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史-专题三:比较金融制度 欢迎加入湘潭大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库研发工作室QQ群:928812498_第1页
金融史-专题三:比较金融制度 欢迎加入湘潭大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库研发工作室QQ群:928812498_第2页
金融史-专题三:比较金融制度 欢迎加入湘潭大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库研发工作室QQ群:928812498_第3页
金融史-专题三:比较金融制度 欢迎加入湘潭大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库研发工作室QQ群:928812498_第4页
金融史-专题三:比较金融制度 欢迎加入湘潭大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库研发工作室QQ群:92881249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加入湘潭大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库研发工作室QQ群:928812498班级集体复印复习资料超级便宜!!欢迎加入湘潭大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库研发工作室QQ群:928812498班级集体复印复习资料超级便宜!!PAGE比较金融视角:20世纪世界金融制度发展及其变迁第一节美国的金融制度一、美国金融制度的演变(一)早期美国的银行业和自由银行时期美国早期的银行活动是围绕贸易和商业进行的。第一家现代意义的美国银行是1782年开业的北美银行,是为帮助独立战争而设立的。它接受现金和银行券,也发行自己的银行券。随后各州特许的银行(State-CharteredBanks)纷纷开业,称为州立银行(StateBanks)。第一家由联邦政府特许的银行是l791年开业的第一美国银行(TheFirstBankoftheUnitedStates,BUS),开业期为20年,在主要城市设立8家分行,规模大大超过州立银行。第一美国银行的部分股权属联邦政府,它持有联邦政府的存款并为联邦政府向全国各地转拨资金,同时也对州立银行的经营施加影响。它具有部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双重职能。由于州立银行的反对,1811年第一美国银行停业。此后州立银行的数目大大增加。1800年只有28家州立银行,1830年达328家。联邦政府依靠州立银行为1812年战争融资,造成银行券发行量迅速增加,由于银行券流通性的降低和通货膨胀,1816年成立了第二美国银行,开业期仍为20年,由于东部金融势力与西部地区的对抗,该行1836年营业期满后停业。从1837年到1863年期间称为美国的自由银行时期。1837年密执安州通过第一个自由银行法案,只要有充足的资本,按照法令规定履行义务,就可领取执照开设银行。随后,又有18个州先后通过了类似的法律。自由银行法律使商业银行的设立比较容易,导致美国银行数目的快速增长。到1860年有1500家商业银行在营业。但随之而来的是银行券发行的混乱和众多的银行倒闭。独立战争时期,美国战时国会、各州和军队发行了各种中期债券和临时债券,战后政府发行了8000万美元的联邦债券,对这些债务进行担保。这些债券的发行和交易形成美国最初的证券市场。一些证券交易商于1790年成立了美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费城证券交易所。1792年,24名经纪人在纽约华尔街签订了“梧桐树协定”,它规定了成员之间进行证券交易的条款,成为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前身。1817年,这些经纪人正式成立了“纽约证券交易会”,1863年改名为“纽约证券交易所”。(二)1864年《国民银行法》时期19世纪60年代之前,美国货币体系缺乏集中性的控制,银行券的流通十分混乱。南北战争爆发后,财政部需要为战争筹资,政府逐渐认识到现存银行体系的局限性。结果,1864年国会通过了《国民银行法》,这一立法对美国银行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民银行法》在财政部内部设立货币审计办公室,由它批准银行注册和管理立法,该机构核准设立的银行称为国民银行(NationalBank)。国民银行有权发行国民银行券,它必须将持有的国库券交给货币监理官作为其银行券发行的准备,若该银行倒闭,货币监理官则出售国库券以偿付债权人,从而形成统一可靠的通货;联邦政府则规定国民银行券作为税收、商品和劳务的法定支付手段。《国民银行法》还建立了准备金要求和资本要求,同时货币监理官有权对国民银行进行检查。起初许多银行担心额外的限制会影响其利益,很少有银行在联邦申请注册。为了进一步促进通货的集中,1865年国会通过立法,要求对州立银行券征税,目的是将州立银行券逐出流通。虽然此后国民银行的数目大幅度增加,但由于支票的普遍使用,而且州立银行的资本比例和储备要求较低、政府管理松散、放贷较为自由,州立银行并没有完全消失,从而形成了美国银行注册的双轨制。另一方面,在这一时期,由于各州对商业银行在本州或跨州开设分支机构的立法限制,形成了美国特有的单一银行制。(三)联邦储备体系的建立尽管统一了货币,但美国的金融体系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是货币供给缺乏弹性,它不能随着经济的扩张、需求的增长而增长,这引发了19世纪后期美国频繁的金融危机;其次是19世纪后期,经济的飞速增长使美国商业银行的数目和银行总资产大幅度增加,银行业的合并加剧;最后,工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融资带来了金融机构的多样化,同时,有更多的经济单位进入金融市场融资,这需要规范整个金融体系的业务和经营,保证金融业的稳定。1908年美国国会成立了全国货币委员会,负责研究全国的货币制度并对银行与货币法规的改革问题提出建议。1913年国会通过了《联邦储备法》,1914年正式成立了独特的中央银行——联邦储备体系。《联邦银行法》规定联邦储备体系的职责是:全面巩固准备金制度,提供有伸缩性的货币,防止可能出现的金融危机;调节货币供给量;为会员办理支票结算;对银行业实行更有效的监督。它要求所有的国民银行都必须加入联邦储备体系,州立银行可自由选择是否参加。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这一时期有了飞速的发展。1890年,储蓄贷款协会遍布各州,共有5000多家;1907年,互助储蓄银行达678家.英美战争结束后开始的工业革命,推动了美国证券业的发展。南北战争后,美国工业迅猛发展,股份公司首先在铁路、建筑中大规模地出现并在制造业中普及,大量股份公司的设立是证券市场产生和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客观要求,证券融资成为美国公司资本来源的重要方式。上市公司,特别是铁路、运输公司、银行、保险公司的股票,取代了政府债券的地位,成为主要的交易品种。美国的投资银行逐渐崛起,它们从事新证券的发行、承购和销售业务。联邦储备体系的建立和投资银行业的兴起促进了证券发行和流通的扩大。(四)20世纪30年代的银行立法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带来了金融业的巨大变化。1929年10月因金融危机导致股市的大崩溃,造成经济的严重衰退,在1929年至1933年间银行数目减少了一半,几乎有9800多家银行倒闭。在随后的几年里,新的立法对美国金融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33年银行法1935年银行法正式结束了自由银行制度,美国金融业进入强制管制时期。1935年银行法加强了联邦储备委员会和货币监理官核发执照的权力;设立了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负责管理和操作公开市场业务;建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将投资银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严格分开;禁止对活期存款支付利息,对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利率设定最高限制;放松了对设立分支行的限制。(五)战后美国金融制度的变革20世纪30年代的银行法加强了对银行和金融部门的严格管制,使美国金融业进入了平稳运行时期。但自6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货膨胀加剧,利率波动频繁,非银行金融机构增长很快,金融创新飞速发展。旧的制度下对利率的限制、商业银行对活期存款的垄断以及对金融机构资金使用的严格限定造成了严重的金融脱媒(Disintermediation)现象,信贷危机频繁出现,银行倒闭增加。经过70年代的酝酿,美国国会于1980年通过《放松管制和货币管理法案》,它是二战后美国一次重要的较全面的金融改革。该法案一方面取消了利率最高限制,允许发行带息支票,扩大了商业银行的资金使用权,使各种金融机构业务相互交叉,彼此开展竞争;另一方面加强了金融管制,统一了准备金比率,将其适用于所有的存款机构。但对于跨州设立分支行和商业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限制未作变动。80年代在日本、西欧银行业竞争的压力下,美国着手对金融业进行进一步的改革。1987年,美国成立了清算信托公司来负责合并或关闭濒临破产的存贷款银行或机构。1991年颁布了新的金融改革方案,其目的是消除金融业内部的障碍,增强竞争与效率。内容主要有:允许银行在全国设立分支行;允许资金充裕的商业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允许工商企业拥有银行子公司;对庞杂的金融管理机构进行简化等。美国的金融制度正处于这一变革中。1994年,美国终于颁布了《州际银行法》,该法允许商业银行从1997年6月1日起跨州经营金融业务,设立分支机构。这一法案打破了1927年《麦克法登法案》关于单一银行制度的法律限制。1999年11月4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以压倒多数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其核心内容是废除了对世界金融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以及其他一些相关法律中有关限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跨行业经营的条款,从而使美国金融业从立法上告别了分业经营的历史,迈向了混业经营的时代。美国金融体系演变发展的重要历史大事表时间重要历史沿革1782北美银行获得特许经营权1791第一美国银行获得特许经营权1811第一美国银行特许经营权被收回1816第二美国银行获得特许经营权1832第二美国银行特许经营权被收回1864通过《国民银行法》,美国出现了全国性银行并成立了货币审计办公室1913通过《联邦储备法》,成立联邦储备体系1933通过《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成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银行、证券、保险需要分业经营和管理。1980通过《放松管制和货币管理法案》,它是二战后美国一次重要的较全面的金融改革。该法案取消了利率最高限制,允许发行带息支票;加强了金融管制,统一了准备比率。1987成立了清算信托公司负责合并或关闭濒临破产的存贷款银行或机构。1994通过了《州际银行法》,否定了以前不允许银行跨州设立分支机构和一些州限制银行设立分支机构的数量的做法。1999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银行、证券、保险可以混业经营。二、美国的中央银行制度(一)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结构与权限美国的中央银行(FRS)是根据1913年《联邦银行法》建立起来的。联邦储备体系的组织结构由两部分组成,即联邦储备委员会和联邦储备银行。1.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ReserveBoard)它是联邦储备体系的最高决策机构,设在华盛顿。它由7名成员组成,在参议院的建议和同意下由总统任命,任期14年,每两年(偶数年)改选一位,理事不得随意罢免,任期届满不得连任。理事会主席由总统任命,任期4年。该委员会负责制定货币政策,它可以在规定的范围内改变准备金比率尝审批各地区储备银行的贴现率;监督管理会员银行和持股公司在国内外的有关事项及外国在美银行的业务;监督12家地区联邦储备银行;参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决策;保证全国支付系统的正常运转。在联邦一级,联邦储备体系内部设有公开市场委员会和联邦咨询委员会。公开市场委员会是制定政策的中心,它由联邦储备委员会7名成员和5家地区储备银行行长(其中,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是固定成员,另外4名由其他储备银行行长轮流担任)组成。公开市场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决定公开市场业务,它向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发出指令,由后者代理具体执行。联邦咨询委员会由12家联邦储备银行各推选一名成员(通常为商业银行家)组成,它每季度对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委员会进行一次咨询,提供有关货币政策实施方案的参考意见。2.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ReserveBank)美国划分为12个联邦储备区(即纽约、波士顿、费城、里奇蒙得、亚特兰大、克里夫兰、芝加哥、圣路易、明尼阿波罗斯、堪萨斯、达拉斯、旧金山),每区内设立一家联邦储备银行,此外还有25家分支行分布于各城市。各家联邦储备银行的资产额相差很大,纽约、芝加哥和旧金山的三家储备银行占储备银行总资产的一半以上,而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独占总资产的30%。每家联邦储备银行为该地区的会员银行所私有(务会员银行按拥有资本和盈余的6%购买该行的股份,职权只限于获取利润)。地区联邦储备银行内由9名董事组成董事会,会员银行可选举其中的6名董事(3人代表银行界,称为A类董事;3人代表企业界,称为B类董事。会员银行被分为大、中、小三组,每组推选1名A类董事和1名B类董事),另外3人由联邦储备委员会任命,代表社会公众的利益。行长由董事会选举并经联邦储备委员会批准。联邦储备银行的职权主要是:对贴现率的规定提出建议;通过贴现窗口向会员银行提供贷款;保存存款机构的准备金;检查存款机构的业务及支票清算、代理国库等业务。它还作为联邦储备体系与地方各界之间联络的渠道,收集信息并解释货币政策。联邦储备银行的一个重要的政策作用是参与公开市场委员会。(二)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独立性分析美联储作为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其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具有极强的独立性。1.联邦储备体系受《联邦储备法》的制约,美联储有权根据美国经济发展情况的变化独立制定和执行有关政策,直接向国会负责,在法律上对总统和其他政府机构无任何的隶属关系。联邦储备委员会由国会授权,独立地制定货币政策,自行确定采取的政策步骤和工具,总统未经国会授权,不能对联储发布任何命令。联储与总统或财政部及其他政策制定部门保持联系,若发生分歧则相互协商。2.美联储之所以能够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组织体系。在人员上,为了防止某个总统或某种政治势力控制联储体系,美联储最高领导层——联储理事会7名理事的任期长达14年,可以连任并且不能被撤职。这样,一方面,理事任期与总统任期错开,使总统不能在其任期内更换联邦储备委员会的绝大部分成员,从形式上使总统无法完全控制该委员会;另一方面,由总统任命主席,又使联邦储备委员会与总统之间能够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此外,美联储在美国12个城市设立了12家分行,这12家分行不受地方政府干预,独立执行货币政策。一个与政治相隔离的联邦储备体系,能够始终关注经济增长的长远目标,并据此制定与执行货币政策。3.除了组织结构的独立性以外,美联储独特的经济来源为其独立性提供了可靠的经济基础,美联储的收入主要来自于联储银行拥有国债(主要用于货币政策)所获利息以及向存款机构提供服务而收取的费用。近年来,美联储每年扣除费用以后的净收益都超过100亿美元,虽然这些收入的大部分要交还给财政部,其自留部分仍相当可观。经费上的独立性,使美联储不受国会拨款程序的支配,从而减轻了决策时的外部牵制。2002年,美联储总收入约为2675.8亿美元,上交财政部大约为2449.7亿美元,上交比例为91.6%。4.从美联储与美财政部的关系上看,联邦储备委员会无长期支持财政融资(包括发行债券)的义务,财政筹款只能通过公开市场发行公债,在特殊情况下,财政部可向联储短期借款,但借款期限和金额都有严格的限制,并且是以财政部发行的政府债券为担保的。总之,美联储拥有的独立性,确保了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及金融政策的独立性,使其能够牢牢把握稳定物价这一长远目标,从而维护美国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附: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一般比较独立性通常也指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中央银行创立之初就与政府产生了密切的联系,为了争取政府的支持,独享货币发行权,早期中央银行往往为政府发行债券筹措资金,为政府承办财政收支,从而建立资金往来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中央银行的自由原则和独立性被迫放弃,中央银行成为为各国筹集资金的工具,最终危及整个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1920年,布鲁塞尔会议要求各国中央银行应脱离政府的控制,保持独立。二战后,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兴起,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成为政府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各国认为中央银行应与政府积极配合,以实现宏观经济的总目标,因此中央银行只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70年代西方工业化国家经济陷入“滞胀”,在对凯恩斯主义理论和政策进行反思的同时,各国再次认识到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至关重要,保持独立性成为中央银行理论和政策运行的重要原则。中央银行保持独立性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防止政治周期的出现。西方各国实行议会民主制,决策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追求选票的最大化,在接近选举年份,往往采用刺激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的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以赢得选票;一旦上台为压低通货膨胀又采用紧缩性政策,这会影响货币稳定,人为加剧经济的波动。第二,防止财政赤字货币化。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有管理国库、代理发行国债的职能,但它对财政只是一般的支持,若直接为政府融资以弥补财政赤字,则会引发通货膨胀。第三,中央银行与政府工作的侧重点不同。政府工作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从经济上看也有四大目标,即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由于四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政府根据经济发展的状况随时调整政策选择,而中央银行最根本的目标是稳定货币,如果失去了独立性,政府政策的变动就会危及货币的稳定。第四,中央银行身份的两重性。中央银行不仅代表政府的政策意向,也代表社会公众和银行业的利益,因此它需要在政府、社会公众和银行业三者利益间进行调节;同时,中央银行业务的技术性很强,只有相对于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才能充分、正确地行使其职能。三、美国的货币政策1.美国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层次的划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包括最终目标、中间目标和操作目标。从最终目标来看,1946年的美国《就业法》曾将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规定为“促进最大可能的就业、产出与购买力”;1978年的《充分就业和经济均衡增长法》中将政策的最终目标规定为“就业、产出、实际收入、价格变动”,四个目标随经济运行形势各有所侧重。美联储更倾向于一个单一的或处于支配地位的目标,特别是1978年《充分就业和经济均衡增长法》和《汉弗一霍金斯法》颁布后,物价稳定已成为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在新经济的10年中(20世纪90年代),物价稳定就一直是美联储货币政策中的核心,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阐述其货币政策的历次讲话中,无不将控制通货膨胀作为其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从中间目标来看,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联储偏重于以利率指标作为中间目标,主要通过控制联邦基金利率来调节实施货币政策。由于70年代的通货膨胀使名义利率变动频繁,从1979年开始,联储转向以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8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使货币供应量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联储开始重视更广泛的信用量。在操作变量的选择上,1979年之前主要是联邦基金利率,1979年起转而以准备金为基础,具体说有总准备金、基础货币、非借入准备金,而联邦基金利率仍然是重要的参考。例如,在1970年,当美联储第一次采用货币总量作为中间目标时,美联储使用短期利率即联邦基金利率作为操作目标。随着影响货币需求的其他因素的变化,为了达到货币总量的中间目标,美联储在1979年改变操作程序,决定利用准备金总量,即由美联储向金融机构提供准备金。四、美国金融制度的特点(一)独特的二元中央银行制美国联邦储备体系采用二元中央银行制的模式,它在联邦一级设立联邦储备委员会及相应的机构,而在州一级划分为12个联邦储备区,每一区设立一家联邦储备银行,两级中央银行分别行使各自的金融管理权。同时,联邦储备体系在组织工具有不完整性。《联邦储备法》规定,所有的国民银行必须成为联邦储备体系的会员,而州立银行可自由决定是否加入联邦储备体系,因此,联邦储备体系只能对国民银行和一部分成为会员的州立银行进行管理。1993年末,会员银行总数为4338家,其中包括3360家国民银行和978家州立银行,共占全国商业银行总数的36.6%。(二)商业银行的双轨银行制度和独特的单一银行制美国历史上农业、小工商业者与金融业者,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的矛盾,使商业银行形成双轨银行制度,即商业银行可以自由选择在联邦政府注册或在州政府注册,前者称为国民银行,多为较大的银行,后者称为州立银行,数目较多但多为中小银行。联邦和州各自对商业银行进行注册和监督。长期以来,美国认为只有在银行间开展充分的竞争才能促成一个高效率的银行体系,因此从1864年到1956年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来限制银行跨州设立分支行,从而形成美国特有的单一银行制。美国单一银行制和业务限制的规定阻碍了银行业的发展。为冲破限制,银行持股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纷纷建立,大银行在其公司结构转变为银行持股公司形式下努力拓展新业务。20世纪80年代,在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冲击下,银行跨州兼并事件时有发生。1996年,跨州设立分支行的限制被取消,美国的单一银行制正经历着重大的变化和调整。(三)金融监管机构的多元化美国的监管方面,国民银行由财政部的货币审计办公室、联邦储备银行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管理;州立银行中的会员银行由本州的管理当局(通常是州银行委员会)、联邦储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制度的特殊性,也造成其金融监管机构的多元化。在对银行业备银行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管理;州立银行中的非会员银行则由州管理当局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管理。此外,对储蓄贷款协会和信用合作社也由专门的机构,如联邦国内贷款银行委员会、国民信贷联合会,会同州银行委员会进行监督管理。第二节英国的金融制度一、英国金融制度的演变(一)英国早期金融业的发展1694年,成立了英格兰银行。它成为此后一个世纪英格兰地区唯一的合股银行,并且取得了在伦敦地区发行银行券的垄断地位。直到18世纪下半叶,工业化的大发展促进了伦敦以外银行业的增长,私人银行数目增加。1833年,英国国会法案规定英格兰银行银行券成为唯一的法偿货币。1844年,《银行特许法》,英格兰银行分设银行部和发行部,成为英国银行业的现金保管者和票据交换中心。19世纪中期的金融危机,使英格兰银行开始行使其最后贷款人的职能,英格兰银行中央银行的地位逐步确立。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英国银行业掀起了合并的浪潮,最初多为大银行吞并小银行,继而是大银行之间的合并。到1900年,私人银行的数目大大减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银行合并基本结束,英国大部分的银行业务由伦敦清算所的11家会员掌握,其中前五大银行西敏寺银行(Westministe)、劳埃德银行(Lloyds)、巴克莱银行(Barclays)、米德兰银行(Midland)、国民地方银行(NationalProvincial)居于支配地位,它们拥有清算银行资产总额的80%。这一时期,商人银行在证券市场上十分活跃,它们从事票据承兑,并专门代理发行股票和债券,也代理发行外国政府和铁路公司的债券。英国的企业主要依靠技术和贸易优势获得高额利润来筹集资本。各产业多通过个人企业、合伙企业进行资本积累,同时又得到健全的银行体系的支持,企业通过证券市场融资的需求较小。1825年,英国废止了《泡沫法案》。1862年,英国颁布了《股份公司法》,这使得股票的发行和交易大大增加。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进展、国内产业资本的扩大以及英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伦敦证券交易所的规模空前扩大。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证券中有80%是海外证券,伦敦成为世界最大的证券交易所。(二)战后英国金融制度的变化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纽约逐渐取代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随着战后英国经济恢复,英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地位逐步增强,60年代建立了伦敦欧洲货币市场。70年代后,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英国的金融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表现在:第一,银行业开始了新的合并。1968年,巴克莱银行接管了马丁斯银行,西敏寺银行与国民地方银行合并,成为国民西敏寺银行,“五大行”成为“四大行”,即巴克莱银行、劳埃德银行、米德兰银行和国民西敏寺银行。而苏格兰地区的银行业集中于3家银行,即克莱德斯戴尔银行(C1ydesdale)、国民银行苏格兰分行和苏格兰皇家银行。第二,1971年,英格兰银行公布了《竞争和信贷控制法案》,全面取消了清算银行的利率卡特尔制(即协定利率制),英国逐步实现了利率的自由化。第三,英国取消了对不同类别金融市场之间的限制,国内的传统贴现市场和平行市场实现了一体化;1979年取消了外汇管制,伦敦的欧洲货币市场与国内金融市场完全融为一体。第四,银行业务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同时,对伦敦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制度作出重大调整。1981年,允许非交易所成员收购成员公司29.9%的股份,外国资本大量进入英国证券市场。1986年,英国对证券市场采取被称为“大震”,改变了固定佣金制度,允许大公司直接进入交易所交易,放宽了对会员资格审查,允许批发与零售业务并存。伦敦金融市场空前活跃,得到迅猛发展。二、英国金融制度的特征英国对西方各国金融制度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英格兰银行是最早的资本主义商业银行,最早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伦敦是最早的国际金融中心;英国金融当局对各种金融机构的设置和业务经营、金融市场的运作提供了卓有成效的经验和管理办法,对西方各国金融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英格兰银行成为中央银行的传统模式英格兰银行由一家私营的商业银行逐步发展成为中央银行,在这一过程中,建立了一整套规范而又有效的管理制度,英格兰银行形成的三大职能,即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和银行的银行,也成为西方各国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一种传统模式。2.英国的商业银行实行专业化银行制和分支银行制,银行业高度集中在业务方面,早期英国企业在长期的海外贸易中完成了资本的积累,商业银行主要以办理短期工商业贷款和活期存款业务为主,商业银行和储蓄银行及投资银行业务严格区分开来,形成了专业化的商业银行制度。在组织结构上,经过私人银行与合股银行的合并,英国的银行数目急剧减少,主要的几家大银行在各地广泛设立分支机构,控制着全国大部分的金融业务,商业银行形成了高度集中的分支银行制。这成为西方商业银行的典型形式。3.英国金融组织体系中保存着传统的金融机构英国的金融业历史悠久,现行金融制度中存在许多旧式的金融机构,例如早期专门从事海外贸易商业汇票承兑的商人银行(承兑行)、为国内贸易办理贴现融资的贴现行。英格兰银行由私营商业银行演变为中央银行,它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同时,还保留银行部办理少量的商业银行业务。4.英国的金融制度比较缺乏法律内容,往往由习惯的原则来代替英国的金融体系发展较早,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些传统的惯例,它们指导和约束着各金融机构的行为。直到1979年,英国国会才通过了第一部银行法。英国金融当局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也十分特殊,在金融监管上没有一整套正规的监管制度,而是通过“道义劝告”和“君子协定”这些典型的英国原则来进行监督和调节的。5.英国的金融业高度国际化伦敦长期以来是世界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是欧洲货币市场的发源地,这使得英国的金融业呈现高度的国际化特征。表现在:一是英镑以外的其他通货存款成为英国银行业的主要资金来源,其总额已超过英镑的存款总额;二是大量的外国金融机构在伦敦设立分支机构,从事银行业、证券业和其他国际金融业务,外国银行存贷款业务在英国金融业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三是英国的金融机构,特别是四大行在海外设有众多的分支机构,业务经营具有国际化的特征。第三节日本的金融制度一、以主银行制度为核心的金融制度和体系在战后资本市场并不十分发达的情况下,日本企业融资渠道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美国、意大利与德国的企业侧重于内部资本,其主要来源是原来投资的折旧费(depreciation)、利润留成,只有在需要更多的资本的时候才会去寻求外部资本,美国和英国以资本市场筹资为主要手段。在美国,银行贷款只占全部资本供应的5.8%,英国、西德与意大利相应的比例为4.3%、18.8%与12.4%在日本,银行贷款占全部企业资本的比例十分高,1957-1974年,银行贷款在全部资本供应中所占比例在62.5%-83.3%之间,股本和债券资本只有16.7-34.7%。间接融资渠道的形成主要有二:一是日本居民长期以来就有储蓄的习惯,大量民间资本存放在银行可供贷放;二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日本政府长期推行低息政策,政府的税收政策有更有利于间接融资,而不是通过股票与债券市场筹集资金。企业间接融资制度对促进日本经济增长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第一,加强了政府、私有银行和企业之间的联系。通过银行的中介作用将急切需要资本的企业与储蓄过多的家庭联系起来,使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生产能力扩张的竞争中有了足够的资本供应。以1961年为例,该年日本企业的投资总额为4万8千亿日元,利润留成和折旧费提供了2万5千亿日元,另外的2万3千亿日元都是通过银行吸收居民储蓄之后贷放给企业。第二,间接融资强化了日本银行的扩张金融政策。在日本银行的支持下,日本的都市银行不仅动员了定期存款,而且把活期存款也动员了起来,以发放更多的贷款。从理论上讲,银行应该对其贷款加以控制,但日本银行过度贷款的问题引起日本政府重视的时候,情况已经难以控制,银行不得不以更多的贷款来支撑企业。第三,间接融资有利于将日本的“系列”企业联系在一起。间接融资将银行和企业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资金往来更加巩固了银企关系,以至于在日本形成了这样一种商业习惯,即如果一家大企业与某家银行建立了资金往来关系,其子公司、分公司,甚至与其业务相关的公司也以这家银行作为其主要银行。这样,这家银行就将一系列企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但是,间接融资制度也有其弊端。第一,削弱了股东对企业管理层的控制。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企业股权中个人持股的比重不断降低,机构持股比例不断上升,持股的机构主要是银行和企业间的相互持股,而机构性股东往往对企业管理者进行控制的欲望并不十分强烈,这便加强了企业管理者的自主性,削弱了股东对企业的控制。第二,间接融资的制度阻滞了日本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为了增加其利润,就减少了对股东的分红,企业管理者与股东的互动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企业越依赖于间接融资,管理者的自主性越大,股东的发言权就越小,个人股东得到的分行越少,其投资股票的欲望越弱,股票投资者越少,股票市场就越不发达。虽然在战争期间的许多制度在战后都变成了民主改革的靶子,例如三菱商社曾经被分割成300多家公司,但主银行制度被保留下来,“在解散垄断企业计划的整个实施过程中,金融机构一直受到相当宽厚的对待,没有一家银行被指控为控股公司。实际上,与某些其它被定的控股公司相比,各银行更加符合作为控股公司的条件。”1947年成立的复兴银行成了政府提供资本的重要来源,1948年7月成立的“贷款协调委员会”负责对重要的放贷项目进行审核。各企业在申请贷款时,首先必须通过主银行进行审核,再由主银行向“贷款协调委员会”申请,贷款申请下来之后,主银行还要对贷款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督,并向日本银行和其它对该公司贷款的银行或者金融机构回报企业的财务状况。这就是日本金融体制中的“委托监督”制度(delegatedmonitoring)根据定义,一个企业的主银行就是为这家企业提供最多贷款的银行,其它向该企业放贷的银行不像主银行那样对企业进行密切监督,而是依赖主银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的判断,这就是“委托监督”,主银行履行的委托监督分三个阶段:事前监督:对企业投资方案的检查和投资能力的评估;事中监督:由主银行收集举贷企业正在进行的商业活动的信息;事后监督,即认证投资项目的结果。这种委托监督可以避免各个放贷银行对企业的重复审核和评估,降低了交易成本,应该说是一种有效治理。主银行制度在日本经济腾飞的初期确实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其作用逐渐减小,其负面效应也随之而来。第一,随着日本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主银行对企业监督的有效性越来越小。随着大公司总贷款的增加,主银行借给该公司的贷款所占的比例相对缩小,委托监督的功能也会大大削弱。第二,多数主银行拥有其企业客户的股份,这使主银行对短期利润的更加关注,而忽视了银行的长期利益。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意于对生产能力与技术引进的大量投资,提供改进技术与扩大产能来降低成本和占领市场份额。主银行在对大公司放贷的问题上面临很大的压力,在西方国家,如果一家企业的效益下降便很难发放债券和股票,实力不强的企业也很难从大银行得到充足的贷款,但在日本却不一样,各个银行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把大企业纳入自己的集团,并且要想方设法留住和吸引更多的企业客户,根据日本的商业习惯,如果一家大公司把某家商业银行作为主银行,它的分包商与贸易伙伴也喜欢与这家银行的分行合作,但如果这家银行拒绝向这家大公司贷款,那么,它就可能在与别的银行竞争中失去这些客户;如果银行无限制地对这些企业贷款,那么它就会增加对这些企业的依赖,增加经营风险,也无法对这些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第三,日本政府“护送舰队”式的管理方式改变了对日本银行的激励机制。这种管理模式不仅控制着银行的利率,银行不得不更多地依赖贷款来获得利润,对分行的严格控制,也不得不使银行不断地扩大对大公司的放款来扩大自己的规模,以获得更多的分行网络,因为对主银行而言,比较合理的选择便是支持现有客户扩张义务,企业义务的扩张会带来更多的贷款,只有扩大贷款规模才能使主银行获得增设更多的分行成为可能。这样,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银行和企业进入了这样一个循环圈:企业为了适应激烈竞争,不断扩大规模,增加自己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导致了过度投资;银行为了自身的生存,不断地扩大对企业的放款,导致了过度放贷。随着放款数量的增加,主银行对企业的监督功能越来越低,对企业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而其自身抗风险的能力越来越弱。二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前,在经济高速增长期,银行和企业之间的这种关系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良性循环”,再加上国际经济秩序的有利和日本政府追求稳定的政策等等,所有的这些条件都推迟了矛盾暴露,或者说,表现出来的明显的是利大于弊。日本金融系统是基于信贷并靠价格进行管理,它与基于信贷,由银行进行管理的德国系统以及基于资本市场的英美系统都不一样。作为中央银行的日本银行并不是以资产为标准向各个银行提供信贷,而是实行的增长优先的宏观经济政策,增长优先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将国民储蓄动员起来用于投资,并维持稳定的资本供应。各银行如果是以资产为标准申请信贷额度,那么各银行只有在金融市场上出卖自己的资产才能获得日本银行相应的信贷,就不会出现过度放贷的现象。在日本银行以增长优先政策目标下,日本的都市银行不必保持一定程度的放贷比率,可以大胆地向公司放贷,大公司可以相对轻易地获得银行资本用于技术改造和扩大投资、生产。在市场运转过程中,日本银行干预市场的能力很强。例如,当日本政府需要宏观控制经济运行状况的时候,日本银行不是通过利率、公开市场业务等措施来间接地影响金融市场,而是采取直接干预银行行为的“窗口指导”,即对私有银行放贷总量进行定量调节,或者直接指导其贷款方向,以保障政府优先考虑的生产项目,虽然这种手段能够及时达到政府的政策目标,但对金融业的干预缺乏弹性,容易导致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在贷款程序上的缺陷也容易导致银行的过度放贷。按照程序,在还贷的最后期限,私有银行以汇票的形式从企业收回贷款,但汇票的实际交易是第二天才实现,而在第二天,银行以及向企业发放了新一轮贷款,企业便可以用这新的贷款来偿付他们头一天给银行的汇票。二、对银行业“护送舰队式”的管理模式美国政府干预金融业的模式侧重于事后措施,联邦政府可以对10000美元以下的储蓄帐户进行保险,但不会干预银行业的具体运作。与此相反,日本模式侧重于事前措施,政府直接干预金融业生产,不仅对竞争加以控制,而且对银行业的各方面都进行管制。“护送舰队”管理模式实际上是日本政府为金融业提供一个安全网,其表现的第一个方面是严格银行业准入,原则上不允许新的银行金融金融业,所以直到90年代以前,日本金融机构数目相对稳定;政府不仅仅限制银行数量,而且还严格限制金融企业经营方向的转移。第二个方面是政府提供行政受到干预金融企业的业务,日本政府在预算、分红率、整个资产中房地产所占比例、贷款率、自有资本率、流动资金率、大型项目投资率以及资本的分布结构等具体业务方面都要提供行政指导。这种管理模式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维持稳定,二是防止金融业的过度竞争,为经济增长创造一个可以预测和控制的商业环境,这样维护了金融机构的信誉,同时也维护了消费者对银行的信心。这种管理模式达到了两个目标:保障了产业经营的稳定的资本供应;大大减少了市场的不确定性,降低了交易成本和投资风险。但这种模式的最大弊端是这种无限制的放贷使金融企业长期以来忽视了对举债企业财务状况的监督,导致了自身的过度放贷了企业的过度竞争。这个弊端在出口产品生产企业中表现尤为明显。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出口产品生产企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大的利润增长点,生产企业为了增加自己的市场占有率,盲目扩张的企业比比皆是,而多数银行都是被眼前利润所迷惑,忽视了长期的资金风险。三、日本的货币政策战后,日本一直以稳定物价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1975年以后,日本银行以稳定通货价值作为最优先目标,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关注汇率变化。70年代以前,日本银行主要以银行间市场利率——拆借利率为操作变量进行金融调节,同时,以民间金融机构特别是都市银行的贷款增加额变化作为中间目标。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战后日本利率受到管制,被限制在较低水平,存贷款利率缺乏弹性;另一方面,企业处于“超借”状态,对外部资金,特别是银行贷款的依赖心理特别强,所以将都市银行贷款增加额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70年代以后,与欧美一些国家一样,日本银行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1999年初,日本采取了零利率政策,以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2001年,在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日本银行推出了一种新的政策——伦巴德贷款政策这是一种短期资金抵押贷款方式,规定,在金融机构担保的范围之内,只要金融机构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央行将无条件按照贴现率提供所需贷款。贷款态度日本银行根据民间金融机构,特别是都市银行资金需求的内容、结构,调节对其贷款的数量、期限,从而影响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最终影响货币供应量,实现自己的政策意图。窗口指导日本银行在对金融机构日常业务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对这些机构(主要是都市银行)向客户的贷款增加额进行指导,使其不超过日本银行认为合理的范围,以调节经济的一种政策工具,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其他政策在实施时存在的时滞效应,特别是在金融紧缩时期。四、日本金融制度的特征1.大藏省与日本银行保持着特殊的关系,日本金融制度的最高决策层是大藏省和日本银行,大藏省主要通过行政手段管理金融体系,而日本银行则采用经济手段进行管理、调节和监督。在法律上,日本银行隶属于大藏省,为实现日本银行的目标,大藏大臣在认为特别必要时,可对日本银行发布一定的业务命令。但实际上并不这样做,政府在货币政策委员会中的代表也无表决权,日本银行具有较高的独立性。2.“单元多头”的金融监管体制日本实行的是“单元多头”(也称“单线多头”)的金融监管体制,即银行的监管权集中在中央,地方没有独立的权力,在中央这一层次上由两家或两家以上监管机构共同负责的监管模式。该模式反映了国家权力集中的特性和权力制衡的需要。以1998年通过的《新日本银行法》为新的起点,日本开始对其金融监管体制进行大幅度的机构调整和改革。3.间接金融发达,普通银行“超贷”现象严重在日本金融体系中,银行业占据支配的地位。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为支持输出、投资为导向的经济倍增计划,对金融业实行低利率及业务分离的政策,以降低融资成本,防止金融业的过度竞争,但同时也使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发展受阻,从而形成发达的间接融资体制。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通过间接融资提供的资金占企业资金需求的93%左右,到80年代前期仍占87.1%。80年代中期,日本对金融业的限制开始放松,但长期形成的间接金融占优势的特点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普通银行“超贷”现象严重。7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期,企业资金的需求减少,与“超借”有关的银行业“超贷”现象有所缓解。4.严格划分民间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日本近代化过程中,政府对银行制度采取按资金需求分业设置的原则,形成了民间金融机构各自独特的业务领域。(1)银行业与信托业、证券业相分离。普通银行不能办理任何信托业务,由1952年成立的信托银行办理现金信托、证券信托和贷款信托;同时,战后禁止普通银行办理除国债、地方政府债券和政府担保债券以外的所有证券业务,一般证券业务由证券公司经营。(2)长短期金融业务分离。1890年日本银行条例将普通银行定为商业银行,从事短期融资,又设立劝业银行、兴业银行等特殊银行从事不动产抵押等长期金融业务;1952年的长期信用银行法,再次设立了通过发行金融债券从事长期业务的金融机构.。(3)民间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有明确的分工。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城市与地方金融相分离,都市银行主要对全国和大城市提供金融服务,而地方银行则提供区域性金融服务;二是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金融相分离,都市银行、长期信用银行和信托银行主要面向大工商企业,而中小企业则由地方银行、专业性的金融机构及政府金融机构提供融资;三是工农业金融相分离,对农、林、渔业的资金融通由专设的民间和政府金融机构负责。5.政策性金融机构力量强大与其他西方各国相比,日本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资金雄厚,在社会经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从类型来看,有邮政局(2万多家营业机构)、海外协力基金、银行(2家)、金融公库(9家)、政府融资事业团(8家)、公团(3家)。1990年政府金融机构贷款相当于同期都市银行贷款余额的44%,它们专业性强,多投向基础产业、人民生活、中小企业和农林渔业等部门。第四节德国金融制度的特征一、德意志联邦银行的独立性分析1、组织高度独立2、人事独立3、职能独立伦巴德贷款德国货币政策工具中间作为再融资政策中间最常用的手段和工具,联邦银行通过对票据的购买(再贴现)和接受以有价证券为抵押而向信用机构发行的贷款。央行通过控制伦巴德贷款的数量和质量来实现央行的政策意图。二、德国金融制度的特征德国与美国、英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其金融制度具有以下四个明显的特征:1.德国的全能银行制度德国金融制度最为显著的特征便是其金融机构实行的全能银行制度。这种模式下,德国各类银行之间没有严密的分工和严格的业务界限,各种银行都可以全面经营存贷款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等,国家对其并不进行过多的干预。全能银行的全能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全能银行的经营范围依据《银行法》涉及存贷款、贴现、信托、证券、投资、担保、保险、汇兑、财务代理、金融租赁等所有业务。第二,德国的证券市场完全是由银行组织所控制的。第三,全能银行可购买企业的股票,在许多企业中的股权往往超过25%,成为企业的大股东,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决策,形成具有内在利益关系的康采恩。德国的这种全能银行制度不仅能使经济部门得到廉价的银行服务,也保证了货币在金融部门中迅速流通,广泛分散了银行风险。2.高度独立的二级中央银行体系德国在中央及州设立二级中央银行机构,并通过《德意志联邦银行法》加以确定。其独立性表现在《德意志联邦银行法》规定上:德意志联邦银行是公法意义上的联邦直接法人,政府持有联邦银行的设立资本只是享有货币主权的基础,且联邦银行的中央银行理事会和董事会享有最高联邦政府职能机构的地位,州中央银行及分行也享有联邦政府职能机构的地位。由此可见,联邦银行在职能、经济、人事等方面享有高度的独立性,在执行法律给予的权力时不受政府的干涉,有权独立制定与执行货币政策,与联邦金融监督局共同对整个金融体系进行监管。德意志联邦银行虽然在本国内享有高度的独立性,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其中央银行职能有所弱化。这是因为,随着《欧洲同盟条约》的生效,欧共体在1999年1月1日起进入欧洲货币联盟第三阶段,即实行统一的货币、统一的中央银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德国是其成员国之一,为适应发展,对《德国联邦银行法》进行了第六次修改。随后,在欧洲货币联盟的三年过渡期,德国的马克发行要经过欧洲中央银行批准。过渡期完成,德国的货币政策制定权、货币发行权将全部移交欧洲中央银行,它的职责是按照欧洲中央银行的指示和方针监督本国金融市场、协调欧洲中央银行及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