练习)-《中国历史》同步课堂(高教版·全一册)(解析版)_第3页
第12课 社会的繁盛与潜伏的危机(同步练习)-《中国历史》同步课堂(高教版·全一册)(解析版)_第4页
第12课 社会的繁盛与潜伏的危机(同步练习)-《中国历史》同步课堂(高教版·全一册)(解析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社会的繁盛与潜伏的危机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i.清朝前期,湖北的汉口镇已是一个“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贾户数千家”反映出汉口镇

()

A.农业的发展B.手工业的进步

C.商业的繁荣D.文化的兴盛

【答案】C

【解析】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陆路和水运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

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一些原来的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

有的地方居民超过万户,比县城的规模还大。如吴江县的盛泽镇,出现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湖

北的汉口镇在明朝中期才发展起来,到清朝时已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在北京、江宁、扬

州、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乾隆时期的苏州,据载已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

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清朝前期,湖北的汉口镇已是一个“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贾

户数千家”反映出汉口镇商业的繁荣。故选:Co

2.明清时期出现了一些大的商帮。有“无徽不成镇”的说法。这现象反映了()

A.经济重心南移B.商品经济发展

C.手工业技术进步D.自然经济的瓦解

【答案】B

【解析】明清时期,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他们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

活动。其中著名的有安徽的徽商和山西的晋商。这些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商品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

影响。故选:B«

3.明清时期,“苏湖熟,天下足”的状况已不复存在,唐寅曾描绘苏州等地“五更市贾何曾绝,四远方言

总不同”,工商业成为民众生计的主要来源和国家赋税的重要来源。这说明明清时期()

A.江南地区农业落后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江南地区工商业发达D.南方经济落后于北方

【答案】C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出现

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清朝前期商业发达,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在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

州、广州等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乾隆时期的苏州,据记载已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

有的地段“地值寸金。据“明清时期,'苏湖熟,天下足’的状况已不复存在,唐寅曾描绘苏州等地'五

更市贾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工商业成为民众生计的主要来源和国家赋税的重要来源。”可知,这

说明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工商业的发达。故选:Co

4.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81年)全国总人口为59873305人,而山西人口已达到4103450

人。明朝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便大量从山西往外地迁民。明政府在移民同时,给予外迁之人相关

政策上的优惠和照顾,这无疑让外迁的山西人更快地投入到当地的农业生产中,与当地人共同创业,使明

朝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从这段话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

A.山西人口在明朝增加的原因

B.明朝政府从山西移民的原因

C.政府的优惠政策调动移民积极性

D.山西移民对迁入地经济做出贡献

【答案】A

【解析】题干材料强调的是1381年山西与全国总人口的数据,说明当时山西人多,为了巩固新政权和

发展经济,明朝大量从山西往外地迁民并给予外迁之人相关政策上的优惠和照顾,这大大提高了山西人外

迁的积极性,他们更快地投入到当地的农业生产中,与当地人共同创业,促进明朝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材料未提及A山西人口在明朝增加的原因。故选:Ao

5.有时是“暴力”的蒙汗药,有时是“极权”的挡箭牌,有时是“诡计”的密钥机,而这段动乱历史的创

伤记忆被装潢为“分合之道”。现代美学家潘知常用这段文字评价了()

A.《水浒传》B.《三国演义》C.《西游记》D.《红楼梦》

【答案】B

【解析】《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俗称《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这部小说以三国

的史实为基础,充分运用文学手段,生动地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

盾冲突,也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全书结构宏伟,脉络细密,情节跌宕起伏。《三国志通

俗演义》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在这部小说之后,长篇

说史的小说大量涌现出来。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现代美学家潘知常用这段文字评价了《三国演义》。

故选:Bo

6.各徽剧戏班在长期演出中,吸收了江南的昆曲、西北的秦腔、湖北的汉调等地方剧种的部分剧目、曲调

和表演方法,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完整表演体系的新剧种是()

A.元杂剧B.豫剧C.昆曲D.京剧

【答案】D。

【解析】各徽剧戏班在长期演出中,吸收了江南的昆曲、西北的秦腔、湖北的汉调等地方剧种的部分

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完整表演体系的新剧种是

京剧。1790年,乾隆皇帝80岁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的来自南方的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徽班的唱

词通俗易懂,唱调高亢爽朗,赢得观众喜爱,一时誉满京城。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

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

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京剧”。故选:D。

7.我国古代某部作品以贵族大家庭的兴衰为脉,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人的人生百

态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这部史诗性著作是()

A.《牡丹亭》B.《天工开物》C.《红楼梦》D.《水浒传》

【答案】C

【解析】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它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

庭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

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据“以贵族大家庭的兴衰为

脉,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人的人生百态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及所学知识可知,

题干中这部史诗性著作是《红楼梦》。故选:Co

8.1726年,雍正皇帝为了筹划西北战事,在宫内设立了军需房;后来权力日益扩大,成为秉承皇帝旨意,

经办国家一切军政大事的中枢机构。上文反映的史实是()

A.锦衣卫的出现B.文字狱的迭兴

C.驻藏大臣的设置D.军机处的设立

【答案】D

【解析】1726年,雍正皇帝为了筹划西北战事,在宫内设立了军需房;后来权力日益扩大,成为秉承

皇帝旨意,经办国家一切军政大事的中枢机构,这就是军机处。清朝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交由皇帝一人

裁决,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是我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故选:D。

9.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隋文帝通过考试

选拔人才;宋太祖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明太祖“废丞相,设三司”;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以上帝王这

样做的共同目的是()

A.保证国家长治久安B.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C.推进政治经济改革D.杜绝官员贪污腐败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的都是帝王巩固统治的措施,共同的目是为了保证国家长治久安,A符合题意;严

密控制知识分子与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不符,B排除;推进政治经济改革与“隋文帝通过考试选拔人

才”不符,C排除;杜绝官员贪污腐败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符,D排除。故选:Ao

10.清朝前期,政府先后出台了禁止南洋贸易、只准粤海关一口贸易等政策。这些政策()

A.加速了北方人口的南迁B.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C.扭转了尚武轻文的风气D.妨碍了中外经济的交流

【答案】D

【解析】清朝前期,政府先后出台了禁止南洋贸易、只准粤海关一口贸易等政策,这些政策体现了清

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一定程度上起到防范沿海人民抗清斗争的作用,但是中国也失去了

开辟海外市场的契机,妨碍了中外经济的交流,中国与世界隔离,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趋势。故选:D。

二、填空题

11.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甘薯、、花生和等农作物。

【答案】玉米;马铃薯;向日葵。

12.明代是全国的制瓷中心,其所产的造型多样,花纹优美畅销海内外。

【答案】景德镇,青花瓷器。

13.隋唐时期在中央负责起草政令的是。清朝时期设置军机处的皇帝是,此举措标志着皇权

达到了顶峰。

【答案】中书省;雍正皇帝。

14.清朝初期,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谈论,一旦作出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雍正时,朝廷设立

,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答案】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

15.顺治时期,颁布“",严格限制海上贸易;又强迫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准商舟渔

船“片帆出海”。1757年下令关闭其他港口只开放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一

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答案】禁海令;广州;广州十三行。

三、材料解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雍正帝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之中

少一耕稼之人”,因此要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

材料二:

年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