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介质基本物理知识_第1页
电介质基本物理知识_第2页
电介质基本物理知识_第3页
电介质基本物理知识_第4页
电介质基本物理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电介质基本物理知识

电介质(或称绝缘介质)在电场作用下的物理现象主要有极化、电导、损

耗和击穿。

在工程上所用的电介质分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类。目前,对这些电介质

物理过程的阐述,以气体介质居多,液体和固体介质仅有一些基本理沦,还

有不少问题难以给出量的分析,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试验结果和工作

经脸来进行解释和判断。

第一节电介质的极化

一、极化的含义

电介质的分子结构可分为中性、弱极性和极性的,但从宏观来看都是不

呈现极性的。当把电介质放在电场中,电介质就要极化,其极化形式大体

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的极化为立即瞬态过程,极化的建立及消失

都以热能的形式在介质中消耗而缓慢进行,这种方式称为松弛极化。

电子和离子极化属于第一种,为完全弹性方式,其余的属于松弛极化型。

(一)电子极化

电子极化存在于一切气体,液体和固体介质中,形成极化所需的时间

极短,约为107,So它与频率无关,受湿度影响小,具有弹性,这种极

化无能量损失。

(二)原子或离子的位移极化

当无电场作用时,中性分子的正、负电荷作用中心重合,将它放在电

场中时,其正负电荷作用中心就分离,形成带有正负极性的偶极子。离

子式结构的电介质(如玻璃、云母等),在电场作用下,其正负离子被拉

开,从而使正负电荷作用中心分离,使分子呈现极性,形成偶极子,形

成正负电荷距离。

原子中的电子和原子核之间,或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彼此都是紧密

联系的。因此在电场作用下,电子或离子所产生的位移是有限的,且随

电场强度增强而增大,电场以清失,它们立即就像弹簧以样很快复原,

所以通称弹性极化,其特点是无能量损耗,极化时间约为10*s。

(三)偶极子转向极化

电介质含有固有的极性分子,它们本来就是带有极性的偶极子,它

的正负电荷作用中心不重合。当无电场作用时,它们的分布是混乱的,

宏观的看,电介质不呈现极性。在电场作用下,这些偶极子顺电场方向

扭转(分子间联系比较紧密的),或顺电场排列(分子间联系比较松散的)。

整个电介质也形成了带正电和带负电的两级。这类极化受分子热运动的

影响也很大。偶极松弛极化的电介质有胶木、橡胶、纤维素等,极化为

非弹性的,极化时间约为10块一10・2s。

(四)空间电荷极化

介质内的正负自由离子在电场作用下,改变其分布状况,在电极附

近形成空间电荷,称为空间电荷极化,其极化过程缓慢。

(五)夹层介质界面极化

由两层或多层不同材料组成的不均匀电介质,叫做夹层电介质。由

于各层中的介电常数和电导率不同,在电场作用之下,各层中的电位,

最初按介电常数分布(即按电容分布),以后逐渐过滤到电导率分布(即

按电阻分布)。此时,在各层电介质的交界面上的电荷必然移动,以适应

电位的重新分布,最后在交界面上积累起电荷。这种电荷移动和积累,

就是一个极化过程。

上述电介质的五种极化形式,从施加电场开始,到极化完成为止,

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有长有短。属于弹性极化的,极化建立所

需的世间都很短,不超过10/s。属于松弛极化的,极化时间都较长,在

-10

10-104s以上。夹层极化则时间更长,在10・飞以上,甚至以小时计。

弹性极化在极化过程中不消耗能量,因此不产生损耗。而松弛极化则要

消耗能量,并产生损耗。

二、电介质极化在工程实践中的意义

(一)增大电容器的电容量

当电极中为真空时,在电场的作用下,极板上的电荷量为Q0,极板

间的电容C。二殷二典o其中C。:真空中的电容;Q0:真空中极板上

Ud

的电荷量;eO:真空中介电常数,^0=8.86*10-,4F/cm;S:极板面积;

d:极板距离。

当电极间放入电介质后,在靠近电极的电介质表面形成束缚电荷

Q|,它将从电源吸引一部分额外电荷来“中和”,使极板上存储的电荷

增加,因此极板间的电容为C二处乌二更。上两式相除有£二£二3,

Ud。01

称为介质相对介电常数,通常用来表示介质的介电特性。

因此,在保持电极间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相对介电常数还代表将介

质引入极板间后使电极上储存的电荷量增加的倍数,即极板间电容量

均为常数。在t等于零及t趋近与零时都不适用,但在工程上应用还

是可以的。吸收电流i”是随时间按冥函数衰减的,如将此式两端取对

数,则得lgi〃=lgUCxD-n1g/即吸收电流的对数与时间的对数成一下降直

线关系,n为该直线的斜率。

由于吸收电流随时间变化,适用在测试绝缘电阻和泄漏电流时都要

规定时间。例如在现行电气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的有关标准中,利

用60s及15s时的绝缘电阻比值(即R60/R15),1min或10min的泄漏

电流等,作为判断绝缘受潮程度或脏污状况的一个指标。绝缘受潮或

脏污后,泄漏电流增加,吸收现象就不明显了。

(三)电介质的电容电流好介质损耗

前面所述的是电介质在直流电场中的情况。如把电介质放在交变

电场中,电介质也要极化,而且随着电场方向的改变,极化也跟着不

断改变它的方向。

对于50hz的工频交变电场来说,弹性极化完全能够跟上交变电场

变化。当电场从零按正弦规律变到最大值时,极化也从零按正弦规律变

到最大,经过半周期后又同样沿负的方向变化。偶极子随电场变化既然

电距是按正弦规律变化,则电流L一定按余弦规律变化(;c=—)0在0-5

dt2

期间,电距I是增加的,生为正:在二时J为零;在二--口期间J为负。

dt22

因此,电流心超前外施电压u为90°,这就是电介质中的电容电流。

在0-2期间,电荷移动的方向与电场的方向相同,即电场对移动

2

中的电荷做功,或者说电荷获得动能,相当于“加热当n期间,

电场的方向未变,但电荷移动的方向与电场相反,这时电荷反抗电场做

功,丧失自己的动能而“冷却”。在0——n半周中,“加热”和“冷却”

正好相等。,因此电介质中没有损耗。这就是说,在交变电场中,弹性极

化只引起纯电容电流,而不产生损耗。

松弛极化则要产生损耗,这将在电介质损耗一节中讨论。

第二节电介质的电导与性能

一、电介质的电导

从电导机理来看,电介质的电导可分为离子电导和电子电导。离子电导

时以离子为载流体,而电子电导时以自由电子为载流体。理想的电介质是

不含带电质点的,更没有自由电质。但实际工程上所用的电介质或多或少

总含有一些带电质点(主要是杂质离子),这些离子与电介质分子联系非

常弱,甚至成自由状态;有些电介质在电场或外界因素影响下(如紫外线

辐射),本身就会离解成正负离子。它们在电场作用下,沿电场方向移动,

形成了电导电流,这就是离子电导。电介质中的自由离子,则主要是在高

电场作用下,离子与电介质分子碰撞、游离激发出来的,这些电子在电场

作用下移动,形成电子电导电流。当电介质中出现电子电导电流时,就表

明电介质已经被击穿,因而不能再作绝缘体使用。因此,一般说电介质的

电导都是指离子性电导。

二、电介质的性能

(一)电介质的电导率和电阻率

电介质的性能常用电导率/或电阻率夕来表示,电导率为电阻率的倒数,

即/二固体电介质除了通过电介质内部的电导电流外,还有沿介质表面

P

流过的电导电流Ig。由电介质内部电导电流所决定的电阻,称为体积电阻Rv,

其电阻率为小。由表面电导电流ig决定的电阻,称为表

体积

面电阻R,,其电阻率为心。气体和液体电介质只有体积图

电阻。

体积电阻率,就是在边长1cm的正方型的电介质中,

所测得其两相对面之间的电阻。设在正极1和负极2间

的电介质的厚度为d(cm),电极截面为S(cm)33为屏,|J1|

蔽电极,利用它可以排除表面电流,以准确测得内部的

电导电流I丫。如测得电介质的体积电阻为Rv(Q),则体积电阻率为0(Q,Z777)

为2=Rv*-体积电导率就是电阻率的倒数人尸L二」•*邑二Gy邑式中Gy体积

dP、.Rvss

电导。

表明电阻率就是在每边长为I的正方形表面

积上,其两相对边之间量得的电阻。设电介质

总旦十表面两级对边之间距离为d(cm),电极的长度

为I(cm),测得的表面电阻为R、(Q),则表

表面电阻的测量图面电阻率九(。)为3二R二。

a

表面电导率八(S)为表面电阻率的倒数,即九二-L*@二GJ&式中Gs:表面

Ps//

电导。

三、气体电介质的电导

正常情况下,气体为极好的电介质,电导非常小。如给气体加以不同的

电压,则其电流密度与外施电场强度的关系外施场强低于E2时,气体电

介质中的电流仍极小极小。在极小场强时,气体中的电流密度j大致他外

施场强成正比,基本上符合欧姆定律,如//E式中电导率;E:电场

强度。但场强稍微增大时,电流达到饱和状态,不在随外施场强而上升。

这是因为在此阶段电流全取决于外界游离因子(如辐射等)引起的气体电

介质电离而出现的带包粒子。只有当外施场强显著提高,电介质进入电子

碰撞游离阶段,如大于E2时,则由于碰撞电离,才使带电粒子急剧增多,

即气体电介质已接近击穿了。

E1,E2的饱和段比较宽,气体电介质在工程应用上总是处于饱和条件下,

电离密度不随电场强度变化,电导率就没有意义。又由于气体的电导很小,

故只要气体的工作场强低于游离场强,就不考虑气体的电导。

四、液体电介质中的电导

液体介质中形成电导电流的带电质点主要有两种,一种时电介质分子或

杂质分子离解而成的离子;另一种是较大的胶体(如绝缘油中的悬浮物)

带电质点。前者叫做离子电导,后这叫做电泳电导。二者只是带电质点大

小上的差别,其导电性质时一样的。中性和弱极性的液体电介质,其分子

的离解度小。介电常数大的极性和强极性液体电介质的离解作用是很强

的,液体中的离子数多,电导率就大。因此,极性和强极性(如水、醇类

等)的液体,在一般情况下,不能用作绝缘材料。工程上常用的液体电介

质,如变压器油、漆和树脂以及它们的溶剂(如四氯化碳、苯等),搜属

于中性和弱极性。这些电介质在很纯净的情况下,其电导率是很小的。但

工程上通常用的液体电介质难免含有杂质,这样就会增大其电导率,

五、固体电介质的电导

固体电介质的电导分为离子电导和电子电导两部分。离子电导在很大

程度上决定电介质所含的杂质离子,特别对于中性及弱极性电介质,杂

质离子起主要作用。离子电导的电流密度,,在电场强度较低时,它与电

场强度成正比,符合欧姆定律,即九二七E式中心:离子电导率。

当电场强度较高时,离子电导电流密度与电场强度成指数关系,即

兀二九e"式中C:常数;E:电场强度。

只有当电场更高时,由于碰撞游离和阴极发射,才大量产生自由离子,

电子电导急增。电子电导电流密度与电场强度也是成指数高校,即

AE

j=yee式中九:电子电导率;A:常数。

由于电子电导电流急增,电介质总的电导电流的增长比指数曲线更陡。

曲线分三部分:I部分为欧姆定律阶段;II部分为电场强度高时,电

子电流密度成指数曲线上升;III部分为电子电流急增阶段,曲线更陡,

开始出现电子电导电流急增的电压,约在固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80%左

右,这就预示绝缘接近击穿的程度,因而固体绝缘电气设备在运行情况下,

固体电介质的电导时以离子电导为主的。

固体电介质的表面电导,主要决定于它表面吸附电导杂质(如水分和污

染物)的能力及其分布状态只要电介质表面出现很薄的吸附杂质膜,这叫

做清水性的电介质。这种电介质表面电导就大,如云母、玻璃、纤维材料

等。不含极性分子的电介质表面水珠,不构成连续的水膜,这叫做憎水性

电介质。其表面电导就小,如石蜡、聚苯乙烯等。还有一些材料能部分溶

于水或胀大(如赛璐•珞),其表面电导远大于体积电导,所以在测量绝缘

泄漏电流或绝缘电子时,要注意屏蔽和具体分析测试结果。

第三节电介质的损耗及的等值电路

在交流或直流电路中,电介质都要消耗电能,通称电介质的损耗。现将

电介质损耗的原因及电路分析叙述如下。

一、电介质的损耗

(一)电导损耗

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有电导电流流过,这个电流使电介质发热产生损

耗,一般情况下,电介质的电导损耗时很小的。

(二)游离损耗

电介质中局部电场集中(如固体电介质中气泡、油隙,气体电介质中电

极的尖端等)处,当电场强度高于某一值时,就产生游离放电,又称局

部放电。局部放电伴随着很大的能量损耗,这些损耗时因游离和电子注

轰击而产生的。游离损耗只在外加电压超过一定值时才会出现,且随电

压升高而急剧增加,这在交流和直流电场中都是存在的,但严重程度不

同。

(三)极化损耗

在本章第一节中,曾提到松弛极要产生损耗,其松弛极化建立的比较慢,

跟不上50hz交变电场的变化,当电压比零按正弦规律变到最大值时,

极化还来不及完全发展到最大,在电压经过最大值后,极化还在继续增

长,并在电压已经越过最大值下降的时候达到最大值,以后极化又开始

减小,比电压滞后一段时间极化减小到零,并再往负方向发展。这样,

极化的发展,总要滞后电压一个角度,在电压的第一个1/4周期中,极

化中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同,即电场对移动中的电荷做功,相当于“加热”。

从电压的最大值到极化的最大值这一段时间内,情况和前面一样,仍相

当于“加热”。从极化的最大值到电压为零这一阶段,电场的方向未变,

而电荷移动的方向却变成与电场方向相反,这时电荷反抗电场做功,丧

失自己的动能而“冷却”。在一个周期内,“冷却”只发生在较短时间内,

在其余较长时间内都是“加热显然"加热''大于“冷却”,一部分电场

能不可逆地变成热能,产生了电介质的损耗,这就是因松弛极化产生的

极化损耗,这种损耗只有在交变电场下才会出现。对于偶极子的电介质,

在交变电场中,偶极子要随电场的变化而来回扭动,在电介质内部发生

摩擦损耗,这也是极化损耗的一种形式。

一般所谓的介质损耗,是指在一定电压作用下产生的各种形式的损

耗。至于哪一种由电导所引起的,哪一种由极化所引起的,在工程实际

测试中,目前不能明确区分。为表征某种绝缘材料或结构的介质损耗,

一般不用W或J等单位来表示,而是用电介质中流过的电流的有功分量

的比值来表示出3。这是一个无因次的量,它的好处时只有与绝缘材料

的性质尺寸有关,而与它的结构、形状、几何尺寸等无关,这样更便于

比较判断。

二.电介质损耗的等值电路

如果电介质中没有损耗(即没有

电导,没有游离,也没有松弛极化),

则在交流电场作用下,完全是由弹

性极化所引起的纯电容电流i「,且

i「超前电压90°o在有损耗的电介

质中流过的电流,由于含有有功损耗分量,所以它超前电压一个角度°,

。小于90°,图中1是2的余角,称为介质损耗角。1的大小决定于电

介质中有功电流与无功电流之比,如将电介质看成由一个电阻R与一个

理想的无损耗电容C并联而成的等值电路,则由图b得

tob二必二R二二—!—*_!—二_!_

IcU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