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讲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带解析_第1页
第03讲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带解析_第2页
第03讲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带解析_第3页
第03讲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带解析_第4页
第03讲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带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03讲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立足时空观念,利用时间轴和地图了解河姆渡、半坡、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2.立足唯物史观对比分析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不同,知道人类顺应自然,适应环境的结果。3.立足核心素养延续民族文化血脉,厚植爱国情怀,知识点一原始农业的发展兴起时间: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知识点二: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原始居民半坡人河姆渡人距今年代距今约6000年距今约7000年生活地区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房屋特点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干栏式房屋生产工具使用磨制石器、制作骨器、角器等使用磨制石器,如骨耜;原始农业(种植作物)种植粟种植水稻原始畜牧业(饲养业)饲养猪、狗;打猎捕鱼饲养猪、狗和水牛原始手工业制作彩陶和乐器;会纺织、制衣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会雕刻,懂得使用天然漆知识点一原始农业的发展例1.1.(2023•长春模拟)运用以下如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可以拟定的主题是()A.早期人类代表 B.原始农耕生活 C.远古神话传说 D.早期国家建立【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了原始农业的发展。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以及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其兴起的重要标志。【解答】分析图片可知,半坡原始居民居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屋内有灶坑,多用木头作柱子;骨耜可以证明河姆渡人会制作农业生产工具,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可以见证河姆渡人种植水稻,都体现了原始农耕生活,B是正确的选项;图片没有体现早期人类代表、远古神话传说、早期国家建立,排除ACD。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原始农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知识点二: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例2.(2023•凤庆县二模)“丛林冒险的人大多在比较干燥的土地上,挖掘一个50厘米左右的深坑。……立起若干粗壮的立木作为支撑,然后用细小的木条搭建起围墙及屋顶,并用抹布将其涂抹均匀,从而建造起一个简陋的小屋(如图)。”考古发现这一建筑理念曾出现于()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半坡人,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多用木头作柱子,屋内有灶坑。故D符合题意;元谋人、北京人不会建造房屋,排除AB;河姆渡人住干栏式房屋,排除C。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半坡人,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2022•广州)考古工作者在河北磁县发掘出一处距今八九千年的遗址,发现了上百个储存粮食的粮窖。同时,出土了翻地用的石铲等工具。这表明,当时该地区()A.修建了水利工程 B.已有了原始农业 C.建立了早期国家 D.出现了成熟文字【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原始农业的发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由材料“上百个储存粮的粮窖。同时,出土了翻地用的石铲等工具”,说明这一遗址种植粮食,有耕种用的生产工具,农业有了显著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水利工程、早期国家和成熟文字的信息,排除ACD。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原始农业的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2.(2022•烟台)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陶寺文化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900年之间。陶寺类型房址分台基、平地、半地穴式和窑洞四种。与陶寺人居住形式类似的是()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中国早期人类,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陶寺类型房址分台基、平地、半地穴式和窑洞四种。与陶寺人居住形式类似的是半坡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不会建造房屋,住在山洞里,排除AB;河姆渡人住干栏式房屋,排除C。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中国早期人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3.(2022•日照)文物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如图所示文物可以主要用于研究()A.古代农业古代畜牧业 B.古代农业古代手工业 C.古代商业古代手工业 D.古代渔业古代畜牧业【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了原始农业的发展。我国原始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伴随着采集经济被种植经济取代,原始农业产生。【解答】分析图片可知,商代青铜耒是商代农具,体现了古代农业的发展,商代的铜耜,体现了古代手工业的发展,都体现了体现商朝青铜文明的灿烂,B是正确的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原始农业的发展,才能做出正确选择。4.(2022•威海)农耕经济的发展是文明进步的基本条件。如果要考证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最可靠的证据是()A.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C.神农尝草的传说 D.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鼎【答案】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原始农业的出现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河姆渡遗址的相关史实。【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农作物的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我国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选项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证明了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选项B的史料最可信,符合题意;A属于打制石器,C属于神话传说,D属于手工业成就,都不是最可靠的证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原始农业的出现的相关史实。5.(2022•潍坊)考古证据显示,许多民族独立驯化了不同的植物。能印证这一结论的是()A.周口店遗址发现的灰烬 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C.《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D.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鼎【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河姆渡人,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考古证据显示,许多民族独立驯化了不同的植物。能印证这一结论的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ACD都与驯化植物无关,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河姆渡人,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6.(2022•金昌)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农作物主要是水稻;而半坡居民居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主要种植粟。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地理环境 B.生活习惯 C.生产工具 D.文明程度【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河姆渡人和半坡人,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于长江流域,气候湿润,因此他们居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生活于黄河流域,气候比较干燥,因此他们居住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正是由于地理与气候原因,造成了他们居住房屋与种植作物的不同,A项正确;生活习惯不是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河姆渡人、半坡人的生产工具都是磨制工具,排除C项;河姆渡人、半坡人都是原始农耕文明,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河姆渡人和半坡人,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7.(2022•毕节市)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稻秆堆积物,半坡遗址出土的粟、菜籽遗存,可实证我国六七千年前()A.远古人类的产生 B.原始农业的兴起 C.盘古传说的真实 D.早期国家的建立【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知道中国原始农业兴起于黄河、长江流域。【解答】据“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稻秆堆积物,半坡遗址出土的粟、菜籽遗存”可知,以上材料证明在黄河、长江流域出现了原始农业遗存,证实我国六七千年前原始农业的兴起。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河姆渡人和半坡人,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8.(2022•益阳)如果要去探访迄今为止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水稻田,你应该选择去()A.城头山遗址 B.高庙遗址 C.彭头山遗址 D.玉蟾岩遗址【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迄今为止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水稻田,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1979年湖南省文物普查时,澧县考古工作者首次发现城头山遗址。1991年至2011年,由湖南省考古所主持,澧县进行了13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近9000平方米,先后出土有古城遗址、氏族墓葬、大型祭坛、灌溉设施完备的水稻田等大批珍贵文物。城头山古文化遗址代表了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古文明的发展高度,对研究人类文明的起源、早期城池的建立以及阶级、国家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迄今为止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水稻田,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9.(2022•娄底)如图是某远古人类遗址地当时干栏式建筑的复原图。该地最有可能是()A.元谋人遗址 B.河姆渡人遗址 C.半坡人遗址 D.北京人遗址【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河姆渡人,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结合所学可知,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他们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B项正确;干栏式建筑不属于元谋人遗址、北京人遗址,排除AD项;半坡人居住的房屋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排除C项。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的情况,注意图片的正确识读。10.(2022•黔南州)2022年5月22日是第四届海水稻插秧节,今年我国的海水稻种植面积将超100万亩。我国种植水稻的历史悠久,下列原始人中种植水稻的是()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河姆渡人,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他们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A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河姆渡人,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稻作和粟作农业分别在我国南北方逐渐推广,原始农业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下列考古发现的文物中,能够印证该观点的是()A. B.​ C.​ D.​【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原始农业的发展、河姆渡人,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能够印证“原始农业……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的是B,B是河姆渡人的骨耜。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这表明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故B符合题意;A是打制石器,排除;C是石铲,排除;D是铁制农具,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原始农业的发展、河姆渡人,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河姆渡人使用骨耜,种植水稻。2.浙江省良渚古城遗址部分墓地中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陶寺都城遗址大的墓葬也往往随葬陶鼓、玉钺、石磬、龙盘等表明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和其他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墓葬对比鲜明,这说明()A.已经进入铁器时代 B.玉器制作技艺高超 C.社会阶级分化明显 D.农耕技术比较发达【答案】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始社会末期社会阶级分化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根据题干可知,浙江省良渚古城遗址部分墓地和陶寺都城遗址大的墓葬随葬品较多,并且精美,和普通墓葬较少的随葬品形成鲜明对比,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私有财产出现,社会阶层开始分化而且已经比较明显,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出现铁器,因此无法判断这时已经进入铁器时代,排除A项;墓葬中的玉器制作工艺高超是为了彰显墓主人尊贵的身份,排除B项;材料中也未提及农耕技术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始社会末期社会阶级分化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3.“这里发现的栽培稻谷和大面积的木建筑遗迹、捕猎的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骨骸、采集的植物果实等遗存,为研究中国远古时代文明的起源提供了资料。”材料讲述的是()A.河姆渡遗址 B.半坡遗址 C.北京人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答案】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识。【解答】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用陶器装粮食,会挖水井。材料讲述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会饲养动物,A符合题意;BCD都没有栽培稻谷和大面积的木建筑,与材料无关。故选:A。【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4.在如图所示图片中,反映出原始居民河姆渡人文化特征的是()①③④②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答案】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识。【解答】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用陶器装粮食,会挖水井,①③符合题意;②④反映了原始居民半坡人文化特征。故选:D。【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5.以下选项中对如图所示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描述正确的是()A.生活在长江流域,种植水稻 B.会挖掘木结构水井 C.居住在黄河流域,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 D.墓葬随葬品差异较大,出现贫富分化现象【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河姆渡人,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图片是半坡人居住的半地穴式圆形房屋。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故C符合题意;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种植水稻,会挖掘木结构水井,排除AB;原始社会晚期墓葬随葬品差异较大,出现贫富分化现象,排除D。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河姆渡人,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6.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处的长江流域气候湿润,草木茂盛,虫兽较多。请你推断他们居住的房屋样式应是()A. B. C. D.【答案】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样式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根据题干中的“河姆渡”和四个选项中的图片,结合所学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处的长江流域气候湿润,草木茂盛,野兽较多,所以河姆渡人住干栏式房屋,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A项图片符合干栏式房屋特征,A项正确;B项图片所示为山洞,C项图片所示为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是半坡居民的房屋,D项图片所示为现代建筑,均不符合题意,排除BCD三项。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相关史实。7.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考古发现,可以用于研究的原始居民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半坡人,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故C符合题意;元谋人、北京人不会建造房屋,排除AB;河姆渡居民住干栏式房屋,排除D。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半坡人,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8.禾苗在春雨中茁壮成长,夏日里稻花香四溢,秋收时饱满的稻穗“笑”弯了腰。下列早期人类的劳作中,最早可能出现此情此景的是()A.半坡人 B.山顶洞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河姆渡人,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他们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D项正确;半坡人种植粟,排除A项;山顶洞人、元谋人不会种植农作物,排除BC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河姆渡人,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9.下列与“干栏青石微风里,骨耜农耕稻谷收”相符的历史文化遗迹是()A.山顶洞遗址 B.二里头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河姆渡人,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体现了“干栏青石微风里,骨耜农耕稻谷收”的状况,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河姆渡人,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0.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辽河流域典型文物玉器、竹器编织、陶器黑陶、玉器、骨刻文字彩陶、玉雕、冶钢坩蜗据表可知,中国早期文明()A.领先世界 B.相对封闭 C.多元一体 D.发展缓慢【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史前文明的特点,知道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解答】据表格可知,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这些文化都有玉器、陶器,这说明中国早期文明虽然产生于不同地域,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