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人教版考点透析(临沂专用)碳和碳的氧化物2_第1页
中考化学人教版考点透析(临沂专用)碳和碳的氧化物2_第2页
中考化学人教版考点透析(临沂专用)碳和碳的氧化物2_第3页
中考化学人教版考点透析(临沂专用)碳和碳的氧化物2_第4页
中考化学人教版考点透析(临沂专用)碳和碳的氧化物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考点透析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命题点1

碳及其氧化物1.

(2024临沂7题)下列关于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B.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C.

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等物的失火D.

二氧化碳和葡萄糖(C6H12O6)都属于有机化合物D2.

(2023临沂15题)碳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

“→”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X表示反应物)。下列说

法中错误的是(

B

)A.X可以是单质或氧化物B.

“CO→CO2”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C.

“CO2→H2CO3”的反应可以用石蕊溶液检验D.

“CO2→CaCO3”的反应可以用于实验室检验二氧

化碳B3.

(2022临沂9题)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性质相似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一定是二氧化碳C.CO2灭火既利用了CO2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其化学性质D.

在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4.

(2020临沂12题)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

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CO具有还原性,可以用来冶炼金属C.

碳在氧气中燃烧一定生成二氧化碳D.

自然界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C5.

(2015临沂12题)通过实验探究可获得较多的化学知识,对如图所

示的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D

)A.

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B.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C.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D.

二氧化碳支持燃烧D6.

(2023临沂19题)(2)家用净水机常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

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吸附性

(2)图2实验中,使紫色干花(用石蕊溶液浸泡过)变红的物质

(填化学式)。(3)图3实验中,滴入氢氧化钠浓溶液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2CO3

气球变大

Na2CO3+H2O

7.

(2020临沂25题)化学课堂上学生探究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8.

(2018临沂19题)无用“洋垃圾”直接露天焚烧会产生许多有

毒气体,其中

(填化学式)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

合,引起中毒。9.

(2017临沂22题)(5)影视舞台上经常见到云雾缭绕,使人如入

仙境的景象,产生这种景象可用的物质是

⁠。CO

干冰

命题点2

低碳生活与温室效应10.

(2019临沂19题)(1)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空气中的水

(填化学式),可有效减缓温室效应。11.

(2019临沂21题)(1)所谓“低碳”,就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排

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应传播“低碳”理念,提倡“低碳”生

活。请你写出“低碳”出行的一种方式:

⁠⁠。CO2

步行或乘公共交通工具

A.

焚烧秸秆B.

利用太阳能、风能C.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D.

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12.

(2016临沂25题)(1)下列措施中,不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

的是

(填序号)。A

命题点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13.

(2019临沂25题)某同学用稀盐酸和石灰石(杂质不与稀盐酸反

应,也不溶于水)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如图所示),实

验时发现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逐渐变澄清(提示碳酸钙能

与二氧化碳、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易溶于水)。(1)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实验开始时,乙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发生浑浊的现象不是很明显,

出现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3)实验结束时,甲装置溶液中的溶质除氯化钙外,还可能

(填化学式)。(4)请写出乙装置中由浑浊变澄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H2O+CO2↑

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HCl

14.

(2015临沂25题)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某同学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

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1)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A.

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①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B.

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

速率更快C.

碳酸钙粉末产生的CO2质量多

CaCl2+H2O+CO2↑

B

1.

(2024长沙)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含碳物质中,常用

于去除冰箱、汽车中的异味的是(

A

)A.

活性炭B.金刚石C.石墨D.C602.

(2024烟台)我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大国责任与

担当。“碳中和”的“碳”是指(

A

)A.

二氧化碳B.

碳元素C.

碳原子D.

所有含碳物质AA3.

(2024东营)我国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

“碳中和”。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是

B

)A.

绿色出行B.

焚烧垃圾C.

节约用纸D.

随手关灯B4.

(2024赤峰)社会发展需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活中的下列做

法,符合低碳环保理念的是(

A

)①积极植树种草

②乘公交车出行③废弃电池深埋

④践行光盘行动⑤随意丢弃垃圾

⑥自备购物布袋A.

①②④⑥B.

①③④⑤C.

②③④⑥D.

②④⑤⑥A5.

有关碳及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

碳的单质都是黑色B.

植物光合作用可将CO2转变为O2C.CO和CO2元素组成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D.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它们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B6.

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由碳、氧元素组成,能相互转化B.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都可作燃料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能与水反应,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温室气体,含量增多都能导致温室效应

增强A7.

化学观念是化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从不同化学观念

角度对CO和CO2的认识错误的是(

D

)A.

元素观:CO和CO2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

分类观:CO和CO2都属于氧化物C.

变化观: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

结构观:CO和CO2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相似D8.

(2024泸州)向一集满CO2的集气瓶中放入一片蓝色石蕊试纸,注

入适量的蒸馏水,盖上玻璃片,上下振荡,再将其倒置(如图),把

手移开,玻璃片没有掉下来。蓝色石蕊试纸在注入蒸馏水并振荡后变

红。依据现象一定能得出对应结论的是(

C

)A.

玻璃片没有掉下,证明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B.

玻璃片没有掉下,证明CO2与水发生了反应C.

振荡后试纸变红,证明CO2与水反应产生了酸D.

振荡后试纸变红,证明CO2能与石蕊反应变红C9.

(2024临沂一模)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

要组成部分,二者密不可分。下列过程不能体现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

相互转化的是(

C

)A.

人类的呼吸作用B.

化石燃料的燃烧C.

海水吸收二氧化碳D.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C10.

(2024威海一模)“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

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如图是三大循环示意图,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C

)A.

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图

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有①和⑥B.

“水循环”是自然界中的水分子运动的结果,该循环中水分子的构

成不改变C.

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其元素种类与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D.

⑧是导致近年来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该过程

还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等计入空

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和烟尘答案:C11.

(2024苏州)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CO2气体,并进行相关性

质研究。已知:CO2与饱和NaHCO3溶液不发生反应。(1)仪器a的名称是

⁠。(2)连接装置A、B,向锥形瓶内逐滴加入稀盐酸。分液漏斗

①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装置B内盛放饱和NaHCO3溶液,其作用是

⁠。③若装置B用来干燥CO2,装置B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

CO2↑+H2O

除去CO2中混有的

HCl

浓硫酸

(3)将纯净干燥的CO2缓慢通入装置C,观察到现象:a.玻璃管内的干燥纸花始终未变色;b.塑料瓶内的下方纸花先变红色,上方纸花后变红色。①根据上述现象,得出关于CO2性质的结论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