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与设计入门指南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36/15/wKhkGWduCziAbmEvAALzxIh2sX0080.jpg)
![城市规划与设计入门指南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36/15/wKhkGWduCziAbmEvAALzxIh2sX00802.jpg)
![城市规划与设计入门指南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36/15/wKhkGWduCziAbmEvAALzxIh2sX00803.jpg)
![城市规划与设计入门指南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36/15/wKhkGWduCziAbmEvAALzxIh2sX00804.jpg)
![城市规划与设计入门指南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36/15/wKhkGWduCziAbmEvAALzxIh2sX008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规划与设计入门指南TOC\o"1-2"\h\u14866第一章城市规划概述 2320681.1城市规划的定义与意义 2165431.1.1定义 227271.1.2意义 2326251.2城市规划的历史发展 2150711.2.1古代城市规划 2173801.2.2近现代城市规划 373801.3城市规划的分类与内容 310811.3.1城市规划的分类 3196711.3.2城市规划的内容 313899第二章城市规划编制流程 3125392.1前期调研与数据分析 3227702.1.1调研内容 385522.1.2数据分析方法 4116882.2规划设计原则与方法 492022.2.1规划设计原则 4194962.2.2规划设计方法 4239942.3规划方案的制定与评审 5184562.3.1规划方案的制定 5129752.3.2规划方案的评审 58453第三章城市设计基础理论 525903.1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 5141353.2城市设计的原则与目标 6104173.3城市设计的要素与手法 65157第四章城市空间布局 7213964.1城市空间布局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内容,其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729634.2城市功能区的划分与布局 7198684.3城市绿地与开敞空间的规划 78869第五章城市交通规划 816825.1城市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 8216015.2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8220515.3城市交通设施布局与优化 918301第六章城市基础设施规划 999846.1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基本原则 9264796.2城市给水与排水规划 9235946.3城市供电与通信规划 108976第七章城市环境保护与规划 10188237.1城市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10259467.2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1087487.3城市环境保护设施布局 1116642第八章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规划 1246198.1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必要性 12199698.2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规划 1296918.3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规划 1328746第九章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 13316069.1城市规划管理的组织与职能 13146499.1.1城市规划管理的组织结构 13179279.1.2城市规划管理的职能 14249689.2城市规划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14196409.2.1城市规划法规的制定 1419879.2.2城市规划法规的实施 14327059.3城市规划违规行为的处理与监管 14326649.3.1城市规划违规行为的处理 14243329.3.2城市规划违规行为的监管 158315第十章城市规划案例分析 15172810.1国内外城市规划经典案例解析 151392710.1.1国内城市规划案例 15652410.1.2国际城市规划案例 15353710.2城市规划案例的启示与借鉴 161562010.3城市规划案例的总结与展望 16第一章城市规划概述1.1城市规划的定义与意义1.1.1定义城市规划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条件,对城市空间布局、土地使用、交通网络、生态环境、公共服务设施等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综合性实践活动。1.1.2意义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的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城市规划有助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可以保障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城市规划有助于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城市规划有利于传承城市文化,展现城市特色。1.2城市规划的历史发展1.2.1古代城市规划古代城市规划起源于人类对居住环境的自发组织。在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有着悠久的历史,如《周礼·考工记》中就有关于城市规划的记载。古代城市规划注重城市防御、交通、排水等功能,同时强调城市的美观和风水。1.2.2近现代城市规划近现代城市规划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城市化的加速,城市规划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0世纪初,英国城市规划师帕特里克·格迪斯提出了“区域规划”概念,强调城市规划应关注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关系。此后,城市规划理论不断发展,涌现出多种规划流派,如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1.3城市规划的分类与内容1.3.1城市规划的分类城市规划根据规划范围和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1)总体城市规划:对城市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包括城市性质、规模、布局、发展方向等。(2)详细规划:对城市某一特定区域或某一专项内容进行详细规划,如居住区规划、交通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3)专项规划:针对城市某一特定问题进行的规划,如城市夜景照明规划、城市绿化规划等。1.3.2城市规划的内容城市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城市发展战略:确定城市发展的长远目标和方向。(2)城市空间布局:规划城市用地、建筑、道路、绿地等空间要素。(3)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规划城市交通、给排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4)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5)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6)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城市特色。第二章城市规划编制流程2.1前期调研与数据分析城市规划编制流程的第一步是前期调研与数据分析。此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规划区域的基本情况,为后续规划设计提供依据。2.1.1调研内容前期调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环境调研: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文地质、生态环境等。(2)社会经济调研:包括人口分布、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事业等。(3)历史文化调研:包括历史沿革、文化遗产、地方特色等。(4)基础设施调研:包括交通、能源、水资源、通信等。(5)城市现状分析:包括土地利用、建筑密度、公共设施分布等。2.1.2数据分析方法数据分析是前期调研的重要环节,常用的分析方法有:(1)空间数据分析:利用GIS技术,对空间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可视化。(2)统计分析: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相关指标,如人口密度、人均收入等。(3)对比分析:对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数据进行对比,了解发展变化趋势。(4)相关性分析:分析各项数据之间的关联性,找出关键因素。2.2规划设计原则与方法在前期调研与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规划设计原则与方法是城市规划编制的核心环节。2.2.1规划设计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2)以人为本原则:关注人民群众的需求,提高城市居住品质。(3)整体协调原则:注重城市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4)弹性原则:充分考虑不确定性因素,为城市未来发展预留空间。2.2.2规划设计方法(1)系统分析方法:将城市视为一个系统,分析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优化整体布局。(2)多方案比较法:制定多个规划方案,对比分析各自优缺点,选择最佳方案。(3)专家咨询法:邀请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估和指导。(4)公众参与法: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提高规划方案的公众认可度。2.3规划方案的制定与评审在规划设计原则与方法指导下,规划方案的制定与评审是城市规划编制的关键环节。2.3.1规划方案的制定规划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规划目标:明确规划期限、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2)规划内容:包括土地利用、交通、公共设施、生态环境等。(3)规划实施措施: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等。2.3.2规划方案的评审规划方案评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评审:对规划方案的技术可行性进行评估。(2)经济评审:对规划方案的经济合理性进行评估。(3)社会影响评审:对规划方案的社会效益进行分析。(4)环境保护评审:对规划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5)公众参与评审:对规划方案的公众认可度进行评估。第三章城市设计基础理论3.1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城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城市空间环境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的学科。城市设计关注城市空间形态、功能布局、景观风貌、交通组织等方面,旨在创造具有高度和谐、宜居性和可持续性的城市环境。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空间:城市空间是指城市范围内,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在内的各种空间要素的总和,包括建筑、道路、广场、公园等。(2)城市功能:城市功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满足居民生产、生活、文化、教育等需求所承担的功能。(3)城市形态:城市形态是指城市空间的三维结构,包括平面布局、立体形态和空间组织。(4)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空间环境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以实现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功能优化和景观美化。3.2城市设计的原则与目标城市设计遵循以下原则:(1)以人为本:城市设计应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出发点,关注人的行为活动,提高城市空间的宜居性。(2)可持续发展:城市设计应考虑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3)整体性:城市设计应注重城市空间的整体性,协调各空间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4)创新性:城市设计应注重创新,积极摸索新的设计理念、技术和方法,提高城市设计的质量和水平。城市设计的目标包括:(1)提高城市空间品质:通过城市设计,提高城市空间的环境质量、景观质量和功能质量。(2)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实现城市空间的有序发展。(3)塑造城市特色: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展现城市独特风貌。(4)提升城市形象:通过城市设计,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知名度。3.3城市设计的要素与手法城市设计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要素: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系等。(2)人工要素:包括建筑、道路、广场、公园、公共设施等。(3)景观要素:包括绿化、水体、景观小品等。(4)交通要素:包括道路、桥梁、隧道、公共交通等。城市设计的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空间组织:通过对城市空间的三维布局,实现功能分区、景观风貌和交通组织的合理规划。(2)形态设计:运用建筑、景观等设计手法,塑造城市空间的立体形态。(3)景观规划:通过绿化、水体等景观要素的配置,提升城市空间的环境质量。(4)交通规划: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系统,提高交通效率,缓解交通拥堵。(5)文化传承: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将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设计,展现城市特色。(6)技术创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城市设计的质量和水平。第四章城市空间布局4.1城市空间布局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内容,其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整体性原则。城市空间布局应综合考虑城市整体发展需求,实现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各类功能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空间布局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生态平衡等因素,为城市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人性化原则。城市空间布局应关注居民的生活需求,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创造宜人的城市空间。弹性原则。城市空间布局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应对未来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4.2城市功能区的划分与布局城市功能区的划分与布局是城市空间布局的核心内容。以下为城市功能区的划分与布局要点:居住区。居住区应按照居住密度、配套设施等因素进行划分,形成不同规模的居住单元。居住区内部应配置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商业区。商业区应根据城市商业发展需求,划分为中心商务区、区域商业中心和社区商业中心等不同层次。商业区布局应注重商业氛围的营造,提高商业活力。工业区。工业区应按照产业类型、污染程度等因素进行划分,实现产业集聚。工业区布局应考虑交通、环保等因素,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公共服务区。公共服务区包括教育、文化、体育、医疗等设施,应根据城市公共服务需求进行合理布局,提高公共服务水平。4.3城市绿地与开敞空间的规划城市绿地与开敞空间的规划是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为规划要点:城市绿地。城市绿地应按照生态、景观、休闲等功能进行规划,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城市绿地系统。绿地布局应遵循生态优先、景观美化、休闲宜人的原则。开敞空间。开敞空间包括广场、公园、绿地等,应结合城市地形、地貌和历史文化等因素进行规划。开敞空间布局应注重空间形态的多样性,提高城市空间品质。城市景观。城市景观规划应充分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底蕴,塑造具有特色的城市形象。景观布局应注重城市轮廓、天际线、视线通廊等要素,提高城市景观效果。城市通风与环境保护。城市绿地与开敞空间规划应充分考虑城市通风和环境保护需求,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第五章城市交通规划5.1城市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交通规划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作,其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以人为本原则:城市交通规划应始终以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关注人的出行体验,提高交通系统的便捷性、安全性和舒适性。(2)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交通规划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市与交通事业的协调发展。(3)整体性原则:城市交通规划应充分考虑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布局、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系,实现交通规划与城市发展战略的有机融合。(4)科学预测原则:城市交通规划应基于对未来城市发展趋势和交通需求的科学预测,为规划决策提供有力支持。5.2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应遵循以下要点:(1)优化交通结构:城市交通规划应根据城市规模、地理位置、人口分布等特点,合理规划公共交通、私人交通、非机动车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的比例和布局,形成多元化、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2)完善交通网络:城市交通规划应注重交通网络的建设,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优化路网布局,保证交通系统的连通性和可达性。(3)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城市交通规划应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引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减轻交通拥堵压力。(4)保障交通安全与畅通:城市交通规划应重视交通安全问题,合理设置交通设施,保证交通系统安全、畅通。5.3城市交通设施布局与优化城市交通设施的布局与优化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公共交通设施:城市交通规划应合理布局公共交通设施,包括公交车站、地铁站、轻轨站等,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吸引力。(2)停车设施:城市交通规划应合理规划停车设施,包括停车场、停车楼等,解决停车难题,缓解交通拥堵。(3)非机动车设施:城市交通规划应重视非机动车出行,合理设置自行车道、步行道等,保障非机动车出行安全与便捷。(4)交通枢纽设施:城市交通规划应加强交通枢纽设施建设,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便捷换乘,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整体效率。第六章城市基础设施规划6.1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原则如下:(1)前瞻性原则: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应充分考虑城市未来的发展需求,预测城市发展趋势,保证基础设施的布局和规模能够满足长远发展的需要。(2)综合性原则: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应综合考虑各种基础设施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整体效益。(3)安全性原则: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应保证基础设施的安全可靠,提高城市抵御自然灾害和风险的能力。(4)可持续性原则: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环境保护,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6.2城市给水与排水规划城市给水与排水规划是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关键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水源规划:合理选择水源,保障城市用水安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给水系统规划:优化给水管网布局,提高给水压力,满足居民生活用水需求。(3)排水系统规划:合理布局排水管网,保证排水畅通,减轻城市内涝问题。(4)污水处理规划: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减少污染物排放。6.3城市供电与通信规划城市供电与通信规划是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重要环节,具体内容包括:(1)供电规划:优化电力供应网络,提高供电可靠性,满足城市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2)通信规划:加强通信网络建设,提高通信服务质量,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3)能源结构调整: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降低传统能源消耗,实现能源结构优化。(4)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保障城市供电与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防止信息泄露。通过以上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第七章城市环境保护与规划7.1城市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城市环境保护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原则如下:(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应优先考虑环境保护,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时针对已出现的环境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实现防治结合。(2)可持续发展:城市环境保护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证城市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3)综合协调:城市环境保护应与城市规划、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多方面因素相结合,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4)公众参与:城市环境保护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鼓励公众参与,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保护格局。7.2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与方法城市环境保护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环境目标与指标:根据国家、地方环境保护政策及城市实际情况,确定城市环境保护目标,并设立相应的环境指标。(2)环境功能区划:根据城市用地性质、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环境功能区,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3)污染源治理:针对城市主要污染源,制定污染源治理方案,包括污染物排放削减、污染治理设施建设等。(4)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针对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制定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措施,包括生态修复、生态补偿等。(5)环境监测与预警: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网络,对城市环境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觉并预警环境风险。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方法主要包括:(1)系统分析: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对城市环境保护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关键因素,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策略。(2)预测评价:通过环境预测评价,预测城市环境发展趋势,为环境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3)多方案比选:针对城市环境保护问题,制定多个方案,进行比较分析,选择最优方案。(4)公众参与与评估:在环境保护规划过程中,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开展公众参与与评估,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7.3城市环境保护设施布局城市环境保护设施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布局:根据城市环境功能分区,合理布局环境保护设施,保证各区域环境质量达到相应标准。(2)经济效益:在满足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设施建设的经济效益,降低运行成本。(3)安全可靠:保证环境保护设施的安全可靠性,避免因设施故障导致环境污染。(4)美观协调: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应与城市景观相协调,注重美观与实用相结合。具体布局措施包括:(1)污水处理设施:合理规划污水处理设施布局,保证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规定标准,减轻水环境污染。(2)垃圾处理设施:科学布局垃圾处理设施,提高垃圾处理能力,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3)大气污染治理设施:针对城市大气污染问题,布局相应的大气污染治理设施,改善空气质量。(4)噪声治理设施:加强噪声治理设施布局,降低城市噪声污染,保障居民生活环境质量。(5)生态修复与保护设施:合理布局生态修复与保护设施,恢复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生态容量。第八章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规划8.1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必要性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内容。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不仅有助于维护城市特色,还可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必要性:(1)维护城市特色:城市历史文化是城市特色的体现,通过保护历史文化,可以保持城市风貌的完整性,避免千城一面。(2)传承历史文化:城市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历史文化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3)促进可持续发展: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辅相成,有利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8.2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规划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与规划历史文化街区,应遵循以下原则:(1)整体保护原则:保持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避免破坏原有格局。(2)真实性原则: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真实性,避免过度商业化。(3)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立法保护: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和措施。(2)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历史文化街区的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居民生活条件。(3)发展特色产业:挖掘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经济发展。8.3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规划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最高级别。保护与规划历史文化名城,应遵循以下原则:(1)整体保护原则:保持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风貌,避免破坏原有格局。(2)真实性原则: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真实性,避免过度商业化。(3)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立法保护: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范围和措施。(2)编制专项规划: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明保证护目标、范围和措施。(3)加强历史文化研究:深入研究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挖掘历史文化价值。(4)发展文化旅游:合理利用历史文化名城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促进经济发展。(5)提高居民素质: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居民的教育培训,提高居民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和自觉保护意识。第九章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9.1城市规划管理的组织与职能9.1.1城市规划管理的组织结构城市规划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织结构主要包括和地方两个层面。层面主要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相关部门负责;地方层面则由市、县两级人民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具体实施。9.1.2城市规划管理的职能城市规划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城市规划政策、法规和标准;(2)组织编制和审批城市规划;(3)监督城市规划的实施;(4)指导和协调城市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5)处理城市规划违规行为;(6)提供城市规划咨询服务。9.2城市规划法规的制定与实施9.2.1城市规划法规的制定城市规划法规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2)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总体要求;(3)充分考虑地方实际情况;(4)保持法规的稳定性、连续性和适应性。城市规划法规主要包括城市规划法、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9.2.2城市规划法规的实施城市规划法规的实施需要遵循以下程序:(1)宣传和培训: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城市规划法规,提高公众的法律法规意识;(2)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根据法律法规,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和操作流程;(3)监督与检查:对城市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保证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4)依法处理违规行为:对违反城市规划法规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9.3城市规划违规行为的处理与监管9.3.1城市规划违规行为的处理城市规划违规行为的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立即改正:对正在进行的违规行为,要求立即停止并改正;(2)罚款:对已经完成的违规行为,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3)没收违法所得:对通过违规行为获得的违法所得,予以没收;(4)吊销相关许可证:对严重违反城市规划法规的行为,吊销相关许可证;(5)追究刑事责任:对涉及犯罪的城市规划违规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9.3.2城市规划违规行为的监管城市规划违规行为的监管主要包括以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铀矿开采石方施工协议
- 建筑制冷承揽施工合同
- 临时展览LED屏幕租赁合同
- 文化传媒合同专用章管理指南
- 船舶电气系统安装合同
- 影剧院隔墙施工合同
- 挖掘机跨国作业合同范本
- 车祸病人出院协议书(2篇)
- 土地违约解除合同通知书
- 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资产管理合同审查要点
- 部编 2024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全册)复习卷(后附答案及解析)
- 陶艺课程课件
- 王卓 企业数智化能力成熟度模型(EDMM)标准体系解读
- 某某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定稿)
- 电梯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及管控清单
- 租车位安装充电桩合同模板
- 苹果电脑macOS效率手册
- 老妈是个菜贩子(2022年海南中考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题及答案)
- 厂房转租三方协议合同协议书
- 水务产业技术标准化
-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下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