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生物2024.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和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Ⅰ卷(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当你走在放学的路上突然遇到一只凶猛狂躁的大狗,会感到毛骨悚然,心跳加快,甚至打寒颤、出冷汗,吓得脸色苍白。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上述过程中,自主神经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交感神经,它使你的呼吸加快、心脏跳动加快B.在上述过程中,消化系统的各项功能将下降,交感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肝糖原转化为葡萄糖减少C.打寒颤时产热增多;出冷汗是汗腺分泌加强,增加散热D.这一幕的细节储存进了大脑皮层里的某个区域,成为经验的一部分2.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相互调节,形成一个复杂网络,各自以特有的方式在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中发挥作用,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相互调节共同维持内环境稳态B.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实现离不开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直接接触C.神经系统上存在甲状腺激素的受体,也存在肾上腺素的受体D.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机体突变的细胞体现了免疫自稳功能3.如图所示为人体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常见模型,A和C分别表示某种物质,B为A的靶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A为胰高血糖素,则细胞B可以是胰岛B细胞或肝脏细胞B.若A为神经递质,B为胰岛B细胞,则C分泌过程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一体液调节C.若C为肾上腺素,参与血糖平衡调节,则A可能是葡萄糖,B是效应器D.若A为细胞因子,则接受信息后细胞B可分泌大量的抗体4.结核分枝杆菌(MTB)为一种胞内感染菌,科研人员用适量MTB感染小鼠,使小鼠产生对MTB的特异性免疫。采集这些小鼠(供体)的血清、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分别注射给未经免疫的正常小鼠(受体),再用MTB感染这些受体小鼠,结果只有注射了淋巴细胞的受体小鼠能够抵御MTB的感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使被MTB入侵的靶细胞裂解死亡B.吞噬细胞在抵御MTB感染时不发挥作用C.若切除胸腺,小鼠将失去对MTB感染的抵抗力D.病菌感染的靶细胞被机体免疫系统杀死,属于细胞坏死5.GR24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类植物激素,为了研究其作用机理,科研人员用拟南芥为材料进行如图1的实验,将NAA和GR24加在图1的琼脂块A中,结果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本探究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时间B.实验结果说明不同的GR24浓度对侧枝生长的影响不同C.实验结果显示GR24与NAA对侧枝生长具有拮抗作用D.据实验推测GR24的作用可能是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向外运输6.下列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可以使大麦发芽后才能产生大量的α-淀粉酶B.脱落酸类调节剂能抑制细胞分裂,使植物块茎在储存期不发芽C.乙烯利在pH小于3.5时会分解释放出乙烯,从而达到催熟水果的效果D.进行探究2,4-D促进插条生根实验时,需把插条浸泡在高浓度溶液一段时间7.瓶插鲜花的水分平衡值为吸水量与失水量的差值,它与衰老相关,为负值时鲜花开始衰败。如图表示不同处理方式下,水分平衡值降为0的时间和瓶插鲜花寿命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协同延长插花保鲜的时间B.蔗糖可为水分的吸收提供能量从而延缓衰败C.细胞分裂素延缓插花衰败作用比蔗糖明显D.脱落酸含量最先快速增加的应该是蒸馏水组8.研究种群数量变化需要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下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生物种群由于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数学模型。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A.图甲所示的a点后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该生态系统中引入了该种群的天敌B.若图乙为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则b点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无氧呼吸消耗养料少C.图丙所示的c点后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该生态系统的环境剧烈变化而不适合该种群生存D.若吸取藻细胞样液1mL并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计数的中方格藻细胞平均数为15,则1mL培养液中藻细胞的总数为2.4×108个9.某地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调查范围为2平方千米,第一次捕获并标记了42只灰喜鹊,第二次捕获了36只,其中有标记的18只。已知灰喜鹊被捕获一次后,再次被捕获的概率减小,则该地灰喜鹊的种群密度为()A.小于84只/km2 B.大于84只/km2C.小于42只/km2 D.大于42只/km210.群落结构总体上是对环境条件的生态适应,在其形成过程中,生物因素起着重要作用。生物群落各物种之间的关系主要有3类:①营养关系,一个物种以另一个物种的活体、残体或产物为食;②成境关系,一个物种的生命活动使另一个物种的居住条件发生改变;③助布关系,一个物种参与另一个物种的分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在群落的成境关系方面起主要作用,动物在群落的助布关系方面起主要作用B.营养关系和成境关系把不同物种的生物聚集在一起,是生物群落存在的基础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用取样器取样法来调查D.荒漠草原群落中的植物茎细长,叶薄但叶绿体大,呈深绿色,适应强光下条件生存11.朱鹮是濒危动物,朱鹮的食物1/3是小鱼,2/3是泥鳅,有关野生朱鹮的食物链如下图(能量传递效率为20%)。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就地保护是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可使朱鹮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B.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是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C.若朱鹮的食物来源变为2/3是小鱼,1/3是泥鳅,朱鹮增加1kg体重(干重),消耗的水草是原来的1.37倍D.日照时间的长短能影响朱鹮的繁殖,朱鹮感受到的这种信息属于物理信息12.下图是一个庭院生态工程的模式图,对该生态系统的分析中,错误的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该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该生态系统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C.建沼气池处理粪便和枝叶,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有益的部分D.饲养鸡鸭后,由于食物链延长,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会降低13.某池塘有藻类植物、水草、浮游动物、吃浮游动物的鱼类等生物,由于大量排入污水(pH近中性),藻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类等生物死亡,水体发臭.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藻类刚爆发时,若清晨采集水样检测,其pH可能低于7B.导致水草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藻类与水草竞争无机盐C.该池塘生态系统稳定性被破坏的过程中有正反馈调节D.藻类属于浮游植物,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会导致浮游植物减少,种植大型挺水植物,也会导致藻类植物减少,有利于修复生态环境14.下图表示在一定时间内烟粉虱和丽蚜小蜂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据图判断两者可能为捕食关系,甲曲线表示烟粉虱数量变化B.烟粉虱数量下降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由于丽蚜小蜂的捕食C.丽蚜小蜂可能是影响烟粉虱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D.图中两条曲线出现交点,此时烟粉虱的数量与丽蚜小蜂的数量可能相等15.上海市执行垃圾强制分类回收政策,对于垃圾中的有机废弃物将按照“无废化生态社区”模式进行处理。下图为“无废化生态社区”中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处理的相关方案。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无废化生态社区”有别于自然生态系统,其自我调节能力是无限的B.从资源化无害化角度分析,途径④优于②③C.有机肥料能为农作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D.“无废化生态社区”主要遵循的生态学原理是循环原理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6.下面的图1为某突触结构示意图,图2、图3分别为图1结构浸泡箭毒(一种毒素)前、后给予突触前神经元相同刺激后,测得的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a为突触小泡,通过图2图3得出其中的神经递质可能是兴奋性递质,也可能是抑制性递质B.神经元从产生兴奋到恢复静息状态,同一种离子会出现不同的跨膜运输方式C.若降低神经纤维外的Na⁺浓度,则图2曲线峰值会升高D.箭毒可能是通过阻碍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来抑制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兴奋17.科学家用红光和远红光依次照射一批莴苣种子,置于暗处一段时间后统计发芽情况(见下表),下列推论合理的是()组别光照射处理方式发芽情况对照组无光照不发芽1组红光发芽2组红光→远红光不发芽3组红光→远红光→红光发芽4组红光→远红光→红光→远红光不发芽注:自然光包含红光和远红光,莴苣种子对红光更为敏感A.植物体内可能存在感受光信号的分子,使光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B.光作为信号调控莴苣种子的发芽过程,还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C上述结果说明红光促进莴苣种子发芽,远红光则起抑制作用D.经2组和4组处理后的莴苣种子置于自然光下,种子可以发芽18.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常常趋向于稳态。图甲代表载畜量对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图乙表示生殖数量或死亡数量与种群大小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从图甲可知,适量放牧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B.从图甲可知,载畜量超过B点以后生态系统的稳态将受到破坏C.从图乙可知,F点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D.从图乙可知,F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19.某兴趣小组研究了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后,画出了如图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若图Ⅰ所示为生态系统的一个食物网,生产者是F,G代表分解者B.若图Ⅱ表示人的体液各部分的关系,乙是组织液,当人感染了某病毒痊愈后,能在甲中发现T细胞和B细胞分化成的记忆细胞C.野外生存训练时,探险者食用了馒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及时喝到水,随后他的血液中含量明显增多的激素可能有胰岛素,下丘脑分泌更多抗利尿激素D.若图Ⅲ表示碳循环,A表示消费者,D代表大气中的CO2库20.如图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桑树净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CB.蚕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可表示为B1+C1+D1C.桑树和蚕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D/A表示,一般小于20%D.将蚕沙(粪便)投入鱼塘供给鱼食用,流入鱼体内的能量属于C1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三、非选择题:本部分5道题,共55分。21.褪黑素是一种藻类化合物,在动植物体内具有相似的合成途径。人体内的褪黑素是由内分泌腺松果体分泌的激素,具有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的作用,其分泌的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1)外界暗信号会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使其细胞膜内电位变为____电位从而产生兴奋。据图可知,暗信号引起褪黑素合成和分泌,而褪黑素会抑制下丘脑的兴奋性,这种调节机制称为____调节。(2)研究发现,褪黑素在植物体内虽然含量微少,但在调节生长发育、增强植物抗逆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科学家将褪黑素确认为一种植物激素,其依据是____(答出2点即可)。在植物体内,结构上和褪黑素相似的植物激素是____。(3)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共同调节的结果,观察图甲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体调节免疫功能的信号分子有____。(答出两种即可)(4)细胞毒性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原理如图乙所示,其中FasL蛋白又称死亡因子,其基因只在细胞毒性T细胞内表达,Fas蛋白又称死亡因子受体,其基因可在各种细胞内表达。人们推测,精神因素引起细胞毒性T细胞活性下降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在细胞毒性T细胞分化为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过程中____基因的表达受到了影响,从而降低了细胞毒性Т细胞对____能力。在被HIV感染的辅助性Т细胞中____基因表达增强,从而使该辅助性T细胞成为相应细胞毒性T细胞攻击的靶细胞,使人体最终丧失了几乎全部免疫力。22.研究发现,运动会诱导细胞产生一种叫鸢尾素的激素,该激素作用于皮下脂肪,可加快脂肪细胞内葡萄糖和脂肪的氧化分解,还可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回答下列问题:(1)在人体内,鸢尾素的靶细胞是____,该激素与其它动物激素在作用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___(答出一个特点即可)。(2)胰岛素能促进____,从而降低血糖浓度,与其功能相抗衡的激素有____。(3)持续的寒冷刺激会刺激交感神经末梢分泌去甲肾上腺素提高代谢速率。科研人员用大鼠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黑色阴影都代表消耗棕色脂肪的能量)结果表明,随寒冷刺激的持续时间延长,机体维持体温恒定所需能量来源的变化是由骨骼肌战栗供能为主逐渐转变为____为主。持续寒冷刺激后注射去甲肾上腺素(等量)诱导机体消耗棕色脂肪供能显著强于刺激前,请你提出一种可能的作用机制解释此现象:____。23.当土地停止耕种时,最早入侵耕地的植物称为先锋植物。随着演替的发展,生态学家对某种群增长倍率(λ)和不同时期群落的丰富度指数,进行了统计,如图甲和乙所示。(1)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常用____法。利用性引诱剂诱杀田鼠雄性个体,从而降低了田鼠种群密度,这种防治方法利用了生态系统的____功能。(2)由图甲可知,前10年λ基本不变,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原因是____,所调查种群在第____年时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3)群落丰富度是指____。经研究调查发现,群落中有一部分植物能在自然条件下无性繁殖,属于克隆植物。在群落演替的中后期,这些克隆植物占据优势地位,与大部分非克隆植物相比,克隆植物能通过分株之间的连接物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地提高了克隆植物的环境适应能力,这种现象叫生理整合,请据此推测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曲线下降可能的原因:____。24.由于气候变化,2020年东非遭遇了25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蝗灾。为治理蝗灾,人们探究了影响蝗虫种群数量增长的多种因素。图甲是在35℃下沙漠蝗虫的产卵量受相对湿度影响的曲线;图乙是在不同温度和湿度下沙漠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欲预测沙漠蝗虫种群数量的发展趋势,需对该蝗虫种群的____进行研究。自然状态下,沙漠蝗虫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蝗虫的____。(2)由图可知:天气越干旱,沙漠蝗虫数量越少,当气候很潮湿时,沙漠蝗虫的数量随湿度增大而减少,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3)沙漠蝗虫所在的一条食物链为:植物(24500)→沙漠蝗虫(75)→沙云雀(5.5),相关数据表示同化量(单位:103J·hm-2·a-1),据数据分析可知沙漠蝗虫和沙云雀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在10%~20%区间,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4)调查发现群落中生活的生物的觅食生境相对稳定,这说明____。研究表明,植物释放的气味对蝗虫食物的选择行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由此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25.某湖泊因为长期过度捕捞以及生活污水的排入,整个生态系统以个体小、生长快、繁殖力高的物种占绝对优势。如图为该湖泊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简图,相关数值用有机物干物质量表示(单位:t·km-2·a-1),回答下列问题。(1)在湖泊中包括很多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调查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2)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分析,湖泊中的某些浮游动物可以作为____。图中小型鱼虾中的能量除____、呼吸散失和流向有机碎屑外,其流向还包括人类的捕捞活动。(3)生态系统中除捕食食物链外,还存在一种以死亡生物或有机碎屑为起点的腐生食物链。据图可知,植物直接流入浮游动物的能量仅占浮游动物总能量的___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农牧业生产中延长食物链会____(填“增加”或“减少”)生态足迹(4)在不投放饵料或少投放饵料的情况下,大量养殖能够吞食浮游植物和某些浮游动物的鱼类,对减轻水体富营养化降低淡水湖的污染有明显效果,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效益,分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价值。放养这些鱼类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____的复杂程度。若捕捞活动强度过大,易导致鱼类以低龄群体为主,物种多样性降低,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____降低。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生物2024.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和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Ⅰ卷(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当你走在放学的路上突然遇到一只凶猛狂躁的大狗,会感到毛骨悚然,心跳加快,甚至打寒颤、出冷汗,吓得脸色苍白。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上述过程中,自主神经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交感神经,它使你的呼吸加快、心脏跳动加快B.在上述过程中,消化系统的各项功能将下降,交感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肝糖原转化为葡萄糖减少C.打寒颤时产热增多;出冷汗是汗腺分泌加强,增加散热D.这一幕的细节储存进了大脑皮层里的某个区域,成为经验的一部分【答案】B【解析】【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组成,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详解】A、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使呼吸加快、心脏跳动加快,支气管扩张,A正确;B、放学的路上突然遇到一只凶猛狂躁的大狗,会感到恐惧、紧张,此时交感神经会兴奋,副交感神经受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时会抑制胃肠蠕动,使消化系统的各项功能下降,同时交感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促进肝糖原转化为葡萄糖,因此该过程中肝糖原转化为葡萄糖增加,B错误;C、打寒颤是骨骼肌战栗的结果,会使产热增多,汗腺分泌加强,可增加散热,C正确;D、此过程会产生惊恐的感觉,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因此这一幕的细节储存进了大脑皮层里的某个区域,成为经验的一部分,D正确。故选B。2.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相互调节,形成一个复杂网络,各自以特有的方式在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中发挥作用,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相互调节共同维持内环境稳态B.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实现离不开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直接接触C.神经系统上存在甲状腺激素的受体,也存在肾上腺素的受体D.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机体突变的细胞体现了免疫自稳功能【答案】D【解析】【分析】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调节,通过信息分子构成一个复杂网络。这三个系统各自以特有的方式在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中发挥作用,它们之间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取代另外两方。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实现都离不开信号分子(如神经递质、激素和细胞因子等),这些信号分子的作用方式,都是直接与受体接触。受体一般是蛋白质分子,不同受体的结构各异,因此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通过这些信号分子,复杂的机体才能够实现统一协调,稳态才能够得以保持。【详解】A、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三大系统相互配合,借助信息分子相互作用,构成了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A正确;B、神经调节中存在神经递质、体液调节主要依靠激素等化学物质调节、免疫调节中细胞因子属于信号分子,这些信号分子的作用需要与受体接触,进而引起细胞的生理活动变化,B正确;C、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并影响神经系统发育,肾上腺素可以提高机体应激能力,因此神经系统上既存在甲状腺激素的受体,也存在肾上腺素的受体,C正确;D、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D错误。故选D。3.如图所示为人体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常见模型,A和C分别表示某种物质,B为A的靶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A为胰高血糖素,则细胞B可以是胰岛B细胞或肝脏细胞B.若A为神经递质,B为胰岛B细胞,则C分泌过程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一体液调节C.若C为肾上腺素,参与血糖平衡调节,则A可能是葡萄糖,B是效应器D.若A为细胞因子,则接受信息后细胞B可分泌大量的抗体【答案】A【解析】【分析】1、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进细胞代谢,抵抗寒冷。下丘脑调节垂体的分泌,垂体调节甲状腺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存在负反馈调节;2、水盐平衡调节: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使尿量减少,同时刺激大脑皮层产生渴感,主动饮水补充水分。而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时,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会减弱。【详解】A、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若A为胰高血糖素,则细胞B可以是胰岛B细胞或肝脏细胞,A正确;B、若C为胰岛素,由于C(胰岛素)由B(胰岛B细胞)分泌,而B受A(神经递质)调节,所以B分泌C过程的调节方式应为神经调节,B错误;C、若C为肾上腺素,参与血糖平衡调节,则A可能是神经递质,B是效应器,C错误;D、B细胞受到细胞因子的刺激,可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D错误。故选A。4.结核分枝杆菌(MTB)为一种胞内感染菌,科研人员用适量MTB感染小鼠,使小鼠产生对MTB的特异性免疫。采集这些小鼠(供体)的血清、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分别注射给未经免疫的正常小鼠(受体),再用MTB感染这些受体小鼠,结果只有注射了淋巴细胞的受体小鼠能够抵御MTB的感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使被MTB入侵的靶细胞裂解死亡B.吞噬细胞在抵御MTB感染时不发挥作用C.若切除胸腺,小鼠将失去对MTB感染的抵抗力D.病菌感染的靶细胞被机体免疫系统杀死,属于细胞坏死【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文描述可知:供体小鼠的血清中含有的抗体是在体液免疫应答中产生的。只有注射了淋巴细胞的受体小鼠可以抵御MTB的感染,说明发生了细胞免疫过程,因此对MTB的抵抗力来自细胞免疫。【详解】A、机体产生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使被MTB入侵的靶细胞裂解死亡,A错误;B、用适量MTB感染小鼠,小鼠产生对MTB的特异性免疫,吞噬细胞在抵御MTB感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中会发挥作用,B错误;C、由题意可知:只有注射了淋巴细胞的受体小鼠能够抵御MTB的感染,说明对MTB的抵抗力来自细胞免疫,若切除胸腺,则机体因无法产生T细胞而导致细胞免疫丧失,因此小鼠将失去对MTB感染的抵抗力,C正确;D、病菌感染的靶细胞被机体免疫系统杀死,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D错误。故选C。5.GR24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类植物激素,为了研究其作用机理,科研人员用拟南芥为材料进行如图1的实验,将NAA和GR24加在图1的琼脂块A中,结果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本探究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时间B.实验结果说明不同的GR24浓度对侧枝生长的影响不同C.实验结果显示GR24与NAA对侧枝生长具有拮抗作用D.据实验推测GR24的作用可能是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向外运输【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2中GR24对侧枝长度的影响与对照组的差别不明显,说明GR24对侧枝生长仅仅有微弱的抑制作用。只用NAA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抑制了侧芽的生长,但NAA+GR24处理组对侧枝长度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只用NAA处理组和只用GR24处理组,由此可推知GR24与NAA对侧枝生长具有协同作用。【详解】A、从图2可知,本实验的探究目的是所加植物激素的类型和培养时间对侧枝长度的影响,则自变量是植物激素的类型和培养时间,A错误;B、实验结果说明所加植物激素的类型和培养时间不同对侧枝生长的影响不同,该实验没有探究不同的GR24浓度对侧枝生长的影响,B错误;C、实验结果显示GR24与NAA对侧枝生长具有协同作用,C错误;D、GR24对侧枝生长仅仅有微弱的抑制作用,NAA为生长素类似物,NAA对侧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NAA+GR24处理组对侧枝长度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只用NAA处理组和只用GR24处理组,由此可知GR24能加强NAA的作用效果,据实验推测GR24可能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向外运输,从而使侧芽生长素过多来抑制侧枝的生长,D正确。故选D。6.下列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可以使大麦发芽后才能产生大量的α-淀粉酶B.脱落酸类调节剂能抑制细胞分裂,使植物块茎在储存期不发芽C.乙烯利在pH小于3.5时会分解释放出乙烯,从而达到催熟水果的效果D.进行探究2,4-D促进插条生根实验时,需把插条浸泡在高浓度溶液一段时间【答案】B【解析】【分析】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施用生长调节剂时,要综合考虑施用的目的、药物效果、药物毒性、药物残留、价格和施用是否方便等因素,在施用时,还要考虑施用时间、处理部位、施用方式等。【详解】A、赤霉素能促进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能产生α-淀粉酶,即赤霉素诱导α-淀粉酶的产生,进而降低了营养物质的消耗,A错误;B、脱落酸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块茎的休眠,因此脱落酸类调节剂能抑制细胞分裂,使植物块茎在储存期不发芽,B正确;C、乙烯利在pH<3.5时比较稳定,但随着溶液pH升高,它会分解释放出乙烯,乙烯具有催熟作用,C错误;D、进行探究2,4–D促进插条生根实验时,需把插条浸泡在适宜浓度的2,4–D溶液一段时间,浓度高会抑制插条生根,D错误。故选B。7.瓶插鲜花的水分平衡值为吸水量与失水量的差值,它与衰老相关,为负值时鲜花开始衰败。如图表示不同处理方式下,水分平衡值降为0的时间和瓶插鲜花寿命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协同延长插花保鲜的时间B.蔗糖可为水分的吸收提供能量从而延缓衰败C.细胞分裂素延缓插花衰败的作用比蔗糖明显D.脱落酸含量最先快速增加的应该是蒸馏水组【答案】B【解析】【分析】1、添加蔗糖,目的是提供营养。由四个值对比可知:植物蔗糖和细胞分裂素都有延缓衰败的作用,同时添加蔗糖和细胞分裂素更利于插花保鲜。2、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详解】A、据图分析,②③与①相比较可知,②③瓶插鲜花寿命较①长,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分别都能延长插花保鲜功效;④与②、③相比,瓶插鲜花寿命较②③更长,所以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协同延长插花保鲜的时间,A正确;B、水分子以自由扩散形式被吸收,不需要能量,B错误;C、②与③相比较,③水分平衡值降为0所用的时间较②长,细胞分裂素延缓插花衰败的作用比蔗糖明显,C正确;D、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分析图可知,①水分平衡值降为0所用的时间最短,因此脱落酸含量最先快速增加的应该是蒸馏水组,D正确。故选B。8.研究种群数量变化需要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下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生物种群由于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数学模型。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A.图甲所示的a点后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该生态系统中引入了该种群的天敌B.若图乙为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则b点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无氧呼吸消耗养料少C.图丙所示的c点后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该生态系统的环境剧烈变化而不适合该种群生存D.若吸取藻细胞样液1mL并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计数的中方格藻细胞平均数为15,则1mL培养液中藻细胞的总数为2.4×108个【答案】B【解析】【分析】1、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K值会随环境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到破坏时,K值可能会下降;当环境条件状况改善时,K值可能会上升。在环境条件稳定时,种群数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2、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称为抽样检测法。酵母菌在计数时,计数原则为“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因此计数相邻两边。【详解】A、环境条件稳定时,种群数量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分析图甲可知,a点后种群数量减少,可能原因是该生态系统中引入了该种群的天敌,增加了环境阻力,A正确;B、若图乙为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则b点后,K值增加,该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添加了一定量的营养,B错误;C、图丙所示的c点后,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原因可能是该生态系统的环境剧烈变化而不适合该种群生存,C正确;D、如果计数的中方格酵母菌平均数为15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15÷25×400×104×100=2.4×108个,D正确。故选B。9.某地调查灰喜鹊的种群密度,调查范围为2平方千米,第一次捕获并标记了42只灰喜鹊,第二次捕获了36只,其中有标记的18只。已知灰喜鹊被捕获一次后,再次被捕获的概率减小,则该地灰喜鹊的种群密度为()A.小于84只/km2 B.大于84只/km2C.小于42只/km2 D.大于42只/km2【答案】C【解析】【分析】标记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密度(N)/第一捕获并标记个体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若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会使调查的结果比实际值偏大。【详解】标记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密度(N)/第一捕获并标记个体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则N/42=36/18,N=84只,该灰喜鹊种群密度是84÷2=42只/km2,灰喜鹊被捕获一次后,再次被捕获的概率减小,说明重捕中带有标记的个体数统计偏小,因此估算值会偏大,则该地灰喜鹊的种群密度为小于42只/km2,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群落结构总体上是对环境条件的生态适应,在其形成过程中,生物因素起着重要作用。生物群落各物种之间的关系主要有3类:①营养关系,一个物种以另一个物种的活体、残体或产物为食;②成境关系,一个物种的生命活动使另一个物种的居住条件发生改变;③助布关系,一个物种参与另一个物种的分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在群落的成境关系方面起主要作用,动物在群落的助布关系方面起主要作用B.营养关系和成境关系把不同物种的生物聚集在一起,是生物群落存在的基础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用取样器取样法来调查D.荒漠草原群落中的植物茎细长,叶薄但叶绿体大,呈深绿色,适应强光下条件生存【答案】D【解析】【分析】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种间竞争是不同物种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时产生的竞争作用,群落中的种间竞争出现在生态位比较近的种群之间,这是因为生态位越近的种群对资源和空间的需求越相似,竞争越剧烈。【详解】A、根据题意,成境关系指一个物种的生命活动使另一个种的居住条件发生改变,植物在这方面起的作用特别大,如林冠下的灌木、草类和地被以及所有动物栖居者都处于较均一的温度、较高的空气湿度和较微弱的光照等条件下,植物还以各种不同性质的分泌物(气体的和液体的)影响周围的其他生物,助布关系指一个物种参与另一个物种的分布,在助布关系中,动物起主要作用,它们可以携带植物的种子、孢子、花粉,帮助植物散布,A正确;B、营养关系和成境关系在生物群落中具有最大的意义,是生物群落存在的基础,正是这两种相互关系把不同种的生物聚集在一起,把它们结合成不同规模的相对稳定的群落,B正确;C、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调查,C正确;D、荒漠群落中的植物耐旱,以独特的方式适应缺水的环境,草原群落中的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森林群落中的阴生植物茎细长,叶薄但叶绿体大,呈深绿色,适应弱光下条件生存,D错误。故选D。11.朱鹮是濒危动物,朱鹮的食物1/3是小鱼,2/3是泥鳅,有关野生朱鹮的食物链如下图(能量传递效率为20%)。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就地保护是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可使朱鹮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B.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是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C.若朱鹮的食物来源变为2/3是小鱼,1/3是泥鳅,朱鹮增加1kg体重(干重),消耗的水草是原来的1.37倍D.日照时间的长短能影响朱鹮的繁殖,朱鹮感受到的这种信息属于物理信息【答案】C【解析】【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详解】A、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因此就地保护是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可使朱鹮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A正确;B、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使野生朱鹮的适应性降低,从而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B正确;C、由于小鱼和泥鳅都是第二营养级,所以不论朱鹮的食物中它们的比例是多少,消耗水草的量都相等,C错误;D、生态系统的信息种类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三类,光照属于物理信息,所以日照时间的长短能影响朱鹮的繁殖,朱鹮感受到的这种信息属于物理信息,D正确。故选C。12.下图是一个庭院生态工程的模式图,对该生态系统的分析中,错误的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该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该生态系统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C.建沼气池处理粪便和枝叶,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有益的部分D.饲养鸡鸭后,由于食物链延长,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会降低【答案】D【解析】【分析】1、某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有三个去向: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流向下一个营养级和流向分解者。2、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的同化量比值,并非某两种生物的能量比值。3、研究能量流动的作用:(1)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例如,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如果把作物秸秆当燃料烧掉,人类就不能充分利用秸秆中的能量;如果将秸秆做饲料喂牲畜,让牲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将发酵产生的沼气做燃料,将沼气池中的沼渣做肥料,就能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桑基鱼塘”也基本体现了这个原理。(2)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例如,在一个草场上,如果放养的牲畜过少,就不能充分利用牧草所提供的能量;如果放养的牲畜过多,就会造成草场的退化,使畜产品的产量下降。只有根据草场的能量流动特点,合理确定草场的载畜量,才能保持畜产品的持续高产。【详解】A、由于有人工饲料输入,故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该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A正确;B、该生态系统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提高了经济效益,B正确;C、建沼气池处理粪便和枝叶,通过分解者分解释放能量流入生产者、消费者和人,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有益的部分,C正确;D、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是食物链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小与食物链长短没有必然的联系,D错误。故选D。13.某池塘有藻类植物、水草、浮游动物、吃浮游动物的鱼类等生物,由于大量排入污水(pH近中性),藻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类等生物死亡,水体发臭.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藻类刚爆发时,若清晨采集水样检测,其pH可能低于7B.导致水草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藻类与水草竞争无机盐C.该池塘生态系统稳定性被破坏的过程中有正反馈调节D.藻类属于浮游植物,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会导致浮游植物减少,种植大型挺水植物,也会导致藻类植物减少,有利于修复生态环境【答案】B【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1)正反馈调节:生态系统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一系列变化,不是抑制而是加速最初发生的变化。(2)负反馈调节:生态系统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一系列变化,抑制最初发生的变化。【详解】A、清晨时藻类植物光合速率低,水样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若清晨采集水样检测,其pH可能低于7,A正确;B、藻类爆发,遮盖于水面上,导致水草缺少阳光死亡,B错误;C、正反馈调节是指某一生成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促进或加强最初所发生的变化,藻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类等生物死亡,水体发臭,该池塘生态系统稳定性被破坏的过程中有正反馈调节,C正确;D、藻类属于浮游植物,若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会导致浮游植物减少,种植大型挺水植物,与藻类植物竞争,也会导致藻类植物减少,有利于修复生态环境,D正确。故选B。14.下图表示在一定时间内烟粉虱和丽蚜小蜂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据图判断两者可能为捕食关系,甲曲线表示烟粉虱数量变化B.烟粉虱数量下降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由于丽蚜小蜂的捕食C.丽蚜小蜂可能是影响烟粉虱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D.图中两条曲线出现交点,此时烟粉虱数量与丽蚜小蜂的数量可能相等【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图分析可知,根据曲线中甲先增加先减少,乙后增加后减少,可判断二者可能为捕食关系,其中甲表示烟粉虱的数量变化,乙表示丽蚜小蜂的数量变化。【详解】A、根据曲线中甲先增加先减少,乙后增加后减少,可判断二者可能为捕食关系,其中甲表示烟粉虱,乙表示丽蚜小蜂,A正确;B、烟粉虱和丽蚜小蜂为捕食关系,烟粉虱数量下降的原因是丽蚜小蜂的捕食导致死亡率升高,B正确;C、烟粉虱是一种农作物害虫,其数量变化与其食物数量和天敌数量变化有关,丽蚜小蜂是影响烟粉虱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C正确;D、图中两条曲线出现交点,但根据图中对应的纵坐标数据可知,此时烟粉虱的数量与丽蚜小蜂的数量不相等,D错误。故选D。15.上海市执行垃圾强制分类回收政策,对于垃圾中的有机废弃物将按照“无废化生态社区”模式进行处理。下图为“无废化生态社区”中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处理的相关方案。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无废化生态社区”有别于自然生态系统,其自我调节能力是无限的B.从资源化无害化角度分析,途径④优于②③C.有机肥料能为农作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D.“无废化生态社区”主要遵循生态学原理是循环原理【答案】D【解析】【分析】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1)自生:由生物组分而产生的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就是系统的自生。要求:有效的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创造有益于生物组分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它们形成互利共存关系的条件。(2)循环:指在生态工程中促进系统的物质迁移与转化,既保证各个环节的物质迁移顺畅,也保证主要物质或元素的转化率较高。即保证物质循环再生。(3)协调:即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等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要求:处理好协调问题,需要考虑环境容纳量。(4)整体:树立整体观,遵循整体原理。【详解】A、“无废化生态社区”是人类参与较多的生态系统,有别于自然生态系统,但其自我调节能力仍是有一定限度的,A错误;B、从资源化、无害化角度分析,通过多层分级利用有机废弃物中的物质,既充分利用有机物中的能量,又减少环境污染,因此途径②③优于④,B错误;C、有机肥料被分解者分解后能为农作物提供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但不能为农作物提供能量,C错误;D、循环原理是指在生态工程中促进系统的物质迁移与转化,既保证各个环节的物质迁移顺畅,也保证主要物质或元素的转化率较高,即保证物质循环再生。“无废化生态社区”模式提高了物质循环速率和能量利用的效率,主要遵循的生态学原理是循环原理,D正确。故选D。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6.下面的图1为某突触结构示意图,图2、图3分别为图1结构浸泡箭毒(一种毒素)前、后给予突触前神经元相同刺激后,测得的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a为突触小泡,通过图2图3得出其中的神经递质可能是兴奋性递质,也可能是抑制性递质B.神经元从产生兴奋到恢复静息状态,同一种离子会出现不同的跨膜运输方式C.若降低神经纤维外的Na⁺浓度,则图2曲线峰值会升高D.箭毒可能是通过阻碍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来抑制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兴奋【答案】AC【解析】【分析】1、维持静息电位时的钾离子外流,以及由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时钾离子外流,都是钾离子通道开放,相当于协助扩散;产生动作电位时的钠离子外流,是钠离子通道开放,也是相当于协助扩散;若涉及“钠-钾泵”作用下的吸钾排钠,是主动运输。2、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详解】A、结合图2图3可知,图1接受刺激后,a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可使Na+内流,神经递质均为兴奋性递质,A错误;B、产生兴奋时,Na+内流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恢复静息状态时,Na+-K+泵运输Na+的方式为主动运输,故神经元从产生兴奋到恢复静息状态,同一种离子会出现不同的跨膜运输方式,B正确;C、若降低神经纤维外的Na+浓度,膜内外的浓度差减小,则动作电位的幅度会降低,则图2曲线峰值会降低,C错误;D、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兴奋;分析图3可知,箭毒处理后,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被抑制,故箭毒可能是通过阻碍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来抑制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兴奋,D正确。故选AC。17.科学家用红光和远红光依次照射一批莴苣种子,置于暗处一段时间后统计发芽情况(见下表),下列推论合理的是()组别光照射处理方式发芽情况对照组无光照不发芽1组红光发芽2组红光→远红光不发芽3组红光→远红光→红光发芽4组红光→远红光→红光→远红光不发芽注:自然光包含红光和远红光,莴苣种子对红光更为敏感A.植物体内可能存在感受光信号的分子,使光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B.光作为信号调控莴苣种子的发芽过程,还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C.上述结果说明红光促进莴苣种子发芽,远红光则起抑制作用D.经2组和4组处理后的莴苣种子置于自然光下,种子可以发芽【答案】ACD【解析】【分析】题表分析:由实验结果对比分析可知,红光照射下莴苣种子发芽,远红光照射后不发芽,远红光照射后再到红光下照射会发芽,故可得出结论:红光促进莴苣种子发芽,远红光照射下莴苣种子不发芽。【详解】A、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莴苣种子的发芽过程进行调控,使光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A正确;B、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光作为信号调控莴苣种子的发芽过程,说明植物体内可能存在感受光信号的分子,光照不能为种子萌发过程提供能量,B错误;C、由分析可知,红光促进莴苣种子发芽,远红光照射抑制种子发芽,C正确;D、由于自然光包含红光和远红光,莴苣种子对红光更敏感,因此经2组和4组处理后的莴苣种子置于自然光下,种子会发芽,D正确。故选ACD。18.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常常趋向于稳态。图甲代表载畜量对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图乙表示生殖数量或死亡数量与种群大小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从图甲可知,适量放牧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B.从图甲可知,载畜量超过B点以后生态系统的稳态将受到破坏C.从图乙可知,F点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D.从图乙可知,F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答案】B【解析】【分析】1、据图甲分析,随着载畜量的增加,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先增加后减少,合理的载畜量为A-C点;2、据图乙分析,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为种群的增长率,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种群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少为0,因此种群数量呈现S型曲线。【详解】A、适量的放牧使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增加,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A正确;B、根据图甲可知,C点以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小于载畜量为0时的,生态系统的稳态将遭到破坏,B错误;C、根据图乙可知,F点时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其年龄结构为稳定型,C正确;D、F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即“S”形曲线中的K值,D正确。故选B。19.某兴趣小组研究了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后,画出了如图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若图Ⅰ所示为生态系统的一个食物网,生产者是F,G代表分解者B.若图Ⅱ表示人的体液各部分的关系,乙是组织液,当人感染了某病毒痊愈后,能在甲中发现T细胞和B细胞分化成的记忆细胞C.野外生存训练时,探险者食用了馒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及时喝到水,随后他的血液中含量明显增多的激素可能有胰岛素,下丘脑分泌更多抗利尿激素D.若图Ⅲ表示碳循环,A表示消费者,D代表大气中的CO2库【答案】BCD【解析】【分析】分析图Ⅰ:该图表示食物网示意图,其中F为生产者,其余生物均为消费者;分析图Ⅱ:该图表示某人的体液各部分的关系,其中丙是细胞内液,乙是组织液,甲是血浆,丁是淋巴;分析图Ⅲ:D表示大气中的CO2库,B表示生产者,A表示消费者,C表示分解者.【详解】A、若图Ⅰ所示为食物网,则生产者是F,G代表消费者,A错误;B、若图Ⅱ表示人的体液各部分的关系,乙是组织液,当人感染了某病毒痊愈后,能在甲血浆中发现T细胞和B细胞分化成的记忆细胞,B正确;C、食用了馒头,其中糖类被消化为葡萄糖,吸收后使血糖浓度升高;没有及时喝到水,会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因此随后他的血液中含量明显增多的激素可能有胰岛素和抗利尿激素,C正确;D、图Ⅲ表示碳循环,D表示大气中的CO2库,B表示生产者,A表示消费者,C表示分解者,D正确。故选BCD。20.如图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桑树净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CB.蚕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可表示为B1+C1+D1C.桑树和蚕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D/A表示,一般小于20%D.将蚕沙(粪便)投入鱼塘供给鱼食用,流入鱼体内的能量属于C1【答案】AD【解析】【分析】流经图中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即A。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因此桑树呼吸作用所散失的热能可用图中的B来表示。某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能量的传递和能量散失(包括自身的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和分解者分解散失的能量),图中的C和B1+C1+D1可分别表示桑树和蚕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图中的D表述蚕同化的能量。【详解】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A,C为桑树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A错误;B、蚕同化的能量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散失(A1),另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B1+C1+D1),B正确;C、蚕同化的能量为D=(A1+B1+C1+D1),桑树同化的能量为A,故桑树和蚕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D/A表示,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在10%~20%之间,C正确;D、蚕沙(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桑树)同化的能量,不属于C1中的能量,D错误。故选A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三、非选择题:本部分5道题,共55分。21.褪黑素是一种藻类化合物,在动植物体内具有相似的合成途径。人体内的褪黑素是由内分泌腺松果体分泌的激素,具有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的作用,其分泌的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1)外界暗信号会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使其细胞膜内电位变为____电位从而产生兴奋。据图可知,暗信号引起褪黑素合成和分泌,而褪黑素会抑制下丘脑的兴奋性,这种调节机制称为____调节。(2)研究发现,褪黑素在植物体内虽然含量微少,但在调节生长发育、增强植物抗逆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科学家将褪黑素确认为一种植物激素,其依据是____(答出2点即可)。在植物体内,结构上和褪黑素相似的植物激素是____。(3)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共同调节的结果,观察图甲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体调节免疫功能的信号分子有____。(答出两种即可)(4)细胞毒性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原理如图乙所示,其中FasL蛋白又称死亡因子,其基因只在细胞毒性T细胞内表达,Fas蛋白又称死亡因子受体,其基因可在各种细胞内表达。人们推测,精神因素引起细胞毒性T细胞活性下降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在细胞毒性T细胞分化为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过程中____基因的表达受到了影响,从而降低了细胞毒性Т细胞对____能力。在被HIV感染的辅助性Т细胞中____基因表达增强,从而使该辅助性T细胞成为相应细胞毒性T细胞攻击的靶细胞,使人体最终丧失了几乎全部免疫力。【答案】(1)①.正②.反馈(2)①.植物自身能够合成、含量微少、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②.生长素(3)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4)①.FasL②.靶细胞的识别和结合(或裂解)③.Fas【解析】【分析】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产生原因: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受到刺激后,细胞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产生原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小问1详解】外界暗信号会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使感光细胞长盛兴奋,此时细胞膜内电位变化为由负电位到正电位。由图可知,暗信号刺激视网膜,将信号传递到下丘脑,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调节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去甲肾上腺素随体液运输,发挥作用,活化AANAT酶,从而催化褪黑素的合成与分泌,故暗信号引起褪黑素合成和分泌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褪黑素反过来抑制下丘脑的兴奋性,这种调节机制称为(负)反馈调节。【小问2详解】已知褪黑素是一种藻类化合物,在动植物体内具有相同的合成途径,可知其在植物自身能够合成,由于含量微少且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科学家将褪黑素确认为一种植物激素。由图可知,褪黑素是由色氨酸经一系列反应而来,而生长素的前体物质也是色氨酸,故推测植物体内,结构上和褪黑素相似的植物激素是生长素。【小问3详解】分析题图:图甲中作用于免疫细胞的物质来自于血液和神经细胞,所以作用于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活性物质有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等。【小问4详解】根据图乙分析可知,细胞毒性T细胞膜上有FasL,可识别靶细胞上的Fas,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所以精神因素引起细胞毒性T细胞活性下降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在细胞毒性T细胞分化为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过程中FasL基因的表达受到了抑制,从而降低了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对靶细胞的识别和结合能力。辅助性T细胞属于特异性免疫细胞,属于第三道防线,当HIV刚进入人体内感染辅助性T细胞,则表明其突破了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和第二道防线(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而在被HIV感染的辅助性T细胞中Fas基因表达增强,从而使辅助性T细胞成为相应细胞毒性T细胞攻击的靶细胞,最终使人体丧失了几乎全部的免疫力。22.研究发现,运动会诱导细胞产生一种叫鸢尾素的激素,该激素作用于皮下脂肪,可加快脂肪细胞内葡萄糖和脂肪的氧化分解,还可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回答下列问题:(1)在人体内,鸢尾素的靶细胞是____,该激素与其它动物激素在作用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___(答出一个特点即可)。(2)胰岛素能促进____,从而降低血糖浓度,与其功能相抗衡的激素有____。(3)持续的寒冷刺激会刺激交感神经末梢分泌去甲肾上腺素提高代谢速率。科研人员用大鼠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黑色阴影都代表消耗棕色脂肪的能量)结果表明,随寒冷刺激的持续时间延长,机体维持体温恒定所需能量来源的变化是由骨骼肌战栗供能为主逐渐转变为____为主。持续寒冷刺激后注射去甲肾上腺素(等量)诱导机体消耗棕色脂肪供能显著强于刺激前,请你提出一种可能的作用机制解释此现象:____。【答案】(1)①.皮下脂肪细胞②.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发挥作用后均被灭活(2)①.血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与肌糖原、转化为甘油三酯等非糖类物质②.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3)①.消耗棕色脂肪供能②.寒冷刺激使棕色脂肪细胞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敏感性增加(寒冷刺激使棕色脂肪细胞去甲肾上腺素受体增加或活性增强)【解析】【分析】体温调节的过程为: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产热增加(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散热减少(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稳定。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稳定。【小问1详解】鸢尾素作用于皮下脂肪,可加快脂肪细胞内葡萄糖和脂肪的氧化分解,还可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鸢尾素的靶细胞是皮下脂肪细胞,激素与其它动物激素在作用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发挥作用后均被灭活。【小问2详解】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与肌糖原、转化为甘油三酯等非糖类物质,从而降低血糖浓度,与其功能相抗衡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这两种激素能升血糖。【小问3详解】通过对题图分析可以得出,随寒冷刺激的持续时间延长,由骨骼肌战栗供能为主逐渐转变为消耗棕色脂肪供能为主;对于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棕色脂肪细胞是去甲肾上腺素的靶细胞,寒冷刺激使棕色脂肪细胞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敏感性增加;或寒冷刺激使棕色脂肪细胞去甲肾上腺素受体增加或活性增强。23.当土地停止耕种时,最早入侵耕地的植物称为先锋植物。随着演替的发展,生态学家对某种群增长倍率(λ)和不同时期群落的丰富度指数,进行了统计,如图甲和乙所示。(1)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常用____法。利用性引诱剂诱杀田鼠的雄性个体,从而降低了田鼠种群密度,这种防治方法利用了生态系统的____功能。(2)由图甲可知,前10年λ基本不变,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原因是____,所调查种群在第____年时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3)群落丰富度是指____。经研究调查发现,群落中有一部分植物能在自然条件下无性繁殖,属于克隆植物。在群落演替的中后期,这些克隆植物占据优势地位,与大部分非克隆植物相比,克隆植物能通过分株之间的连接物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地提高了克隆植物的环境适应能力,这种现象叫生理整合,请据此推测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曲线下降可能的原因:____。【答案】(1)①.标记重捕②.信息传递(2)①.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②.30(3)①.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②.克隆植物有生理整合的特征,克隆植物与非克隆植物相比有很大竞争优势,阻碍了其他非克隆植物的发展,使得该地区物种丰富度降低【解析】【分析】分析图乙可知,在演替的前20年内物种丰富度逐渐升高到达顶点,20~30年间丰富度下降,30年后丰富度达到稳定状态。【小问1详解】田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常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利用性引诱剂诱杀田鼠的雄性个体,从而降低了田鼠种群密度,这种防治方法利用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小问2详解】由图甲可知,前10年λ基本不变,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原因是该种群处在一个食物和空间充裕、没有敌害的理想环境中,种群数量会一直增加;在30年前λ始终>1,说明种群数量一直在增加,30年后λ=1,种群数量稳定,可认为达到该种群到的环境容纳量。【小问3详解】群落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分析题意可知,因为克隆植物有生理整合的特征,生理整合特征的存在,使得克隆植物在生存、生长、繁殖和利用资源方面与非克隆植物相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力工程劳务分包合同样本
- 重型废钢采购协议
- 代理记账与办公自动化合同
- 每月服务费用合同
- 个人职业操守保证宣言
- 工程承包合同样本
- 网络运维服务协议
- 房屋交易合同说明
- 招标代理机构比选评价
- 严守保密纪律忠诚使命担当
- 元旦春节猜谜小游戏150个(含谜底)
- 扩张性心肌病
- GB/T 45047-2024土方机械纯电动轮胎式装载机技术要求
- 《报告文学研究》自学考试省考课程习题集及答案
- 【MOOC】中西文化对比与交流-中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ICU患者跌倒、坠床应急预案及防范措施
- 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
- 国家开放大学2024年12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B-版本3》大作业参考答案
- 国家开放大学Python程序设计形考任务实验六-互联网评论数据分析及其展示综合案例
- 施工企业五年规划
- 2024年农村土地整治承包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