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1∕903-2015 便携式缠绕瓶定期检验与评定_第1页
DB31∕903-2015 便携式缠绕瓶定期检验与评定_第2页
DB31∕903-2015 便携式缠绕瓶定期检验与评定_第3页
DB31∕903-2015 便携式缠绕瓶定期检验与评定_第4页
DB31∕903-2015 便携式缠绕瓶定期检验与评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便携式缠绕瓶定期检验与评定Periodicinspectionandevaluationof2015-06-11发布2015-07-01实施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I Ⅲ 1 1 1 4 5 6 9 9 9 附录A(资料性附录)便携式缠绕气瓶定检评估表 附录B(资料性附录)便携式缠绕气瓶外测法水压试验装置校验表 附录C(资料性附录)缠绕气瓶水压试验数据表 附录D(资料性附录)缠绕气瓶定期检验报告 附录E(资料性附录)缠绕气瓶判废通知书 附录F(资料性附录)标准缠绕气瓶 附录G(资料性附录)涂漆及复合缠绕层的修补要领 Ⅲ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参考了日本《FRP复合便携式缠绕瓶再检查基准》的部分内容。本标准由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提出。本标准由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黄山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大阳日酸申威(上海)医用气体有限公司、上海天海复合气瓶有限公司、上海依格安全装备有限公司、勒科斯弗气瓶(上海)有限公司。1本标准规定了便携式缠绕瓶(以下简称“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设计、制造公称工作压力为15MPa~20MPa,公称水容积为0.5L~20L,工作温度为-40℃~60℃,用于盛装空气、氧气、氩气、二氧化碳、氦气、氮气及此类混合气体、一氧化二氮等的便携式缠绕瓶的定期检验与评定。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970.1圆板牙第1部分:圆板牙合圆板牙架的型式和尺寸GB/T3934普通螺纹量规技术条件GB/T13005气瓶术语3术语和定义GB/T1300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便携式缠绕瓶protablefiber-wrappedcylinder以金属材料为内层筒体(亦称瓶胆),其外侧缠绕高强纤维并以树脂固化作为增强层的便于携带的复合气瓶。便携式缠绕瓶分为全缠绕气瓶及环向缠绕气瓶两种。全缠绕气瓶fully-wrappedcylinder用浸渍树脂的连续纤维在内胆外表面沿环向和径向缠绕,经固化而制成的缠绕气瓶(参照图1)。2复合缠绕层金属内胆制造厂标签制造厂标签∩环向缠绕气瓶hoop-wrappedcylinder用浸渍树脂的连续纤维在内胆的筒体部分进行环向缠绕,经固化而制成的气瓶(参照图2)。图2环向缠绕气瓶对充装的气体起密封作用的缠绕气瓶内层无缝壳体。复合缠绕层compositewrappedlayer便携式缠绕瓶金属内胆外连续纤维和浸渍树脂材料复合层。撞击引起的缠绕层纤维束之间的分离、纤维束本事的分离或缠绕层与金属内胆外表面之间的分离。表现为发白的斑痕、表层下又中空的迹象等。划伤因尖锐锋利物体碰撞、摩擦而导致瓶体复合缠绕层表面出现局部缺损或被切开的伤痕(参照图3)。3玻璃纤维缠绕方向横向切断玻璃纤维图3划伤长度的定义点状腐蚀腐蚀表面长径在6mm以下,且与周围其他的腐蚀点距离在50mm以上的孤立坑状腐蚀。若与周围的腐蚀点距离小于50mm的情况,认定为普遍腐蚀(参照图4)。图4点状腐蚀线状腐蚀宽度为10mm以下,由腐蚀点连成的线状沟痕或有腐蚀点构成的链状腐蚀缺陷。表面的腐蚀。链状腐蚀的长度不是各腐蚀伤痕长度的总和而是全长(参照图5)。图5线状腐蚀普遍腐蚀腐蚀表面平坦且腐蚀表面面积超过点状腐蚀(3.8)及线状腐蚀(3.9)情况的大面积腐蚀缺陷。热损伤泛指气瓶因过度受热而造成的材质内部损伤或遗留的外伤痕迹。判断的标准如下:4a)涂层等出现鼓包或焦痕;e)有焊接金属或电弧伤(弧光放电)的存在或焊接伤痕的痕迹等。气瓶容积弹性变形量elasticexpansion(EE)气瓶容积实测的最大变形量减去残余变形量。规定的气瓶容积弹性变形量rejectionelasticexpansion(REE)在每种规格型号气瓶设计定型阶段,由制造单位规定的气瓶弹性膨胀量的合格上限,单位为毫升。该数值不超过若干批相同规格型号气瓶在水压试验压力弹性膨胀量平均值的1.1倍。4.1.1进行缠绕气瓶定期检验的检验机构,应具备符合GB12135要求的条件,并按TSGZ7001经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批准。4.1.2检验机构必须配备测试缠绕气瓶性能指标的专用仪器和设备:如气瓶内窥灯、能塞入气瓶的内的螺纹塞规、螺纹环规或相应标准、表1气瓶定期检验周期序号盛装气体品种检验周期1腐蚀性气体每2年检验1次2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等一般气体每3年检验1次3氩气、氦气、氮气等惰性气体每5年检验1次4.2.2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便缠绕气瓶有腐蚀、损伤、不当操作或对其安全可靠性有怀疑时,应提前进行检验。缠绕气瓶定期检验项目包括:b)内部检查;f)气密性试验。55检验准备5.1.2对未取得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造许可的制造企业生产的气瓶、瓶阀、制造标记和5.2标记或质量证明书5.3前处理使用适当的设备去除锈蚀、油脂等附着物。不得使用可能造成气瓶内外受伤的坚硬或锐利的设备可用中性的清洗剂和水温不超过60℃的洁净水清洗气瓶内外表面的污垢、腐蚀物、疏松的表面保检验人员应能看到整个气瓶的外表面情况。如果粘贴物掩盖了气瓶损伤部位或可疑的损伤部位66外观检查6.1外部检查的情况、细微划伤和不明显的撞击痕迹。此类损伤不会对缠绕气瓶的安全性和继续使用产生b)损伤程度二级:指磨损、划伤等比损伤程度1级更大的损伤应按气瓶制造厂指定的修补要领进行修补,修补后进行水压试验。如果水压试验时缠绕层修补处出现明显鼓包或脱落的缠绕气瓶应判废。c)损伤程度三级:指超过损伤程度2级的磨损、划伤以及缠绕气瓶受撞击损伤或热损伤引起的结6.1.5判定损伤的标准(复合缠绕层)表2列出了全缠绕气瓶缠绕层的外观检查与评定要求,表3列出了环向缠绕气瓶缠绕层的外观检查与评定要求。损伤类型评定一级二级三级磨损深度注1小于0.25mm深度大于0.25mm,达到玻璃纤维层,但碳纤维层未受损伤超过二级损伤程度、碳纤维层受损伤划伤不管数量或方向,深度小于深度大于0.25mm,达到玻璃纤维层,但碳纤维层未受损伤1)超过二级损伤程度、碳纤维层已暴露或已损伤;2)长度≥25.4mm的损伤撞伤玻璃纤维层出现白斑或出现面积不大于50mm²的分层玻璃纤维外露,但碳纤维层未受损伤表面产生面积较大的分层,碳纤维层暴露或复合气瓶的结构变形分层发白斑痕局限于玻璃纤维层表面,且其面积不大于50mm²发白斑痕深度大于0.25mm,但碳纤维层未受损伤超过二级损伤程度、碳纤维层已损伤热损伤1)仅保护层被烟熏黑,可对外表面进行清洗处理;2)标签及涂料褪色一1)气瓶局部鼓包,碳纤维层有明显的热损伤、外形发生变形;2)缠绕层、标签、涂料及阀门的塑料部分出现褪色或碳化化学品腐蚀没有一缠绕层部分变色、有污点或树脂发黏、部分化学品残留在气瓶的内外表面等情况变形没有一有疑似膨胀、凹陷、变形及与瓶阀连接部分显现出部分弯曲或扭曲变形等情况7损伤类型评定一级二级三级磨损深度小于0.25mm,无纤维外露、割断和分离深度大于等于0.25mm且小于1.25mm的损伤深度大于1.25mm或纤维外露划伤深度小于0.25mm,无纤维外露、割断和分离深度大于等于0.25mm且不超过1.25mm的损伤1)深度大于1.25mm;2)长度大于等于25.4mm的损伤撞伤白色轻度撞伤表面有凹陷及纤维部分有切断的情况,根据划伤和磨损的标准进行评定分层没有一1)用超声检测的方法进行确认,一旦发现即为不合格;2)在撞伤的情况下,目测撞伤附近表面的膨胀情况或像气泡状的白色斑点热损伤1)仅保护层被烟熏黑,可对外表面进行清洗处理;2)标签及涂料褪色1)气瓶局部鼓包,碳纤维层有明显的热损伤、外形发生变形;料部分出现褪色或碳化化学品腐蚀没有缠绕层部分变色、有污点或树脂发黏、部分化学品残留在气瓶的内外表面等情况变形没有一有疑似膨胀、凹陷、变形及与瓶阀连接部分显现出部分弯曲或扭曲变形等情况涂层厚度复合缠绕层内胆最大损坏深度6.1.6内胆的判定标准(仅限环向缠绕气瓶)表4列出了环向缠绕气瓶内胆部分的外观检查与评定要求。8损伤类型评定一级二级三级点腐蚀腐蚀处剩余壁厚大于等于设计壁厚无法确定腐蚀处剩余壁厚腐蚀处剩余壁厚小于设计壁厚线腐蚀腐蚀处剩余壁厚大于等于设计无法确定腐蚀处剩余壁厚1)腐蚀处剩余壁厚小于设计普遍腐蚀腐蚀处剩余壁厚大于等于设计壁厚,且腐蚀面积小于外表面无法确定腐蚀处剩余壁厚及腐蚀面积1)腐蚀处剩余壁厚大于等于设计壁厚;2)腐蚀面积大于等于外表面凹陷凹陷深度小于3mm,且其直径无法确定凹陷尺寸1)凹陷深度等于或大于3mm或大于外径的1/40;2)直径或长度小于50mm(无论深度多少);凹陷最深部分的深度的20倍鼓包没有可能出现弓状变形,但不是凸起可见或可检出的凸起划伤大于一级的损伤,可以根据制造厂的要求打磨修复1)深度大于0.8mm或剩余壁厚小于设计壁厚;2)深度超过0.6mm,且长度超磨损磨损处剩余壁厚大于等于设计壁厚无法确定磨损处剩余壁厚磨损处剩余壁厚小于设计壁厚6.2.1为进行内部检查的腐蚀、损坏及损伤使用的照明工具为内部检查专用的有足够亮度的插入灯泡a)在内表面有裂纹的缠绕气瓶;b)在内部有线性变形的缠绕气瓶;d)点腐蚀凹坑的估计深度大于0.e)现状腐蚀凹坑的估计深度大于0.5mm的缠绕气瓶;f)分散性点腐蚀凹坑的估计深度大于0.5mm的缠绕气瓶;g)内部有无法去除的异物的缠绕气瓶。97瓶口螺纹检查7.1取下密封圈、用肉眼或低倍放大镜逐只检查瓶口端面、密封圈的环槽和瓶口螺纹。凡属下列情况a)瓶口端面有裂纹的缠绕气瓶;c)从瓶口开始计数,连续有效螺纹数少于12牙的缠绕气瓶;d)有效螺纹中有裂纹或裂纹性缺陷的缠绕气瓶;应符合GB8335或其他相关标准的规定;f)有效螺纹中有超过2牙的缺口,且缺口长度已超过圆周的1/5,深度已超过牙高的1/3的缠绕气瓶;g)缺口使有效螺纹数目少于12牙的缠绕气瓶。7.2瓶口螺纹的修复瓶口螺纹存在轻度腐蚀、划伤和毛刺,可用符合GB/T3464.1的丝锥进行修复,然后用符合GB/T3934的螺纹塞规检验。对于其他规格的螺纹,应用符合GB/T8336或其他相应标准的丝锥和螺纹塞规进行修复和检验。检验结果不合格时该缠绕气瓶应判废。8.1缠绕气瓶检查时,质量的负偏差超过5%的情况者为不合格。8.2质量在涂完涂料以后进行测定,水容积不超过3L的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水容积超过3L的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单位为kg。9水压试验9.3进行水压试验时,升压速度不应超过2MPa/min,且试验前不能施加超过水压试验压力90%以上9.4试验前测出待试瓶内与水套内试验用水的温度,待试瓶内与水套内试验用水的水温差应不大于士3℃。9.5水压试验压力应为待试瓶上标记的水压试验压力的100%~103%,保压时间至少60s。9.7在水压试验时,应同时测定容积残余变形率。测定为减压90s,稳定后的读数。对容积残余变形率超过5%的缠绕气瓶应判废。对气瓶标记中有气瓶容积弹性变形量(REE)的,水压试验时应测定该气瓶的容积弹性变形量(REE),REE值超过气瓶标记上的REE值的气瓶应判废。9.8水容积在1.0L以下的缠绕气瓶的容积残余变形率不得超过10%。9.9修补过缠绕层的缠绕气瓶,需确认修补的部位没有鼓包及剥落的情况。10.1.2将瓶口朝下倒立一段时间,待瓶内残留的水沥净,然后采用干燥空气吹扫、内加温或其他方法进行内部干燥。10.1.3进行内部干燥时,温度应不超过60℃,时间应足够长以保证瓶内完全干燥。借助内视镜或小灯泡观察瓶内干燥状况,如内壁已全面呈干燥状态,便可安装瓶阀。11瓶阀的检验与安装11.1.3合格的瓶阀,在规定位置进行标记,并且将定期检验的结果记录于《缠绕气瓶定检评估表》上。最低保存年限为七年。11.2螺纹变形的修复与瓶口连接的螺纹由于跌落、撞击等造成螺纹变形,应使用符合GB/T970.1的圆板牙对瓶阀螺纹进行修复,然后用符合GB/T3934的螺纹环规检验。对于其他规格的螺纹,用符合GB/T8336或其他相应标准的丝锥和螺纹塞规进行修复和检验。检验结果不合格时该瓶阀应判废。应逐只按GB15382的要求对瓶阀进行气密性试验。如有泄漏,应更换新的瓶阀。如需更换密封件等易损部件,必须得到瓶阀制造厂的书面授权且在其指导下进行,并且重新做气密性试验。11.4.1要更换瓶阀的时候,需在确认了瓶阀螺纹的种类、形状、尺寸及数量与安装部位的螺纹是否合11.4.3固定阀门时,请注意不要拧得过紧。使用扳手或可控制扳手装置小心固定。瓶阀应装配牢固,并应保证其与瓶口连接的有效螺纹牙数和密封性能,其外露螺纹数不得少于1牙~2牙。12.1瓶阀安装结束后的缠绕气瓶,应逐只进行气密性试验。12.2试验装置和方法应符合GB/T12137的浸水法要求,时间为1min。12.3气密性试验用的介质为空气,试验压力为缠绕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12.5试验过程中若试验装置或瓶阀产生泄漏时,应立即停止试验,待维修或重新装配后再试验。13.1.3定期检验的结果要记录在规定用纸上,并且至少在气瓶定期检验站中保存七年。13.1.4检验标记内容见图7,其中检验色标应符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检验单位代号—下次检验日期(年、月)检验日期(年、月)13.1.5定期检验合格的缠绕气瓶,环向缠绕气瓶可打上检验标记或粘贴检验标签;全缠绕气瓶严禁用打钢印的方法做检验标记。13.1.6检验标记位置应在筒体上靠近瓶肩一端,呈圆周分布。各期的检验标记应有适当间隔,排列整齐。13.1.7检验标记应与制造标记大体一致,字高5mm~10mm,字迹应清晰。13.3.8检验标记粘贴方法:a)用400#水砂纸在13.1.6规定位置的表面上轻微打磨,面积推荐约45mm×25mm;b)把检验标签贴在打磨处,用透明的环氧树脂覆盖检验标记。以下记录应用书面或电子文件形式保存:d)《便携式缠绕气瓶定期检验报告》(参见附录D);e)《便携式缠绕气瓶判废通知书》(参见附录E)。定期检验不合格的缠绕气瓶由检验员填写《便携式缠绕气瓶判废通知书》,经技术负责人审查加盖检验单位印章后,交予缠绕气瓶产权单位归档,并对判废缠绕气瓶进行压扁或锯断等破坏性处理。便携式缠绕气瓶定检评估表便携式缠绕气瓶定检评估表气瓶产权单位地址电话邮政编码检验日期气瓶编号水容积气瓶颜色制造日期有无气体公称工作压力有无瓶阀是否修理过水压试验日期外观检查损坏的详细情况(只记录需要修补的损伤,程度2以上)合格待修复判废内部检查合格待修复判废瓶口螺纹检查螺纹规格螺纹状况描述螺纹状况评估其他合格待修复判废气瓶瓶阀检验气瓶瓶阀编号气瓶瓶阀与气瓶连接螺纹状况描述气密状况描述爆破片是否更换是否检查结果符合气瓶状况合格气瓶粘贴标签待修复气瓶粘贴标签清洗修复水压丢弃其他判废气瓶粘贴标签检验员资格证书号检验日期(资料性附录)便携式缠绕气瓶外测法水压试验装置校验表便携式缠绕气瓶外测法水压试验装置校验表校验日期年/月/日检验时间:试验压力标准容积全变形值△V./mL实测容积全变形值容积残余变形值全变形容积相对误差REE值备注注1:标准容积全变形△VB(mL),从标准瓶校准证书中获得。注2:容积残余变形值(mL),压力释放后的变形值应为零。缠绕气瓶水压试验数据表缠绕气瓶水压试验数据表设备型号:标准瓶号:试验方法:外侧法试验温度:℃试验日期:年月日产权单位:制造国别:制造单位:气瓶编号出厂日期水压试验压力保压时间s容积全变形值容积残余变形值容积残余变形率/%EE值发生过何种瓶体异常现象试验结果检验员合格不合格注1:容积残余变形率=[容积残余变形值(△V')/容积全变形值(△V)]×100注2:缠绕气瓶的容积残余变形率≤5%为合格。注3:缠绕气瓶的水压试验压力按受试瓶标签中规定的水压试验压力100%~103注4:对于试验无变形的受试瓶,若试验中已将压力升到受试瓶试验压力的90%以上时,应将试验压力提高0.7MPa,或提高至原试验压力的1.1倍(取两者中的小值),重新进行试验。注5:对于不合格的缠绕气瓶,应注明处理方法,如重新测试、判根据《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和《缠绕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的规定,经检验,你单位送检只缠 特此通知:检验员: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或盖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