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染病学总论
巴彦淖尔市医院辛建文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1、掌握:传染病的概念、感染的概念及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及其临床特点,国家法定传染病的病种及其报告时限和管理办法。2、熟悉: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3、了解:传染病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传染病的发病机理。目标要求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传染病的定义:传染病(communicablediseases)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寄生虫病是由原虫或蠕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疾病。两者均属于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diseases)。传染病学的概念:研究传染病和寄生虫在人体内、外环境中发生、发展、传播和预防规律的科学。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传染病学感染与免疫发病机制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传染病的诊断
传染病的治疗
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病的特征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第三节
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1、传染源(sourceofinfection)
: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患者2.隐性感染者3.病原携带者4.受感染的动物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2、传播途径(routeoftransmission):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传播途径有五种:呼吸道传播空气、飞沫、尘埃消化道传播水、食物、食具接触传播污染的水和土壤
日常生活密切接触虫媒传播吸血节肢动物血液、体液传播血液、体液、血制品
垂直传播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3、人群易感性(susceptibility):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susceptible
people
)
。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比例,决定人群的易感性。传染病流行的周期性(periodicity)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9不同传播途径传染病变化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经血与性传染病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10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11>=1000100-99901-9GlobaldistributionofSARSprobablecases(2002.11.1-2003.7.30)n=8098Canada251USA29MainlandChina5327Hongkong1755Taiwan346Vietnam63Singapore23810-99SARS远距离跨越式传播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传染源(sourceofinfection)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传播途径(routeoftransmission)
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
(susceptiblepeople)易感人群人群易感性指易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自然因素:季节性、地区性社会因素:社会制度、经济文化、生活水平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14影响传染病发生的因素自然因素对传染病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
洪涝灾害社会因素对传染病的影响
人类工业化进程:环境破坏、污染
人类城市化过程:人口流动、密集
饮食方式:生吃野生动物、海鲜
药物滥用
血制品污染
恐怖主义威胁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15传染病构成改变的原因计划免疫——减少呼吸道传染病公共卫生设施(饮食、饮水、厕所)
——减少肠道传染病爱国卫生运动——减少虫媒传染病不安全的行为(性开放、吸毒)
——增加经性、血传播疾病医院感染
——增加经血传播疾病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16新发传染病的相关因素经济发展阶段造成的大量农村人口拥向城市,由于居住、卫生条件差,易造成呼吸道和消化道病原性微生物的传播性生活紊乱、静脉吸毒容易造成HIV病毒等的传播人类居住环境改变(开荒、建水坝等),引起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如到林区旅游,可增加接触动物的机会,感染人曽共患病,如莱姆病气候变暖,有利于一些病原性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造成传染病发生的地区移动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17新发传染病的相关因素食品的集中供应,如果某一食品被污染,就可能造成众多人同时感染病原微生物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人口老龄化、器官移植等),免疫受损人群增多,容易造成某些病原性微生物感染一些日用电器,有利于某些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如空调、冰箱等交通发达,国际交流、地区交流日益广泛,可以很快把一些新发传染病传到其它国家和地区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第四节传染病的特征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有病原体:由特异性的病原体引起●有传染性:病原体能排出体外污染环境,有
传染期
●有流行病学特征:流行性: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
地方性:血吸虫病、疟疾、霍乱等
季节性:流脑、乙脑、麻疹、菌痢等●有感染后的免疫:产生特异性免疫,持续时间不同基本特征
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有病原体(pathogen)
有传染性(infectivity)
有流行病学特征(epidemiologicfeature)
有感染后免疫(postinfectionimmunity)特异的病原体。感染性疾病共有特点,区别于其他疾病。追索病原乃现代医学潮流。指病原体能通过某种途径感染他人.此为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传染期质:外来性与地方性。量:散发,流行,暴发,大流行。时间:季节性空间:地方性显性或隐性感染后都可产生特异性保护性免疫。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21伤寒杆菌电镜照片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22炭疽杆菌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23钩端螺旋体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24天花病毒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传染病的临床特点
病程发展的阶段性常见症状与体征临床类型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急性传染病发生发展与转归(四个阶段)复发(relapse)与再燃(recrudescence)后遗症(sequela)潜伏期(incubationperiod)前驱期(prodromalperiod)症状明显期(periodofapparentmanifestation)恢复期(convalescentperiod)自病原体侵入至最初症状出现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特有症状体征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至完全康复检疫、诊断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几个名词解释:复发(relapse)—有些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後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机理为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见于伤寒,疟疾,细菌性痢疾等.再燃
(recrudescence)—有些传染病患者已进入恢复期体温尚未稳定下降至正常,又再发热,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称为再燃.机理为病原体暂时受抑制而未被消灭,得以重新生长繁殖之故.后遗症
(sequela)—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仍长期未能恢复正常,称后遗症.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脊髓灰质炎,脑炎,脑膜脑炎等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常见的症状与体征发热fever皮疹(rash,eruption)毒血症状(toxemicsymptoms)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发热具有双重意义;热型是传染病重要特征之一,有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皮疹分为充血性和出血性;斑,丘,疱疹;皮疹出现时间,顺序,分布,形态,退疹后改变对出疹性传染病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充血,增生,临床表现为肝,睥,淋巴结肿大。病原体的各种代谢产物(包括毒素在内)可引起除发热以外的多种症状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29
★常见症状与体征
发热▲稽留热
▲驰张热▲间歇热▲回归热▲马鞍热
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30稽留热
稽留热体温常在39℃以上,昼夜间体温变动范围较小,一般上午体温较下午低,但24小时内变动不超过1℃,这种热型可持续数天或数周,退热可渐退或骤退。临床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肠伤寒、斑疹伤寒、恙虫病等急性发热病的极期。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31弛张热弛张热体温高低不等,昼夜之间体温波动范围较大,发热时体温可在39℃以上,24小时内体温差达1.5℃~2.0℃或更多,但最低温度仍在正常体温以上。临床常见于败血症、严重肺结核、脓毒血症、肝脓肿、支气管肺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风湿热、肠伤寒、恶性组织细胞病等。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32间歇热
间歇热体温可突然高达39℃以上,先有恶寒或寒战,经几个小时后体温恢复正常,大汗淋漓,以后间歇数小时或1~2日体温又突然升高,反复发作,如此高热与无热交替出现,称为间歇热。临床常见于疟疾,如间日疟或三日疟、化脓性局灶性感染、肾盂肾炎等。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33回归热(再发热)
回归热是指体温突然升高可达39℃以上,持续数日后降至正常,经过若干时间又重新发热,持续数日以后,又下降至正常,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周期性互相交替出现,也称再发热。临床常见于鼠咬热,或在某些发热性疾病的基础上又合并其他发热病。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34不规则热
发热无一定的规律,持续时间也不一定,称为不规则热。临床常见于流感、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风湿热、恶性疟疾、肺结核;也可在疾病过程中有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发热疾病合并存在时,如大叶性肺炎引起脓胸及败血症等并发症时,热型可由稽留热变为弛张热。另外,发热病人使用某些药物,如解热止痛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引起退热,可使原来的热型变为不规则热型。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35双峰热
高热体温曲线在24小时内有两次小波动,形成双峰,称为双峰热。临床常见于黑热病、恶性疟疾、大肠杆菌败血症、绿脓杆菌败血症等。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36马鞍热发热数日,退热一日,又再发热数日,见于登革热。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37
皮疹出疹时间——水、红、痘、麻、斑、伤第一天水痘、风疹第二天腥红热第三天天花第四天麻疹第五天斑疹伤寒第六天伤寒形态——斑丘疹:见于麻疹、风疹出血疹:见于出血热、流脑疱疹、脓疱疹:见于水痘、天花寻麻疹:见于血清病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39天花天花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40猩红热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41麻疹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42麻疹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43伤寒(玫瑰疹)传染病学总论-第三、四部分毒血症症状:
病原体的代谢产物、细菌毒素可引起多种临床症状,如乏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0355-2021不锈钢真空保温容器》全新解读
- 余姓的历史起源
- 2025届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五中高考化学四模试卷含解析
- 供货定金合同标准文本
- 京牌购车合同样本
- 充电宝采购合同标准文本
- 城市广告牌推广合同(2篇)
- 关于安全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委托购车合同标准文本
- 企业厂房拆除合同标准文本
- 质量目标及计划分解表
- 装饰装修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文本表全套范例
- 《信息化教学评价》
- 益智区故事:小动物住几楼
- 医疗机构相关法律法规培训PPT课件(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医师法、处方管理办法、传染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医疗纠纷)
-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全套教学课件
- 餐饮业成本核算 全套课件
-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速度控制
- 供电所线损的基本概念和管理
- CNAS质量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
- 【实用版】GF-2013-020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