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人教版历史八上期末复习——:近代经济与社会生活涉及开放型题目问法:1.近代经济发展启示:政治环境影响经济发展,经济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国家、民族独立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1.某校八年级学生围绕“近代经济与社会生活”设计了如下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活动一
【印证历史信息】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海军也,都是纸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失败了,没能富强”。——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活动二:【感悟社会变迁】活动三
【归纳原因特点】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活动一中李鸿章这段话反映的观点是什么?你怎样看待他的说法?(2)根据活动二的图片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3)根据活动三的曲线图分析,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2.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变化材料一
《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指出:“向来洋商不准于内地开机器厂,制造土货,设立行栈,此小民一线生机,历年总署及各省疆臣所力争勿予者。今通商新约一旦尽撤藩篱,喧宾夺主,西洋各国,援例尽霑。……(日人)今更以我剥肤之痛,益彼富强之资;逐渐吞噬,计日可待。1895年,张謇开始筹备在通州(今南通)建立纱厂,在《厂约》中,他明确提出:“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摘编自章开沅《开拓者的足迹张骞传稿》(1)阅读材料一,概括张骞创办大生纱厂的背景和目的。材料二
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住(部分)名称简介①大生纱厂张謇1895年开始筹集资金办厂,政府将从外国洋行购买的纺织机器作价入股,官商合办纱厂。1899年大生纱厂投入生产。产品畅销,获利丰厚②大有晋垦区格局1901年开始,张謇建立股份制公司,投资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道路交通等,引进美洲优良棉种,建设大生纱厂的原棉生产基地③南通博物苑1905年由张骞创建。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初建时,藏品分天产(即自然)、历史、美术、教育四部,用以辅助学校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④南通农科大学始建于1906年,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农业高等院校之一;设棉作、牧畜、农垦与农业经济四系;附设肥料、土壤两化验室、昆虫研究所等⑤女红传习所旧址1914年张謇创办,我国早期培养刺绣人才的学校。办学二十五年,为南通近代刺绣工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⑥南通大生第三纺织公司旧址1914年就开始动工,可是由于资金不足、世界大战影响设备进口等原因,1921年才投入生产;由于已经错过最好的发展机遇,刚开工就不断亏损(2)在张謇等人的努力下,南通发展为一个近代城市。从以下主题2、3中任选一个,并从上表中选取两个文物保护单位,分别说明文物保护单位与主题的关系。(仿照示例完成)主题1:农业近代化;主题2:民族工业的兴衰;主题3:文化教育发展示例:主题文物保护单位关系说明农业近代化②改良棉花品种,采用近代经营方式发展农业④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培养农业技术人材材料三
中国第一家商业照相馆,由美国人乔治•韦斯特于1845年在香港开设。早期的照相馆广告,对广州、上海的照相馆来说,“西人传授”“香港新到”是顾客最看重的。而对于天津、北京的照相馆,“上海聘请”技师、“粤东聘请好手”则成为宣传语句。内地更多的中小城市,则把从天津、北京,甚至省城学习技艺或聘请技师作为自己的广告噱头。民国初年,《新编摄影术》序言中说:随着照相技术改进,“藉以营业者日众。今则荒村僻野,时有其人,能者不奇,见者不怪……”——摘编自仝冰雪《中国照相馆史》(3)阅读材料三,概括清末民初中国照相馆发展的特点。3.八(1)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在复习“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这一单元时,设计了以下探究任务,请你一起完成。材料一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材料二
材料三
鸦片战争前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在华洋杂处的通商口岸,与外国人联系密切的买办、富商、洋行职员,纷纷仿照洋人穿起了西服、西裤,着西装的留洋学生也多起来了。清末民初,有人穿着西装祭拜孔子,有人着长袍戴礼帽,女扮男装也成为一种时尚。民国期间,政府仿照西方各国,颁布了男女礼服的形制。随着法令的推行,新服饰迅速走向社会中下层民众。(1)请你根据材料一,写出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时期的著名实业家及其成就。(2)请你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短暂春天”原因。(3)请你根据材料二中漫画和材料三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有什么作用?(4)深度思考: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因素有哪些?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朱博康、施正康《中国经济史》(1)概括材料一的观点,史论结合,说明该观点。材料二图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变化图
图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比重(2)结合材料二,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材料三(3)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分析造成发展变化的社会因素。5.广东丝业的发展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表是1843年—1853年广州、上海生丝出口统计比较——整理自罗小霞《近代广州港贸易兴衰与其腹地范围的变迁(1842-1911)》材料二
广东丝业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留下辉煌的一页。1873年,广东华侨商人陈启沅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使中国的丝绸工业走入近代化……1919年春,丝商岑国华、岑钿礼在广东顺德葛岸乡率先改革丝制工艺,采用日本新式缫丝机……产量、质量显著提高,销路日畅,国外输出骤增,至1922年全省共有丝厂200余家,输出额达7余万包,广东遂成中国丝织业中心。——周利成《广东丝业的流金岁月》材料三
(广东)沦陷之后,日军经常封锁珠江航道,禁止商船通行,贸易越陷停顿。同时广东地方秩序混乱,生产停滞,加上仅剩的一些丝绸产地或蚕丝行商经常被洗劫,使蚕丝业大受影响……日寇占领时期,日伪政权大肆进行殖民掠夺,使在战火中已经千疮百孔的广东蚕丝业被摧残得奄奄一息。——刘永迹《近代广东对外丝绸贸易史研究》(1)根据材料一,指出广州、上海生丝出口数量变化的总体趋势,简述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广东丝业出现的新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对广东丝业发展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广东丝业发展的因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从近代广东丝业发展历程中得到的启示。6.你对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的发展了解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的最著名的企业是什么?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张謇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材料二
今此次设立学堂之意,乃欲培植非常之人才,以备他日特达之用,则其教法亦当不同。……其言中学者,荟萃经子史之精要,及与时务相关者编成之,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其言西学者,译西人学堂所用之书,加以润色,既勒为定本。除学堂学生每人给一份外,仍请旨颁行各省学堂,悉遵教授,庶可以一趋向而广民智。——康有为、梁启超《代总理衙门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开办京师大学堂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三
梁实秋在过年《过年》一文中曾回忆道,早在民国建立前一两年,家中“除岁”方式依然做了“维新”。“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3)根据材料和所学内容分析,促使梁秋实所处时代春节习俗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四
中国文艺作品往往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也体现了时代精神。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极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4)材料四的歌曲中有这样一句话“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有同学认为这句话已经过时,需要修改,对此,你有何想法?7.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主要表现为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思想上的科学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朱博康、施正康《中国经济史》(1)19世纪60-70年代洋务派的“实际行动”有哪些?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材料二
1894年农历甲午年,……年逾不惑、踌躇满志的张謇成为全国惊羡的新科状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然而他却走上了与传统士大夫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出于对国家权利丧失的愤慨,1896年他毅然弃官返乡兴办实业。——《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2)张謇“走上了与传统士大夫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是指什么?他兴办的实业名称是什么?材料三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就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袁腾飞说中国历史》(3)材料三中“开始学制度”“开始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分别是指哪些运动?在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的运动后期,知识分子宣传的思想又有了什么新发展?(4)结合题干和以上材料,请你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过程进行排序?8.报刊是时代的晴雨表,也是历史的风向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林则徐精选……传教士和商人,搜集各种报刊,看看外国人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和他们怎样看待当时的中国……他在寄呈道光译报材料时又说:“现值防夷吃紧之际,必须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以定控住之方。”在写作《四洲志》之余,他还搜集了大量的船炮模型图纸等资料,希望进行仿制。——摘编自《林则徐与译报》(1)依据材料一,指出林则徐翻译外国报刊的根本目的。材料二
梁启超在戊戌变法时期的重要文章《变法通议》等均发表于《时务报》。梁启超为《时务报》撰写的政论,痛陈爱国救亡、呼吁变法维新,言论新颖,在爱国知识分子和一部分开明官僚中引起强烈反响……其他维新人士也纷纷撰稿,揭示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倡言变法,抨击顽固守旧势力,因此《时务报》颇受读者欢迎,数月间行销万余份,“为中国有报纸以来所未有”。——摘编自陈国庆,聂苏秦《中国近代思想史纲》(2)根据材料二,概括《时务报》对戊戌变法所起的作用。结合所学,指出《时务报》能够“数月间行销万余份”的原因。材料三
1911年10月14日,《中国的危机》载:“中国的紧张局势并未减弱……英帝国一直秉承的原则是每个国家的人民都有权利摆脱来自上层的奴役,这属于他们的内部事务,其他各国没有理由进行无理的干涉。”1911年11月29日,《攻陷武昌进一步和平的希望》载:“袁正在引导他人接受这样的观点,除了推翻朝廷,关于立宪政府的一切事宜已经得到认可,再进行争斗已没有意义。”1912年2月15日,《南京共和党人》载:“孙中山的行动引起了人们的疑虑。人们认为,这表明中国与外国列强的关系出现误解,当孙准备移都南京时并未征得外国的同意。”——摘编自英国主流报刊《秦晤士报》(3)据材料三,《泰晤士报》关于“辛亥革命”言论基调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分析变化的原因。材料四时间期数文章或主张1916年10月第二卷第二号《青年与工具》1917年1月第二卷第五号《文学改良刍议》1918年5月第四卷第五号《狂人日记》(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指出上述文章出自于哪份杂志?任选一篇文章,进行介绍。材料五
报刊作为中国近代出版业的典型代表,……鸦片战争后,报刊通过经常性反映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领域内容,影响民众的经济意识,在中国近代经济转型过程中发挥引导作用。……报刊在中国文化急速变迁的社会环境中,传播西方文化并促进中国文化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马晓军《近代报刊对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影响》(5)综上探究,概括近代报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9.围绕中国“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这一主题,老师设计了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相关的学习内容。任务一【观察图片——见证中国经济的变革】任务二【阅读材料——解释社会生活的变化】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劝禁女子缠足;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任务三【分类作品——认识文学艺术的成就】①《太阳照在桑干河上》②《义勇军进行曲》③《狂人日记》④《暴风骤雨》⑤《黄河大合唱》——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1)结合所学知识,“大生纱厂”的创办者是谁?荣氏兄弟创办的福新面粉公司的发展得益于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良机,这一良机出现的外部原因是什么?(2)“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什么?民国政府颁布的法令体现的社会新风尚是什么?(3)请将表格中的相关作品,按照要求归类整理,并把序号写在对应的横线上。A反映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学的作品:。B反映抗日救亡运动时期的音乐作品:。C反映了解放区民众生活的优秀小说:。(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的原因。参考答案1.(1)观点:洋务运动只是学习了西方技术的表面文章,“练兵”和“海军”都只是治标不治本。看法: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社会政治制度的腐朽,只学习西方技术不改变落后的政治制度,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2)变化:新式交通工具(火车)传入中国,方便了人们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新式报刊深刻影响人们的是日常生活;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开始发生深刻变化。(3)特点:艰难曲折;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解析】(1)观点:根据活动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海军也,都是纸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失败了,没能富强”和所学可知,李鸿章这段话反映的观点是洋务运动只是学习了西方技术的表面文章,“练兵”和“海军”都只是治标不治本。看法: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社会政治制度的腐朽,只学习西方技术不改变落后的政治制度,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2)变化:据材料可知,“早期的火车头”指的是火车的传入,作为新式交通工具,火车的的引入方便了人们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申报》属于新式报刊,新式报刊因为报道及时、覆盖面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剪发辫”是民国政府颁布的革除社会陋俗法令的产物,体现了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开始发生深刻变化。(3)特点:根据活动三的曲线图和所学可知,从不同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波折起伏来看,体现了中国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曲折艰难的。原因:根据活动三的曲线图和所学可知,“黄金时期”出现在1913—1919年期间,期间正经历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2.(1)背景:《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始工厂;外国人纷纷在华开设工厂、开采矿山,取得巨额利润;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人民生活更加困苦。目的:实业救国;抵制列强经济侵略,保护中国资源和利益;改善南通人民生活。(回答出三点即可)(2)答案示例1:主题文物保护单位关系说明民族工业的兴衰①张謇在政府支持下办厂,获利颇丰,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以大生纱厂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答案示例2:主题文物保护单位关系说明文化教育发展③开创中国人兴办公共博物馆的先例;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和人们文化素养的提升⑤有利于刺绣工艺的继承和发展(3)照相馆日益普及;照相馆由外国传入;从沿海地区发展到内陆地区;从大中城市发展到乡镇。(回答出两点即可)【解析】(1)背景:根据材料一“《马关条约》签订后”“今通商新约一旦尽撤藩篱,喧宾夺主,西洋各国,援例尽霑”“(日人)今更以我剥肤之痛,益彼富强之资;逐渐吞噬,计日可待”可知,张骞创办大生纱厂的背景是《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始工厂;外国人纷纷在华开设工厂、开采矿山,取得巨额利润;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人民生活更加困苦。目的:根据材料“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可知实业救国;抵制列强经济侵略,保护中国资源和利益;改善南通人民生活。(2)说明:根据所学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相关知识,选择主题2:民族工业的兴衰;选取①⑥;①与主题的关系是张謇在政府支持下办厂,获利颇丰,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⑥与主题的关系是这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选择主题3:文化教育发展;选取③⑤,③与主题的关系是开创中国人兴办公共博物馆的先例;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和人们文化素养的提升;⑤与主题的关系是女红传习所是我国早期培养刺绣人才的学校,有利于刺绣工艺的继承和发展。(3)特点:根据材料“广州、上海”“天津、北京”“内地更多的中小城市”可知,照相馆日益普及;根据材料“中国第一家商业照相馆,由美国人乔治•韦斯特于1845年在香港开设”可知照相馆由外国传入;根据材料“内地更多的中小城市,则把从天津、北京,甚至省城学习技艺或聘请技师作为自己的广告噱头”可知,照相馆日益普及从沿海地区发展到内陆地区;根据材料“藉以营业者日众。今则荒村僻野,时有其人,能者不奇,见者不怪……”可知从大中城市发展到乡镇。3.(1)张謇;创办大生纱厂。(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实业的法令;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3)废除跪拜礼、改称呼、西式服饰传入中国,传统服饰与西式服饰并存等;影响:这些变化不仅改变了旧有习俗,而且也对国民平等、民主等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言之有理即可)(4)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传播西方的先进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国内政治运动的推动;人们思想的解放;政府的重视和鼓励。(任意两点意思相近即可)【解析】(1)根据材料“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860—189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謇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时期的著名实业家,清末状元。甲午战败后,他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创办大生纱厂,获利颇丰。除纱厂外,张謇还创办了垦牧公司、轮船公司、面粉厂、油料厂和冶铁厂等产业。他把挣来的钱用于兴办文化和公益事业,创立了学校、图书馆、博物苑、气象台、医院、公园和剧场等机构,有些在国内还是首创的,如1905年创办的南通博物苑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2)根据材料“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913—1919”,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短暂春天”原因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实业的法令;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3)根据材料二中漫画可知,废除跪拜礼、改称呼;根据材料二中漫画、材料三“仿照洋人穿起了西服、西裤”“清末民初,有人穿着西装祭拜孔子,有人着长袍戴礼帽,女扮男装也成为一种时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式服饰传入中国,传统服饰与西式服饰并存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变化不仅改变了旧有习俗,而且也对国民平等、民主等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因素有: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传播西方的先进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国内政治运动的推动;人们思想的解放;政府的重视和鼓励。4.(1)观点:洋务派领导的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说明: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特征:近代民族工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它们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而且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3)变化:人们开始剪发,出现新式报刊;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也开始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因素:辛亥革命的推动、思想解放运动、西学的传播、先进人物的提倡。【解析】(1)观点:根据材料一“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可得出,洋务派领导的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说明:结合所学洋务运动的知识可知,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以辅助军事工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2)特征:根据材料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分发展历程和轻重工业的比例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它们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而且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3)变化:根据图示人物和报刊可知,变化是人们开始剪发,出现新式报刊;根据1912前后礼节和称呼的变化可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也开始发生深刻变化。辛亥革命后,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社会因素: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可从辛亥革命推动、思想解放运动、西学的传播、先进人物的提倡等角度进行分析。5.(1)总体趋势:生丝出口量上海逐渐增长,广州逐渐下降。原因: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上海为通商口岸;广州不再是唯一的通商口岸;上海为长江出海口,背靠富庶的苏浙皖地区,地缘优势更加明显。(2)新变化:开始采取机器生产;改革丝织工艺;采用日本新式缫丝机;对外贸易量骤增。影响:推动广东丝业技术进步;增强广东丝业竞争力;扩大广东丝业的销售范围;广东成为中国丝织业的中心。(3)因素:日军发动侵华战争、广东地方秩序混乱、日伪政权的殖民掠夺。启示:政治环境影响经济发展,经济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解析】(1)总体趋势:根据材料“1843年—1853年广州、上海生丝出口统计比较”分析得出生丝出口量上海逐渐增长,广州逐渐下降。原因:结合所学可从当时的政治局势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大门被打开,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上海为通商口岸;广州不再是唯一的通商口岸;上海为长江出海口,背靠富庶的苏浙皖地区,地缘优势更加明显。(2)新变化:根据材料“丝商岑国华、岑钿礼在广东顺德葛岸乡率先改革丝制工艺”得出改革丝织工艺;根据材料“采用日本新式缫丝”得出开始采取机器生产,采用日本新式缫丝机;根据材料“产量、质量显著提高,销路日畅,国外输出骤增”得出对外贸易量骤增。影响:根据材料“产量、质量显著提高”得出推动广东丝业技术进步;增强广东丝业竞争力;根据材料“销路日畅,国外输出骤增,至1922年全省共有丝厂200余家”得出扩大广东丝业的销售范围;根据材料“输出额达7余万包,广东遂成中国丝织业中心。”得出广东成为中国丝织业的中心。(3)因素:根据材料“(广东)沦陷之后”结合所学可得出日军发动侵华战争、根据材料“同时广东地方秩序混乱,生产停滞”得出广东地方秩序混乱、根据材料“日伪政权大肆进行殖民掠夺”得出日伪政权的殖民掠夺。启示:根据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政治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得出启示政治环境影响经济发展,经济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6.(1)企业:大生纱厂。精神品质: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精神;为国分忧,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2)目的:开启民智,培养人才。(3)西方文化和民主思潮的影响。(4)歌词没有过时,更不应该修改。它可以警示国人不忘历史,牢记苦难,不能有丝毫松懈。【解析】(1)结合所学,“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的最著名的企业是大生纱厂。大生纱厂是张謇于清末创办的一所私营棉纺织企业。由材料“张謇选择了实业,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张謇投身实业体现了张謇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精神;张謇投身实业,挽救民族危亡,体现了为国分忧,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2)由材料“设立学堂之意,乃欲培植非常之人才”“仍请旨颁行各省学堂,悉遵教授,庶可以一趋向而广民智。”,可得出开启民智,培养人才。(3)由材料“早在民国建立前一两年,家中’除岁’方式依然做了“维新”。‘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结合所学,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而民主共和思想属于近代西方思想文化。(4)首先表态“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可以警示国人不忘历史,牢记苦难。7.(1)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开办民用企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积极作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实业救国,大生纱厂;(3)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4)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理性化(顺序颠倒不给分)【解析】(1)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60-70年代洋务派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开办民用企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张謇“走上了与传统士大夫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是指实业救国;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直接在中国内地开厂设矿,进行经济掠夺。这种状况激发起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新式工业的热情,民间出现投资设厂、兴办实业的高潮。状元张謇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回家乡创办了大生纱厂。(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开始学制度”指的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19世纪末维新派的主张是变法维新;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开启了民主共和时代;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开始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指的是新文化运动;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后期,知识分子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4)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过程是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理性化。8.(1)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2)作用:《时务报》对戊戌变法的开展起到了舆论宣传的作用。原因:《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也唤醒了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3)变化:由支持辛亥革命的正义性逐渐转向了对袁世凯的支持和对孙中山的疑虑。原因:革命党内部的涣散和妥协;袁世凯通过政治手腕和军事压力,逐渐掌握了政治主导权;列强支持袁世凯。(4)杂志:《新青年》杂志。介绍:《文学改良刍议》是胡适于1917年1月1日在《新青年》第二卷第五期上发表的重要文章,是新文化运动中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文章,标志着白话文运动的开始。文章提出了文学改良的八项主张,包括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等,旨在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推动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这些主张在当时产生了广泛影响,为新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5)影响:介绍外来文化,舆论宣传,思想启蒙等作用。【解析】(1)根本目的:根据题干“现值防夷吃紧之际,必须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以定控制之方”可知,林则徐翻译外国报纸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2)作用:根据材料二“梁启超为《时务报》撰写的政论,痛陈爱国救亡,呼吁变法维新,言论新颖,在爱国知识分子和一部分开明官僚中引起强烈反响”可知,《时务报》对戊戌变法的开展起到了舆论宣传的作用。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时务报》能够“数月间行销万余份”的外部原因是《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也唤醒了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3)变化:根据材料“1911年10月14、属于他们的内部事务,其他各国没有理由进行无理的干涉。”可知,初期,该报支持辛亥革命的正义性,强调民族自决的原则,并同情革命派的行动。根据材料“1911年11月29日、袁正在引导他人接受这样的观点”可知,随着革命的深入,其言论基调逐渐转向了对袁世凯的支持。根据材料“1912年2月15日、孙中山的行动引起了人们的疑虑。”可知,随着革命的深入,其言论基调逐渐转向了对孙中山的疑虑。《泰晤士报》关于“辛亥革命”言论基调由支持辛亥革命的正义性逐渐转向了对袁世凯的支持和对孙中山的疑虑。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革命党内部的涣散和妥协使革命派力量受到削弱,给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迷你型台式砂轮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版车库买卖合同范例
- 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开发合同
- 五金交电产品购销合同
- 2024年度代收款与互联网直播平台服务合同2篇
- 2025至2031年中国混合性散光镜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年自动扣端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油鞣革海绵包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版房建分包合同样本规范本3篇
- 岗位劳动合同范文
- 2024年古董古玩买卖协议6篇
- QC/T 1209-2024汽车噪声与振动(NVH)术语和定义
- 期末测试模拟练习 (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上海市徐汇区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 安全风险隐患举报奖励制度
-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 含答案
- 线性代数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贵州理工学院
- 建筑幕墙工程检测知识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安防主管岗位招聘面试题及回答建议(某大型集团公司)2025年
- 消防疏散演练宣传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