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白鹭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白鹭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白鹭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白鹭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白鹭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白鹭

语文要素

阅读:

1.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2.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到对

白鹭的描写中的。

3.背诵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段落。

人文主题

以诗心感受万物,能从寻常事物中发现不同寻常的诗意,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臼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到对白

鹭的描写中的。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白鹭”的图片和资料,了解白鹭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等特点。

2.《新解新教材》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按要求完成《新解新教材》本课预习卡的内容。

2.根据课后练习的提示,默读课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鹭、嫌”等6个生字,理解“精巧、配合、适宜、寻常、流线型”等词语在文

中的意思。

2.会写“宜、鹤、嫌、朱、框、匣、哨、恩、韵”等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5自然段。

4.能借助关键词句,了解白鹭的形体美,初步感受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导入:在中国文人的笔下,白鹭是经常入诗入画的一种动物。(课件出示白鹭图片或

绘画作品)杜甫有“一行白鹭上青天”,张志和有“西塞山前白鹭飞”,清代王武有《鸳鸯白

鹭图》,当代画家林风眠先生有《双鹭》图……白鹭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鸟儿,竟受到文人墨

客如此垂青?今天,让我们跟随郭沫若先生,去细细地感知白鹭。

2.板书课题:白鹭。

二、识记生字、新词,相机认读生字“鹭”

1.教师明确要求:课文虽然不长,但是有一些生字和表达独特的句子。请同学们自由朗

读课文,尤其要注意读准本课生字的字音,不熟悉的词语和句子要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

通顺。

2.检测学生认读生字、词语的情况。

(1)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或句子(生字不带拼音),指名认读。如:

黛之一忽则嫌黑。

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2)听写生字、词语。

适宜白鹤朱鹭望哨恩惠匣子窗框嫌弃韵味

教师根据听写情况适当点拨生字的书写。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预设:

(1)可以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记住“鹭、黛、嫌”这几个字的读音。

(2)借助图片,我知道了白鹭的样子,也记住了“鹭”这个字。

(3)联系生活实际,我知道了“匣”是指“装东西用的较小的,有盖的方形器具”,读

,,

xiao

(4)通过查字典,我知道了“嗜”是“特别爱好”的意思,可通过组词“嗜好”来识记。

(5)“嫌”可以通过熟字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如“谦、歉、赚”等。这些形近字偏旁

不同,意义不同,读音也不同。

点拨:“鹤”的左边是“秃宝盖”和一个“隹”字,注意“隹”字的“撇”要穿过“秃

宝盖”,右边是一个“鸟”字,最后一笔依然是横;“嫌”字的左边“女字旁”的“撇点”

要避让“兼”的“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白鹭的美

1.教师范读或让学生自读,让学生一边听(读)一边思考:在作者眼中,白鹭是怎样的

形象?

预设:

(1)课文开头写道:“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2)课文结尾写道:“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3)我从全文充满诗意的语言中可以感受到,在作者眼中白鹭是一首诗。

2.提问:作者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诗?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到课文中再去找一找、

读一读。

预设:

(1)从第2〜5自然段,我感受到白鹭形体、色彩的美。

(2)从第6〜8自然段,我感受到白鹭在田间钓鱼、独立枝头、黄昏中低飞时的美。

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1)明确要求:带着对白鹭美的初步体会,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要用什么样的节奏来读。

(2)学生读完课文后小组交流,说一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白鹭的美。

四、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感受白鹭的“适宜”,体会作者的情感

1.让学生迅速阅读第2〜5自然段,思考:这四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预设:这四个自然段是围绕第2自然段写的,从“色素的配合”和“身段的大小”写了

白鹭外形的“适宜”。

2.提问:哪些语句体现了白鹭身段的大小适宜?哪些语句体现了白鹭色素的配合适宜?

默读课文,在表现白鹭“适宜”的语句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

3.小组交流,互相补充完善观点。

4.全班交流,体会作者情感,教师相机点拨。

(1)交流第3自然段,提问:作者想写白鹭的美,为什么要写朱鹭和苍鹭呢?

预设:

作者是用朱鹭、苍鹭和白鹭作对比,用“太大”“嫌生硬”“大了一些”“太不寻常”

凸现其“不适宜”,表达对白鹭的偏爱。

(2)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偏爱。

(3)交流第4自然段,引导学生联系第2自然段朱鹭、苍鹭的“不寻常”,从“常见”“被

人忘却”体会白鹭朴素的美。

(4)交流第5自然段,相机开展以下学习活动:

①引导学生关注本段描写颜色和形态的词语,想象白鹭的样子,并说说自己对白鹭外形

的感受。然后再来读这一段,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韵律。

预设:我从“雪白”“流线型”“铁色”“青色”感受到了白鹭素雅的美。

设计意图:

全篇洋溢着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学生较容易感受到。教学时应把重点放在让学生说

一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种情感的,作者是如何表现白鹭的美的。

②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增之一分则嫌长……黛之一忽则嫌黑”一句的理解。

预设:

(1)这句话就是说:再长一点就太长了,再短一点就太短了,再白一点就太白了,再黑

一点就太黑了,白鹭的一切都是刚刚好呀!

(2)我知道“素”的意思是“白”,“黛”的意思是黑,“一忽”的意思是极小的分别。

5.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5自然段,读出自己的感受,注意节奏。体会作者对白鹭

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师点拨:这些段落长句与短句结合,赞美白鹭与否定白鹤等情感交织,朗读时要注意

体会。

(1)第1自然要突出“精巧的诗”,这是对白鹭总体的赞美。

(2)第2自然段要读出“色素”“身段”与“适宜”之间的关系。

(3)第3自然段要读出与第1、2自然段不同的情感,“太大而嫌生硬”“太不寻常”要

读出否定的语气。

(4)“然而”要注意读出转折语气,与上一段形成对比,

(5)读出对白鹭的赞美。

五、练习背诵第2〜4自然段

1.教师出示关健词,引导学生根据关键词练习背诵。

色素的(),身段的(),一切都很()。

白鹤(),即使如()朱鹭或()苍鹭,也觉得(),而且()。

然而白鹭却因为(),而被人()。

那()蓑毛,那全身的()结构,那()长喙,那()脚,增之一分

(),减之一分(),素之一忽()>黛之一忽()«

2.同桌互相背诵。全班背诵。

六、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订正《新解新教材》本课预习卡。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生字“嵌”,理解“孤独、悠然、恩惠、形象化”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6〜10自然段。

3.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想象和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4.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情感融入对

白鹭的描写中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第6〜8自然段的学习

1出示上节课学习的词语,指名读,检查识记情况。

2.全班背诵第1〜5自然段。

3.让学生读课文第6〜8自然段,为每个自然段所描绘的画面起个名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6〜8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并给头脑中的每一幅画起个名

字。

(2)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注意提醒学生合理控制发言时间。

(3)各小组总结意见,选取代表,准备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汇报。注意提醒学生要尊重

不同的见解。

二、学习第6自然段

1.先请一两个小组进行汇报,说明起这个名字的理由。

预设:

(1)我们小组取的名字是“水田垂钓图”。因为……

(2)我们小组取的名字是“水田钓鱼图”。因为……

2.提问:“清水田”“玻璃框”“镜匣”是什么关系?这幅画的主角是谁?根据这些

词语,你能想象出怎样的画面?

预设:明净的水田里,白鹭在站着钓鱼,周围的风景,就好像是为白鹭精心设计的一样。

这田地因为白鹭的身影好像变成了一幅名画。我从这一段体会出作者对白鹭的深爱。

3.指名朗读第6自然段,重点指导读好重音,读出画面感。

提示学生读出“清水田”“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嵌”“画”“田的大

小”“镜匣”这些关键词语。

4.指导写字。

在理解句子的过程中相机指导书写“嵌”字:上面的“山”要写得小一些,避免头重脚

轻。“甘”上面的横要向左探出去,“欠”的捺一定要舒展,向右探出去,以求整个字的稳

定性。还要提醒学生注意“甘”中间是一横,不要写成两横。

三、学习第7自然段

1.先请一两个小组进行汇报,说明为什么起那个名字的理由。

预设:

(1)我们小组起的名字是“悠然望哨图”。因为……

(2)我们小组起的名字是“树顶瞭望图”。因为……

(3)我们小组起的名字是“孤独瞭望图”。因为……

2.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哪个名字更贴切?

教师点拨:图名中含的这些词语实际上所反映的是作者的情感,是作者把自己的情感寄

托在对白鹭的描写中。在品读时要注意体会借助具体事物表达感情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语言。

教师点拨:(1)白鹭站在树顶望哨,让人感觉到“孤独”也好“悠然”也罢,作者的意

思是说白鹭特别有气质,让人产生美的联想和感受。这是别的鸟没有的。

(2)“嗜好”这个词要理解好。“嗜好”就是指特别的爱好,而在这里作者是想强调,

白鹭总是“立于小树的绝顶”,显出一副悠然的样子。枝头独立是白鹭独特的嗜好,凸现了

白鹭高雅脱俗之美。

4.提问:你看到白鹭站在树顶上瞭望,会想到什么?和同学说一说。

引导学生去感受、联想、欣赏白鹭望哨的美。

四、学习第8自然段

1.先请一两个小组进行汇报,说明起那个名字的理由。

预设:

(1)我们组起的名字是“黄昏低飞图”。因为……

(2)我们组起的名字是“空中低飞图”。因为……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语言。

(1)让学生理解“清澄”即“清明、清澈”。引导学生想象:黄昏柔和的夕阳下,青山

绿水间,一两只白鹭悠然飞过,时而掠过头顶,时而滑过水面,令人倍感心旷神怡。这种境

界,就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人间仙境。

(2)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恩惠”的理解,再引导学生体会白鹭赐予了乡间生活一种美

的感受,来之不易,这正是作者对白鹭的讴歌。

3.整体朗读第6〜8自然段,读出心中美的感受。

五、学习第9〜11自然段

让学生默读第9〜11自然段、思考并交流:文章的开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结尾

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诗”。结合全文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预设:别人挑白鹭的缺点——不会唱歌,但作者认为,这不是缺点,而是优点。白鹭根

本不需要会唱歌,它就是优美的歌本身!不对,作者又否定了自己的夸奖,说白鹭是首歌还

不足以说明白鹭的美,而是要称赞它是诗,而且是从内到外的散文诗,足见作者对白鹭的挚

爱之情。

可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铿锵(的歌)”与“精巧的诗”的不同:“铿锵”给人的感觉

是太喧嚣、太热烈;而白鹭的形象是恬淡的、悠闲的,所以更像是一首意蕴深厚的诗。

六、背诵课文

1.背诵第6〜8自然段。

教师可以隐去具有画面感的语言,让学生一边想象一边背诵,例如:

在().时有(),()便成了()面。()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

设计的()。

(),每每看见它(),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

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可它()?

()偶见(),更是()的一种恩惠。那是()的形象化,而

且具有()了。

2.联系第1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