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常见质量病害及防治技术措施_第1页
道路工程常见质量病害及防治技术措施_第2页
道路工程常见质量病害及防治技术措施_第3页
道路工程常见质量病害及防治技术措施_第4页
道路工程常见质量病害及防治技术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路工程常见质量病害及防治技术措施

1.1路基

1.1.1路基排水不畅、路基含水量偏高或有“弹簧”现象

防治技术措施:

1)路基施工过程中,制定临时排水专项方案,开挖修整边沟、排水沟,并保持排水

畅通,确保路基施工期间有专人负责排水工作。

2)设计未明确排水要求或施工现场排水和设计要求不符的,应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

及时调整。

3)雨季时,应及时排除积水,防止路基浸泡。

4)对路基局部出现“弹簧土”现象,必须查明原因,采取换填、挖开晾晒或其他措

施,确保重新填筑的材料质量满足要求V

5)道路中央绿化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绿化隔离带)宽度坡大(一般大于3m)时,

应在绿化带内设置永久性排水设施(如设计时没有提及,应与设计单位联系),否则雨

水侵入路基,造成路基的损坏。

6)路基填筑必须严格控制填料的含水量,确保在最佳含水量时碾压,为此施工现场

必须进行填料标准试验和含水量试脸,掌握最佳含水量值。施工现场必须配置相关设备

和人员。

7)在第一段路基填筑时,同时进行压实路段试验,以掌握压实工艺和所需的压实功。

1.1.2桥梁与道路连接部位不均匀沉降(桥头跳车)

防治技术措施:

1)桥头处于软土地基的,设计单位应有预压或加固处理要求,施工单位应保证设计

要求的预压时间和加固处理的质量。

2)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用合格的台背回填材料(一般应选用内摩擦角较大的透水性

材料),设置横向泄水管或盲管。采用小型压实机具进行分层夯实,控制分层填筑厚度,

分层碾压后应符合设计(压实度)要求。

3)现场具备施工条件的,桥梁台背和锥坡与路基应一起填筑。

4)鼓励相关单位开展桥-路连接部位施工技术的研究,开展“样板段”施工工作(如

延伸扩大混凝土搭板,轻质回填材料、复合土工材料的使用、土基的处理等)。

1.2水泥稳定土类基层

1.1.1混合料摊铺时粗集料集中、离析

防治技术措施:

1)应采用摊铺机进行混合料摊铺。摊铺机应保持匀速行驶,辅助机械和人员及时跟

进,对不均匀部位及时修整。如图2-1。

2)押铺机摊铺时,分料器中的料应始终保持在分料器高度2/3以上,以保证分料器

转动时混合料均匀搅动。

3)摊铺机摊铺的宽度一般应控制在机器最大摊铺宽度的2/3,摊铺速度不大于

4m/mino

图2-1水稳层摊铺机摊铺

4)严格控制材料的最佳含水率及粗集料的最大粒径、配比,严格按要求运输卸料。

1.1.2基层不平整、松散

防治技术措施:

1)严格控制混合料质量。对原材料,混合料拌和及混合料出场加强控制,严禁不合

格材料运至现场。建设单位应建立材料半成品质量延伸管理(监理)制度(如驻厂检查、

飞行检测等)。

2)加强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拌合料完成时间到摊铺完成时间的控制,不应超过水泥(拌

合料)初凝时间,并留存出厂记录与摊铺时间记录。

3)摊铺前对基层的标高、平整度进行断面测量,不符合设计要求(质量标准)应进

行处理。

4)根据设计要求,严格控制压实厚度,分层厚度一般为15~20cm,最大不超过25cm。

或根据试验路段试脸结果,选用压路机吨位或开设振动模式,确定压实厚度及碾压次数。

5)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施工完成后,立即采用覆盖(土工布)保湿养护,在未达到设

计强度前,禁止车辆碾压及通行。

6)配套管线横穿处建议采用结构加强,钢筋校方包。

7)雨、污水管道设计时,位置尽可能放置在道路的绿化带或慢车道,方便水稳层机

器摊铺。

1.3沥青混合料面层

1.3.1沥青混合料面层龟裂、横向裂缝

仿治技术措施:

1)合理组织施工,摊铺作业连续进行,同层沥青混合料面层应一次成型。

2)接缝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用切割机或人工垂直刨除端部层厚不足的部分,使工

作缝成直角连接,涂刷粘层油,充分压实,连接平顺。

3)加强基层养护和沟槽回填质量控制,对已出现的裂缝应分析原因,及时进行处理。

4)如为冷接缝处理不善原因,可对裂缝部位切割,按冷接缝施工要求重新铺筑。

5)管线施工(如智能交通、路灯过路管等)对基层进行二次开挖的,应回填密实或

采用混凝土方包加固处理。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杜绝路面二次开挖。

6)严格控制配套管线埋深,如智能交通,路灯等管线施工偷工减料,导致路面破损,

严格控制给水管线施工质量,给水管线漏水将侵蚀路基,导致路面开裂。

1.3.2沥青混合料面层车辙、壅包

防治技术措施:

1)做好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添加外加剂等可行措施,按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

车辙试验。并加强原材料进场、混合料拌和及出厂质量控制。

2)严格按照规范规程的规定进行碾压。各结构层的分层压实厚度、压实度应符合设

计或规范要求。

3)在摊铺沥青混合料面层前,下层表面应清扫干净,均匀洒布透层油和粘层油,确

保上下层粘结牢固,路基、基层、面层施工应分层检测分层验收,合格后进入下一工序

施工。

4)对通行重车或起制动频繁、陡坡路段,基层必须进行加强,道路面层应使用改性

沥青混合料面层。

1.3.3沥青混合料面层松散掉渣

防治技术措施:

1)加强沥青混合料原材料、混合料拌和及出厂质量控制,不合格料严禁出厂使用。

2)控制好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每个环节(材料运至工地、抻铺、碾压、终碾)的温

度,并做好测温记录,不得在雨、雪天气及气温低于5℃(快速路及主干道为10℃)时

进行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应采用全幅摊铺,如分幅摊铺时,上、下层施工纵缝应错开

15cm以上。

3)控制沥青混合料质量(骨料质量、油石比、含水量、含泥量等),现场摊铺应做

到快卸、快铺、快碾压。

4)严禁沥青混合料面层薄层找补(面层找平)。

5)沥青混合料摊铺前应对基层进行清理,仿止垃圾松散层对面层的影响。

1.3.4沥青混合料面层接茬不平、松散、有轮迹

防治技术措施:

1)前后摊铺接茬应保证两次摊铺时的虚铺厚度一致。碾压一遍后若发现不平或有泛

油、亏油现象,应及时进行调整。

2)冷接茬应按施工缝采用垂直的平接缝,用切割机或人工垂直刨除端部层厚不足的

部分,刷粘结油处理。

3)平石底部和构筑物接茬部位,应采用人工处理后小型压路机(夯实机)压(夯)

实,如出现高差应及时调整松铺厚度。

4)对于没有采用平石的的路面,应采用小型夯实机专门压边,消除轮迹。

1.3.5沥青混合料面层与检查并衔接不平顺,井圈周围路面下沉破损

防治技术措施:

1)做好施工放样,加强施工控制,保证井围周边加固痂按设计标高,井圈底座稳固

卧平在混凝土找平层上。

2)采用膨胀螺栓或钢筋将检查并图与加固板牢固连接,抵抗车轮对检查井的冲击荷

载,防止检查并在冲击荷载的作用下发生位移。

3)按设计要求做好钢筋混凝土防沉降井圈,井盖框与混凝土沉降井圈之间采用快硬

型的早强细石混凝土固定。

4)快车道上的检查井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检查井或预制检查井。

5)做好井周边土的回填,井周回填应采用砂、砂碎石等材料,分层回填分层夯实,

不得漏夯,达到要求的压实度。采用“反开槽”的施工方法,处理检查并与沥青面层不

平顺。如图2-2o

混凝土浇筑尺寸示意图

H

H

?;工

图2-2检查井与周边路面接顺的“反开槽”施工步骤示意图

6)面层施工,井周边用人工或采用碾压设备进行夯实或碾压,确保检查井周围沥青

混合料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1.4人行道板铺筑

1.4.1人行道板松动、破碎、断板

际治技术措施:

1)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人行道基层施工,分层压实,压实度须达到要求。

2)人行道板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人行道板铺砌施工,砂浆质量、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避免造成基础不平,空洞

现象。

4)弧线段或斜面转角处进行放样施工(电脑预排),对道板进行合理的切割,避免

角块。

5)人行道有临时停车需要时,设计时应考虑加强基层厚度,满足停车需求。

6)人行道面层铺砌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扫缝,封闭保湿养护,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开

放交通。

1.4.2人行道板与构筑物(检查井、路灯底座)周边不平顺

防治技术措施:

1)人行道上路灯、检查井周边应采用专用、异型预制盖板,与人行道板衔接。局部

不平顺部位用专用切割工具对人号道板切割加工。

2)检查井(电力、通讯等)在施工前应结合人行道板铺筑美观进行规划定位,尽可

能调直走边设置,应调整好检查井的面层标高,在铺砌人行道板时便于顺接。

3)遇构筑物出现不规则部位,宜用短边不小于原道板1/4块体的切割块拼装镶嵌填

补,并做好养护工作。

4)严格控制检查井、路灯基座的标高,确保人行道板的铺装层厚度。

1.4.3人行道纵横缝不顺直,缝隙过大

防治技术措施:

1)人行道板铺砌,要根据铺砌线路的线型和设计宽度,事先作出铺砌方案,作好技

术交底,做好测量放线。为了纵境缝的直顺,应用经纬仪做好纵向基线的测设。

2)整段分块铺砌人行道板,要按方案统一施作,不应单独铺砌。

3)控制人行道板质量,对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应作退场处理。

4)同一项目,若分标段,则各标段应统一人行道铺缝方向。

1.4.4盲道设置(提示盲道、行进盲道等)不全或缺失

防治技术措施:

1)施工时严格按《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及维护规范》(GB50642)执行,分段进行技

术交底,开展样板段施工。

2)加强施工过程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及时返工处理。

3)合理设置电力、通讯检查井等构筑物位置,避开无障碍通道。如遇到检查井盖等

构筑物,必须按规范要求设置。

1.5物体挡土墙(存在空隙和孔洞、沉降缝不贯通、不直顺、泄水管堵塞等)

防治技术措施:

1)应严格选用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石材。浆砌块石大致方正,厚度不小于20

cm,宽度20~30cm,长度是宽度的1.5~2倍。块石强度不小于30Mpa。

2)挡土墙应上下错缝搭砌。阶梯形挡土墙的上阶梯料石至少压砌下阶梯料石宽的I

/3o同皮内采用丁顺组砌时,丁砌石应交错设置,其中心距不应大于2m。

3)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明确砌筑要求(如用“座浆法”、“挤浆法”砌筑等),

不准采用层铺法或干砌灌浆法施工。挡墙砌筑要分层进行,前后拉线以控制挡墙的坡度。

立缝和石块间的空隙须用砂浆填捣密实,大的空隙应采用小片石填塞,以确保石块完全

被密实的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